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回顾】第二章主要内容:
一是会计要素(6个)
二是计量属性(5个)
三是会计科目设置原则(3个)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本章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应重点掌握会计等式和借贷记账法下不同性质账户的结构和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会计分录、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会计等式。(2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要素组成的。
2.“收入-费用=利润”。利润表要素组成的。
二是复式记账法。是会计核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理论基础。
三是借贷记账法。(1方法)
四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1句话)
五是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2种)
六是会计分录。
七是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4要求)第一节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质上看,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会计恒等式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基础。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定有一定数额的资产。也就是说,资产与权益在任何一个时点都必然保持恒等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用公式表示,即:
资产=权益(静态等式)
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投资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权益,分别归属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由于权益是由债权人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部分构成,因此会计恒等式可进一步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由于该等式是会计等式中最通用和最一般的形式,所以通常也称为会计基本等式。以上等式能直接反映出资金运动三个静态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
【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会计恒等式的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答疑编号044030101]
『正确答案』A(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1.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权益”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方式,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1)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例题1】甲企业于20××年1月2日获得所有者A追加投入资本100000元存入开户银行。[答疑编号044030102]
『正确答案』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方的银行存款增加了l00000元,权益方的实收资本也增加了l00000元,由于资产和权益分别在会计等式的左方和右方,等式两边同时等额增加,使资产总额仍然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因此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2)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例题2】甲企业于20××年1月12日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元。[答疑编号044030103]
『正确答案』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方的银行存款减少了5000元,库存现金增加了5000元。由于资产方一个项目减少而另一个项目增加,且增减金额相等,因此,资产总额不变,资产总额仍然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3)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例题3】甲企业于20××年1月15日开出支票动用银行存款18000元来偿还前欠货款。[答疑编号044030104]
『正确答案』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方的银行存款减少l8000元,权益方的应付账款也减少18000元。由于资产和负债分别在会计等式的左方和右方,等式两边同时等额减少,使资产总额仍然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4)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
【例题4】甲企业申请,银行于20××年1月18日同意将甲企业短期借款30000元展期两年,变更为长期借款。[答疑编号044030105]
『正确答案』这笔经济业务使权益方的短期借款减少了30000元,而长期借款则增加了30000元,实际上是企业以举借一笔新债用来偿还一部分旧债。负债方一个项目增加,另一个项目减少,增减金额相等,权益总额不变,因此,资产总额仍然等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
如果把权益分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个会计要素,我们不难看出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会扩展为九种类型变化:
下面通过分析甲公司2009年1月份发生的几项经济业务,说明经济业务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
(1)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举例1】甲公司从银行取得借款1000万元。[答疑编号044030106]
『正确答案』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即资产增加1000万元,同时因为借入款项所以负债增加1000万元,等式两边同时增加1000万元,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2)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举例2】甲公司用银行存款归还所欠B公司的货款2万元。[答疑编号044030107]
『正确答案』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即资产减少2万元,同时应付账款即负债也减少2万元,等式两边同时减少2万元,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3)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举例3】甲公司收到所有者追加的投资5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答疑编号044030108]
『正确答案』这项经济业务使银行存款增加50万元,即等式左边的资产增加50万元,同时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也增加50万元,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4)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举例4】某投资者撤出对甲企业的投资50万元,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答疑编号044030109]
『正确答案』这项经济业务使银行存款减少50万元,即等式左边的资产减少50万元,同时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也减少50万元,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5)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举例5】1月15日,甲公司用银行存款8万元购买一台设备,设备已交付使用。[答疑编号044030110]
『正确答案』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8万元。同时银行存款减少8万元,企业的资产内部发生增减变动,但资产总额不变,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6)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举例6】甲公司向银行借入10万元直接用于归还拖欠的货款。[答疑编号044030111]
『正确答案』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应付账款减少10万元,同时短期借款增加10万元,即企业的负债内部发生增减变动,但负债总额不变,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7)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
【举例7】甲公司经批准同意以资本公积1000万元转增实收资本。[答疑编号044030112]
『正确答案』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资本公积减少1000万元,同时实收资本增加1000万元,
即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内部发生增减变动,但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8)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
【举例8】甲公司宣告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1000万元。[答疑编号044030113]
『正确答案』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利润分配减少1000万元,同时应付股利增加1000万元,即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增加,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9)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
【举例9】甲公司将应偿还给乙企业的账款10万元转作乙企业对本企业的投资。[答疑编号044030114]
『正确答案』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应付账款减少10万元,同时实收资本增加10万元,即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增加,负债减少,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经济业务举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种类型【举例1】增加增加第二种类型【举例2】减少减少第三种类型【举例3】增加增加第四种类型【举例4】减少减少第五种类型【举例5】增加、减少第六种类型【举例6】增加、减少第七种类型【举例7】增加、减少第八种类型【举例8】增加减少第九种类型【举例9】减少增加
综上所述,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会引起会计等式的一方或双方有关项目相互联系的等量的变化,即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一方时,有关项目的数额发生相反方向等额变动;而当涉及会计平衡公式的两方时,有关项目的数额必然会发生相同方向的等额变动,但始终不会打破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参考教材P29例题3-1的业务填列下表。
二、收入-费用=利润
企业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收入扣除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后的余额,即表现为利润。用公式表示,即:
收入-费用=利润
以上等式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资金的绝对运动形式,即资金运动三个动态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企业在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说明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是利润表的三个基本要素。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例题·多选题】能够同时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业务是()。
A.销售商品一批,货款80万元,成本30万元,款未收
B.投资者收回对企业的投资3万元,办妥手续后以银行存款返还给投资者
C.企业接受其他组织捐赠的现金2万元
D.经批准用资本公积4万元转增资本[答疑编号044030201]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选项A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选项B,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选项C,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选项D,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总额不变。【例题·单选题】某企业某月月初资产总额为300万元,负债总额120万元,本月发生如下业务:①向银行借入18万元存入银行;②购买原材料一批,价税合计20万元,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月末已入库。月末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应为()万元。
A.178
B.218
C.180
D.200[答疑编号04403020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因本题目业务中的业务没有涉及所有者权益变动,因此就直接使用期初资产、负债的余额计算得出:
300-120=180(万元)
三、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动、静态结合的会计方程式)
最后这一等式反映了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构成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联系纽带。在会计期末结账后的会计等式又恢复到会计期初的形式。第二节复式记账
记账方法,是根据一定的原理、记账符号,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将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记账方法按其登记经济交易与事项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两种。
单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手续简单,但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不能反映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工作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适用于单一的经济个体家庭。现这种方法已经被淘汰,不需要掌握。
本教材介绍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交易或事项,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记录,系统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对全部经济交易与事项均进行完整且相互联系的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
【例题·判断题】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答疑编号044030203]
『正确答案』√复式记账法的意义参见教材P31。
复式记账法的分类: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参考教材P32例3-2。
二、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即将发生的经济交易与事项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记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用“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将会计科目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
“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取决于会计科目的性质和结构。
(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经济业务最终是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到账簿中去的,账簿是有具体化的格式的,我们先看张图片:
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资产类科目的结构是,科目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资产类科目期末如有余额,应该在借方。
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资产类会计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式,也是计算其期末余额的公式:
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如图所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决定了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科目的结构正好相反,其贷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同样,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应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式,也是计算其期末余额的公式: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成本类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科目的结构一致,其内部关系也相同。即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应在借方。
4.损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损益类会计科目包括收入类科目和费用类科目。收入的取得和费用的发生,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收入的增加是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因素,费用的增加是所有者权益减少的因素。
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基本相同,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相反,与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类似。
(1)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费用类会计科目期末通常没有余额。
(2)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收入类会计科目期末通常没有余额。
上述各类账户的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以及账户余额的方向,可以归纳成以下表格(表中均为一般情况)。账户借方贷方余额举例资产类账户增加减少借方银行存款权益类账户减少增加贷方应付账款、实收资本成本类账户增加减少借方生产成本收入类账户减少增加期末结转后应无余额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类账户增加减少期末结转后应无余额管理费用注:权益与所有者权益的区别与联系,权益包括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两大部分,因此考生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权益与所有者权益。(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所谓记账规则,就是指记录经济交易或事项时所应遵循的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当发生经济交易或事项时,企业必须按照相同的金额,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多个会计科目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记入一个或几个会计科目的贷方,借方金额合计与贷方金额合计必须相等。
为了说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以【例3-1】的业务进行讲解。教材P35。
(五)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1.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会计科目之间形成的一定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对应关系,也称作应借、应贷关系。
2.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交易或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在经济交易或事项登记入账前,
第一,分析经济交易或事项涉及的会计科目;
第二,确定涉及哪些会计科目,是增加,还是减少;
第三,确定哪个(或哪些)会计科目记借方,哪个(或哪些)会计科目记贷方;
第四,确定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
编制会计分录的格式,一般是先借后贷、上借下贷或左借右贷。一般“贷”字应对齐借方会计科目的第一个字、金额也要错开写。【例题】收到蓝天公司偿还货款1000元,款项已收妥并存入银行。
[答疑编号044030301]
『正确答案』
借:银行存款1000
贷:应收账款1000在我国,会计分录习惯通过编制记账凭证进行。
会计分录分类:
根据会计科目对应关系的不同情况,会计分录可以划分为简单分录与复合分录两种类型。简单分录指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至少三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参考教材P39例题3-3。
复合分录中三种对应关系可称为:“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的对应关系。
应注意的是,“多借多贷”复合分录的对应关系应从总体上实现借方和贷方的金额相等。一般只能是在一笔经济交易或事项客观存在复杂关系时,才需要编制多借多贷的复合会计分录;不允许将不同类型的交易或事项合并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例题·多选题】下列账户内部关系中,正确的是()。
A.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的发生额
B.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的发生额
C.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的发生额
D.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的发生额[答疑编号044030302]
『正确答案』AD【例题·单选题】下列选项能够引起资产增加的是()。
A.提取盈余公积
B.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C.企业经销商品,货款未收
D.支付职工的工资[答疑编号04403030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应收账款增加,库存商品减少,但因为企业的售价往往会超过库存商品的成本,因此C是正确的。选项A导致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总额不变。【例题·单选题】某企业经批准将已发行的债券转为实收资本,该项业务会导致()。
A.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B.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C.收入减少、资产增加
D.费用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答疑编号04403030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企业的债券转为实收资本,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例题·单选题】“应收账款”账户月末余额等于()。
A.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
B.期末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D.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期初余额[答疑编号044030305]
『正确答案』C【例题·单选题】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
A.借贷平衡
B.有借必有贷
C.复式记账法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答疑编号044030306]
『正确答案』D【例题·单选题】会计分录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应记账户的名称
B.应记账户的方向
C.应记账户的金额
D.应记入账的时间[答疑编号044030307]
『正确答案』D【例题·多选题】借方登记本期减少发生额的账户有()。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收入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答疑编号044030308]
『正确答案』BC【例题·多选题】一般来说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A.账户的名称
B.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
C.摘要和凭证的编号
D.增加、减少的金额及余额[答疑编号044030309]
『正确答案』ABCD【例题·判断题】借贷记账法即是世界通用的记账方法,又是目前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答疑编号044030310]
『正确答案』√【例题·判断题】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分别表示债权和债务。()[答疑编号044030311]
『正确答案』×【例题·判断题】一般而言,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相同,收入(利润)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相同。()[答疑编号044030312]
『正确答案』×【例题·判断题】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但性质不同。()[答疑编号044030313]
『正确答案』×【例题·判断题】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答疑编号044030314]
『正确答案』√(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一种方法)
1.试算平衡的含义
平衡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数=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数。
(2)全部会计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会计科目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3)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
上述三方面的平衡关系,可以用来检查会计科目记录的正确性。如果三方面都保持平衡,说明记账工作基本是正确的。通常把这种检查会计科目记录的工作方法称为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定义:以会计恒等式和借贷记账规则为理论基础,根据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对所有会计科目记录的汇总和计算,来检查各类会计科目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2.试算平衡的分类
试算平衡分为发生额试算平衡法与余额试算平衡法。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根据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判断一定时期内会计记录是否正确的,即根据本期所有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来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用公式表示为:
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根据【例3一1】,编制的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如表3—3所示。(2)余额试算平衡法。余额试算平衡法所基于会计恒等式原理来检验本期科目记录是否正确。根据余额时间的不同,余额试算
平衡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公式分别为:
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实务中,余额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完成的。
教材表3—3所示。
参考教材P42例题3-4。
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保证所有会计科目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平衡表。
其次,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肯定会计科目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
最后,即使实现了有关三栏的平衡关系,并不能说明会计科目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一些错记或漏记的情况是试算平衡表无法发现的。如:
(1)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重复记录
(2)借贷方同时漏记
(3)会计分录的借贷方向被颠倒
(4)用错会计科目名称
参考教材P43例题3-5。
【例题·单选题】在实际工作中,余额试算平衡采用的方式是编制()。
A.余额表
B.发生额平衡表
C.资产负债表
D.试算平衡表[答疑编号044030315]
『正确答案』D【例题·判断题】只要实现了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三栏的平衡关系,就说明账户记录正确。()[答疑编号044030316]
『正确答案』×【例题·单选题】下列错误事项能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有()。
A.某项经济业务未入账
B.某项经济业务重复记账
C.应借应贷账户中借贷方向颠倒
D.应借应贷账户中金额不等[答疑编号044030317]
『正确答案』D【例题·判断题】会计期末进行试算平衡时,如果试算平衡了,就可以说明账户记录是正确的。()[答疑编号044030318]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有几种试算平衡是查不出来的,比如颠倒方向、漏记、重记相同金额,记错方向且金额相等。
三、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一)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
总分类科目与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联系:
(1)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
(2)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
区别:
(1)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详细程度不同。
(2)作用不同: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二)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科目,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科目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方法。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平行登记要求做到:
1.(依据相同)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
2.(方向相同)借贷方向相同。即将经济业务记入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账科目,记账方向必须相同。
3.(期间相同)所属会计期间相同。即对每项经济业务在记入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过程中,可以有先有后,但必须在同一会计期间全部予以登记。(并不是必须同一天平行登记)
4.(金额相等)计入总分类科目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金额合计相等。这里包含以下含义:
第一:总分类科目本期发生额与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本期发生额的合计相等;
第二:总分类科目期末余额与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期末余额的合计相等。
平行登记作用:利用总分类科目与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平行登记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定期核对双方记录,来检查科目的记录是否正确、完整。
【例题·多选题】运用平行登记法登记总账和明细账时,必须做到()。
A.详简程度相同
B.记账方向相同
C.记账金额相等
D.记账期间相同[答疑编号044030319]
『正确答案』BCD【例题·多选题】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求做到()。
A.会计凭证相同
B.借贷方向相同
C.会计期间相同
D.金额相同[答疑编号044030320]
『正确答案』ABC
投资者如何分析现金流量表
总体分析现金流量结构,认定企业生命周期所在阶段
现金流量结构十分重要,总量相同的现金流量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之间分布不同,则意味着不同的财务状况。一般情况下:
1、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表明该企业处于产品初创期。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形成生产能力,开拓市场,其资金来源只有举债、融资等筹资活动。
2、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可以判断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这时产品迅速占领市场,销售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表现为经营活动中大量货币资金回笼,同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企业仍需要大量追加投资,而仅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可能无法满足所需投资,必须筹集必要的外部资金作为补充。
3、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表明企业进入产品成熟期。在这个阶段产品销售市场稳定,已进入投资回收期,但很多外部资金需要偿还,以保持企业良好的资信程度。
4、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可以认为企业处于衰退期。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市场萎缩,产品销售的市场占有率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于流出,同时企业为了应付债务不得不大规模收回投资以弥补现金的不足。
分析现金流量变动,预测各种风险
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的增减趋势,可以分析被投资单位未来短时间内潜藏的风险因素。
当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正数时有以下几种可能性: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绝对大于现金流出,并有较大额度积累,完全可以对外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这时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良好,投资风险较小。②经营活动正常,对外投资得到高额回报,暂时不需要外部资金,为减少资金占用,归还银行借款,偿付债券本息,这也表明被投资单位有足够的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是对其投资的最佳时机。③经营持续稳定,投资项目成效明显但未到投资回收高峰,企业信誉良好,外部资金亦不时流入,证明被投资单位风平浪静、成熟而平稳地持续经营,没什么大的投资风险。④经营每况愈下,不得不尽力收回对外投资,同时大额度筹集维持生产所需的资金,说明被投资单位将面临必然的财务风险。
当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数时可能是:①经营正常、投资和筹资亦无大的起伏波动,企业仅靠期初现金余额维持财务活动,即出现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都为负数,这时需要详细分析被投资单位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具体内容。②现金净流量总额出现负增长,现金流量内部结构呈现的升降规律与前述分析生命周期相同,可比照预测被投资单位的风险程度。
作为会计报表主表,现金流量表应结合其他两张报表分析,才具有有用性。一、分析企业投资回报率。
有关指标是:
(一)现金回收额(或剩余现金流量)。计算公式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该指标相当于净利润指标,可用绝对数考核。分析时,应注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是否有其他不正常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如果是企业集团或总公司对所属公司进行考核,可根据实际收到的现金进行考核。如:现金回收额=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分得的利润+收到的管理费用+收到的折旧+收到的资产使用费和场地使用费。
(二)现金回收率。计算公式为:现金回收额/投入资金或全部资金。现金回收额除以投入资金,相当于投资报酬率,如除以全部资金,则相当于资金报酬率。
二、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是看企业的实际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期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余额/流动负债。由于流动负债的还款到期日不一致,这一比率一般在0.5至1之间。
三、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存在的问题。
(一)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否正常。在正常情况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财务费用+本期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待摊费用摊销。计算结果如为负数,表明该企业为亏损企业,经营的现金收入不能抵补有关支出。
(二)分析现金购销比率是否正常。现金购销比率=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到的现金。在一般情况下,这一比率应接近于商品销售成本率。如果购销比率不正常,可能有两种情况:购进了呆滞积压商品;经营业务萎缩。两种情况都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三)分析营业现金回笼率是否正常。营业现金回笼率=本期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回的现金/本期营业收入*100%。此项比率一般应在100%左右,如果低于95%,说明销售工作不正常;如果低于90%,说明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虚盈实亏。
(四)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率是否正常。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比率=用于职工的各项现金支出/销售商品出售劳务收回的现金。这一比率可以与企业过去的情况比较,也可以与同行业的情况比较,如比率过大,可能是人力资源有浪费,劳动效率下降,或者由于分配政策失控,职工收益分配的比例过大;如比率过小,反映职工的收益偏低。
四、分析企业固定付现费用的支付能力。
固定付现费用支付能力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注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各项税金的现金)/各项固定付现费用。这一比率如小于1,说明经营资金日益减少,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可能存在的问题是:经营萎缩,收入减少;资产负债率高,利息过大;投资失控,造成固定支出膨胀;企业富余人员过多,有关支出过大。
五、分析企业资金来源比例和再投资能力。
(一)企业自有资金来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吸收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投资收回的现金-分配股利或利润支付的现金-支付利息付出的现金。
(二)借入资金来源=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各种借款收到的现金。
(三)借入资金来源比率=借入资金来源/(自有资金来源+借入资金来源)*100%。
(四)自有投资资金来源比率=自有投资资金来源/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00%。自有资金来源比率,反映企业当年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中,有多少是自有的资金来源。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当年自有投资资金来源在50%以上,投资者和债权人会认为比较安全。
在日益崇尚“现金至尊”的现代理财环境中,现金流量表分析对信息使用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现金流量表可清楚反映出企业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更为清晰地揭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财务状况。一、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现金流量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例分析,下面以深圳市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公司)1998年年报(报表数据从略)为例加以说明。现金流量表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各项活动谁占主导,如M公司现金总流入中经营性流入占40.76%,投资流入占19.9%,筹资流入占39.34%,说明经营活动占有重要地位,筹资活动也是该企业现金流入来源的重要方面。1.流入结构分析由于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均能带来现金流入,因此,就应着重分析流入结构。在公司经营活动流入中,主要业务销售收入带来的流入占86.6%,增值税占12.39%,由此反映出该公司经营属于正常;投资活动的流入中,股利流入为0,投资收回和处置固定资产带来的现金流入占到100%,说明公司投资带来的现金流入全部是回收投资而非获利;筹资活动中借款流入占筹资流入的52.18%,为主要来源;吸收权益资金流入占47.74%,为次要来源。2.流出结构分析该公司的总流出中经营活动流出占24.18%,投资活动占28.64%,筹资活动占47.18%。由于公司1998年未对股东进行现金分配,故公司现金流出中偿还债务占很大比重,使负债大量减少。经营活动流出中,购买商品和劳务占54.38%;支付给职工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占10.81%,税费占3.6%,负担较轻,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9.80%,比重较大。投资活动流出中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占60.74%,而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占39.26%。筹资流出中偿还本金占47.51%,其他为筹资费和利息支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企业的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较大,在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中,权益性投资又占最大比例,说明该企业的股权扩张较快。3.流入流出比例分析从M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入量4269.89万元现金流出量3234.90万元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为1.32,表明1元的现金流出可换回1.32元现金流入。此值当然越大越好。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入量2085.00万元现金流出量3833.19万元该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比为0.74,公司投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出较大,表明公司正处于扩张时期。一般而言,处于发展时期的公司此值比较小,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此值较大。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入量4120.50万元现金流出量6314.49万元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65,表明还款明显大于借款。如果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入系举债获得,同时也说明该公司较大程度上存在借新债还旧债的现象。作为信息使用者,在深入掌握企业的现金流情况下,还应将流入和流出结构进行历史比较或同业比较,这样可以得到更有意义的结论。一般而言,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公司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为正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为负数,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是正负相间的,上述公司的现金流量基本体现了这种成长性公司的状况,二、偿债能力分析虽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能反映资产的流动性或偿债能力,但这种反映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现金流量和债务比较可以更好地反映偿还债务的能力。1.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余额÷本期到期的债务这里,本期的到期债务是指本期即将到期的长期债务和应付票据。若对同业现金到期债务比进行考察,则可以根据该指标的大小判断公司的即期偿债能力。2.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余额÷流动负债总额这一指标偏低说明依靠现金偿还短期负债的压力较大。3.现金债务总额比现金债务总额比=现金余额÷债务总额这一指标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4.获取现金能力比获取现金的能力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投入资源可以是销售收入、总资产,净营运资金、净资产或流通股股权等5.销售现金比率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销售额比如,M公司的销售额为4000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000万元,则:销售现金比率=1000÷4000=0.25。说明每销售一元,可得到现金0.25元。6.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普通股股本假如M公司普通股股本为6000万股,经营现金净流入为1000万元,则,每股营业现金流量=1000÷6000=0.17元/股这个比率越大,说明企业进行资本支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7.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是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现金的流入与全部资产的比值,说明企业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表是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改革过程中
,要求企业编制和提供的一张报表。它以现金
(包括现金等价物
,除非特别说明
,以下所说现金均包括现金等价物
)为编制基础
,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引起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表明企业的获利能力。与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相比
,现金流量表更能反映企业的偿付能力。同时
,现金流量表对于报表使用者正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更加容易和直观。具体来说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一、流入、流出原因的分析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并按现金的流入、流出项目分别反映
,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其流动原因进行分析。例如某企业当期销售商品收回现金
1
0
0
0万元
,从银行借款
2
0
0万元
,当期支付原材料
50
0万元
,支付购建的固定资产
3
0
0万元
,支付股利
1
0
0万元
,上述各项经济业务在现金流量表中分别反映为
:经营活动
,销售商品
1
0
0
0万元
,支付原材料
50
0万元
;投资活动
,购建固定资产
3
0
0万元
;筹资活动
,分配股利1
0
0万元。通过该表
,报表使用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某企业当期现金流入、流出的原因
,即现金从哪里来
,又流到哪里去。
二、偿债能力的分析
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现金收入
,首先要满足生产经营的一些基本支出
,如购买原材料、支付职工工资、交纳税金等
,然后才能用于偿付债务。所以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
,首先要看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收入在满足生产经营所需现金支出后
,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在拥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8课 算法的多样性》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六年级上册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
- Unit6 SectionA 1a~1c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4.3.1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腹部手术围术期管理
-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车辆保险知识详解
- 2024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 第2课时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分子结构的鉴定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
- 课件圣诞节礼物
- 《公路工程BIM+GIS模型实体结构分解指南》
- 核医学检查技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2025年全国叉车证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4篇)
- 福建省能化集团笔试题目
-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认识三原色》课件
- 积极心理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 (新版)艾灸师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小米智能家居市场营销现状的问卷调研分析报告(附问卷)》4100字(论文)
- 器官捐献合作协议书范文模板
- 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航天知识竞赛题库165题及答案(高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