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农事学(3)第二十三讲“作物子粒粗蛋白含量测定”资料_第1页
23农事学(3)第二十三讲“作物子粒粗蛋白含量测定”资料_第2页
23农事学(3)第二十三讲“作物子粒粗蛋白含量测定”资料_第3页
23农事学(3)第二十三讲“作物子粒粗蛋白含量测定”资料_第4页
23农事学(3)第二十三讲“作物子粒粗蛋白含量测定”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事学实践教程

〔3〕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其次十三讲作物籽粒粗蛋白含量测定一、实践目的学习和把握商品粮食、油料中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二、实践操作1、配制试剂

(1)硼酸-指示剂混合液配制:溴甲酚绿0.5g、甲基红0.1g分别溶于95%乙醇中,混合后稀释至100ml。将混合指示剂与2%硼酸溶液按1:100比例混合,用稀酸或碱调整pH值为4.5,使呈灰紫色。(2)加速剂:分析纯五水合硫酸铜10g,分析纯硫酸钾100g,在研钵中研磨,认真混匀,过40目筛。(3)30%过氧化氢-硫酸混合液(简称混液)

配制:30%过氧化氢、硫酸、水的比例为3:2:1,即在100ml蒸馏水中渐渐参与200ml浓硫酸,待冷却后,将其参与300ml30%过氧化氢,混匀。2、试样的选取和制备选取有代表性的种子(带壳种子需脱壳)挑拣洁净,按四分法缩减取样,取样量不得少于20g。将种子放于60~65℃烘箱中枯燥8h以上,用粉碎机磨碎,95%通过40目筛,装入磨口瓶备用。称取0.1g试样2份(含氮1~7mg),准确至0.0001g,同时测定试样的水分含量。3、消煮(1)将试样置于25ml凯氏瓶中,参与加速剂粉末。除水稻为1g外,其他均为2g。然后加3ml浓硫酸,轻轻摇动凯氏瓶,使试样被硫酸潮湿。将凯氏瓶倾斜置于电炉上加热,开头小火,待泡沫停顿后加大火力,保持凯氏瓶中的液体连续沸腾,沸酸在瓶颈中部冷凝回流。待溶液消煮到无微小的碳粒并呈透亮的蓝绿色时,谷类连续消煮30min,豆类连续消煮60min。(2)将试样置于50ml凯氏瓶中,参与0.5g加速剂和3ml混液,在凯氏瓶上放一曲颈小漏斗,倾斜置于电炉上加热。开头小火,保持凯氏瓶中液体呈微沸状态,5min后加大火力,保持凯氏瓶中的液体连续沸腾。消煮总时间,水稻、高梁为30min,其他均为45min。4、蒸馏、消煮液稍冷后加少量蒸馏水,轻振摇匀。移入半微量蒸馏装置的反映室中,用适量蒸馏水冲洗凯氏瓶4~5次。蒸馏时将冷凝管末凋端插到盛有10ml硼酸-指示剂混合液的锥形瓶中,向反响室中参与40%Na2OH溶液15ml,然后通蒸气蒸馏。当馏出液体积约达50ml时,降下锥形瓶,使冷凝管末端离开液面,连续蒸馏1~2min。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中。5、滴定:谷类以0.02mol/L、豆类以0.05mol/L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锥形瓶内的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紫色为终点。用0.1g蔗糖代替样品作空白测定,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不得超过0.3ml。6、测定结果的计算粗蛋白质%(干基)=140[(V2-V1)×N×K]]/[W×(100-X)]式中:V2滴定试样时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1滴定空白时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N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K氮换算成粗蛋白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