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态学复习重点1、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整体,争论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化、调整掌握和持续进展规律的学科。2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肯定空间,具肯定构造,执行肯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3、生态系统在构造上包括两大组分: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环境组分由辐射、气体、水体和土体构成。生物组分可按功能分为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和小型消费者。4、农业生态系统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目标,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示意图见p1〕系统组分: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以人工驯化和选育的农业生物为主,生物组分中人是系统中最重要的调控力气,在自给农业中人还是系统产物的重要消费者。系统输入: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既有自然的输入,如降雨、日照、生物固氮等,还有社会的输入,如人力、机械、花费、农药、信息、资金等。系统输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目标明确,有大量的农产品输出,然而还保存一些非目标性的自然输出。系统功能:由于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都加大了,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业生态系统有更大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沟通,系统更加开放。系统调控:农业生态系统不仅保存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方式,而且由农民直接实施人工调控,还受社会工业、交通、科教、经济、法律、政治的间接调控。5、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缺乏的的那一种养分物质〔1〕这肯定律只有在相对稳定状态下才能运用〔2〕要考虑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互补〕6、谢尔福德耐性定律:任何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过多过少或质量缺乏,都会成为限制因〔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又称耐性限度。〔1〕同一种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对一个因子耐性范围很广,而对另一因子的耐性范围可能很窄。〔2〕不同种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对主要生态因子耐性范围广的生物分布不肯定广。〔3〕同一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通常在生殖生长期对生态条件的要求最严格。例如,在光周期感应期内对光周期要求很严格,在其它发育阶段对光周期没有严格要求。〔4〕由于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当某个生态因子不是处在适宜状态时,则生物对其它一些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将会缩小。〔5〕同一生物种内的不同品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对多个生态因子会形成有差异的耐性范围,即产生生态型的分化。7、生活型:由于环境对生物的限制作用,不同种的生物长期生存在一样的自然生态条件和〔lifeform〕8、依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生态因子类型的不同,可以把植物生态型划分为气候生态型、土39、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适宜应位置。10、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肯定时间内占据某肯定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11、种群的内分布型通常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丛型三种类型。1、生命表lifetabl〔寿命表或死亡率表命,推测某一年龄组的个体能够活多少年,还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组的个体比列状况。13、生命表的类型:动态生命表、静态生命表1431〕A〔凸型〕人类和一些大型哺乳动物。 2〕B型 B1型〔阶梯型,如全变态昆虫;B2型〔对角线型,如水等;B3型,如很多爬行类、鸟类和啮齿类。3〕C〔凹型〕大多数鱼类、两栖类、海洋无脊椎动物和寄生虫。大多数动物居A、B15、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规律斯谛增长率,从而降低种群的实际增长率,始终到停顿增长,甚至使种群数量下降。为“S”型。 规律斯谛增长的数学模型dN/dt=rN〔1-N/K〕其中N:种群密度t:时间r:瞬时增长率K:环境容纳量SS型曲线具有以下两个特点:⑴SS型增长曲线渐近于K大值的水平。⑵曲线的变化是渐渐的、平滑的,而不是突然的。16、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等17:竞争〔competition〕生物种群的竞争通常包括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种间竞争类型:资源利用性竞争是指两种生物之间只有因资源总量削减而产生的对竞争对手的存活、生殖和生长的间接作用,没有直接干预。相互干预性竞争是指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由直接干预而表现出来的竞争。18〔更精准地说是生态位上〕一样的两个物种不行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19、种间竞争的结果:一是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受到抑制甚至被消灭生生态分别。20、化感作用: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向四周环境释放化学物质〔allelochemical〕从而对邻近植物〔或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化感物质释放的4种途径:挥发、根分泌、雨水淋溶和残体分解。21、捕食、寄生、偏害作用、偏利作用、原始合作、互利共生这几种种群间的相互作用〔p33、34〕100多种植物中得到证明。22、按生物的栖息地和进化对策,将其划分为r对策者和K在气候稳定,很少有难以推测的天灾的环境中,生物密度很高,竞争剧烈,物种数量到达或接近环境容纳量,因此,称为K选择,这类适应对策称为K对策,承受这类适应对策的生物称为K种群常常处于增长状态,是高增殖率的,称为r选择,这类适应对策称为r对策,承受这类适应对策的生物称为rK生物个体大但生殖力弱,亲代对子代供给很好的照看和保护。死亡主要是由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因素引起。对生境有极好的适应力量,能有效地利用生境中的各种资源,种群数量通常稳定在环境负荷量的水平四周。K对策种群由于寿命长、成熟晚,再加上缺乏有效的散布方式,所以在生境中定居的力量较弱。r低。r对策种群擅长利用小的和临时的生境,种群的死亡率主要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而与种群密度无关。对r开拓和利用资源。rKrK对策者和r对策者是进化的两个不同的极端类型,其间有各种过渡类型,有的接近于rK在进化过程中,r对策者是以提高增殖力量和集中力量取得生存,而K对策者则是以提高竞争力量获胜,也就是说r对策者在生存竞争中是以“量”取胜,而K23、种群调整包括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24、生物群落:指在肯定低端货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25、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逝,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肯定方向产生有挨次的进展。26、按群落演替的起始条件可分为①原生演替primarySuccessio的演替,是争论原生演替最抱负的地区。②次生演替secondarysuccessio:在原有生物群落被破坏后的次生裸地〔如森林砍伐迹地、弃耕地〕上开头的演替。在这种状况下,演替过程不是从一无全部开头此,次生演替比原生演替更为快速。27、生态系统为一个功能单位,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上28、能流的途径有食物链和食物网。29、林德曼的格外之肯定律: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任何一个养分级上能收获的生产量,按能量计只不过是他前一个养分级生产量的1/1030、库: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临时固定、贮存的场所,包括贮存库和交换库。31、流: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动32、周转率与周转期--衡量物质流淌效率的指标周转率(turnoverrates):系统到达稳定状态后,流通率〔F〕与库存〔S〕的比例。R=F/S周转期(turnovertime)︰:周转率的倒数,表示该库的全部物质全部更换一次平均需要的时间。T=S/F3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依据物质循环的范围、路线和周期不同,可分为:地质大循环〔闭合式循环〕和生物小循环(开放式循环)。34、物质循环的几种根本类型:水循环、气体循环、沉积物循环。35、生态系统的构造指生态系统组分在空间、时间上的配置及组分间的能物流挨次关系。包括生物组分的物种构造〔多物种配置、空间构造〔多层次配置、时间构造〔时序排列、食物链构造〔物质多级循环,以及这些生物组分与环境组分构成的格局。36现象。37、杜能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模式①、配置根本原理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需是颖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少的作物。②、配置模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构造。自由式农业圈—距市场最近,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集约化程度高,如花卉、草莓、蔬菜、鲜奶等。林业圈—内层生产供城市用的薪炭木材;外层生产建筑用材。轮作式农业圈——六年一轮回,没有休闲地。谷草式农业圈——七年一轮回,有休闲地,生产较粗放三圃式农业——三年一轮回,休闲地增加,生产更粗放畜牧业圈——距城市远,运费高,生产不易腐烂或直接养活畜,谷物只能自给。以外则为无人荒地38、农林系统:指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生产和〔或畜牧业生产同时或交替地结合起来,使得土地总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系统。39、农林业模式举例: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林胶茶复合经营林药间作40、食物链加环:在食物链〔网〕中增加的环节,实现物质能量的多级综合利用,从而抑制其损失的生物工艺过程。加环类型:生产环〔一般生产环、高效生产环、增益环、减耗环、复合环、加工环〔传统加工型、屡次加工型、农工商结合型〕 注:把握相对应的例子41、关心能:除太阳能外,对生态系统输入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这些能量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繁衍乃至食物链能量转化与传递起关心总用,统称为生态系统的关心能。42、关心能包括自然关心能〔如潮汐能、风能、降雨能、蒸发作用和水力能、地热等〕和人工关心能》人工关心能包括生物关心能〔如生物质燃料、劳力、蓄力、有机肥、饲料、种子〕和工业关心能。工业关心能包括间接工业关心能〔如化肥、农药、机具、农膜、农业设施〕和直接工业关心能〔如石油、煤、自然气、电〕43、农业生态系统关心能的合理使用〔见课本p106、107〕44〔指自养生物利用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展同化作用,在生态系统中首次把环境的能量转化成有机体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的过程。4、作物生产力的估算〔包含四个层次:①光合生产力:Y1=f(Q)是产量的理论上限,是当温度、水分、土壤肥力和栽培治理等条件最适合时,只由辐射(Q)打算的理论产量,与光照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全都。②光温生产力:Y2=f(Q)f(T)是当水分、土壤肥力和栽培治理措施等处于最适条件时,由辐射和温度打算的理论产量,是高投入水平下的特定作物在某地区可到达的产量上限。③气候生产力:Y3=f(Q)f(T)f(W)是在土壤肥力和栽培治理措施等处于最适条件时,由辐射、温度和自然降水影响下作物可能到达的产量上限。④土地生产力:Y4=f(Q)f(T)f(W)f(S)是作物在当地气候和现有农田肥力条件下高产量。46、提高初级生产力的途径:、选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保护农业环境,治理生态退化,改善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建立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调控作物群体构造,尽早形成并尽量维持最正确的群体构造、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密植,实行间套种,提高栽培治理技术47质进展同化作用,表现为自身的生长、生殖和养分物质的储存48、次级生产的主要作用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生产动物蛋白食品,改善膳食构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物质循环,增加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农副产品经济价值。49、水循环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最重要的循环;水循环主要由四大过程组成:蒸发、水汽运输、降水〕和径流海洋水量平衡E=P+R,陆地水量平衡P=E+R。50、农业节水措施、雨水集合利用工程措施鱼鳞坑、水柜、旱水窖、梯田等;增加雨水利用率,削减洪涝灾难、水土流失等、沟渠输水过程节水工程措施防渗渠道比非防渗渠道节水10%-15%;35%-40%。、田间灌水过程节水工程措施改进地面浇灌技术,如喷灌微灌、膜上灌或膜下灌等。、农艺节水措施包括耕作措施节水、种肥措施节水和化学制剂措施节水。、治理节水措施51、碳循环的库存大气圈〔CO2〕生物圈〔有机分子〕土壤(有机质〕岩石圈〔化石燃料和沉积岩〕水圈〔溶解CO2和碳酸钙〕52、C农业生态系统CCycleCO21.大气库与生物组分之间的循环特点:①生物参与 ②属于气相循环过程:①CO2CO2CH2O,初级生产;②沿食物链传递,动物消化吸取为次级生产;③生物的呼吸和分解作用,使CO25、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氯氟碳CFC、水蒸气等可以使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取长波辐射,因此,这些气温室效应。54、从N的循环过程来看,通常包括:氮的固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55、固氮途径: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工业固氮。56、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措施〔一〕大力推广包括生物固氮的耕作制度〔二〕推广应用环境友好的型氮肥肥料〔三〕改进氮肥使用方法①因肥料、因地、因作物施肥②测土配方施肥③深施氮肥〔底肥、种肥、追施〕④叶面喷施⑤适时施肥⑥加强水的治理〔四〕加强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利用①作物秸秆直接还田、过腹还田或堆沤还田;②畜禽粪便直接还田或堆沤还田;③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制造沼气,三沼综合利用;④构建种养复合体系,实现氮素高效利用循环。如猪-沼-鱼、稻鸭共育等。57、磷流磷循环属于沉积型循环库存:贮存库:岩石圈、土壤圈、水圈,主要是地壳。交换库:生物圈磷流淌特点、生物小循环植物吸取土壤中的磷;食物链网的传递;动植物排泄物、残体、死体被微生物分解返还土壤;再次被植物吸取利用。(2)、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中的一局部磷在陆地磷矿化;一局部随地表水或地下水流入海洋;海洋中一局部磷被生物利用,并形成海洋内生物小循环;一局部沉积形成岩石;局部磷随海洋鸟类活动和鱼类被捕食返回陆地; 海洋底部岩石中的磷经地质变化、地面抬升才会被开采或自然风化并再次被植物利用。58、酸雨:指PH5.65、食物链浓缩作用〔生物学放大作用或生物浓缩作用残留浓度越高的现象。60、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61球的迁移集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62、信息系统包括:信源、信道、信宿。63、信息量:当该信息所消退的系统不确定性大小的一种量度64、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与能物流有两种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果场清洗合同范本
- 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 矿山维修合同范本
- 班组年度工作总结范本2022
- 12 早睡早起 第2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教材招标合同范本
- 2025年非电力家用器具项目合作计划书
- 5《琥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摊位水果销售合同范本
- 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
- 慢性肾病知识讲座课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交流课件
- 领子的分类课件
- 农产品的互联网营销课件
-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沪教版 (共15张PPT)
- 《六大茶类》讲义
- Unit 2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X会计师事务所的J城投公司发债审计项目研究
- 中国传媒大学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课件-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第7讲
- 生理学泌尿系统6学时课件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1 Introduction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