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二单元教材研说课件_第1页
七下二单元教材研说课件_第2页
七下二单元教材研说课件_第3页
七下二单元教材研说课件_第4页
七下二单元教材研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封面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研说奇台四中七年级备课组

从预习中出发,

在探究中拓展

●整体意识●单元意识●文本意识●学生意识部编语文七下教材突出四个意识第一单元1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爸爸的话儿落了3丑小鸭4诗两首5伤仲永

第二单元6黄河颂7最后一课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9土地的誓言10木兰诗第三单元11邓稼先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3音乐巨人贝多芬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15儿孙权劝学第四单元16社戏17安塞腰鼓18竹影19观舞记20口技第五单元21.伟大的悲剧22.在沙漠中心23.登上地球之巅24.真正的英雄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第六单元26猫27斑羚飞度28华南虎29马30浪1邓稼先2说和做3回忆鲁迅先生4.孙权劝学5黄河颂6最后一课7土地的誓言8木兰诗

9.阿长与《山海经》10.老王11.台阶12.卖油翁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4驿路梨花14.最苦与最乐15.我的信念16.短文两篇(陋室铭、

爱莲说)17.紫藤萝瀑布18.一棵小桃树19.外国诗两首20.古代诗歌四首21.伟大的悲剧22.太空一日23.带上她的眼睛24.河中石兽1课文调整旧新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成长

爱国

名人

文化

探险

动物2阅读单元的调整-----撤并单元、调整次序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群星闪耀祖国之恋凡人小事修身正己哲理之思科幻探险七下旧新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旧叙事要完整抒发真情实感写人要抓住特点表达自己的看法描写要生动勤于修改新写出人物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3.修改了写作内容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旧成长的烦恼黄河,母亲河我也追“星”戏曲大舞台漫话探险马的世界新

天下国家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我的语文生活4.减少综合性学习

5七下单元主题及语文能力点一二三四五六主题群星闪耀祖国之恋凡人小事修身正己哲理之思科幻探险阅读精读一(字斟句酌),抓细节析人物,悟情感。精读二(涵泳品味,学做批注),把握抒情方式,体会情境,感受情怀精读三(熟读精思),把握文章重点,感受文章意蕴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比较阅读,了解描写方法,感受文章的细腻与生动浏览(提取主要信息),对内容、表达有所思考领悟七下旧:一、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二、韩麦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感人形象的?请结合下面几段文字加以思考、体会。

1、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2、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新:

“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大不相同,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并说这些不同表明了什么。

平日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生

老师

二上“最后一课”前后,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三、韩麦尔先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找出你觉得刻画韩麦尔先生比较精彩的语句,并做一些批注。课后练习的调整《最后一课》后练习提高题目的设计质量:注重文本细读,紧扣单元重点题目设计的灵活性:避免问答式,找准切入点重视思维训练课后练习的调整第二单元祖国之恋阅读

5 黄河颂/光未然

6 最后一课/都德

7*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 木兰诗

写作

学习抒情

综合性学习

天下国家单元目标:语文应用1、记住本单元中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涉及的时代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2、注重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在反复朗读中领会文意,培养语感,把握抒情方式。3、细心揣摩、认真品味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学会做批注。4、练习用自己的话说出对课文的整体感受,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把握文章内容。语文审美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2、让学生在品味欣赏中充分体会汉语丰富生动的表现力,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语言驾驶能力。语文研究1、查阅资料搜集你喜欢的以爱国为主题的诗歌、故事、名言,举行爱国诗歌朗诵会或故事会、名言展示会。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教学重点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所谓“涵泳”,本义是“潜游”,引申为“浸润,沉浸”。抒情方式批注本单元的教学建议:第一、扣住语文课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正如教材单元说明所说:“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但是,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简单粗暴的政治灌输和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从而唤起对于祖国山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的热爱。第二,要根据课文各自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同样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黄河颂》《土地的誓言》侧重情感的抒发;《最后一课》《木兰诗》则侧重故事的讲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样是侧重抒情的作品,《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又有不同:前者更为直露,以气势磅礴取胜;后者注重众多意象的排铺和抒情性描写,更为深沉。所以这两篇课文可以落实抒情方式的学习重点。5、黄河颂《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语言浅显易懂,情感豪迈直露,学生理解起来并不会有太多障碍。这课的学习要落实“浸润”。“浸润”,设计的时候通过设置情境和朗读两条路径实现。预习◎在家国存亡的关头,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想象这一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要读出气势。课后思考探究一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静下心来想想,体会一下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生发出来的磅礴的爱国激情。所以这一课的教学,应当以诵读为主,同时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诵读前,可以通过背景的介绍、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我们可以利用七年级上册学过的朗读的知识和技巧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笔下塑造的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黄河的形象,体味作品中奔涌而出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情感。注意落实本单元学习抒情方式的要求,这篇课文主要掌握直接抒情。

二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你认为这首诗主要采取的是哪种抒情方式?你还能从自己读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一、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歌词内容。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培养爱国情怀。

3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通过批注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把握直接抒情方式。

教学流程: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一、情境导入

1、以《黄河大合唱》歌曲导入,渲染气氛,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2、学生展示自己和黄河颂有关的知识二.感知·朗读1.认真倾听

多媒体播放《黄河颂》,让学生仔细地聆听,进入诗中雄浑、壮阔的境界。2.指导学生深情地朗读

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三、批注·悟读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这一部分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副图画让你感受到黄河怎样的精神特征?你认为哪些词最能体现这些特征?四、质疑·精读(生生、师生质疑、探究)五、拓展延伸1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你认为这首诗主要采取的是哪种抒情方式?你

还能从自己读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2主题阅读阅:《黄河大河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利用课内方法指导课外阅读。六、两首诗歌朗诵展示可采用合唱式朗诵的形式,设计好领诵、男女生分声部朗诵、合诵等,认真练习,在班里展示7《土地的誓言》本文是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写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这篇文章特点:抒情性强。

我们由《黄河颂》的教读引领学生以声传情,通过反复朗读批注学习来感受和品味。

本文是自读课文,老师不宜过多讲解。不同之处就是需让孩子区分感受把握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具体大量的铺陈,文中许多描写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叠现出家乡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间接抒情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旁批是

“我”的“誓言”是什么?大声读一读,或许会有更深的感受。体会直接抒情6《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也是一片经典的老课文。这篇课文和其他相比较,没有注明出处,就写着根据几种版本的译文改写。作品特点:用小视角讲大故事。

用阿尔萨斯一个小孩子的角度来讲普法战争的大故事,用一堂法语课来讲爱国情感。本课的教学可以分两步走: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情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语言,揣摩人物心理,对一些精彩段落、语句做重点品读、批注。本课的“思考探究”部分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安排的。

“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大不相同,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并说这些不同表明了什么。

平日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生

老师

二上“最后一课”前后,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前两题侧重内容的梳理,而且都采取了“比较”的方法,要求学生将“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相对比,将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前后的心情、态度相对比,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最后一课”的意义。三韩麦尔先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找出你觉得刻画韩麦尔先生比较精彩的语句,并做一些批注。四揣摩下列语句,说说你对句子含义的理解。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3.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后两题则侧重写法,一是对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一是对小说中一些意蕴深刻的语句的揣摩理解。同时训练学生做批注。这套教材从七年级上册开始自读课文就有批注,这个单元把做批注作为精读一种方法落实到教学环节中。8木兰诗《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木兰从军”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诵读传奇和详略木兰形象互文

一《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好在哪里?三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读完课文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木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