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愿同乘关系的法律适用
案例:a是一名卡车司机。a的座位是上海的司机。之后,空车被送到了浙江。他的家乡b需要一辆免费的汽车。a。途中货车发生交通事故,与丙所驾驶之车相撞致乙受伤。交警队认定,甲与丙各负一半事故责任,乙无责任。乙起诉甲要求赔偿损失。法院认为,乙准甲搭便车,已形成好意同乘关系。于运输途中甲与他人不法侵害乙致伤,应承担侵权责任。又乙系好意同乘者,明知货车不宜载人而搭乘之,亦有过错,得适当减轻甲之民事责任。故判决,甲承担70%损害赔偿责任,乙自行承担30%责任。这是典型的好意搭车而形成的好意施惠关系。从上述判决可以看出,法院基本上是按照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来处理的,笔者赞同这一判决。但有人提出另一种处理方案,即好意同乘可类推适用于旅客运输合同的规定,但其所适用的无过错责任,并非合同责任,而是一种特殊的责任——场合责任,其是一种基本之社会安全责任。所谓场合责任,即指场合管理者(通常亦是场合之受益者)对进入其所控制场合之人,具基本的安全保障义务,若他人在场合中可预见危险的范围内受到伤害,除不可抗力和受害者自身原因造成以外,场合管理者对其应承担赔偿责任。场合管理者赔偿后,可向侵权人追偿。以本案而言,在运输中,甲控制货车,搭乘者乙在运输中受伤,甲得赔偿乙之损失。又以合同法第302条第2款为请求权基础的,则以场合的实际控制者为责任人,不论施惠人为谁,皆由享有运输利益的承运人为责任人。对此,笔者想谈三点看法。第一,好意同乘当事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成立合同的意思,所以类推适用旅客运输合同的规定有不当之处。一般情况下,只有无名合同才适用类似的有名合同的相关规定,而本案中甲乙之间是否存在确定的合同关系尚有异议,这样的类推适用是不妥当的。第二,“好意同乘可类推适用于旅客运输合同的规定,但其所适用的无过错责任,并非合同责任,而是一种特殊的责任——场合责任。”场合责任属于什么性质的责任,是从归责原则角度讲的并列于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的一种责任,还是从民事责任的分类角度讲的并列于侵权责任、合同责任的一种责任?如果是前者,责任人承担责任的关键是考虑损害后果与主观过错两方面,这样场合责任似乎可以归入无过错责任;如果是后者,场合责任成了一种独立的责任形态,其请求权基础就不是合同,没有必要类推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显然,上述说法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笔者认为,场合责任是一种不规范的法律概念,引入这一概念只会使问题复杂化。第三,以合同法第302条第2款为请求权基础也不适当。即使甲乙之间存在合同关系,乙也不属于该条款的“按照规定免票、持优待票或者经承运人许可搭乘的无票旅客”。笔者认为,这个案件的关键是弄清楚几种关系。首先应对甲乙之间的好意同乘关系做一个定性,然后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乙损失这一法律关系区分出来,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寻找请求权基础。下面笔者就对此做一粗浅探讨:一、施惠行为的认定日常生活中,有些行为基于个人感情而发生,如有人邀请另一人吃饭、帮助邻居照看孩子以及上述的好意搭车行为,这类行为本身应该游离于法律层面之外,也不会依法产生法律后果。德国法上称之为情谊行为,王泽鉴称之为“好意施惠关系”,黄立称之为“施惠关系”。本文基本采王泽鉴老师的观点,称之为好意施惠行为。要讨论好意施惠行为的性质,必须严格区分好意施惠行为本身和好意施惠行为带来的后果,对行为的定性不能受行为后果的影响。笔者认为,好意施惠行为本身是一种基于当事人之间的感情(情谊)而发生的不受法律调整的社会行为。如在日常生活中,一方当事人没有如约请人吃饭时,对方当事人显然不会请求其履行,更不会为此诉至法院,法律也不会对此加以干预。至于因施惠行为给受惠人造成损失,如在请客吃饭过程中因上菜不小心烫伤客人等相关事件,那已经超出了好意施惠行为的范畴,构成侵权,自然按照侵权法原则来处理。笔者之所以将好意施惠行为定性为基于当事人的情谊而发生的一般的社会行为,而非法律行为,基于以下两点考虑:第一,当事人之间没有成立法律关系的目的,没有让自己的行为获得法律上约束力的意思。“一项情谊行为,只有在给付者具有法律上受约束的意思时,才具有法律行为的性质。这种意思,表现为给付者有意使他的行为获得法律行为上的效力……,亦即他想引起某种法律约束力……,而且受领人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受领这种给付的。如果不存在这种意思,则不得从法律行为的角度来评价这种行为。”如果当事人知道自己出于好意的某种意思表示将受到法律的约束,那为了减少麻烦,他们就不会去做这种情谊行为了。我们之所以推断当事人没有受法律约束的意思,是因为好意施惠行为产生的基础是当事人之间的特殊关系(亲戚、邻居或好友),如果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就不会出现好意施惠行为,那么强行把这种感情色彩浓厚的行为纳入法律调整范围,显然是不当的。第二,施惠人的行为一般是无偿的,并不以受惠人给付对价为条件。英美契约法遵循对价原则,无对价且没有书面合同形式的,法律不承认存在合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法律基于公平考虑,不会强制无偿允诺人履行其诺言。我国虽然存在着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之分,但我们不能将好意施惠关系认定为无偿合同关系。首先,这不符合生活情理;其次,从法理而言,法律对无偿合同的调整方式存在特殊性,比如赠与合同,法律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即除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外,赠与人在真正履行赠与合同前实际上是可以反悔的,法律不予干预。由此可推断出,如果将好意施惠行为界定为法律行为也应该许可其在真正履行前撤销,相对人没有请求施惠人履行的权利。笔者认为与其作这样繁琐的规定,不如直接将好意施惠行为排除出法律约束的范围,其效果是一样的。因此,法律不应介入当事人基于情谊而发生的好意施惠行为,相对人对施惠人没有给付请求权,即使在施惠人没有履行允诺而导致受惠人损失时也不例外。当然施惠人可自愿给受惠人经济补偿,但法律不应当强制施惠人作经济补偿。但如果施惠人基于恶意而故意给受惠人造成损害,那已构成侵权,超出了好意施惠的范畴,对此笔者将在接下来部分讨论。二、施惠人不为施惠而轻责任好意施惠行为本身不同于契约,不受法律调整,因此当事人之间不会构成合同责任。但当好意施惠行为给受惠人造成损失时,已超出了好意施惠行为本身的范畴,法律应该对此加以调整。笔者认为,好意施惠人承担责任的前提条件是其行为必须满足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否则施惠人不承担责任。好意施惠人给相对人造成损失的情况有两种:一是施惠人因侵害了受惠人的权利而造成受惠人损失,此时已构成侵权,应按照侵权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笔者认为,施惠人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以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为主,因为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以法律明文规定为前提,适用于施惠人未免过于严格。具体而言,在受惠人有过错的情况下,例如明知驾车者酒醉或无驾照而仍愿搭其便车,发生车祸,身受伤害时,依《民法通则》第131条可以减轻施惠人的责任;在施惠人与受惠人均无过错时,依《民法通则》第132条适用公平责任,相对人应承担其接受他人施惠所发生之风险,故于双方都没有过错时,由双方分担损失,符合公平原则。那么,侵权人能否因是好意施惠人而减轻责任呢?第一种意见认为,依社会公平观念,施惠人无偿施惠而有侵权行为时,类似于无偿契约,故其责任应相对减轻;第二种意见认为,对入的生命健康权的注意义务,不能因好意施惠而为减轻,仅将其限定于故意和重大过错。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第一种意见显然将好意施惠行为与后续的侵权行为相混淆。好意施惠行为中施惠人的主观好意只与其为何施惠行为有关,与侵权结果不存在任何联系,一旦施惠人开始进行施惠行为,好意这一主观情谊因素与行为相分离。而侵权责任要考虑的是侵权者在实施侵权行为时的主观过错对侵害结果的影响。因此,好意施惠人的侵权责任不能因“好意”而减轻,即行为人的“好意”与行为人的“善意,注意义务”是两个不同的主观范畴,谈到侵权责任时考虑的是“善意,注意义务”,谈到行为性质时,考虑的是“好意”。所以本文开头的案子中甲之所以承担70%损害赔偿责任,而乙自行承担30%责任,并不是因为甲好意施惠,而是因为乙也有一定的过错。二是因好意施惠行为不履行或不为完全履行,致对方受“纯粹经济上损失”,如未依约搭载友人,致友人于时间仓促情形支出额外费用或增加费用始到达目的地,此种情形仅于施惠者故意藉施惠行为损害相对人之利益时,才承担侵权责任。在施惠人没有恶意的情况下,因欠缺侵权行为的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