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风险投资与社会目标组织的兴起_第1页
公益风险投资与社会目标组织的兴起_第2页
公益风险投资与社会目标组织的兴起_第3页
公益风险投资与社会目标组织的兴起_第4页
公益风险投资与社会目标组织的兴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益风险投资与社会目标组织的兴起

一、“公益”风险投资vp一些人认为,“慈善”(以下简称“vp)是另一种慈善机构资助的形式。也有人认为它和资助行为有根本不同,其本质上是对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投资”,其核心特征是将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以下简称PE)或商业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以下简称VC)1的方法运用到社会事业中来。本文倾向于后一种观点。传统资助活动针对的往往是具体项目。这些项目用以在特定时间内缓解或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2。VP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被支持组织可持续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这又带来了它们在目标、使命、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区别。笔者把“VenturePhilanthropy”翻译成“公益风险投资”(以下简称公益风投)。根据英文直译也可叫做“慈善风险投资”。虽然VP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3,然而它的投资对象并不一定是传统的非营利事业。许多VP基金投资于兼具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社会企业,甚至是具有清晰社会效益的商业企业。后者包括替代能源企业、公平贸易企业、营利性的以贫困人口为目标市场的小额信贷机构、以残疾人或无家可归人士为主要雇员的营利性企业,等等。与其说VP的投资对象是非营利组织、慈善组织或社会企业,还不如说是VP从业人士常用的“社会目标组织”(SocialPurposeOrganization)1,因为后者更为完整、确切。在中文语境中,“慈善”往往被等同于非营利行为,它与赚取收入的活动互不相容。所以仅用慈善属性来定义VP并不恰当。“公益”则强调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最终目的,而对是否从事产生经济收益的活动比较中性。因此,“公益风险投资”一词更加符合欧美VP活动的实际情况。笔者也曾考虑将VP翻译成“社会风险投资”。但在中文语境中,这又略显宽泛并可能产生歧义。比如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情境中,“社会”一词常被用来和政府部门相对应。例如“社会上的”或“民间的”而不是“政府所属的”,自下而上的“社会组织”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政府部门”。“公益”则更清晰地表达出VP为解决社会问题而服务的核心宗旨。所以,本文在尚没有更合适译法的情况下暂且使用“公益风险投资”。国内有时也把VP翻译成“公益创投”。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欧洲VP基金专注于成长阶段而非创业阶段的组织。例如,英国的Impetus只投资于连续运转并接受社会审计超过三年、年收入超过25万英镑的组织。英国的CAN-Breakthrough声明不提供创业资金,而是支持连续运转三年以上且年收入至少达到50万英镑的组织。根据笔者统计,在2008年以前成为欧洲公益风险投资协会(EuropeanVenturePhilanthropyAssociation,以下简称EVPA)会员的22家VP基金中,有50%曾投资于已经运转良好的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或商业企业。由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目标组织在中国起步较晚,目前中国从事VP活动的机构主要服务于初创组织。鉴于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欧美VP,笔者采用“公益风险投资”而不是“公益创投”。在欧美慈善活动创新和专业化的过程中,出现过的一些概念和公益风投的内涵有所重叠,例如,“战略性慈善”(StrategicPhilanthropy)、“高度参与性慈善”(Highly-engagedPhilanthropy),或“有效性慈善”(EffectivePhilanthropy)(Katz2005;Letts&Ryan,2003;Morino&Shore,2004)。公益风投机构的组织形式多样。它包括像“捐赠圈”(GivingCircle)这样由高度参与性的社会投资者结成的合伙制组织(Eikenberry,2006)和私人基金会,也包括类似VC机构对外融资并进行组合式投资的中介型基金。最后一种形式在欧洲十分普遍。尽管如此,大多数公益风投机构具有一些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这里提供两种认识供读者参考。一个早期的定义在1984年由“半岛社区基金会”2(ThePeninsulaCommunityFoundation)提出。“半岛”自称是VP概念的发源地,因为它在1984年的组织年报中首次提出把硅谷的商业风险投资实践应用到慈善资助行为的问题。“半岛”把VP定义成:“非营利部门对商业风险投资机构的一些特定投资方式的使用”。“硅谷公益风险投资中心”(CenterforVenturePhilanthropyinSiliconValley)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公益风投的五项特征(Gray&Speirn,2004):(1)它是以推动社会变革为目的的长期投资;(2)它是投资者与被投资者之间的伙伴关系;(3)它是“对结果负责”(accountability-for-results)的过程;(4)它既提供资金也提供专业经验;(5)它具有退出策略(exitstrategy)。公益风投要求为被投资者提供长期资金,对其设定绩效目标和测量指标,对其进展密切关注,与之一起解决困难。目前,人们对商业风投“退出策略”概念的引入存在着争议。如果被投资者是非营利组织,理论上的退出时间点是当它已经实现财务可持续,或根据某种标准已经成功完成社会使命之时。一些非营利组织对这一概念所意味的明确的“合作终止期”表示担心,认为这对于某些社会问题并不适用,会影响社会问题解决的延续性。所以,许多公益风投机构在工作伊始并不强调这一点。除了上述特征外,公益风投在实际工作中所强调的工作目标还包括“规模化”(goingtoscale)和“能力建设”(capacity-building)。这些理念和传统基金会的资助工作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04年EVPA在成立伊始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它把公益风投看作是各种投资主体以寻求社会收益为目的而投资在善举上的风险资本和人力资源。EVPA认为公益风投具备六大基本特征:(1)高度参与性。公益风投是一种出资者、志愿者、专业技能提供者以及被投资者之间的积极伙伴关系。它需要和所支持的团队共同塑造和运转创新的和可规模化的社会变革模型。与传统的非营利组织资助机构相比,它在执行层面上与被投资者的关系更为紧密。公益风投机构也比传统基金会更愿意进入被投资者的董事会(VenturePhilanthropyPartners,2002;John,2007)。(2)量体裁衣的金融安排。和商业风投一样,公益风投机构会根据自身使命和被投资者情况设计投资工具和设定收益水平。一些机构提供零财务收益的资金从而追求纯粹的社会收益。其他机构则采用多年期资助、担保或无担保贷款、夹层融资(Mezzanine)、准权益投资3等安排。表2说明了公益风投活动在众多社会目标组织资助或投资机制中的位置,也就是公益风投使用什么金融工具投资什么类型的组织。其中灰色部分是公益风投覆盖的投资领域。(3)长期资金支持。公益风投为少数组织(和基金会相比)提供充足的通常为期3—5年的资金支持。其目标是帮助投资对象在投资期满之前实现财务自给。(4)非资金支持。公益风投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EVPA在2007年的研究发现,公益风投机构最经常提供的五种非资金支持包括:商业计划与战略咨询、董事会管理、金融与财务管理、关系推荐和筹资规划。而最受被投资组织欢迎的五种支持包括:商业计划与战略咨询、关系推荐、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筹资规划和法律咨询。这些主要由公益风投机构自主提供,少数情况下它们会聘请外部咨询师为被投资组织服务。如果说商业风投的目标是实现股东收益最大化,那么公益风投的使命则是为资源提供者实现社会收益最大化。这些资源包括资金、志愿者的时间或专业技能。(5)组织能力建设。公益风投所强调的不是项目本身的运行,而是被投资者的组织运行能力和长期生存能力。(6)绩效评估。公益风投是基于绩效的投资。它要求良好的业务规划、可测量的产出、所设定里程碑的达成、明晰的责任归属,以及良好的管理能力。表3总结了上述特征,对公益风险投资、商业风险投资和传统基金会模式加以比较。此外,笔者对30家欧洲公益风投基金访谈后还发现以下两个特征:(1)它们进行项目遴选和金融工具安排等活动的一个核心标准在于判断被投资者的组织能力和财务可持续能力是否可以通过公益风投的支持方式得到有效增强。(2)大约30%的投资项目被要求实现社会和财务混合收益。也就是说,在保证预期社会收益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程度的盈利。公益风投的工作方法和商业风投类似。它从遴选一组潜在投资对象开始。继而开展尽职调查(DueDiligence),包括对组织使命、团队、市场、风险等方面的评估。然后和投资对象一起拟定出资方案、组织战略和服务提供方式。必要时还会寻找共同投资方。合作过程中密切监督并提供修正建议。最后执行退出方案。理想的投资对象往往兼具有效的领导团队和执行能力。它们乐于接受公益风投的全面介入而不仅仅是资金支持。它们在某些组织方面有明显的改进空间,而公益风投恰恰能够提供所需资源。它们的工作具有结果导向,非常重视社会产出和社会影响的形成。这些组织通常处于发展的拐点,例如业务快速增长、推出新的服务,或者面临合并或跨组织合作等。公益风投还和基金会等资助机构有着多种合作关系。例如基金会可以独立或者协助建立公益风投基金。基金会可以为公益风投提供资金支持和专业咨询,或者与之共同投资。基金会还可以在公益风投退出后接手一个发展良好的社会目标组织(通常是非营利组织)。公益风投也引发了不少争论。一些人对它期望甚高,而且常以对传统基金会的工作方式进行激烈批判作为讨论公益风投的出发点。有时就像是一群涉世未深的慈善新贵对历经风雨的慈善老手们说,你们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如同旧的商业模式被新的商业模式所取代,传统的慈善模式也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结果是招来各种批评。一些评论家认为公益风投对基金会和非营利事业缺乏尊重,认为公益风投也并非新的创举,认为已有经验并没有证明它的成效,甚至认为它是商业价值对慈善领域的危险蚕食(Kramer,1999;Shakely,2003;Sievers,1997)。甚至有人觉得2000年底互联网泡沫的破灭预示着公益风投将走向低谷。今天,公益风投的支持者依旧乐观。但总体来说,他/她们的评价变得更加细致、精确和谨慎。有两份报告可以说明这一点。2000年底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的“公益风险投资伙伴”基金(VenturePhilanthropyPartners)宣称:“非营利部门的慈善事业正面临着自1954年国会通过501(C)(3)组织免税法令以来最伟大的一场革命。”(VenturePhilanthropyPartners,2001)。仅仅时隔一年之后,这家基金用谦逊得多的口吻说:“‘公益风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尚未充分证明效力的慈善模式。但这是一场潜力巨大的运动。它是对已有资助模式的重要补充。”(VenturePhilanthropyPartners,2002)二、对公益风投方法的反思对“VenturePhilanthropy”的最早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慈善家约翰·洛克菲勒三世。他是石油巨贾老约翰·洛克菲勒的孙子。1969年美国国会针对税收改革法案举行听证会。该法案在历史上首次确立了私人基金会的法律性质。洛克菲勒三世用“VenturePhilanthropy”形容一种用于解决特殊社会痼疾的具有一定风险的资助形式。如上文所述,1984年“半岛社区基金会”首次用“VenturePhilanthropy”表达商业风投和资助行为的结合。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初,旧金山的“无家可归者经济发展基金”4(HomelessEconomicDevelopmentFund)和纽约的“罗宾汉基金会”(RobinHoodFoundation)明确在慈善活动中引入了商业风投方法和商业企业管理模式(Emerson&Twersky,1996)。1997年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名为“美德资本:基金会能向风险投资家学到什么?”的文章(Letts,Ryan&Grossman,1997)。尽管这篇文章只字未提“VenturePhilanthropy”,它仍被广泛看作是讨论VP理念的开山之作。文章指出一些基金会正在对商业风险投资技术进行研究,希望借此改进传统的资助模式。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基金会可以借用的商业风投方法。例如在资助人和受助人之间建立更加密切和更为长期的关系,以及对资助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公益风投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腾飞而异军突起(Arrillaga&Hoyt,2005;Cobb,2002)。特别是在美国,互联网和其他新兴技术产业的崛起中催生出一批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他/她们中的一些人以及一些风险投资商不满足于签支票式的传统慈善,而希望为公益事业注入更多精力和专业技能,成为公益风投的先行者。例如eBay创始人杰夫·斯科尔(JeffSkoll)建立了斯科尔基金会(SkollFoundation)投资社会企业,另一名创始人皮埃尔·奥米迪亚(PierreOmidyar)建立了奥米迪亚网络(OmidyarNetwork)投资小额贷款机构。这些公益风投机构大都集中在加州硅谷、西雅图、波士顿、北弗吉尼亚等高新技术企业密集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末期,公益风投已进入美国政府视野。1999年10月,克林顿夫妇举办了白宫慈善会议,会上成立了“非营利事业与政府”工作小组,并且把公益风投作为专题来讨论。目前已有少量研究试图弄清公益风投在美国和欧洲的年龄与规模。“公益风险投资伙伴”在2000年对42家美国公益风投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其中四分之三在1999年1月以后成立,只有四家基金在1998年以前就已经开展业务(VenturePhilanthropyPartners,2001)。同美国相比,许多欧洲同僚十分低调。一些机构虽然采用公益风投的方法,但并不以此自我标识,这使得计算欧洲公益风投的规模格外困难。EVPA在2006年的研究发现了36家活跃地从事公益风投活动的欧洲机构(Grenier,2006)。在2007年EVPA调查的34家欧洲公益风投基金中,94%的运作时间少于十年,68%少于五年(John,2007)。调查估计这34家基金代表了已知欧洲公益风投活动的主体。笔者根据已有数据对业内公认的公益风投基金进行逐个调查,并记录了从1993年到2008年欧洲公益风投基金及其投资项目的发展情况。截至2008年12月,欧洲至少有41家从事公益风投活动的机构,它们来自15个国家,而进入投资阶段的项目至少达到400个。其中英国最为活跃,占据了欧洲基金数量的41%。它也是50%投资的来源地和44%投资的目标地。笔者将欧洲公益风投活动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EVPA会员中最早开展公益风投的机构成立于1993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早期从事VP活动的慈善基金会后来建立了专门的公益风投部门或转型成为专业公益风投基金。这里把此类机构和新建立的专业基金一起放入统计。1993年成立的这家机构是名叫FondazionePaideia的意大利慈善基金会。它由都灵地区的几个家族合伙建立,其目的是改善对贫困儿童的社会和医疗服务。1996年法兰西基金会(FondationdeFrance)资助成立了德墨忒耳5基金会(DemeterFoundation)。这家基金会用公益风投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资助与人道主义问题有关的社会和文化项目。1997年以前,鲜有其他从事公益风投的机构,正式展开的投资项目也是零星发生。事实上,“VenturePhilanthropy”一词在欧美主要报刊杂志上首次出现是在1997年6。因此,1997年以前可以被看作是欧洲公益风投的“沉寂时期”。1997年有四家公益风投基金成立。之后每年成立一家,而在2002年有五家基金成立。这期间每年平均产生4.8个投资项目。英国政府率先于其他国家开始了对公益风投的实质性支持。2000年12月,英国千禧年委员会(MillenniumCommission)出资一亿英镑建立了英国第一个公益风投网络机构——UnLtd。2002年英国建立了第一支标准意义上的公益风投基金——Impetus,同年意大利也建立了第一支专业公益风投基金——FondazioneOltre。Impetus创始人史蒂芬·道森(StephenDawson)和FondazionePaideia的创始人卢西亚诺·巴尔博(LucianoBalbo)同时也是两国商业风险投资界的元老级人物。大部分基金在这一时期正忙于组织初创和投资准备工作。1997—2002年可以说是欧洲公益风投的“启动时期”。2003年出现了四家新基金和31个投资项目。2004年,EVPA的建立使欧洲原本单打独斗的公益风投活动凝聚起来。EVPA推动学术研究,建立知识体系,为公益风投机构提供信息、技术和资源支持,设立行业标准和行为守则,以及游说政策支持。这标志着欧洲公益风投的发展进入更加正规化的阶段。截止到2008年底,平均每年成立四家基金和51项新投资7。2003—2008年是明显的“增长时期”。三、evpa的缘起JPA欧洲有限公司2008年的研究报告(Pepin&Vuddamalay,2008)显示,美国和英国是公益风投基金的第一和第二产地。该项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调查了96家公益风投基金。其中21%由基金会或慈善机构建立,17%由PE机构建立,8%由公司建立,7%则由个体创业者建立,另有7%由富裕的家族建立。同美国相比,欧洲公益风投从一开始就更多受到PE机构的推动。在17%由PE机构建立的公益风投基金中,30%来自欧洲,只有8%来自美国。EVPA实际上成为联接欧洲商业投资部门和公益慈善部门的枢纽。它更是商业投资部门的知识和人力资源向公益风投领域转移的助推器。EVPA得到了欧洲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协会(EVCA)、3i基金、巴克莱私募股权基金(BarclaysPrivateEquity)、磐石基金(PantheonVentures)、诺廷斯私募股权基金(NatixisPrivateEquity)和KPMG的资助。EVPA同时也是欧洲基金会中心(EuropeanFoundationCentre)成员,和欧洲各国基金会联系密切。EVPA的八名现任董事会成员中包括四位欧洲PE行业的资深人士,三位基金会负责人和一位资深会计师。现任主席赛日·雷彻(SergeRaicher)有15年PE从业经验。他是磐石基金(PantheonVentures)合伙人,EVCA的前任秘书长,同时也是一家比利时慈善团体的成员。协会创始人和第一任主席道格·米勒在投资银行和PE界工作32年。卢西亚诺·巴尔博(LucianoBalbo)是意大利著名PE基金B&SPrivateEquity的创办人,有18年从业经验,也是意大利首家公益风投基金FondazioneOltre创始人。史蒂芬·道森(StephenDawson)在PE基金工作超过25年,是英国最早从事PE的人之一,也是英国首家公益风投基金ImpetusTrust创始人。卡罗·博诺米(CarloBonomi)是意大利公益风投基金“儿童投资基金会”(InvestforChildren)创始人兼主席。卢塔亚特·迪博姆斯(LucTayartdeBorms)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基金会领袖顾问团(GlobalFoundationLeadersAdvisoryGroup)成员,也是“欧洲创新式合作基金会网络”(NetworkofEuropeanFoundationsforInnovativeCooperation)主席。迪尔德丽·墨苔奥(DeirdreMortell)女士是爱尔兰知名的公益风投基金“壹基金”(TheOneFoundation)创始人。皮耶特·伍斯特兰德(PieterOostlander)曾任普华永道和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审计师,现在是荷兰公益风投基金“睦邻集团”(NoaberGroup)的执行总裁。以上事实说明欧洲公益风投的许多先行者也曾经是欧洲PE和VC的先行者。他/她们现在和基金会领袖们一起为公益风投开疆扩土。EVPA会员的职业结构说明PE和基金会是欧洲公益风投的两大职业来源。EVPA在2009年底拥有115名会员。其中24%是PE机构(和少量投资银行),11%是传统的资助型基金会,37%则是公益风投基金。在115名会员中,有69%的组织在决策圈8中包括来自PE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各种发展基金的资深(平均十年以上)金融从业人员,34%在决策圈中有来自基金会或慈善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公益风投基金中,有77%拥有来自PE机构的决策圈成员,其中20%的决策圈则全部由资深金融从业人员组成。40%的公益风投基金的决策圈中拥有来自基金会或慈善机构的从业人员。根据决策圈的职业构成可以大致将欧洲公益风投基金分为四类。第一类占到35%,笔者称之为“金融业人士决策型”,出资人和决策圈成员大都是PE基金或投资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第二类占到27%,是“慈善业人士决策型”,决策圈成员都不曾在金融界从业,而主要由基金会或慈善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第三类大约占到38%,是“混合决策型”,决策圈成员既包括金融从业者也包括慈善机构从业者。一些第三类机构的决策圈构成十分多样,还包括管理咨询公司高管、企业家、大学教授或政府公务人员。最后是“青年创业者决策型”,它们占极少数,由具有少量工作经验或刚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人建立。它们集中在东欧国家。需要说明的是,这四种类型不意味着管理模式和投资偏好上的显著区别。决策圈成员的职业构成会怎样影响公益风投基金的组织特征和投资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体来说,欧洲公益风投基金组织规模偏小,EVPA在2007年的调查显示(John,2007),50%的基金全职工作人员不超过5人。它们支出规模差异大,分别有18%的基金当年支出低于10万欧元或高于500万欧元。它们与欧洲的基金会和PE机构相比规模如何呢?根据欧洲基金会中心(EFC)统计(EFC研究报告,2005),截至2005年4月,欧盟最早的15个成员国在2000年的基金会数量为6.2万家。EFC对其中2.7万家(覆盖8个国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其资产总额在2005年达到1740亿欧元,平均每家基金会600万欧元。另外,对其中2.6万家(覆盖9个国家)的研究发现,2005年其支出总额达到510亿欧元,平均每家支出200万欧元。在PE方面,欧洲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协会(EVCA)在2005年调查发现,占到市场份额90%的欧洲PE和VC机构约有1600家(EVCA研究报告,2005)。截至2006年底,欧洲范围内的PE投资为750亿欧元,PE机构在欧洲融资总金额为1100亿欧元(EVCA研究报告,2009)。2009年用于杠杆收购的平均投资金额为1.15亿欧元(EVCA研究报告2009)。在公益风投方面,笔者根据可得数据分析发现,截至2009年EVPA的41家公益风投基金中的18家共融资不少于22亿欧元,平均每家融资超过1.2亿欧元。单笔公益投资金额从10万欧元到800万欧元不等,投资年限大多是3到8年。对以上数据的粗略分析显示,欧洲公益风投基金相对于基金会和PE机构来说总量不多,投融资规模不大。但是与传统基金会2005年平均资产600万欧元相比,欧洲公益风投基金在短短几年之内平均单家融资就已达到1.2亿欧元。可以说,仅就融资能力和对公益慈善领域的资金注入能力而言,欧洲公益风投已成为支持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如果我们进一步观察在欧洲对公益风投感兴趣或提供实际支持的组织数量的增长,就可以发现欧洲公益风投日益提高的影响力。EVPA年会的参加人数从2004年来自8个国家的65个人增长到2008年来自30多个国家的330人。五年之间EVPA已经吸引了来自超过20个国家的115个成员组织,地区也扩展到新加坡,并以每月2—3个新成员的速度增加。EVPA的会员遍及各个行业领域,除了公益风投基金,还包括基金会、项目运作型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PE机构、银行、管理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协会、慈善顾问机构、出版社、政府机构、欧洲主要商学院等。笔者分析了截至2008年的主要英文报纸和期刊杂志,发现对公益风投的报道数量从1997年的4篇增加到2008年的325篇。参与报道的平面媒体数量从1997年的3家增长到2007年的78家,包括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卫报、时代周刊、商业周刊、福布斯、财富杂志、慈善纪事杂志(ChronicleofPhilanthropy)、连线杂志(Wired)等主要媒体。JPA欧洲有限公司2008年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公益风投发展的几点趋势:(1)虽然存在金融危机,但还是有很多资本流入公益风投领域,从业人员的数量也将显著增加;(2)公益风投的运作方式将继续演化和改进;(3)出现新型的公益风投基金资本结构,例如设立针对具体被投资者的专属基金(CaptiveFund),以及更多样化的资金来源组合;(4)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