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仅供参考PAGE1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材分析本单元在认识时、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首先认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了解1分=60秒;其次是认识计量工具;再次,体验时间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并掌握一定的估计方法;最后,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和到达时刻或出发时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的长短进行度量;难点是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时间单位离学生生活经验越远,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越困难。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三种指针的联动性,准确读出时间,相对来说较困难。因此,教学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其数学能力的发展情况,运用实际模型,让学生能在操作中感受,并实现重难点的突破。在计算时间时,初次接触时刻和时段,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在表达上还有困难,在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2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秒的认识第二课时时间的简单计算练习课第一单元时、分、秒课题第一课时秒的认识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掌握,因此本节课需要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直观认识了生活中“秒”的存在,初步感受了“1秒”的长短,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达到了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等教学活动,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建立时间单位“秒”的概念。教学准备课件、实物钟表、学生准备带秒针的实物表。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课件依次呈现春节联欢晚会、马路上设有计时器的红绿灯、操场上1分钟跳绳及50米跑步测试的场景。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每个数之间经历多长时间?1秒。师:接着看其他几幅图,你又看到了什么?这些时间又有什么特点呢?观察与操作这一环节很重要,更能为学生积累对时、分、秒认识的经验。组织游戏时,既要保证有趣,又要注意让学生交流经验,以便学生能更准确地感受时间。学生描述生活情境并发现这些活动用的时间很短。2.揭示课题。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时间单位时和分,要计量更短的时间,就需要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秒”吧。[板书课题:秒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识(一)谈话了解学生对“秒”的认识。师: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生活经验说说对“秒”的认识。如果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钟面上秒针的位置、与分针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叙述。【设计意图】简单的一问,既可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又能初步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从而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以人为本。(二)认识秒针。1.认识秒针。师:谁来说说钟面上哪一根针是秒针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那根针就是秒针。2.观察钟面,认识秒针走向。师:秒针走1小格是1秒,那秒针走1大格是几秒呢?学生观察实物钟表,发现秒针行走特点。学生汇报: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大格是5秒。3.体验秒(1秒、10秒、30秒)。(1)师:我们知道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那1秒有多长呢?仔细感受(课件播放钟声),你听到了什么?学生感受秒钟声响之间的间隙长短。(2)师:想一想,1秒你可以做什么?请两名学生说一说,当场试验。师小结:1秒的时间很短,但是时间就是这样1秒1秒积累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跟着秒针的节奏点点头,轻轻地数一数1、2、3、4。(3)10秒小闹钟游戏。课件出示规则。请全体同学起立向后转,当你听见“开始”就在心里默数10秒,如果你认为10秒到了就转过身来看屏幕上的时间,瞧瞧你是不是合格的小闹钟。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然后组织游戏,集体感知10秒。组织学生试验。教师组织学生初步交流,谈谈体会。预设1:学生不懂游戏规则,或者转身时动静过大,影响教室秩序。预设2:转身后,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影响其他的学生感知时间。师:看来,玩这个游戏还有一点小技巧。希望大家在下一轮的游戏中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意转身要快,但是也要安静,既能表现自己的预测,也要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思考。二是转完身后要等待其他同学完成后,再来交流想法。下面,我们开始第二轮吧。你们转身后看到屏幕上的时间又会是几秒呢?教师组织第二轮游戏。学生完成后交流感知10秒的经验。学生会采用眨10下眼,踮10下脚,在心里默念嘀嗒10次,有节奏地数10个数等方法计时。进行第三轮游戏,未能准确估计的学生改进自己的方法。师小结:对1秒有了准确的估量,就能帮助我们准确地感知10秒了。(4)体验30秒。规则同上。组织学生开始第一轮游戏。完成后交流想法。师:你是怎么准确预估的?像感知10秒一样,不过现在应该是30个1秒。师:请刚才转早了的同学试着再体验一下,下面我们继续吧!再组织两轮游戏。(5)对比两次活动,谈谈感受。师:通过两次感知时间的游戏,你有什么体会?预设1:10秒好短,30秒好长啊!预设2:只要安排好了,30秒的时间能做很多事情。师:是的,只要我们合理安排时间,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但是如果不在意的话,时间的流逝也是悄无声息的。所以,合理安排时间是成长必备的技能。师:以前我们学习过“分”,感觉1分也很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秒”与“分”之间的关系吧!【设计意图】从估计10秒的游戏开始,让学生利用自己对1秒的初步感知进行估计,在验证中准确把握1秒的时长,调整自己估计1秒时长的方法。再借助感知10秒的经验,感知30秒,再次锻炼学生对1秒的认识。前后两个活动形成对比,在学生心里留下印象:本以为“秒”是很短的单位,但对比后发现,30秒感觉也很长。让学生明确,只要安排好,30秒也能完成很多事,合理安排时间很有必要。4.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课件演示秒针走1圈,分针同步转动。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师: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汇报。师: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1分=60秒。师: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1时=60分,1分=60秒。教师适当板书。【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钟面,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分和秒之间的关系,理解1分=60秒。5.体验1分钟。教科书P4上面“做一做”第2题。师:1分钟能做什么?请首先跟同桌分享自己的想法,然后我们一起计时试一试,看1分钟到底能做什么。(1)学生同桌交流,做准备工作。(2)计时体验,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准备记录结果。师:下面老师说开始时,大家就可以立刻开动了。记得记录结果,看看你1分钟到底能做多少事。课件显示1分钟计时。(3)交流体验:1分钟你做了什么。1分钟能做10道口算;1分钟能写20个字;能读一首学过的古诗……注意提醒学生对做的事情要量化,便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1分钟有多长。(三)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课件出示几种不同的秒表。师: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教师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师: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师: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的时间是以秒为单位?【设计意图】了解秒表、电子表以及计时方法,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数学学习的生活价值。(四)感受1秒的价值。1.比较1秒和1分,你有什么感受?1分做很多事,1秒比1分短,能做的事情很少。2.课件播放现代化社会中1秒的价值。如:1座发电站1秒约发电2700度,人造卫星1秒约飞行7900米,现代化车间1秒可生产成千上万个零件,计算机1秒可进行几亿次运算……师: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知道每分每秒都能创造很多价值。【设计意图】给足学生观察、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和1分的时间概念,同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品德教育。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识1.完成教科书P6“练习一”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师:说一说自己判断的依据。读古诗用时较短,根据平时读诗的经验可以得到读一遍这首诗用时少于1分钟。做一遍广播体操用时较长,结合生活经验知道,学校课间操时间是15分钟,所以做一遍广播体操时间多于1分钟。不明白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去试一试,加深印象。2.完成教科书P6“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根据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判断依据。3.实践活动。(1)完成教科书P4上面“做一做”第1题。15秒:深呼吸()次扔了()次纸飞机由1写到()师:在进行以上活动之前,我们首先来做好准备工作吧!请各个小组安排一个操作员,其他同学做记录。准备好纸和笔。师:下面我们按教室座位的分组,分别完成以上任务吧!请领到纸飞机任务的同学上台领取纸飞机。活动时,记得保持安静,这样才能保障活动的准确性。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吧!课件展示15秒倒计时工具,学生随着教师口令开始分组操作。小组展示交流,了解在15秒内完成这些活动的次数。(2)完成教科书P6“练习一”第3题。①猜一猜:两个活动各需要多长时间完成?②验一验:布置安排小组活动,两个活动分组同时进行。③各小组做好准备工作。④课件显示计时器,各组按照分配任务完成活动,并记录数据。⑤全班交流,获取符合实际的准确数据。【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为学生体会时间树立标准。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1.课件播放《长歌行》(青青园中葵),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板书设计秒的认识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1秒1大格→5秒1分=60秒记录工具:电子表、秒表、时钟1秒:眨1下眼、钟表嘀嗒一声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数学知识的认识都不是一次能完成的,它需要不同阶段的学习,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地进行重组和反思。多次观察钟面,发现秒针和分针运动的变化,不仅是体验1分钟的长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观察、分析、判断中得出1分=60秒,并在体验活动中感受到1分要比1秒长得多。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本节课的操作活动与观察较多,注意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做到有事可做,在活动中有所收获。第一单元时、分、秒课题第二课时时间的简单计算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本课要求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针对学生已经对时、分、秒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几秒,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牢牢记住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同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掌握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解答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难点求会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准备课件、实物钟表。教学媒体选择PPT、图片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和熊二相互争辩自己的用时比较少,它俩谁也不服谁。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判断它们俩究竟谁用时少,好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有效参与课堂学习。二、探究新知识(一)单位换算。1.探究时和分的换算。(1)师: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时少?为什么呢?预设1:熊大用时少,因为熊二用了120分钟这么多。预设2:熊二用时少,因为熊大用的时间是以小时作单位的呢!预设3:无法直接比较,单位不相同。预设4:用时一样长。可以换算成一样的单位再比较。师:为什么有的同学说用时一样长?2小时等于120分钟吗?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师:看来熊大和熊二花的时间是一样的。你明白了吗?和你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吧。(2)师:5时又等于多少分,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尝试完成,然后组内交流。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1时是60分,5时是5个60分,也就是300分。2.探究分和秒的换算。师:180秒又等于多少分,你是怎么想的?要看180里有几个60,就等于几分钟。用减法解决,180-60-60-60=0,所以180里有3个60,180秒=3分。3.练一练。60秒=()分3分=()秒1分40秒=()秒师: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相互交流。指名多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计算方法。4.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60,把时化成分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分与秒之间的进率是60,把分化成秒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把秒化成分时,有多少个60,就是几分。[板书课题:时间的简单计算]【设计意图】不断地追问,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地复述思维的过程,使学生思维过程具体化,形成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二)时间计算。1.课件出示教科书P5例2。2.阅读与理解。(1)师: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小明是个非常爱学习的孩子,每天早上他都准时到学校上课,从不迟到。你知道小明上学的哪些信息?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2)课件出示问题。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3.分析与解答。(1)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小组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2)全班交流,完善解答。学生汇报,课件出示。预设1:直接数一数,从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钟。预设2:从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预设3: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钟。……4.回顾与反思。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7:30过15分钟就是7:45,15分钟是对的。教师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补充完整,写上答语。5.对比分析,归纳方法。师: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问题,计算法更简洁一些。师: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可以依次呈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课件展示: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师:我们是怎么求经过时间的?预设1:看钟面,数格后计算。本题在学习了求经过时间的基础上有些变化。重在让学生理解并说明“晚点”在本题中意味着什么。预设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教师适当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唤醒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的生活经验,想出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方法的多样化到方法最优化,建立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三、巩固新知识1.完成教科书P5“做一做”。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的信息有哪些?哪些信息是多余信息?学生能够根据题目表达清楚需要哪些信息。表达的过程混乱或不完整时,可以让学生互相补充整理。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用开门时间减去现在的时间。组织学生交流算法。9时-8时40分,9时直接减8时40分不好减,可以把9时看成8时60分,这时就可以直接计算了。9时-8时40分=8时60分-8时40分=20分。师:计算经过时间时应该注意什么?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注意相同的单位才能相加减。当“分”不够减时,可以从“时”退,要注意等量关系,1时=60分。2.完成教科书P8“练习一”第9题。师:“晚点”是什么意思?要比9时15分还要晚。师:这题怎么解决?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结合例题说说计算过程。教师适当板书。【设计意图】通过习题梯度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单位换算和时间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简单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同时获得新发现: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终点时间。四、课堂总结师: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今天是怎样学习新知识的?板书设计时间的简单计算2时=120分想:1时=60分,2时是2个60分。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终点时间7时45分-7时15分=30分 9时15分+25分=9时40分9时-8时40分=8时60分-8时40分=20分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时间的简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而平时的计算一般是退一当十。本节课学生了解到相同的单位才能相加减,不够减的时候可以向高一级的单位去借。培养学生的数感,建立与数的计算之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去分析也很重要,求经过时间是用结束时间减开始时间,学生只有理解了才能灵活运用,所以课上多让学生说一说很有必要。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用估算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板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通过口算、笔算和估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二是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计算起了铺垫作用;三是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从而将估算当作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已有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基础,能明白其中的算理,并能合理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对于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时进位和退位等思想及技巧已经基本掌握。但少数学生在进位、退位中容易出错,需要加强辅导。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与能力。2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第二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二)第三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第四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练习课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第一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介于学生的实际年龄和认知规律,教学中引导学生先进行尝试,然后运用学具摆一摆,明确满10根小棒要捆成一捆,使学生理解算理,最后借助算理,组织学生探究竖式计算的书写过程。这样对学生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从直观到抽象,为后面数的计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发展数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口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准备课件、“练习二”第5题教具。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识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师:关于世博会,你都知道些什么?(要求学生提前收集关于上海世博会的信息)学生自由表达有关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相关知识,分享所得。资料补充: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本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课件出示教科书P9主题图。师:秋天到了,很多学校都有出行的活动。大家看,上海的一所学校的学生准备去参观世博会呢!2.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师:你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学生能够找到图中所显示班级数、每班的人数以及大巴的数量。预设2:学生理解出现偏差,会说这个学校一共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2个班。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继续追问“你确定吗?”。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提出问题,并要求口头列出算式。给各个年级或全体学生买票的问题。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问题,注意将两位数加法和减法问题分类板书。3.揭示课题。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是有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设计意图】介绍世博会的有关知识,拓宽学生眼界,引发学生兴趣。生生交流,让学生之间的氛围更加融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主题图,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再让学生根据信息去提问并及时列式,使学生感受到身边蕴含着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一)教学教科书P10例1(1)。1.选定问题,列出算式。(课件出示)师: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该怎么列式呢?学生口答算式:35+34。2.探究算法。师:35加34该怎么口算呢?先想一想,想好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预设1:先算35+30=65,再算65+4=69。预设2:将35分成30和5,先算30+34=64,再算64+5=69。预设3:把35分成30+5,34分成30+4,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预设4:学生没有思路,提出用竖式算是不是更好。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两位数加一位数是怎么口算的”“两位数加整十数是怎么口算的”。给学生提供思路进行口算。汇报交流时,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注意体现口算思路。师:你发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了吗?都是把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来进行口算。【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由地运用已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而且能培养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为学习口算进位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教科书P10例1(2)。1.选定问题,列出算式。(课件出示)师: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该怎么列式呢?学生口答算式:39+44。2.探究算法。师:39+44该怎么口算呢?先想一想,想好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预设1:先将39分成30+9,然后算30+44=74,最后算74+9=83。预设2:将39分成30+9,44分成40+4,先算30+40=70,4+9=13,最后算70+13=83。预设3:39接近40,从44借1个给39,就变成了口算40+43=83。师:这位同学还想到了“凑整十数”的方法,非常好!师:大家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呀!我们一起动脑筋,解决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你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口算方法了吗?汇报交流时,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注意体现口算思路。对比发现,优化方法。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比较算式35+34,39+44的异同。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发现。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同点:一个需要进位,一个不需要进位。师小结:注意在个位满十的时候一定要向十位进1。【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同的口算策略。在教学两位数加法时,因势利导,利用“凑整十数”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在口算中,根据口算题目中各个加数的特征合理地进行分解和组合才是最好的、最合理的口算策略。三、巩固练习,内化方法1.解决学生提出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结合教科书P9的主题图,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要求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汇报时要求学生说说口算方法。2.完成教科书P12“练习二”第2题。课件依次出示口算题,学生抢答,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口算思路。3.完成教科书P12“练习二”第4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理解题意,口算答题,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4.完成教科书P13“练习二”第5题。出示教科书P13“练习二”第5题的教具,让学生快速抢答,并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做加法部分)5.师生交流:说一说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你是怎样做到快速口算的。【设计意图】口算重在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其中的算理。本环节设置了多种练习方式,让学生能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并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优化的过程,会在实践中找到最好的解决方式。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组织学生进行本课小结,并对计算方法进行梳理。板书设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先算:35+30=65先算:30+30=60先算:39+40=79再算:65+4=69再算:5+4=9再算:79+4=83最后算:60+9=69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有以前20以内的口算与笔算两位数加法的基础,对于算理的理解相对比较容易。在算法的多样化上,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先总结归类出几种方法,然后让学生体会口算与笔算的不同,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口算。完成本堂课的教学后,开始选择三步计算和从个位算起的学生比较多,但在反复练习后,学生逐渐发现两步计算适应两种情况,相对来说更好。多数学生在完成练习时,会模仿教科书的思路图来答题,但是在填空时却不会填,不明白填空的目的所在。所以在口算思路表达上,要让学生习惯规范表达,思路清晰、连贯,表达不能混乱。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第二课时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学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增进对算理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快速的方法进行计算。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口算算理。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了解学情1.出示卡片,指名口算。55-3024-584-3019-473-4043-72.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3.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很顺利地解决了一些加法问题。这节课老师还有一些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帮忙!(课件出示教科书P11例2主题图)(1)你知道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根据提出的问题写出算式(不计算)。(3)学生汇报自己提出的用减法计算的问题。4.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课件呈现问题和算式。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算式里的每个数是什么含义?5.揭示课题。师:这些都是用减法计算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基本学情,设置口算算理相关内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计算过程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二、对比算式,优化算法1.自主计算。师:前面两道算式该怎么计算呢?自己尝试着算一算。2.集体展示。(1)探究65-54的计算方法。师:怎么计算的?谁来说一说?预设1:先算65-50=15,再算15-4=11。预设2:先算60-50=10,再算5-4=1,最后算10+1=11。预设3:先算5-4=1,再算60-50=10,最后算10+1=11。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会有以上几种算法。特别是第三种,学生已有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更容易选择从个位减起的做法。此时可直接记录学生的不同算法,在交流完后再进行对比,实现算法最优化,让每个学生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在展示过程中,适时板书,并引导学生说出方法二、三分三步计算比较麻烦,且计算过程有减又有加,容易出错。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探索。鼓励方法多样化,重在理解。最后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三种方法哪种最好教师可引导,学生言之有理即可。(2)探究65-48的计算方法。师:这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对比,有什么不同?学生有自主独立计算的经验,不难发现第二个算式需要借位。师:请用自己的方式口算出这一题。谁来说一说自己的做法?预设1:先算65-40=25,再算25-8=17。预设2:先算15-8=7,再算50-40=10,最后算7+10=17。预设3:把48估成50,65-50=15,15+2=17。在个位上写7,结果为27。如出现这种情况,可追问“15”是哪里来的,让学生发现十位上的错误,感受退位减口算的易错点。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有条理地板书,以便学生对比。3.对比分析,归纳算法。师:说一说两位数的口算减法与笔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师:比较65-54=11和65-48=17两个算式,它们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怎样算?计算中要注意什么?学生集体交流。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不退位减法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时不能直接减。4.提问并解答,巩固口算内容。师:根据主题图你还能提出问题并解答吗?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展示。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多名学生表达自己的算法,其他学生仔细倾听,并及时更正。5.归纳小结。师:大家通过解决票价的问题,学会了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这就是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P11,看一看,填一填,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同桌商讨。师引导学生小结: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既可以先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用结果加、减个位上的数,也可以用先估后算的方法进行口算。【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及百以内加、减法的笔算。本环节将两个问题同时呈现,让学生同时解决,对比找到合适的算法快速计算。让学生交流不同的口算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反思自己的算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提问的能力,又可及时巩固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三、多种形式练习,巩固口算算理1.完成教科书P11“做一做”。师:先想一想,再挑出其中的一题与同桌说一说。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口算成果。以口答为主,说清“先算……,再算……”或先估后算。2.完成教科书P13“练习二”第7题。(1)根据两幅情境图提出问题。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理解题意,将信息分类整理。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并列出算式?学生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口算出结果。预设1:围绕“两队相差多少分”提问题。预设2:如果提出求两队的得分和,教师要提醒这个问题没有实际意义。【设计意图】有些学生忽略问题的实际意义,只是为了提问而凑数,可能提出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在教学中随时注意这类问题,要让学生明白:问题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并不是为了解题而存在的。(2)解决减法计算的问题。课件出示P13“练习二”第7题中的3个对话框。师:你又知道了哪些信息呢?需要解答什么问题呢?学生读题后自主计算,集中回答。课件呈现答案。如果学生在解决“下半场2队得了分”这个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可适时地予以指导,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信息:2队一共得了多少分;2队上半场得了多少分。3.完成教科书P13“练习二”第8题。(1)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口算出结果。(2)呈现问题,全班交流解答过程。4.完成教科书P13“练习二”第6题。学生以接力的形式进行比赛。注意表达清楚口算的过程。【设计意图】把“练习二”的第6~8题重新排列,可以看出重整后的题目由难到易,关注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产生越学越轻松的体验。把握口算重心的同时,兼顾了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学生喜闻乐见。四、课堂小结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表达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设计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65-54=1165-54=11先算:60-50=10先算:5-4=1再算:5-4=1再算:60-50=10最后算:10+1=11最后算:10+1=11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65-48=1765-48=17先算:15-8=7先算:65-50=15再算:50-40=10再算:15+2=17最后算:7+10=17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紧密相连,不论是学习的探究过程,还是口算的算法引导,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走到前面,而教师紧随其后,及时指明方向。除了总结算法、优化算法外,一切让学生自悟(利用了正迁移)。教授退位减法时,先让学生呈现错误(利用了负迁移),然后再因势利导,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让学生体会优化算法,同时也不忘对加法的巩固,使学生不会形成思维定式,不会学什么就只会用什么。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第三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本节课复习口算、口答、拆数的方法,为新课做好铺垫。使学生循序渐进,探索口算方法,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从而正确笔算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索与发现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等活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能正确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理解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体会运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教学难点知识迁移转化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列竖式计算。39+4581-192.阅读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14例3。师:请认真观察,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根据信息提出“求和”或“求差”的问题。[板书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设计意图】介绍海宝的有关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再通过提问环节,让学生对本节课需要探索的内容感兴趣,有主动学习、探究的欲望。二、讨论交流,理解多种算法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师:大家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以小组为单位,从中选择一个问题。先想一想如何回答,再动手解决。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全班汇报。学生有选择口算解决问题的,有选择笔算解决问题的。2.以例题为本,交流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算理算法。师:哪一组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能向大家说一说你们的解答过程吗?预设1:口算。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38+55=93,380+550就一定等于930呢?学生说明算理。如不能清楚表达,教师因势利导:因为38加55等于93,所以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就是930。即把几百几十数看作以十为单位的两位数,这样就可以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进行计算。预设2:用笔算的方法。教师注意让学生回顾笔算的计算法则,并迁移到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笔算方法。师: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因为十位上的数相加是13,也就是13个十,要向百位进一,所以百位上不只是3加5,还要加进上来的1。让多名学生表达自己的算理,小结笔算加法的计算步骤: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3.以例题为本,交流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算理算法。师:哪一组向大家说一说第二个问题的解答过程?学生仍可能用口算或笔算。口算方法:因为55-38=17,所以550-380=170。注意多问为什么,让学生的思维具有连贯性而不是跳跃性。笔算方法:列竖式计算。根据学生汇报适时板书对应内容。让多名学生表达自己的算理,并提问:为什么百位上是4-3?小结笔算减法的计算步骤: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十位不够,百位退1。【设计意图】学生已有前面两节课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本节口算并不难。但要想用转化计数单位来说清算理,却又不是很容易。笔算亦不难,但要想有意识地迁移算法,又有些难。此时结合竖式来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算理,引导学生结合竖式进行过程说明,有助于学生迁移知识。4.小结方法。师:观察口算和笔算,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优点和不足?预设1:口算比较方便,不需要列竖式,节省时间。预设2:在遇到简单的计算时用口算比较好,遇到复杂的计算时列竖式计算不容易出错。师:请大家回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情形,想想看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异同呢?相同点:都可以用口算或笔算。不同点:对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可以直接用口算或笔算;而对于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只要把它们看作是多少个十,即以十为单位进行口算,就可以转化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汇报时,教师可适时地进行提醒与点拨。师:比较两个算式的计算,你有什么收获?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注意进位、退位的情况。【设计意图】只要学生明白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与算法,就能利用旧知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来提高计算速度。点明其中的方法非常有必要。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1.完成教科书P14“做一做”。(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将结果直接填在教科书上。(2)集体汇报,汇报时说出自己选择的计算方法。(3)请全做对的学生举手,评出最佳小组。2.完成教科书P16“练习三”第1题。(1)让学生独立完成,直接在教科书上计算。(2)完成后,选择一个学生的答题结果用展台展示。(3)涉及进位加或退位减时,教师适当强调。(4)同桌互相核对结果。3.完成教科书P16“练习三”第2题。(1)学生在教科书上独立完成。提醒学生注意解题的格式。先列算式,再用竖式笔算,不要忘记单位与答语。(2)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核对,看看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结果是否正确。4.完成教科书P16“练习三”第3题。分步出题,可以适当增加题目,延长“火车”的长度。指名学生直接报出答案,其他同学笔算验证。5.完成教科书P16“练习三”第4题。(1)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发现:明明写字的姿势不对,现在眼睛近视300度了。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如何保护视力。(2)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时,提出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解答,而后集体订正。(3)让学生再联系图说一说自己的感想,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眼睛、保护视力的健康教育。【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把握好课堂的节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对所学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的健康教育。四、小结,比较概括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自主发言)师: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和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方法有什么异同?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相同点是: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同点是: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笔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上退1,本位上加十再减。【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梳理本课所学知识,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利用比较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的异同,引导学生通过反思与小结巩固本课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板书设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想):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口算(想):因为55-38=17,所以550-380=170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本节课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又是对后续知识的铺垫。无论巩固也好,铺垫也好,算法的灵活运用是本节课练习的重心。本节课的内容不难,但在口算时,以“十”为单位的算理,学生不易记起,笔算中的计算法则也不是那么深刻,这些都需要教师结合竖式,适时地进行引导与点拨,从而实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向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自然迁移。学习过程中注意对比,注意知识迁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去巩固算法。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题第四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遵循了知识的迁移效力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新知。切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中关于估算的例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过程与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复习近似数课件出示。找出与下面各数相邻的整十数:182346602871找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十数:327213482194找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百数:203194517999学生根据课件抢答并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师: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里,有哪些是可以用估算解决的问题呢?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解决的。鼓励学生举例子说一说,有条理地表达。师: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这类问题,一起来看看今天所学知识和之前有什么不同吧![板书课题:用估算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近似数的内容,为估算教学做准备。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了解学生已有学情,为后面课程的进行做铺垫。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课件出示教科书P15例4。(一)阅读与理解。1.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会说: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时,教师及时地给予引导与肯定,最后引出本课的问题: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2.讨论解题思路。师:要想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能不能同时坐得下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其实就是比较六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与座位数的大小,所以要先求出六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然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3+234=_____。3.适时引导,引入估算。师:我们还没有学习过三位数加三位数,怎么办?预设1:可能有学生说:我会算。教师要加以表扬。预设2:用估算解决。此时,师继续追问,为什么这时候可以用估算解决?同时引导:因为这个问题是问能不能坐得下,并没有让我们去求两者之间具体的差。也就是说,不必准确算出六个年级学生的人数,我们可以通过估算算出六个年级学生的大概数,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上面这个问题类似的情况,其实精确的计算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用估算同样也能解决上面的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利用估算同样可以直接来解决问题,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学生采用先算后估的方法。(二)分析与解答。师:我们要先算出六个年级学生人数大概是多少。那这道题我们应该怎么估算呢?你们想自己试试吗?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估算方法。教师巡视,及时到各小组中听听学生们的想法。学生汇报估算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巡视中了解的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汇报,教师适当地进行引导。预设1:把223看成200,234看成200。200+200=400(人)400<441,坐得下。预设2:把223看成220,234看成230。223>220,234>230,220+230=450(人)450>441,坐不下。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估算坐得下?有的同学估算坐不下?怎样估算合理?你有什么收获?预设1:将223看成200,234看成200,这样算出200+200=400,虽然我们知道223+234>400,但无法确定是否大于441。预设2:将223看成220,234看成230,这样算出220+230=450,因为450>441,所以坐不下。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出已经整理好的两种估算方法,帮助学生厘清思路。(三)回顾反思。1.对比分析。师:小组讨论以上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1)相同点:都是将两个数往小估,估成一个整百数或者是与之接近的几百几十数,然后相加得到一个新的中间数。(2)不同点:第一种估算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这种方法不合理;第二种方法能顺利地解决问题。2.反思辨析。师:小组讨论为什么第一种估算方法不合理。引导学生发现:那是因为第一种估算方法将两个数都估成整百数,与这两个数本身的误差比较大。而第二种方法是将这两个数估成与它们接近的几百几十数,误差小。教师强调:我们在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时,并不是随意地往大估或往小估,也不能随意地估成整百数或整十数,要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单位,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3.小结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取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数要视情况而定。【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汇报交流、比较反思,体现估算方法多样化并渗透估算策略。使学生明确,估算时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问题的情境灵活选择估算方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切忌生搬硬套。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识1.课件出示教科书P15例4第二问。(1)学生独立思考,自己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2)指名汇报估算方法。(3)学生汇报完毕,教师重点讲解下面的方法:将196看成200,将226看成230,这样算出200+230=430,因为430<441,所以坐得下。(4)比较分析:本题的估算策略与上题都是将两个数往大估,一个估成整百数,一个估成几百几十数。【设计意图】通过反馈练习,让学生独立尝试选择估算策略,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丰富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2.完成教科书P17“练习三”第5题。(1)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2)交流汇报,学生直接说结果。让学生在回答完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完成教科书P17“练习三”第8题。(1)学生独立思考后和同桌交流方法。(2)全班交流,整理方法。师:这道题怎么解答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师:有不同的方法吗?(3)拓展提升。师:带500元,买这两样商品够吗?【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估算策略与方法,最后师生共同整理方法。通过进一步追问“500元够吗?”拓展教学资源,体会不同的估算策略与方法。4.完成教科书P17“练习三”第7题。(1)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已知飞机票是700元,动车票是218元;所求问题是坐动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因为是求“大约”便宜多少钱,所以本题只需要用估算来解决就行了。(2)学生独立尝试,估算解决。重点关注学生获得了什么,不仅仅在解题上,而且在思维上。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学会分享。(3)汇报方法。预设1:因为700本身就是一个整百数,只要将218看成200,700-200=500,所以大约便宜500元。预设2:将218看成220,700-220=480,所以大约便宜480元。教师对于这样的方法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充分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运用所学估算策略与方法来解决问题,进一步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体会估算的策略与方法是由问题的具体情境来决定的,感受灵活运用估算策略与方法的重要性。四、全课小结,质疑延伸(一)师生共同小结。1.学生相互交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师: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师:你们对估算还有什么问题吗?(三)教师延伸。今天我们初步学习利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解了一些最基本的估算策略与方法,今后还有更多的估算策略与方法,如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等,等待着我们去学习、去探索!【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整理小结,再一次自主梳理本课所学知识;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教师对学生将来的估算学习进行简单的延伸。板书设计用估算解决问题223+234≈450223看成220,234看成230,220+230=450>441答: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不下。要注意对估算方法进行调整。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重视估算,培养估算能力”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学生在二年级已有把数估成整百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但在大多数学生的眼中,怎样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一直是难点。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再次明确估算的优势,对估算方法进行突破,最后再进行方法上的提升与归纳,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数感,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在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路时,出现了表达混乱的情况,如果在展示过程中,先出示学生的作品,然后让学生根据作品再说一说自己的思路,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了。第三单元测量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和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本单元共有9个例题,分别呈现了不同的内容,承载着不同的目标。在编排上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操作和体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感受,感悟新知识。注重培养学生估测的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合理的估测。还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列表法。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列表一一列举的策略可以解决问题,掌握运用列表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学会数学思考。学情分析在二年级,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是了解测量的第一阶段。学生已有这样的基础认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回顾旧知识,让学生建立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在对新知识的实际感知中,体会单位之间的进率,理解测量的意义。学生在学习之前有能力按要求完成教师布置的寻找一定长度或质量的生活实例的任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在增强。本单元的内容能充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在操作中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增强实践能力。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1)第四课时千米的认识(2)第五课时吨的认识第六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第三单元测量课题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学生以前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掌握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在操作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通过用刻度尺测量,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就要寻找新的途径,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引导让学生经历观察、比画、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和换算关系。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1分硬币、电话卡、公交卡、医保卡等。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1.谈话导入。师: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长度单位?要精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指名学生回答,并比画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师:请说一说你们是如何测量物体长度的。回顾测量的方法,重点强调从0刻度开始测量。2.课件出示习题。填上合适的数字。1米=()厘米100厘米=()米9米=()厘米400厘米=()米5米=()厘米指名学生回答。3.课件出示教科书P21例1。师: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学生发言,并说一说自己判断的依据。学生会用一定的标准去估计,例如1拃、铅笔的长度或者目测。师:估得准吗?下面请大家动手用尺子测量,验证自己估的结果。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4.师: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表示呢?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精确地表示书本的厚度?用厘米和米作单位太大了,应该用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师:这时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师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教师适当板书)【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分层次地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测量需求出发,导入新的长度单位——毫米。二、自主探究,认识毫米1.初步认识1毫米。师:关于毫米,你们知道哪些知识?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对于回答正确的予以肯定,不对的观点要及时评价,有价值的观点可留板书,新课授完后进行分析。师: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能发现什么呢?(同桌交流)除了以前所学的厘米外,每两个数字之间还有小格子。师:每个小格子的长度就是1毫米。课件演示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每一份也就是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mm表示。师:请同学用手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学生自行在刻度尺上找出1毫米的长度。师:谁来说一说你对1毫米的感受?1毫米很短,比以前所学的最小的1厘米还要短得多。师:你们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发言,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小组合作,数一数尺子上的刻度几到刻度几是10毫米。师:用手指点数,好操作吗?为什么手指点数会很困难?有没有更合适的方法帮助我们数一数?学生通过数10毫米,会发现手指太粗,不好点数。从而想到要用细一点的物体帮助点数。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如用铅笔尖点数。师:除了刚才大家所数的1厘米之间有10毫米,其他的1厘米里是不是也有10个1毫米呢?请大家在刻度尺上找出另外一个1厘米数一数。组织学生多次验证,可以个人数或集体数,最后得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1厘米=10毫米1cm=10mm【设计意图】通过利用刻度尺,让学生直观感受1毫米很短,同时通过数格子感受毫米与厘米的联系,补充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加入新的长度单位——毫米。2.进一步认识1毫米。(1)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学生会选择较薄的物体。教师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公交卡、医保卡等,展示这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师:对于毫米你有什么新的体会?一些物体的厚度,也可以用毫米作单位。(2)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有多长,并说说感受。(3)画一画。学生在纸上不用尺子画出1毫米,再与尺子上的1毫米对比,然后用手势表示1毫米,用尺子画出3毫米、5毫米、10毫米等。(4)估一估数学书大约几页1毫米,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米粒的长度等。【设计意图】本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观念。三个探究知识点的设立着眼于这一重点,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借助生活实物帮助学生亲身感受,进而抽象出1毫米的长度观念。三、知识应用,深化理解1.完成教科书P22“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回顾读取物体长度与测量物体长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2.完成教科书P24“练习五”第1题。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引导学生先多角度去观察,再去测量。【设计意图】本环节呈现学生所熟悉的各种图形,让学生进行判断、估测和实际测量,旨在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长度观念以及用厘米和毫米作单位测量的能力。四、课题小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保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1厘米=10毫米1cm=10mm作业设计完成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学生有学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经验,本节课新知识的教学完成相对顺利。学生能够体会毫米的用途,建立与实物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心里建模。本节课出现的比较好的现象是学生会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并在自己心里建立标杆,会做到心里有数。在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会去表达为什么选择该单位。让学生去深入体会是本节课反复强调的点。后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多去找一找相关联的事物,使之对毫米有更深的认识。文档仅供参考PAGE42第三单元测量课题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整节课以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方式完成。教学分层次展开,教学分米的认识通过量一量、数一数、说一说等步骤,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用眼观察、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考,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经历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体会到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过程与方法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感受并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米尺、1分米长的纸条。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1.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师:那么请大家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吧。2.课件出示习题。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一只蚂蚁长约5()一只长颈鹿高约6()一只小花猫高约40()一只狗身长约8()学生能比较容易填出前3个空,但第4空学生会有疑问,他们发现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和8毫米又太短。师: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时,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分层次地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冲突产生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认识新的计量长度的单位的必要性。二、自学新知识,合作探究1.认识1分米。(1)自主学习。课件出示教科书P23例2。师:同学们,请根据我们上一节课学习毫米的经验,自学例2,把你们学到的新知识圈一圈,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先作记号。学生自学。(2)汇报交流。师: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预设1:学生会把教科书重要的点读出来,却不是很理解。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实际操作。多问“是这样吗”“你看到了吗”“还有谁能找到1分米有多长”这类问题。预设2:学生在理解1分米有多长的基础上会通过估量身边常见的物体,体会1分米的大小。例如:一拃。预设3:学生没有米尺,只能根据教科书说1米等于10分米。教师可提供米尺,让学生找一找1米里有多少个10厘米,从而让学生深入体会1米等于10分米。预设4:学生会出现无法理解的问题,例如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可让学生提出问题,再在后面进行操作探究。如有学生能合理表达,后面的探究则为巩固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知识梳理,并板书。师小结: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用字母dm表示。10分米就是1米。(3)操作感知。让学生拿出刻度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的长度就是1分米。再找3~5个学生在米尺上寻找1分米。学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有多长。(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师: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再次回顾自学知识,知道1分米=10厘米。师:先闭眼想象1分米的长度,再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最后用尺子量一量,看画得准不准确,可以多次调整。【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学情,给学生创造适当的环境,发挥其自主能力,在逐步完善中学习新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通过再运用,让学生掌握新知识,并与之前的知识建立联系,形成知识体系。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粉笔盒的高度。3.认识几分米。师:在米尺上指一指2分米、5分米、7分米的长度,并用手势比一比。4.再次理解米和分米的进率。师:以分米为单位测量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猜想过后,师提问: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预设1:在米尺上数一数,发现1米=10分米。预设2:用木条测量结果,发现1米=10分米。预设3:从已有知识出发,100厘米等于1米。100厘米里有10个10厘米,也就是10个1分米,所以1米等于10分米。【设计意图】从多个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猜想,验证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补充并巩固自身的知识。5.自主学习例3。课件出示教科书P23例3。学生自学例3,独立完成,交流思维过程,集体订正。(1)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师:从课件的左图中我们知道一个5角硬币的宽是多少,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又是多少呢?1厘米是10毫米,2厘米是2个10毫米,也就是20毫米。师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可以根据1厘米等于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10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2)厘米与分米之间的换算。师:从课件的右图中我们知道了课桌的高度是80厘米,它以厘米为单位,这样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是多少分米?你们能按照刚才换算厘米和毫米的步骤来说一说“8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吗?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有8个10厘米,8个10厘米就是8分米,所以80厘米等于8分米。师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可以根据10厘米等于1分米,想几十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设计意图】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完成教科书P23“做一做”。全班交流时要求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在学生不能完整表达时,可以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整表达。例如:1分米是()厘米,7分米是()个1分米,也就是()个()厘米,所以7分米等于()厘米。2.完成教科书P24“练习五”第3~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第4题要求学生说出解答过程。3.趣味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师:他这样写可以吗?说说你的看法,怎样改合适?学生会发现小马虎的日记中用到的长度单位都与现实生活不符。【设计意图】通过针对性地练习,因材施教,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过的长度单位混合在一起,让学生自主判断和改正,不仅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建立长度观念,还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合理建构,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四、课堂总结,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EVA垫片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定焦镜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LCD液晶显示器支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正庚烷和正辛烷课程设计
- 数字电视原理课程设计
- 2024-2030年掩蔽脱臭器公司技术改造及扩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植物场景插画课程设计
- 2024-2030年中国铁路运输设备制造境外融资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血型试剂行业前景展望及未来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耳机线产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培训
- 三切口食管癌手术步骤
- 食品安全与卫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高三一模作文“文学不是我生命中的唯一”导写
- (2024年)功能医学与健康管理
- 2023年度省综合专家库评标专家继续教育培训考试试题(三套)
-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英语3月月考试卷
- 试验检测单位安全培训课件
-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案
- 二年级下册加减混合竖式练习360题附答案
-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标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