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美与美育_第1页
1 第一章 美与美育_第2页
1 第一章 美与美育_第3页
1 第一章 美与美育_第4页
1 第一章 美与美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四五”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程系列教材美育:素养与鉴赏能力前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被置于与德育、智育等同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方向路径、目标任务,也对新时代美育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前言美育是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通过教育提升人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着力点,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使美育工作有据可循、有规可依,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保障。前言本书从“美育”课程教学出发,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做了全新的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概念清晰,内容全面。本书首先对美的观念作了阐释,准确揭示了美的本质内涵,明确了美的外延,从而清晰地描述了美的内容,使读者对美的各种表现形式了然于心。这样,不仅利于读者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能使读者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二是人文内涵丰富。从本质上讲,美育是综合性的人文教育。本书引入了大量与审美认识有关的思想文化知识,借鉴很多艺术史料,还融入了古典诗文等,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前言三是力求贴近学生实际。本书在内容上力求贴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生活实际,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审美教育与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后活动、校园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四是图文并茂,浅显易懂。作为美育教材,本书力求给读者以充分的审美感受。语言质朴,浅显易懂,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选配多幅精美图片,让读者获得充分的审美感受和人文知识。第一章美与美育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美、美育的含义、特征等基础知识。能力目标能积极参加审美活动,在活动中正确认识美、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素质目标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经典导读】孔子的美育思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杰出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第一节美是什么美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美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领域最困难、最深奥的问题之一。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诗人、艺术家尝试从不同高度和视角进行探索和剖析,但答案依然千差万别。第一节美是什么一、美的含义美,通常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的事物属性。美本身是一种主观感受,能够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继而促使人的精神发生积极变化。人类关于美的本质、定义、感觉、形态及审美等问题的认识、判断、应用的过程就是美学。作为“美学的最基本范畴之一”,“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美,指一种与崇高并列的美学范畴,又称优美。广义的美指一切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或一切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所共有的本质,也即美的本质、审美价值和审美对象。”(《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2021)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感觉,因此,美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第一节美是什么(一)词源学的解释“美”首先可以从词(字)源学进行探究。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宗旨就是“说其文,解其字也”,研究汉字的结构,追溯汉字根源及其本义。不同字体的“美”字如图所示。图1-2不同字体的“美”字第一节美是什么从词源学看,一种看法是“羊大为美”。《说文解字》解释为:美,甘也,从大从羊。羊长得很肥大就“美”,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有直接关系。另一种看法是“羊人为美”。古文字学家康殷指出,“美”的本义是指头上戴着羊冠或羊形装饰翩翩起舞,祈祷狩猎的成功。这说明美与原始的礼仪活动有关,具有某种社会含义。如果把“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这两个解释统一起来,就可以得出:一方面,“美”与人的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与社会活动,即与人的群体活动相连,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这两种对“美”字的解释,都说明美的存在离不开人和现实事物。第一节美是什么(二)各美学流派对“美”的解释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谈论了美的本质,他认为,历史上的各种流派都对美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流派甚多,大致可以归为五类:一是古典主义,认为美在物体形式;二是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认为美在完善;三是英国经验主义,认为美即愉悦;四是德国古典美学,认为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五是俄国现实主义,认为美是生活。第一节美是什么(三)生活中对“美”的理解第一种是表示感官愉快。如人在渴的时候喝水,在累的时候坐下来,这些都可以使人体会到感官的愉快。第二种是进行伦理判断。如日常生活中赞赏某个人、某件事、某种行为时,也常用“美”这个字,如“最美教师”“最美家庭”等。第一节美是什么第三种是专指审美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美”多用来指令人产生审美愉悦的对象。如人们赏花、望月、听音乐,也常常使用“美”这个词。图1-3梅花第一节美是什么二、美的历程人类的审美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一样,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时而明快鲜活,时而昂扬奋进,客观上为揭示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鲜活的史料和全新的途径。第一节美是什么(一)古代的审美意识3万年至7万年前的原始洞穴壁画,只关注那些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大型食草哺乳类动物,而那些更能给人以美感的羽毛、花草等对象却不在其列。这说明原始洞穴壁画不是为审美而作,而是为确保狩猎成功,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作。

图1-4原始洞穴壁画第一节美是什么在中国的夏商时期,青铜器制作技术精湛、造型雄浑、器制繁多。如当时青铜器的代表作是商后母戊方鼎,高133cm,口长110cm,口宽79cm,重875kg;鼎身四周铸有怪盘龙纹和饕餮纹;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图1-5商后母戊方鼎第一节美是什么东汉画像砖开始出现线描造型,为后代水墨线描的艺术发展做了准备。各种轻灵的线条营造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形象。图1-6东汉画像砖拓片《贵妇出游》第一节美是什么东晋的顾恺之运用水墨线描的方式,刻画人物的神采飘逸,塑造出高洁洒脱的人物形象。图1-7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局部)第一节美是什么唐代,画中鲜艳的色彩令人目不暇接,如《簪花仕女图》。第一节美是什么五代以后,绘画艺术开始回归水墨线描,其中以“不失丹青而光彩动人”的白描著称的宋代李公麟开创了宋代“扫支粉黛、淡毫清墨”的艺术风格。其代表作《西园雅集图》画面清晰淡雅,人物神情轻松,举止文雅。图1-9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第一节美是什么明代,无论是文学结构和文学语言样式,还是内容和人物性格,以及表达主题,都表现出强烈的人文精神。这时的文学对曲艺文化进行消化吸收,语言和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亲切。如明代兴起的拟话本,顾名思义就是模仿说唱的。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明清时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语言通俗易懂,从而形成了文学创作通俗化的特点,使之更便于阅读。如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图1-10《三国演义·北海救孔融》(片段)第一节美是什么(二)社会主义审美观社会主义的审美审的是什么?审的就是人类一切积极向上的旺盛的生命力!审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审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开创人类又一历史新纪元的伟大征程中,焕发出的朝气蓬勃,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的旺盛生命力!第一节美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至此,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献身精神和建设祖国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事业中。在这一大方针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迅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纷纷深入工厂、农村和部队,通过对部队生活、农村生产、工厂劳动的体验,创造出大批弘扬主旋律、昂扬奋进、朝气蓬勃的文艺作品,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第一节美是什么例如,赵志田创作的《石油工人无冬天》,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王进喜,带领大庆1205钻井队的工人同志们在严冬和暴风雪中忘我劳动的情景,表现的是中国工人阶级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正是大庆精神的集中体现。第一节美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无愧于伟大历史、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这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支撑。第一节美是什么如鲁迅美术学院主创的《复兴之路》浮雕壁画(见左图)及主题雕塑,以弘扬伟大民族复兴为主题,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和自强不息的奋斗与探索精神。五星红旗簇拥中的主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蕴含了中华民族无限的包容性和母亲般的情感,浮雕《古代文明》(见右图)、《今日辉煌》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奋斗史浓缩到了特定环境中。第一节美是什么三、美的特征美不仅易于为人们所感知和理解,能够直接唤起人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引导人的感情倾向,使人对于美的事物产生喜爱之情。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具有高度的趋同性,这为生活美、艺术美和技术美等美的创造确立了约定俗成的标准。概括而言,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从属性、直觉性、认同性、积极性和时空性。其中积极性和认同性是根本,没有或者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都算不上美。第一节美是什么(1)从属性。美是事物的属性,依赖于事物的存在而存在,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美只有从属性,没有主体性。当美所依附的事物消失,美也随之消失。例如,花园里一朵花开得很鲜艳,长在那里是一种风景,看到的人都觉得很美。如果有一个爱得“情不自禁”者将其摘下,花园中的那一份美就不复存在了。摘取者将其带回去插在那里,花逐渐枯萎,美也逐渐减退。从欣赏的角度看,美的从属性实际上既是一种限定性,也是一种约束性。一方面,要欣赏美,必须靠近它所依附的事物;另一方面,要想使那份美留存得长久一些,必须懂得呵护。第一节美是什么(2)直觉性。美无论依附于何种事物,不论是以何种形态表现出来,都易于为人们所认识和感受,并且能够直接唤起人的美感体验,因此,美具有直觉性的特点。例如,一处自然风景,人们一眼看过去就能感受到它的美,继而会产生眼目舒适、心里轻松等情感反应。图1-14黄果树瀑布第一节美是什么美的直觉性不仅使人们对美的欣赏与体验显得极为平常,而且使美对人的积极影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正是因为美具有直觉性的特点,美的事物又无处不在,一个人只要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就能随时随地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情时刻被唤起,精神常常被激励,理想和信念不断被激活。这样,人就会感到生活的美好,就会生活得更好。第一节美是什么(3)认同性。世间事物都有美丑和优劣之分。作为一种事物的属性,美也有其判断和评价标准。与事物的优劣评价标准不同的是,美的评价标准只有文化的认同性。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决定了其对美丑的判定与评价标准。例如,在崇尚自然这一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向来以自然、本真和朴素为美。第一节美是什么(4)积极性。美是指事物良善的一面,以对人产生积极的情感影响、改善人的精神状态为突出特点,积极性既是其核心与基础,也是区分美与丑的首要标准。一件事物、一种行为或者一类现象美不美,关键在于其对人产生的情感影响是不是积极的,以及能不能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如果能,它就是美的;不能,它就不是美的。例如,在学校的图书馆,明媚的阳光从玻璃窗透射进来,地面干干净净,书桌一尘不染,每一个角落都十分整洁;房间里除了同学们翻书学习的声音清晰可闻外,再无一点声响。这时候,突然有人的手机响了起来,开始煲起了“电话粥”。于是,阅读者的心情一下子糟了起来……在这样一个事件中,打电话的同学对其他阅读者造成了消极的情感影响,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特定的感受者来讲,其行为就是不美的。第一节美是什么(5)时空性。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作为事物属性的美具有时空性的特点。例如,百花争艳的春天景象只有在春季才能真实地看到,硕果累累的金秋实景只能在秋天里观赏,这是美的时间性;金色的胡杨美景只有到北方去看,美丽的西湖风景只有到江南去找,这是美的空间性。换一个角度看,很多美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存在的,当时空发生变化,美也会随之消失或者变化。例如,冬天里,舍友躺在床上看书睡着了,你给他盖上棉被就是关爱;夏日里,舍友躺在床上看书睡着了,你给他盖上棉被可能就是一种伤害。第一节美是什么四、美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感受美的存在,其途径和方式会有所不同——看到的、听到的、品尝到的、触摸到的,还有的是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到的。美的表现形式不同,人们欣赏美的方式和方法不同,获得的审美体验也各不相同。美是事物的属性,因此美的表现形式一般与它所依附的事物相一致。概括来讲,美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节美是什么(一)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也是美的主要表现形式。不论是自然美、生活美,还是艺术美、技术美,大多表现为视觉形象。例如,艺术美中的绘画美、雕塑美和舞蹈美都是以视觉形象表现出来的。图1-15是元末明初的《骑吼观音》铜像,这件作品的造型美和工艺美是通过视觉形象表现出来的,也是在视觉形象的触发下通过人们的想象和联想感悟出来的。图1-15元末明初《骑吼观音》铜像第一节美是什么(二)真实情境真实情境是自然美和生活美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自然美的真实情境常常表现为迷人的景色(见左图-月牙泉)、清新的境界、高远的空间等,一般能使人的心境豁然、身心轻松;生活美的真实情境很多表现为欢乐的场面、热烈的气氛(见右图-安塞腰鼓)等,能够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激励和鼓舞人的精神。第一节美是什么(三)文化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关于“明月”的诗,有的读来令人顿生思念之情,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有的读来使人有悲伤之感,如“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为什么在诗文中读到“明月”二字,人们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呢?因为诗文中的“明月”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自然事物,而是一种具有思想美的文化意象——“明月”是相思的象征。第一节美是什么文化意象是人类思想美和精神美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以各种自然事物为基础,通过赋予一定的思想和精神内涵而使其成为一个个文化意象,借以表现思想美和精神美。例如,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有一首插曲《红豆曲》,其中唱到“抛红豆”,抛的是相思,是愁绪。“红豆”在这里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事物,而是一种具有思想美和情感美的文化意象。第一节美是什么(四)感官知觉美味佳肴是生活美的重要组成部分。香甜、舒适和快意之美主要是以感官知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例如,不论是甘蔗的甜美、佳肴的香美,还是好酒的醇美、果蔬的爽美,都必须通过品尝才能感受到。例如,西瓜的味美是通过感官知觉表现出来的。为什么人们看到一幅西瓜的照片就有可能感受到其爽口之美呢?这是因为以往的感官知觉在大脑中留下了印象,当西瓜形象再次出现时,以往的记忆性美感被唤起。第一节美是什么(五)心理感受亲情美、友情美和爱情美,这些美都是以心理感受的形式存在的,人们既可以在各种人际活动中真切地体验到,也可以通过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现实情景感受到。例如,人们不论是聆听歌曲《父亲》,还是聆听歌曲《母亲》,都能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亲情之美。第二节什么是美育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通过美学理论指导人们在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实践中,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方法,从而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第二节什么是美育一、美育的含义美育常常被人们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广义的,一种是狭义的。狭义的美育专指“艺术教育”,指对艺术和自然的审美教育,主要指对艺术欣赏能力的教育。从广义看,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是对人的性格的全面培养,是为了造就健全的人,从而造就健全的社会。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被看成是社会发展和人的解放的条件。第二节什么是美育艺术教育是美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绝不能说美育就是艺术教育。美不仅包括艺术美,还包括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等。除了建筑、雕刻、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外,社会生活里的园林、城乡环境布置、美术馆、电影院以及个人的言谈举止等,都属于美育的范畴。在古代社会,艺术教育始终都是与培养人、使人全面发展、使社会获得凝聚力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说“君子不器”,《乐记》讲“礼别异,乐和同”,说的是这个道理。古代中国将“六艺”列入教育科目之中,即礼、乐、射、御、书、数。

图1-18中国古代“六艺”之“御”第二节什么是美育狭义的美育和广义的美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长期以来,一些美学家在知识的学习、道德的培养与美和艺术的欣赏之间做出理论上的区分。然而,美育理论正是在真善美的连接处展开的,美育研究者要看到的,是这三者在教育实践中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它们在理论辨析中的区别。要通过狭义的美育,实现广义的美育,通过艺术和审美的教育,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第二节什么是美育美育定义由狭义而广义的过程中存在的另一变化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形式美育”是指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实质美育”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已成为现代美育的核心。由此,美育概念在从狭义走向广义的同时,也实现了由形式向实质的发展。第二节什么是美育二、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著作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第二节什么是美育(一)马克思美育思想的人本基础1.马克思美育思想起始于人的生命现实存在“人”作为自然状态下生命的现实存在,是不能以一个抽象的存在物来对其进行表述的,马克思早在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就对这一观点做了详尽表述。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强调要在自然、社会和历史的形态下去考察“人”,正是把“人”作为一个存在的、待解放的实体加以把握。因此,人的生命现实存在作为这个实体,便成了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和起点。“美”作为一个存在于人的精神领城的附属物,便是基于这种实体的自然存在与伴随而来的生命活动而产生的。由此也引出了生命美学中的一个作为假设而支撑起的起点,即在肯定人的生命的现实存在的基础上进行“美何以可能”的探讨。第二节什么是美育因此,从一个更加开放的实践论基础上来谈,人类从生命的诞生开始,便存在着自然兴美的一切条件;人在自然生命活动的进程中,便存在着实践立美的一切因素。而将这一切进行实践的再创造,并赋予其传承的特质,则使美育成了必然。正如恩格斯所言:“人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于是,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将自身对美的实践与自身生命的自然属性进行连接,使得美育突出体现了对人的生存所进行的关怀。第二节什么是美育2.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产生于人的自然发展需求马克思肯定了人是作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而存在的。而人作为自然存在物,首先面对的就是其自然属性需求的满足。对于这种自身的生存需要来讲,伴随人类劳动和实践的是对自然尺度的把握。通过内在与外在尺度来创造、生产工具,是一种自我生存满足与实现的途径。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任何自然对象都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证。为满足最初的需求所生产出的一切(过程、内容、产品等),自然也就具备了美育的初级功能,即作为生产的某种附属物进行延续或传播的功能。第二节什么是美育在这一基础上,人才能摆脱自然的约束,使自身思维得以发展,从而使人类在满足自身的情况下,发展人类的社会属性。然而,不能认为美育产生的这种自然发展需要仅仅存在于人类的幼年时期。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因此,美育在这种自然发展需求中,在不断自我满足与生成需要的过程中被产生出来。第二节什么是美育3.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生成于人的社会组成需要马克思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在这里,马克思除了说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从属关系外,还阐释了通过交往而产生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即一种社会系统的形成。人在社会系统中的生活和存在直接影响了社会意识的生成,而美育作为社会意识中的一个部分,与整个社会系统是从属关系,与系统中的其他内容是内生关系。第二节什么是美育因此,美育既与其他意识一样,是生成于人的社会组成需要的,同时也体现着人作为类本质的特征。于是,马克思及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一基础上更多地转向了对联系人的社会生活的审美、立美活动的探讨,也就是由形而上的讨论转向了对美育的实际内容的探索。第二节什么是美育4.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镶嵌于人的意识形态特性中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看,人类意识是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对物质世界的客观反映。因此,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最初使用是借以揭露错位的“意识决定论”。对于意识形态的存在形式而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概括为“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等都是意识形态的形式”。因此,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先天的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部门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所形成的社会意识中。既然美育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部分,那么它势必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辩证关系。因此,辩证来看,一方面,作为相对独立于其他社会意识的美育,同样会受到它所在的社会物质生活的制约;另一方面,美育所具备的社会意识属性直接对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构建产生影响。第二节什么是美育然而,与以往的意识形态的特性有所不同,马克思指出了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性。美育作为传播人类精神生产方式的重要实践形式,它又有其特殊的规律。这一规律体现在美育所要达成的繁荣人类精神生活的目标,是不与当下的物质生活的繁荣成比例关系的。因此,美育具备的这种其他意识形态所没有的特征,使它可以更好地帮助人实现自身的解放。所以,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天然地镶嵌在人的意识形态特性中,并为巩固和发展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而服务。第二节什么是美育5.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瓦解掉人的现实异化状态马克思主义美育是以还原人的本质为指归的。具体来说,就是除了通常人们所强调的通过物质生活上的超越和意识世界的解放来还原人的本质以外,还要强调通过审美和立美的实践来对主体进行塑造,并最终完成对自身的占有。即一方面要通过有规律的美的实践来对感性精神进行构筑,从而实现人本质的还原与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则通过个体“器官”与所规定的“社会的器官”使人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以一种全面的方式有自己全面的本质。然而,在过去和现在的整个人类历史中,不同的异化形式都只会使人成为片面的人,而只有在历史最成熟的阶段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二节什么是美育因此,就美育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内在规定而言,其具有了对整个人类意识进行间接影响的能力,这便最终使人脱离于阶级社会的桎梏,从而使瓦解人的现实异化状态成为可能。在这一使人达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美育自然成为人类精神生产与精神引导的一个部分,并作为未来各个阶段消除异化的思想存在于社会的普遍意识之中。第二节什么是美育(二)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中的实践要素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的直接构成要素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作为一个理论观点,首先来源于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及其来源于人类的形而上的精神实践活动。同时,它在根本上又取决于人类整个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以人类一切的物质与精神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简而言之,美育由人类的实践活动所决定,且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而存在。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的直接构成要素。第二节什么是美育展开来看,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从两个方面来体现实践的构成作用。一方面,作为一般的实践活动,美育是通过对自然的变革而实现的,即通过实践活动将自身的本质物化到一定的对象之中,最终完成美的本质的复归,并体现出人的本质。另一方面,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实践活动来看,美育是通过对自身的精神实践而实现的,美育的实践性将自身凝聚在了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社会交往中,从而使人具有了审美、欣赏、批判、创造等能力,并最终为达成人类自身的解放提供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美育必然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正是因为人的能动的社会实践能力,使美育产生、发展并成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手段。第二节什么是美育2.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连接人与美的手段对人类社会各阶段进行考察,就是对人类的实践历史进行考察。首先,伴随人类实践发展的历史而来,美育的领域变得极为广阔。因此,美育是将人与美进行连接的唯一手段。远古时期对狩猎场景进行描绘的壁画形式、母系氏族时期对于采摘植物进行描绘的雕刻形式、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舞蹈形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有节奏的拍手与发声的演习形式等,都体现出通过实践将对自身有用的劳动过程、生活资料、生产工具等进行功利性的记录与传播,并形成了初步的美育内容和美育形式。其次,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异化的出现使美育的面貌有所改变。第二节什么是美育与此同时,根据社会阶级、分工与对象的细致分化,美育也随着实践的推进发生分化。正是因为将各种专门的生活限制着,每个人都能在任何领域中益臻完善。也正是在这种人的实践被彻底解放的状况下,美育才终能将人与美进行完美的融合。因此,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连接人与美的手段,其本质就是以美育人规律的来源。也正因这一本质,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天然地将人与美进行连接,并进一步成为指导人们改造自己精神境界的手段。从而最终以立美实践与审美实践的终极形式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进行发展。第二节什么是美育3.人的实践过程包含马克思主义美育的过程在人类一系列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不仅认识了客观存在,并且根据客观存在创造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根据这一现点,可以认为人是在开拓自然的过程中掌握了美,并拥有了美的能力。因此,人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使大脑、手、眼睛、鼻子、嘴巴等器官日趋完美,为自己创造出符合生理、心理、历史的东西。简而言之,就是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的理论核心:“劳动创造了美。”既然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动是创造美的根源,那么美也一定蕴含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而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自我与他我的美的实践内容,就是实践活动中的美育部分。第二节什么是美育也就是说,实践创造与决定着美育,并且实践的过程包含美育的过程。然而,实践是受物质条件所限制的,实践作为人类的能动性活动的体现,也受制于客观规律的限制。因此,作为实践的伴生品,美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受限于现实存在的尺度和规律。因此,回到人的实践的视角来看,美育是归附到人类能动性的活动层面的。也就是说,在实践观下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天然地成为人类生存的一种手段、一个必要因素。第二节什么是美育三、中国美育思想“美育”这一概念虽然近代才由西方翻译而来,但有关美育的思想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并且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中国美育思想产生于原始社会,当人类开始与周围世界发生审美关系时,美育活动就以其简单、朴素的方式相应地产生了。此后,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主体意识的不断提高,美育活动日趋自觉与成熟,美育的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因而也就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第二节什么是美育(一)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在中国,西周时期便有周公“制礼作乐”。礼是伦理关系的规范、仪式,乐是包括诗、歌、舞在内的综合体艺术,礼乐结合,既是治理国家的法律、制度,又是进行教育的方式。春秋末期的孔子把教育从国家政治生活中独立出来,创立了古代教育体系。他以“六艺”教授弟子。孔子结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部类发挥了他的美育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美育的思想基础,并形成了中国的美育传统。第二节什么是美育(二)中国现代美育思想从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后,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掀起,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积极传播美育思想。1906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他认为,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因此,除了通过体育,“发达其身体”以外,还要通过智育、美育、德育,“发达其精神”,以建立学生“真善美之三德”。蔡元培不仅在理论上对美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而且积极付之实践,着手教育改革,把美育规定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第二节什么是美育从朱光潜整个美育思想来看,生命力的激发和表现,不仅是美誉最具特殊性的功能,而且是“人生的艺术化”这一命题的精神实质所在。朱自清曾在为《谈美》所做序言中说,“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最重要的理论,因为这个理论将真善美融为一体,“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而这既是朱光潜美学研究的根本宗旨,也是他的美育理论的根本宗旨。第二节什么是美育(三)新时代美育思想新时代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断,将“美育”置于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第二节什么是美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民族未来,审度时代大势,结合现实国情,用六个“下功夫”,即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明确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方法论。这一重要论断,扎根国情、挺立时代、契合民意、寄托理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之光——它不仅赋予了中国美育具体的社会历史内涵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精神基础,也为中国当代美育铺设了实践存在论的底色,因此必将培养出更多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相统一,具备更高文明程度和更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节美育的任务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节美育的任务一、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1)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2)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界的美,培养学生对社会美的正确观点和感受社会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艺术美的能力等。(3)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善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形成对美和艺术的爱好。(4)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要使学生学会按照美的法则建设生活,把美体现在生活、劳动和其他行动中,养成他们美化环境以及生活的能力和习惯。第三节美育的任务二、美育的内容与要求美育的内容主要有艺术教育(文学、音乐、图画、戏剧、电影、舞蹈等)、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发展他们创造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尤其要注意发现、培育、发展有艺术才能的学生的特长。第三节美育的任务对美育的基本要求是:(1)美育内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2)情绪体验与逻辑思维相结合。(3)美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4)艺术内容与表现的方法要统一。(5)美育应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因材施教。(6)美育过程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三节美育的任务三、美育的实现途径近年来,美育对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身体力行,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塑造自身的美的形象,真正成为懂美、爱美、善美的新时代青年。第三节美育的任务(一)要自觉加强对审美理论的学习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他看来,一个君子的培养,要通过学习诗词等文学作品来启发,并通过礼仪制度的学习塑造人格品性,掌握道德行为规范,最终才能成为君子。审美理论学习是懂美的钥匙。审美理论主要包括美学理论基础、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其他审美常识三方面的内容。美学理论基础使人们懂得美的原则,各类审美的规范,美的存在形式,人类审美活动的过程,以及人类为什么需要美和审美。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欣赏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知识积累。其他审美常识是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所涉及的审美常识,常常是文化史记载的内容。掌握这些民族文化历史方面的审美常识,对于审美活动非常有帮助。第三节美育的任务(二)要注重自身审美情趣的养成大学生首先要端正自身对美的认识,重视自身审美情趣的养成。美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学校、商场、大街、公园……花草树木、风雪雨雾、水土沙石、日月星辰……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所用的物品、精神食粮、艺术品等都是审美的客体。审美活动是一个充满了情感、想象及个人感悟和理解的过程。面对相同的对象,不同的人的审美感受是不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做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人,一个富有审美情趣的人。第三节美育的任务(三)要积极参加创造美的实践审美创造是更深入的审美活动,是对美的事物诞生过程的深入体会。审美创造主要有两种形式:艺术创作和一般生活审美创造。艺术创作相对专业,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自己喜欢的文学活动,如写诗作文、绘画书法、歌唱跳舞、奏乐谱曲等。大学校园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创作空间,无论是正规的美育课堂还是趣味的课外社团,都是大学生参与审美创造的良好场所,有助于大学生在良好的审美氛围中进行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第三节美育的任务一般生活审美创造几乎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如用青草编小动物、制作树叶画、吹柳笛等,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愉悦感,获得一种审美享受。大学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包括军训、劳动、寝室生活等,都是生命的一种体验,其本身就具备了审美创造的意味。只要用心,既可以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也可以激发灵感,创造出美。从某种意义上讲,美育最终只能是一种自我教育。也就是说,无论群体、家庭、社会、环境提供了怎样的美育条件,最终都要通过个人的、自觉的审美活动来获得对美的理解。向往美是人的天性,希望大学生都能不断加强审美的愿望和需求,不断加深审美修养的积淀,成为爱美、懂美、能美的当代青年。第四节美育的作用美育是以人对事物的审美判断与情感体验为基础,借助各种事物之美对人进行积极的影响,从而实现人格塑造的一种教育。美育的形式生动活泼,过程轻松愉快,因而,美育教育一般都能使人乐于接受,教育效果显著。第四节美育的作用一、以美启真,塑造健全人格人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是人类独有的,是由先天遗传基因及后天养成等原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代表着一个人的个性、气质、道德品质等。健全的人格是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结合,是真、善、美的合理统一。然而,健全的人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的产物。美育在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受到国内外教育家、思想家、美学家的高度重视。第四节美育的作用孔子曾明确指出“乐教”“诗教”在人格养成中的重要作用。按照马克思人学理论,人格养成意味着各类教育方式引导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建构,塑造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最终达到“美的状态”,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美育应该立足于人格塑造和人性完善,通过“以美启真”,引导学生养成健全人格。第四节美育的作用二、以美育德,陶冶高尚情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由此可见,以文艺作品等为教育方式的美育有助于追求真善美的思想境界,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努力拼搏、积极奉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第四节美育的作用三、以美养智,提高创新能力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左、右脑分工明确。人的左脑主管逻辑思维,右脑负责音乐、图片等感性思维。其他教育形式在促进智力发展方面多作用于左脑,有助于培养理性思维,提升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美育在开发人的右脑、培养人的感性思维方面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美育实践活动为人们提供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敞开想象的翅膀、激发潜在的创新能力的机会。丰高的想象力、大胆的联想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图1-19左右脑功能图第四节美育的作用四、以美怡情,提升审美素养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育旨在通过感受美、鉴赏美、传递美、创造美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引导人们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素养。美育“以美怡情”的育人功能就是通过美育熏陶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培养和增强善良、真诚、热情、感恩等正能量,逐步成长为一个阳光、健康、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第四节美育的作用美育在大学教育阶段主要有三方面作用。(1)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一个人最初是感受到事物的美,后来逐步能够鉴赏事物的美,进而具备和掌握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因此,审美感受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和初级阶段。一个人如果缺乏基本的审美感受能力,就无法感受到美丽的图画、优美的音乐、引人奋发图强的故事中的奥妙。因此,应该首先着重于提升人的审美感受力。大学生审美感受力的提升主要通过两种教育方式实现。第四节美育的作用第一,在美育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大学生在审美活动中需要首先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感受审美对象的美,然后还需要将审美的情感从审美对象中抽离,用客观全面的态度分析研究审美对象。第二,通过丰富的美育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观察力。通过对不同事物不同特点的观察分析,不断提高欣赏事物美的能力。这两种教育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四节美育的作用(2)提升大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审美鉴赏力是审美能力最重要、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判断一个人审美能力的高低、审美素养的强弱,首先考虑其审美鉴赏力。大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是在感受事物美的基础上,对审美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的剖析和判断,必须具备去伪存真的素质和能力。第四节美育的作用(3)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审美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对美的憧憬促使人类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坚持对真理、自由、幸福的追求,客观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就是让他们在具备一定的美育知识和审美鉴赏力后,通过适当的审美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尝试创造新的审美对象、审美内容。第五节审美活动由于美无处不在,因此人们的审美活动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其中,有的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发生的,有的是在有意识的情形下发生的。由于主观作用不同,对美的体验深度不同,获得的审美享受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在审美活动中,主观能动性越强,对美的体验越深刻,获得的美感享受就越充分。人们的审美活动一般分为休闲性审美、情感性审美、精神性审美和思想性审美四种类型。表现在美感体验上是直觉反应、情感体验、精神感受和思想分析。第五节审美活动一、直觉反应美的事物一般都能唤起人的情感体验,使人轻松愉快。与此同时,美具有直觉性,易于为人们所感受。因此,人们将各种审美活动作为积极的休闲生活方式。在休闲性的审美活动中,人们对美的体验一般表现为直觉反应。第五节审美活动(一)自然审美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到花园赏花,在公园散步,或者登山临水等。在这些休闲生活方式中,人们能够获得各种自然美的审美体验,从而感到舒适和惬意。在花园里赏花,直觉美感可能来自鲜花的美丽,也可能来自枝叶的鲜活,还可能来自小草的顽强;在公园里散步,直觉美感可能来自花香鸟语,也可能来自浓荫下的清爽,还可能来自各种视觉景象等;登山时的直觉美感,可能来自高山的俊秀、树木的葱茏、山路的崎岖,也可能来自溪水的淙淙,还可能来自花草的幽香等;临水的直觉美感可能来自水的清澈、水面的辽阔,也可能来自清风的凉爽等。一切自然美的东西都易于引起人的直觉反应,唤起人的美感体验,使人感到轻松愉快。第五节审美活动(二)艺术审美相对于自然美而言,艺术美比较典型和集中,更容易引起人的直觉反应。当一幅画吸引了人的目光,一段音乐触动了人的心弦,一件雕塑引起了人的注意,审美直觉就会随之产生。人们欣赏一幅幅绘画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其色彩美、线条美和构图美,经过分析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思想美和精神美;欣赏音乐时,最直接的感受是旋律美和节奏美,至于音乐形象、音乐意境等,只有在展开了想象和联想之后才能理解和把握;面对一件雕塑作品时,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其体量美和工艺美,作品的象征意义只有经过联想分析之后才能理解和把握……第五节审美活动在一切艺术审美活动中,直觉反应都是最先发生的。在经历直觉反应这一阶段之后,情感体验、精神感受和思想分析等深层次的审美活动才会相继发生。第五节审美活动(三)生活审美生活中的事物之美,很多是直接诉诸人的感官的,单凭感知觉就能完成整个审美过程。例如,享受各种美食,不论是观其色、闻其香,还是品其味,都是感知觉审美,其审美感受一般表现为直觉反应;品茶、喝咖啡,这些审美活动都是直觉性的。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人的休闲性审美活动常常是综合性的,获得的美感直觉有时也是比较丰富的。例如,我们到咖啡馆里去喝咖啡,本来是去品味生活之美的,但咖啡馆里清雅的音乐使我们感受了艺术之美,桌上一盆鲜花又使我们感受了自然之美。图1-20咖啡馆第五节审美活动二、情感体验人类生活之美关键在于“情”。不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有真情存在的地方,都会使人感到美好。感情虽然存在于人的内心,但可以通过自然事物的关照和艺术作品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在自然审美和艺术欣赏中,人们能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人生的美好。第五节审美活动(一)自然观照观照是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也指仔细观察,审视的思考比较,关心照顾关怀之意。在自然界中,有很多事物被人们赋予了思想内涵,用来象征人类感情的美好。例如,双栖的鸳鸯、成对的蝴蝶和并蒂莲花象征着美好的爱情,羊羔跪乳和乌鸦反哺象征着亲情,藤树相依和善水载舟能够使人看到友情。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感受到亲情的力量,获得情感美的体验。图1-21羊羔跪乳第五节审美活动又如,叶落归根的情境中包含有丰富的情感元素,只要展开审美联想,就会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每一片叶子都是树木养育的,为了不负养育之情,叶子在生长时以勃勃生机显示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把吸收到的每一份光化为养分回报给树木;当生命枯萎,叶落归根,让自己化为泥土中的一份养分,再次回报树木的生养之恩。从落叶身上,我们不仅能够得到精神的激励,还能获得真情的洗礼。在自然事物和景象中,具有情感观照性的很多。在面对这类事物或景象时,只要善于联想,就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得到审美享受。第五节审美活动(二)艺术欣赏艺术以触动人的情感神经、引起人的情感反应为基本手段对人进行熏陶和感染,从而美化人的心灵、完善人的道德、振奋人的精神,使人更加快乐、更加高尚、更加充实和更加有为地生活。因此,艺术欣赏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人们观赏影视剧,常常为剧中人物的命运而喜悦或悲伤;欣赏声乐作品,经常被歌词所写带进想象与联想之中。这些都是情感体验的结果。除了自然事物的关照和艺术表现外,在各类辞章中集中表现感情的例子俯拾皆是。特别是古典诗词,很多是以抒情为创作目的的。例如,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武陵春》、陆游的《钗头风》等,都是感人肺腑的抒情名篇。第五节审美活动三、精神感受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存在着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或现象,但只要对这些事物或现象加以审美分析就会发现,它们具有一种令人感奋的精神美。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体会一下。第五节审美活动(一)昆虫的劳动精神美例如,蜜蜂采花酿蜜。蜜蜂中的工蜂寿命一般是30~60天。在有限的生命里,蜜蜂辛勤劳作,从不懈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蜜蜂的身上,不仅彰显着勤劳的美德,而且书写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蜜蜂身上,人们能得到精神的激励。一只蚂蚁能搬移食物的质量是自己体重的数倍。蚂蚁是渺小的,常常被人忽视。但对蚂蚁劳作展开思考,我们的内心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虽然自己的力量很单薄,但为了创造美好的生活,它们不怕困难,不辞劳苦,把质量大于自己体重数倍的食物搬回去,不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同巢中的“亲友”。我们看到了蚂蚁坚忍顽强的精神,看到蚂蚁的担当精神、刚健有为精神和奉献精神等。第五节审美活动(二)石间生命的力量下图展现了山石间生长的树木,从图中不仅能够看到生命的力量,而且能够看到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扎根贫瘠依然乐观向上的精神等。在自然界中,具有精神美的事物和景象随处可见。只要善于展开联想和分析,一般不难从中获得激励和鼓舞。第五节审美活动在各类艺术中,表现精神美的作品也很多。相对于自然事物和景象中所具有的精神美而言,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精神美更加典型和突出,能够给人的激励和鼓舞更为强烈。下图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燮(郑板桥)(1693—1766)的《竹石图》。此作以坚硬的岩石为背景,画了两枝形象清瘦但奋发向上的竹子。画上的题诗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论是画中物象,还是画上题诗,都表现的是竹的气节和精神。竹虽扎根贫瘠,依然不失奋斗之志;历经风雨,依然坚守信念。第五节审美活动下图所示《苏武牧羊》是“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傅抱石的历史故事绘画作品。苏武于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时年40岁。匈奴单于将其扣留,胁迫他投降。任凭威逼利诱,苏武坚贞不屈。单于将他放逐北海(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附近)牧羊,希望残酷的生存环境能够动摇他的爱国信念。尽管天寒地冻,食不果腹,但苏武始终紧握汉节(汉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