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复习资料_第1页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_第2页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_第3页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_第4页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的转折当代文学开始时间是1949年7月,标志事件是全国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建国后来,在文学秩序重整的过程中突出的两个机构是中华全国文艺作家协会(作协)、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联)。文联的第一任主席是郭沫若,两机构的核心杂志是《文艺报》《人民文学》《新观察》《文艺学习》《诗刊》《民族文学》。毛泽东的文学思想对于后来的中国当代文学格局的形成有如何的影响?1、他发动、支持了一系列的运动,激烈地批判了“旧文化(文学)”的理论、制度和代表人物,为新文学的建立清理基地;2、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成为大纲性的指导思想。考察中国当代文学,不可能离开对毛泽东文艺思想、文学政策的理解。3、文联和作协在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和直接介入下,曾经发起了一系列文学运动和批判斗争。在五六十年代,常以决策的方式,对作家、作品、文学问题,作出政治裁决性质的结论。文学的社会政治功效,是毛泽东文学思想的核心问题。五、“文学新方向”是指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方向,是建立在对40年代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艺运动和创作总结、检讨的基础上。文学环境与文学规范几次大的批判分别是: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声讨,文艺界的“反右派运动”,以及“文革”对周扬的“文艺黑线”的斗争。胡风1、胡风的文艺思想:胡风的文艺思想极为复杂,独具特色,其核心在于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体现描写对象的“精神奴役的创伤”,主张创作办法不不大于世界观,认为它们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所在。2、为什么批判胡风?直接因素:⑴为达成文艺界思想的统一,从1952年9月开始,中宣部召开了四次有胡风本人参加的胡风文艺思想座谈会;⑵1953年,林默涵、何其芳分别在《文艺报》上发表《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⑶1954.10.31—11.8,中国文联与作协的扩大会议批评《文艺报》解决李、蓝文章的错误。胡风做了两次讲话,矛头对准周扬、林默涵,提出“《红楼梦》问题是我们的战线的失败”,认为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庸俗社会学的思想战线”;⑷1954年7月,胡风向党中央递交了《有关解放以来文艺实践状况的报告》(“三十万言书”),全方面系统地叙述了自己的文艺观点,辩驳了林默涵、何其芳等人对他的批评。历史因素:⑴左联内部的矛盾;⑵国统区与解放区不同处境,文艺整风带来的矛盾激化;⑶解放前夕批判胡风与舒芜《论主观》,再次挑起的风波;⑷第一次文代会上茅盾对胡风与路翎主观思想的批判。批判胡风的文艺思想。胡风跟主流的观念、意见、当时的政治主流有什么分歧?历史的分歧⑴左联内部的矛盾;20世纪30年代末年对“民族形式”的不同见解,40年代初对《讲话》精神的不同意见,40年代末对现实主义的独特阐释、对“主观战斗精神”的强调,都与革命文学思想和《讲话》精神不甚吻合。文艺观点上的分歧a\文学一体化过程中需要建立何种规范是冲突的重要因素b\有关文学与政治,实践与观念的关系c\有关现实主义d\创作中的主观和客观的关系e\有关当代文学的传统和资源的问题f\“五四”与“讲话”如何定位,如何排座次的问题现实主义观点——与周扬、林默涵、何其芳分歧的中心胡风把一种作家分成感受世界和观念世界,前者是对世界的忠实,后者是世界观。而林默涵的观点则是主张办法论与世界观是合一的。主观战斗精神——强调一种作家主体的敏锐的感受力,燃烧的激情、深邃的思想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最早胡风指的是作家主体的“人格力量”和“战斗规定”。胡风认为,作家的创作过程是作为作家的主体与客观对象“相生相克”的过程,同时也是不停的自我扩张、不停的自我斗争的过程。解放后,活跃在舞台中间的作家(即五六十年代的“中心作家”),他们有如何的特点?①从作家出身地区、生活经验、作品取材来看,出现了从东南沿海向西北、中原转移的现象。②明确的目的感和乐观精神是他们作品的基调。

③文化素养普遍偏低。

④维护精神产品的纯洁性。⑤作家的社会政治地位比较高。九、50年代,在新的文学规范框定下,活跃在舞台上的主流作家有如何的特点?1、主流作家的学历普遍下落,文化与知识背景趋向乡村文化和本土知识,古代文化修养、西方文化修养和都市文化修养严重缺少。2、来源:大都来自于山西、山西、河北、山东等传统的革命区域。地理位置来源,从东南沿海到内陆地区。3、重视政治意识、社会政治生活经验的倾斜,重视农民生活的体现。一反当代知识分子重视学识、才情、文人传统的经验。4、创作了新的审美情调、语言风格,重视从农民的生活、心理来观察中国当代化的进程。一反当代从都市的视角反映当代的转变。5、普遍文艺修养和文化储藏局限性,对中国的革命战争和农村的生活的艺术性体现比较狭隘和局限性。当他们所熟悉的生活资源枯竭之后,创作生涯便告终止,造就了一批一本书作家。第三章矛盾和冲突十、掌握对胡风、《武训传》《红楼梦研究》的批评:《武训传》:武训是清末民初的一种热心于教育的人。他出身贫寒,靠忍辱负重行乞兴学。对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运动,是建国后执政党领袖在文艺界发起的第一次批判运动,其特点是政治权威发起,行政上的全国配合和动员,党的新闻媒体的广泛介入。通过批判,把人们从对武训精神颂扬的情感上拉到革命的轨道上来,从而进一步达成统一思想的目的。被批判的因素:1、它宣扬了历史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倡导教育救国,就与否认了革命斗争的作用。

2、美化了阶级投降主义和个人苦行主义。

3、污蔑了中国人民迈进的历史道路,必定了武训是救世主,就否认了农民革命推动历史发展的本质。

4、资产阶级反动思想侵入了党内,成果可能会造成革命斗志衰退和思想混乱。《红楼梦研究》: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被批判的因素:1、以自然主义的唯心观点分析和评价《红楼梦》,断定《红楼梦》是作者的“自传”,说《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俞平伯认为《红楼梦》重要风格是“怨而不怒”,对人物无所谓必定和否认,提出“钗黛合一”论,否认了封建与反封建的矛盾。2、批评俞平伯形式主义地理解《红楼梦》是对古典传统的继承,以模仿性替代了作品的独创性。3、批评俞平伯以考据替代研究,用考证替代了美学评价和文学批评。影响:这一场被纳入政治轨道的学术批判运动,不仅对其后红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造成了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学术品格的失落,学术失去了本身的目的,沦为政治的附庸。这一场批判,既是被批判者的悲剧,也是批判者的悲剧,对于红学,对于中国的学术,更是一种悲剧。隐失的诗人和诗派十一、七月派是中国当代主义诗歌流派,是40年代以胡风主编的《七月》《但愿》等为中心而形成的诗歌团体,代表诗人有阿陇、鲁藜、彭燕郊、徐放、牛汉、胡征等。其作品大都收集在胡风编辑出版的《七月诗丛》中,七月诗派重要活动在抗日战争时期和鹤解放战争时期,他们高扬主观战斗精神,创作倾向于散文化,对自由诗体的发展作出奉献、促成了新诗在20世纪40年代的勃兴和繁华。十二、诗歌面临如何的困境?诗人们面临的艺术困境1、“形式的基础是能够多元的,而作品的内容和目的却只能是一元的”2、诗歌传统的多元途径的窄化,对于新的生活、群众路线不熟悉,对于诗人的个人才华和感情的过分克制,诗歌与政治过分紧密的捆绑,直接后果就是一大部分优秀的当代诗人在当代从诗歌界整体性的消失。出名诗人们的诗歌之路臧克家:急迫地向现实正式逼近的姿态,既出于本意也出于时势,参加捍卫全新的艺术格局窄化的趋势。冯至:他开始对“旧中国”创作反省,以对新的社会的歌颂替代对个人体现的沉思。何其芳:“矛盾体”,难以放弃自己感情个性的创作方式,留恋艺术的完美。田间:现成的政治概念和流行的社会观点来取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感知。艾青:艺术个性重新的困难,不能从发自内心的角度来写对现实政治的颂歌,但是仍为形势所迫而写了大量的颂歌。但是这种努力和探索很快就受到了很大的挫折。后到新疆锻炼。第五章诗歌体式和诗歌事件十三、解放后主流的诗歌是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作为独立形态的诗歌体式,政治抒情诗在50年代初中期已出现,这—概念则大概在五、六十年代之交出现。1963年开始,政治抒情诗成为主导潮流,诗人直接对政治现实进行歌唱。政治抒情诗即使有某些优秀作品,如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但大多数作品是激昂的情绪、大批判式的诵吟、标语式的语词。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郭小川和贺敬之。诗歌的内容1.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及其建设者;2.歌唱祖国、党和领袖;3.呕歌新生活4.反映重达政治事件含有十七年诗歌的总特色:与时代和现实紧密联系,颂歌成为创作的基调缺点:1.不适宜地强调诗歌为政治服务,图解政治观念、政策观念的现象严重,助长了标语标语诗风地盛行。2.诗歌的风格、流派定于一尊,诗情统一化,体现手法单一,作家的艺术才干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十四、50年代的诗歌事件(简答题或者名词解释):1956——1957的“百花时代”诗歌的变革及其受挫、1958——1959的“新民歌运动”和新诗道路讨论。1、1956-1957年间的“百花时代”双百方针和文坛的临时解冻,诗界体现出了一段时间的繁华,但是这一开放态度很快地收紧,开始了激烈的反右运动,这是诗歌界的一次重大的挫折。2、新民歌运动(红旗歌谣是如何一件事?我们后来怎么评价它?)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发出了收集和创作新民歌的号召,收集和写作民歌便成了一项急迫的政治任务。1958年4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号召全国人民收集民歌,这就是出名的“新民歌运动”。新民歌运动是大跃进的产物,是1958—1959年由毛泽东亲自倡导,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民歌收集与创作的运动。评价大跃进中的新民歌运动(1)自上而下地号召、组织,甚至是在强制下人为地发展起来的。(2)新民歌运动是大跃进的产物,脱离了民间歌谣的现实主义传统。(3)浪漫主义成了空洞的标语。(4)过分强调精神力量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新民歌运动”的目的:是要“产生一种新诗”:它在形式上是“古典同民歌这两个东西的结婚”产生的民族形式,内容上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但这次“新民歌运动”跟工农业生产上的浮夸风是一致的,能够看出急于生产共产主义文艺典型的心情。3、当代的政治抒情诗:又称红旗歌谣运动。广义说50-70年代诗歌都是政治抒情诗,狭义说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诗歌界以浪漫风格为主,崇尚力、宏伟,接受西方影响,特别是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遗产,倡导诗歌紧贴社会现实、倡导以诗歌的方式参加介入现实政治,这是当代政治与文学特殊关系的产物。它在某一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广场诗歌。政治抒情诗的特点:(1)诗人以‘阶级”或“人民”代言者的身份出现,体现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映。(2)在诗体形态上,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相结合。即用形象化的语言体现抽象的思想、概念。(3)普通都是长待,普通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渲染、铺陈所要体现的观念和情绪,节奏分明、声韵铿锵。(4)经常使用“楼梯体”,并融入中国古典诗歌的对偶、排比办法,以加强形式感。重要的政治抒情诗人:郭小川、贺敬之、闻捷

贺敬之:贺敬之的诗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抒情短诗。体现对某些事物的感受,感情诚挚,意境清新,民歌和古诗韵味浓厚,如《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梳妆台》。二类是长篇政治抒情诗。体现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如《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峰之歌》《中国的十月》。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的特点:一.贺敬之的诗是时代的颂歌。以敏锐的目光抓取时代的重大的事件、重要的生活内容,而不去吟唱那些与人民无关的眼泪和悲哀。《回延安》体现延安的巨大变化,指明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意义;《十月颂歌》是对新中国十周岁的礼赞。二.运用想象、夸张、幻想等手法,革命浪漫主义风格突出。三.注意吸取民歌和古诗的营养,又不排斥外国诗歌的影响,如"信天游"体与"楼梯体"就被诗人以纯熟的笔法熔铸为一体。代表作《桂林山水歌》艺术特点:1、联想丰富,自然,奇巧。2、融情入景,借景生情。3、采用陕北信天游的形式。(信天游普通两行一节,每节一韵。因其节与节之间押韵自由,换韵频繁,就形成了跳荡多变的节奏和轻松活泼的韵律。)加之诗人运用对偶、重叠等艺术手法,使全诗节奏匀称而又变化有致,音凋舒缓而又铿锵悦耳,既含有对称美,又含有回环美。成就: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体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郭小川:《致青年公民》《致大海》《望星空》等抒情诗。诗歌中反映了从一名青年知识分子到一名战士所经历的生活和精神变迁,这是他个人的经历,也是他持续的诗歌主题。在个人和集体的体现中,郭更倾向于个体价值的体现。后由于这种倾向受到批评,被迫回到了对文学规范的道路的探索上来了。他在诗体形式方面进行过多个的实验,如古典诗词和小令的词句、节奏以及“楼梯体”等形式。代表作:政治抒情诗《望星空》写于1959年。全诗分四章,前两章写“我”瞭望辉煌的天空,对人间的不够美妙和自己的渺小,不免感到迷惘和惆怅,但又尽量激励自己要“从容镇静”,不许“这般激荡”。后两章写“我”迈进刚落成为人民大会堂,认识到原来的想法错了,怀着自豪的感情挺起了胸膛,决心和同志们一起,用自己的双手“把广漠的弯窿、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诗人面对广袤无垠的宇宙星空和“大跃进”中的现实社会,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诚实地袒露自己复杂矛盾的心情,宣传人定胜天的革命信念,体现出主动进取的浪漫主义精神。郭小川诗歌的总体特色:含有鲜明的时代光彩。作为一名“战士诗人”,郭小川的诗歌始终响应时代脉搏,从中能够“看届时代迈进的脚步,听届时代迈进的声音”。闪耀着哲理的火花。郭小川善于将对社会人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凝炼为哲理性主题,许多诗立意深刻、发人深省。诗歌形式多样。继承感物言志的诗歌传统,对多个诗歌体式进行了尝试,灵活自如地运用了楼梯式、自由体、新辞赋体等形式。成就:将对人生、对事物细致、敏锐的观察,凝炼为哲理性主题,这使他的许多诗立意深刻、发人深省。在艺术体现上,他发明地继承感物言志的古诗词传统,还就诗的格式进行了多个尝试,楼梯式、自由体、新辞赋体都在他的诗中得以挥洒自如地应用。闻捷:(1923—1971)原名赵文节。江苏丹徒县人。少时家贫。抗日战争暴发后流亡武汉并参加救亡工作。1940年到延安。1949年随军西进新疆,先后任新华社新疆分社副社长、社长。1953年调北京,任《文艺报》记者。1958年任中国作家协会兰州分会副主席。1962年调上海工作。1971年因受迫害逝世。诗歌的成就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山牧歌》中的抒情组诗《吐鲁番情歌》;一是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第六章小说的题材和形态十五、题材决定论(名词解释):在当代题材含有特殊而又重要的关系,被认为是关系到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真实程度”,关系到“文学方向”确实立的重要因素。在左翼看来,选用何种生活现象作为创作的题材,关系到创作的等级和优劣。在小说题材中,工农兵的生活、形象,优于知识分子或“非劳动人民”的生活、形象;“重大”性质的斗争(政治斗争、“中心工作”),优于“家务事、儿女情”的“私人”生活;现实的、现在迫切的政治任务,优于逝去的历史陈迹;由中共领导的革命运动,优于“历史”的其它事件和活动;而对于行动、斗争的体现,也优于“个人”的情感和内在心理的刻画。第七章农村题材小说十六、山药蛋派(名词解释):“山药蛋派”作家群也就是山西作家群。指的是以活跃于五、六十年代文坛的赵树理、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为代表的山西籍小说家群体。这批小说家以《人民文学》、《火花》为阵地,承《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的风格,发表了一批趋向相似,风格相近的作品,代表作有赵树理的《三里湾》、《锻炼锻炼》,马烽的《我的第一种上级》、《三年早懂得》,西戎的《赖大嫂》,束为的《老长工》,孙谦的《伤疤的故事》和胡正的《两个巧媳妇》等。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作家是:赵树理和柳青。赵树理1955年发表了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三里湾》。《三里湾》的人物:在《三里湾》中,我们看到了一批含有传统美德的农民形象。万宝全、王金生和王玉生父子三人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在“糊涂涂”、“常有理”、“铁算盘”、“惹不起”这一家富裕中农人物的身上,作者集中刻画了他们作为小私有者的落后、顽固与自私。作者笔下的村长范登高,是一种私心严重、有着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人物。他是抗日时期党开辟工作时候的老干部,当他在土改时多分了好地而比别人“翻得高”时,更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对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合作化产生了“离心力”。这个艺术形象的出现,真实地显示了当时农村斗争的复杂性。《三里湾》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农民形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三里湾》在揭示农业合作化早期农村的生活矛盾时,没有故意去设立一条地主、富农破坏的情节线索,人为地去制造一种敌我矛盾的氛围;即使写合作化中两种思想对立的人“摆开阵势”,也不故意地将矛盾推向两个极端。解放前后赵树理小说的变化:不如解放前那样泼辣活泼,由于解放区的文学环境对作家则更加包容,解放后激进的政治运动对传统的农村的冲击和摧毁,那种作家们曾经建立在对乡村传统、民间文化的体认基础上的社会文化想象受到了克制和变化,这一点引发了作家们锋利的不安,这种不安来自被冲击改造后的农村并不是作家们认同和抱负中的。赵树理在文学史视野中的创作价值:赵树理被认为是当代文学史上继鲁迅之后最理解中国农民的作家。他写出了中国农民思想改造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塑造的一系列落后农民形象是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大奉献。他的小说中有丰富的地区色彩浓郁的民俗内容,民俗为他的小说提供了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环境,有助于体现人物在社会变革中的精神变迁,并加强了小说的故事性,成为赵树理小说最有魅力最有趣味的有机构成部分。他还是一种语言大师,一种地道本色的农民语言大师,他的小说毫无学生腔和书卷气,语言含有谐趣幽默、明白如话的特点,吸取了传统说书艺术的优点,能琅琅上口,含有可朗诵性,对农村口语的运用已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使相称一批作家竞相效法,为之折腰。

柳青的《创业史》重要人物的性格、形象分析:《创业史》是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史诗式巨著,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创业史》通过我国西北地区一种小村落蛤蟆滩的生活演变,广阔地概括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早期的社会矛盾冲突,着重体现了在这场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革命中社会的、思想的和心理的变化过程。郭世富、姚士杰和郭振山被称为蛤蟆滩的“三大能人”,走的是个人发家致富的道路。他们的道路选择现有广泛的代表性,又有强大的影响力。梁生宝互助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集体生产、集体致富的道路。梁生宝互助组的胜利,自然阐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胜利。《创业史》的两个人物:梁生宝:梁生宝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他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勤快、朴实、坚韧不拔的劳动者的优秀品质。但是,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富有牺牲精神,是他的最可贵重的思想品质。梁生宝决心把自已的一切都献给党的事业,“他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活得带劲儿,才活得有味”。梁三老汉:一种转变中的农民典型。首先,他自私保守,继承了中国传统小生产者狭隘的观念。他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创业史,因而衷心拥戴土改。但他无法自觉接受公有制道路。他梦想运用新社会分给他的土地,用狠命的劳动再次创业,做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另首先,他是一种勤快、善良、朴实的劳动者,对共产党有感谢之情,对农民兄弟有亲近之情,并在党的教育下成为合作化的拥戴者。第八章对历史的叙述十八、什么是革命历史题材?(名词解释或简答题)A、战争小说:从题材的角度,革命历史能够分解成四次战争,即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一次抗日战争。这四次战争事实上将革命历史分成了四个时期。革命历史小说能够以这些战争为题材,也就是普通所说的革命战争小说。代表作重要有反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党费》、《七根火柴》等,反映抗日战争的《铁道游击队》《战斗的青春》,反映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红日》、《林海雪原》等。B、斗争小说:革命活动的舞台不仅是正面战场发生的战争,也涉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人占领区的群众运动和地下斗争。代表作有《三家巷》《青春之歌》等。C、成长小说:这类小说写的是主人公的人生道路,体现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也就是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但在20世纪特有的革命文化语境中,成长小说更倾向于叙述主人公从一种普通人向一种革命者,也就是一种新的社会理念的接受者的成长历程。通过他们从一种普通人成长为一种共产党人(革命者)的成长历程来证明中国人在当代中国历史上人生道路选择上的唯一对的性。代表作是《红旗谱》和《青春之歌》。D、通俗传奇:从传奇的角度去体现革命的正义性和艰辛卓绝,呼应当时文学叙事的主旋律。它经常以战争作为题材,但它描写的战争普通不是正规的战争场面,而是游击战。代表作是《林海雪原》、《红岩》等。什么是革命历史题材中的史诗性追求?揭示历史本质和把握时代精神的愿望,试图反映“伟大的时代”、构造上时间上空间上宏阔的跨度和规模,重大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融合,发明英雄人物和典型人物,英雄主义的风格和基调,作家自觉的社会历史化的叙事意识。在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中,“史诗性”的长篇小说在构造上的宏阔时空跨度与规模,重大历史事实对艺术虚构的加入,以及英雄形象的发明和英雄主义的基调。《保卫延安》、《红日》、《红旗谱》、《红岩》等,都显示了作家的这种创作追求。二十、《红岩》是如何出炉的?出炉的过程含有如何的象征意义?出炉过程:《红岩》的签名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他们并非专业作家,他们和刘德彬等,是是书中所描写事件的亲历者和幸存者。他们收集、寻访死难者的资料,并在重庆、程度等地做过诸多次有关“革命传统”的报告。之后把这些口述的材料根据政治宣传的需要,多次加工、改造,最后塑造成小说。小说出版后到“文革”发生前的几年间,发行量非常大,《红岩》的人物故事,被移植、改编为歌剧、话剧、电影、京剧、地方戏曲、说书的艺术形式等。象征意义:1、教科书式的小说,以对“革命”的更具纯洁性的追求,来实现对这一历史时间的“本质”的讲述,强化小说的“共产主义教科书”性质的手段。2、发行量的意义,写作方式的创新(亲历者的回想与聚合,有类似文革时期写作组的意义),从此组织写作替代了个人写作,是文革的写作小组和样板写作的先例)。二十一、《红旗谱》中的朱老忠的想象分析:朱老忠形象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他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阶级性体现为他的爱憎分明。不甘屈服的对抗意志和蔼用智谋的斗争是朱老忠性格的核心。民族性体现为:豪爽、讲义气。运涛参加革命后被捕入狱,严志和家遭到灾难,朱老忠挺身而出,带领江涛千里迢迢去济南探监。时代性体现为他思想的与时俱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他增加了斗争的才干,提高了革命的觉悟,最后成为一种含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二十二、《青春之歌》林道静的形象分析:林道静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她有着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她逃婚,差点掉进余敬唐设下的圈套,走投无路时就去自杀,被余永泽救起,余永泽成了她的“骑士兼诗人”。作品充足地暴露出林道静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幼稚、狂热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作者通过林道静这一人物的性格发展,揭示了旧中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道路的重要特点:他们接受革命经常是从个人遭遇和理论认识开始的;他们从民族矛盾进而认识到阶级矛盾,从求民族解放到争阶级的解放;从个人奋斗,幻想个人英雄式的事业,到参加集体的阶级斗争,革命英雄主义;从对劳动人民自上而下的人道主义同情到同呼吸共命运的阶级感情。二十三、商业题材的小说分析:都市题材:重要有两个主题:一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周而复的《上海的上午》;二是都市工人阶级的新生活和新的精神面貌以及新社会的新面貌,代表作是艾芜的《百炼成钢》。《上海的上午》:《上海的上午》,是一部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书中从正面刻画和描写了资本家们在改造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描写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整个过程。是集体个人、工人资本家间的斗争及工业建设的代表作品。知识分子题材:核心主题是知识分子在革命洪流中得到改造成长为革命者。代表有《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等等。《三家巷》描写的生活背景,与《红旗谱》大致相似,都是体现大革命前后中国动乱的历史风貌,不同的是,《红旗谱》侧重于体现北方农村,而《三家巷》则侧重在体现南方的都市重镇。作品中的三家巷,是当时中国南方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社会的一种缩影。该小说侧重家庭的日常生活叙事,侧重对女性生活及其命运的叙事,淡化了阶级以及革命斗争的描述。主流之外二十四、什么是百花文学?1957年毛泽东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政治标语之后,出现了一股文艺思想领域的新气象,文学界出现了动摇、突破僵化教条的、类似苏联文学界在斯大林逝世之后的文学界“解冻”现象。在当时被批判为“一股逆流”“毒草”。二十五、几部重要作品:萧也牧的《我们夫妻之间》为什么会遭到批判?因素:根据萧也牧自叙,《我们夫妇之间》是想“通过某些日常生活琐事,来体现一种新的人物,这个人物有着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憎爱分明,和旧的生活习惯不可调和;这个人物的性格是倔强的、直爽的,然而是有缺点的,那就是有些急躁,有些狭隘”。这个人物就是作品中的妻子张同志——位建国早期有缺点、但乐意改正缺点的工农干部。但却被批评者认为这部作品是“歪曲工农妇女的形象”“玩弄人物”“根据小资产阶级的趣味来观察生活,体现生活”。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从小说的文本实际来看,《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即使含有揭示官僚主义现象、“主动干预现实”的外部写真倾向,但它更是一篇以个人体验和感受为原发点,通过个人的抱负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体现叙述人心路历程的成长小说。主人公林震:愉快、单纯、富于青春的朝气和抱负的激情,他是怀着一种成长的渴望和焦虑来到组织部的,二十二岁的“生命史上好象还是白纸,没有功勋,没有发明,没有冒险,也没有爱情”,组织部是他走向成熟,实现人生抱负的新的环境,而小说也正是以林震的心理体验为视角,在事业功勋和爱情体验这两条线索上,通过麻袋厂事件的始末,展开对抱负与现实之冲突的叙述。刘世吾的形象当时被认为是一种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的典型。其实,刘世吾的形象在作品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说苏联小说《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里的娜斯佳是林震抱负中的人生偶像,那么在他具体生活境遇中,刘世吾象征了现实对抱负的冲击,或者是抱负对现实的妥协。茹志娟的《百合花》:百合花讲述的事一种解放战争中的小插曲,它将出生入死的战斗场景转移到幕后,借助前沿阵地包扎所的小战士向本地群众借被子的这一平凡的事件展开了对军民关系富有诗意的描写。小说以百合花被子为情节纽带,从最开始的小媳妇不乐意借被子,到后来小战士牺牲之后她亲手将被子铺在了小战士的棺木里面,呈现出了军民鱼水之情的深厚,也将情节贯穿起来,体现了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淳朴优美的心灵。第十一章散文二十六、散文三大家、吴伯箫的代表作、创作特点:杨朔:谋篇精巧,用词诗意,重视从日常事物中提炼出象征化的宏大意义。代表作有《香山红叶》《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等;刘白羽:现实与战争年代的交互式重现,通过场面和景观抒发一种豪迈和激越的感情。代表作有《红玛瑙集》《日出》《灯火》《长江三日》《樱花漫记》等。秦牧:重视知识性,语言上融合杂文和随笔的特点,散文的核心观念凝聚集中,多用史料、传说、见闻将论证证据串联起来,含有开阔的思维视野。代表作有《星下集》《贝壳集》《花城》《潮汐和船》等。杨朔散文被人们称作诗化散文。首先体现为诗的意境,将客观的“景”和“物”与主观的“情”和“理”融为一体,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另首先是诗的构造,迂回周旋,曲径通幽,水到渠成,常使用“欲扬先抑”、“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等手法,注意起承转合,特别重视“转弯艺术”。三是诗的语言,强调语言的诗意、诗味、诗蕴,杨朔散文尚有明显的“小说化”、“通讯化”的痕迹: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重视场景描写和对话描写,追求写作题材的时效性,淡化作者的主体性等。刘白羽的创作风格是奔放雄壮。喜欢以华丽、雄辩、铺张的词句描写巍峨的高山、雄浑的大海、喷薄的日出、不灭的灯火,进而体现他对时代精神的理解,追求所谓“激流勇进之美”。《长江三日》以雄健的笔调对长江特别是长江三峡作了精彩的描绘,升华出“我觉得这是我所经历的大时代忽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飞跃的长江之上”的感悟;同时将三天的江上路程也作了升华,“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行、穿过黑夜走向拂晓的吗?”与杨朔追求构思的精巧委婉相反,刘白羽追求的是宏大的气魄和雄辩的豪情。秦牧:一是思想性。思想性重要体现为秦牧散文有一种很重要的创作动机,即说理,他的散文往往是为了阐明某个道理而创作的。二是知识性。人们将秦牧散文誉为“小百科全书”,他谈天说地,道古论今,描绘山川,辨析名物,包含了大量的知识。三是趣味性。秦牧散文在传达思想、讲授知识的时候,并非采用说教灌输的姿态,而是采用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的办法,有一种引人入胜的力量。思想是秦牧散文的心,知识是其体,趣味是其形,三者的有机融合,使秦牧散文成为与杨朔、刘白羽三足鼎立的一种散文模式。固然,散文三大家也有其深刻的时代局限,其共同处在于“我”的丧失。吴伯箫:吴伯箫的散文不管是怀念延安生活,还是倾述对社会主义的热爱,都宣扬了继承革命传统,促人主动向的的主题。吴伯箫散文的特色之一,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进一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内涵。如《记一辆纺车》中,从“农村用的手摇纺车”引伸出“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的延安精神。吴伯箫普通不即兴成文,而是积累了一段时间的感情之后,再回过头来,追述从前的经历。因此,他的散文在平淡的叙述下蕴藏着深厚的情感,象他亲身经历的延安生活,是之后才写成散文的。这样写成的作品,通过一番回味、洗炼之后,浮光掠影变得清晰明确,片面感受便汇成了完整的印象。吴伯箫是我国卓有成就和深具影响的散文家,1925年在北京求学时开始创作,一生作品200多篇,重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二十七、杂文《三家村札记》“三家村”释义:“三家村”指邓拓、吴晗和廖沫沙三位杂文家。这三位杂文家有某些共同点: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并且都在中共北京市委担任重要职务。“三家村”得名于他们三人1961年至1964年在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上开辟的“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三家村”即三个人的意思。为了这个杂文专栏,他们合用了一种笔名吴南星。“吴”用的是吴晗的姓,“南”用的是邓拓的笔名“马南邨”中的“南”字,“星”用的是廖沫沙原来的笔名“繁星”中的“星”字。“三家村”杂文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值得进一步探讨的一种文学现象。“三家村”由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合集《三家村札记》而得名。“三家村”是在1959年至1962年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杂文创作集体,“三家村”在“左”思潮干扰下异军突起,实在是中国当代杂文史上的一次辉煌。第十二章话剧二十八、田汉、老舍、曹禺的代表作:老舍《茶馆》:艺术特色与成就:(1)一小见大的典型化原则:作者以茶馆作为“窗口”,在三幕戏当中分别裁取了三个旧社会的生活的横断面,呈现了多个各样的人物和各样的事件。以小见大,形象的反映了旧中国五十年的历史变迁。(2)人像展览式的艺术构造:〈茶馆〉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事件,也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作者通过一种个戏剧片段,一各个人物故事,即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也广泛的呈现了时代环境和社会心理。〈茶馆〉的语言简洁,流利,含蓄生动,往往能闻其声而见其人,从几句话立看出一种人物性格,看到当时的社会。《茶馆》(名词解释):是老舍于1957年创作的话剧,是一部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