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探究平面镜的成像_第1页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探究平面镜的成像_第2页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探究平面镜的成像_第3页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探究平面镜的成像_第4页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探究平面镜的成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探究平面镜的成像一、基本信息

学科:物理

所用教材版本:人教版

年级:八年级

课题名称: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探究平面镜的成像课时数:一课时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以“物理学的一般探索过程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积累经验,建立模型,提出简洁的物理规律。”为基本指导思想,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时通过采用小魔术的手段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将看似司空见惯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层层导出。让学生明白看似复杂的物理原理往往可以用简单的物理语言来表述;物理学所追求的是就是一种简洁的美。采用“随堂探究卷”,架设师生互动平台,记录学生探究、成长过程,提供一种信息再处理方式和新的评价方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学情分析]平面镜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但身边越是熟悉的事物就容易被忽视。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在学生的脑海中还只是一个模糊且不成熟的印象。通过《光现象》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光的反射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从而为本节课平面镜成像的做图打下必要的基础。[教材分析]《平面镜成像》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笔者的实施建议是让学生切实经历相关探究过程,在获得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同时领悟科学探究探究的一般思路。[教学准备]平面镜、玻璃、两只蜡烛、白纸、多媒体课件。一、魔术问题:公元世纪我国《淮南子》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这是为什么?反射问题:生活中的穿衣镜、化妆镜等,在物理学中称之为“平面镜”。而我们照镜子的时候在镜子中看到的另一个“自己”就是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二:观察感受平面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平面镜的国家之一。远古时期,人们就利用平静的水面作镜面来梳妆打扮。不但如此,人们还利用水镜来美化环境,建于宋代的桂林花桥,就是利用水镜的作用使建筑更雄伟壮丽。(简单介绍平面镜的发展史)问题:从材料、结构、成像特点等方面观察你手中的平面镜,你有什么发现?物像看上去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玻璃背面有涂层……问题:在刚才的观察中,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如果有将它记录下来__________(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用眼观察,用手接触,发现问题)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和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学生猜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大小;物体距平面镜越远,像越小…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讨论:(1)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物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物和像的大小。(2)用到哪些器材?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板玻璃: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蜡烛:看不清楚像,怎么办;另一根蜡烛的作用:确定像的大小白纸:标出玻璃,蜡烛的位置尺:测量物距和像距(3)请你设计实验的方案,并以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问:仅测一组数据可不可靠)实验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关系(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步骤:1、在纸上竖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2、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像(问:如何确定像的位置)3、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与像重合,在纸上记录下物像的位置4、用直线将物像位置连起来5、改变位置再测几组;将测得数据填入表格中。补充:在玻璃的另一侧放一张纸,看能不能在纸上得到蜡烛的像学生实验并记录数据(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指导小组互评)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大小等于像的大小;物像连线与平面镜垂直(设计意图:通过适当加以点拨,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画图:关于平面镜成像的一个图问:S点有多少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选取两条,画出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交于S’,这就是S在镜中所成的像。由于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称之为虚像(点出刚才学生做图的不足:虚像用虚线表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做图技能,进一步巩固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问题:刚才在玻璃板的背面放上白纸作为光屏,你在光屏上找到蜡烛清晰的像了吗?没有,只能看到有亮光;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平面镜成像原理:由于光的反射面形成虚象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相等(2)像和物大小相等(3)像和物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四、在巩固中提高应用2:小明同学在镜中欣赏自己的全身像,他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推论: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应用3:校医务室检查视力时,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学生看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米,如图所示。而体检要求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米,则该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米(补充:(1)平面镜有增大空间的作用(2)水面成像(3)凸面镜和凹面镜五、小结:(师)请大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及收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研修心得:一、教材处理:《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以下几点:1、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基于初二学生探究基础和知识储备实际情况,教材直接给出了定位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特点。并且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了探究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特点的任务,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本课主要围绕科学家在科学探究时从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导,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拔,最后还是由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二、教学方法的处理:在《平面镜成像》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温故知新→激趣质疑→实验探究→互动研讨→分析解疑→反馈练习→应用提高的教学程序。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很多感性认识,每一位同学都能说出一些,在同学交流过程中,我不失时机的提出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各自的观点看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由于平时很少进行分组实验,加上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相当一部分学生刚开始无从下手,只在左顾右盼,不知怎样做。在实验中我感觉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较差,需要老师更多的指导,需要创设更多的机会,培养他们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更好的体现新课标理念。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是虚像,作为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学生不易理解,通过设计学生容易答出三个问题进行引导,加上前面复习中光路图的画法为突破学生理解平面镜成虚像这一难点打下基础,在课上我又通过演示,让学生自己在镜后放一张白纸作为光屏,从边上看屏上有没有像,和平时投影仪屏上的像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实像和虚像区别,针对学生平时的认识“人离镜子越远,像越小”,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辨别,很好的纠正以前的错误观点。三、不足之处1.对基础差的学生关注不够,他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会很多,可是由于在课堂上需要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另外在课堂上时间有限也是一个原因。2.对于错误的处理方法需要完善,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3.在得出实验结论后,我又试着问同学除了刚才的实验结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还有什么猜想。此时学生普遍提不出问题,表现为思维短路。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衡量一个人有无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很多学生习惯于老师的包办代替,他只是一名听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多的考虑怎样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问题走出课堂,不能把学生培养成被动的、吸收知识的驯服的工具。四、成功之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和课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节课的整体内容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在基础知识方面,大家都能对实验的过程有很好的理解,对于实验的目的也非常清楚,能够很好的利用这次实验来理解平面镜成像。解决实际练习时遇到的问题。在学习技能方面,同学们掌握了一种重要的实验技能——替代法,知道了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掌握的技能更好的处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麻烦,适当的时候,用简单明了的操作来替换复杂困难的操作,用简单明了的问题代替复杂困难的问题。在情感态度方面,同学们通过这次学习,明白了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一个团结协作,共同努力达到目的的过程,体会到合作的快乐。第二节平面镜成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②初步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①体验用“替代法”研究问题。②通过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描述现象、归纳结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图片、观看视频,让学生领略大自然中“平面镜成像”现象的对称与和谐之美,体会到物理学的美妙与神奇。感受平面镜成像应用给生活带来的无穷魅力。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用“替代”来研究问题。教法:探究式教学教具:魔术箱、长纸条、剪刀学具:平面镜成像实验器、平面镜、刻度尺、白纸、跳棋、方格纸。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老师简单介绍箱子(空空的,顶上有一缝)。把一长纸条慢慢放入箱内,在此过程中适当提问。老师指出学好今天的知识就能想揭开箱子的奥秘,投出课题:第二节平面镜成像学生观察发现纸条越来越短,但却不见进入箱内,对此箱充满了兴趣,很想知道箱内有何玄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老师提问:同学们都在哪里见过平面镜成像的现象?见的次数多不多?学生列举见过的平面镜成像现象,指出经常见且在家里见的最多。激起回忆,为猜想做铺垫。提出问题老师提问:对于这些天天都见的非常熟悉的现象,同学们认为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并投出: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学生动脑思考回忆平面镜成像的情形。提示学生以后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多留心。猜想与假设老师根据学生的猜想进行板书,并提示学生尽量描述清楚。(如距离关系)积极猜想,渐渐学会用物理的语言来描述现象,并思考猜想是否正确。感受合理猜想设计实验针对学生的猜想,老师提出先探究两条:像和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学生听讲,明确实验目的。缩小探究范围,降低探究难度,为下一步实验明确目的。老师提出实验前要先知道实验的关键点。通过板书根据学生的回答渐渐提问:=1\*GB3①物体放在镜子的左侧,像在镜子的哪侧呢?=2\*GB3②像具体在哪个位置?=3\*GB3③假如像就在这里(物关于镜子的对称点处),这样物体在左侧,像在右侧,我们该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呢?提出请学生完成讨论内容并投出讨论内容。学生根据回忆或拿起桌上的镜子照照,做出判断,并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回答,认识到找到并且找准像的位置很重要,思考离得较远的物体如何比较大小关系。积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经历科学家最开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老师找几组学生说说讨论结果,让其他学生作出判断,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及简便性。在此过程中,老师进行适当点拨。学生对比并做出评价,认识到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和找到一完全相同的物体来代替物与像对比大小关系。找到实验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感受理解“替代法”。为下一步顺利进行实验打下基础。投出问题,要探究刚才要求的实验目的。请同学们讨论出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并找两组同学展示,其它学生做出评价。讨论并设计完成实验步骤,评价并掌握实验的正确步骤。进一步理解如何准确测量物与像到镜的距离。为实验的顺利进行锦上添花。进行实验老师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并巡回指导,对于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多发问题整体解决。学生进行实验,并将现象和数据记录在学案的表格中。训练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分析与论证等学生实验完毕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分析与论证,找几组同学将其实验结果投在屏幕上,同时进行分析论证。并投出结论。小组分析,论证出结论,同时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并对比自己的结论,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训练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得出正确结论。老师提问在实验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发现?并进行适当点拨。投出对称的结论。学生积极回答,进一步得出:对称,左右相反,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等结论,对最开始的其他猜想进一步进行了判断或进行了补充。提示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要多留心,多注意观察和学会多角度分析与论证。虚像的引入老师提出还有没用到的器材吗?提出那张小白纸除了可以做记号外还可以用来干什么?提示学生可以到处放放,并观察说出现象。对于放在像的位置的学生谈谈现象,然后让所有的学生把白纸放在像的位置进行观察,感受不透过玻璃板观察白纸上没有像,继而引出虚像并给虚像下定义并投出。学生尝试白纸的用途,并说出自己看到的现象,终有学生会把白纸放在像的位置来观察,有的同学能看到像,有的不能看到。在老师的统一要求下做实验,感受虚像。感受科学家发现虚像特点的过程,理解虚像不能用光屏来呈现。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老师投出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找到并画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总结并画出平面镜成像的三个特点。让学生学会总结知识点并与课本结合掌握,知道课本的重要性。交流与评估老师提出让同学们针对实验的成功、失败、不足及改进措施进行交流与评估。包括以下:=1\*GB3①为何同学们做实验时都不约而同的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2\*GB3②为何实验时要三组数据=3\*GB3③方格纸的用途=4\*GB3④使用跳棋在实验中的优点和缺点及改进措施学生交流与评估,在老师的提示引导下完成。由于初学物理很可能不会,通过老师的引导知道如何交流与评估。巩固新知老师再次拿出魔术箱让同学们讨论里面的玄机,根据学生的猜测用刀子划开粘住镜子的胶带,让学生看到镜子的存在并看到镜子后面的长纸条。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破解箱子的奥秘,获得成功的喜悦。使课堂引入与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