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连香治疗更年期烘热汗出经验_第1页
蔡连香治疗更年期烘热汗出经验_第2页
蔡连香治疗更年期烘热汗出经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蔡连香治疗更年期烘热汗出经验

蔡连祥是中国中医药研究所西苑医院妇科主任。他是中国第二次医学理论研究体系的500位著名中医之一。本人有幸跟随蔡师学习,受益颇多。今将蔡师治疗更年期烘热汗出的治疗思路介绍如下。1生理而变,则导致“虚”字难定部分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烘热汗出并伴有烦躁易怒、头晕头痛、心悸失眠、健忘耳鸣等症,西医认为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性轴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产生的。患者感到最痛苦的症状是阵发性烘热汗出,多见于傍晚或情绪激动之后,不能自我控制。蔡师认为:“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这本是妇女由育龄期转向老年期的一个正常生理现象,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不能适应更年期的变化,致体内阴阳关系失调,新的阴阳平衡不能很快建立,从而出现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虚阳外越,迫津外泄之烘热汗出。汗出伤风,气虚表不固,汗出更甚,久则伤风感寒,全身酸痛,关节不利。另外,水不涵木、肝火偏旺兼见烦躁易怒、情志异常,阴虚肝阳上亢兼见头晕头痛,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心火内扰则心悸、失眠、多梦,肾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兼见耳鸣健忘,肾虚外府失荣,筋脉失养兼见腰膝酸软,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则畏寒肢冷,倦怠浮肿。总之,更年期烘热汗出的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阴阳失调。2治疗的概念2.1减轻或消除烘热汗出等症蔡师主张滋补肝肾、调和阴阳治疗的意义在于使患者尽快建立并适应新的阴阳平衡关系,减轻或消除烘热汗出等症,逐渐过渡到老年期。更年期患者由于肝肾阴虚、冲任失调而表现为月经量多、淋漓不断或几月一行,滋补肝肾的意义还在于固冲止血,使患者逐渐过渡到绝经期,不极力恢复患者的正常月经周期。2.2疏肝理气,平肝降火更年期烘热汗出患者多伴有精神脆弱、多疑多虑、失眠多梦、情绪不稳、烦躁易怒等症,是肝肾阴虚导致的肝火不降、疏泄失常和心火偏旺、上扰神明的结果。蔡师认为在滋补肝肾的基础上疏肝理气、养心安神是不可忽视的有效的治疗方法。疏肝理气,平肝降火可调畅气机、调和气血;养心安神可恢复和调整精神;疏肝理气有助于养心安神,以利于情绪的调整。蔡师认为药物治疗是一方面,心理治疗则是另一更有效的疏肝理气、养心安神之法。医者通过交谈、解释、暗示等方法,可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持有良好的心态,症状会减轻或消失,也有利于整个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心理治疗对于更年期患者非常重要,要在药物治疗之前进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3从玉屏风散加浮小麦、煅牡蛎治疗湿风玉屏风散可益气扶正、固表止汗。现代研究表明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更年期烘热汗出者多兼有气虚表不固的表现,由于出汗多,腠理常开,易受风寒,因此蔡师常用玉屏风散加浮小麦、煅牡蛎治疗。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和中缓急;现代研究结果表明有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作用,更年期烘热汗出者由于思虑过度,脏阴不足,神不守舍,出现哭笑失常,言行不节者,蔡师常用甘麦大枣汤治疗。2.4肾阴互相转化说《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中说:“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蔡师认为此观点极有道理,阴阳是互根互用的,并可互相转化,在治疗更年期患者肝肾阴虚、阴阳失调之证,采用滋补肝肾之阴的同时,要注意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使阴得阳升,泉源不竭,最终目的仍是阴阳平衡。3治疗方法3.1患者的治疗采取单独面谈的形式,一次30~60分钟,每周1次,连续4~6次,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思想状况,讲解更年期生理知识,共同探讨治疗方案,帮助其合理安排生活,鼓励加强锻炼等,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渡过更年期。3.2养心安神、通经活络痛苦以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临床效果很好。烘热汗出明显者山萸肉重用至20g~30g,并酌加五味子6g、浮小麦30g、生黄芪15g~30g、煅牡蛎30g(先煎)、知母6g~10g、黄柏6g、地骨皮10g等以涩精固表、清虚热;汗出多易感风寒者加玉屏风散;全身酸痛、关节不利者加羌、独活各10g、桑枝10g、鸡血藤30g、木瓜10g、虎杖10g等以通经活络止痛;烦躁易怒、两胁胀满者加柴胡10g、川棟子10g、白芍15g~20g、香附12g以疏肝理气;哭笑无常、言行不节者加甘麦大枣汤及百合以养心安神、缓中缓急;头晕头痛、两胁胀满者加龟板10g~12g(先煎)、白蒺藜10g、石决明10g~30g(先煎)、钩藤10g(后入)、枸杞子12g、菊花10g以柔肝平肝;心悸、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30g、合欢皮10g、酸枣仁15g~30g、灵磁石30g、生龙牡各30g(先煎)以养心安神定志;耳鸣、健忘、眩晕者加首乌10g、鹿角胶10g(烊化)、天麻6g~10g、桑椹10g、龙眼肉10g以滋肾生髓;畏寒肢冷、倦怠浮肿者加制附子6g(先煎)、肉桂10g、党参15g~30g、防己10g以助阳健脾利水。4味地黄汤—典型病例刘某,53岁,1998年2月21日初诊。主诉:频发烘热汗出2个月余。1年前开始月经不规律,3天/3月~5月,量不多,Lmp1997年11月,近2个月频发烘热汗出,1天十多次,无规律,情绪激动则发作,伴烦躁、失眠、口渴、眩晕,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测BP160/100mmHg。蔡师通过与患者交谈及疏导,使其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虚阳外越,立法滋阴潜阳、清热止汗。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熟地15g、山萸肉20g、山药10g、茯苓12g、丹皮10g、泽泻10g、百合30g、知母6g、浮小麦30g、煅牡蛎30g(先煎)、五味子6g、钩藤10g(后入)。服6剂后二诊,患者精神爽快,烘热汗出明显好转,每日约3~4次,仍头晕眠差,小便黄,舌如前,脉细滑,测BP160/95mmHg,与患者交谈30分钟,处方:生熟地各10g、山萸肉20g、山药10g、茯苓10g、丹皮10g、泽泻10g、汉防己10g、草决明10g、明天麻6g、百合30g、酸枣仁30g、生龙牡各30g、钩藤10g(后下)、知母6g、黄柏6g,再服6剂后三诊,烘热汗出消失,眩晕好转,精神及情绪转好,舌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