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1页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2页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3页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4页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

近年来,克孜勒苏科尔布自治省(以下简称“克州”)党委、人民政府一直坚持教育优先战略,以开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培养“民族通俗”的少数民族人才为目标,积极整合中央、自治区、辽宁省、江西省、江苏省无锡、动能集团及社会各界支持资金,依托扶贫教育工程,不断完善双语教育硬件环境,加强幼儿园双语教育,不断扩大双语教育的范围和范围,使整个城市的双语教育活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克州。特别景观、地质旅游、教育旅游结合,约化、普及专家系克州地处祖国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全州地跨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北麓和塔里木盆地四个环境带,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相邻,北部、西部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两国有长达1195公里的边境线,有254个通外山口;伊尔克什坦、吐尔尕特、红其拉甫、卡拉苏四个国家一类口岸须经克州出境。全州总面积7.25万平方公里,境内群山起伏,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92.4%。平均海拔3100米,有“万山之州”之称。克州辖一市三县(即阿图什市、阿克陶县、乌恰县、阿合奇县)、37个乡(镇),其中牧区乡镇26个。总人口53万。一市三县均属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市),地处反分裂、反恐怖、反渗透的最前沿,是我国通往中亚、西亚的“桥头堡”。2009年底,财政自给率为7.67%,农牧民人均收入1801元,是典型的“少、边、穷”地区,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小州、经济穷州、边防大州、战略重州。二、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州现有大专院校1所,在校学生868人;中等职业学校8所,在校学生1078人;小学161所,在校学生52365人;中学35所,在校学生34766人;幼儿园69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1203人。全州学前和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10833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01718人。学前和中小学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学生43976人,占少数民族在校生的43.23%。全州教职工总数为9608人,专任教师8104人。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专任教师7545人,学前和中小学双语在岗教师3081人,其中,少数民族双语教师2478人,占少数民族教师总数的32.84%。目前,全州开设学前“双语”班662个,学生21203名;小学开设双语实验班765个,学生20756名;中学开设双语实验班76个,学生3202名。2008年9月全州农牧区小学从一年级起均实行了双语教学,所有中学都加大了汉语授课课时量,一些基础较好的学校还实行了理科科目使用汉语授课。三、“双语”教育的成就和经验(一)把发展文化教育贯穿克州教育的始终为从根本上解决克州边远农牧区脱贫致富问题,2004年12月,克州党委、人民政府提出了“强力推进教育扶贫工程”,即把“义教”工程、集中办学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抓住中央、自治区提出发展教育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和措施的有利时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用几年时间,使克州的教育现状、育人条件、教育设施、师资水平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加快集中办学、民汉合校和双语教学工作。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撤销全州边远农牧区的所有“教学点”,并逐步在全州实现“小学办到乡、初中办到县、高中办到州”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州一市三县已集中了5708名边远农牧区小学生到中心乡镇、县城小学就读;集中了10254名边远农牧区初中生到县城初中就读;州直高中集中了3130名边远农牧区高中学生寄宿就读。目前全州“小学办到乡、初中办到县”的目标基本实现,“高中办到州”的目标也在稳步推进。(二)调整学校布局,促进双语教学快速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克州自1998年以来在全州范围内开展民、汉合校、双语教学等工作,研究制订了《克州积极推进双语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克州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双语教学“从幼儿抓起”的教学思路。各县(市)均制定了双语教学发展计划,积极扶持鼓励有条件的个人或机构创办有汉语教学特色的民办幼儿园,鼓励并支持全州各小学充分利用自身条件,挖掘潜力,开办双语学前班。在汉语言授课学校实行民、汉幼儿混合编班,其他幼儿园配有专职汉语教师,对少数民族幼儿进行汉语口语训练。双语教学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克州党委、人民政府把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于2006年率先成立了由克州党委、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骨干设立双语工作办公室。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也成立了双语教学领导小组,把加强双语教学工作与“两基”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各级领导小组的统一规划下,双语教学工作进一步规范,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各幼儿园、中小学把双语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制定量化措施,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改革教学方式,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2.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促进双语教学工作快速发展。各县(市)认真贯彻落实强力推进教育扶贫工程,对农牧区中小学进行了布局调整,全州中小学数由2004年的273所合并为现在的196所。乌恰县原有12所中学,阿合奇县原有8所中学,合并后两县各只设一所初级中学。阿图什市第一小学,阿克陶县实验小学、实验中学,乌恰县实验小学、实验中学,阿合奇县团结小学、同心中学均先后实现民、汉合校。学校合并后,民、汉教师共同工作,民、汉学生共同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部分学校还实行了混合编班、民汉学生互帮互学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师生的汉语水平。学校合并既合理配置了教育资源,扩大了学校规模,又提高了双语教学水平,促进了双语教学工作持续、稳步、健康地发展。3.大力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州直学校和各县(市)针对双语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积极组织招聘双语教师工作。2005年以来,阿图什市陆续招聘了577名合同制教师;阿克陶县招聘了420名新教师,乌恰县招聘了247名新教师,阿合奇县招聘了265名新教师,统一分配到各个乡(镇)学校从事双语教学工作;2006年以来,全州先后招聘了特岗教师625名;2008~2009年,克州教育局为州直中小学新招179名本科生,充实到学校双语教师队伍当中。还及时将自治区支教教师、特岗教师、辽宁省、江苏省、山东省淄博市援疆教师、自治区高校实习支教生、新疆幼儿师范实习生、1+1顶岗实习生等充实到双语教学一线,带动了全州双语教学向纵深发展。这些措施缓解了全州双语教师匮乏的局面。2004年以来,克州教育局共选派了700余人到北京、上海、南京、乌鲁木齐等地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双语骨干教师培训。2008年,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培训计划,克州共选派152名教师参加南疆三地州学前双语一年制和中、短期教师培训班学习。2008年,通过自治区教育厅委托新疆幼儿师范定向招收培养南疆三地州新建学前教育机构双语教师114人,参加克州农村学前幼儿园实习。2007至2010年,克州教育局组织了四期共180多名州、市幼儿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参加为期一年的双语骨干教师培训。该班学员毕业返校后均承担了主要教学任务。各县(市)还对1000多名双语教师进行了汉语测试,并对各学校校长进行了汉语强化培训。阿图什市每年都利用寒暑假举办农村小学各年级教材教法培训班。在加强脱产培训的同时,克州从2005年以来,通过寒暑假的双语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进双语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民族教师的汉语授课能力,探索新的培训方式,积累总结培训经验。4.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双语教学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双语教育教学氛围。近年来,克州高度重视双语教育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营造双语学习的氛围。州委组织部还在全州范围推动机关干部双语学习活动,克州电视台、阿图市广播电台开辟了双语学习栏目,《克孜勒苏报》设立双语学习“每日一句”专栏。克州教育系统通过书写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各种层次的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自治区党委、自治州党委关于实施双语教育的决定。各(县)市举办了多期少数民族少儿口语大赛、少数民族少儿双语才艺大赛及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大赛。组织各乡(镇)学校举办汉语教材“说课”比赛和汉语朗读比赛及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少数民族中小学通过组织汉语演讲比赛、汉语作文比赛、汉语歌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校园内和教室里张贴、悬挂双语宣传标牌、名言警句,为少数民族师生学习和运用汉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和教师学习双语的积极性。阿克陶县还将每年的4~5月定为双语学习月,充分发动广大师生广泛开展双语授课比赛、汉语小字报、双语演讲、小广播员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搞活了双语教学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广大家长对学习双语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明确,学习和掌握汉语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迫切。(三)提高认识结构,采取强化措施,确保双语幼儿园的质量1.以建设单位为单位,成立相关机构自治区南疆片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现场会议暨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启动会议后,克州党委、人民政府把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克州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三县一市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克州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常深入到各幼儿园施工现场,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积极协助自治区督查组对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进行实地督查,确保了全州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的规范、有序和正常运转。2.项目建设和投入使用现状自2008年7月自治区召开南疆片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现场会议暨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启动会议以来,按照工程项目建设计划,2008年,自治区给克州投入中央预算内资金1690万元,首期新建18所双语幼儿园,建设总规模16700平方米。克州2008年新建的18所学前双语幼儿园中,阿图什市7所,阿克陶县9所,乌恰县1所,阿合奇县1所。阿合奇县双语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已于2008年7月竣工并已投入使用。该工程项目得到对口支援城市江苏省无锡市的大力支持,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占地面积11307.05平方米,建筑面积7603平方米。目前已有600余名幼儿入园就读。乌恰县双语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总占地面积17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1600万元,可容纳1100名幼儿,现已有1000名幼儿入园就读,该园在规模上、功能上更上了一个层次,目前已成为乌恰县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阿图什市的7个建设项目,其中5个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项目已经竣工并已开园。城镇第一、二幼儿园改扩建项目得到辽宁省沈阳市的对口援助和大力支持,于2009年4月10日正式开工。其中,第一幼儿园计划投资464.86万元,建设面积3982.99平方米;第二幼儿园计划投资318.13万元,建设面积2850平方米,2010年9月全部投入使用。阿克陶县的9个项目,农村的7个项目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县城第一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得到江西省援建资金的大力支持,已完成改扩建工程,并投入使用,县城第二幼儿园改扩建工程2010年7月竣工。3.项目建设已开工建设2009年,自治区发改委给克州下达30个规划项目,其中阿图什市9个,阿克陶县9个,阿合奇县5个,乌恰县7个。目前,阿图什市农牧区两个项目,一个已完工,一个已完成工程基础,城区的7个项目已完成拆迁、选址等前期工作,已经动工,2010年9月投入使用。阿克陶县农区7个项目已经全部动工,城区第一幼儿园已完成改扩建工程,项目资金与江西省援疆资金整合使用;第二幼儿园改扩建工程2010年上半年完工。乌恰县7个项目,在中央预算内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积极自筹资金,不等不靠,已于2008年4月中旬动工,目前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阿合奇县5个项目,自筹资金于2009年3月中旬开工建设,目前已竣工并全部开园。按照自治区发改委双语幼儿园建设规划,克州2008~2011年计划新建或改扩建幼儿园91所,计划建设面积75780平方米,规划总投资8260万元,计划完成后可基本覆盖全州37个乡(镇)和部分行政村。4.注重双语教学改革,扩大少数民族幼儿渗透增加的重点和开学前双语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克州将以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学前双语教学工作,以优美的环境、完善的教学、优良的食宿条件和高质量的双语教学水平,广泛吸收少数民族幼儿就学,为克州义务教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双语基础。通过这一举措吸引广大农牧民主动将其子女送到双语幼儿园就读,把双语教学“从幼儿抓起”的思路真正落到实处,有力地推动全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四、强化双语师资,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在今后的工作中,克州将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