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梦想的悲剧试析《夜色温柔》的艺术特色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文坛“一代”的作家代表,也是“爵争史”的代言人。他极富戏剧性的人生经历是他创作的源泉和原型,同时又浓缩了一代人的悲欢离合。在作品中,他以自己伟大的艺术天才高度戏剧化地预示和宣告了“美国梦想”的幻灭和悲哀。《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年)标志着他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成熟,被T.S.Elliot称为“自HenryJames以来美国现代小说迈出的第一步”(1)。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3周之后,菲茨杰拉德就写信给著名编辑MaxwellPerkins说:“我正以十分愉快的心情在着手创作一部新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无论在形式、结构,还是在思想内容上都将十分新潮。小说探讨的是乔伊斯和斯泰茵一直致力探讨却无结果,而康拉德根本就没发现的最为典型的时代特征”(2)。作者耗费九年心血才得以完成的这部作品就是《夜色温柔》(TenderIstheNight)。小说在发表之后,却遭到了评论界的冷遇,认为这部作品“在结构上混乱,缺乏清晰的人物典型”(3)。但细读小说之后,不难发现,这部作品结构安排巧妙、叙事角度独特,而且主题深刻,展现了宏大的社会场面,刻画了纷繁众多的人物形象和生动逼真的社会场景,通过凄婉悲哀的故事,真实而沉痛地表现了“美国梦想”的幻灭和悲哀。本文试图从结构安排、叙事技巧和主题三个方面分析《夜色温柔》的艺术特色。独特的结构众所周知,传统的小说多采用线形结构模式,首先对人物背景做出交代,然后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布局结构。然而《夜色温柔》打破了传统的结构模式,首先通过一个涉世未深的18岁少女萝丝玛丽的眼睛详细地描述了迪克夫妇及其朋友们于1925年夏天在法国里维埃拉海滨的假日生活。第二部分以倒叙、闪回、意识流等手法叙述了风华正茂的迪克与尼柯尔相识、相恋及婚后六年(1919-1925)的恩恩怨怨;小说一气呵成,第三部分描写了迪克的沉沦堕落和与尼柯尔的彻底破裂。首先,时间的安排上使人耳目一新,从中间开局使读者直接步入主人公复杂多变的人生。第一部分节奏较慢,真实地记录了这些美国富人们在欧洲纸醉金迷、如梦如幻的生活,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节奏逐渐加快,使读者深切地体会到主人公迪克在金钱的腐蚀下理想的迅速破灭、意志的日趋消沉,直至从读者的视野中彻底消失。这样的时间安排可谓独具匠心,不仅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缩短读者与作品、作品主人公的距离,牢牢地吸引住读者,又迫使读者不得不步步紧追去关注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作者在空间的安排上也非常独特新颖。小说的开篇部分设在风景旖旎的里维埃拉海滨,第二部分首先描写了踌躇满志的迪克在苏黎世与患有精神病的尼柯尔相识、相恋,并以尼柯尔为意识中心再现了他们婚后的生活,简短的一句“我的脚趾在沙子里觉得挺温暖”(4)把读者拉回到第一部分,在空间上与第一部分巧妙地照应起来。作者紧接着交代了迪克在苏黎世与人合开诊所,重新投入到事业中去。第三部分在空间上是第二部分的延续,迪克与合伙人决裂后,又回到里维埃拉,在海滩做最后告别,空间上又巧妙地与第一部分形成照应,构成一个完美的周期。因此作者通过独特的空间安排,使得小说三部分之间巧妙地照应、紧密相联。这种跳跃式的时空组合貌似散乱,实则匠心独运,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难怪作者在写给朋友的信中写道:“这本书的每一部分都体现了我明确的意图……如果明天重写的话,我依然会采用同样的方案……”(5)。文中若隐若现但值得注意的一个地点是迪克的家乡:美国的布法罗(图中用括号表示)。美国的这方水土养育了迪克,把他培养成正直、善良、勇敢的人,使他能够成为乱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幸运儿(有人把他叫做“幸运迪克”259),到苏黎世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并成为美国上流社会的一员;多年以后重返家乡,安葬父亲,他认为“从此与这里再没有什么联系了,也不相信自己还会回来”(355)。然而,上流社会是不会容忍一个穷小子如此“幸运”,迪克最终返回家乡行医,但物是人非,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里,迪克再也找不到实现梦想的世外桃源,只好在家乡小镇漂泊,终其一生。这种隐性的地点设置更有利于达到作者所追求的“小说必须在读者的心灵上产生绵绵不断、语音缭绕的读后效应”(6)。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这种独特的时空安排是作者最令人瞩目的一个创作特色,即:在最短的时空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缩短作者、读者和作品三者之间的距离,令读者不得不紧张地与他一起去关注作品主人公的命运,去感悟现实,品味人生(7)。多维的叙事角度传统的文学叙事多采用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的第三人称讲述所发生的一切、洞察作品人物的内心。《夜色温柔》虽然采用了传统的第三人称的叙事视点,但别开生面的是作者在每一部分都精心选择了一个独特的透视角度。第一部分透过一个涉世未深的18岁女演员萝丝玛丽的眼睛以全景式的描写展现了迪克夫妇及其朋友们富丽奢华的生活。萝丝玛丽凡事依赖包办她人生的母亲,“母亲总能给她重大影响”(163),她“完全相信她(母亲)什么都无比正确”(181),因此这样一个头脑简单、不善思索的女孩只看到周围事物的表象,而不去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因此“爵士乐时代”上流社会的奢华堂皇和纸醉金迷通过她惊奇而艳羡的眼光真实而感性地展现出来,通过她的好恶爱恨逼真地刻画了这些富人们的空虚与无聊。然而就这样一个胸无城府、毫无主见的女孩也依稀能感觉到迪克夫妇貌似幸福美满的生活背后暗藏的危机,如迪克在海滩上告诉她说:“我或许会抛弃你所谓的科学论文”(204),在拒绝她时说:“尼柯尔和我必须过下去,说起来这比愿意生活在一起更为重要”(218),还有第一部分结尾处尼柯尔在卫生间发病的一幕。透过萝丝玛丽这个透视角度,作者不仅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场景,还牢牢地抓住读者的兴趣,引导读者去观察、思索、联想并做出判断。小说的第二部分的透视角度转换到作品的主人公迪克,描述了他的成长、梦想以及在金钱的腐蚀下逐步的沉沦与堕落。迪克是一个才华横溢、前程无量的精神病科医生,他责任心强、踏实勤奋、乐于奉献,遇事冷静理智,以他为透视角度可最大限度地增加叙述的真实性,拉近读者与作品人物之间的距离;同时迪克作为在丈夫和医生的双重身份重压之下心理的微妙变化和极度矛盾就更加真实逼真,更能打动读者,引起读者的同情。第三部分以已经康复的尼柯尔作为透视角度,描写迪克的进一步沉沦和堕落。作为最大受益人,尼柯尔在康复之后应当尽力帮助和挽救迪克,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在迪克多年的悉心照顾和治疗下,尼柯尔刚刚意识到,“就是没有他,我(尼柯尔)实际上也能独立生活”时(441),“几乎完美无缺”(441)的尼柯尔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谁给钱就为谁打仗”(171)的雇佣兵汤米的怀抱。作者选择尼柯尔作为故事的透视角度沉痛地展示了主人公迪克的悲哀,辛辣地批判了美国富人们的冷酷自私,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另外,尼柯尔是迪克返回美国后与那个他曾为之付出一切的社会唯一的联系,只有通过她,作者才能真实而又自然地交代迪克的悲惨结局。迪克在尼柯尔的记忆中日渐淡化,直至彻底消失,使小说真正达到了“在读者的心灵上产生绵绵不断、语音缭绕的读后效应”。因此,作者打破常规,通过变换透视角度,不仅使读者耳目一新,更为重要的是真实地再现了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上流社会的醉生梦死,沉痛地揭示了金钱的腐蚀和毁灭作用,深刻地批判了上流社会的冷酷、庸俗、自私和空虚,以悲怆的笔调描写了梦想幻灭的悲哀与无奈,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深刻的主题《夜色温柔》虽然延续了菲茨杰拉德作品一贯的主题:理想的幻灭,但和“近几乎完美无缺”(8)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相比,《夜色温柔》的主题更加深刻,更发人深省。首先,作者别出心裁地将主人公迪克设计为一个才华出众、上进心强、立志献身精神病学和心理分析学家并已取得骄人成就的医生。迪克曾立志“要做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277),然而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奋斗之后,迪克彻底地失败了:在事业、爱情、婚姻、生活等各个方面。迪克把自己的善良和真情献给了上流社会,希望凭自己的才学和奉献精神,改变病态的社会,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精神荒芜的社会里,迪克注定要失败和毁灭,最终成了梦想的受害者和牺牲品。作者通过“幸运儿”(259)迪克的不幸经历,沉痛地表现了金钱的罪恶影响和梦想最终破灭的悲剧。因此作者为主人公迪克精心设计了精神病科医生这一职业寓意深刻、用心良苦。其次,尼柯尔作为美丽与智慧的化身,却因与父亲乱伦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财富使她成为时代的宠儿,拥有一切,然而财富正是她最大的悲哀。在迪克多年的悉心照顾和治疗下,尼柯尔刚刚意识到,“就是没有他,我(尼柯尔)实际上也能独立生活”时,就无情地抛弃了毫无利用价值的迪克。因此,以尼柯尔、尼柯尔的父亲和姐姐为代表的美国富人们在真诚、善良的迪克的对比下显得更加冷酷自私、道德败坏,从而使得小说对丑恶社会的批判和揭露更加的尖锐而深刻。迪克尽管不象盖茨比那样充满神秘色彩,但更为真实具体,他的理想更为现实,所处的环境更为广阔,所付出的努力和最终的结局也就更为悲惨。小说的结尾虽然不像《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尾那样悲壮凄凉,但迪克最终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不在这个镇子、就在那个镇子”(469)之间漂泊的结局更真实生动,更能打动人,发人深省,真正达到了“在读者的心灵上产生绵绵不断、语音缭绕的读后效应”。因此《夜色温柔》的主题更加深刻、意义更加深远。难怪沃尔夫(ThomasWolf)致电作者说:“我认为,你在这部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比当今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还要真实。在我看来,这部小说比你的其他任何作品都更有深度,你所思考的问题也更加深刻……这是你迄今为止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9)。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夜色温柔》不论是巧妙的时空设置、独特的多维叙事角度,还是深刻的主题,都充分体现了它的现代主义艺术风格。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小说描写场面宏大、逼真,刻画人物众多,语言流畅、优美。美国女作家MarjorieKinnanRawlings曾这样评价这部小说:“小说展现的是最为普通的人的生活,描写的是最为平常琐碎的场景和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练习与测试》《补充习题》《自主乐园》答案(所有测试题作文都有6篇范文)
- 2025年浙江杭州余杭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苏建湖县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光纤芯施工合同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维保故障处理2
- 2025标准个人房租赁合同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测试题190道(附答案)
- 2025大学生签订实习合同注意事项
- 2025年德阳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答案
- 中学八年级物理《52-生活中的透镜》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 读后续写打碎花瓶的小男孩讲义2023届高考英语作文备考
-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都江堰简介课件
- 学校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范文(5篇)
- 《母鸡》课件 王崧舟 千课万人 (图片版不可编辑)
- 国开电大《工程数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5答案
- 13、试生产开停工方案
- 12YJ6 外装修标准图集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教学课件
- 初中数学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生活中的一次模型PPT
- 煤化工概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