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学试题_第1页
人体运动学试题_第2页
人体运动学试题_第3页
人体运动学试题_第4页
人体运动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人体运动学练习第一章人体运动学总论一.学习目标(一)运动学基本概念1.掌握人体运动学,功能解剖学,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质点,刚体,轨迹,位移,路程的定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人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平动,转动和复合运动等基本概念。掌握运动的相对的原理,人体运动的三个面和三个轴以及康复医学中人体运动的始发姿势。2.熟悉时程,速率,角加速度,家位移等概念。熟悉两种参考系的定义,自由度的概念。熟悉人体运动学的内容,方法及康复治疗学的关系和意义。3.了解速度与速率的区别,运动的量的特点。了解人体运动学发展简史。(二)人体运动的形式和原理1.掌握关节运动的形式和各个关节的主要运动方向;掌握杠杆原理和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熟悉相关概念2.熟悉人体运动的基本形式,推、拉、鞭打、蹬伸、缓冲的定义;掌握摆动、躯干扭转和相向运动的概念(能够举例说明)3.了解人体简化后的主要运动形式(三)人体运动的动力学1.掌握动力学基本概念,如力、应力和应变、强度和刚度、弹性和塑性、蠕变、应力松弛等。掌握梅脱、心脏的功能能力、运动能力和靶心率的概念。2.熟悉牛顿的三个运动定律;熟悉人体的功能关系在制定运动处方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人体简化后的主要运动形式以及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四)人体运动的静力学1.掌握静力学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力矩、力偶、力的平移定理,稳定角、平衡角、稳定系数和人体中心的概念,以及人体重心的位置。2.熟悉力矩、倾倒力矩的概念和保持人体平衡的条件。(五)人体转动力学1.掌握人体转动的力学条件和肢体围绕关节转动的力学条件。2.熟悉康复治疗中所评测和训练肌力中肌力概念的实质。3.了解转动定律、动量矩和冲量矩的内容。二、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应变A.人体机构内某一点受载时所发生的变形B.人体结构内某一平面对外部负荷的反应C.人体承受负荷时抵抗破坏的能力D.人体在受载时抵抗变形的能力E.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的能力2.第三类杠杆属于A.平衡杠杆B.省力杠杆C.速度杠杆D.一般杠杆E.省时杠杆3.第一类杠杆属于A.平衡杠杆B.省力杠杆C.速度杠杆D.一般杠杆E.省时杠杆4.xx医学治疗的主要方式A.理疗B.运动疗法C.针灸、按摩D.疗养、xxE.作业治疗(二)名词解释1.人体运动学1.功能解剖学2.生物力学3.运动生物力学4.应力5.质点6.刚体7.力矩8.阻力点9.力偶10.梅脱11.第三类杠杆12.人体运动的始发姿势13.心脏的功能能力(F.C)14.稳定角15.稳定系数16.复合运动17.转动惯量18.惯性参考系19.非惯性参考(三)简答题1.述人体运动的面和轴2.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的内容是什么?3.试述杠杆原理在康复治疗学中的应用。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A2.C3.A4.B(二)名词解释1.人体运动学是研究人体活动科学的领域。是通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和研究人体和器械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或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轨迹,而不考虑人体和器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本书所讲的人体运动学,主要指人体的功能解剖学、生物力学和部分运动生物力学的内容。2.功能解剖学研究运动器官的结构是如何适应其生理功能的学科,为功能解剖学。3.生物力学研究生物体机械运动的规律,以及力与生物题的运动、生理、病理之间关系的学科为生物力学。4.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运动中人体和器械运动力学规律的学科,为运动生物力学。5.应力指人体结构内某一平面对外部负荷的反应,用单位面积上的力表示,(N/C㎡)。6.质点是指具有质量、但可以忽略其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而视为几何点的物体,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力学简化模型。7.刚体是由相互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许多质点组成的连续体,它有一定形状、占据空间一定位置,是由实际物体抽象出来的力学简化模型。在运动生物力学中,把人体看作是一个多刚体系统。8.力矩是力对物体转动作用的量度,是力和力臂的乘积。9.阻力点阻力杠杆上的作用点称为阻力点,是指运动阶段的重力、运动器械的重力、摩擦力或弹力以及拮抗肌的张力,韧带、筋膜的抗牵张力等所造成的阻力。他们在一个杠杆系统中的阻力作用点只有一个,即全部阻力的合力作用点为唯一的阻力点。10.力偶通常把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互相平行,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一对力称为力偶。11.梅脱能量代谢单量。每公斤体重从事1分钟活动,消耗3.5毫升的氧,其运动强度为1MET。12.第三类杠杆其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的中间,如使用镊子。又称速度杠杆。此类杠杆在人体上最为普遍,如肱二头肌屈起前臂的动作,支点在肘关节中心,力点(肱二头肌在桡骨粗隆上的止点)在支点和阻力点(手及所持重物的重心)的中间。此类杠杆因为力臂始终小于阻力臂,动力必须大于阻力才能引起运动,但可使阻力点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和幅度。13.人体的始发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目平视,双足并立,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体侧,掌心贴于体侧。14.心脏的功能能力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或者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最大MET值。或者心脏功能容量/体力功能容量,指体力活动的能力。在健康人,心脏的功能能力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相应的MET值。15.稳定角是重心垂直投影线和重心至支撑面边缘相应点的连线间的夹角。是影响人体平衡稳定性的力学因素。16.稳定系数为倾倒力开始作用时稳定力矩与倾倒力矩的比值。17.复合运动人体的绝大部分运动包括平动和转动,两者结合的运动称为复合运动。如骑自行车时,躯干可近似的看作平动,下肢各关节围绕关节轴进行多级转动。研究中通常把复合运动分解为平动和转动,使问题大大简化。18.转动惯量物体的转动惯量是物体转动惯性的大小。19.惯性参考系把相对于地球静止的物体或相对于地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标准的参考系叫惯性参考系,又称静参考系或静系,如跑道。20.非惯性参考系把相对于地球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标准的参考系叫非惯性参考系,又称动参考系或动系。在描述人体运动的局部肢体的运动状态时,往往需要这种参考系。如描述人游泳的划水动作时,就采用动系,建立在人体的肩关节处。采用动系后要考虑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及矢量合成问题。(三)简答题1.运动学中的坐标系是三维的。有三个面:水平面(与地面平行的面,把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额状面(与身体前或后面平行的面,把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和矢状面(与身体侧面平行的面,把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每两个面相交的线即称为轴,也有三个:横轴(与地面平行且与额状面平行的轴)、纵轴(额状面与矢状面相交叉形成的、上下贯穿人体正中的轴)、矢状轴(与地平面平行且又与矢状面平行的轴,在水平面上前后贯穿人体)。2.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运动中需要克服大的阻力/需要快的速度时,虽然运动链中各个关节同时用力,但总是大关节最先产生运动,然后依据关节的大小出现一定的先后顺序。其意义在于主动强化训练大关节,发挥其潜力,利于训练的完成。小关节是人体动作的支撑点,对动作完成后身体的平衡保持有重要作用,还可影响动作时间,提高速度。不需要克服大的阻力/需要快的速度的运动,可以不采用以上所述的顺序。3.杠杆原理在康复治疗学中的应用。(1)省力:要用较小的力去克服较大的阻力,就要使力臂增长或缩短阻力臂。在人体杠杆中肌拉力的力臂一般都短,可以通过籽骨、肌肉在骨上附着点的隆起等来延长力臂。如股骨大转子就增大了臀中肌、臀小肌的力臂。提重物时,使物体靠近身体也可以使阻力臂缩短而省力。(2)获得速度:许多动作不要求省力,而要求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和运动幅度。为达到此目的,就要增加阻力臂和缩短力臂。人体杠杆中大多数速度杠杆,在运动中为了活动更大速度,经常使几个关节组成一个长的阻力臂,如掷铁饼就要先伸展手臂。有时还要附加延长的阻力臂。(3)防止损伤:人体肌杠杆多属于速度杠杆,一般不能省力。所以阻力过大的时候,容易引起运动杠杆各环节,特别是其力点和支点(肌腱、肌止点以及关节)的损伤。应加强肌力训练,并适当控制阻力及阻力矩,以保护肌杠杆。第二章运动学第一节骨的结构与功能解剖一、学习目标3.掌握骨结构、长骨骨干密质骨的结构及骨的成分4.熟悉骨的代谢和骨的钙化5.了解骨的机能二、习题(一)选择题【A1型题】1.位于四肢的骨多为A.扁骨B.长骨C.短骨D.不规则骨E.含气骨2.下列哪项不属于骨膜的特点A.分骨内膜和骨外膜B.骨内膜有破骨细胞C.骨外膜有成骨细胞D.对骨再生无任何作用E.骨膜上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3.骨的主要成分是A.骨膜B.骨质C骨髓D骨干.E.骨骺4.分布在骨表面及长骨骨干的是A.骨质B.骨膜C.骨松质D.骨密质E.以上都是5.骨密质主要分布在A.短骨的内部B.长骨的内部C骨的外表面.D.骨髓腔中E.骨骺6.具有造血功能的结构是A.骨松质B.骨膜C.红骨髓D.黄骨髓E.密质骨7.使骨具有韧性与弹性特征的物质是A.无机物B.有机物C.钙盐D.成骨细胞E.以上都是8.成年人骨的化学成分其结构比例是A.有机物,无机物B.无机物,有机物C.有机物、无机物各D.无机物,有机物,水E.以上都不对9.一个骨的重建周期约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E.半年10.下列哪项不是骨的作用A.杠杆作用B.支撑作用C.造血作用D.钙磷库E.连接作用(二)名词解释1.骺软骨2.骨单位3.骨松质4.骨密质5.骨基质6.骨组织7成骨细胞8.破骨细胞9.骨细胞10.骨钙化(三)简答题1.简述密质骨的构造与功能特点。2.儿童、成年人、老年人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各有何特点?在体育锻炼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1型题】1.A2.B3.B4.D5.C6.C7.B8.B9.B10.E(二)名词解释1.骺软骨是幼年时期位于骨干骺端处的软骨,参与骨的生长。成年后,骺软骨板骨化后遗留成骨骺线,骨的生长也随之停止。2.骨单位是骨密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位于骨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骨干骨密质的主体。从骨单位的横断面可以看到同心分布的骨板,成为不同直径的、一层套一层的封闭的圆柱。3.骨松质分布于长骨的骨骺和骨干的内侧面。由数层平行排列的骨板和骨细胞构成大量针状或片状骨小梁,并相互连接成多孔隙网架结构,网孔即骨髓腔,其中充满红骨髓。4.骨密质分布于长骨的骨干和骨的外表面,其骨板排列很规则,按骨板的排列方式分为环骨板,骨单位和间骨板。5.骨密质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有机质包括大量骨胶纤维,占有机质的90%,基质呈凝胶状,主要含有中性和弱酸性糖胺多糖,还有多种糖蛋白,如骨钙蛋白,骨粘连蛋白和骨桥蛋白。6.骨组织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细胞构成。钙化的细胞间质称骨基质。细胞包括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3种。7.成骨细胞位于成骨活跃的骨组织表面或紧紧包靠在邻近成骨细胞上。常成层排列。胞体呈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表面有许多细小突起,与相邻的成骨细胞或骨细胞突起形成缝隙连接。细胞核大而园,核仁明显。胞质嗜碱性。可分泌有机质的骨胶纤维和基质,称类骨质,同时以细胞膜出芽方式向类骨质中释放基质小泡,小泡内含钙,小的骨盐结晶和钙结合蛋白。基质小泡是使类骨质钙化的重要结构。8.破骨细胞常位于骨组织表面。是一种多核的大细胞,直径100um,含有2-50个核,现在认为它是多个单核细胞触和而成。光镜下,破骨细胞的胞质呈泡沫状,多为嗜酸性,贴近骨基质的一侧有纹状缘。破骨细胞有溶解和吸收骨基质的作用9.骨细胞单个分布于骨板内或骨板间,胞体较小,呈扁椭圆形,有许多细长突起,胞质弱嗜酸性。骨细胞的胞体位于骨陷窝内,突起位于骨小管内。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缝隙连接相连,骨陷窝和骨小管内含组织液。骨细胞对骨基质的更新和维持有重要作用。骨细胞及其突起的总面积很大,与骨基质相接触,对于骨陷窝组织液中钙与血钙的交换及维持血钙的恒定有一定作用。10.骨钙化主要是指在成骨细胞合成并分泌骨的有机成分(有机基质)后,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机盐有序地沉积于有机质内的过程。骨的钙化过程极为复杂而微妙,它涉及细胞内、外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的过程。(三)简答题1.骨密质由排列很规则的骨板所组成。按骨板的排列方式可将骨板分为环骨板、骨单位和间骨板。环骨板是环绕骨干内、外表面的骨板,分别称为内环骨板和内外环骨板。外环骨板较厚,数层到十多层,整齐的环绕骨干排列;内环骨板较薄,仅几层,排列不甚规则。骨单位数量最多,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呈圆筒状,中轴有中央管,周围为4~20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间骨板是骨单位或环骨板在生长、改建过程中被吸收后残留的部分,呈不规则形,充填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的平行骨板。由于密质骨排列紧密,因而在功能上具有抗压、抗压缩和抗扭转能力强的特点,常分布于长骨的骨干和骨的外表面。2.骨的有机质与无机质按一定的比例(前者约占,后者约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骨组织具有坚硬、抗冲击力的特征,而又能获得很高的机械性能和生理功能。因此,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结合,加之骨的结构特点,使骨具有一定的坚固性和弹性。使骨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比例会随着年龄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有机质与无机质的比例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少年儿童有机质的含量相对较多,因而其骨具有弹性好、坚固性差,不易骨折但易变形的特点。老年人的骨其无机质的含量相对较多,其骨脆性大,容易骨折,且骨折后不易愈合,因此,在日常生活及体育活动中应充分注意骨成分的年龄特征,以避免骨变形或骨折的发生。第二节骨的生物力学一、学习目标1.掌握骨的应力、应变、骨的载荷和变形;掌握骨的功能适应性原则。2.熟悉骨的生物力学特征;熟悉运动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及作用原理。3.了解载荷与骨折的关系及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二、习题(一)选择题【A1型题】1.骨在承载负荷的情况下能抵抗其被破坏的能力是A.骨的韧性B.骨的强度C.骨的刚性D.骨的弹性E.骨稳定性2.骨在外力作用下能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是A.骨的韧性B.骨的强度C.骨的刚性D.骨的弹性E.骨稳定性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轴线方向作用于骨的两端的载荷是A.剪切载荷B.压缩载荷C.拉伸载荷D.复合载荷E.弯曲载荷4.施加于骨组织表面的两个沿轴线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对的载荷是A.剪切载荷B.压缩载荷C.拉伸载荷D.复合载荷E.弯曲载荷5.跌倒后发生的桡骨远端骨折,其所受到的力往往是A.剪切力B.扭转力C.压缩力D.负荷力E.拉伸力6.骨在外力作用下的局部变形称A.应力B.应变C.压缩D.应变能量E.拉伸7.不会对骨造成永久性变形的载荷位于A.弹性变形区内B.塑性变形区内C.屈服点以后D.弹性变形区外E.以上都不对8.对一对相聚很短、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于骨时可能会发生A.剪切骨折B.扭转骨折C.压缩骨折D.粉碎性骨折E.拉伸骨折9.疲劳性骨折的好发部位是A.上肢骨B.躯干骨C.下肢骨D.上臂骨E.以上都是10.外部形状的改变称为A.骨重建B.骨构建C.骨内部再造D.骨外部再造E.以上都不对(二)名词解释1.骨强度6.骨的各向异性2.骨应力-应变曲线7.压缩变形3.骨应变能量8.骨的稳定性4.拉伸载荷9.应力性骨折5.复合载荷10.骨外表再造(三)简答题1.何谓骨的载荷和骨的应力?骨应力常有哪几种?对骨有何生理意义?2.简述骨松质的结构特征与其功能适应性。3.简述机械力对骨的影响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1型题】1.B2.C3.C4.E5.D6.B7.A8.A9.C10.D(二)名词解释(三)骨强度指骨在承受负荷的情况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是衡量骨的承载能力的指标之一。(四)骨应力-应变曲线表示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的曲线。该曲线分弹性变形区和塑性变形区两个区。在弹性变形区内的载荷不会造成骨的永久性形变(如骨折)(五)骨应变能量指达到极限负荷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下面的面积,该面积表示导致骨折所需要的能量。一般骨的生理负荷使骨产生弹性变形,是弹性区内骨所能承受应力的大小。当外力去除后,弹性区内的能量能同时被骨释放,使骨恢复原状。(六)拉伸载荷骨的两端受到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轴线的载荷。骨受拉伸载荷后,能够导致骨骼内部发生拉应力和应变,使骨伸长并同时变细。(七)复合载荷骨处于两种或多种载荷的状态。(八)骨的各向异性骨的结构为中间多孔介质的夹层结构材料,这种材料称为各向异性体,因其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质不同,称各向异性。(九)压缩变形压缩载荷作用于骨且超出其生理承载极限时,骨组织产生的短缩形变。(十)骨的稳定性指骨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是衡量骨承载能力的指标之一。(十一)应力性骨折指骨长期承受反复负荷(如长时间的行军、锻炼)后发生微损伤而逐渐形成的骨折。它是由于损伤的不断积累,超过机体的修复能力,继而产生的骨折。(十二)骨外表再造骨外部形状的改变称为外表再造,是骨适应其承载而作出的适应性变化,可以表现为骨最优化的形状。(三)简答题1.作用在骨表面的各种外力,即骨的载荷。当作用于骨时,骨以形变产生内部的阻抗以抗衡外力,即是骨产生的应力。应力的大小等于作用于骨截面上的外力与骨横断面面积之比,单位为Pascal(Pa=N/㎡),即牛顿/平方米。骨的应力根据作用于骨的力不同而不同,常见的应力有应压力、拉应力及剪切应力等。应力对骨的改变及在生长和骨的吸收中起着调节作用,应力不足会使骨萎缩,应力过大也会使骨萎缩。因此,对于骨来说,存在一个最佳的应力范围。2.骨松质的网络形式与其结构密度有密切关系。由于骨的密度依赖于外加载荷的大小,因此,不同部位骨松质具有不同类型的显微结构,也表现出对不同受力特点和不同力学环境的适应性。骨松质的密度结构与其所受的应力大小成正比,在密度相对较低的骨松质部位,骨小梁主要表现为开放型的针状结构,即低密度的针状开放网络与低应力区域相对应;在密度相对较高的骨松质部位,因有较多的骨组织聚集在骨小梁上,则形成密闭式的片状结构,即高密度的片状封闭网络产生于高应力区域;中等相对密度时,结构由针状和片状网络混合而成。骨小梁的排列方向依赖于作用在骨松质上的应力的大小、方向和力的类型。若骨松质主要承受轴向压缩应力,其骨小梁呈柱状对称性排列。在垂直方向,柱状骨小梁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而在水平方向,骨小梁的刚度和强度就相对较低。如果受力情况复杂,骨小梁的结构也将呈现复杂性,并表现出高度的不对称性。当骨骼中钙质减少、开始发生骨质疏松时,往往是遵循承重功能最重的骨小梁最后消失的原则,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免于或减轻伤害3.在骨承受载荷的限度内,根据沃尔夫定律,成人骨对机械力的反应是由应力值所决定的。一般而言,机械应力与骨组织之间存在着生理平衡,在平衡状态下,骨组织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大体相同,当人体活动增加、应力增大时,成骨细胞活性增强,骨质生成增加,骨的承载面积增大,以适应大的运动量需要。与此同时,使应力下降而达到了新的平衡。反之,当应力降低时,破骨细胞的活性则增强,骨吸收功能增大,骨组织量下降,结构使应力增加。可见,骨对生理应力刺激的反应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应力越大,骨组织增生和骨密质增厚越明显。所以,保持相当的运动量(尤其是老年人和更年期妇女)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之一。第三章肌运动学一、学习目标(一)肌的生物学基础1.掌握肌原纤维组成、结构和功能特征、肌的功能、运动单位、肌力和肌耐力的概念、向心运动、离心运动的概念、牵拉-缩短周期的概念、原动肌和拮抗肌的概念。2.熟悉肌的类型,不同肌的组织化学、功能特性和收缩特点;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爆发力的概念、肌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牵拉-缩短周期的性质和特点,牵拉-缩短周期中力量和爆发力弹性势能增强的机制。3.了解不同运动项目肌纤维的组成特点,运动单位肌纤维的排列方式,肌张力的概念和肌张力异常的原因,肌应力-应变特性。(二)肌的运动适应机制1.掌握超量恢复原理,肌电刺激作用原理。2.熟悉肌运动适应的基本要素,肌的急性适应变化和慢性适应表现,肌在牵拉-缩短周期运动中的训练适应机制,熟悉肌对温度和电刺激的适应和反应。3.了解力量训练引起的肌纤维增大表现,慢性适应对肌底物水平的影响。(三)肌的运动控制与协调1.掌握神经适应的概念,运动控制理论和主要运动控制方式。2.熟悉神经适应的结果,神经与肌的交互影响作用,运动肌神经支配和控制的形式,牵张反射的生理意义。3.了解随意运动冲动的神经元传导途径。(四)肌的功能与运动障碍1.掌握肌在平衡与协调中的作用,在步行周期中的作用。2.熟悉协同动作的概念,姿势协同动作的三种运动模式,肢体固定和活动减少对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3.了解肌功能对步态及行走能力的影响;组织过度应变的表现或特征及其肌劳损的关系。二、习题(一)选择题【A1型题】1.与心肌和平滑肌相比,骨骼肌的特点是A.兴奋性B.收缩性C.伸展性D.随意性E.节律性2.肌运动状态A.肌缩短B.保持不变C.肌延长D.轮流收缩E.以上都是3.关于爆发力A.白肌纤维占优B.运动纤维募集多C.快速纤维功能D.收缩速度是关键E.以上都是4.通过被动运动测评A.快速力量B.肌张力C.肌耐力D.肌耐力E.以上都不是5.运动训练对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A.负氮平衡B.线粒体的数量减少C.恢复时间缩短D.ATP生成与利用减少E.反应时间延长6.等长运动,除外A.固定体位和维持姿势B.力的大小不变C.起止点不变D.不做功E.维持姿势7.牵拉-缩短周期,肌先A.等长运动B.向心运动C.等张运动D.离心运动E.以上都是8.牵拉-缩短周期运动疲劳的特征1.肌力峰值升高B.离心阶段运动时间缩短C.肌回弹性能的减弱D.肌牵张反射减弱E.肌耐力正常9.肌急性适应变化表现,错误的是A.ATP含量降低B.磷酸肌酸含量降低C.糖原含量降低D.乳酸含量降低E.3-磷酸甘油含量升高10.肌对冷热刺激适应与反应,错误的是A.短暂的冷刺激可使肌的兴奋性和收缩功能增强B.短暂的热刺激可使肌的兴奋性和收缩功能增强C.长时间的冷刺激不利于痉挛肌的松弛D.长时间的温热刺激有利于痉挛肌的松弛E.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兴奋性不同11.肌基本运动功能单位是指A.肌原纤维B.肌纤维C.肌小节D.粗肌丝E.细肌丝12.肌中的收缩蛋白是指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D.肌钙蛋白E.原肌球蛋白13.快速纤维的形态特征A.肌纤维直径大,线粒体较多B.肌纤维直径大,线粒体较少C.肌纤维直径小,线粒体较多D.肌纤维直径小,线粒体较少E.以上都不对14.肌收缩的物质基础A.粗肌丝B.细肌丝C.肌动蛋白和原肌球蛋白D.粗肌丝和细肌丝E.肌钙蛋白15.细肌丝主要组成A.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B.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球蛋白C.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D.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E.肌动蛋白、肌球蛋白、肌钙蛋白16.参与构成粗肌丝A.肌动蛋白B.肌球蛋白C.原肌球蛋白D.肌钙蛋白E.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17.下列哪种肌运动不做功A.向心运动B.离心运动C.等长运动D.等张运动E.减速运动18.肌实现向心运动或离心运动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是A.肌纤维B.肌原纤维C.肌小节D.肌动蛋白E.肌丝19.最易引起肌痛的运动形式A.向心运动B.等张运动C.离心运动D.等长运动E.等速运动20.产生最大肌力的运动形式A.向心运动B.等张运动C.离心运动D.等长运动E.等速运动21.与快速纤维相比,慢速纤维的特征是A.直径大B.抗疲劳能力弱C.肌力大D.有氧代谢酶活性高E.血液供应差22.耐力训练对肌的影响A.慢性纤维选择性增大B.快速纤维选择性增大C.慢速、快速纤维均增大D.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大E.有氧代谢酶活性降低23.提高慢速纤维代谢能力的运动宜(二)强度低,持续时间短B.强度低,持续时间长C.强度大,持续时间短D.强度大,持续时间长E.强度大,间隙时间长24.与拮抗剂互为拮抗剂的是A.原动肌B.副动肌C.固定肌D.中和肌E协同肌25.肌电刺激的作用,错误的是A.促进反射B.导致疼痛C.延缓肌萎缩D.延缓肌功能退化E.促进功能恢复26.肌收缩的张力明显增加,但无可见关节运动A.等张运动B.等长运动C.等速运动D.放松运动E.耐力运动27.决定爆发力的因素A.肌力量与收缩速度B.肌张力C.运动速度D.运动持续时间E.以上都不对28.关于等张收缩的不正确的是A.肌力大于阻力B.运动时间肌张力大致恒定C.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D.肌长度不变E.也称动力性收缩29.不需要患者主动用力的运动是A.主动运动B.助力运动C.渐进抗阻运动D.被动运动E.抗阻运动30.关于平衡,错误的是A.肌的机构和功能是基础B.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是关键C.等长收缩维持静态平衡D.等张收缩维持反应性平衡E.平衡功能可在反复训练中逐步提高31.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典型步态1.痉挛步态B.划圈步态C.剪刀步态D.前冲步态E.垂足步态32.慌张步态见于A.脊髓灰质炎B.小脑功能障碍C.帕金森病D.痉挛性脑性瘫痪E.脑血管病33.帕金森步态表现,错误的是A.肌张力异常增高B.肌张力异常降低C.步行启动困难D.止步困难E.行走时躯干前倾34.不是颈前肌麻痹时的步态表现A.足下垂B.跨越步C.髋关节屈曲度增大D.膝关节屈曲度减小E.踝关节在摆动相呈趾曲35.失用性肌萎缩形成机制A.神经兴奋性增加B.反射性抑制C.肌横断面积增大D.肌激活增加E.以上都是36.失用性肌萎缩程度取决于A.肌固定的时间B.肌初长度C.应力作用D.疼痛抑制E.以上都是【B1型题】题37~38共用备选答案A.主动肌B.副动肌C.拮抗肌D.固定肌E中和肌37.作用与原动肌相反38.抵消原动肌不需要的动作题39~41公用备选答案A.心脏B.神经C.骨D.关节E.肌39.动力器官40.发挥杠杆作用41.运动枢纽题42~44公用备选答案A.痉挛步态B.慌张步态C.剪刀步态D.划圈步态E.垂足步态42.帕金森病43.偏瘫44.痉挛型脑性瘫痪题45~46公用备选答案A.等长运动B.等张运动C.等速运动D.向心运动E.离心运动45.静态平衡需要肌46.动态平衡需要肌(二)名词解释1.肌力5.主动肌2.肌耐力6.运动单位3.向心运动7.肌的生理横断面4.离心运动8.爆发力9.拮抗肌肉11.协同动作10.神经适应(三)简答题1.简述肌的功能2.简述肌力的影响因素3.牵拉-收缩周期的弹性势能增强的机制4.简述超量恢复原理5.简述长期运动训练对肌底物水平的影响6.简述运动控制理论和运动控制机制7.简述腰背肌对脊柱稳定及功能的影响8.简述肌功能障碍的原因9.简述肌电刺激增强肌力的机制10.简述姿势协同动作的运动模式及平衡作用11.简述肌组织过度应变与损伤特征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1型题】1.D2.E3.E4.B5.C6.B7.D8.C9.D10.C11.B12.C13.B14.D15.A16.B17.C18.C19.C20.C21.D22.C23.B24.A25.B26.B27.A28.D29.D30.D31.B32.C33.B34.D35.B36.E【B1型题】37.C38.E39.E40.C41.D42.B43.D44.C45.A46.B(二)名词解释1.肌力又称最大力量是肌收缩时表现出来的能力,以肌最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表示。2.肌耐力又称力量耐力,是指肌在一定负荷条件下保持收缩或持续重复收缩的能力,反映肌持续工作的能力,体现肌对抗疲劳的水平。3.向心运动也称向心收缩是指肌收缩时,肌的长度缩短,两端附着点互相靠近。4.离心运动也称离心收缩是指肌收缩时肌力低于阻力,使原先缩短的肌被动延长。5.主动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称为原动肌,其中起主要作用者称为主动肌。6.运动单位肌收缩必须有完好的神经支配,一个前角细胞,它的轴突和轴突分支,以及它们所支配的肌纤维群,合起来称为运动单位。7.肌的生理横断面肌由肌纤维组成,每条肌纤维的横断面的总和称为肌的生理横断面。8.爆发力是指在最短时间内发挥肌力量的能力。9.拮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称为拮抗肌。10.神经适应由运动引起的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变化称为神经适应。11.协同动作多个肌群在一起工作所产生的合作性动作被称为协同动作。(三)简答题12.肌的功能是运动、支撑骨骼、维持姿势、保护身体和产热。13.肌的生理横断面、肌的初长度、肌的募集、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和杠杆效率。14.以牵拉-缩短周期肌运动为主的自然运动,包含主要由离心运动引起的高强度的力的调节性释放,这种高强度的力有利于肌-腱复合体中弹性应变能量的储存,即有效增强弹性势能,使离心运动后的向心运动比单纯的向心运动做功更强,也更为有效。15.运动和运动后肌经历一个疲劳与恢复过程,肌疲劳时,其收缩力量、速度和耐力都会明显下降,同时肌内能源物质、收缩蛋白和酶蛋白都有所消耗,在休息后的恢复过程中,上述已消耗物质得到补充、生理功能逐渐得到恢复、并超过运动前的水平,这就是肌超量恢复。16.长期运动训练使肌底物长生适应性改变,主要包括:(1)糖原:耐力训练引起的肌的适应性改变是肌静息糖原含量增加。(2)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多回合的力量练习可使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腺苷储备降低,这种急性的代谢反应为增加高能磷酸化合物储备能力提供适应性刺激,长期的适应结果则表现为肌静息磷酸盐水平提高。(3)脂质:肌脂质含量无显著提高,即对运动刺激呈惰性表现。(4)肌红蛋白:肌中肌红蛋白对氧的运输起着重要作用。尽管慢肌纤维通常比快肌纤维含有更多的肌红蛋白,但耐力训练不能促进人体肌中肌红蛋白含量的增加。力量训练后肌纤维体积虽然增大,但肌中肌红蛋白含量却相应降低,以适应氧化酶含量降低的肌环境。6.根据Horak的运动控制理论“正常运动控制是指中枢神经系统运用现有及以往的信息讲神经能转化为动能并使之能完成有效的功能运动。”运动控制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1)反射性运动:反射性运动形式固定、反应迅速不受意识控制。主要在脊髓水平控制完成。(2)模式化运动:模式化运动有固定的运动形式、有节奏和连续性的运动、受意识控制。主观意识主要控制运动的开始与结束,运动由中枢模式调控器(centerpatterngenerate,CPG)调控。(3)意向性运动:整个运动过程均受主观意识控制,是有目的的运动,需通过运动学习来掌握,随着不断进行运动而趋于灵活,并获得运动技巧。7.肌对脊柱具有保持脊柱稳定和协同脊柱运动的双重作用,并发挥主观调节功能,这是调节脊柱平衡的关键因素。相关功能肌群主要是腰肌和背肌。背肌主要包括浅层的背阔肌和深层的骶棘肌。腰肌主要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此外间接作用于腰脊部脊柱的肌有:腰前外侧壁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及半膜肌等。这些肌群的协调配合,以实现脊柱对身体的支撑,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8.肌功能障碍的原因主要包括:(1)运动损伤(2)疼痛(3)中枢神经损伤(4)外周神经损伤9.肌电刺激后肌的收缩性能增强,呈现显著的力量增益,肌电刺激作用主要原理如下:(1)肌对电刺激的适应性反应:肌电刺激对肌收缩力的影响受神经因素影响,遵循负荷大小原则,依此原则肌产生与之适应的兴奋激发与力量变化,并随负荷的增大,产生更大的适应性反应。(2)激发运动神经元,动员运动单位。肌电刺激不是直接兴奋肌,而是刺激电流沿着肌内较易兴奋的神经末梢传导。通过激发较大运动神经元,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使肌纤维产生与之适应的反应,肌的收缩性能增强。(3)增加氧化酶和糖原合成酶,提高肌耐力。长时间、低频率的肌电刺激能够引起低等哺乳动物快肌纤维氧化酶和糖原合成酶的显著增加,使快肌纤维的退化和萎缩,并向慢肌纤维的转变;而对慢肌纤维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线粒体含量增加。这有利于提高肌耐力,增强运动个体抗疲劳的能力。10.姿势协同动作通过三种模式对付外力或支持面的变化以维护站立平衡,即踝关节协同动作模式、髋关节协同动作模式及跨步动作模式。踝关节协同动作指身体重心以踝关节为轴心,进行前后转动或摆动,类似钟摆运动。髋关节动作模式是通过髋关节屈曲来调整身体重心和保持平衡。跨步动作模式是通过向作用力方向快速跨步来重新建立重心的支撑点或站立支撑面以建立新的平衡。当身体重心达到稳定极限后,为了防止跌倒或失去平衡,上肢,头和躯干运动以建立反应性平衡。11.肌组织过度应变与损伤特征:(1)肌纤维组织应变与肌运动和关节活动有关。(2)肌-腱连接对应变引起的损伤特别敏感,并可导致肌-腱连接的生物形态学和生物学改变。(3)疲劳性的运动中易出现肌应变性损伤。(4)强大应力与应力变化易导致肌损伤。第四章关节运动学第一节上肢运动学一、学习目标1.掌握肩关节和腕关节等主要关节的结构和运动特点,重点掌握肩肱关节、肘关节和桡腕关节的结构和运动特点。掌握肩关节损伤(肩峰下滑囊炎、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冻结肩、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和肱骨外科颈骨折)。掌握肘关节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尺神经损伤、尺侧副韧带损伤、尺测鹰嘴滑囊炎、肘关节脱位和肱骨髁上骨折)、腕关节损伤(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腕管综合征、腕部腱鞘囊肿、腕部创伤性滑膜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月骨脱位和月骨周围腕骨脱位、腕舟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掌握腕关节功能解剖特点,腕和手运动的相互影响。2.熟悉肩肱关节的韧带、肘关节的韧带、腕关节的韧带、肩关节周边的肌、肘关节周边的肌、腕关节周边的肌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熟悉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触诊顺序以及触诊部位。熟悉肘关节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尺神经损伤、尺侧副韧带损伤、尺骨鹰嘴滑囊炎、肘关节脱位和肱骨髁上骨折)以及腕关节损伤(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腕管综合征、腕部腱鞘囊肿、腕部创伤性滑膜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月骨脱位和月骨周围腕骨脱位、腕舟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的病因病机。熟悉腕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腕关节的运动范围、腕掌关节的运动范围、腕的稳定性。熟悉指关节的运动范围、手的稳定性和控制。3.了解肩关节的稳定系统(静态稳定结构、动态稳定结构)和肘关节的稳定系统(结构性稳定系统、动力性稳定系统)。了解肩关节、肩锁关节、喙突肩锁间机制、肩胛胸廓关节、胸锁关节以及腕骨间关节的结构特点。了解腕关节动力学、腕关节的附加运动、前臂旋前-旋后。了解一个抓握模式的分析。二、习题18.选择题【A1型题】1.下列对肩关节描述不正确的是A.由肱骨头和关节盂构成B.关节囊厚而且坚韧C.可做屈伸运动D.灵活性比坚固性大E.肩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2.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A.前下方B.上方C.下方D.后下方E.前上方3.肘三角是指A.肱骨内髁、尺骨小头、肱骨内髁B.肱骨内髁、尺骨鹰嘴、肱骨外髁C.肱骨内髁、尺骨外髁、尺骨小头D.肱骨外髁、桡骨内髁、尺骨鹰嘴E.肱骨内髁、桡骨外髁、尺骨小头4.肩关节外展动作小心翼翼,并有突然疼痛者,可能为A.肩关节脱位B.冈上肌肌腱炎C.三角肌下滑囊炎D.锁骨骨折E.肩关节周围炎5.下列不属于肘关节结构的是A.桡骨环状韧带B.肱尺关节C.肱桡关节D.桡尺近侧关节E.桡尺远侧关节6.手在手关节内收的主要肌是A.尺侧腕伸肌、尺侧腕屈肌B.桡侧腕屈肌、桡侧腕长短伸肌C.桡侧腕长、短伸肌、尺侧腕伸肌D.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E.拇长展肌、拇指长、短伸肌7.下面哪个结构通过腕管A.尺侧腕屈肌B.尺神经的深支C.尺动脉D.正中神经E.桡动脉8.经过尺侧腕管的结构有A.正中神经B.尺动脉C.桡静脉D.指浅屈肌E.拇长屈肌9.关于解剖学的“鼻烟窝”,不正确的是A.其位于手掌外侧部浅凹B.其尺侧界为拇长屈伸肌C.其近侧界为桡骨茎突D.其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E.其内有桡动脉通过10.第一腕掌关节属于A.鞍状关节B.球窝关节C.滑车关节D.椭圆关节E.杵臼关节11.使腕关节内收的主要肌是A.尺侧腕屈肌和尺侧腕伸肌B.尺侧腕伸肌和桡侧腕长、短伸肌C.桡侧腕屈肌和拇长展肌、拇收肌D.拇长伸肌、拇短伸肌和掌长肌E.桡侧腕屈肌和拇收肌12.腕骨共8块,均属于A.不规则骨B.籽骨C.短骨D.扁骨E.长骨13.指腱鞘是指A.包绕指浅、深屈肌腱和蚓状肌B.由腱纤维鞘和腱滑膜鞘构成C.腱纤维鞘由于指浅筋膜增厚形成D.腱滑膜鞘位于腱纤维鞘外E.以上均不正确14.手倒立时,手关节周围的肌做A.加固工作B.固定工作C.退让工作D.支持工作E.稳定工作15.实力推上举时,使手关节伸主要是A.伸腕肌收缩B.伸腕肌拉长C.屈腕肌拉长D.伸腕、屈腕肌共同收缩B.E.伸腕、屈腕肌共同拉长16.指骨A.15块B.属于长骨C.属于短骨D.属于不规则骨E.属于籽骨17.指关节属于A.鞍状关节B.球窝关节C.滑车关节D.椭圆关节E.杵臼关节【A2型题】病例摘要最佳选择题。题干属于一个叙述性主体(如简要的病例)。有5个备选答案。只有1个正确答案。18.患者,女,58岁,肩部剧烈疼痛,肌痉挛,关节运动障碍明显,活动范围受限,夜间痛重影响睡眠。压痛广泛,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萎缩。根据患者症状,判断为何种损伤A.肩周炎B.肩峰下滑囊炎C.肱二头肌长头腱炎D.肩关节脱位E.肩袖损伤19.患者,男,39岁,初起病时在劳累后偶感肘外侧疼痛,日久加重,提物、拧毛巾、甚至扫地、拧衣服均感疼痛乏力,并有酸胀感,有时疼痛可放射到前臂伸侧、桡侧、腕部以及上臂和肩部。有时晚上疼痛加剧。检查局部压痛,多以伸肌总腱附着处及肱桡关节处为甚,抗阻力痛;或半握拳、屈肘、腕关节尺偏、前臂旋前位伸肘痛。判断为何种损伤A.肱骨内上髁炎B.肱骨外上髁炎C.尺侧副韧带损伤D.尺神经损伤E.尺骨鹰嘴滑囊炎20.患者,女,34岁,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麻木、刺痛或呈烧灼样痛,白天劳动后夜间加剧,甚至睡眠中痛醒;局部性疼痛常放射到肘部及肩部;拇指外展肌力差,偶有端物、提物时突然失手。检查:压迫或叩击腕横韧带、背伸腕关节时疼痛加重;病程长者,可有大鱼际肌萎缩。判断为何种损伤。(一)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B.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C.腕部创伤性滑囊炎D.腕部腱鞘囊肿E.腕管综合征21.某患者因外伤造成左肱骨中段骨折,入院检查发现伸腕能力减退,不能伸指。第1、2掌骨间隙背面的“虎口区”感觉丧失,抬前臂时,呈“垂腕”状手。分析原因是肱骨骨折后损伤了A.尺神经B.正中神经C.桡神经D.肌皮神经E.腋神经22.患者主诉右手桡侧3个半手指发麻,检查后诊断为腕骨骨折。受损神经为A.桡神经深支B.尺神经手背支C.尺神经深支D.正中神经E.尺神经浅支23.患者男性,25岁,因手外伤,经检查小指掌面皮肤感觉丧失,提示损伤了A.桡神经浅支B.正中神经C.桡神经深支D.尺神经手背支E.尺神经浅支【B1型题】题24~25共用备选答案A.内旋实验阳性B.抗阻力实验阳性C.Dugas征D.Tinel征E.Phalen征24.当抗阻力屈肘时前臂旋后时,在肱二头肌长头腱处出现剧烈的疼痛,称为25.两臂平举,屈肘90°,腕关节极度掌屈1min,患手桡侧手指即可出现麻木和感觉异常称为题26~27共用备选答案A.搭肩实验阳性B.肩关节外展动作小心翼翼,并有突然疼痛C.外展时刚开始不痛,越接近水平位越痛D.外展过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通E.在外展至上举有别于60°~120°的疼痛弧(二)三角肌下滑囊炎见于(三)肩关节脱位见于题28~29共用备选答案A.三角肌B.胸大肌C.肩胛下肌D.大圆肌E.小圆肌28.以上不属于上肢带肌的是29.以上与肩关节内旋无关的肌是19.名词解释1.肩肱节律8.Tinel征2.肌腱轴9.Phalen试验3.肩峰下滑囊10.鼻烟窝4.网球肘11.腕横韧带5.腕管12.鱼际6.Colles骨折13.对掌运动7.Dugas征14.指屈肌腱滑车系统20.简答题1.简述肩肱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2.简述肘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3.简述腕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4.简述运动肩关节的主要肌5.简述肩关节稳定性的结构基础6.简述肩关节背侧肌的触诊顺序7.简述肩峰下滑囊炎的病因病机8.简述肩周炎的治疗措施9.简述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影像学分析10.简述肘关节肌的触诊顺序11.简述尺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步骤12.简述运动腕关节的主要肌13.简述桡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14.简述腕关节的运动方向15.何为腕管综合征16.简述腕关节脱位的固定方法17.腕和手的运动是如何相互影响的18.简述指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19.简述伸指的装置20.手的适于抓握功能的模式有哪些21.手的稳定性和控制是如何实现的22.精细握与有力握重要区别是什么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1型题】1.B2.A3.B4.D5.E6.A7.D8.B9.A10.A11.A12.C13.B14.D15.C16.B17.C【A2型题】18.A19.B20.E21.C22.D23.E【B1型题】24.B25.E26.D27.A28.B29.E(二)名词解释1.肩肱节律上臂的外展与前屈运动系由肩肱关节和肩胸关节共同完成,其中最初30°外展和60°前屈是由肩肱关节单独完成。当外展、前屈继续进行时,肩胸关节开始参与并与肩肱关节活动成一比二的比例活动,这种肩关节活动伴有肩胛骨旋转的节律性变化称之为肩肱节律。即肩部每活动15°,其中肩肱关节活动10°,肩胸关节活动5°。2.肌腱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所组成的腱性组织,以扁宽的腱膜牢固的附着于关节囊的外侧肱骨外科颈,有悬吊肱骨。稳定肱骨头、协助三角肌外展肩关节的功能。3.肩峰下滑囊也称为三角肌滑囊,处于三角肌深面与喙肩弓及肩肱关节外侧之间。上为肩峰,下为冈上肌止点。在儿童可有薄隔将其分为肩峰下及三角肌下两部,在成人两者常互相交通可视为一个整体。肩峰下滑囊有协助三角肌,大圆肌等肌肉顺利进行运动的功能,又有减少大关节与肩峰突下面的摩擦,而起到衬垫作用。4.网球肘又称肱桡关节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是前臂伸腕肌群的起点部反复受到牵拉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劳损性疾病。桡侧伸腕长肌、短肌、指总伸肌、尺侧伸腕肌及肱桡肌均起于肱骨外上髁处,此肌群的过度牵拉如跌扑挫伤,强力转肘,腕部反复用力过猛、过久或较长时间提携,抛掷重物等,均会引起肱骨外上髁部发炎性病变。主要是桡侧伸腕肌在外上髁附着处受到牵拉性损伤,使关节僵滞、疼痛、功能障碍。5.腕管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构成,管里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其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指浅、深屈肌腱被屈肌总腱鞘或尺侧囊包绕,拇长屈肌被拇长屈肌腱鞘或桡侧囊包绕。两个腱鞘均超过屈肌支持带近侧和远侧2.5cm,尺侧囊常与小指腱滑液鞘相通,桡侧囊与拇指的腱滑液鞘相连。正中神经紧贴屈肌支持带深面,由两个滑液鞘之间进入手掌。6.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距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常伴有远侧骨折断端向背侧倾斜,前倾角度减少或成负角,典型者伤手呈银叉畸形。1841年AbrahamColles首先详细描述此类骨折,故命名为Colles骨折。它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好发于老年人,女性较多,有“老年性骨折”之称。7.Dugas征即搭肩试验阳性正常人肘部贴近胸壁时,手掌可触到健侧肩膀。有肩关节脱位时患侧上肢屈肘,肘部贴近胸壁时,手掌不能摸到肩峰,若以手掌触摸肩峰时,则肘部不能贴近胸壁,则为阳性。8.Tinel征是周围神经外科最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Tinel征是指叩击神经损伤(nerveinjury,仅指机械力损伤)或神经损害(nervelesion,包括疾病)的部位或其远端,而出现其支配皮区的放电样麻痛感或蚁走感,代表神经再生的水平或神经损害的部位。9.Phalen试验两臂平举,屈肘90°,腕关节极度掌屈1min,患手桡侧手指可出现麻木或感觉异常。10.鼻烟窝其近侧界为桡骨茎突,桡侧界为拇长展肌肌腱及拇短伸肌腱,尺侧界为拇长伸肌腱,窝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其内有桡动脉通过,此处可触及桡动脉搏动。手舟骨骨折时,“鼻烟窝”可因肿胀而凹陷消失,并有压痛。11.腕横韧带是腕掌侧深筋膜特别增厚形成的厚而坚韧的结缔组织扁带,其纤维横行于桡侧的手舟骨和大多角骨的结节与尺侧的豌豆骨和钩骨沟之间,它与深面的腕骨沟共同构成腕管。12.鱼际共四块运动拇指的肌肉组成,各肌主要起自屈肌支持带,作用于肌肉的名称相同。除拇短屈肌由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双重支配,拇收肌由尺神经支配外,其余两肌均由正中神经支配。这群肌肉可以使拇指屈、内收、外展和对掌运动。13.对掌运动是拇指向掌心、拇指尖与其余四指尖掌侧面相接触的运动。使得手具有强有力的抓握功能,利于从事各种劳动与运动。这一运动加深了手掌的凹陷,是人类进行握持和精细操作时必须的主要动作。余下的腕掌关节有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与2~5掌骨底构成,被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是平面关节,其活动范围很小。14.指屈肌腱滑车系统是腱纤维鞘在不同部位增厚所形成的。是一系列不同宽度、厚度和形态的致密结缔组织束;其主要作用是约束指屈肌肌腱,防止形成弓弦畸形,从而充分发挥指屈肌腱的屈指功能。各滑车间的间距是与手指的屈曲功能相适应的。在屈指过程中,滑车间距的可变性滑车相互靠近而又不致使滑车发生重叠,故滑车在防止肌腱形成弓弦的同时又不会妨碍手指的屈曲。(三)简答题1.肩肱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头连接而成的球窝关节,因肱骨头的面积远远地大于关节盂的面积,且韧带薄弱、关节囊松弛,故肩肱关节是人体中运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关节盂为一上窄下宽的长圆形凹面,向前下外倾斜,盂面上被覆一层中心薄、边缘厚的玻璃样软骨,盂缘被纤维软骨环即关节盂唇所围绕。关节盂唇加深关节盂凹,有保持关节稳定的功能。肱骨头为半圆形的关节面,向后、上、内倾斜,仅以部分的关节面与关节盂接触,故极不稳定。肱骨大结节朝向外侧,构成结节间沟的外壁,小结节朝向前侧,成为结节间沟的内壁。肩肱关节囊的纤维组织构成松弛的囊壁,环绕在关节的周围。关节囊的后壁起始于关节盂唇和关节盂缘,远端止于肱骨解剖颈,前臂起始部依滑膜隐窝的有无而异。关节囊远端的最高平面止于肱骨解剖颈的上缘,最低平面止于肱骨干骨膜。关节囊的内面衬以滑膜。向下沿肱骨解剖颈反折至肱骨头软骨面的周围。肩关节的韧带主要有喙肩韧带、盂肱韧带、喙肱韧带。肩部关节的运动比较复杂,各关节既有单独运动,又有相互间的协同运动,肩部关节有内收、外展、前屈、后深、内外旋转等运动,以及由这些综合而成的环转运动。2.肘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三个单关节,共同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构成。(1)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属滑车关节,可绕额状轴作屈、伸运动。(2)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凹构成,是球窝关节,可作屈、伸运动和旋转运动。因受肱尺关节的制约,不能进行外展、内收运动。(3)肱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为圆柱形关节,只能做旋转内、旋外运动。与肘有关的韧带有尺侧副韧带,桡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等。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三个单关节被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形成一个关节腔,因而构成了一个复合关节。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功能上讲,肱尺关节都是肘关节的主导关节。所以肘关节的主要运动形式是屈、伸运动,其次是由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联合运动,完成前臂的旋内、旋外运动。3.桡腕关节由桡骨的桡腕关节面和三角形的关节盘组成关节窝,与近侧列腕骨的手舟骨、月骨、三角骨组成的关节头共同构成。手舟骨、月骨、三角骨之间被坚韧的韧带连接在一起,几乎没有活动,可以将它们看成一块骨,尺骨由于被三角形关节盘隔开,不参与桡腕关节的组成,因此从结构上看此关节属于简单关节。腕关节韧带包括掌侧韧带、背侧韧带以及内在骨间韧带3个部分。该关节在机能上与腕骨间关节一起组成联合关节,共同构成较大幅度的屈、伸和内收、外展等复杂运动。4.运动肩关节的主要肌有(1)屈曲:三角肌前部、胸大肌锁骨部、(补)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外旋位)(2)伸展:三角肌后部、背阔肌、大圆肌、(补)肱三头肌长头(内旋位)(3)外展:冈上肌、三角肌中部、(补)肱二头肌长头(外旋位)肱三头肌长头(内旋位)(4)内收: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补)三角肌后部(5)外旋:冈下肌、小圆肌、(补)三角肌后部(6)内旋:胸大肌、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补)三角肌后部(7)环转运动:屈伸、内收外展及内外旋的复合运动5.肩关节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稳定性主要依靠静态稳定结构以及动态稳定结构来维持。(1)静态稳定结构:静态稳定结构主要包括软组织、喙肩韧带、盂肱韧带、盂唇、关节囊以及关节面的相互接触、肩胛骨的倾斜和关节内压力。(2)动态稳定结构:动态稳定结构主要包括肩袖、肱二头肌及三角肌。肩关节周围的肌在运动过程中收缩产生动态稳定作用,其作用机制体现在四个方面:肌本身的体积及张力、肌收缩导致关节面之间压力增高、关节的运动可以间接使周围静态稳定结构拉近以及收缩肌肉本身有屏障作用。6.肩关节背侧肌的触诊顺序为斜方肌的起始→背阔肌(上肢后方伸展、内收、内旋)→大圆肌→小圆肌(肩外旋位)→冈下肌→冈上肌→菱形肌(与斜方肌下部纤维垂直走行)→肩胛提肌(与斜方肌上部纤维垂直走行)→三角肌后部纤维→小圆肌附着部→冈下肌附着部→三角肌肩峰部→三角肌锁骨部→肱三头肌长头(肩外展下肘伸展)7.肩峰下滑囊炎的病因有(1)继发于冈上肌肌腱炎或冈上肌断裂:这是引起本病的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解剖上的因素加上肌腱的退行性变或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而致磨损导致炎症的发生,部分或全部断裂,而刺激滑囊发病。反之,肩峰下滑囊有病变时也隐藏着冈上肌肌腱的病变(临近组织病变而继发)(2)直接撞击:肩部遭受明显外力撞击如打、碰、撞等造成急性炎症。(3)间接暴力:多为肩部外展部位遭受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到手、肘部着地、暴力沿上臂传达至肩,引起肱骨头与肩峰挤压滑囊而造成。(4)直、间接暴力引起者伤后滑囊多表现为血肿,继发于其他疾病者可表现为水肿。8.肩周炎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因此肩周炎的治疗也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症状治疗。(1)急性期:也叫冻结进行期,此时肩部出现剧痛,夜间更为明显,严重者会影响睡眠,在肩关节的前方、后方、肩峰下及三角肌处有压痛。同时,因为疼痛会引起周围肌保护性的痉挛,可导致关节活动受限。一般疼痛持续2~3周。这个时期应该减少或不做肩部活动,可以遵医嘱服用药物止痛、镇静或局部封闭,但不能做理疗、热敷、推拿以及烤电等。(2)慢性期:又叫冻结期。此时疼痛开始慢慢减退,但肩部活动障碍却越来越重。一般持续几个月至一年左右。由于疼痛缓解,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来活动肩部,理疗、热敷、推拿等都可以实施,并可做些力所能及的肢体运动,如太极拳等。(3)恢复期:也叫解冻期。此时,肩部基本没有疼痛感,局部肌、肌腱、血运等逐渐有所改善,局部粘连也逐渐吸收。这个时期可以做理疗,也可忍痛加大肩部活动力度。9.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影像学分析(1)内收或外展型损伤:最常见。X线正位片所见骨折线为横行,骨折轻度向内或向外成角,远折端呈内收或外展状态。侧位片上均无明显向前或向后成角、错位改变。肱骨外科颈骨折常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表现为撕脱的蝶形骨折片。(2)伸展性损伤:是间接外力引起的损伤。X线特点为骨折线横行,骨折向前成角,远折端向前错位,肱骨头后倾,关节面向后。(3)屈曲型骨折:是较少见的间接外力引起的损伤。骨折向后成角畸形,远折端向后上移位。10.肘关节肌的触诊顺序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总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旋后肌(尺侧腕伸肌的深层)→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食指伸肌→旋前园肌→桡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桡侧腕屈肌的下方)→掌长肌→尺侧腕屈肌。11.尺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步骤:(1)病史:要做出尺侧副韧带损伤的正确诊断,详细询问病史很重要。(2)体格检查:肘部体格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动诊、量诊、关节稳定性检查、肌力检查以及全方面的神经肌肉系统检查,同时需检查同侧的肩关节和肩胛骨。(3)肘关节外翻角度的检查是诊断肘内侧副韧带损伤的重要依据,检查方法是固定肘关节的远近端,保持患肘屈曲30°,施加外翻应力。如果肘尺侧副韧带处疼痛,关节间隙明显增大则有助于诊断。(4)在抗阻力握拳屈腕活动下做外翻试验,这是鉴别单纯内侧副韧带损伤还是合并有前臂屈肌腱起点断裂,如此时肘外翻角度减少,松弛感减少或消失,则为单纯韧带损伤。12.运动肩关节的主要肌有(1)屈腕的肌群:屈腕的肌群有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指伸屈肌。(2)伸腕的肌群:伸腕的肌群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伸指总肌、尺侧腕伸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食指和小指固有伸肌等。(3)外展腕的肌群:外展腕的肌群有桡侧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和拇长伸肌。(4)内收腕的肌群:内收腕的肌群主要有尺侧腕屈肌和尺侧腕伸肌。13.桡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1)肩肘关节僵直:由于骨折处理后未能积极主动活动所致。(2)Sudeck骨萎缩:或称反射性交感神经骨萎缩。表现为腕及手指肿胀、僵硬、皮肤红而变薄、骨普遍萎缩。有时突然发病。常由骨折后未能主动锻炼所致。(3)伸拇长肌腱断裂:通常发生在伤后4周或更长时间,由于原始损伤,伤及肌腱血运,缺血坏死而引起,也可能由于骨折波及Lister结节,肌腱在不平滑的骨沟上经常摩擦而断裂。14.桡腕关节是典型的椭圆关节,可以绕两个运动轴运动。其关节囊松弛,关节的前、后和两侧均由韧带加强,其中掌侧韧带最为坚韧,所以腕的后伸运动受限。桡关节可作屈、伸、外展、内收及环转运动。腕中关节个关节腔彼此相通,只能做轻微的滑动和转动,属微动关节,腕的屈、伸、外展、内收也发生于此,即腕中关节和桡腕关节的运动通常是一起进行的,并受相同肌肉的作用。腕骨间关节可以看成三个相连续的椭圆关节,腕骨间关节的运动幅度补充了桡腕关节。对于腕掌关节,除拇指和小指的腕掌关节外,其余各指的腕掌关节运动范围极小。15.腕管综合征是指任何原因引起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压,只是手掌桡侧3个半手指的感觉异常,神经性疼痛,严重时出现手指运动障碍,鱼际肌萎缩等症状。腕管是一个相对狭窄的、坚韧的骨纤维隧道,缺乏伸展性和对压力的缓冲作用,容易使正中神经受压是产生腕管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此外,桡腕关节的运动尤其是伸腕时可以增加腕管内压力:指浅、深屈肌肌腹过低或者蚓状肌肌腹过高,可部分或运动时移入腕管内,增加了腕管内容积而增高腕管内压力:正中神经直接与腕横韧带接触,由于该韧带坚韧、少弹性,任何原因引起的腕管内压力过高,均可使神经的张力增大,导致正中神经损伤而出现腕管综合征。16.腕关节伸展性脱位、复位后以腕关节塑形夹板将腕关节固定于掌屈位2~3周。腕关节屈曲型脱位,复位后以腕关节塑形夹板将腕关节固定于背伸位2~3周。腕关节脱位合并骨折者,特别是舟骨骨折,以塑形夹板固定6~8周,确定骨折愈合,解除固定。陈旧性腕关节脱位固定4周左右。17.腕的运动对于增加指和手的精细运动控制是基本的。安置腕与指的方向相反改变了指肌腱的功能长度以至于指能获得最大的运动。腕伸和指屈是相互促进的,腕伸增加了指屈肌肉的长度,允许在伸的时候屈。相反的,腕的部分屈增加了长伸肌的伸,引起指自在张开并帮助指完全伸开。腕关节结构便于腕伸肌的协作运动和更有力的指屈。指屈肌腱在腕弓深度跨过腕,靠近腕的屈-伸轴,这样最小地影响腕的位置。通过比较,外部的屈腕肌和伸腕肌在周围广泛分布为腕关节的安置提供了最大力臂。当腕改变位置时,指屈肌腱的功能长度被改变,这样引起指的合力改变,从而影响抓握能力。腕的位置也改变拇指和指的位置,这样影响抓握能力。当腕在手放松弯曲时,拇指的掌侧仅达到食指远侧指骨关节水平;腕伸时,拇指和食指掌侧被动接触,引起抓握和掐捏的最佳位置。18.指关节,共九个,都是滑车关节,仅能绕一个运动轴转动,因此只能做屈伸运动。指关节的运动与掌指关节密切相关。每个手指均有五个环形滑车,四个交叉滑车,另有一个掌腱膜滑车。指关节是典型的滑车关节,只能做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运动。当放松以及关节囊松弛时,有较大的附加运动。如检查者用一个手固定掌骨,另一个手握住近节指骨则可在掌指关节做掌侧、背侧和侧向移动、旋转以及牵开等运动。相似的运动也可以发生在指骨间关节,但运动范围较小。19.伸指装置是一个腱系统,包括指伸肌腱、蚓状肌、骨间肌、大小鱼际肌的腱以及筋膜和韧带的支持带系统。伸指的肌腱以及几乎所有手固有肌都置于甚至装置中。该装置的作用是伸不同屈位的指;提供伸肌跨越关节的短路和允许指完全的屈。伸肌腱从完全过伸位到完全屈位必须有一段较长的距离,约25mm。20.正常手的易于抓握运动的两个不同的模式是:有力握(powergrip)和精细握(precisiongrip)。有力握是手指在三个关节弯曲时进行的有力的动作,物体握在手指和手掌间。拇指位于物体的掌侧,对物体施加力以确保物体在手掌里。通常情况下,腕的尺侧偏移和轻微背屈能增加屈肌肌腱的拉伸。精细握包括在一个精确控制方式中拇指和手指屈肌之间对小物体的控制。21.许多解剖学特征有利于手的各关节面的稳定和控制。手的外来肌和固有肌的协调活动允许掌指体的控制。众所周知的屈肌群的背部腱联合体对指骨间关节的控制和稳定性有贡献;一个好的屈肌腱鞘滑车系统便于这些关节的光滑和稳定的屈。掌指关节的多骨性和不对称性使得手功能的多样性。指骨间关节从它们关节面的轮廓和特殊的韧带限制获得它们的稳定性。22.精细握与有力握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每个姿势中拇指基本在不同位置。在有力握中,拇指内收:在精细握中,拇指外展。手和前臂的关节也显著不同。在有力握中,手通常向尺侧偏移,腕约保持在中间位置以至于拇指的长轴与前臂的长轴一致。在这种方式下。旋前和旋后能从前臂传到物体。在精细握中,通常手位于桡侧偏移和尺侧偏移之间,腕明显背屈,以至于拇指的长轴与前臂的长轴不再在一条直线上。第二节下肢运动学一、学习目标(一)髋关节1.掌握髋关节的主要组成结构。掌握髋关节主要的运动方向,分别是什么轴上完成这些动作。掌握髋关节的功能构造、股骨头和髋臼精确对合的结构。股骨头上端骨小梁系统、骨距的结构。掌握Pauwels理论、骨小梁的生物力学以及行走时股骨头上产生的关节反应力的性别差别。2.熟悉髋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熟悉颈干角和前倾角的结构,髋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的结构,血液供应以及神经支配的情况。3.了解髋关节在日常生活中的主动活动范围;了解髋关节的润滑及散热组织;了解髋关节表面接触应力。了解髋关节正常时的步态。(二)膝关节1.掌握胫骨股节的形态与运动的关系、胫股关节的运动特征、髌股关节的功能解剖、膝关节的半月板、膝关节的韧带、膝关节的肌、单足站立时膝关节上的静力学分析、步行时胫骨平台的反应力及辅助结构的作用。2.熟悉膝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膝关节囊和滑囊、膝关节的轴、步行周期中髋关节踝部肌所起的作用、膝关节损伤和脱位。3.了解膝关节的动力学分析、步态周期中的运动学参数。(三)踝关节1.掌握踝关节的特征、运动方式、踝关节的主要韧带、重要的筋膜、肌及肌腱、踝关节的稳定性机制及踝关节的负荷。掌握足弓的组成、分类与功能。2.熟悉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熟悉足的组成、足的运动及足的功能。3.了解足的生物力学特征及行走的生物力学。二、习题(一)选择题【A1型题】1.可绕三个基本轴做运动的关节是A.膝关节B.肘关节C.桡婉关节2.颈干角的范围是A.120—145B.110—140C.110—125D.100——140E.110150D.髋关节E.踝关节3.限制髋关节过伸的主要结构是A.髋臼B.关节囊D.骶髂韧带E.耻骨韧带C.坐骨韧带4.限制髋关节外展和外旋的主要结构是A.髋臼B.关节囊D.骶髂韧带E.耻骨韧带5.限制髋关节内收和内旋的主要结构是A.髋臼B.关节囊D.骶髂韧带E.耻骨韧带6.在整复髋关节脱位时以哪个韧带为支点A.盂肱韧带B.股骨头韧带D.骶髂韧带7.属于髋外展肌群的是A.臀中肌D.臀大肌8.属于屈髋肌群的是A.臀中肌D.臀大肌E.耻骨韧带B.大收肌E.闭孔外肌B.大收肌E.闭孔外肌C.坐骨韧带C.坐骨韧带C.坐骨韧带C.髂腰肌C.髂腰肌9.单足站立时,股骨头承重为体重A.3倍B.4倍C.5倍D.6倍E.7倍10.在腘窝内容物中,位置最表浅的是A.胫神经B.腘静脉D.腘深淋巴结E.骨神经C.腘动脉11.与腘窝构成无关的是A.股骨腘面B.比目鱼肌C.膝关节囊后部D.股二头肌肌腱E.腓肠肌内侧头12.腘窝内容除了A.腓总神经B.胫神经C.腘动脉D.腘静脉E.膝降动脉13.关于腘窝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的是A.上内侧壁为股二头肌B.上内侧壁为半腱肌C.顶为腘筋膜D.由浅入深为腘血管、腓总神经E.下内侧壁为股薄肌14.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比外侧半月板易损伤是因为A.内侧半月板比外侧半月板小B.内侧半月板外缘与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C.屈曲时股骨旋内D.内侧半月板中间厚,边缘薄E.外侧半月板比内侧半月板厚15.参与踝关节组成的骨有A.胫骨、腓骨、距骨B.胫骨、腓骨、跟骨C.胫骨、距骨D.胫骨、跟骨E.胫骨、跟骨、距骨16.未参与踝关节组成的骨关节面是A.胫骨的下关节面和内踝关节面B.腓骨外踝关节面C.距骨滑车的上关节面D.跟骨上关节面E.距骨滑车两侧关节面17.关于踝关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距骨滑车和胫腓骨下端组成B.内侧有三角韧带C.外侧有距腓前、后韧带和跟腓韧带D.可单独作屈伸、内外翻运动E.屈大于伸18.不属于踝关节的韧带是A.三角韧带B.距腓后韧带C.跟腓韧带D.腓侧副韧带E.距腓前韧带19.关于足弓的说法错误的是A.弓凸向上方B.由胫骨、腓骨及足部的关节、韧带、肌腱共同构成C.分为纵弓和横弓D.足弓坍塌叫扁平足E.具有支撑作用20.关于足弓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支持负重B.缓冲震荡C.保护足底血管和神经免于受压D.有利于保护内脏E.A+B+C21.下列哪项不是踝关节运动肌群的功能特征A.趾屈肌所做的功远大于背伸肌B.趾屈肌所做的功远小于背伸肌C.趾屈肌有对抗踝背伸作用D.趾屈肌有对抗足外翻的作用E.胫骨前肌肌腱和腓骨长肌肌腱在足底形成健环,有维持足弓的作用22.趾腱膜A.由足背深静筋膜在足中间部都增厚形成B.在后发附于跟结节,向前附着于距骨底C.似一弓弦,张于横弓上D.人在直立或负重时弓弦绷紧,维持足弓E.以上都对23.下列哪项对腓骨的描述是错误的A.可承受体重的六分之一B.缺失时可导致踝关节不稳C.参与踝穴的组成D.具有外踝的作用E.以上都不对24.踝关节正常背屈的幅度是A.2030B.2040C.2050D.30--50E.4050[A2型题]病例摘要最佳选择题。题干是一个叙述主体(如简要的病例),有5个备选答案只有1个正确答案。25.某患者的x光检查发现,其次抗压骨小梁系统的骨密度正在减退,说明他的哪个骨小梁系统可能已经消失A.主抗压骨小梁系统B.主抗张骨小梁系统C.次抗压骨小梁系统D.次抗张骨小梁系统E.大转子骨小梁系统26.该患者的发展趋势哪个骨小梁系统会逐渐消失A.主抗压骨小梁系统B.主抗张骨小梁系统C.次抗压骨小梁系统D.次抗张骨小梁系统E.大转子骨小梁系统27.某运动员因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欲行修补术,取其自体的哪个材料比较好A.臀筋膜B.髂胫束C.骶结节韧带D.筛筋膜E.腔隙韧带28.胫骨下三分一骨折后突入腘窝内,常可压迫或刺破A.股血管B.大隐静脉C.小隐静脉D.腘动脉E.胫前后血管[B1型题]题29——32共用备选答案A.0--125B.0--30C.035D.0--40E.0--4529.髋关节屈曲的范围30.髋关节伸展的范围31.髋关节内旋的范围32.髋关节外展的范围题3336共用备选答案A.由股骨体内侧向股骨头上部走行B.由股骨体外侧向股骨头内侧走行C.由股骨体内侧向股骨大转子走行D.由股骨大转子下方向上方走行E右股骨头小转子下方向上方走行33.主抗压骨小梁群34.主抗张骨小梁群35.次抗压骨小梁群36.大转子骨小梁群.(二)名词解释1.Pauwels理论2.拱形结构3.Ward三角4.Q角5.半月板6.多关节肌主动不足7.多关节肌被动不足8.鹅足9.步态周期10.胫骨平台11.步态周期的支撑相12.步态周期的摆动相13.内翻和外翻14.足弓15.足外肌16.全膝关节置换术(三)简答题1.试述髋关节的结构和运动。2.髋关节周围韧带的作用。3.试述股骨头上端的骨小梁系统的组成以及当发生骨质疏松时骨小梁消失的顺序。4.简述膝关节的组成。5.胫骨关节的形态与运动的关系如何?6.简述膝关节半月板的损伤机制。7.简述膝关节辅助结构的作用。8.简述影响步态的六大因素。9.简述胫骨关节运动范围。10.简述踝关节的韧带及作用。11.试述足弓的组成、结构特点及作用。12叙述膝关节的轴。13.单足静止站立时,其受力如何?14.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功能锻炼方法有哪些?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1型题】1.D2.B3.D4.E5.C6.D7.E8.C9.B10A.11B.12E.13.C14.B15.A16.D17.D18.D19.B20.D21.B22.D23.E24A【A2型题】25E.26.B27.B28.D【B1型题】29.A30.B31.E32.D33.A34.B35.C36.D(二)名词解释1.人单足站立时的杠杆结构(pauwels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