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县唐代佛教寺庙调查简报_第1页
重庆大足县唐代佛教寺庙调查简报_第2页
重庆大足县唐代佛教寺庙调查简报_第3页
重庆大足县唐代佛教寺庙调查简报_第4页
重庆大足县唐代佛教寺庙调查简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大足县唐代佛教寺庙调查简报

重庆除大足县外唐代佛教石雕的调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的调查是由西南博物院(重庆中国峡谷博物院或重庆博物馆的前身)对铜南县大佛寺东岩和西岩寺的调查,其中有价值的照片资料。1970年代,重庆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合川濮岩寺进行了调查,尚存照片资料。1985年,忠县文管所对忠县临江岩唐代摩崖龛像进行了调查1。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间,重庆博物馆对大足县、合川区等地的唐代摩崖龛像做了考古调查2,与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共同发现了大足县尖子山和圣水寺两处唐代摩崖龛像群3。2003年,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提速,水位逐级提高,在库区内的地面文物即将淹没之时,笔者对三峡库区范围内的唐代摩崖龛像进行了调查4。上述工作均限于重庆地区局部区域,为了更全面了解重庆境内现存唐代摩崖造像的分布和保存状况,2006年笔者申请了重庆市社科联科研规划项目,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唐代佛教摩崖龛像的专题调查,本报告便是该项目的考古调查与研究结果。重庆市下辖四十个区县,经调查发现,重庆唐代佛教龛像主要分布在潼南、大足、合川、铜梁、忠县、云阳等区县的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沿岸(图一),以嘉陵江的分布数量最多,也最为集中。各处摩崖龛像的保存状况参差不齐,如合川濮岩寺,据照片与文献资料可知,寺内原有大量雕刻精美的唐宋时代龛像,现已全部毁坏,即被现代人改刻和风化剥蚀。其次是合川龙多山唐代龛像群,山上原有众多唐代龛像,现存仅有千佛龛、西岩像龛和飞仙石上的些许像龛,其风化剥蚀或改刻情况非常严重。相对而言,保存较好的是潼南摩崖龛像群,成为此次调查的主要对象。鉴于大足、三峡库区等地唐代摩崖龛像的调查报告已经发表,因此,本报告内容只包括潼南、合川、铜梁等区县现存的唐代摩崖龛像群。一与安岳县唐代寺院立像的关系潼南县位于重庆市西北部,东邻合川,西连四川安岳,南接大足,北靠四川遂宁市。与潼南县相邻的安岳县是四川东部地区唐代石刻造像最发达的地区,它和大同是唐宋时代佛教石刻造像的中心地区,介于两地之间的潼南县,其众多的唐代摩崖龛像应该与安岳县唐代繁盛的造像活动关系密切。据调查材料可知,潼南绝大多数龛像凿于唐代,县境内主要有五处规模较大的唐代龛像群,按时代顺序排列有崇龛镇薛家村、崇龛镇南家湾、大佛寺西岩、新胜镇五硐岩、玉溪镇万佛崖等处龛像群,其中以崇龛镇薛家村、南家湾,以及大佛寺西岩的规模最大,新胜镇的像龛均被涂改,玉溪镇原规模较大,因风化等原因,现在像龛所存无几。(一)宝盖前置石墨球乘高设放普照像崇龛镇距潼南县城约30公里,在四川安岳县西、四川遂宁市南,与遂宁、安岳接壤。嘉陵江水系的涪江支流——琼江流过崇龛镇薛家村西侧,薛家村龛像群位于崇龛镇西北的山坡上。据当地人介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该龛像群在兴修水库时被泥土所掩埋,近日因修路工程取石料被发现,共计40余龛摩崖造像和碑刻。唐代龛像主要占据岩壁的左半部分,唐以后的龛像则大多分布于右边岩壁上。在龛像群左侧数米远的岩壁上有三则摩崖碑刻,中间的碑刻有天宝十年题记。造像均为高浮雕。以其中三个较为重要的唐代龛像,余见附表一(图版壹,1)。第2号龛方形双层龛。平顶外龛高145、宽140、深70厘米,弧顶内龛高105、宽90、深40厘米。尖拱形龛楣,龛外缘施有三佛、供养菩萨和卷草纹装饰带,卷草纹带内缘施连珠纹、回纹和花瓣纹组合纹带。龛内凿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龛外两侧有二力士像。佛像双手残,可辨右手屈举,似施无畏印,右手抚膝;跏趺坐于束腰仰莲座上,束腰部位原雕有纹饰,.已风化剥蚀,仅在束腰底部可辨小范围的纹饰;基座施覆莲;身后施桃形头光,头光近头侧处各一宝相花。佛像高肉髻,螺发,双目低垂,颈刻三道纹,身着双领下垂大衣,内着僧祗支。该像头顶上方施方形宝盖,中空(类似长方形框子),将一部分头光罩住;宝盖上全用连珠构成的网幔、流苏和团窠纹装饰,即宝盖上缘有五朵连珠团窠纹,其中三朵施有连珠构成的卷草纹装饰,从团窠纹中心延伸出连珠状带有短穗的流苏;在宝盖上缘后壁两侧向外各延伸出一根连珠穗子,由两侧飞天双手拉住,飞天位于侧壁伸出的折枝莲花之上(图二)。佛像两侧各一弟子立像,右侧为老年弟子像,额头、眼角均刻出皱纹,颈部刻画出肌肉和喉部。弟子像双手于胸前施入智印,身后有圆形头光,内施光芒纹。身着通肩袈裟,内系长裙,跣足立于仰莲座上(推测为仰莲,莲座已被风化剥蚀),莲座底前施镂雕花枝。左侧弟子系年轻人形象,其右手下垂,左手屈举牵袈裟一角于肩后,身着袒右袈裟,右肩覆偏衫,余与右侧弟子相同。右侧菩萨左手下垂持净瓶,右手屈举,身后是桃形头光,上面施有火焰纹、连珠纹和团窠花;跣足下是束腰双层仰莲座,高束腰上有三个尖拱形壶门,座底施单层覆莲瓣;菩萨发饰以三叶冠束高发髻,冠残,发丝清晰,宝缯打结处突出,缯带垂于肩后,余发披肩,发端齐肘。菩萨袒上身,颈刻三道纹,颈挂项圈和“X”形璎珞,璎珞交叉处宝相花较大,戴双环状手镯,斜披络腋,腰系长裙,裙腰向外翻裹,长裙外套笼裙,胯前结绶,披巾环垂于身前,搭于右手腕上,并沿体侧下垂于莲座上。左菩萨同于右侧菩萨像。两侧力士立于山岩座上,外侧一手上举,已残,内侧一手均下垂牵巾,身后施圆形头光。力士束高发髻,袒上身,胸肌刻成装饰性的螺旋状,腰系短裙,裙带垂于座上,披巾环绕身后与双臂,并在体侧翻卷飞扬,跣足。龛前有双狮与博山炉(图版壹,2)。第5号龛单层方形平顶龛。高124、宽130、深24厘米。在龛顶两端刻出一短弧线,以示内龛弧顶。龛内造阿弥陀佛五十闻法菩萨像。正壁刻一佛二胁侍菩萨像,身后均施桃形头光,其上装饰团窠纹和连珠纹。佛像结跏趺坐于粗茎仰覆莲台上(粗茎上雕刻有爬行动物,疑为晚期所作),双手已残,于胸前似结说法印。佛像高肉髻已残,螺发,脸型方圆,颈刻三道纹,身着通肩袈裟,衣纹对称并凸起,似台阶状,双足掌心向上。佛像两侧各一菩提树,树上结连珠状流苏。树两侧有祥云,云端上各一飞鸟,右鸟有冠,左鸟无冠。佛座下有数个供养菩萨和童子像,均双手于胸前,呈半跪姿的侧身像。右胁侍菩萨右手屈举至肩,已残。左手下垂持净瓶,跣足下是长茎单层覆莲台。该像头冠残,可辨宝冠束高髻,宝缯垂于肩后近肘处,发丝清晰,余发披肩齐肘,脸型方圆,细眉上挑。菩萨袒上身,颈刻三道纹,斜披络腋,挂项饰和“X”形璎珞,璎珞相交处的宝相花较大,带双环状手镯。腰间裙腰外翻,长裙上套笼裙,裙带下垂于座上,披巾环绕身前与前臂上。左菩萨右手下垂牵璎珞,左手于胸前,施食指和中指并立拇指、无名指和小指弯屈相触的手印(金刚利菩萨之印?),其他同于右侧菩萨像。主尊两侧分布着五十闻法菩萨像,以跪姿和游戏坐姿为主,莲台为带长茎的单层覆莲台,菩萨间雕有莲花童子像。闻法菩萨均束高发髻,袒上身,戴项圈,斜披络腋,腰系长裙,跣足。龛前雕刻之造像已风化,可辨正中有一博山炉,两侧为鸟、狮子侧身像,在炉与鸟间似有莲枝,上有童子像(图三;图版贰,1)。第13号龛方形双层龛。外龛平顶,内龛弧顶。内龛龛缘施七佛卷草纹装饰带,七佛跏趺坐于小圆龛内。龛内凿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佛像头残,右手抚膝,左手于腹前托钵,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莲座上,莲座束腰上镌壶门,座底施覆莲;头后施镂雕火焰纹桃形头光;佛像身着双领大衣,内着僧祗支。佛像两侧弟子像均双手合十于胸前,素面圆形头光,身着交领袈裟,内系长裙,跣足下是山岩座。右侧为年轻弟子像,左侧为老年弟子像。弟子头光上方各伸出一棵菩提树,树上方的龛顶有二飞天像。弟子像两侧的菩萨均施素面桃形头光,宝冠束发,宝缯垂于肩后,余发披肩,袒上身,颈挂项饰,斜披络腋,腰系长裙,上罩短裙,裙带垂于座上,披巾裹肩并环垂于身前,以及绕臂后沿体侧下垂至莲座上,跣足下是覆莲座。右侧菩萨双手均残。左侧菩萨右手执杨枝,左手下垂持净瓶。造像衣纹均为阴线刻(图版贰,2)。(二)中心殿阁石像位于崇龛镇之北,与薛家村相距约2公里,并与遂宁接壤,柿花村南家湾龛像群前有一条村级公路直至遂宁大安乡。该龛像群位于山顶上,分布在近100余米宽的岩面上,有唐至清代共三十余龛佛教造像,部分龛像距地面较近被现代改刻。第1-7号龛分布于山岩东部,已部分改刻,中部像龛全部被改刻,位于西壁的15个像龛仅有四龛保存较好,其余风化严重,下面将介绍其中三龛,余见附表二(图版叁,1)。第7号龛长方形双层平顶龛。内龛高230、宽330、进深120厘米。内龛楣施有水波纹、卷草纹、帷幔和流苏组合纹带,卷草纹带采用镂雕技法。龛内凿西方净土变造像,主尊和胁侍,以及一部分造像均被晚期改刻,右壁建筑已毁。左侧壁上尚存高浮雕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该建筑位于高台基之上,面阔三间四柱,中间设版门,两侧施直棂窗,下层屋檐下有柱头七铺作,其屋脊上施一斗三升柱头铺作承接楼阁平座,上层也施版门和直棂窗,以及柱头七铺作,屋顶呈四角攒尖顶,顶上立类似塔刹的相轮宝珠(图版叁,2)。两侧楼阁向龛中伸出圜桥,与西方三圣像身后的一座二层中心殿阁相联系,即构成侧殿经过圜桥与中心殿阁相通的背景。桥上有数人,似乎都是面朝中心殿阁。桥上方有飞行物,已模糊难辨。桥下莲池里漂浮着带茎莲花,菩萨、童子坐于莲花上。中心殿阁位于高台之上,该建筑分二层,下层面阔三间四柱,直棂格子窗,中间版门被主尊像遮挡。屋顶为单层歇山顶,檐角上翘,檐柱间施额枋,惜柱头上斗拱损坏严重,推测为七铺作。在下层屋脊上置栌斗,上承平座。平座上方可辨勾栏和上层建筑的柱身。在中心殿阁两侧的圜桥下可见四根类似桥墩的柱子,上面也有一斗三升的仿木构件,其上直接承托着桥梁(图版肆,1)。龛顶悬宝盖,上面有镂雕珠玑等装饰,其下部残。宝盖两侧飞出云气,位于中央建筑戗脊两侧云端上各置一动物座,座上有长茎莲花,莲花上有坐佛或菩萨,以及胁侍坐像。祥云下有小云朵,上面各有三人物形象。主尊和胁侍身后均施桃形头光,从佛像的头光可辨施有火焰纹、连珠纹和莲瓣纹。第9号龛方形双层平顶龛。外龛高124、宽142、深90厘米,内龛平顶抹角,高100、宽105、深48厘米。龛内凿三教合一造像,主尊头部均残,中间主尊和左侧主尊身后背光由桃形头光与圆形身光相叠而成,右主尊仅施桃形头光,背光上纹饰已漫漶,衣纹均为阴线刻。中间主尊为老君像,跏趺坐于带茎仰莲上,双手于三兽足凭几之上,凭几正中有兽首装饰。天尊身着道袍,广袖下垂至莲台,衣带、衣摆垂覆于莲花上,其左右两侧各一胁侍,因雕刻浅,风化不识。右侧主尊像善跏趺坐于长方座上,座下为带茎双层仰莲,左手抚膝,右手举至胸前,已残;造像身着翻领广袖大衣,脚蹬云头履。该像右侧有二胁侍,一为身着交领袈裟的弟子立像,该像隐起于后壁之上;该弟子右侧为真人像,双手于胸前,立于长茎莲台上,施桃形头光,身着道袍,脚穿云头履。左侧主尊跏趺坐于长茎双层仰莲台上,左手抚膝,右手举至胸前,已残。佛像身着双领下垂大衣,内穿僧祗支,衣摆覆于莲台上。其左侧有一身着比丘装的弟子像,也立于长茎仰莲上,施圆形头光(图版肆,2)。在三主尊像的后壁及侧壁上方隐起天龙八部众形象,其间施长茎莲叶和莲蕾。主尊下方有八胁侍立像,即四真人和四菩萨像,均立于带茎单层仰莲上。右侧四真人双手均于胸前,已残。均身着道袍,脚穿云头履,衣带垂于身前,施桃形头光。左侧四菩萨像衣着装饰相同,均为袒上身,披巾裹肩、环垂于身前、绕臂后下垂与体侧,颈挂项饰与璎珞,“X”形璎珞垂于身前,并于膝下向后延伸而去,胸前璎珞上的珠花较小,腰系长裙,裙腰外翻并较宽,跣足。其中最左边的菩萨左手执杨枝,右手下垂持净瓶,系观音菩萨像;最右侧菩萨左手屈举至肩,似执莲花,系大势至菩萨像;中间二尊菩萨均双手于胸前,已残。两侧龛壁上分别有菩萨、女真和四天王立像。右侧壁分三个层次,最上层即近龛顶部有天龙八部众;第二层凿有一女真立像和一天王并立像:女真身着双领下垂的广袖道袍,饰“X”形璎珞,披巾环垂身前二道,脚穿云头履,脚下是长茎带莲蕾的双层仰莲,施桃形头光。其右侧天王像立于山岩座上,脚下踩夜叉,头、右臂残,从面颊残余部分看,似有卷屈的胡须,左手屈举于肩,似托一方形物件,天王身着过膝的战袍,披铠甲,系捍腰,披巾环垂膝下;最下层凿一天王立像,其左手下垂持一垂腹长颈之物,身穿战袍较短,辟铠甲,系捍腰,披巾环垂腹前,膝以下风化残损。左侧龛壁也是三层格式,最上层也为八部众;第二层为菩萨、天王并立像,菩萨双手和头部均残,可辨其双手合十于胸前,袒上身,颈挂项饰、“X”形璎珞,披巾裹肩并披巾环垂于身前二道,绕臂后沿体侧下垂至长茎莲台上,腰系长裙,裙腰外翻呈弧线型三角形,跣足。天王有卷曲的胡须,脚下踩夜叉,双手握剑柄杵地。下层天王戴头盔,手持宝棒,脸方圆,双目圆瞪,余同于右侧下层天王像。此龛莲茎分支较多,均归根于正壁底部的粗茎之上,粗茎已风化(图版伍,1)。内龛外壁各一力士像,其右力士头残,右手屈举金刚杵,左手于腰部,残,袒上身,腰系短裙,披巾环绕身后,造型缺乏张力。左力士与右力士完全相同,其左手残,右手于腰部牵巾(图四;图版伍,2)。第10号龛方形双层平顶龛。外龛高220、宽215、深133厘米,内龛高165、宽157、深85厘米。龛内造观经变图像。内层龛楣施七朵祥云,正中的祥云上镌有一正面的神鸟,其两侧各一鸟的侧立像,再两侧各一云头上的物像已漫漶;龛楣两端的云头可辨各有五人立于其上。内层龛外两侧雕有摩尼宝珠、莲花、童子、仙鹤、莲叶、莲蕾等形象的装饰纹带,内容和形式大致对称。外层龛侧壁上有十六观图像,其上半截保存较好,下半截已漫漶。龛内正壁上方凿有西方三圣像,该主尊与胁侍的头均残。主尊结跏趺坐于长茎仰莲上,双手于腹前,二拇指相触,施弥陀定印。佛像身后有桃形头光与圆形身光相叠而成的背光,上面施莲瓣纹、宝珠纹带、锯齿纹、火焰纹。佛像身着通肩袈裟,衣摆覆于莲座上。佛顶上方有宝盖,上有连珠流苏等装饰。与宝盖在同一平面上的是十八个浅浮雕并彩绘的云鸟图像。佛像身后两侧各五个僧人像,均着交领袈裟(图版陆)。二胁侍中右侧菩萨双手持杨枝(?),左跏趺坐于长茎仰莲上,其右脚下垂踩莲踏。菩萨披巾裹肩,披巾环垂于腿上,并绕肘沿体侧下垂。颈挂璎珞,戴手镯,腰系长裙,裙裾覆于仰莲上。左侧菩萨右手于腹前托一物,左手持戴长茎、莲花盛开的莲枝,右跏趺坐姿,左腿下垂,脚踩莲踏,余同于右侧菩萨像。二胁侍菩萨身后均有桃形头光与圆形身光相叠而成的背光,上面镌有火焰纹、凸弦纹等装饰纹样。二菩萨头顶上也施宝盖,上面装饰与佛的宝盖相同,仅个体略小。在二胁侍菩萨像两侧各一菩提树、莲蕾和经幢。二经幢均以带茎仰莲承托八边形须弥座,座上再施双层仰莲,其上为八边形幢身,幢身以上为二层八角攒尖屋顶式宝盖,其间以宝珠相隔,宝顶似葫芦形。正壁上两侧的经幢外侧上方各有祥云,云端上是飞天。飞天均单手托一物,束高髻,袒上身,着披巾,腰系长裙。飞天下方分布着三个莲花童子像以及莲蕾。飞天正下方的莲花童子像内侧各一仰莲,其上有神鸟的侧面像,右侧童子手托鸟尾。飞天两侧各一祥云,云头上均雕刻一座有高台基、面阔三间的殿堂,施双扇板门,直棂窗,系单檐庑殿式屋顶,檐角上翘,屋脊上立鸱吻,檐下施斗拱。二经幢下方各有二尊侧身跪状的供养菩萨像:跪于经幢下方外侧菩萨双手于胸前捧有一物,身下是长茎仰莲,均束高髻,外侧菩萨着袒上身,斜披络腋,腰系长裙,跣足。内侧供养菩萨则身着小袖交领裙衫(图版柒)。在主尊下方、两侧有勾栏后露出半身的天人像和四十余尊坐于仰莲上的闻法菩萨像。勾栏共三层,下面二层正中均为拱桥状,最上层勾栏正中转折而前凸,在桥上或凸出的勾栏里的人物是各层的中心人物,均配有胁侍像。最底层拱桥上有四尊身着广袖大衣的人物形象,头残,双手拱于胸前,该桥前原有雕刻内容,已损毁。两侧勾栏内各有九尊高浮雕天人像,或双手扶栏,或单手扶栏,或双手合于胸前,残损严重;第二层拱桥上仅存左侧的天人像,其余造像均毁。从痕迹看,除勾栏两端向外的一面无造像外,里面应有十二尊天人像。最上层勾栏正中似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造像一铺,两侧各有六尊天人半身像。天人均束高髻,袒上身,斜披络腋,各层天人与闻法菩萨的造型基本相同。在勾栏上方是排列整齐的带茎仰莲台,上有游戏坐姿和跏趺坐姿的闻法菩萨像,大致可分三层。第一层位于主尊下方,佛座下是带叶的莲花,在观音、大世至菩萨莲座下方各一着披巾的菩萨像,头均残,跏趺坐于仰莲台上,双手于胸前或腰间,二菩萨右侧排列六尊、左侧有七尊闻法菩萨像。第二层以经幢下方的供养菩萨为列,与右侧供养菩萨并列的有四尊闻法菩萨像,与左侧供养菩萨并列的有五尊闻法菩萨像。第三层以经幢莲座为界,其右侧四尊闻法菩萨像,左侧五尊闻法菩萨像。闻法菩萨均束高发髻,袒上身,斜披络腋,个别戴项饰,手印有双手于腹前施禅定印,或双手于胸前捧一物等。在第三层坐于仰莲上的菩萨上方有莲花童子像数尊。外龛两侧壁各有八个方框,框内镌韦提希夫人十六想观的浅浮雕图像。(三)唐代界不置石推动造林典型位于潼南县城西北1.5公里处的定明山下,背山面江,初名南禅院,北宋末年赐名定明院,后因大佛而名扬四方。寺内摩崖雕凿坐佛像一尊,像高18.43、肩宽8.35米,此像完成颇费周折。佛像始刻于咸通年间(843-860年),当佛头雕刻部分时被停工。至北宋靖康丙午年(1126年)续刻佛身,直到绍兴辛末年(1151年)竣工。大佛寺位于嘉陵江支流——涪江右岸,其东西两侧分布有摩崖龛像群,东岩主要有隋代道教龛像,西岩则以唐代佛教龛像为主,有部分晚期龛像和被改刻的唐代龛像,当地人称之西岩或千佛岩5。大佛寺造像,以及东岩和西岩摩崖龛像于2006年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岩造像共78龛(第1-78号),其中唐代像龛有44个(附表三),余为唐代道教像龛和唐以后的像龛。西岩像龛群分布均面朝涪江、由南向北延伸,由于岩壁呈曲折状,故分为三段,即南、中、北三段。南段像龛由南向北分布共八龛,其中有二龛为唐代道教像龛,第1号龛年代不详,唐代佛教像龛实为五龛;中段岩壁从第9号龛起始向西延伸10余米,其岩壁上分布唐代佛教像龛17个;北段以第40-42号龛起始向北延伸,此段岩壁分布有44个像龛,唐代佛教像龛共22龛。在西岩摩崖龛像群前是一片竹林和几户农家小院,个别龛像被炊烟熏黑,龛像风化较为严重,一些龛像已被改刻。造像多系高浮雕作品,细部采用阴线刻。下面将分段介绍大佛寺西岩唐代部分龛像,其余部分见附表四。1.西岩南段唐代龛像8龛。由南往北编号为1-8号龛。其中第2、4、5号龛上方利用向前伸出的岩石雕凿成岩檐,各龛以厚约10厘米的岩壁相隔,以方形双层龛为主,外层平顶,内层弧顶,仅3号龛形制为三层龛。由于整个岩面向下收分,形成龛顶深较深,龛底进深很浅的形制(图版捌,1)。第3号龛竖长方形三层龛。平顶外层龛高76、宽64、深20-8厘米,弧顶中层龛高67、宽42、深15厘米,平顶内层龛平顶高54、宽29、深8厘米。龛内凿有单尊菩萨坐像。菩萨右腿跏趺坐于束腰莲座上,左足踩于莲踏上,左手牵巾,右手残。身后为桃形头光叠压在圆形身光上,均施有火焰纹、联珠纹、凸弦纹和莲瓣纹饰。莲座束腰部位为球形,下为覆钵形基座。菩萨头戴宝冠,冠和脸部已残,“X”形璎珞从颈部向下垂落,披巾环垂于莲座前,并沿座两侧下垂。外龛内侧各一力士像,力士风化严重。外龛内左侧壁上方尚存一梁孔,中层龛下方有二个梁孔。第4号龛方形双层龛。平顶外层龛高80、宽110、深88-23厘米,弧顶内层龛高65、宽71、深23厘米。龛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像,造像风化严重。内龛外沿原有装饰纹带已漫漶。佛像双手于腹前施禅定印,跏趺坐于莲台上,莲台下为方形基座。佛像肉髻低平,颈刻三道纹,身着通肩袈裟,阴刻衣纹。身后镌有桃形头光叠压在圆形身光之上。背光均有火焰纹、联珠纹、莲花纹等装饰。佛像两侧各一弟子立像。弟子均双手合十于胸前,有圆形头光,外着袈裟,内系长裙,阴刻衣纹,裙上衣纹呈直线型,跣足。弟子两侧各一菩萨立像。右侧菩萨双手执长茎莲花,立于莲座上。束高髻,披巾环垂于身前,并沿体侧下垂,身后施桃形头光,头光饰火焰纹、凸弦纹。左侧菩萨像右手执杨枝,右手下垂持净瓶,披巾裹肩并搭于左腕上和沿体侧下垂。内龛外壁各一力士像,已风化。2.西岩中段唐代龛像17龛。第9一17、19-20、21、24、25、30、31、34号,为唐代造像龛和碑刻龛(图版捌,2)。第12号龛方形双层龛。平顶外层龛高145、宽125、深90厘米,弧顶内层龛高115、宽100、深55厘米。内层龛楣有卷草纹与飞天装饰纹带,纹饰已漫漶。龛内共五尊僧人像,面部均模糊不清。主尊为僧人形象,从饱满的头型和脸庞看似年轻者,双手相叠于腹前,施禅定印,跏趺坐于单层仰莲台上,双足心向上,莲座下为方形基座和二层坛。身后施桃形头光内圈饰莲花纹,上方施宝盖。主尊内穿交领广袖大衣,外披袈裟,左肩系环状搭膊,左右各二僧人立像,服饰均同于主尊,跣足,头后均施边缘饰火焰纹的桃形头光,外侧僧人胁侍头已残损无存。造像衣纹皆系阴线刻,线条较为平直。龛外左右各一力士像,其形象较为怪异,从身后壁内凹的情况看,应为晚期改刻形象(图版玖,1)。第15号龛长方形双层龛。平顶外层龛高110、宽120、深45厘米,弧顶内层龛高95、宽100、进深35厘米。龛内凿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佛像剥蚀严重,施禅定印、跏趺坐于莲台上,莲台基座风化。身后施桃形头光与圆形身光相叠,头光和身光边缘均施火焰纹,中部施莲花纹。佛像身着双领下垂大衣。二弟子面部已残损,双手于胸前,施圆形头光,身着交领袈裟立于高坛上。二菩萨半跏趺坐于莲台上,桃形头光与圆形身光相叠,右菩萨头光施莲花纹、火焰纹;左菩萨桃形头光有莲花纹、火焰纹,身光上施锯齿纹和火焰纹。龛外两侧天王像为晚期改刻。第30号龛方形双层平顶龛。外层龛高150、外龛宽147、深70厘米,内层龛高97、内龛宽129、深26厘米。龛内凿三世佛像。佛像身高均为50厘米,身后均施桃形头光与圆形身光相叠的背光,中间佛像与右侧佛像背光施有莲花纹、凸弦纹、火焰纹;左侧佛像背光施有火焰纹、凸弦纹、锯齿纹。中间佛像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抚腿,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八边形束腰,下为覆莲瓣基座。此佛头已残,身着双领下垂大衣,内穿僧祗支,左系搭膊,披覆垂于座前。右佛像双手于脐前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形须弥座上。该佛像头残,着通肩袈裟,披覆垂于座前。左佛像双手抚膝,善跏趺坐于长方形座上,身着双领下垂大衣,内着僧祗支,脚下施带长茎的双莲踏,有莲蕾和莲叶装饰。阴刻衣纹表现出对称性,格式化显然。佛座下是高坛,坛前有侧身作的双狮像,两侧各一天王像,左天王双手于腹前用剑杵地,右天王右手执长柄兵器,兵器上部已风化,可辨长柄(图五;图版玖,2)。中间佛座底部正面有造像题记:“敬造世佛」三身佑弟子」唐辅愿平安」永为供养」大中七年(853年)十二月」十三日记。”字径2-2.5厘米(图版拾,1)。3.西岩北段唐代龛像群22龛,主要集中在北段北侧。西岩北段南侧主要分布有晚期像龛和被改刻的唐代像龛,南侧这段岩壁与中段晚期龛像的岩面相连,形成约90度的夹角,似为晚期开辟的岩面(图版拾,2;图版拾壹,1)。第64号龛方形双层龛。平顶外层龛高150、宽130、深95厘米,弧顶内层龛高103、宽96、深44厘米。内龛龛楣呈尖拱形,龛缘施有忍冬纹、飞天装饰纹带。龛内原凿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像,现主尊、弟子、菩萨均被改刻。主尊改为僧人像,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左手置于腿上,右手托钵,钵已残。头戴风帽,身着交领大衣。主尊头上方施宝盖,应为原刻,身后背光尚存改刻痕迹。主尊左侧为老年弟子立像,右侧为青年弟子立像,均身着交领袈裟,弟子身材矮小。弟子两侧胁侍菩萨被改刻为身穿长袍、系腰带、跣足的文官像,身后有火焰纹桃形头光、足下是莲座。内龛外壁右力士像尚未改变。右力士头残,右手上举过头,袒上身,着短裙,左手下垂执金刚杵,跣足立于山岩上。原左侧力士被改刻为天王像,其头上方内凹、右侧龛缘有缺口等痕迹内龛外侧各一力士像,均束高发髻,一手上举,一手下垂,均袒上身,披巾环绕身后与体侧,腰系短裙,跣足下为山岩。外层龛的左侧壁有造像题记,现文字多已漫漶,抄录早期记录如下:“遂州遂宁县归义乡百姓鲁殷并妻……佑平安,于当县南龛敬造救者阿弥陀佛一耳、观音、世至二身……一对二身弟子……大中七年正月……斋表庆毕永为供养……。”其下方有一长方形小龛,内凿观音立像(图版拾贰,1)。第70号龛:竖长方形双层龛,平顶外层龛高137、宽146、深45厘米,弧顶内层龛高123、宽121、深18厘米,龛缘有忍冬纹装饰纹带。龛内造观音立像一尊,像高84、肩宽20厘米,其左手执净瓶立于莲座上,右手残。身后背光由桃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相叠而成,背光上施火焰纹、凸弦纹和莲瓣纹。头戴高宝冠,宝缯垂于耳侧,披巾裹肩、环垂于身前和沿体侧下垂,跣足。观音头上方有宝盖,宝盖两侧各一浅浮雕飞天。莲座两侧各一狮像。外龛右侧壁尚存题记:“敬造观世音一身」遂州遂宁县□□□□为女娘□」在安居□□被贼□恐与女造」□□救苦观世音一身」□□□□罗高父子百年保首贼盗」不侵灾障消除富贵不改今蒙成就」敬养大庆永为供养大中八年五月三□。”二唐代的郡县、瀑布等石雕(一)第5号培养千佛簿合川位于涪江、渠江、嘉陵江交汇之处,西与潼南接壤。合川境内原有两处规模较大的唐代佛教摩崖龛像群,一是合川城区内的濮岩寺,二是合川龙凤镇的龙多山,前者经现代改刻和涂漆已面目全非,调查发现仅有一龛尚可定为唐代像龛。后者因地处偏远山区,保存状况略好于前者,其中也有部分像龛被现代改刻或涂漆。龙多山唐代摩崖龛像群位于合川区龙凤镇之西,海拔624米,山上修筑有清代山寨。当地人把山寨东门附近一带刻有摩崖龛像和历代题刻等遗迹的岩壁称为东岩,西门附近叫西岩。东、西岩原有三十余龛唐代造像,现仅存11龛。其中东岩尚存唐代造像9龛,编号1-9号。西岩原有6龛,现仅存2龛,第10、11号龛(图版拾贰,2)。此外,位于西寨门左侧约百米处有一巨石——飞仙石(图版拾叁),上面有九个唐代像龛,多为小龛,将其归入西岩编号(第12-20号龛),其余见附表五。第4号龛长方形平顶千佛龛。龛楣镌有法器数件,已漫漶,龛底边缘有忍冬纹带。龛内共凿有1060个小佛龛,高10、宽11厘米。龛内佛像均跏趺坐于莲座上,桃形头光,双领下垂,肉髻,双手于腹前,施禅定印。千佛龛的主龛为方形单层弧顶龛,高85、宽70、进深32厘米。龛内凿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像。尖拱形龛楣,龛缘饰有卷草纹带。佛结跏趺坐于粗茎大仰莲台上,右手于胸前施无畏印,左手抚膝。桃形头光叠压在圆形身光上,施镂雕火焰纹、卷草纹和锯齿纹。佛像头残,着通肩袈裟。莲台下有八根莲茎,四根接莲叶,四根承弟子像和菩萨像。右为年轻弟子像,左为年老弟子像,均双手合十于胸前,着交领袈裟,跣足下是带茎莲座,圆形头光镂雕莲花纹和锯齿纹。菩萨立于带茎莲座上,右侧为执长茎莲花的大势至菩萨像,左侧为手持净瓶的观音像。龛外是力士像(图版拾肆,1)。在主龛下方有造像题记一则,残存23行,每行18字,字径2.5厘米。为“……千佛圣容镌既就……从此人人瞻礼福集……他岁咸通五年(864年)十月二十六日造□□□施主宣义郎行合州赤水县赵行……”。第5号龛位于4号龛左侧壁,方形单层弧顶浅龛。高85、宽75、深35厘米。尖拱形龛楣,龛的边缘施一周卷草纹带,卷草间有莲花童子化生像,龛楣上有二飞天。龛内凿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像。佛像善跏趺坐于长方座上,下为狮座。从狮身上延伸出八根莲茎,其中二根长茎莲花为佛的足踏,二根长茎莲花承弟子像,其余接莲叶和莲蕾。佛像右手残,似施无畏印,左手抚膝。身后施桃形头光与圆形身光相叠而成的背光,其上施镂雕火焰纹、卷草纹和锯齿纹。佛像脸部残损,高肉髻,着通肩袈裟,领口敞开,跣足下承两朵带茎莲踏。两侧弟子双手合十于胸前,立于带茎莲台上,身后圆形头光外层为莲花纹,内层为锯齿纹,均身着交领大衣。右菩萨立于狮座莲台上,双手于胸前,似执莲蕾,桃形头光施镂雕火焰纹。造像脸部残损,宝冠束发,袒上身,腰系长裙,大巾裹肩,并环垂于膝前并沿体侧下垂至莲台,跣足。左菩萨右手屈举执杨枝,左手下垂持净瓶,袒上身,披巾裹肩,环垂于身前二道,绕左臂和左腕,沿体侧下垂。头光和座台同于右菩萨像。龛外天王双手执剑杵地,脚下是夜叉(图版拾肆,2)。第6号龛方形单层弧顶浅龛,该龛被5号龛打破龛楣。高70、宽0.70、深20厘米。龛缘施一周卷草纹带,弧顶浅龛。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像。佛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台上,台前披覆下垂,双手于腹前施禅定印。身后背光为桃形头光叠压于圆形身光,施镂雕火焰纹、卷草纹和锯齿纹。佛像脸残,着通肩袈裟,领口开敞,阴刻衣纹。两侧弟子立于莲座上,双手合十于胸前,跣足。圆形头光施镂雕忍冬纹和锯齿纹。右弟子为青年弟子像,左为老年弟子像。右菩萨立于狮座莲台上,双手执长茎莲蕾。桃形头光,风化严重,披巾裹肩,环垂于身前,并沿体侧下垂。左菩萨右手屈举执杨枝,坐手下垂持净瓶,高发髻残,披巾环垂于身前,跣足下为狮座莲台。头光同于右菩萨像。两侧天王像双手执剑杵地,脚下是夜叉像。佛座前有长方形碑刻,文字已漫漶。(二)唐代像矿的形制潼南大佛寺对岸梓潼镇莲花寺,原名东禅寺,寺内尚存一龛,龛顶已毁,龛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像,龛宽500、深170、胁侍立像高均200厘米。造像多被改刻,但从菩萨的璎珞、力士发达的胸肌和佛像足下的莲踏样式来看,应为唐代开凿的像龛。此外,在合川钓鱼城内、铜梁平滩镇均存有千佛龛(附表六)。钓鱼城内还有一尊卧佛像,造像全长1050厘米。该佛像肉髻形状略尖,与头顶的界线不清楚,额头上方有椭圆形宝珠,螺发颗粒较大,面相清瘦,右手枕头,颈刻四周纹,腕上有连珠夹宽带纹的手镯,身着双领下垂大衣,阴线刻衣纹,身下施卷云纹,这些特征都无法将其划入唐代造像范围内,尤其造像腕上的手镯样式与大足北山130号龛摩利支天像所戴的手镯颇为相似,因此,该卧佛应为唐以后的造像,故没有纳入表中。三付款时(一)重庆地区中晚唐像的装饰特点一般表现川渝地区唐代佛教摩崖造像身后常见一种桃形头光与圆形身光重叠而成的背光,本文称之为叠式背光,它与早期佛造像的背光存有渊源关系。叠式背光少见于初唐和盛唐造像上,但后来却成为川渝两地中晚唐时期最常见的背光样式,在唐代造像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初唐的叠式背光以绵阳碧水寺第19号龛为代表6,其佛像身后的叠式背光是圆形头光叠压在方形抹角身光上,背光为素面。盛唐时期继续沿用这种圆形头光叠压在近圆形身光上的叠式背光,如巴中南龛盛唐时期的第25号龛地藏像,其身后的叠式背光也是圆形头光叠压在圆形身光上,圆形身光略扁;巴中南龛第31号龛也为盛唐像龛,虽然仍是圆形头光叠压于圆形身光的样式,但是此龛的圆形身光不再扁平,而是非常圆鼓。这两龛盛唐造像均为地藏菩萨像,其中第25号龛造像面相饱满,双肩宽厚,袈裟衣纹的表现非常写实,甚至很有质感,座上披覆较短。而第31号龛造像面相虽圆,颈部细长,挂有项饰,袈裟衣纹粗略而凌乱,座上披覆较长,从造像风格上可断第31号龛略晚于第25号龛7。从叠式背光的形态来看,第25号龛的早期形态更明显。据材料所知,盛唐最为流行的叠式背光是初唐所不见的新样式,即桃形头光叠压在圆形身光上的背光样式。其特征是桃形头光的直径略小于圆形身光,尖部很小,显得头光非常圆鼓,头光与身光的大小比例不大协调,如四川巴中西龛73号龛的盛唐叠式背光便是这种样式,上面施有莲瓣纹、团窠纹等装饰8。有明确题记的四川巴中南龛开元年间的第83号龛,龛内造双头瑞像,其身后也施叠式背光,边缘的火焰纹采用镂雕技法,火焰纹样较为写实,而背光形态仍似前例。大概在盛唐晚段叠式背光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以巴中水宁寺第2、3、8号龛为例,其桃形头光萎缩,尖部加长,圆形身光增大,与中唐时期叠式背光形态较为相近。可以认为,盛唐晚期的叠式背光的桃形头光与圆形身光的大小比例逐渐协调,并成为中晚唐时期川渝两地广泛流行的背光样式,不仅用于佛像,也用于胁侍像。四川盆地东部的重庆地区盛唐造像不见叠式背光,即使新发现的潼南薛家村的盛唐造像也没有采用这种背光,对此解释有二:一是薛家村盛唐龛像数量不多,无法如实反映盛唐造像情况;二是重庆地区在古代文化传播上存在一定的滞后。关于第二点,就重庆地区中晚唐像龛还流行着四川境内初盛唐时期常见的佛帐龛便是明证,如潼南崇龛镇南家湾中唐第5号龛、兴盛镇五硐岩晚唐第1、4号龛,以及合川龙多山西岩晚唐第10、11号龛均为佛帐龛。中唐时期的叠式背光在形态上除桃形头光的尖部有所加长外,形态上变化不大,个别身光略呈椭圆。最具特色的是纹饰的镌刻技法,有阴线刻或浅浮雕二种。由于雕刻较浅,加之风化严重,很多中唐叠式背光的纹饰已漫漶难辨。晚唐叠式背光装饰除沿袭之前的线刻或浅浮雕纹样外,新出现一种完全采用镂雕纹饰的叠式背光,并且在形态上出现复古的迹象,即头光和身光的大小又变得很接近。尽管如此,在造型艺术和雕刻技法上的张力远不如盛唐时期,如重庆合川龙多山凿于咸通年间的第4号千佛龛的主龛、第5号龛等,主尊身后的叠式背光的桃形头光与圆形身光大小相差不大,上面光芒纹、卷草纹和火焰纹均为镂雕纹饰,其形态和雕刻都显得缺乏力度而线条呆滞。唐代佛教造像的演变在经变龛像的建筑上也有所反映,就是像龛背景建筑和建筑构件由繁到简的转变。凿于中唐晚段的潼南崇龛镇南家湾第5号龛系净土变龛,虽正壁上的中心殿阁斗拱已残损,其左壁侧殿屋檐下的斗拱却清晰可辨,与建于大中十一年的山西佛光寺大殿的柱头铺作非常相似,为七铺作。如果将它与大足北山第245号龛的仿木建筑,斗拱作比较,不难看出南家湾第5号龛的斗拱比大足北山第245号龛的要复杂很多。大足北山第245号龛造像内容为观经变,正壁上的中心殿阁施简单的人字拱,并且楼阁的平座直接置于下层屋脊上。而南家湾5号龛内的侧殿柱头拱为七铺作,上层虽然也置于下层屋脊上,其间则用了栌斗或蜀柱之类的构件,比北山第245号龛直接置于下层屋脊上的平座更复杂。大足北山第245号龛的年代在公元896年前,即乾宁三年前9,属唐代末期像龛,其建筑构件上的简化趋势已全然呈现。据学者考证,现实中的古建筑斗拱,从初唐、晚唐到五代,柱头斗拱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复杂10。实际上,这种越来越复杂的斗拱并没有在造像中得到如实反映,像大足北山第245号龛采用结构简易的“人”字拱,在建筑构件上表现出简化的趋势。又如晚唐开凿的潼南南家湾第10号龛观经变像龛的仿木建筑形式也存在这种简化趋势,其正壁没有设正殿,侧殿建筑不仅被缩小,还被安排在龛侧壁近顶部的地方,与中唐时期以仿木建筑为背景的净土变像龛作比较可谓大相径庭,其晚期特征再明显不过,也说明晚唐信众不再重视表现西方世界的华丽建筑,选择此类题材造像仅仅是表达一种意愿,对图像的要求不再追求华丽和完美,所以才出现晚唐经变龛像中的殿堂楼阁越来越简化的样式,与现实中比比皆是的大型寺庙建筑群和日益繁复的斗拱看,系改刻的天王像,造像戴头盔,身着战袍,颈系角巾,脚蹬长靴。外龛左侧有三个双手拱于胸前的供养人像,右侧壁有二个供养人像。龛楣附近有造像题记:“敬造药师琉璃光佛一身□□□兄弟□□蒙□□大中十年四月……”(图版拾壹,2)。第65号龛方形双层龛。平顶外层龛高145、宽130、深80厘米,弧顶内层龛高108、宽102、进深42厘米。内龛龛楣呈尖拱形,龛缘施忍冬纹、飞天装饰纹带。龛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像,头部均残,造像均置于高坛上,坛前二蹲狮。佛像通高73、像高46厘米,双手于腹前捧宝珠,跏趺坐姿,双足心向上,身下是双层仰莲台,台下为圆形须弥座。佛像背光由桃形头光与圆形身光相叠而成,上面施有火焰纹、连珠纹和莲瓣纹,身着通肩袈裟,衣纹较为写实。两侧弟子立像高50厘米,其身后是圆形头光,左侧弟子双手合十于胸前,身着交领袈裟,内系长裙,跣足下是莲座;右弟子双手于胸前残,身着袒右袈裟,内系长裙,跣足下是仰莲座,阴线刻衣纹较为写实和略为繁复。从颈部可辨左侧为青年弟子像,右侧为老年弟子像。两侧菩萨通高55、像高40厘米,均为半跏趺坐姿,裙裾覆座,身下是圆形须弥座,座底施覆莲纹。菩萨身后背光也为桃形头光与圆形身光相叠而成,上面施火焰纹、连珠纹和莲瓣纹。右侧菩萨施左跏趺坐姿,右足踩带茎莲踏,双手于身前执长茎莲花。菩萨袒上身,腰系长裙,披巾裹肩,并环垂于身前,绕腕沿体侧下垂,戴手镯,“X”形璎珞垂于膝盖下。左侧菩萨像,施右跏趺坐姿,左足踩莲踏,双手于胸前捧净瓶(?),双臂残损。头戴宝冠,宝缯垂肩前,袒上身,腰系长裙,披巾裹肩,披巾环垂座前,并绕腕垂于体侧,璎珞垂于膝下。阴线刻衣纹较为写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晚唐建筑上所表现的简化趋势在造像身上也可看到。笔者曾对四川巴中各地点的初盛唐龛像做过统计,少数风化严重无法辨识的除外,初唐时期力士施桃形和圆形两种头光,桃形头光主要见于初唐时期的力士像,以绵羊玉女泉开凿的第7号龛、梓潼卧龙山千佛崖第2号龛为证。盛唐时期的力士像均用圆形头光,直至中唐力士都还有施圆形头光的,如巴中三江奥基寺第2号龛、玉井佛尔崖第1号龛均为中唐龛像,其力士仍然施有圆形头光。晚唐力士像多不施头光,如重庆潼南大佛寺西岩第65号龛、南家湾第9号龛力士、合川龙多山第4号龛、铜梁平滩镇白云村千佛寺第2号龛的力士均不施头光,仅以披巾环绕于头后。由此可见,力士头光从有到无的变化与造像的简化趋势相吻合。(二)第2号施工中心为唐代早期意象像1.潼南崇龛镇薛家村摩崖像龛年代潼南崇龛镇薛家村龛像中年代较早的是第2号龛。此龛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像,龛前博山炉已毁,从留存的痕迹来看,原炉身和炉足都较矮。现存四川地区唐代佛教龛像的博山炉,形象最完整的当属广元千佛崖初唐时期开凿的第5号窟佛座前的博山炉,造型为三兽足座上置博山炉,炉的正中开有小佛龛。这种附有三足座的博山炉有别于北方中原地区唐代博山炉,应独具本地特色。查阅材料可知,盛唐时期的三足炉,如巴中南龛盛唐时期开凿的第64、69号诸龛的三足炉均较矮。中唐时期三足炉逐渐升高,如四川安岳木鱼山凿于贞元元年(785年)的第20号龛三足炉较高,尤其三足较长,表明中唐时期的三足炉已有变化,并且无论盛唐或中唐的博山炉基本不见座上的炉身部分,通常仅存三足座。究其原因,或座上面的博山炉被损毁;或根本就不置博山炉,将初唐时期的博山炉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三足炉。即便是三足炉,在晚唐的龛像中已很少见了。从薛家村第2号龛低矮的三足炉龛,其下限到不了中唐。上限可从莲座的壶门看到,由于第2号龛佛座和左胁侍的莲座均已风化残损,看不出端倪,但右侧胁侍菩萨的莲座束腰上施有三个壶门。盛唐时期流行束腰莲座,通常在佛座束腰上开壶门,如巴中南龛开元十八年开凿的第69号龛佛座束腰上开有壶门,在胁侍菩萨莲座的束腰上开壶门的应该晚于佛座开有壶门的样式,故薛家村第2号龛年代为盛唐晚期。此外,从薛家村第2号龛佛座束腰上残存的纹饰来看,与巴中南龛凿于开元十八年(730年)的第71号龛的佛座束腰颇为相似,并且薛家村第2号龛弟子莲座下施花枝、力士施圆形头光等均为盛唐造像之特征。但是,方形宝盖、菩萨莲座上开壶门、力士胸肌的表现呈漩涡状等因素又为该龛为盛唐晚期之作提供了佐证。位于第2号龛左侧数米处的岩壁上有天宝十年(751年)的摩崖碑刻一则,字迹漫漶,表明天宝年间这里已有刻石存在。潼南薛家村第5号龛为阿弥陀佛与五十闻法菩萨图像。此类题材造像在初盛唐时期的四川地区非常流行,中唐以后阿弥陀佛与五十菩萨造像与观经变相结合,盛行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区。薛家村第5号龛不仅造像题材承袭的是唐代早期题材,其样式也为初唐样式。该龛佛座用仰覆莲座,胁侍菩萨和五十闻法菩萨全部用单层覆莲座、未施头光,与绵阳碧水寺第19号龛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一是碧水寺第19号龛的五十菩萨多为交脚坐姿,而薛家村第5号龛的五十菩萨多为跪姿;二是薛家村第5号龛闻法菩萨莲座上的覆莲瓣样式单薄而粗陋,不如碧水寺第19号龛内五十菩萨覆莲座上的莲瓣那样丰润肥厚;三是碧水寺第19号龛没有莲花童子像(报告中称之为小人像),而薛家村第5号龛则有数个莲花童子像。五十菩萨间出现莲花童子像,可以贞元二十年(804年)开凿的梓潼西岩寺第1号龛为较早实例。由于盛唐时期巴中南龛第33号龛、巴中南龛第62号龛、巴中南龛第116号龛等阿弥陀佛与五十菩萨像龛均不见莲花童子像11,由此推测,大约在盛唐晚期出现莲花童子像。再从薛家村第5号龛胁侍菩萨颈挂盛唐时期流行的项饰来看,此龛年代可定为盛唐晚期或中唐初期。鉴于薛家村第13号像龛佛像身后桃形头光施镂雕火焰纹、胁侍菩萨未见璎珞严身,以及弟子足下施山岩座等中晚唐造像特征,同时也考虑到龛内顶部的飞天还没被移至龛楣上、佛座束腰上镌有一个即浅又小的壶门,故该龛年代可定为中唐早段。2.潼南崇龛镇南家湾摩崖像龛年代潼南崇龛镇南家湾第5号龛为西方净土变相题材的像龛,其年代与之相邻的于元和四年(809年)开凿的第4号龛应该年代相当,为中唐晚段龛像。南家湾第9号龛为唐代三教合一题材的龛像。从造像特征来看,主尊中间老君像和左侧佛像均用叠式背光,身光近似椭圆。菩萨腰间外翻的钝角裙腰较宽,与安岳千佛寨第96号龛等晚唐菩萨像的裙腰相似,并且菩萨腿上的衣纹已呈格式化的弧线;龛侧力士像不施头光均属晚唐造像特征,其年代应为晚唐早段。与第9号龛相邻的第10号龛为观经变像龛,其一佛二菩萨像的身后均施与第9号龛相同的叠式背光,造像风格与第9号龛相近,年代与之相当,同为晚唐早段像龛。在此值得注意的是第10号龛主尊两侧的经幢。四川地区晚唐经变像龛常见造像中设置经幢,少者二座,多者设四座,如四川夹江千佛崖中唐开凿的第115号龛为观经变像龛,有四幢。佛教建筑中的经幢原为密宗所用。“在中唐以后,净土宗也建造经幢;……奉阿弥陀或药师的则以两个或四个经幢分立于殿前。这时期经幢的形状不但逐渐采用多层次,还以须弥座与仰莲承托幢身,雕刻也日趋华丽”12。西方净土变龛像的背景中采用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