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平均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 平均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 平均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 平均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 平均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森林里的故事·丰盛的宴会——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经历从“任意分”到“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构建平均分的语言模型。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喜欢的操作活动中,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等形式,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一份是多少。3.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用平均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交流分的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分享和谦让的德育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会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教具学具准备】课本、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每人12个小圆片。【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情境图)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大森林参加小动物们的丰收大会吧!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张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生:6个竹笋,12个桃子,16个萝卜,15个松果。师:还有要补充的吗?大家观察的真仔细,看到这麽多好吃的,大家都很高兴。熊猫兄弟盯着6个竹笋早就馋的不行了,我们先来帮它们分一分这6个竹笋吧。(课件展示:该怎样分竹笋呢?)【意图:教师用短短几句话创设了森林聚会的情境,在具有童趣的情境中学数学,符合教材编写意图,且有利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活动一:认识平均分学生自主分,并交流汇报分法,说明理由。老师板书记录:(5,1)(4,2)(2,4)(1,5)(3,3)(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渗透”兄友弟恭”的德育教育)师:大家真厉害,想出来这么多分法,那哪一种分法,你觉得最公平呀?为什么呢?师:这样分,每只熊猫都可以获得3个竹笋,用我们数学上的语言来说,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顺便板书),而后面这些分法怎么样?每份都不同样多。在数学上,把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齐读、同桌互读平均分定义;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练习:巩固对平均分定义的理解。【意图:借助问题“怎样分竹笋”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交流不同分法的基础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在生活中的运用。引导学生在比较不同分法的过程中,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同时,借助熊猫兄弟分竹笋这一情境,渗透德育教育】活动二:尝试平均分1、平均分成几份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可以怎么分呢?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小圆片)摆一摆、分一分,组内交流讨论如何分,并上台展示。(1个1个分的,2个2个分的,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教师总结:(1)尽管分法不同,但是最后每只小猴子都是分的4个桃子,每份分得同样多,这些分法都是平均分。(4种分法用PPT再演示一遍)(2)描述平均分桃子的过程: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桃子。(3)练习【意图:让学生在经历“思考-交流-操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平均分,并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香蕉的练习,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过程】活动三:分彩笔游戏。(1)8支彩笔,可以分给()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支彩笔。(2)8支彩笔,每人2支,可以分给()个同学。【意图:让学生在经历“思考-交流-操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平均分,并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香蕉的练习,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过程】每几个分一份A.提出问题:16个萝卜,每只小兔分4个,可以分给几只小兔子?B.练习:有15个松果,如果每只松鼠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松鼠。在这个教学环节,主要以圈一圈,画一画为主,来解决上述问题,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语言描述这种平均分的过程。【意图:“每几个分一份”该怎样分?是平均分吗?这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师借助分萝卜的情境,让学生都动手圈一圈、分一分,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有机结合。】巩固练习当堂检测【意图:练习的多样性,满足了多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及时巩固并灵活应用平均分。】畅谈收获知识收获;2、能力收获。板书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课标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课标解读:本课在教学时要注重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圈一圈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并在交流、展示、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保证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表达自己对于本节的想法。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平均分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平均分》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不够,他们既爱说又爱动,注意力不持久,形象思维占主导,逻辑思维还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但却无系统的理念体系。所以这节课要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丰富体验,逐步建立平均分的表象,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升华。《平均分》效果分析本节课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力求充分体现教材编写意图。纵观本节课,我认为达到的效果如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本节课的教学以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举行丰收大会导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学生对情境中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2.主体参与,探索新知。新教材强调“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主体性。基于此,新课以为小动物们分食物为主线展开教学,分认识平均分、学会平均分、平均分的多种情况3个层次学习平均分。设计时始终围绕着“自主参与,深刻体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主意识,从而主动的探索新知。并且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3.联系生活,实践运用。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如分彩笔游戏,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确实就在我的身边!《平均分》教材分析《平均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森林里的故事·丰盛的宴会——除法的初步认识)。本课作为本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通过“森林里的故事——丰盛的宴会”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在为小动物分食物的活动中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及表内乘法、乘法的意义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基础知识。学好平均分,对认识除法产生的过程以及除法的意义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平均分的教学在整册教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平均分练习题((是的打“√”,不是的打“X”)”()()判断。把10个梨子分成5份,每份一定是2个。()把9个桃子分成3份,每份是3个,是平均分。() 有12块饼干,每4块装成一袋,可以装3袋。()圈一圈,画一画,并填空。《平均分》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对于“平均分”这个概念每个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呢?

我通过给小动物分食物的情境,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首先通过熊猫分竹笋,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按”分成3份,每份几个”给小猴子平均分桃子,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在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