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员试题库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dc66dc712e8cdfd9960fec41734350/d8dc66dc712e8cdfd9960fec417343501.gif)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员试题库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dc66dc712e8cdfd9960fec41734350/d8dc66dc712e8cdfd9960fec417343502.gif)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员试题库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dc66dc712e8cdfd9960fec41734350/d8dc66dc712e8cdfd9960fec417343503.gif)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员试题库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dc66dc712e8cdfd9960fec41734350/d8dc66dc712e8cdfd9960fec417343504.gif)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员试题库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dc66dc712e8cdfd9960fec41734350/d8dc66dc712e8cdfd9960fec4173435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员试题库一、单选题1.电磁感应现象应用的定律是下面哪个科学家研究的成果?()A.爱尔马B.法拉第C.楞次D.麦克斯韦2.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保护线PE与中性线N分开的接地型式的文字代号为()。A.TN-SB.TN-CC.TN-C-SD.TN-S-C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在以下()种情况下,不应大于12m。A.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2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B.现场绕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2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C.建筑物难于装设独立接闪杆(线、网)时,可将针或网或由其混合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其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4.220/380V三相系统中耐冲击过电压为II类的用电设备有()。A.配电盘B.断路器C.电气计量仪表D.家用电器5.在以下场合选用I级分类试验的SPD()。A.LPZ0A与LPZ0B区交界处B.LPZ0B与LPZ1区交界处C.LPZ1与LPZ2区交界处D.LPZ0B与LPZ2区交界处6.TT系统中SPD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负荷侧时,应装()只SPD,相线与PE线之间电涌保护器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应不小于U0的()。A.3只,1.55倍B.4只,1.15倍C.4只,1.55倍D.3只,1.15倍7.采用角钢埋于土壤中作人工接地体应采取的防腐措施是()。A.镀铜B.镀镍C.热镀锌D.镀铬8.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改进电磁环境,建筑物应采取屏蔽措施和等电位连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筑物和房间的外部设屏蔽B.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屏蔽C.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接闪杆及其接地装置作等电位连接D.屋面金属体、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作等电位连接9.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下列防雷措施不正确的是()。A.接闪网网格尺寸(6m×4m)B.独立接闪杆的接地装置与进出被保护建筑物的管道连接C.钢筋混凝土屋面内的钢筋每隔20m用引下线接地一次D.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为5Ω10.通常,当大气电场为正电场时,电场的方向应为()。A.向上B.向下C.向内D.向外11.地闪回击平均速度为()。A.105米/秒B.107米/秒C.1010米/秒D.1米/秒12.决定大气电导率的大小主要是()。A.大气气溶胶粒子B.大气中的重离子C.大气中的中性粒子D.大气中的轻离子13.层状云正的双极性电荷分布是指()。A.云上部荷负电荷,下部荷正电荷B.云上部荷正电荷,下部荷负电荷C.整层云荷正电荷D.整层云荷负电荷14.下列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A.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B.国家级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火车站等C.普通居民平房D.平均雷暴日数小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15米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15.计量器具的检定就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要求的程序。A.法律B.法规C.法定D.规定16.测量是以确定()为目的的一组操作。A.真值B.修正值C.量值D.误差17.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所在场地建筑物对直击雷的防护应符合()。A.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B.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C.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D.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18.建筑物防雷设计计算接闪器保护范围的方法是()。A.保护角法B.滚球法C.折线法D.接闪网格法19.云是大气中闪电的重要载体,但并非所有云都能形成闪电,能形成闪电的灾害云是()。A.卷云B.层云C.卷积云D.积雨云20.关于雷暴活动,下列正确说法是()。A.就全球纬度平均而言,赤道地区雷暴活动频繁B.我国南方少于北方C.海上雷暴多出现于午后或傍晚D.海洋上雷暴活动明显大于同一纬度的陆地地区21.屏蔽体的好坏用()来描述。A.屏蔽效能B.屏蔽程度C.屏蔽衰减D.屏蔽作用22.建筑图样(平、立、剖面)中所标注的尺寸以()为单位。A.米B.分米C.毫米D.厘米23.加油加气站380/220V供配电系统宜采用()系统。A.TN-C-SB.TN-CC.TN-SD.TT24.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在进出处与防雷装置连接。A.不宜B.不应C.宜D.应25.下列不属于人工接地体常规设置方法的是()。A.S形接地体B.垂直接地体C.环形接地体D.水平接地体26.减小雷电造成的电磁效应对室内设备的影响的方法是()。A.接闪B.屏蔽C.布线D.分流27.电屏蔽体的形状最好设计为()。A.板形B.盒形C.柱形D.筒形28.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规定的使用要求。A.各级气象主管机构B.省级气象主管机构C.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D.地方级气象主管机构29.单个大气离子的荷电量为()。A.二个基本电荷B.一个基本电荷C.三个基本电荷D.多个基本电荷30.地闪是指()。A.云与大地相接触的放电现象B.不与大地相接触的放电现象C.云内电荷间的放电现象D.云与大地不接触的放电现象31.等电位连接的目的是()。A.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设备和地之间的电位差B.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系统之间的电位差C.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通信线路和设备之间的电位差32.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所具有的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A.0.2欧姆B.0.03欧姆C.0.24欧姆D.0.3欧姆33.预计雷击次数()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A.N>0.5次/aB.N>0.25次/aC.0.012次/a≤N≤0.6次/aD.0.05次/a≤N≤0.25次/a34.预计雷击次数()的省、部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A.N>0.5次/aB.N>0.25次/aC.0.01次/a≤N≤0.05次/aD.0.05次/a≤N≤0.25次/a35.预计雷击次数()的省、部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A.N>0.05次/aB.N>0.25次/aC.0.01次/a≤N≤0.05次/aD.0.05次/a≤N≤0.25次/a36.预计雷击次数()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A.N>0.5次/aB.N>0.25次/aC.0.012次/a≤N≤0.6次/aD.0.05次/a≤N≤0.25次/a37.预计雷击次数()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A.N>0.5次/aB.N>0.25次/aC.0.012次/a≤N≤0.6次/aD.0.05次/a≤N≤0.25次/a38.具有1区或者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且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者,应当归于()防雷建筑物。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39.具有1区或者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者,应当归于()防雷建筑物。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40.具有0区或者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应当归于()防雷建筑物。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41.接闪杆及其衍生的各种室外接闪系统实际上是一种()。A.防雷系统B.避雷系统C.引雷系统D.消雷系统4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于()开始正式实施。A.1999年10月31日B.1999年5月18日C.2000年1月1日D.2000年3月1日43.通常,晴天自由大气电场强度随高度()。A.增加B.减小C.少变D.迅速增长44.向下负地闪是指()。A.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上B.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下C.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上D.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45.通常雷暴云的电荷分布为()。A.上部正电荷,下部负电荷B.上部负电荷,下部负电荷,底部少量正电荷C.上部负电荷,下部正电荷,底部少量负电荷D.上部正电荷,下部负电荷,底部少量正电荷46.层状云的单极性电荷分布是指()。A.云中只含有一种荷电粒子B.云中含有正负极性的荷电粒子C.云中含有三种以上的荷电极性47.地闪中电场的R变化是指()。A.梯级先导时的电场变化B.梯式先导之前的电场变化C.地闪回击电场变化D.地闪间歇阶段的电场变化48.地闪中电场的J变化是指()。A.梯级先导时的电场变化B.梯式先导之前的电场变化C.多闪击地闪的闪击间隙D.地闪间歇阶段的电场变化49.通常,晴天大气下,大气带有()。A.正电荷B.负电荷C.无电荷D.多种电荷50.大陆简单型晴天地面大气电场的日变化为()。A.单峰单谷B.单峰多谷C.双峰双谷D.双峰单谷51.大陆复杂型晴天大气电场的日变化为()。A.单峰单谷B.单峰多谷C.双峰双谷D.双峰单谷52.平均而言,晴天电场峰值在()。A.北半球的夏季B.北半球的冬季C.南半球的夏季D.南半球的冬季53.平均而言,晴天电场谷值在()。A.北半球的夏季B.北半球的冬季C.南半球的夏季D.南半球的冬季54.如大气层电场强度随高度增加,则大气是何种极性的电荷()。A.正极性B.负极性C.特殊极性D.无极性55.向上负地闪是()。A.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B.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上C.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上D.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56.地闪中电场的L变化是指()。A.地闪回击电场变化B.梯式先导之前的电场变化C.地闪间歇阶段的电场变化D.梯级先导时的电场变化57.地闪中电场的B变化是指()。A.梯级先导时的电场变化B.梯式先导之前的电场变化C.地闪回击电场变化D.地闪间歇阶段的电场变化58.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出具的防雷装置检测报告必须真实可靠。A.执行自己的规定B.执行本部门技术规定C.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D.行业相关规定59.遭受雷击灾害的单位和个人,()。A.不必向有关部门报告B.执行本部门技术规定C.应当及时向当地气象机构报告D.自行处理60.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接地端连接导线为多股铜线时的截面值应当大于或等于()。A.2.5mm2B.4mm2C.1.4mm2D.6mm261.申报甲级资质单位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应少于()。A.一名B.二名C.三名D.四名62.申报乙级资质单位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应少于()。A.一名B.二名C.三名D.四名63.申报甲级资质单位的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应少于()。A.一名B.二名C.四名D.六名64.申报乙级资质单位的中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应少于()。A.一名B.二名C.三名D.四名65.取得乙级资质不应少于()年,才能申报甲级资质的单位。A.一年B.两年C.三年D.五年66.取得甲级检测资质的单位,可以从事()检测活动。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都可以67.取得乙级检测资质的单位,可以从事()检测活动。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都可以68.《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有效期为()年。A.三年B.四年C.五年D.长期69.申报甲级检测资质,要求技术负责人必须从事防雷检测工作()年以上。A.三B.四C.五D.六70.申报乙级检测资质,要求技术负责人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等工作()年以上。A.两B.三C.四D.五71.申报甲级检测资质,要求近三年开展的防雷装置检测项目不少于()个。A.一百个B.两百个C.三百个D.没有限制72.申报甲级检测资质,防雷装置检测项目通过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组织的质量考核合格率达百分之()以上。A.80B.90C.95D.9873.一高层建筑在年检时发现新增许多太阳能热水器,对这些热水器()。A.规范无明确规定,可不做防雷处理B.应加装电源电涌保护器C.应予以拆除D.与屋顶其它防雷设施配合,统筹接地和防护74.地闪初始击穿电场约为()。A.104伏/米B.104伏/厘米C.103伏/厘米D.103伏/米75.地闪梯级先导通道直径为()。A.100~200米B.20~30米C.40~70米D.1~10米76.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正极性雷击的雷电流幅值()kA。A.100B.50C.25D.2077.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首次正极性雷击的雷电流幅值()kA。A.200B.150C.100D.25078.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首次正极性雷击的雷电流幅值为()kA。A.200B.150C.100D.25079.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首次负极性雷击的雷电流幅值()kA。A.50B.75C.100D.15080.首次负极性雷击波形是()。A.8/20μsB.10/350μsC.10/1000μsD.1/200μs81.在易受机械损伤之处,地面上()的一段接地线应采用暗敷或采用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加以保护。A.1.5m至地面下0.5mB.1m至地面下0.3mC.1.7m至地面下0.5mD.1.7m至地面下0.3m82.加油站的防静电接地为独立接地系统时其电阻不能大于()。A.4ΩB.10ΩC.30ΩD.100Ω83.防雷装置实行()制度。A.定期检测B.不定期抽测C.一年一次检测84.《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而拒不安装的可处于()以下罚款。A.1万元以下B.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C.5万元以下D.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85.气体放电管的响应时间()。A.ms数量级B.us数量级C.ns数量级D.ps数量级86.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响应时间()。A.ms数量级B.μs数量级C.ns数量级D.ps数量级87.SPD叫做电涌保护器,它是一种利用(),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电涌电流的器具。A.线性元件B.非线性元件C.电子元件D.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88.防雷检测时,遇()级以上的强风或浓雾等恶劣天气时,不应进行高处作业。A.4B.5C.6D.889.防雷装置检测后,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出具检测报告。不合格的,提出()。被检测单位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报告(),由其依法作出处理。A.整改意见、当地气象主管机构B.不合格项、当地应急管理部门C.问题清单、当地安全管理委员会D.安全隐患、当地人民政府90.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并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A.跟踪检测B.组织管理C.技术指导D.指导监督91.遭受雷电灾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电灾害的()工作。A.财产损失B.数据统计C.人员伤亡D.调查与鉴定92.外国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防雷减灾活动,必须经()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A.县级气象主管B.省级气象主管C.国务院气象主管D.当地气象主管93.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雷电灾害()的建设工作,提高雷电灾害预警和防雷减灾服务能力。A.预警系统B.监测系统C.网络系统D.防御系统94.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明确规定了防雷工作的组织管理部门是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是哪一部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D.《防雷减灾管理办法》95.对电气设备和人危害最大的是哪种闪电类型()。A.云内闪B.地闪C.云际闪D.云空闪96.接地线如采用搭焊接,其焊接长度必须为扁钢宽度的()倍。A.2B.4C.6D.897.加油加气站在可燃液体罐的防雷措施中,油罐的良好接地很重要,它可以降低雷击点的电位、反击电位和跨步电压。规定接地点不少于(),是为了提高其接地的可靠性。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98.大多数雷电发生在()。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外逸层99.已有防雷装置,拒绝进行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整改,给与警告,可以处()以下罚款。A.5万B.3万C.2万D.1万100.对于弱电设备的防雷,主要以()为主。A.接闪B.屏蔽C.均压D.等电位101.LPZ1()。A.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得到衰减。B.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到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C.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102.除第一类防雷装置外,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在进出处与防雷装置连接。A.不宜B.不应C.宜D.应103.GB50057-2010规范中,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A.外部防雷与内部防雷B.三类防雷建筑物C.一般建筑物类与易燃易爆类D.建筑物类与信息系统类104.现代防雷的技术措施可用五个英文字母代表:B.C.D.G、S其中D代表的是()。A.搭接B.传导C.分流D.接地105.通常雷电侵入室内有三条主要途径:()。A.从电源线入侵、信号线(如通讯线路、电视天线、计算机网络)入侵、雷击大地使地电位升高形成的反击B.从窗户入侵、从阳台入侵、从墙面入侵C.传导、感应及辐射D.设接闪器、金属管道、天线106.一般情况下,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在防直击雷设计时应()。A.设置独立接闪杆B.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杆C.利用建筑物接闪装置D.设置独立接闪杆或者架空接闪线或网107.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铅板的厚度不应小于()。A.2mmB.4mmC.6mmD.0.5mm108.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不锈钢的厚度不应小于()。A.2mmB.4mmC.6mmD.0.5mm109.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热镀锌钢的厚度不应小于()。A.2mmB.4mmC.6mmD.0.5mm110.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钛板的厚度不应小于()。A.2mmB.4mmC.6mmD.0.5mm111.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A.2mmB.4mmC.6mmD.0.5mm112.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A.2mmB.4mmC.0.65mmD.0.5mm113.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A.0.7mmB.4mmC.6mmD.0.5mm114.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不锈钢板的厚度不应小于()。A.0.7mmB.4mmC.6mmD.0.5mm115.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热镀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A.0.7mmB.4mmC.6mmD.0.5mm116.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钛板的厚度不应小于()。A.0.7mmB.4mmC.6mmD.0.5mm117.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A.0.7mmB.4mmC.6mmD.5mm118.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当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A.0.7mmB.4mmC.7mmD.0.5mm119.通讯塔或其他高耸金属构架起接闪作用的金属物上敷设电气线路时,线路应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铠装电缆或穿金属管敷设的导线,电缆的金属护具或金属管应两端接地,埋入土壤中的长度不应小于()m。A.10B.12C.18D.15120.专用接闪杆应能承受()kN/m2的基本风压,在经常发生台风和大于()级大风的地区,宜增加接闪杆尺寸。A.0.5,10B.0.7,11C.0.9,10D.1.2,12121.防雷装置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筑物上或建筑物附近造成的物理性损害和人员伤亡,由()和()组成。A.外部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B.防直击雷,防侧击雷C.SPD安装,安全距离D.等电位连接,屏蔽122.网形结构等电位链接网的周边宜每隔()m与建筑物内的钢筋或钢结构连接一次。A.1B.2C.3D.5123.首次测量I1mA时,单片MOV构成的SPD,如果未标明泄漏电流Iie时,实测值不应大于()μA。A.10B.20C.30D.45124.开关型SPD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MΩ。A.20B.30C.40D.50125.浮顶罐的浮船、罐壁和活动走梯等活动的金属构件之间的连接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mm2的铜芯软绞线,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A.20B.30C.40D.50126.后备过电流保护位于电涌保护器外部的(),作为电气装置的一部分的过电流保护装置。A.上端B.下端C.前端D.后端127.电涌保护器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至少含有()非线性元件。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128.建筑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是()。A.安全项目B.一般项目C.主控项目D.重要项目129.除设计要求外,兼做引下线的承力钢结构构件、混凝土梁、柱内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或螺丝扣的机械连接,严禁()加工连接。A.机械B.绑扎C.化学D.热130.防止跨步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应铺设()cm厚的砾石层。A.5B.10C.15D.20131.当设计无要求时,人工接地体与建筑物外墙或基础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A.4mB.2mC.1mD.0.5m132.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宜采用()接。A.放热焊B.电弧焊C.压焊D.煅焊133.防雷装置钢材焊接时采用圆钢与扁钢焊接是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倍。A.2B.3C.6D.12134.建筑物外的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防止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应在外露引下线在高()m以下部分穿不小于3mm厚的交联聚乙烯管。A.1.8B.2.0C.2.5D.2.7135.在通信塔或其他高耸金属构架起接闪作用的金属物上敷设电气线路时,线路应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铠装电缆或穿金属管敷设的导线。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应()接地。A.一端B.两端C.分段D.重复136.在通信塔或其他高耸金属构架起接闪作用的金属物上敷设电气线路时,线路应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铠装电缆或穿金属管敷设的导线。埋入土壤中的长度不应小于()m。A.5B.10C.15D.20137.引下线安装与易燃材料的墙壁或墙体保温层间距应大于()m。A.0.1B.0.2C.0.5D.1138.专用接闪杆应能承受0.7kN/m2的基本风压,在经常发生台风和大于()大风的地区,宜增大接闪杆的尺寸。A.7级B.9级C.10级D.11级139.首次测量压敏电阻U1mA时,交流SPD的压敏电阻U1mA值与Uc的比值不应小于()。A.1.15B.1.5C.1.55D.2140.首次测量压敏电阻U1mA时,直流SPD的压敏电阻U1mA值与Uc的比值不应小于()。A.1.15B.1.5C.1.55D.2141.开关型SPD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MΩ。A.1B.10C.50D.100142.防雷安全管理应按照()进行管理。A.省级B.市级C.行政区域D.县级143.防雷安全管理应根据(),适时排查雷电灾害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消除。A.环境B.雷电天气的特性C.气象条件D.气候144.防雷安全管理应按照()的理念,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A.科学管理B.全面管理C.系统管理D.有效管理145.防雷安全管理应具有(),分析雷电灾害风险,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A.预见性B.前瞻性C.可控性D.随机性146.雷电防护装置施工应符合施工安全的规定,(),施工单位应编制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和竣工图。A.施工前B.施工中C.施工中D.竣工前147.雷电天气影响分析是根据(),分析雷电天气对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各种影响。A.雷电活动规律B.雷电特性C.雷电危害种类D.雷电危害机理和方式148.防雷装置现场检测后,经()出具的法定防雷装置定期检测报告书。A.分析B.处理C.加工D.综合分析处理149.分类检测表是根据受检对象的行业特点,记录()的表格。A.受检对象信息B.接地电阻值C.防雷检测要素值150.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组成。A.接地体B.接地线C.接地系统D.接地装置151.内部防雷装置是由()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A.建筑物内系统B.防雷等电位连接C.屏蔽D.接地152.当检测仪器设备超过()种时,可选主要设备填写。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153.引下线间距的平均值,计量单位为米,数值四舍五入后保留小数()位。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154.防侧击雷等电位连接处过渡电阻,大于()欧姆,判断不符合。A.0.01B.0.02C.0.03D.0.5155.质量管理体系是管理体系中()部分。A.标准B.质量C.国标D.行标156.进行检测工作时应有()人以上。A.1人B.2人C.3人D.4人157.监督检查时聘请专家人数()人及以上的,应成立专家组并确定专家组组长。A.1B.2C.3D.4158.《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何时施行()。A.2010年4月1日B.2011年1月1日C.2000年1月1日D.2010年10月1日159.《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38号令)自()起施行。A.2016年10月1日B.2016年1月1日C.2021年1月1日D.2020年12月23日160.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建立()制度,将防雷装置检测活动和监督管理等信息纳入信用档案,并作为资质延续、升级的依据。A.资质管理B.质量管理C.安全管理D.信用管理161.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或委托()对防雷装置检测单位的检测质量进行考核。A.气象局下属机构B.气象局指定机构C.与主管机构有业务关系的机构D.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162.乙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检测。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163.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及其人员从事防雷装置检测活动,应当遵守()。A.GB50057-2010B.GB50057-94(2000版)C.GB50343-2012D.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164.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实行()制度。A.定期检测B.不定期检测C.年度报告D.随机抽查165.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应当从取得资质证后次年起,在每年的第()季度向资质认定机构报送年度报告。A.一B.二C.三D.四166.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在资质证有效期满()月前,向原认定机构提出延续申请。A.一B.二C.三D.四167.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在资质证有效期内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发生变更的,应当在法人资格管理部门变更登记后()个工作日内,向原资质认定机构申请办理资质证变更手续。A.十五个B.二十个C.三十个D.四十个168.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合并的,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立的单位可以承继合并前各方中()等级的资质,但应当符合相应的资质条件。A.较低B.较高C.所有D.相应169.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注册地的,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核定资质。A.新注册B.原注册C.法人住址D.都可以170.从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在()以上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单位兼职从业。A.一B.二C.三D.四171.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全国防雷装置检测单位信用信息、资质等级情况()制度。A.公开B.公告C.登记D.公示答案:D解析:《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28号令)第二十九条172.()的存在是产生接地干扰的根源。A.接地电流B.接地电阻C.接地电容D.接地电压173.单点接地适用于()。A.高频B.低频C.射频D.扫频174.为了减小搭接条的电感,应尽量减小搭接条的长宽比,搭接条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其宽度的()倍。A.2B.5C.6D.8175.人体电阻可高达()。A.10-50kΩB.40-100kΩC.100-300kΩD.200-500kΩ176.电流的方向规定为()运动的方向。A.正电荷B.负电荷C.静电荷D.感应电荷177.()是电气设备长时间工作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A.开路电流B.短路电流C.额定电流D.工频续流178.线电压是相电压的()倍。A.B.C.D.179.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系统。A.TN-CB.TTC.TND.IT180.()方式供电系统只适用于三相负载基本平衡的情况。A.TN-C-SB.TTC.TN-CD.ITE.TN-S181.()方式供电系统可以有条件的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A.TN-C-SB.TTC.TN-CD.ITE.TN-S182.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供电系统符号,第三个字母表示()。A.电力(电源)系统对地的关系B.用电装置外露的可导电部分对地的关系C.工作零线与保护线的组合关系D.工作零线对地的关系183.低压电器指电压在()以下的各种控制设备、继电器及保护设备。A.380VB.350VC.420VD.500V184.工程中直埋电缆必须选用()。A.交联聚乙烯电缆B.普通油浸纸绝缘电缆C.铠装电缆D.粘性油浸纸绝缘电缆185.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简称()电缆。A.XLPEB.YLPEC.XPLED.YPLE186.直埋电缆一般限于()根,超过了就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A.5B.6C.7D.8187.陆地上的平均年雷暴日普遍()同纬度的海洋地区。A.大于B.等于C.小于188.照明配电箱的安装高度都是以()为准的。A.首层地面B.各层地面C.地下室地面D.地下室平面189.室外电气安装工程常用(),这是以中国青岛市外海平面为零点而确定的高度尺寸,又称海拔。A.相对标高B.绝对标高C.真实标高D.使用标高190.动力配电箱的符号表示为()。A.APB.ATC.AWD.AF191.照明配电箱的符号表示为()。A.APB.ATC.AWD.AL192.当电杆上架线是高、低压线同杆架设时,高、低压线的垂直间距不小于()。A.0.8米B.1.0米C.1.2米D.1.4米193.当电杆上架线是动力线和照明线同杆架设时,两者垂直间距不小于()。A.0.6米B.0.8米C.1.0米D.1.2米194.当电杆上架线是强电与弱电同杆架设时,两者垂直间距不小于()。A.0.6米B.0.8米C.1.0米D.1.2米195.雷暴云是闪电的主要产生源,当云中局部电场超过约()时,就会发生闪电放电。A.10kVB.40kVC.100kVD.400kV196.人体触电时,()对人最为危险。A.从手到手B.从手到脚C.从手指到手指D.从脚到脚197.将测量结果0.0651Ω修约至百分位的0.2个单位,为()。A.0.060B.0.064C.0.065D.0.066198.引用误差是仪器量程内最大()与仪器满度值的百分比。A.误差B.相对误差C.绝对误差D.仪器误差199.()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系统误差越小,表示测量值与实际值符合程度越高。A.精确度B.准确度C.精密度200.质量体系文件中的()是规定实验室的质量活动方法和要求的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A.指南B.规范C.作业指导书D.程序文件201.纸质记录,如管理记录一般保存()年。A.1B.3C.5D.长期202.配电系统如采用TT系统,一般需加装()A.剩余电流保护器B.过电流保护器C.空开D.熔断器203.采用三极法测量接地电阻,三极应布置在一条直线上并垂直与地网,测量用的电流极离被测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一般应取地网最大尺寸()倍。A.1B.2C.3D.4-5204.采用两个测试夹钳进行无探头测量接地电阻时,两测试夹钳之间的最小距离至少为()。A.10cmB.20cmC.30cmD.50cm205.采用文钠四极法测试土壤电阻率时,a为电极间距离,测得土壤电阻率是对应于电极间距a至一定深度()的电阻率的平均值。A.aB.2aC.3aD.4a206.压敏电压的测试是测量MOV通过1mA的直流电流时其两端的电压值,当其U1mA值不低于交流电路中U0值()时,判定为合格。A.1.4B.1.6C.1.86D.2.0207.工频续流主要出现在()SPD中。A.限压型B.开关型C.混合型208.由于电动力效应,接闪器和引下线在拐弯处应尽可能采用()拐角。A.锐角B.直角C.钝角D.以上都可209.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系数α随电流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电流在()A附近时,α值最大,往往取与电流值相对应的电压值为压敏电压。A.10-6B.10-5C.10-3D.103210.SPD的环境使用温度为()。A.+5℃~+40℃B.-5℃~+35℃C.-5℃~+40℃D.0℃~+40℃211.SPD安装使用时UP、UC.Uw、U0的关系为()。A.Uw>UP>UC>U0B.Uw>UC>UP>U0C.UP>Uw>UC>U0D.UP>UC>Uw>U0212.低压配电系统有单独的中性线时,如采用“3+1”接线形式安装SPD,连接在N-PE之间的SPD的In值应为连接在L-N之间的SPD的In值的()倍。A.1.5B.2C.2.5D.4213.不引出中性线的IT系统,SPD应接与()。A.每一相线与中性线B.每一相线与PE线C.中性线与PE线D.每一相线与PEN线214.冲击复位时间是指在型式试验中施加了规定的冲击电压和电流后,开关型元件从施加冲击开始至返回高阻状态的时间,一般要求在()之内。A.10msB.30msC.10μsD.30μs215.下列雷暴中,一定是强风暴的是()。A.普通单体雷暴B.多单体雷暴C.飑线D.超级单体雷暴216.一次负地闪放电过程中,通常将()云内负电荷释放到大地。A.几库伦B.几十库伦C.几十库伦至上百库伦D.几百库伦到几千库伦217.一般屏蔽体的屏蔽效能可达()。A.40dBB.50dBC.60dBD.80dB218.CNG加气站指的是()。A.液化石油气B.压缩天然气C.液化天然气D.压缩石油气219.在电涌保护器有效电压保护水平计算中,对限压型电涌保护器表达正确的是()。(Up/f电涌保护器有效电压保护水平,Up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ΔU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降)A.Up/f=Up+ΔUB.Up=ΔU+Up/fC.Up/f=Up-ΔUD.Up=ΔU-Up/f220.当高频磁场通过金属板时,在金属板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形成()。A.电场B.磁场C.电磁场D.涡流221.将若干两两绞合的导线同时敷于公共的电缆槽内,每条绞合线在单位长度的绞合次数应该(),才能有效地抑制干扰耦合。A.相同B.不同C.交叉D.无限制222.与地绝缘金属物的法兰、胶管接头、喷嘴等部位应采用()跨接引出接地。A.铜芯软绞线B.扁钢C.圆钢D.钢管223.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防直击雷装置,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A.4B.10C.20D.1224.当电子系统为()以下时,可采用S型等电位连接,且所有设施管线和电缆宜从ERP处附近进入该电子系统。A.100KHzB.200KHzC.300KHzD.400KHz225.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每一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值要求为()。A.工频接地电阻值<10ΩB.工频接地电阻值≤10ΩC.冲击接地电阻值<10ΩD.冲击接地电阻值≤10Ω226.已安装固定的线槽(盒)、桥架或金属管应与建筑物内的等电位连接带进行电气连接,连接处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A.0.3ΩB.0.1ΩC.0.24ΩD.0.35Ω227.当树木邻近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A.3mB.5mC.6mD.8m228.雷电流具有单极性脉冲波形的特点,大约有()的雷电流是负极性的。A.80-90%B.60-70%C.20-30%D.40-50%229.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认定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单位在()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A.一B.二C.三D.五230.下次检测时间从检测周期结束日的()开始算起,总表检测单位(公章)栏应盖()。A.当天、法定检测单位的公章B.第二天、法定检测单位的公章C.当天、检测专用章D.第二天、检测专用章231.建筑物格栅形大空间屏蔽工程安装时,选用的金属导体应在建筑物()敷设。A.四周墙壁B.地板上C.四周墙壁和地板上D.六面体上232.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电线(电缆)的额定耐受电压值不应低于(),且应穿在金属管内。A.500VB.750VC.1.5kVD.2.5kV233.雷电过电压波是持续时间极短的()。A.方波B.正弦波C.脉冲波D.谐波234.测量接地电阻时,为保证有零电位区间,应使电流回路的两极有足够大的间距,一般为()。A.20mB.40mC.60mD.80m235.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其间距不应大于()。A.12米B.15米C.18米D.25米236.利用气象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地网作为共用接地系统,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Ω。A.1B.2C.4D.10237.在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安装多级能量配合的SPD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小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小于()。A.10m,5mB.5m,5mC.10m,20mD.8m,8m238.总容量为100kVA以上的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A.1ΩB.4ΩC.5ΩD.10Ω239.连续出现或者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应为()区。A.0B.1C.2D.11240.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应为()区。A.20B.1C.21D.11241.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者即使出现也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应为()区。A.0B.1C.2D.20242.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持续的或者长期的或者频繁的出现于爆炸环境中的区域应为()区。A.20B.11C.21D.22243.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很可能偶尔出现于爆炸环境中的区域应为()区。A.21B.11C.22D.11244.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一般不可能出现于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的区域应为()区。A.0B.10C.20D.22245.在防雷工程电气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中,常安装电涌保护器用以泄放电涌电流,电涌保护器应有过电流保护装置,并宜有()功能。A.电涌传导B.雷电预警C.自动卸载D.劣化显示246.在配电线路各种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电源处的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为()kV。A.6B.4C.2.5D.1.5247.在配电线路各种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配电线路和最后分支线路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为()kV。A.6B.4C.2.5D.1.5答248.在配电线路各种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用电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为()kV。A.6B.4C.2.5D.1.5249.在配电线路各种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计算机及含有计算机程序的用电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为()kV。A.6B.4C.2.5D.1.5250.安全防范系统的防雷可按其重要性、所处环境的危险性和气象条件不同而分为()个等级。A.1B.2C.3D.5251.泄漏电流在测试中常用()倍的直流参考电压进行。A.0.5B.0.55C.0.75D.1252.在接闪器检测中应检查接闪器截面是否锈蚀()以上。A.1/4B.1/3C.1/2D.1253.在接闪器检测中应检查每个支持件是否承受()N的垂直拉力。A.9.8B.10C.49D.100254.接闪带在转角处应按建筑造型弯曲,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径()倍。A.6B.8C.10D.4255.汽车加油、加气站接地装置的主体接地电阻的允许值为()。A.≤10ΩB.≤5ΩC.≤4ΩD.≤1Ω256.用毫欧表测量两相邻接地装置的电气贯通情况,如测得阻值大于()Ω,判定各自为独立接地。A.1B.4C.5D.10257.屏蔽材料宜选用钢材或铜材。选用板材时,厚度宜为()mm。A.0.1B.0.2C.0.4D.0.6258.大尺寸金属件、金属屋顶金属龙骨、金属门窗之间的过渡电阻阻值不宜大于()Ω。A.0.02B.0.03C.0.2D.0.3259.单片MOV构成的SPD,其泄漏电流测试值应不大于()μA。A.5B.10C.15D.20260.在TN-S系统中每一相线与PE线间SPD的最小Uc值为()。A.U0B.1.15U0C.1.55U0D.3U0261.防雷检测时,遇()级以上的强风或浓雾等恶劣天气时,不应进行高处作业。A.4B.5C.6D.8262.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中雷区是指年平均雷暴日数为()天。A.≤25B.25<d≤40C.40<d≤90D.>90263.现场环境能见度小于()m时,应停止检测。A.20B.50C.100D.200264.接闪带在转角处应按建筑造型弯曲其夹角应大于90°,弯曲半径不宜小于扁钢宽度的()倍。A.2B.5C.6D.10265.对计算机而言,在无屏蔽状态下,当环境磁场感应强度大于()时,计算机会误动作。A.0.05GsB.0.06GsC.0.07GsD.0.08Gs266.利用三极法测接地电阻,G极连接线长度宜小于()。A.1mB.5mC.10mD.20m267.屏蔽效能表示屏蔽的效果,当屏蔽效率为40dB,磁场的衰减量为()。A.40%B.90%C.99%D.99.9%268.检查专设引下线位置是否准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焊接部分补刷的防锈漆是否完整,专设引下线截面是否腐蚀()以上。A.1/2B.1/4C.1/3D.1/5269.首次检测时,应绘制(),定期检测时应进行补充或修改。A.建筑物防雷装置简图B.建筑物电器装置平面示意图C.建筑物电子设备示意图D.建筑物防雷装置平面示意图270.信号电涌保护器(SPD)应设置在金属线缆进出建筑物(机房)的防雷区界面处,但由于工艺要求或其他原因,受保护设备的安装位置不会正好设在防雷区界面处,在这种情况下,当线路能承受所发生的电涌电压时,也可将信号电涌保护器(SPD)安装在()。A.保护设备端口处B.进线处C.配电柜处D.防雷区界面处271.四星级宾馆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选择雷电防护等级应该为()A.A级B.B级C.C级D.D级272.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接地端连接导线为多股铜线时的截面值应当大于或等于()A.2.5mm2B.1.6mm2C.1.5mm2D.10mm2273.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接地端连接导线为多股铜线时的截面值应当大于或等于()A.2.5mm2B.1.6mm2C.1.5mm2D.6mm2274.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接地端连接导线为多股铜线时的截面值应当大于或等于()A.2.5mm2B.4mm2C.1.4mm2D.6mm2275.各级电涌保护器(SPD)连接导线应平直,其总长度不宜超过()。A.0.3mB.0.5mC.1mD.3m276.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多雷区是指年平均雷暴日数为()。A.<15天B.15-40天C.41-90天D.>90天277.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少雷区是指年平均雷暴日数为()天。A.≤25B.25<d≤40C.40<d≤90D.>90278.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强雷区是指年平均雷暴日数为()天。A.≤25B.25<d≤40C.40<d≤90D.>90279.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防雷引下线最小平行净距离()。A.1000mmB.800mmC.500mmD.250mm280.被保护的电子信息设备处增设浪涌保护器时,应小于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宜留有()裕量。A.30%B.10%C.50%D.20%281.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中Uc应大于线路上的最大工作电压()倍。A.1.5B.1.2C.1.7D.1.8282.通信接入网和电话交换系统中的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应与配线架接地端相连,配线架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的多股铜线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A.16mmB.50mmC.25mmD.6mm283.信息系统机房的等电位网格,当采用铜箔时,其最小截面积为()。A.6mm2B.16mm2C.25mm2D.50mm2284.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接地端连接导线为多股铜线时的截面值应当大于或等于()。A.2.5mm2B.1.6mm2C.1.5mm2D.10mm2285.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接地端连接导线为多股铜线时的截面值应当大于或等于()。A.2.5mm2B.1.6mm2C.1.5mm2D.6mm2二、多选题1.用滚球法确定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需要了解()数据。A.建筑物的防雷类别B.防雷装置的高度C.被保护物的高度D.被保护物至防雷装置的水平距离2.在SPD的安装中,()。A.电源SPD一般并接在线路中B.信号SPD一般串接在线路中C.SPD尽量靠近被保护的设备D.SPD连线要粗,连线较长时,可打成环形圈以备后用3.在电气系统中,电涌保护器安装在如下()保护模式。A.相线与相线之间B.相线与中性线之间C.相线与保护地线之间D.中性线与地线之间4.电磁干扰按照传播途径分,有()。A.电磁干扰B.传导干扰C.耦合干扰D.辐射干扰5.自然电磁干扰源存在于地球和宇宙,自然干扰主要分为()。A.宇宙干扰B.热噪声C.电磁噪声D.大气干扰E.雷电干扰6.电磁兼容是指()相互不影响,从电磁角度具有相容性的状态。A.电气线路B.电子线路C.设备D.系统7.电磁兼容性控制技术即电磁干扰控制技术,其中传输通道抑制技术包括()。A.滤波B.屏蔽C.搭接D.接地E.分流8.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A.国家级的博览建筑物B.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C.国际通讯枢纽D.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9.分析电磁兼容问题时必须从电磁兼容的三要素()入手。A.电磁干扰源B.耦合途径C.电磁环境D.敏感设备10.接闪器可采用下列材料制成()。A.接闪针长1-2m时,圆钢直径为12mm,钢管直径为20mmB.接闪带(网)用圆钢直径≥8mm,扁钢截面≥50mm2,厚度≥2.5mmC.架空接闪线用截面≥50mm2的镀锌钢绞线D.钢质壁厚不小于2.5mm的汽油罐11.接闪器包括()。A.接闪杆B.接闪带C.接闪网D.用作接闪器的金属属面和金属物件等12.在独立接闪针、架空接闪线(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等。A.电话线B.广播线C.电视接收天线D.低压架空线13.电磁兼容性分析方法按其发展过程,通常分为()方法。A.问题解决法B.归纳法C.规范法D.系统法14.冲击电流Iimp由()确定。A.T1B.IpeakC.电荷QD.单位能量W/R15.电气系统中I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要用()做实验。A.标称放电电流InB.1.2/50us冲击电压C.ImaxD.最大冲击电流Iimp16.电磁屏蔽的作用原理是利用屏蔽体对电磁能流的()作用。A.反射B.折射C.吸收D.引导17.电磁屏蔽按其屏蔽原理可分为()。A.电场屏蔽B.磁场屏蔽C.辐射场屏蔽D.电磁场屏蔽18.由于雷电对()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机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A.架空线路B.电缆线路C.金属管道19.雷电防护检测资质分为()。A.甲级资质B.乙级资质C.丙级资质D.特级资质20.电路、设备的接地方式有()。A.单点接地B.多点接地C.混合接地D.悬浮接地21.防雷减灾是防御和减轻雷电的活动,包括对雷电灾害的()。A.研究B.监测C.预警D.防护E.工程设计22.搭接方法可分为()和()。A.均匀搭接B.非均匀搭接C.永久性搭接D.半永久性搭接23.两种金属材料搭接的加工方法很多,按接合作用原理可分为()。A.电学B.化学C.机械D.物理24.飑线是由若干排列成行的雷暴单体或雷暴群组成的风向、风速发生突变的狭窄的强对流天气带,关于飑线中闪电活动描述正确的是()。A.飑线系统中,雷电活动以云闪为主B.成熟飑线中的地闪主要为负地闪,绝大多数发生于高雷达反射率的对流区C.正地闪常发生在层云区D.总雷电路径呈现从对流区向层云区传播的特征25.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分第三类防雷建筑物()。A.内部设有信息系统需防LEMP的建筑物B.XXS档案馆C.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D.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26.以下属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是()。A.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B.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C.具有2区或22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D.炸药仓库27.下列防雷措施中哪个不属于外部防雷措施()。A.屏蔽B.接地装置C.等电位连接D.合理布线28.下列需要安装防雷装置的场所有()A.易燃易爆物资贮存场所B.济南某小区高度20米的水塔C.一类防雷建筑物D.国家级计算中心29.交流电最重要的特征是()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A.电阻B.电流C.电压D.电感E.电容30.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所采用的圆钢最小截面不应();垂直接地体圆钢最小直径为()。A.90mm2B.78mm2C.14mmD.12mm31.工程中常用的相电压和线电压分别为()。A.220VB.350VC.380VD.420V32.三相负载有()和()两种基本接法。A.交叉形B.星形C.三角形D.环绕形33.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A.TNB.TTC.TID.IT34.下列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A.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B.国家级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火车站等C.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D.平均雷暴日数小于15d/年的地区、高度15米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35.IT方式供电系统适用于()场所。A.电炉炼钢B.大医院的手术室C.地下矿井D.建筑施工临时供电36.当基础在什么情况下时,宜利用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装置()。A.硅酸盐水泥B.周围土壤含水量不低于4%C.基础外表无防腐层D.基础无沥青质的防腐层37.低压断路器除具有全负荷分断能力外,还具有()等功能。A.短路保护B.过载保护C.失压保护D.欠压保护38.下列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的是()A.人民大会堂B.北京奥运鸟巢体育馆C.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D.预计年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省、部级办公建筑物和其它人员的公共建筑物39.《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立法目的是()。A.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B.规范雷电灾害管理C.提高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D.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E维护公共安全40.《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立法依据主要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C.《气象灾害防御条例》41.对安装在建筑物顶部的航空障碍灯,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有()。A.宜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B.在其供电的配电箱内安装Ⅰ级试验的SPDC.供电线路宜用屏蔽电缆或穿钢管敷设,需多处等电位连接。D.将障碍灯的金属底座与建筑物防雷装置连接。42.在LPZ0A或LPZ0B区与LPZ1交界处,从室外引来的线路安装的SPD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A.选用符合Ⅱ级分类试验的产品B.选用符合Ⅰ级分类试验的产品C.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应小于等于2.5kVD.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无法确定时应大于等于12.5kA43.下面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有()A.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的火灾危险场所B.具有2区或22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C.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米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D.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E.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44.雷电与雷暴动力、微物理和降水的关系,正确的是()。A.总雷电频数正比于上升气流速度的4次方B.雷电容易发生在高反射率区域附近C.雷电频数与冰象降水含量存在很好的负相关D.雷电与对流性降水强度在空间上存在一致性,雷电越频繁,降水量越大45.以下描述属于第二类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的是()。A.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mB.专设引下线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C.5m以上的金属门窗、护栏应全部接地D.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须安装过电压保护器46.下面属于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方法()。A.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B.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C.换土D.采用降阻剂47.根据《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规定,下列哪些项目需要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A.大型建设工程B.重点工程C.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D.人员密聚集场所48.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划分第三类防雷建筑()。A.系统雷击数≥0.05次/a且≤0.25次/a的一般性民用建筑B.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C.平均雷暴日≤15d/a的地区,高度在20米及其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建筑物D.省级档案馆49.下列属于第二类雷建筑物的是()。A.是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B.国家级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火车站C.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D.年平均雷暴日数≤15d/a的地区,高度15米以上烟囱,水塔等孤立的建筑物50.闪电电涌侵入是由于雷电对()的作用,雷电波,即闪电电涌,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A.架空线路B.电缆线路C.金属管道D.综合布线51.等电位连接网络是将()和()互相连接组成的一个网。A.建筑物内系统(含带电导体)的所有导电性物体B.建筑物C.建筑物内系统(带电导体除外)的所有导电性物体D.建筑物外导电金属体52.中国气象局第24号令规定,已安装防雷装置的单位应当()。A.主动委托检测B.及时整改不合格项C.接受监督检查D.掌握国家有关防雷规范53.甲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检测。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54.乙级资质单位不可以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检测。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55.申请甲级资质的单位应当符合()。A.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二名B.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一名C.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三名D.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六名56.申请甲级资质的单位应当符合()。A.近三年内开展的防雷装置检测项目不少于三百个B.未因检测质量问题引发事故C.通过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组织的质量考核合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D.通过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组织的质量考核合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57.申请乙级资质的单位应当符合()。A.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一名B.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二名C.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三名D.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二名58.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防雷保护施工中时宜采取以下()的屏蔽措施。A.以合适的路径敷设供电和电信线路,线路屏蔽B.在分开的个建筑物之间的非屏蔽线缆应敷设到金属管内,并分别连到个分开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上C.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物件都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D.入户处的缆线应采取双层屏蔽,外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59.为防止跨步电压的危害,工程上通常采取()等措施。A.利用建筑物不少于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B.引下线3m范围内敷设5cm厚沥青层或10cm厚砾石层C.用网状接地装置对地面做均衡电位处理D.警示牌60.常见的屏蔽分()。A.电屏蔽B.磁屏蔽C.电磁屏蔽D.设备屏蔽61.直击雷的危害包括()。A.电效应B.机械力者C.电磁脉冲D.热效应62.积雨云内主要的起电机制()。A.非感应起电B.离子电导起电C.离子扩散D.次生冰晶起电E.感应起电63.防雷保护区可分为()区。A.LPZOAB.LPZOBC.LPZ1D.LPZ264.雷暴的形成与湿热空气在不稳定环境的抬升有关,对流抬升的机制有()。A.热力抬升B.动力抬升C.地形抬升D.冷空气抬升65.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和雷电灾害的()。A.研究、监测B.预警、风险评估、防护C.防雷工程设计D.防雷工程施工E.雷电灾害调查、鉴定66.在腐蚀性土壤里,人工接地体很容易被腐蚀,为了有效地增强接地体的抗腐蚀能力,应采用()材料。A.铜B.铝C.铅D.不锈钢E.热镀锌钢67.雷击经常发生在()。A.有金属矿藏的地区B.山坡与稻田接壤的地方C.地下水出口处D.金属屋面没有接地的砖木结构68.为取得较小的电涌保护器有效电压水平,应()。A.选取有较小电压保护水平值的电涌保护器B.采取合理的接线C.缩短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长度D.选用较粗的连接导线69.GB50057-2010-2010的强制性条款规定,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措施。A.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B.防闪电电涌侵入C.防闪电感应的措施D.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70.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均应在()等区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A.LPZOB与LPZ1B.LPZ1与LPZ2C.LPZ2与LPZ3D.LPZOA与LPZ0B71.下列导体可用作防雷专用接地体的是()。A.热镀锌角钢B.螺纹钢C.铝合金D.热镀锌圆钢72.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公式中,下列建筑物校正系数k取1.5的是()。A.位于山顶或旷野孤立的建筑物B.金属屋面没有接地的砖木结构建筑物C.位于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大处的建筑物D.地下水露头处的建筑物E.河边、湖边的建筑物73.在TN-S系统中,SPD可(强制或在需要时)安装在如下()保护模式之间。A.相线与相线之间B.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中性线与保护线之间C.相线与中性保护线之间D.相线与保护线之间,中性线与保护线之间74.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改进电磁环境,建筑物应采取屏蔽措施和等电位连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建筑物和房间的外部设屏蔽B.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C.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接闪杆及其接地装置作等电位连接D.屋面金属体、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作等电位连接75.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将一幢防雷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对于LPZ0A与LPZ0B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PZ0A区内的各种物体可能遭到直接雷击B.LPZ0A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LPZ0B区内的电磁场强度有衰减C.LPZ0A与LPZ0B区之间无实物界面D.LPZ0A与LPZ0B区之间有实物界面76.SPD必须满足()两个条件。A.抑制浪涌B.分流C.切断工频续流D.衰减电磁波77.一类防雷建筑物当建筑物高度高于30m时,应采取防侧击雷措施,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从30m起每隔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接闪带并与引下线相连B.0m及以上外墙的栏杆应与防雷装置相连C.0m及以上外墙的门窗应与防雷装置相连D.0m及以上外墙的较大金属物应与防雷装置相连78.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板下无易燃物品时,不锈钢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65mmB.金属板下无易燃物品时,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5mmC.金属板下无易燃物品时,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7mmD.金属板下有易燃物品时,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5mm79.检查接闪器的焊接部分要检查()。A.补刷的防腐油漆是否完整B.接闪器是否锈蚀1/3以上C.接闪器是否锈蚀2/3D.防腐油是否完整80.当低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高层建筑物不应利用建筑物女儿墙内钢筋作为暗敷接闪带。A.屋顶女儿墙内B.或防水层内C.保温层内D.屋面内81.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平直,无急弯。卡钉是否分段固定,且能承受()N(5kgf)的垂直拉力。引下线支持件间距是否符合()。A.49B.59C.0.5m-1.0mD.1.m-2mE.1.5m-3m8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且小于或等于()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A.0.05B.0.25C.0.01D.0.0683.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的活动,包括对雷电灾害的()。A.研究B.监测C.预警D.防护E.工程设计84.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A.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B.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C.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D.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85.下列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A.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B.国家级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火车站等C.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D.平均雷暴日数小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86.接闪器可采用下列材料制成()。A.接闪杆长1-2m时,圆钢直径为12mm,钢管直径为20mmB.接闪带单根圆钢直径不小于8mmC.架空接闪线宜采用截面不小于35mm2的热镀锌钢绞线D.钢管壁厚不应小于2.5mm,但钢管、钢罐一旦被雷击穿,其内介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时,其壁厚不应小于4mm。87.地闪的峰值电流不会出现在下面哪些阶段()。A.梯式先导B.回击C.箭式先导D.间歇阶段88.层状云正的双极性电荷分布特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云上部荷负电荷,下部荷正电荷B.云上部荷正电荷,下部荷负电荷C.整层云荷正电荷D.整层云荷负电荷89.通常,当大气电场为正电场时,电场的方向表述错误的是()。A.向上B.向下C.向内D.向外90.陆地上晴天大气电场的简单型日变化描述不准确的是()。A.单峰、单谷B.双峰、双谷C.平直D.振荡91.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电缆的选择一般优先选用(),其次用(),最后用()。A.聚氯乙烯电缆B.交联聚乙烯电缆C.不滴油纸绝缘电缆D.普通油浸纸绝缘电缆92.导线截面的选择应满足的原则()。A.导线要能承受最低机械强度的要求B.导线应能满足负载长时间通过正常工作最大电流的需要C.导线上的电压降应不超过规定允许的电压降D.导线应能满足负载长时间通过正常工作额定电流的需要93.《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其中包括了雷电和雷电灾害的()。A.研究B.风险评估C.监测D.雷电灾害的调查和鉴定94.以下适用于《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防雷检测项目的是()。A.改建建(构)筑物B.地下高压管道C.扩建(构)筑物D.铁路系统95.通信信息设备防雷接地方式有()。A.防雷接地B.工作接地C.保护接地D.静电接地96.接闪器包括()。A.接闪杆、带、网B.接地装置C.引下线D.用作接闪器的金属属面和金属物件等97.配电线路主要是用()。A.架空线B.绝缘线C.裸线D.软线98.下面属于第二类建筑物的是()。A.故宫B.国家飞机场C.水立方D.省博物馆99.接闪器可由下列()组成。A.独立接闪杆B.接闪带或接闪网C.架空接闪线或架空接闪网D.金属屋面100.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的接闪器必须与建筑物栏杆、()等外露的金属物进行电气连接。A.设备B.太阳能热水器C.幕墙支架D.门窗101.接闪器的接闪导线应位置正确、()。焊接的焊缝应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有防松零件。A.平正B.顺直C.急弯D.无急弯102.防雷装置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蜗杆传动设计ch》课件
- 《资产定价基本原理》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串联式聚丙烯薄膜电容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物业管理的成本控制课件
- 大学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 《两只笨狗熊》课件
- 课文《台阶》课件
- 《巴斯克维尔猎犬》课件
- 《读后感讲评课》课件
- 《烧伤护理查房》课件
- 企业关停方案
- 铝冶炼生产技术指标元数据规范
- 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章程
- 高三一本“临界生”动员会课件
- 浙江省2023年中考科学真题全套汇编【含答案】
- 《公益性公墓管理章程》-
-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双语教程(第3版)课件全套 ch01Introduction-ch08Templates
- 小说标题作用探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dk胶原蛋白培训课件
- 2023年vfp表单所有习题参考答案
- 短视频拍摄时间计划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