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_第1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_第2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_第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_第4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加对科学童话的爱好。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具预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支配: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小伴侣们,熟悉它们吗?(课件出示小蝌蚪)它们的妈妈不见了,它们要去找妈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课题)

(采纳课件出示蝌蚪可爱的形象,激发同学的爱好,得知小蝌蚪要找妈妈,更增加同学的奇怪   心,也迫切的要进行读书。)

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多媒体播放动画,老师范读。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不熟悉的字圈出来,请小伙伴帮忙,把课文读通。

3、小组沟通识字状况。读准字音,给生字找伴侣,说说记住这些字的好方法。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同学是识字的仆人,让同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老师引导同学自主识字和合作识字,突显出同学的主体地位)

三、图文结合,读中感悟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找出与插图对应的自然段,选择自己喜爱的部分练习读课文。

3、自由读全文,想一想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给同学自主选择读内容的权力,敬重了同学的自主权,能促进同学更好的读书。)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有、在、什、么”引导认读。

2、观看特点,说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老师范写,同学练习。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水底寻宝:(课件出示)小蝌蚪在水里看到了这些词:打鼓、披风、阿姨、迎接、追逐、头顶,大家读一读吧!

二、精读课文,深化领悟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指名读第一段,想想小蝌蚪是什么样的?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填一填: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2、自由读其次、三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同学弄清上蝌蚪的变化,和从鲤鱼阿姨和乌龟妈妈那里知道了什么?

分角色读课文。

3、小组合作读四、五段。

争论:你又知道了什么?引导同学了解青蛙妈妈的样子和小蝌蚪的变化。

课件出示: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________,露着________

朗读这一部分。

4、齐读最终一段。想想这时的小青蛙在做什么?

(文中的插图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关心同学理解课文,老师进行了有效的利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促进同学的理解与感悟,进展了同学的思维,提高了阅读力量。)

三、演读课文。

1、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

2、演一演。老师也参加表演。

3、说说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进入情境,能更好体会内容,获得审美体验。采纳同学喜爱的表演方式,还能促进同学形成多种力量。)

四、练习拓展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引导同学多种形式的朗读。

2、练习填一填。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生长过程,向小伴侣介绍一下吧!

(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沟通中相互学习,体验胜利,享受欢乐。)

五、指导写字

1、出示“变、条”引导认读。

2、说说怎样写才好看。

3、老师范写,同学练习。

评析:

1、体现师生、生生的公平关系。老师力求做同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爱护同学的奇怪   心,以伙伴的身体参加学习活动中,如与同学一起表演课本剧,实现了师生的公平关系,建立了民主、亲切、和谐的氛围。

2、老师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课文的插图往往在实际教学中被很多老师所忽视,本课老师注意了插图的作用,进行图文结合,促进同学的理解与感悟。

3、注意了语言实践。在同学充分读书的过程中,老师适时出示相关的练习题,同学形成了自己的积累,培育了语感,进展了思维,获得审美感受,使三维目标有机的整合。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2

一、概述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学校语文一班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六幅图分别与第1—6自然段对应。课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本课有三幅图,与五段话中的三个重点段落相对应:第一、二幅图画的是没有长腿和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在询问鲤鱼妈妈。第三幅图画的是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将乌龟认做妈妈。第四、五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已经长成青蛙,找到了青蛙妈妈。课文对每幅图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特点,懂得要爱护青蛙和小蝌蚪。

二、教学目标分析

素养教育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河、姐”等6个字。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力量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育同学的观看、思维力量和想象、表达力量,同时增加对科学童话的爱好。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育同学的自学力量。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朗读训练及打写训练等培育同学的听、说、读、写的力量。

(三)德育渗透点:

让同学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伴侣,教育同学要爱护青蛙。

(四)留意体现创新和实践力量:

在课外,可让同学到池塘边细致观看小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变化的,也可将小蝌蚪带进课堂,甚至可用录像进行直观教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难点:

1、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理解小青蛙在查找妈妈过程中的心情,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3、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增加对科学童话的爱好。

四、同学特征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具有奇怪   心、善表现、思维活跃的特点。能借助课件自主学习,对趣味性、生活化、直观形象的图文的教学资源特别感爱好,能够乐观主动的去学习。

五、教学策略的选用

1、以同学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老师适时点拨,同时通过小组争论沟通、合作研讨突破教学难点。

2、通过运用教学媒体为突破重、难点服务。

六、教学资源和工具

1、本节课是在同学人手一机的教室内实施的。

2、跨越式教学资源、共翔课件

3、老师ppt

4、课文相关挂图、生字卡、文中动物的头饰。

七、课时支配:2课时

八、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圆圆脑袋黑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伴侣。(蝌蚪)你们观察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怎样长大的?(同学猜谜,开展争论)

2、课件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内容,熟悉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3、板书、齐读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目的:通过猜谜和展现直观图片,激发同学的求知欲和奇怪   心。】

二、初读课文,简述梗概。

1、同学自由读文几次。(充分读)

2、出示课文六幅图画,引导同学简述课文。

【目的:使同学对课文有更全面的了解,有整体印象,同时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培育他们看、说、记的力量。】

三、“玩”中学字词。

1、圈生字,读生字词。

(1)生用笔找生字,找到一个,叫三声它的名字,别让它跑了!

(2)利用课题资源平台中的“我会读”,进行“读词大赛”。

2、“谜语大比拼”。

(1)同学给生字编字谜。

(2)个别竞猜、分组打擂竞猜。

3、“词语接龙”。

规章:用生字组词,分组在肯定的时间内说得多而对的为胜。

4、“句子选美”。

老师出词语,分组派代表说句子,评出“最美”句子。

5、进入资源平台“识字通”,自由读儿歌、故事等。

【目的:让同学既在“玩”,又在自主、开心地学。在“玩”中进展思维及听说的力量,开发他们“制造记忆”字词的综合学习力量,培育他们的合作力量。】

四、练习书写。

1、请大家先仔细观看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同学提出认犯难写的字,老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同学认真观看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并请同学说一说要留意的地方。

3、同学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

4、请同学书写田格中的其次个字。老师巡察,个别辅导,订正同学的写字姿态和执笔方法。

5、鼓舞同学到黑板上书写汉字,进行“小小书法家评比”。

6、同学评议:展现同学书写状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抱负。

【目的:通过新奇、敏捷的语言设计,把“死”的变“活”的,让汉字更具魅力,激发同学学习生字的爱好。】

五、打写练习。

形式:

1、用生字扩词。

2、用一个生字组词后,进行词语接龙。

3、用生字组词,再用生词写一句话。

【目的:通过打写,培育同学扩词、写话的力量,同时积累更多的词语。】

六、老师小结。

其次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趣促读。

同学们,假如我们把《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拍成动画片,你们情愿吗?下面我宣布:《小蝌蚪找妈妈》演员选拔赛现在开头了!请各参与预选的同学先做好以下预备:

1、自己熟识课文,故事情节和对话部分反复读、揣摩、记忆。

2、自由结合对台词。

【目的:以“演员选拔”的形式激发同学“读”欲望。】

二、自主合作,沟通探究。

1、同学按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分开坐。

2、评价自己想扮演的角色。

【目的:对角色的理解就是对课文的理解,这一环节旨在让同学说出自己心中的理解。】

三、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播放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1)贴小蝌蚪图片,你们看,池塘里蝌蚪多吗?(板贴:没腿蝌蚪)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课文是按什么挨次描写的呢?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愉快是什么意思?

(2)指导朗读:谁能用愉快的心情地来读读这一段?

2、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有一句话消失了三次,你能找到吗?(小蝌蚪游呀游……)哪个“小蝌蚪”来说说这三处“游”得一样吗?(1、兴奋2、焦急3、困难)

3、出示其次、三幅图画,试读二三段。

(1)一边看分段动画,一边思索:小蝌蚪的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遇到了谁?找到妈妈了吗?

(2)小蝌蚪游啊游,身体有什么变化?(先是长后腿,接着又长了前腿)(板贴:长了后、前腿蝌蚪)

(3)小蝌蚪首先遇到了谁在干什么?(遇见了鲤鱼在教自己的孩子捕食)然后又遇见了谁?(板贴:鲤鱼和乌龟)

(4)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小蝌蚪在向鲤鱼和乌龟打听妈妈的消息时,鲤鱼和乌龟是怎样说的?咱们先把他们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吧。(引导同学自学课文、划线、争论汇报,。)

(5)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意思,指导蝌蚪与鲤鱼妈妈、乌龟的对话朗读。(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礼貌、渴望的心情:其次次很热忱、兴奋,但有点焦急。鲤鱼:亲切,速度放慢。乌龟:和气,速度放慢。)

4、出示第四、五幅图,学习四、五段。

(1)师:小蝌蚪认错了妈妈,它很不好意思地走了,这次它肯定要认清晰了。同学练读四、五段。

(2)汇报演读:身体又有什么微妙的变化?这时,小蝌蚪看到一个怎样的青蛙?(板贴:青蛙、找到妈妈)重点指导小蝌蚪看到青蛙的样子时心里的推断及叫喊的兴奋。

5、出示第六幅图。(读最终一段)

(1)过渡: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长成了青蛙,他们每天在田里捉害虫,多快乐、幸福!

(2)指导读出小蝌蚪的快乐、幸福、骄傲。

6、课文的开头,鲤鱼和乌龟都告知小蝌蚪它妈妈的样子了,为什么小蝌蚪还是没有找到妈妈?(由于鲤鱼和乌龟没把青蛙妈妈的样子说清晰)

7、运用角色换位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同学进行大胆想像:假设你的同桌就是正在查找妈妈的小蝌蚪,你怎样跟他(她)说清晰?

8、依据板书小结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歌曲观赏后全体唱,加深理解小

蝌蚪的变化过程。

9、角色表演。

【目的:用多种形式朗读、体会,读出表情、动作,让孩子们感受到读书的欢乐,语言的奇妙。】

四、拓展阅读。

让同学大量地、自由地读资料库中的儿歌、小学问、故事:自然界中也有许多动物,它们小时候的样子和长大以后的样子完全不同,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进入资料库读自己喜爱的儿歌、小学问、故事。

【目的:通过大量的读,增加识字量、增长课外学问,提高阅读水平。】

五、打写、延长。

1、同学们还记得青蛙妈妈的样子吗?让同学相互说说:蹲在荷叶上,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2、师示范说,展现写话。

3、打写:你最喜爱什么小动物,能像课文这样把它的样子写一写吗?

【目的:从汲取到表达到延长,既依托文本又进展文本,使语文课盎然生趣。】

六、总结。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还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伴侣,课后还可以通过课外读物或网络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学问,在日常生活中做爱护青蛙的小卫士。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3

课时目标:

1、讲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过程,能按课文内容天空。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习“短、蹲、碧、肚、鼓”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生读生字卡片。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蝌蚪,大(),黑(),甩着长长的(),愉快地()。

3、齐读第1自然段(贴出“长尾巴的蝌蚪”图)

二、讲读其次段。

1、自由读并思索: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每一句讲什么?

(3)这些句子的挨次可以颠倒吗?

2、争论: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四|a小蝌蚪的形态有什么变化?(贴出后腿的蝌蚪图)

句|b小蝌蚪观察谁在干什么?

话|c小蝌蚪怎么说?

|d“谁”怎么回答?

3、指导朗读。

(1)练读小蝌蚪的话,问“迎”上去是什么意思?(正面的,面对面的主动上去问。)

小蝌蚪迎上去问:“……。?”

对比:

小蝌蚪游上去问:“……。?”

(2)谁来读鲤鱼妈妈的话?从鲤鱼妈妈的话中小蝌蚪知道了自己妈妈的怎么样的?(四条腿、宽嘴巴。)

(3)分角色朗读(鲤鱼:热忱;蝌蚪:急迫)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三、小结学法。

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们先找出这段有几句话,(板书:找找),再说说每句讲什么,(板书:说说)。最终有感情地读读。(板书:读读。)

四、争论学习第3自然段。

1、按“找找——说说——读读”的学法,四人小组争论学习第3段。

2、引读,进一步理清层次。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生读)

“他们观察”——(生读)

“小蝌蚪赶忙追上去叫”——(生读)

“小乌龟笑着说”——(生读)

3、练习,突破重点。

口头填空:小蝌蚪游啊游,长出了()。他们观察()的乌龟在水里游,就把()当作自己的妈妈,乌龟告知小蝌蚪,他们的妈妈头顶上有(),披着(),捉起虫来()。

结合填空师贴出“长着前腿的蝌蚪”图,理解“披着、顶呱呱。”

4、指名分角色朗读。

理解为什么用“追”“赶忙追”说明什么?

五、讲读第4—5自然段。

1、默读思索: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谁是小蝌蚪的妈妈?把有关青蛙样子的句子用“——”划下来。

2、出示句子,朗读理解。(出示青蛙图)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碧绿的衣服,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1)看图理解“蹲着、露着、鼓着”等词。

学习生子“蹲”共几笔?书空右半部分。

学习生子“鼓”共几笔?部首是什么?书空左半部分。

(2)找一找写出青蛙颜色的词。(碧绿碧绿)、洁白的肚皮)

学习生子“碧”,什么结构?第三笔是什么?

学习生子“肚”怎么记?

(3)朗读这段话。

(4)你能看着图和板书向大家介绍青蛙吗?

3、这是小蝌蚪形状上又有了什么变化?(贴出“尾巴变短的蝌蚪”图;“尾巴不见的青蛙”图)

学习生子“短”怎么记?

4、从哪个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经变成小青蛙了?出示: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对比理解“蹬、跳、蹦”)

5、朗读第4、5自然段。

六、巩固总结。

(1)看着黑板上的五张青蛙生长变化的图片,说说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完成《课堂作业》

(2)指导书写“蹲”“鼓”“碧”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4

教学预备cai课件、帖图、青蛙及蝌蚪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猜谜语

①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②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熟悉。今日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讲故事,生看课件演示。

2、孩子们,小蝌蚪找着妈妈了吗?原来他们真的长得很不同。

三、学习课文

1、了解小蝌蚪的形状特点

看课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他们游的怎么样?

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出“愉快”的语气)

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愉快,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盼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议 着一起去找妈妈呢。它们找啊找,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2、了解青蛙的形状特点

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

引导同学归纳青蛙的形状特点。

师: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生带头饰上台汇报)

3、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①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

请孩子们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

②小组沟通

③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图片

④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

4、学习课文2~5段

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关心?(鲤鱼和乌龟)师贴图

①学习第2段

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观察……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问……

为什么要“迎上去”?看课件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忱、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

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

过渡:于是,小蝌蚪告辞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连续查找自己的饿妈妈。

②学习第3段

引读:它们游哇游,观察了一只……赶忙……叫……

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表现出怎样的饿心情?(急迫)

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迫?(赶忙、追上去)

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说。

看课件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急迫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

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由于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

过渡:于是,他们布满了信念,连续找妈妈,他们信任这一次肯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

③学习第4段

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观察荷叶上蹲着一只……

嘿,这一次可要认真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

他们认真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

肯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非常确定地叫道……

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生自由说。

请生上台表演这三种状况。

师小结:可见,用词精确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向他学习,这样才能把句子写得精确     形象又生动。我们也要向小蝌蚪学习,只有不断去发觉,不断去探究,坚持究竟,终会有胜利的一天。

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特别兴奋,笑着说……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呼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终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灵敏),做动作读一读。

④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师: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伴侣,是庄稼的爱护神,让我们带着欣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5、为了让我们的青蛙伴侣生活地更舒适平安,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演一演这个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采纳连环画形式,通过文学语言与多幅连环画面相互依附、相互补充、亲密协作来塑造形象,叙述故事的发生、进展过程。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查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妈妈一起捉害虫,情节生动,富有童趣。再加上采纳的是连环画的形式,所以同学应当有比较深厚的学习爱好。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学问,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究的道理。小蝌蚪是同学生活中比较熟识和宠爱的一种小动物。所以教学本课时,有条件的可以事先组织同学观看蝌蚪和青蛙,把朗读课文和观看生活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同学虽然熟识小蝌蚪,但对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却未必了解。而且,有可能对一些问题感到困惑,比如:小蝌蚪的尾巴是怎么不见的?小蝌蚪为什么和她妈妈长得不一样等等。教学中要启发同学乐观思索、努力发觉。

【教学目标】

1、熟悉“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育同学观看力量及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力量。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读书。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建议】

本课分为三大教学板块:

一、识字、写字

1、借助图画猜一猜。自己看图、尝试读课文,不熟悉的字猜一猜,实在猜不出来的,做个记号。

2、借助小组学一学。小组里面一起想方法熟悉生字。相互读,相互听。

3、借助课文记一记。在读课文时随机识记生字。

⑴在展现小蝌蚪的图片时,通过观看蝌蚪的颜色记住“灰”;

⑵通过创设情境表演,辨别、记住“迎”和“追”。

⑶观看青蛙的图片或实物,识记“顶、披、鼓”。

4、结合语言环境写一写。

二、朗读感悟

1、读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3、观看青蛙的图片,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通过做动作等形式关心理解。

4、观看小蝌蚪的图片,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读出宠爱的语气。

5、看图观看:小蝴斟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6、找出相应的段落重点细读。找出自己喜爱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采纳表演的形式,自编自演,在情境对话中进行朗读的指导:小蝌蚪有礼貌、有些关切、有些焦急,鲤鱼亲切、热忱,乌龟仔细、和气。

三、实践活动

1、实地观看小蝌蚪和青蛙,或在家长的关心下,抓几只小蝌蚪养一阵子,观看青蛙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2、通过上网、看书、请教等各种形式,查找关于青蛙是益虫、小蝌蚪尾巴消逝之谜、蝌蚪的生活习性等资料,课间沟通。

3、语言的积累活动。

⑴读一读,说一说。

碧绿的.衣裳碧绿的()洁白的肚皮洁白的()

长长的尾巴长长的()大大的脑袋大大的()

⑵说出表示颜色的词。

⑶读读说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已经()。

【本课设计特点】

1、读中感悟。

整堂课,始终让同学直接面对文本,开展共性化阅读。让同学主动地去读,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老师依据同学的理解程度和质疑状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同学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始终是乐观的。

2、演中理解。

一班级同学对表演特殊感爱好。通过“小蝌蚪找妈妈”过程的表演,同学不但了解了青蛙的变化过程,而且对语言文字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同学动脑、动口、动手,在爱好盎然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实践中积累。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6

蒋建英李建琼

学习目标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育同学对自然科学的爱好。

课前预备

1.生字卡,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具和有关青蛙的学问。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谈话激趣引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生齐读课题。

整体感知课文

播放多媒体课件,老师以解说的形式读课文。

同学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爱的符号画出不熟悉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学习小组内相互教读,说说怎样记字形。

检查学习生字的状况

1.课件展现生字。指名读,正音。

2.小老师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

4.组词练习。

检查同学初读课文的状况

分段读课文,自己喜爱读哪段就读哪段。

结合图学习

1.自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

用手势关心理解“甩着”。

口头填空:小蝌蚪,大(),()的身子,()的尾巴,()地游来游去。

同学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愉快的心情。(可以加上动作)

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

思索: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

a.引导同学认真观看第一、二幅图,与小蝌蚪最先的样子相比较,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b.指名同学回答。老师板书:长出两条后腿。

课件展现理解“迎上去”,或用做动作的方式关心理解。

c.分角色读。(同桌对读,组内互读,指名读)

d.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

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3.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a.同学汇报学习状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关心理解“追上去”。

b.沟通: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

c.分角色读。

第二课时

自读课文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自读第4、5自然段。

争论沟通: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是什么样的?

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

3.课件出示青蛙妈妈的话,结合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用“已经”说话。

4.齐读课文最终一段。画出小蝌蚪最终变化的词句。老师板书:尾巴消逝捉害虫。

5.老师归纳: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也是青蛙生长变化的过程。

分角色朗读全文

复习生字

出示字卡,检查识字状况。

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的字,同学读一读。

2.观看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该怎么写。

3.同学描红,临写,师巡察辅导。

4.展现同学的书写,评议书写状况。

演一演

1.同学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

2.评出表演得好的小组予以嘉奖。

拓展学习

1.课后通过课外读物或网络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学问,在日常生活中做爱护青蛙的小卫士。

2.通过查找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在班上沟通。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熟悉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育同学边读书边思索的力量,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4.连续培育同学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欢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正确把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育同学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力量。

教具预备:

词语卡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用彩色粉笔板书汉字:“找”,请同学来认字。说说生活中是怎样用的。(如:找人、找东西、找麻烦等)

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同学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今日我们来学习第5课《小蝌蚪找妈妈》。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一)初读课文,熟悉生字。

同学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同伴之间相互读读生字,对比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假如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嘉奖。

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

大家进行评议,鼓舞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同学对比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熟悉的汉字做好记号。

2、同学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熟悉。

2)把不熟悉的汉字集中起来。

3)熟悉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

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

3、老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同学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不熟悉可以询问他人。

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

5、练习书写:

1)请大家先仔细观看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同学提出认犯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老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同学认真观看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3)同学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

4)请同学书写田格中的其次个字。老师巡察,个别辅导,订正同学的写字姿态和执笔方法。

5)同学评议:展现同学书写状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抱负。

6)嘉奖同学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观赏。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5)

2、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问题:每名组员说说自己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四)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巩固:

小组之间相互出题目考察。

例如:

看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

小组之间进行竞赛,并引导同学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进步行评价。

2)思索本组集中的问题。

3)在作业本上书写难字,然后进行自评……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画面,使同学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育同学观看力量和全面的熟悉事物的力量。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同学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同学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伴侣,教育同学要爱护青蛙。

4.连续培育同学收集、积累信息的力量。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借助插图,去观看,培育同学观看力量和全面的熟悉事物的力量。

教学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具预备:

电脑、图片、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示:留意观看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老师进行板书

(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同学提出的问题老师进行筛选后的。)

3、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同学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同学依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其次自然段开头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观察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老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自己仔细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同学说的老师板书有关动词:“迎”“追”“游”

(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鲤鱼妈妈的一番话,告知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观察乌龟后,就“追上去”说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乌龟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妈妈的心情。乌龟的话使小蝌蚪进一步了解了妈妈的形状特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小蝌蚪观察青蛙妈妈后,就“游过去”说明他观察妈妈后,非常兴奋。)

4)依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老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妈妈的心情;鲤鱼妈妈的回答语速放慢,特别可亲可敬,读出关怀孩子的语气。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兴奋又焦急的语气。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急躁、稳重、热忱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小蝌蚪观察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兴奋的语气,青蛙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现。

评一评读书状况,为什么?

4、老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同学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诞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沟通沟通。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现。

老师出示电脑画面: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再过几天,()变短了,慢慢地,()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让同学读一读,自己试着进行填写。

请同学把答案板书到黑板上: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短了→尾巴不见了。

师生共同读一读。

依据电脑画面画出小蝌蚪生长过程,与电脑博士比一比。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关心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当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谈。)

老师小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伴侣,我们要爱护青蛙。

四、积累所得信息:

让同学想想通过学习准备积累哪些信息。

在全班范围内说说,相互沟通。

五、布置作业:

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甩、前”等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3、初步了解小蝌蚪长成小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培育同学观看力量。

4、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教育同学要爱护青蛙。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懂得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预备: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熟悉“蝌、蚪、阿、姨”等13个生字,会写“甩、阿、肚、向”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揭示课题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它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又不知道妈妈是谁?它在哪?我们跟他们一起去找好吗?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诞生字词。

2、同桌互读生字词。(要求:读给同桌听,同桌给准时订正读错的音。)

3、认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请一位同学读,读对了,大家一起跟读,读错了,请准时举手赐予订正。)

4、巩固生字词。

(1)嬉戏:帮字宝宝找家。

(2)嬉戏:给词语宝宝找家。

5、齐读课文中画出的词语。

6、读全文,标出自然段。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同学互评。

听录音范读课文。请同学一边听一边思索: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识记生字:“甩、阿、肚、向”,并指导书写。

1、老师出示会写得生字,同桌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说说自己认犯难记的生字,请同学老师帮忙。

3、指导书写。

4、练习写字。

5、评价书写。

其次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2、了解小蝌蚪长成小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3、做到不懂就问,增加爱动物、爱科学的意识。

一、复习引入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蝌蚪是什么样的?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同学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2、指导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

(1)看图观看:找出小蝌蚪的变化。

(2)从课文中找到有关小蝌蚪变化过程的段落,仔细朗读。

(3)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妈妈、乌龟的对话。

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礼貌。其次次热忱,但有点焦急。

鲤鱼:亲切。乌龟:和气。

3、指导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1)小蝌蚪的尾巴发生了什么变化?

(2)青蛙妈妈的话应当怎样读?(亲切、慈祥)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同学戴头饰表演课文内容。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长。

1、引导同学结合课文和插图,画一画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2、青蛙是益虫还是害虫?我们应当怎样对待青蛙?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大脑袋、长尾巴、灰黑色

长出两条后腿

长出两条长瑞

青蛙——四条腿、宽嘴巴、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9

其次课时

课时目标:

1、讲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过程,能按课文内容天空。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习“短、蹲、碧、肚、鼓”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生读生字卡片。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小蝌蚪,大(),黑(),甩着长长的(),愉快地()。

3、齐读第1自然段(贴出“长尾巴的蝌蚪”图)

二、讲读其次段。

1、自由读并思索:(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每一句讲什么?(3)这些句子的挨次可以颠倒吗?

2、争论: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四|a小蝌蚪的形态有什么变化?(贴出后腿的蝌蚪图)

句|b小蝌蚪观察谁在干什么?

话|c小蝌蚪怎么说?

|d“谁”怎么回答?

3、指导朗读。

(1)练读小蝌蚪的话,问“迎”上去是什么意思?(正面的,面对面的主动上去问。)

小蝌蚪迎上去问:“……。。?”

对比:

小蝌蚪游上去问:“……。。?”

(2)谁来读鲤鱼妈妈的话?从鲤鱼妈妈的话中小蝌蚪知道了自己妈妈的怎么样的?(四条腿、宽嘴巴。)

(3)分角色朗读(鲤鱼:热忱;蝌蚪:急迫)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三、小结学法。

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们先找出这段有几句话,(板书:找找),再说说每句讲什么,(板书:说说)。最终有感情地读读。(板书:读读。)

四、争论学习第3自然段。

1、按“找找——说说——读读”的学法,四人小组争论学习第3段。

2、引读,进一步理清层次。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生读)

“他们观察”——(生读)

“小蝌蚪赶忙追上去叫”——(生读)

“小乌龟笑着说”——(生读)

3、练习,突破重点。

口头填空:小蝌蚪游啊游,长出了()。他们观察()的乌龟在水里游,就把()当作自己的妈妈,乌龟告知小蝌蚪,他们的妈妈头顶上有(),披着(),捉起虫来()。

结合填空师贴出“长着前腿的蝌蚪”图,理解“披着、顶呱呱。”

4、指名分角色朗读。

理解为什么用“追”“赶忙追”说明什么?

五、讲读第4—5自然段。

1、默读思索: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谁是小蝌蚪的妈妈?把有关青蛙样子的句子用“——”划下来。

2、出示句子,朗读理解。(出示青蛙图)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碧绿的衣服,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1)看图理解“蹲着、露着、鼓着”等词。

学习生子“蹲”共几笔?书空右半部分。

学习生子“鼓”共几笔?部首是什么?书空左半部分。

(2)找一找写出青蛙颜色的词。(碧绿碧绿)、洁白的肚皮)

学习生子“碧”,什么结构?第三笔是什么?

学习生子“肚”怎么记?

(3)朗读这段话。

(4)你能看着图和板书向大家介绍青蛙吗?

3、这是小蝌蚪形状上又有了什么变化?(贴出“尾巴变短的蝌蚪”图;“尾巴不见的青蛙”图)

学习生子“短”怎么记?

4、从哪个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经变成小青蛙了?出示: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对比理解“蹬、跳、蹦”)

5、朗读第4、5自然段。

六、巩固总结。

(1)看着黑板上的五张青蛙生长变化的图片,说说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完成《课堂作业》

(2)指导书写“蹲”“鼓”“碧”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总结课文,巩固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2、会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终两个自然段。

3、知道青蛙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当爱护青蛙。

4、会看单幅图在问题的提示下写几句话。

教学过程:

一、再学全文,借助图片,理清过程。

1、出示课文的四幅图,观看图片,指名说说图的内容。

2、默读全文,用“———”划出表示小蝌蚪生长的句子。

出示: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a读一读,议议其次次变化是为什么加上一个“又”。

b看图填空。

小蝌蚪先长出(),再长出(),()变短了,最终变成()。

3、小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并在它们的教导下,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大青蛙,这时小蝌蚪也变成了小青蛙。

4、分角色朗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4、5两个自然段。

1、读读课文中描写青蛙的句子。师描述:碧绿的衣裳,洁白的肚皮、一对鼓鼓的大眼睛。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可爱?(青蛙能捉害虫,是庄稼的好伴侣,人类的好帮手。)

2、我们把描写青蛙形状的这段话背下来好吗?(蹲着……披着……露着……鼓着……)

自由背、知名背。

3、课文的第4自然段是写小蝌蚪找到青蛙妈妈的,它的结构上和第2、3自然段一样吗?

按“形态上的变化——观察谁在干什么——小蝌蚪怎么说——‘谁’怎么回答”的挨次背第4自然段。

4、第5自然段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根据“形态上的变化——小青蛙怎么做——青蛙妈妈怎么说的挨次背第5自然段。

5、把4、5自然段连起来背一下。

三、指导看图说话。

1、我们已经知道了青蛙是庄稼得好伴侣,你从课文的哪几句话看出青蛙会捉害虫?(用”——“划出,读读。)

老师向同学介绍有关青蛙捉害虫的学问。

2、完成课堂作业:看图写几句话。

(1)想想青蛙在干什么?

要求仿照课文第4段青蛙形状的这段话来说一说。(农田里蹲着一只大青蛙,它披着碧绿的衣服,鼓着大大的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2)我们应当怎样对待青蛙?

(3)连起来写一写。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10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熟悉“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生长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主动识字汉字,探究多种识记方法。

(2)认真看图,叙述图意,培育观看、思维和表达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对科学童话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了解蝌蚪的成长变化。

课前预备:生字卡片、动物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

小伴侣们,喜爱猜谜语吗?老师出一个谜语给你们猜:圆圆脑袋黑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伴侣。(课件出示蝌蚪图片)你们知道蝌蚪长大后会变成什么吗?那么,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34课《小蝌蚪找妈妈》,老师信任仔细听课的小伴侣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图,请看小蝌蚪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指名看图)谁来用完整的话介绍这幅图,留意抓住小蝌蚪的特点来说。

(同学试说: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愉快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2、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是这样写的,齐读。

三、初识图意

过渡:刚才我们就是用看图意—读文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的。现在我们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读懂课文的也许意思。请看: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

逐一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同学观看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同学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也长大了的过程。

2、提问:大家看到最终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终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

四、初读课文,熟悉生字。

1、初读课文

同学们都能看着图画说出小蝌蚪的成长变化,下面我们看看课文又是怎样描写这几幅图的呢?请同学们仔细地朗读课文。

读书要求:

(1)借助插图,读懂课文意思。

(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3)不懂的地方,自己做个记号。

2、检查、沟通自学状况

(1)指名带读生字。(同学们读得很仔细,把小蝌蚪也吸引过来了,你们看,这八只小蝌蚪都有自己的名字,谁能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呢?假如他叫对了蝌蚪的名字,大家一起跟他读好吗?)

(2)读音上有什么要提示同学们留意的吗?

(3)(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同学以开火车的形式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师:拼音宝宝躲起来了,你们还会读吗?我们开火车读读。

(4)同桌沟通识字方法,熟悉生字。

师:怎么记住本课的生字呢?现在请同学们和同桌一起争论沟通你的识字方法,比一比哪对同桌学得最仔细。

(5)同学们沟通识字方法特殊乐观,你们都记好这些生字了吗?林老师出个字谜来考考你们,有信念吗?“十颗豆来又十颗”(鼓)指名说说识字方法。

(6)同学齐读词语。

师:词语宝宝也跳出来了,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吧。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的生字词学得真不错,现在词语宝宝都跑回课文中去了,你们有信念读好吗?老师信任你们课文能读得更棒!

1、自由读课文,再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6段)同学们可以离开座位,去找你的好伴侣一起读课文。

2、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呢?请六位同学开火车接龙读课文。

3、同学评议。(评出读得好的和读得有进步的同学。)

4、听录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

6、同学汇报,老师贴板书。

遇见了(鲤鱼、乌龟、青蛙)

身体变化(小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青蛙)

7、课中小练习。

口头填空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六、指导书写:有、在

1、刚才同学们学习生字和读书表现得都很不错,小蝌蚪们都很佩服你们哦,现在又有两只小蝌蚪想考考你们的写字表现,大家看,这是什么字?(出示“有”、“在”两个字)你们有信念能写好它们吗?

“有”字上面的横要长,下面的“月”字,撇要变成竖。

“在”字上面的横要短,下面的竖要超出撇一点点。

2、同学书写“有、在”。(同学书写生字前先回顾正确的写字姿态要求:头正肩平,背直足安,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本子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3、评比书写。

七、小结。

师小结:《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好玩的科学童话,除了告知我们小蝌蚪成长变化的学问以外,其实课文的描写也非常好玩生动,下节课我们再连续细细地读这篇好玩的课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11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

2.使同学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及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看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具】

生字词小黑板、教学录像带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熟悉青蛙吗?(生:熟悉!)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伴侣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伴侣和坏伴侣。蚜虫是庄稼的坏伴侣,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伴侣。你们喜爱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日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二幅图,引导同学观看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让同学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小蝌蚪最终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图画,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消失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终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索: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订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索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同学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同学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愉快”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同学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好玩、愉快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其次题(1)小题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12

一、教学内容分析《小蝌蚪找妈妈》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科书)一班级下册第三十四课。本文是一篇溶学问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课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同学介绍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逝”四个阶段,最终变成了青蛙,说明白青蛙生长过程形体变化,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究的道理。二、教学目标的确定1、认知目标(1)、熟悉“故、迎、阿、姨、追、顶、披、鼓”等八个生字,会写“有、在、什、么、变、条”等六个生字。(2)、了解蝌蚪与青蛙的特点,熟悉蝌蚪与青蛙。2、力量目标(1)、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其形状特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精确     理解和运用“蹦、跳、蹬”等课文中消失的动词。3、情感目标(1)、通过课文的学习,增加同学对科学童话的爱好,促进同学对学问的把握。(2)、体会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究的道理。三、课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重点:(1)、了解青蛙成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2)、体会文中用词的精确     性。难点:理解并体会课文中消失的表示动作的词在运用上的精确     性。四、教学对象的分析及采纳的学法指导:本课教学对象是一班级同学,由于孩子们年龄小,缺乏生活阅历,易接受感性的学问,且思维方式偏重于形象思维,表现欲强,爱仿照,对一切新奇事物都布满奇怪   心,爱说爱问,活泼天真,依据这些特点,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同学学习:1、创设情境、激发爱好。依据低班级同学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将以动画的形式再现课文情境,激发同学学习课文的爱好。主要通过课件演示的形式,让同学区分动词;鉴于同学表现欲强,爱仿照,主要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同学体会用词的精确     性。2、引导探究、开拓思路。由于低班级同学爱说爱思爱问,对一切新奇事物布满奇怪   ,我将以多媒体消失青蛙生长过程四个阶段的图片,引导同学学会观看,发觉青蛙形体的变化,同时引导和鼓舞同学发觉文中没有说明的细节。如眼睛的变化等。3、课外延长,积累学问。依据低班级同学聪慧、好学、求知欲强的特点,我将运用多媒体向同学介绍青蛙的学问,丰富同学学问面,鼓舞同学能从课外寻求猎取学问的方法。五、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语文课程标准》对新教材的阅读教学要求“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同学有所感悟和思索,在实践中熟悉,在感受中领悟”。《小蝌蚪找妈妈》是篇科学童话,为体验、感悟型阅读供应了条件。在教学设计时,我力求优化老师主导作用,发挥同学主体作用,激发同学参加精神,促进同学主动探究学习力量的进展,使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力量得到进展,多媒体课件设计从同学实际动身,充分发挥老师主导作用,调动同学主体学习行为。1、创设情境、理解课文。运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播放动画、展现图片、出示练习、播放朗读,使同学在看、听、说、练的过程中慢慢进入课文内容,在调动感官功能的基础上熟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熟悉青蛙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2、加强朗读,感悟语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使同学在读中感受领悟课文内容,如带着问题朗读,领悟用词的精确     性;分角色朗读,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不易,从而体会小蝌蚪独立生活与勇于探究的精神。3、启发教学,提高熟悉。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想象氛围,以青蛙对话的形式想象青蛙母子相识后的沟通,巩固学问,加深熟悉,开拓思路。另外,结合多媒体课件供应的课外学问,使同学更清晰地熟悉青蛙是益虫。六、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采纳自制的和收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本课课件穿插于教学过程中,起到帮助教学的作用。1、导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小蝌蚪的形状,引导同学抓住小蝌蚪的脑袋、身子、尾巴的特点观看并说话,既训练了同学的观看力量,又熬炼了同学的表达力量,同学对小蝌蚪的形状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引导说的过程中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2、感知课文时,结合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使同学在兴致勃勃地观看当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及形体变化。3、理解词语“迎上去、追上去、游上去”时,以课件演示动画,使同学体会领悟这三个词的区分。在熟悉青蛙特点时,以课件出示图片,了解青蛙的形体特点,体会用词的精确     性。4、在发散思维训练时,支配了青蛙鸣叫的课件演示,启发同学想象小青蛙与妈妈的对话内容。5、以电脑小博士的形式展现青蛙图片及文字资料,并播放文字资料的录音。拓宽同学的学问面。七、教学流程分析与设计意图。〈一〉、导入课文1、师引语:今日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新伴侣,猜猜它是谁?【课件演示】说谜面:大脑袋,园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叫,抓害虫,顶呱呱。2、生沟通,说谜底。(板书:小蝌蚪)3、【课件演示】出示小蝌蚪图片,说说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模样?4、引语:今日请大家听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设计意图:以猜谜的形式激发同学学习爱好,同时也初步认知小蝌蚪。通过图片演示,同学对小蝌蚪的印象又深一层,通过看图填空的说话练习,引导同学抓住特点观看描述小蝌蚪的形状,培育和熬炼同学口语表达力量。)〈二〉、感知课文。【课件演示】播放录音,要求大家听完故事后想一想,说一说。1、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引语:刚才,大家听故事时都特别仔细,也特别用心。现在,谁最想说一说。3、【课件演示】出示画面,引导同学说一说。

4、自读课文,用“——”在课文中画出描写小蝌蚪身体变化的句子。(设计意图:动画是低班级同学喜爱的形式,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既能集中同学留意力,又能增加学习乐趣。同时让同学在观看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及形体变化。引导同学读、思、说,结合课件点拨,使低班级同学学会自主学习。)〈三〉、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想想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他们是怎样接近这些小动物的?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话?2、比较、体会、领悟: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1)、【课件演示】播放动画。a、小蝌蚪与鲤鱼对面迎上去的动画;b、鲤鱼在前面游,小蝌蚪在后面追上去的动画;c、鲤鱼在前方,小蝌蚪游过去的动画。(2)、【课件演示】播放语句,引导同学边读边做动作,体会“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