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醇合成硼改性pf工艺研究_第1页
水杨醇合成硼改性pf工艺研究_第2页
水杨醇合成硼改性pf工艺研究_第3页
水杨醇合成硼改性pf工艺研究_第4页
水杨醇合成硼改性pf工艺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杨醇合成硼改性pf工艺研究

0复合高分子材料pf的改性耐寒树脂广泛应用于耐材料、超硬材料、磨损材料、摩擦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绝热材料和绝缘材料领域。此外,这些领域的发展离不开耐荫树脂的高性能。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耐高温树脂已不能适应某些特殊领域的使用要求。PF(酚醛树脂)的分子链中含有大量苯环,具有性能稳定和力学强度高等优点,但其仍存在着脆性大、吸水率高和收缩率大等缺点。因此,利用各种技术对PF进行改性,以提高或强化其某些方面的性能,已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提高PF耐热性的方法主要有烷基酚或苯基酚改性、稀有元素(如钼、钨和有机硼等)改性、有机硅改性、与其他含杂原子的高分子材料[如EP(环氧树脂)、聚酰胺和聚酰亚胺等]共聚改性或共混改性等。在上述改性中,有机硼改性是最经济的方法之一。因此,本研究以碳酸钠为催化剂,首先利用苯酚和甲醛水溶液合成水杨醇,水杨醇进一步与硼酸反应合成硼改性PF。通过探讨催化剂类型、醛酚比、硼酚比和合成水杨醇的反应时间等对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优选出制备满足使用要求的改性树脂之最佳工艺条件,以期为该领域的后序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1试验部分1.1试剂及仪器分析苯酚,工业级,北京燕山石油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甲醛,工业级,武涉县华宇油化有限责任公司;硼酸,分析纯,西安市化学试剂厂;无水碳酸钠、盐酸(HCl),分析纯,洛阳市化学试剂厂;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河南化瑞器材公司;氢氧化钙,分析纯,上海化学试剂厂;氢氧化钡,分析纯,北京红星化工厂;高铝料、刚玉、碳化硅(SiC)、氮化硅(Si3N4)、沥青、石墨,工业级,市售。1.2沥青和仪器FTIR-6700型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STA499C型耐热性能测量仪,德国Netzsch公司;SYD-2806E型沥青软化点测量仪,中德伟业仪器有限公司;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FTi-Touch精灵一代一体式卡尔费休滴定仪,瑞士万通公司;TYE-600B型压力试验机,无锡建仪仪器机械有限公司;S116型混砂机,上海重机铸造厂。1.3试验准备1.3.1甲醛、苯酚的合成在装有电动搅拌器的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计量的甲醛、苯酚和碳酸钠,油浴升温至70~75℃,反应2h;然后加入计量的硼酸,升温至100~104℃,回流3h;降温至80℃,真空脱水至所需黏度时出料即可。1.3.2用硼改性pf为原料,连接si3n4和sic材料向骨料(Si3N4、SiC等)中加入3%~8%的硼改性PF(作为胶粘剂使用),混碾后采用等静压成型技术制备最终产品。1.3.3捣打料的制备捣打料(主要用于炼铁厂高炉出铁沟上)既要经受1500℃以上的高温和铁水的冲刷,又要经受高炉渣的侵蚀,故其使用条件十分苛刻;另外,捣打料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炉的生产质量。因此,捣打料中所用原材料主要有高铝料、刚玉、SiC、沥青和石墨等。本研究以2%硼改性PF和X%普通热固性PF作为胶粘剂(X是变量),制备(X+2)%热固性PF(相对于总物料质量而言)。首先依次加入骨料、胶粘剂和粉料至混砂机中,混合10min;待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后,称量装袋即可。1.4热处理效果和材料(1)残炭率:在恒重的30mL坩埚内加入2~3g样品,并置于烘箱中,210℃干燥2h,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800℃热处理7min,在干燥箱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最后按照式(1)计算残炭率。式中:W0为坩埚质量(g);W1为210℃热处理2h后坩埚和样品的总质量(g);W2为800℃热处理7min后坩埚和样品的总质量(g);C为残炭率。(2)结构特征: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进行表征(KBr压片法制样)。(3)热性能:采用耐热性能测量仪进行表征(N2气氛,升温速率为10K/min)。(4)软化点:按照YB/T4131—2005标准,采用沥青软化点测量仪进行测定。(5)游离水分:按照HG5-1341—1980标准,采用一体式卡尔费休滴定仪进行测定。(6)固含量、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分别按照GB/T2793—1995、GB/T2999—2002和GB/T2997—2002标准进行测定。(7)弯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分别按照GB/T3001—2007和GB/T5072—2008标准进行测定。(8)游离酚:按照HG5-1342—1980标准执行。2结果与讨论2.1催化剂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催化剂类型对硼改性PF残炭率的影响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以碳酸钠作为催化剂时,硼改性PF的残炭率(72.68%)相对最大;另外,以强酸或强碱作为催化剂时,其对生产设备腐蚀性较大,从而给安全操作带来隐患。综合考虑,本研究选择碳酸钠作为催化剂时较适宜。2.2不同因素对pf剩余碳量的影响2.2.1反应时间及时间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合成水杨醇的反应时间对硼改性PF残炭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硼改性PF的残炭率随反应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再升态势,并且在反应时间为2.0h时相对最大(72.68%)。这是由于体系中生成了羟甲基苯酚后,交联度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大;当反应时间>2.0h时,交联度相对较大,并且阻碍了硼酸与酚羟基的缩合反应,致使硼改性PF的残炭率明显下降;当反应时间>2.5h时,残炭率变化不大。综合考虑,选择反应时间为2.0h时较适宜。2.2.2残炭率的测定理论上醛酚比=n(甲醛)/n(苯酚)=n(F)/n(P)=1.5时,合成的硼改性PF具有相对最完整的结构,固化后该树脂的交联密度相对最大,并且其残炭率相对最高;然而,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残炭率的理论值和实测值有偏差。因此,本研究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如硼酚比=n(硼酸)/n(苯酚)=0.3等],考察了醛酚比对硼改性PF残炭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硼改性PF的残炭率随醛酚比增加呈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态势,并且在醛酚比为1.7~2.0时相对最大。这是由于未改性体系的醛酚比为1.35~1.37时,相应树脂的残炭率相对最高。硼酸的官能度为3,反应过程中硼酸与酚羟甲基缩合后,消耗了分子链中的酚羟甲基,故体系经硼酸改性后达到残炭率最高时的醛酚比增大。2.2.3硼酚比对pf残炭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如醛酚比为1.8等),硼酚比对硼改性PF残炭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硼改性PF的残炭率随硼酚比增加呈先降后升再降态势,并且在硼酚比为0.40时相对最大。虽然残炭率在硼酚比为0.40时相对最大,但体系的后期黏度相对较高,即体系易产生凝胶现象(反应难于控制)。综合考虑,本研究选择硼酚比为0.3时较适宜。2.3缩合性羟基的特征吸收峰图4为硼改性PF的FT-IR曲线[如n(苯酚)∶n(甲醛)∶n(硼酸)=1∶1.7∶0.3等]。由图4可知:1380cm-1处是B—O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1590、1510cm-1处是苯环骨架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1220cm-1处是酚羟基中Ph—O的特征吸收峰;1080cm-1处是醚键的对称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3380cm-1处是羟基的强而宽特征吸收峰。上述这些特征吸收峰的出现,证明了硼元素已引入PF的分子链中,即硼改性PF的预期结构被成功合成。2.3.2固化期间硼改性pf热性能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硼改性PF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碳酸钠作为催化剂,合成水杨醇的反应时间为2.0h,n(苯酚)∶n(甲醛)∶n(硼酸)=1∶(1.7~2.0)∶0.3。由最佳工艺条件制成的硼改性PF,其热性能的TGA曲线、DTG曲线和DSC曲线分别如图5、图6所示[n(苯酚)∶n(甲醛)∶n(硼酸)=1∶1.7∶0.3]。由图5可知:固化期间硼改性PF的热失重率为12.87%;硼改性PF的DSC曲线上出现2个吸热峰(96.3℃和129.4℃),前者是由于树脂中水分蒸发所致,而后者是由于树脂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有水生成)所致;另外,DSC曲线在235.0℃处出现了放热峰,说明该树脂已开始固化。由图6可知:由于硼改性PF样品已经固化,故其TGA曲线比较平滑,无明显的失重平台,整个过程的失重率仅为29.08%;固化样品在DSC曲线上出现了570.0℃的放热峰(这是树脂内部大分子裂解后释放出小分子所致),641.0℃处的吸热峰是树脂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所致(或者是树脂中分子残缺部分的脱除所致)。综上所述,硼改性PF的耐热性能优良,其在超过600℃时才出现明显的分解现象,900℃时残炭率仍超过64%。2.4金属粉与pf复合膜的制备效果按照最佳工艺条件,在20L反应釜内进行放大生产,所合成的耐高温硼改性PF的主要性能如表2所示,表3、表4为采用该PF所制成的异型Si3N4结合SiC制品之理化性能。由表3、表4可知:与普通PF粉相比,耐高温硼改性PF的应用效果良好,异型Si3N4结合SiC材料的坯体强度明显提高,其高温弯折强度提高了14%以上(产品合格率由85%升至92%以上),说明采用耐高温硼改性PF粉制成的异型Si3N4结合SiC材料,其综合性能更优越。表5列出了加入硼改性PF前后铁沟捣打料的实测性能。由表5可知:含硼改性PF的铁沟捣打料之各项性能均优于不含硼改性PF体系,尤其是前者的耐高温强度比后者提高了14%以上。3最佳工艺条件确定的硼改性pf采用苯酚与甲醛反应先合成水杨醇,再加入硼酸继续反应,合成了硼改性PF。催化剂、醛酚比、硼酚比和合成水杨醇的反应时间等均对聚合产物有着不同的影响。(1)以残炭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硼改性PF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碳酸钠作为催化剂,合成水杨醇的反应时间为2.0h,n(苯酚)∶n(甲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