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历史课件_第1页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历史课件_第2页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历史课件_第3页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历史课件_第4页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历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代感旧物:被子印心(1976年)供销社(1954年7月更名至今)1955年8月25日开始印行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第三单元

第八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路的实践,并总结其经验教训。本课知识线索土地改革、巩固政权、恢复经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左倾”错误严重第八课1711班学生答题明细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b.有步骤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一化:发展生产力三改:变革生产关系探究一:一五计划…1950年2月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这些条约及后来签订的苏联援助中国的友好协定,对建国初选择工业化道路,制定“一五”计划以及我国在50年代采用苏联经济模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材料一:“……我们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问题1:“一五”计划时期新中国为什么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

材料二:从当时的国际环境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上就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新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然向苏联“老大哥”学习。

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导致中国与西方世界完全处于敌对状态,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对立直接影响到建国初期经济体制的形成与演变。———陈勇勤和旭超《“一五”计划与50年代共和国经济》重工业基础差;巩固国防的需要;朝鲜战争的影响;借鉴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体制)经验;两大阵营对峙;帝国主义敌视封锁新中国;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便于接受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材料三:一五计划期间的主要成就问题2:结合图和材料,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要成就,其重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有何意义?

材料四:工业的恢复和新建项目的开工,要求商品粮和其他工业原料的生产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民扩大再生产的能力非常有限,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求。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问题3:根据材料四分析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为此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课本指出改造方式有哪些?材料五:所有收购量与供应量,收购标准与供应标准,收购价格与供应价格等,都必须由中央统一规定或经中央批准。—1953年《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对粮食实行计划收购(统购)和计划供应(统销),随后对棉花、纱布、食油等产品也陆续实行统购统销,国家通过发行各种“票证”来保证人民生活材料六:改造前后各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956年底1952年问题4:结合材料五分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历史意义。探究二: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特点:成就与失误并存。材料七:1956年中共八大会议提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材料八: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轻率地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阶级斗争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结论,给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提供了理论。依据毛泽东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议在“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影响下,片面地强调高指标、高速度,把那些正确意见归结为“慢些、差些”。——萧冬连《荜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问题1:八大和八大二次会议的会议精神有何不同?大搞“小、土、群”(小高炉、土法炼钢铁、群众运动),全民炼钢。以钢为纲,工业跃进!大跃进运动

1957年中国的钢产量是535万吨,那一年美国是11500万吨。我国目标是到1962年要达到10000万吨,比1957年增长17.7倍。以粮为纲,农业跃进!“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特点:一大二公、一平二调人民公社化运动

“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过分追求公有化、平均主义,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脱离实际,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在哪里?1959-1961年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单位(亿元)“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八字方针”是建设探索中的一次重要转变,是战胜国民经济困难的正确决策。调整(核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探究三:结合材料分析,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三十年(1949-1976)的经济建设”?材料九: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确立从“一五”计划开始的20多年时间里,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按不变价格计算,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元,1976年增加到2943.7亿元,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

—《中外历史纲要》p183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仍取得伟大成就,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材料十:任何时候都应对人类理性的局限保持一份警惕,谨慎对待按照理想设计出来的社会方案。理想是提升社会的明灯,现实则是一个试错改良的过程,把理想直接拿来进行社会实验,必然带来灾难。

材料十一:如果不理解改革开放之前三十年的历史,也很难甚至不能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前三十年可以理解为“试错”式的发展,从而为后三十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且正是因为有毛泽东那么多充满价值的社会实践,毛泽东后的中国领导人才有了全然不同的探索。计划经济、高度集权、没有自由、封闭、贫穷社会主义等已经被证明行不通,才使得无论是领导层还是中国社会都接受并追求市场、分权、自由、开放和富裕生活等价值。——萧冬连《荜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三十年(1949-1976)的经济建设?一、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经验与教训:经济发展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符合国情,坚持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认清当前的主要矛盾和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想化的政策要经得起实践检验。二、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和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没有前三十年的经验和教训,就不会有后三十年的选择和成就。

……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