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毎小题4分,共140分。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答案】B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宗法制,旨在考察正确解读材料的才能。首先理解“公天下〞的含义,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西周宗法制重在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关系之亲疏关系,在公共政治事务中君主确立了面向群众的具有普遍公共性的权威,可见宗法制具有“公天下〞的特征。2.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B.有互相交融的特点C.均为稳定统治效劳D.最终到达殊途同归【答案】B【解析】材料“相灭亦相生〞“相反而皆相成〞表达的是诸子百家相反相成的一面,非“求同存异〞,故A项错误。材料“相灭亦相生〞“相反而皆相成〞表达的是诸子百家互相交融、借鉴的一面,故B项正确。“稳定统治效劳〞指诸子百家的目的,而材料阐述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殊途同归〞指诸子百家最终到达的效果一致,材料不能表达该观点,故D项错误;3.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权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权力的不断开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这说明曹魏施行的九品中正制A.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B.相对于察举制具有历史进步性C.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D.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答案】D4.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犯礼仪标准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A.特别注重提升人的个人修养B.完全否认了人类的自然欲求C.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D.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考虑【答案】D【解析】程朱理学为此题主要考察点。材料中程朱理学反对超出维持人的正当欲求和礼仪标准的“人欲〞,主张人应具有顺应“天理〞的欲求和行为。可见“存天理,灭人欲〞突出了“天理〞与“人欲〞的对立统一,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考虑,应选D。A、C两项所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材料并未否认人的自然欲求,故B项错误。点睛: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这句名言:“存天理,灭人欲〞,被很多人记住并断章取义地误解误读,斥为不讲人性、扼杀人性之说。从此题我们可以认识到在评价历史现象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进展分析。5.美国学者普拉提在其著作中说:“撰写此书的目的之一,是协助中国恢复其在19世纪时在世界上应有的位置。……大清帝国透过贸易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中,有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和上海。因此,中国这场内战与地球彼端的欧美有千丝万缕的纠葛。〞由此可知,该学者A.主张以世界史视野研究太平天国B.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内战C.强调以世界史视野研究武昌起义D.深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文字“19世纪〞“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和上海〞可以判断这次内战是介于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太平天国运动,根据“大清帝国透过贸易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中〞可知材料阐述的角度是站在世界史的角度,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C两项均排除;D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表达,排除。6.?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C.中国的商业开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答案】A点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为此题主要考察点。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洋货输入、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嗣称为洋货铺,那么多的“洋〞字足以证明材料是反映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从此题我们可以认识到今后的做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及出现的频率。7.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为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无产阶级将实行其指导权〞,党应该“执行急进的土地改进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A.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根本形势B.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C.彻底克制了右倾时机主义错误D.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答案】B【解析】国民革命时期中共的革命方针、政策为此题主要考察点。由材料可知,“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即国民革命失败前夕;中共五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将实行其指导权〞及中共应该“执行急进的土地改进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这反映了中共已开场认识到掌握民主革命的指导权和进展土地革命的重要性,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应选B。中共五大对民族资产阶级“叛离〞认识具有不当之处,也没有提出开展武装斗争等正确的革命策略,故A错误;直至八七会议,中共才完毕陈独秀右倾时机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地位,并建立了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开拓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故C、D两项错误。8.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感受到的“变〞是指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B.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C.经济建立为中心的根本方针确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答案】C9.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化途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城市化〞和“自上而下城市化〞。其中与“自下而上城市化〞进程亲密相关的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中国参加世界资易组织D.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答案】B【解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进展的,排除A;根据所学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来看,从1978年开场的农民自发改革,故B项正确;中国参加世界资易组织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均推动了城市化的开展,但均属于“自上而下城市化〞,排除CD。学科网点睛:此题要理解“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含义,它是由国家政府提倡,主导,给予政策的支持,引导城市化;“自下而上城市化〞是由老百姓或者是公民自发的城市化,没有经过政府支持或者引导,受到经济或者其它方面的原因影响,形成的城市化。10.某学者认为,在古代希腊,自由完全是一个政治概念,与此相适应,他们成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绝对服从是与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可以说“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这说明该学者认为古希腊A.公民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B.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C.存在着绝对权威权力D.排挤私有财产制度【答案】A【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个人的权益要完全服从于城邦的公共事务,材料中的“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即是证明,B项说法不正确,C项也是错误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D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没有表达。故答案为A点睛:古希腊的民主制度的相关知识为此题主要考察点。注意关键句“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所有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做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题干的中心意思,找出有效信息和打破口,然后对选项进展比拟。11.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开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开展次序。这一历史分期法表达了A.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开展中的中心地位B.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C.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开展中的决定意义D.人类由分散开展走向整体开展的历史进程【答案】A12.摩根说:“?权利法案?显然打破了世袭的权利,这种世袭权利是旧政体复辟的根底,而被以议会为代表的民族意志所取代。……将它看作是彻底否认了关于政府的概念的历史转折点,这无疑是完全正确的。〞这说明?权利法案?A.使议会权利居于国王之上B.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C.废止了英国社会的世袭制D.彻底否认了英国的君主政体【答案】A【解析】此题考察的是英国?权利法案?知识点。根据材料信息“?权利法案?显然打破了世袭的权利〞、“被以议会为代表的民族意志所取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提醒的是,透过?权利法案?,英国确立起了“议会主权〞,正式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A项正确;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废止〞一词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错误,英国还是君主政体,只不过是君主立宪政体了。应选A。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局部。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13.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表达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那么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材料二1924年11月,孙中山在日本的演说?中国内乱之原因?中说:“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可以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到达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实现国家统一,孙中山一生都在不断与各派权力作斗争。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摘编自王建?论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在我国国家统一中的表现。【答案】〔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言之成理即可〕原因:封建经济的开展,各地区经济联络加强;民族交融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法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动。〔2〕思想:军阀割据是国家统一的主要阻力;帝国主义权力破坏着国家统一;坚持武力统一与和平统一相结合〔或以武力统一为主、和平统一为辅〕。〔言之成理即可〕表现:新中国一直致力于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反对分裂,和平统一,不放弃武力。〔言之成理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得知孙中山认为军阀割据是国家统一的阻力,帝国主义权力那么破坏国家统一;根据材料中“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得知孙中山坚持武力统一与和平统一相结合;第二小问根据第一小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新中国一直致力于国家统一和“一国两制〞伟大设想提出以及不承诺放弃武力方面答复表现。学科网点睛:此题主要考察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开展、祖国统一大业。以“大一统〞思想为主线,考察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思想。从此题我们可以认识到今后的复习要注意重大历史事件的联络,古今联络,要把历史事件联络起来复习性。14.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1868年,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主编?中国教会新报?,后改名?万国公报?。当时中国正在掀起洋务运动。?万国公报?除了继续宣传宗教外,登载较多西方各国开矿、办厂、采用新技术等经济和科技活动的近况。1890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担任天津?时报?主笔,上任伊始,就写了一篇文章,呼吁中国必须改革,他还屡次发表社论,介绍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历。1872年,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创办?申报?。这份报纸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商业性报纸,它着重强调报纸的首要职能是传事,即传播新闻。……传教士报刊中的西学,只是泛泛的介绍,浅薄浮华,没有深度,不过是为了夸耀西方文明,吸引中国知识分子……?万国公报?之所以能博得广阔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青睐,很难说不是因为其丰富的西学内容。——摘编自?文史精华?2020年第10期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近代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的活动。〔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随着资本主义侵略,西学东渐场面出现。外国传教士创办?万国公报?,把宣传宗教和介绍西方文明相结合。随着侵略权力加深和商品输出,洋务运动开展,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国人对时局更多的关注,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了创办?申报?。其传播新闻时事,广泛地介绍西学。西方侵略加剧,西学广泛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展,进步知识分子渴望新知,探究救国救民之路。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担任天津?时报?主笔,呼吁变法革新。积极性: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促进洋务运动的开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刺激了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的产生、开展;在教育、社会生活也有助于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消极性:扩大基督教文化影响,进展文化殖民扩张;在国人当中分布崇外、媚外、惧外的思想,引导国人按照的西方形式“改造〞中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加深了中国的殖民地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展。请从下面所给的44和45两道历史题中任意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展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在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进士科考试中,太宗录取进士109人,与太祖朝相比,人数大增。此后历次进士科录取人数均达数百人,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更高达987人,创有科举以来的最高数额。在宋朝科举考试中,寒庶之族开场受到真正的重视,科举及第的也越来越多。两宋时期取士范围的扩大,还表如今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延伸,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工商之士也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太宗即位后,即开场着力进步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在帝王的倡导下,朝廷自上而下皆厚待及第士人,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科举考试中的相关条令根本趋于完善,唐朝科举制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均予以废止,取而代之的是朝廷制定的严格的考试法令,这对于阻绝权贵之门的弄虚作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自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始,殿试除试赋、诗外,还试论,并且有的考题已开场涉及到某些现实问题,殿试内容的这一变化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宋朝最高统治者希望于科场中选拔真正的治国之臣的愿望。——摘编自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科举制度的新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举考试改革的意义。【答案】〔1〕特点:增加录取人数;扩大取士范围;进步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逐步完善考试规那么;变革考试内容;〔2〕意义:促进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有利于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也推动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有利于社会公平等、崇文重学的社会风气的形成。【解析】宋代科举考试改革为此题主要考察点。第〔1〕问,结合材料“太宗录取进士109人,与太祖朝相比,人数大增。此后历次进士科录取人数均达数百人,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更高达987人,创有科举以来的最高数额〞可知录取人数不断增多;根据材料“在宋朝科举考试中,寒庶之族开场受到真正的重视,科举及第的也越来越多。两宋时期取士范围的扩大,还表如今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延伸,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工商之士也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可知扩大了取士范围;材料“太宗即位后,即开场着力进步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在帝王的倡导下,朝廷自上而下皆厚待及第士人,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表达了进步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材料“科举考试中的相关条令根本趋于完善,唐朝科举制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均予以废止,取而代之的是朝廷制定的严格的考试法令,这对于阻绝权贵之门的弄虚作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说明规那么制度趋于完善;材料“殿试除试赋、诗外,还试论,并且有的考题已开场涉及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类风湿关节炎慢病管理
- 新生儿糖尿病的护理课件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专题讲解 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收集 课件
- 巧用绳课件教学课件
- 2-1-3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吉林省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阶段综合训练范围1.6~1.8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 低压装表接电安全
- 报任安书公开课教案
- 家居建材客服合同范本
- 幼儿园卫生清洁工劳动合同
- 中医药宣传手册
- 不良资产处置尽职指引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23张PPT)
- 机械设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使用台账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四级上 Stop!Everyone Stop!教学设计
-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认识气温计》教学设计
- 希尔顿酒店市场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 2
- 液化气站气质分析报告管理制度
- 可编辑修改中国地图模板
- 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档案管理制度资料
- 为先祖立碑祭文五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