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模拟试题一_第1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模拟试题一_第2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模拟试题一_第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模拟试题一_第4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模拟试题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预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一、填空题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缘。2.像、白糖这样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3.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将之称为。4.我们将米饭上滴上碘酒,看到米饭上出现了,说明米饭和碘酒发生了。5.月球是地球的,它本身不能,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它变化的周期大约是。6.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铁钉上附着有的物质,我们知道这种物质是。7.日食和月食的发生,一定要让三者在一条上,所以日食发生农历的,月食发生在农历的。8.为了便于辨认,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称为,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小熊座上有著名的。9.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目前的污水主要包括农业污水、、。10.和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二、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一位名叫()的生物学家发明的()A.达尔文B.列文虎克C.罗伯特•胡克D.培根2.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大。()A.B.C.D.3.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A.只变成液态的糖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4.如图所示的标志是()A.回收标志B.交通标志C.绿色食品标志年美国的()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A.“阿波罗”11号B.“月球”号C.“神舟”六号6.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A.火山B.环形山C.海洋7.月食不会出现的是()A.月全食B.月偏食C.月环食D.以上的都不会出现8.下列垃圾中不能自然分解的是()A.杂草和菜叶B.蛋壳和纸屑C.塑料袋和可乐瓶D.电池.空罐头9.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A.只有空气B.只有水分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10.星空随着地球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A.天狼星B.大角星C.北极星D.织女星三、判断题1.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2.蜡烛完全燃烧后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3.生成气体的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4.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建公园.种庄稼。()5.水星是自转周期最短的一颗行星()6.日食和月食有时会出现在同一天。()7.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饭有点甜是因为里面有糖。()8.银河实际上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一条闪亮的光带。()9.我们喝的矿泉水里面没有微生物。()10.月球的体积是地球的46/1()四、连线题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它在实验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镊子放置切片标本培养皿染色滴管吸取少量的液体碘酒夹取实验材料五、综合能力题1.请你说说塑料袋五种重新使用的方法。2.铁生绣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你自己选择一个因素,设计一个实验。1、请按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写出它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3、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显微镜),它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4、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5、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用放大镜看看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你发现图像是由()组成的。(2)放大镜的镜片和能放大物体的器具有()共同点,所以人们把放大镜又叫做()。(3)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4)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发现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这是洋葱的()。(5)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按它们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到远排列,它们依次是()、()、()、()、()、()。(6)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或(),这些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答案1.填一填1)色彩点2)中间厚,边缘薄凸透镜3)鼻子4)细胞5)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6)水库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我知道的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2、能直接生小动物,并用________喂养小动物的脊椎动物叫______________。我知道______________是哺乳动物。3、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护。4、不同的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相互转化。两只手相互摩擦,我的手会感觉比较热。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______转化成______。而我们的小电动机是将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_。5、用来提升重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构成的滑轮。6、小电机换向器_________电流和开关电流的方向。7、提高抗弯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_______或改变材料的_________。8、大部分煤床之间,它是由______转化,它已经从______能量。9、1820年4月,科学家发现__________小针偏转将通过直导线在电力、小针偏转_________(填写“顺时针或逆时针”)答案1.杠杆火钳(或其他)2.2.乳汁哺乳动物猫(或其他)3.3大脑内脏4.动能热能电能机械能5.动滑轮定滑轮6.接通7.厚度形状8.古代生物太阳9奥斯特顺时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20分):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而(明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2、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有食盐、白糖、()等。)的发),比如身边的物质中3、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4、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7、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那是植物进行蒸腾8、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30分):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A、反射B、折射)。C、不变C、一样厚2、凸透镜是()、透明的镜片。A、中间厚边缘薄B、中间薄边缘厚3、()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A、细胞学说B、动力学C、仿生学4、蟋蟀的耳朵在()。A、头部B、足内侧C、腹部5、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A、200B、2000C、200万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A、相同B、相反C、无关7、下面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8、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A、2B、3C、4)对足。9、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越小。A、放大倍数B、焦距C、视野10、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的信息。A、更少B、同样多C、更多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5、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6、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3毫米的微小物体()7、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9、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10、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三、连线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袁隆平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列文虎克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罗伯特.胡克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巴斯德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培根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2、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连起来。蚕蛾棒状天牛丝状蝴蝶鞭状蚂蚁羽状蝗虫膝状四、科学探究。(每小题10分,共30分)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2、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错误:改正:(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错误:改正:3、我们曾经制作过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请完成下面题目:(1)将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镊子滴管载玻片培养皿烧杯碘酒裁纸刀吸水纸盛放多余的洋葱片夹取实验材料吸取少量液体染色放置切片标本吸取多余的水分盛放液体切割洋葱(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1、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A、形态发生了改变B、产生新的物质C、没有什么变化)。)。2、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3、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A、刷油漆B、抹油C、放入盐水中。)。C、蓝色)。4、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A、黑色B、紫红色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的接触,以防生6、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锈。A、水B、空气C、细菌7、把铁钉的一部分浸人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变(A、红色B、蓝色C、没有变化)。8、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A、没有什么变化B、会熄灭C、燃烧的更旺)含量的增加。)。9、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10、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A、口腔中含有糖本来就是甜的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B、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C、米饭1、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2、做泥塑或面塑属于是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3、我们在吃米饭时,一开始就就尝到了甜味。4、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5、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6、房屋和马路是不变的物质。7、物质之间的变化一般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8、物理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是不会产生新的物质。(9、物质混合后产生了气体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10、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四、巧分变化(12分)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①冰融成水⑤海水晒盐⑨木材燃烧②钢铁生锈⑥食物腐败⑩酱油拌饭③酒精挥发⑦灯泡发光⑾书法创作④空气液化⑧煤气爆炸⑿柠檬汽水()你觉得是化学变化的是你觉得是物理变化的是四、实践操作(共20分)1、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8分)。(1)、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2)、把玻璃片盖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觉?(3)、用燃烧的细木条伸人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这个信息,你们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4)、分析已经获得的证据,能判断出杯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吗?为什么?2、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12分)。(1)、研究的问题:(2)、我们的假设:(3)、实验材料:(4)、实验方法(5)、:现象分析:(6)、实验结果:2.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但都会变化。…………(3.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发生物理变化,也发生化学变化。………()5.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6.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变成蓝紫色,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质。……()9.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7.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铁钉上会附着铜物8.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是一致的……()))。)、(4.微生物和动植物一样也能进行繁殖、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10.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11.从不同角度看“北斗七星”的模型,看到的图形都是一样的。…………)12.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星期……………)三、选择题(24分)选择题(1.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A、千米到范围最大的是(A、B、B、光年)C、C、米),看)2.下面三个透明玻璃片(侧面图)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3.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A、放大了的正像正像4.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含有………(A、糖B、淀粉C、甜蜜素)B、由圆变缺)。A、复眼5.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A、由缺变圆6.蝇眼是(A、单眼A、是马铃薯A、氧气A、太阳A、触角A、火星Ⅱ、科学探究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D、缩小了的)C、由圆变缺,再变圆7.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B、是碘酒B、一氧化碳B、月球B、复眼B、木星C、既不是马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