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的教学设计及《内能》教学设计_第1页
《瀑布》的教学设计及《内能》教学设计_第2页
《瀑布》的教学设计及《内能》教学设计_第3页
《瀑布》的教学设计及《内能》教学设计_第4页
《瀑布》的教学设计及《内能》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6瀑布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好处。3、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4、引导学生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获得美的熏陶,渴望亲近大自然。教学重难点: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获得美的熏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你们想知道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各有什么特点吗?这节课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共同接着学习瀑布。板书:6瀑布二、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3、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三、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一)1、默读第一小节,思考:(1)这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给你什么感觉?你是从哪里看出的?(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并板书:声音)(2)用“—”画出你认为写得比较好的句子。2、出示重点句子(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同桌交流)(突出瀑布的声音响亮,气势雄伟,把抽象的声音形象化,具体化,使人觉得生动、真切。)(2)读下面的句子,看哪句表达的效果好?{好像浪涌上岸滩。{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风吹过松林。{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用上叠词把浪涌和风吹的节奏感表达出来了,同时也把瀑布的气势浩大表现出来了。板书:浪涌阵吹)让我们来听听瀑布的声音,有时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有时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让我们在朗读中去感受瀑布的声音吧!3、指导朗读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3、总结学法师生共同总结学法: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小节的?抓住重点的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过渡:听着瀑布的声音,我们随着诗人转过山路,瀑布就出现在了眼前,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按照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自学第2、3小节。自学提示(二)自由读第2、3小节,思考:1、这两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给你什么感觉?2、用“—”画出你认为这两小节中写得比较好的句子。(1)“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一道白银”在诗中指什么?(“千丈青山”实际不是真指千丈,是形容山高。绿色的高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瀑布显得更加雄伟壮丽。)(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2)“一座珍珠的屏!”(让学生欣赏课件,体会瀑布的雄伟和美丽。体会瀑布飞流而下时,串串乳白色的水珠被阳光一照,闪着光亮,整个看就像一座珍珠的屏风,真是雄伟美丽。板书:珍珠的屏)(3)“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让学生欣赏课件,体会当有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飞溅,腾起水气,缓缓飘落,这时就像烟一样飘飘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2、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如烟,如雾,如尘。读这句时中间的停顿可以长一些,声音要轻而缓,这样才能体现出作者此时看得入迷的心情。3、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第2、3小节瀑布的样子不一样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过渡:作者是按怎样的观察顺序来欣赏瀑布的?请看自学指导(三)自学指导(三)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欣赏瀑布的?2、这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明回答并板书:雄伟壮丽)5、配乐品读全诗(1)指名朗读(2)齐读最后让我们再次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象,再次聆听那震耳欲聋的声音,请全班同学再一次深情的吟诵全诗。同学们读的太好了,你们敢挑战自己的记忆力吗?请看自我挑战。四、课堂作业(自我挑战)

我听见瀑布的声音,既像(),又像();远望瀑布,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它就像();来一阵风把它吹得()。过渡:愿作者笔下那雄伟壮丽的瀑布永远留在每一个人心中,在我们的国家,像作者看到的这样的瀑布还有很多,请欣赏(课件)五、配乐欣赏六、作业1、画出并写出自己心中的瀑布。

2、有感情的背诵并默写本首诗歌。板书设计6瀑布}涌浪{ }涌浪{雄伟壮丽珍珠的屏一道白银{样子(近)吹风声音(远) 雄伟壮丽珍珠的屏一道白银{样子(近)吹风声音(远)如烟如烟如雾如尘教学设计单位:XX市XXX小学姓名:第十三章第2节教学设计课题内能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感受到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宏观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关科学技术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科学观。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能简单描述同一物体其内能随温度变化的关系。2.通过实验和体验活动,知道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内能。能判断热物体内能是否发生改变,和用什么方法改变内能。了解热量的概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举出相关事例。教学难点:1.用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2.了解热量的概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学生实验体验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若干根50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课前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反馈预习情况了解本节课内容,发现薄弱点,针对性听课引入课题向学生展示三幅有关人类对“热”充满渴望的图片。展示人类对“热”的基本认知过程。钻木取火;小女孩点燃火柴取暖;警察在冰雪天向过路司机递上一杯热水;提出:热是一种能量吗?观看、思考、感受。图片除了点出课题之外,还传递了人性的温暖,为“温暖”而学习。新课讲授新课讲授一、认识内能1.用机械能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新知讲解:内能“)[观察一下]“分子”和“孩子”是否有相似之处?物体宏观运动而具有的能是机械能。微观世界的分子虽小,同样具有质量,由于分子在不停的做热运动,同样具有动能,而分子间的作用力,又使得它们具有势能。2.给出内能的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3.以问题的形式提示学生注意两个问题。=1\*GB3①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想一想,冰山有内能吗?=2\*GB3②因为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冰山也不例外。小组讨论交流。得出有关“热”的能量的差异,本质是分子运动情况不同。学生对比理解,分子虽小但也具有能量。思考、联想、类比、理解。认识内能。倾听教师讲解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类比”理解是物理教学时,遇到较抽象的概念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感性认识迈向理性认识的好方法,适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也间接的告诉学生有意识地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为高中继续学习更加抽象的概念做个铺垫。给出内能的定义至关重要,为以后规范的表述内能和分析内能的变化做好铺垫。重点强调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强调是分子能量。防止学习困难的学生混淆概念。二、物体内能的改变1.想一想,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如何判断同一物体内能是否发生了变化。(1)小组讨论:内能大小变化表现在哪?(2)讨论结果: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升高,表明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意味着内能增加。(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新知讲解:物体内能的改变“)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1)分组实验并讨论。[想一想做一做]你怎样让一段50cm的铁丝温度升高呢?=1\*GB3①请各组说出使物体温度升高的方法,教师一一板书。=2\*GB3②让学生对各组的方法进行评价,发出质疑。=3\*GB3③引导学生将方法归类。(2)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热传递=1\*GB3①让学生讨论热传递发生的条件。=2\*GB3②提出“热量”的标准物理概念。(3)改变物体内能方法:做功=1\*GB3①做功:演示实验A(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空气压缩引火仪“)=2\*GB3②演示实验B(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实验演示:气体对外做功“)实验B要让学生看,还要做。教师要让两组同学来做这个实验,第一次粗做,第二次细做。详细描述实验看到的、体验到的感受。3.两种方式改变内能的本质。让学生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一下这两种方式的本质。小组讨论。从宏观现象推理出微观机制,再从微观理论推出宏观表现,思考内能改变的外在表现。学生尝试总结。小组讨论并实践提高铁丝温度的方法。提出使铁丝温度升高的方法有:用火焰加热、太阳晒、用手搓、用手焐、踩在脚下用力一拉、用锤子不断敲击、反复弯折等等。交流、讨论,尝试归类。初步明确物体温度升高的方法。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的问题。注意聆听教师讲解“热量”的概念。观看教师演示实验A。两个学生合作,演示实验B。再次体验实验B,注意对实验细节的观察。学生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的本质。本环节的设计,主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什么时候分子运动得快?什么时候分子间的作用力会发生变化?这是对上节课所学知识很好的考察机会,是学有所用的体现。给学生搭建平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散思维,在已有经历的基础上,对感到质疑的问题,具备动手实验验证的意识。通过学生生活经验,分组验证实验,教师演示,归纳出提高温度的一般方法。提高了归纳能力。B实验之所以要重复做两次,主要是提示学生观察要仔细,对事物变化的观察要到位,要关注细节,第一次做该实验的同学,实际充当了教学的反例。由于该实验现象比较明显,再做一次也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大小不仅和物体温度有关,还和质量,物态、体积等因素有关;注意区分宏观的机械运动和微观的分子热运动。3.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热传递是能量转移;做功的本质是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学生总结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练习反馈练习1.在“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打气”的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向瓶内打气,使得瓶内的水蒸气:气压增大,水蒸气的内能(填“增加”或“减少”);温度(填“升高”或“降低”)。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内能(填“增加”或“较少”)。温度(填“升高”或“降低”)。水蒸气而成小液滴。白雾未消失时,如果马上盖上塞子,再次向瓶内打气,则会看到。2.在下列的选项中,通过做功实现物体内能改变的是()A.在炎热的夏天,在啤酒中放入一些冰块,啤酒变凉B.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的水被晒热C.行驶的汽车,轮胎会变热D.划火柴,火柴燃烧3.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认为,在美国东海岸出现的“天空火球”现象是由于小行星进入了地球大气层。请同学们尝试解释这个罕见的现象。参与练习,完成题目参与练习,完成题目通过练习,深化对内能概念的理解。检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板书设计第2节内能一、认识内能1.什么是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