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的历史源流与人民的时代潮流_第1页
公的历史源流与人民的时代潮流_第2页
公的历史源流与人民的时代潮流_第3页
公的历史源流与人民的时代潮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的历史源流与人民的时代潮流

一、“公论”的伦理色彩翻译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制。在语言、文化和政治的限制下,翻译人员通常会创造翻译对象。正如意大利格言所说,“翻译就是背叛”。从英语的publicopinion,我们很容易地译出“公论”,但为什么西风东渐下的近代中国选择了“舆论”这个术语对应于publicopinion呢?针对这样一个有趣的翻译问题,近代中国目前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舆”论与“公”论是同一的,可以互换的,例如,“舆论一语,原来是英文publicopinion的译语,原文意义本来是‘公论’,其所以称为舆论的理由,或许以舆论代表多数,更比‘公’来得鲜明,而且在一般人已经成了一个惯习的名词的原故吧?”第二种认为公论与舆论是不同的,完全不能混淆在一起的,例如,“然则舆论不足为公论乎?则对曰:不能,且万不可以舆论为公论。盖舆论之言,众也,非公也。”第三种则认为舆论与公论虽不尽相同,但有部分重叠之处,例如,“舆论之往往被认作公论,因为两者同是超然。舆论之有时不能代表公论,因为舆论不能深知。”据金观涛、刘青峰的考证认为,“公论”一词在1895年至1915年间使用次数较多,1905年是最高峰,1915年后较少使用。在这段时期内,公论主要有以下三种用法:(1)指公众的评论;1895年后,常用来指报刊言论。(2)指公正,而非出自私利的评论。(3)指科学定理。直到1910年前后,还有这样使用。然而,公议、公论与报刊言论相联系的这种用法没有延续下来,从1915年以后就渐渐淡出了报刊言论的用法。中国历史上,公论早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经成为常用概念,意指多数人的意见或评价,但伦理色彩也很强,经常同时意谓正确的言论;发展到宋明时期,儒家学者主张“公议”或“公论”代表正道,超越包括天子在内的一切权威,将公论的理想发展到极致。从这个角度看,有着正面价值色彩的公论与publicopinion非常的相近。但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主流的做法还是将publicopinion译为“舆论”,而非“公论”这个儒家知识分子最为标榜的词语,为什么会如此呢?这种选择是否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呢?为了回答这一系列疑问,我们首先需要还原“公”在中西文化思想中的深刻含义,从而回答“避公取舆”的真实意图,从而消解两种异质文化思想深层次的差异。二、“公”的组成根据陈弱水的研究,“公”最早是作为一个政治社会概念出现,其最为原始的意涵是朝廷、政府或国家。例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周公、召公,就泛指统治者、尊长、诸侯。在《诗经》中,“公”不仅指封建诸侯、贵族领主,还涉及到与这些统治者有关的事物,例如:“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小雅·大田》),“夙夜在公”、“敬尔在公”(《周颂·臣工》),“退食自公”(《召南·羔羊》)。《诗经》中的“公”,意思都还相当具体,单独出现时,多指封建主(包括周王)的官署或宗族,不过,在封建主的官署当然还要处理政事,“公”于是也略有公务之义,如“敬尔在公”所显示。至迟到春秋晚期,“公”则已有了明确的政府、一般性政务、公众事务等的意思。简单地说,作为一个政治社会概念,“公”最初的含义是统治者或政府之事,衍生出来,也有公众事务的意思。后世“公”脱离政府、朝廷的范畴,取得超越的意涵,意味着普遍、全体以及其他价值,和“天”的观念的发展有关,在这方面,道家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在对中国的公与私概念的研究中同样发现,“公”在中国分为两组:第一组是《韩非子》的所谓“背厶”(厶=私),即“解开围圈”的意思,由此产生与众人共同的“共”,与众人相通的“通”,在《说文解字》中,是作为“私,自环”的反义——“公,平分也”;而第二组,是从《诗经》的例子推出的:“公”是对于“共”所表示的众人共同的劳动、祭祀场所——公宫、公堂,以及支配这些场所的族长的称谓,进而在统一国家成立后,“公”成为与君主、官府等统治机关相关的概念。简言之,古代中国的公·私观念由“共同体性的公·私”扩张到“君·国·官的公私”。到了近世宋明时期,从道家思想吸收了天的无私、不偏概念作为政治原理。在天之下,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从而形成了“天下性的公·私”,如“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应帝王》)。中国式的天之公,渗透到政治性的公,使之具有了原理性道义性内容;在政治、社会、道德的场域,它具体化为天下之公。有着更为高位的天下之公,是公义、公正、公平这种原理性的、道义性的天下之公,使得朝廷·国家的公具有了正统性。相对于这个天下之公,即使是朝廷·国家也难免作为一姓一家之私而处于下位,正所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通俗地说,中国皇帝权力的正当性是由天命观念所支持的,皇帝之上还有作为主宰者的天,即使是皇帝也不允许违背天的意志。由此可见,中国的“公”有三个层面组成:另一日本学者白川静氏在其研究中,对“公”的见解与《韩非子》、《说文解字》不同,认为公的词源是“”,即王宫的样子。白川静氏认为,“公”不从八字,其甲骨文、金文的字形表示在长方形空框上方左右绘两根直线,长方形空框表示宫室,在其廷前左右设屏障举行仪式。举行仪式的场所的平面图为公,公的初义为“公宫”。由此推导出公私对称是统治者与服从者的关系。支配私的是公,公指族长领主。公宫是其氏族的宫庙,拥有其祭祀权的公,同时又是要在那一宫高被祭祀的人。由于氏族具有共同体的性格,便有了公共之意、公府之意,公私就成了官民关系。氏族共同体内的用语转移到政治、行政关系里。所谓公义、公正是这种统治者的逻辑,这和表示征服的正,被用作中正、正义的意思是一样的。相对于此,私有私曲、私窃的意思,但是公私本来就是表示支配关系的用语,没有正邪的意思。根据白川静氏的考证,可以用以下示意图加以概括:三、“政府”的责任从中日学者对“公”的研究来看,对于公与私之间是完全对立的概念,还是公中有私,私中有公,公中含有私,这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但共同点对公的考证认为,“公”的诸多内涵中最为稳定的含义是“君·国·官”之公。从与众人相关的社会、公开的事务到官方、朝廷的诸事务,根源于君主、官府等统治机关,将“公”的实现归结于统治者的君主一己的道德性,君主被期待具有公共性或公平性,从而保持统治者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公”的这个含义在后世一直继续存在,所以官府就是“公家”、“公门”,“公服”就是官服,政府发出的证明叫“公验”、“公凭”,打官司则是“对簿公堂”。在现代,政府工作人员称为“公务员”。除了无私的道德理想的含义,中国的“公”最稳定的一个内涵就是官家、政府。也许是这个历史因素的影响,不少现代中国人还习惯地认为,公共事物完全是政府的责任。相比较西方的“public”,纯就语言而论,拉丁文publicus的是“公”字的先祖,法语和英语的public都是同个词,德语有关“公”的用语中,也有publikum。在语源上,publicus是从populus(人民)变化而来,也许还受到pubes(成年男子)的影响,意思为“属于人民全体的”、“与人民有关的”。简言之,在词义上,public一直带有人民的意味,不同于汉字的“公”以国君为语源,与“人民”的关系相当稀薄。虽然,“公”在晚清前后发展出普遍、平等、共同的意思,并且倾向用原有的“公”观念来理解新事物或支持新思潮,公观念成为对应变局的思想资源。例如制度方面,如议会、地方自治的介绍,主要运用共同、众人——的“公”。选举称做“公举”,议会经常译为“公议堂”、“公议厅”,清末的地方议会的确有叫“公议局”的,这些还是“官家”的场所、“官家”的行为。由此推测,在中国历史思想语境下,“公”以“国君”、“朝廷”为词源,与统治权力有着某种程度的重合关系,从而导致中国思想界出于民主精神的考虑,将publicopinion翻译成为“舆论”更为妥当一些,符合中国从传统皇权向现代民主国家转变的时代潮流,刻意地避免了汉语“公论”所造成的官方色彩与精英倾向,有意识地与统治者的意见相区别开来。例如,构筑中国现代方案的纲领性人物——严复、梁启超、孙文等都对“公”情有独钟,试图将宇宙的“公”理取代中国的“天”,但对于某些反对者而言,如章太炎先生来说,“公理”不过是一种压迫和支配性的权力,现代社会在“公理”的名义下实施对个人的压迫,其程度远甚于古代社会及其以“天理”概念为中心的伦理体系。可见,对于章太炎而言,“公理”是控制和支配的代名词。虽然,“公”有一种“去私”的独立超脱,但在中国语境中无法摆脱“控制”与“支配”的内在涵义。四、舆人是重塑社会生活的“僚”publicopinion的翻译为何由最早的“公论”变为“舆论”,通过上述的词源考证找到了一种答案。但这种源自文化深处的权宜之计的翻译,又衍生出新的思想歧义。根据《辞海》词条,“舆”有六种基本涵义:(1)本谓车箱,因即指车。《老子》:“虽有舟舆,无所乘之。”又转义为轿子。如:肩舆。(2)乘坐。《汉书·严助传》:“舆轿而隃岭。”(3)扛;抬。《礼记·曾子问》:“遂舆机而往。”(4)众。如:舆论;舆情。《汉书·陆贾传》:“人众车舆,万物殷富。”(5)地。见“舆地”、“舆图”。(6)中国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谓。《左传·昭公七年》:“皂臣舆,舆臣隶。”孔颖达疏引服虔曰:“舆,众也,佐皂举众事也”。《辞海》中关于“舆人”有三个基本涵义:(1)造车舆的工人。《考工记·舆人》:“舆人为车”。(2)众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3)古代职位低微的吏卒。《左传·昭公四年》:“舆人纳之,隶人藏之。”有关“舆诵”这个古代术语,我们在一些有关中国古代舆论现象的研究中可以经常阅见,如《国语·晋语三》:“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舆人诵之。”韦昭注:“舆,众也。不歌曰诵。”后因诵众人的言论为“舆诵”。《晋书·郭璞传》:“访舆诵于群小。”亦作“舆颂”。《隋书·炀帝纪上》:“听采舆颂,谋及庶民。”“舆”还指古代的奴隶,后泛指地位低贱的人。《左传·昭公七年》:“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由此观之,在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内,“舆论”的核心本义是指智识程度低、社会地位低的人的意见。由于“舆论”具有这样一层意思,由知识精英构建的近代中国舆论思想在演迁的过程中常常呈现出“摇摆不定”的特点,徘徊于舆论乐观论与舆论悲观论之间。我们可以发现,面临近代的转型变局,引领时代与思潮的激进政治家、知识精英们在动员、鼓动、组织民众反抗当局权力者时,将来自底层的舆论力量既赋予美好的价值理念的同时,又看作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工具,“携舆论以令诸候”,革命改造现有体制;但是另一方面,面对中下层的普罗大众,身居于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