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高于生活_第1页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_第2页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_第3页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_第4页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赏析,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不是机械反映社会生活,而是经过画家的提炼、加工、来反映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方式,认识、理解美术作品与生活的关系。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与评价,是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现实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难点:艺术技巧和材质的巧妙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视频导入《义勇军进行曲》听完这首歌曲让我们想起上学期我们学过的哪幅作品?(对,是开国大典,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1、作品描绘了什么?(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以于本日正式成立了,毛泽东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亲自按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2、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吗?(不是)

3、它来源于什么?(从旁边真实的照片我们可以知道作品是源于生活得,但是它是完全的再现了现实生活的场景么?经过加工,从新编排组合在了一起。)二、新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这节课的课程内容属于欣赏与评述学习领域,这节课我们主要从作品的主题(一)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幅画的名字叫《血衣》,画家王式廓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王式廓老先生(学生读画家介绍)王式廓(1911—1973),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和人民美术教育家。王式廓自幼酷爱美术,先后在北平美术学院、杭州艺专、上海美专专攻西画。1935年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美术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式廓回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进而奔赴延安。1973年4月,他接受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油画《血衣》的创作任务,到河南安阳、巩县等地搜集素材。在二十几天中,每天带病工作十三四个小时,5月22日下午,在画一老一少农民的头像时,因劳累过度手握画笔倒在油画架旁。当地党政领导立即投入抢救工作。经过18个小时的紧张抢救无效,王式廓教授不幸与世长辞。

(教师总结:《血衣》这幅画,宽:192厘米,长:345厘米这是一幅大型油画素描稿,现藏于国家博物馆,血衣作品中的,画家以土地改革为背景,画中画的是“斗地主”一个场景。)3.了解王式廓老先生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作品的创作内容,我们仔细的观察一下,看看画中都画了哪些内容呢?考一考咱们的同学的语文功底,看看谁能运用你丰富的语言具体的去描绘一下画家的创作内容?(组织好你的语言,学生进行回答。远处有山,近处有一间破庙,有很多人聚集到这个村庄里、、、、、、。)4.画家把作品中的人物大致分成了几组?你能找出作品中重点突出的人物形象么?(3组,一组:一个女人高举被害丈夫的血衣作为激发受害农民起来控诉地主罪行的导火线,第二组:领导改革的民兵,三组:地主)5.在作品中找到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谈谈作者如何去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和性格?人物分析,先看第一组人物:手持血衣的妇女,旁边呢是画家在创作过程的反复创作与修改的图片,那么画家为什么要把妇女的头转向一侧呢?她此时的心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因为这件血衣是她被害丈夫的血衣,她不忍心看着这件血衣,所以把头转向了一侧,她的心情应该是绝望,哀伤与悲愤的)再往下看这个老人的形象你能描述一下么?此时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左手非常有力持着拐杖,眼睛视乎已经看不见,右手伸向前方够向地主,不知道大家没有看过暴风骤雨里面有一个母亲,因为自己的女儿被地主给害死了,于是就一直一直的哭,最后哭瞎了双眼,所以当时这样的例子是有很多的,那么我们现在看到她,被她的孙子搀扶着来到了现场,知道前面就是她的仇人的时候,手使劲的伸向了她仇人的方向,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形象我们再看下一个。)坐在地上,我们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物的性格应该是什么样的?是那种很外向还是很内向的?(是那种非常憨厚老实的庄稼人的形象)此时呢从他的外貌表情和动作来看,没有还是什么过激的行动,但是你看他的左手手紧紧的握住地契,地契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地契现在就相当于房产证的感觉,因为激动右手的紧紧的转起了拳头,从这个老人的上看,可以看出老人的心情是非常澎湃的,只有通过这些微妙细节才可以传达出他内心的愤怒。残疾的年轻人此时被他的母亲搀扶着,这个年轻人在这样的年纪应该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家里的顶梁柱,现在变成了这样,这样悲剧的结果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些人物之间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层层递进,激发起了人们对地主的愤恨)6.我们在来看第二组人物:两个民兵的形象,前面这个非常魁梧的年轻人很愤怒的看着地主,后面老民兵手里拿着枪,好像要冲向前面一样,此时的心情应该是急的不行了,要对付这个地主,再有中间这个年轻人,把头挤到人群当中,感觉这个身子还在人群的外面,感觉他好像也有很多的话要说,我们来看这个人物此时的心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从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望向的是中间的那位妇女手持的血衣,所以他肯定也是联想到了自己家中的一些不幸的时间,所以她此时的心情应该是悲愤的绝望和迷茫)7.我们在来欣赏一下反面的人物形象地主此时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我们能不能从他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感觉到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低着头弓着腰,应该是已经后悔他犯下的罪行。)有没有不同意见?(皱着眉毛,眼角在瞄着控诉他的那群人,他右手还转成了拳头,你会觉着他内心也是不服气的,咱们有一部老片子不知道咱们同学有没有看过,叫《闪闪的红星》里面有一个反面的角色叫胡汉三,胡汉三是当时的地主恶霸,后来当红军走的时候,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谁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谁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场运动可不像我们看的那样简单,不是我批斗了你,地主就服软了,以后就和平相处了,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呢当时这场土地改革矛盾是非常尖锐的。那么好我们来看看画家讲的一句话:读完这句话你的感受是什么?(图片欣赏做总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什么的)(二)欣赏外国画家创作的作品《格尔尼卡》毕加索(画家介绍,学生读)请用一两句话谈一谈你初看这次作品的感受?我们再来看下画面都画画了哪些内容?了解创作内容创作内容:牛的形象表现出残忍、无情,在冷漠中隐含一种威胁,是法西斯的代表,牛的下面,抱着已死孩子的女人悲痛欲绝,她的两只眼睛奇妙地变化成为两滴眼泪,躺在地面的战士手里握住一把折断的剑,他的肢体已经残缺不全。这盏像眼睛一样的灯发出耀眼的光芒,宛如一个游动的、冷酷的梦魔。这批骏马发出死亡之前的嘶鸣,伴着最后痛苦之中的抽搐,这一形象代表了痛苦中的人民。慈爱的母亲举着油灯,为惊慌逃难的人们照路。一位衣衫不整的妇女,正惊恐地踉踉跄跄向外奔逃。在惊恐中逃命的人绝望地从楼上跳下,她的前后都是熊熊的火焰。

4.《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吗?了解创作背景:1937年,德国法西斯炸毁了西班牙格尔尼卡小镇,激起现代美术大师毕加索的极大愤慨,因而创作出了这一享誉世界的巨幅作品,画面运用阴冷的色彩,变形和夸张以及象征性的手法,表现出法西斯暴行所制造的血腥景象,刻画出无辜平民所遭受的灾难、死亡和痛苦,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5.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它和再现性绘画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总结:表现性绘画同样来源于现实生活当中,它运用更加主观的表达方式呈现出真实,相对于再现性绘画具有更加复杂的思想性和艺术表现力。所以说美术它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三)艺术不仅在绘画上有着丰富的内容,根据其材料物质的属性的不同更加可以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一看艺术技巧与物质材料对作品的产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1.向往(木雕现代)张德华作者仅用原木的一端雕刻出少女的头像,头发部分则与木料的纹理顺势相连,使人感到木料的纹理就是少女飘动的长发。

2.伏虎(霍去病墓石雕西汉)这一石雕充分利用了石料原始状态的起伏形态变化,略加雕凿而成,仅为了表现虎身的条纹,而刻出了一些很细的线条,生动的表现出了伏虎哪威猛机警的神态。

3.竹节毛驴(竹雕现代)胡振昆作者使用粗细、长短不同的竹管作为驴的头部、颈部、躯干,再用带节的竹枝作为驴的腿,组合成行走动态不同的毛驴,再把他们放置在竹板和竹枝构成的独木桥上,就成了一组生动传神的竹材造型。

4.三猴(黏土捏塑现代)张希和作者充分利用黏土的特性,并通过熟练的技巧和简单的工具,捏塑出了这些活泼调皮、憨态可掬的猴子形象。

5.翠玉白菜(玉雕清)这件玉雕巧妙地体现了玉雕技法中的“巧色”技艺。作者把玉料的翠色部分雕琢成菜叶,白色部分雕琢成菜帮,使得一颗青翠欲滴的白菜跃然呈现在人们面前。

(四)评述:请同学谈对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解?(五)板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者背景作品分析:内容构图主题教学反思:传统的欣赏课就是以老师为主,无非就是看一看讲一讲说一说,教师是排山倒海的讲授,学生是呆若木鸡的接受,那么教学效果怎样?大家是可想而知的。就教学的实际来看,欣赏课的确是相对比较难讲的课型。若想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兴趣,喜欢学,并且真正学有所获,的确需要教师具备丰厚的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教师具有循循善诱,机制灵活的教学技巧。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有很多体会,下面我就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谈两点反思和三点收获。一、两点反思:1、教师的的专业知识贮备: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大家经常说的一句话。生活是指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活动。如:工作、学习、社交、旅游、休息等等。艺术是指人在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中,对自然现象进行的体验、感悟、提炼、加工,并用艺术的形式加以表现。例如:用绘画去表现自然与心灵世界,用书法去表现阴晴圆缺;用音乐去表现高山流水,用戏剧影视或舞蹈表现人情冷暖。总之用艺术诠释自然、生活之规律。其目的是:从宏观上说,使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溶入自然、人和自然能更好地协调发展。从微观上说,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之目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是因为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艺术家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内容,运用到艺术中去,反过来又充实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新的享受。作为艺术的表现方法,决不是生搬硬套生活、或者重复生活,而是有取舍地提取生活中的精华。在这个提取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的时代不同、内容的不同、环境不同、感受也不相同等等,所以产生的作品也不相同,正是这些不同,才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审视、品味作品,从中得到美的享受。2、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在课堂教学中,关于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角色与作用,新课标早已明确:学生是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引领、组织、参与下,探究生活中的艺术,体验各种艺术手法的魅力,欣赏大自然的美与艺术作品的美。师生在活动中共同提高。在这节课上,我尽到最大的努力力求做到。面对学生,限于年龄与学识的浅薄,我对自己设计的问题尽可能进行预见性的分析,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了动漫、问答、提示、合作、交流、展示、赞许等多重教学手段,营造了较为热烈的课堂气氛,同时照顾到大多数学生腼腆羞怯、不善表达的弱点,让他们分小组进行交流,学代表在全班发言,其他同学互相补充的方式,很好的克服了一些同学课堂上“哑口无言”的缺点,使整堂课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二、三点收获艺术教育有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它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传授与艺术技能培养,而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和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简而言之,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艺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艺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否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但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如何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你的学生接受到这种情感教育呢?在我多年的美术教育实践中,比较注意以下几点做法。1、互换角色,拉近师生距离: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创作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教师可以把课堂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实践和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2、合理评价,获得学生信赖: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思考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思考分析与实践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结合教师的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比如在素描课中,大部分学生刚开始作出来的作品看起来实在不怎样,但我首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加鼓励,然后对不同的作品分别给予分析与有选择性的建议,而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