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顾炎武的合私为公思想_第1页
论顾炎武的合私为公思想_第2页
论顾炎武的合私为公思想_第3页
论顾炎武的合私为公思想_第4页
论顾炎武的合私为公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顾炎武的合私为公思想

顾炎武以历史考证闻名。乾嘉浦雪被选为开元人物。然而,顾炎武考证的最终目的不是历史本身,而是古代和现代的总结,其自我提升到了一个经典的世界。他说,“明清的科学、人民的意志和困难时期的和平与和平”。因而,顾炎武的史学也可称为经世史学,他所感兴趣并详加考证的历史事实和现象,以及由此展开的分析和评论,都清晰体现了这一点。这里,可以进一步讨论的是,在顾炎武带有强烈经世色彩的史论背后,是否具有某些一以贯之、始终强调的具体原则和出发点?本文试图说明,这样的具体原则和出发点是可以找到的,合私为公论就是其中之一。顾炎武在审视某一历史现实和事实的时候,常常从合私为公的角度出发,加以分析论证,这正是他的史论新意迭出、颇具洞见,带有明显经世致用特点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合私为公论的三种含意顾炎武在其著述中,曾多次提出合私为公论或类似看法,其中有两处文字最具代表性:“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故先王弗为之禁,非惟弗禁,且从而恤之,建国亲侯,胙土命氏,画井分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此在三代以上已然矣。圣人者因而用之,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为其私,所以为天子也。故天下之私,天子之公也。”第一段可概括为“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后一段可概括为“天下之私,天子之公”。“天下之公”与“天子之公”虽有一字之差,但在儒家学者眼里,其内涵可谓一致。天下固然大于国家,但儒家学者强调,君主的统治如果只呈一己之欲,不顾天下之人的利益,此时君主就只能代表王朝、一姓之国,而不能代表天下。当君主所作所为出于公心公利时,就能代表天下。这与儒家的天下为公理论相合拍,天子治理天下时,必须从公心出发,以天下之人的公利居先,只要天下之人的利益都得到保证,那么天子之利也就实现了。因而,当天子以公心治理天下时,就可以代表公利,天子之利与天下之利两者就可以达成一致。当然,这只是包括顾炎武在内的儒家学者设想的理想图景。综合这两种合私为公论,可以梳理出以下三层含意:第一,合私为公的前提是对私的肯定,这里的私可以理解为作为个体的普通民众所追求一已之利、满足一已之欲的种种行为举止,尤其包括对社会财富、物质利益的追求。(1)第二,作为统治者的君主不仅应允许民众追求自己的私利、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且更应该以实际性的措施和举动来支持、鼓励这种追求,如实行封建制、井田制、化官田为民田等等,也即人人能遂其私,政治体制方面的分权要求也由此而引发。第三,如果每一位民众都能追求自己的私利、都能满足自己的私欲,那么一旦出现无数民众的私利、私欲都得到满足的场景,天下公利就可以说实现或达到了。与此同时,作为统治者的君主的利益诉求也就自然而然地达到,即实现“天子之公”。这三层含意,具有逻辑上的递进关系。第一层含意是前提,第二层含意立足于第一层之上,第三层含意则是由此推出的结果。合私为公论作为明代中后期流行的一种公私观,并不只有顾炎武提出,明末的其他学者也提出了合私为公的类似观念,但相比较而言,都不如顾炎武的表述来得清晰、明确。黄宗羲著名的《明夷待访录·原君》称:“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合私为公论的前两层含意,在这里可以清晰可见。黄宗羲一直追溯到“有生之初”即文明尚未发生的社会原初状态,指出彼时民众都处于自私、自利的状况,所以那时的人君之位,是一桩极辛苦的差事。而后世之专制君主,均视天下为一已之私产,不但敲榨民众脂膏,还视为理所当然,传之子孙,永享无穷,这里,人君已经成为世间大害,成为天下民众追求自私、追求自利举动的最大妨碍。也就是说,在黄宗羲眼里,真正的君主,应该想方设法地满足天下民众自私、自利的种种欲望。至于顾炎武合私为公论的第三层含意,黄宗羲并没有明言,但由于第一层、第二层含意在黄宗羲那里都已经具备,所以作为推论结果的第三层含意得到黄宗羲认可的可能性居多。难怪顾炎武读《明夷待访录》后,会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慨,“炎武以管见为《日知录》一书,窃自幸其中所论,同于先生者十之六七”。不仅黄宗羲如此,假如顾炎武看到王夫之的相关论点,恐怕也有同感。《读通鉴论》卷十九《隋文帝》指出“人则未有不自谋其生者也,上之谋之,不如其自谋;上为谋之,且弛其自谋之心,而后生计愈蹙”。又称“夫王者之有其土若无其土也,而后疆圉以不荒;有其民若无其民也,而后御众而不乱;夫岂患京辅、三河地少而人贫哉?”王夫之不但肯定民众的“自谋之心”,更言之凿凿的指出君主替民众“谋其生”,只会导致民众生计日蹙,必不如民众“自谋”,所以君主所需要做的,就是放手让民众去“自谋”,以天地之大、山泽之富,民众“自谋”的手段必然多种多样,效率也必然会高出君主“为之谋”一大截。这样做对君主而言,“有其土若无其土”、“有其民若无其民”,却可以达到“疆圉不荒”、“御众不乱”的效果。“疆圉不荒”、“御众不乱”可以看成是王者所追求的至高目标,也即顾炎武所说的“天子之公”,而民众的“自谋”无疑可看成是天下人的自私、自利之举。如此,王夫之由“自谋之心”至“疆圉不荒”、“御众不乱”的推论,与顾炎武的“天下之私,天子之公”之论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值得注意的是,16世纪的明代民间社会也出现有类似的合私为公观念。据余英时先生考证,明人李维桢(1547-1626)的《南州高士喻公墓志》中有这样一句话:“子知封建、井田乎?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是圣人仁术也。”这是李维桢转述《墓志》主人喻燮之言,余先生认为,时俞燮为中年时期,约在16世纪中叶。由此余先生认为,喻燮“遂其私所以成其公”之论“正是顾炎武的命题的一个最扼要的概括”,并断言“这一发现可以使我们把公私观转变的时代推前数十年以至一个世纪,和民间组织的兴起和富民论的发展适相先后”。按李维桢所作《南州高士喻公墓表》载,“喻公”当指喻燮,字廷理,时称素轩先生,因其兄掌理家务,得以精心于学。后兄卒,于是喻燮“弃其学,而代兄为家”,维持家族生计,在他的精心操持下,喻家“三十年间,同釜而食”。后喻燮兄子长大成人,于是喻燮准备将家族管理权交还之,“先生(喻燮)命之:‘尔宗子,吾摄也,今归尔政。’兄子固逊,先生不可:‘子知封建、井田乎?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是圣人仁术也。’从子谨受教。”可以看出,“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是喻燮针对兄子的教化之言,联系上下文,“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是指统治者应当秉承圣人之意,遂天下民众之私情、私欲、私心,遂民众之私的结果,可以成天子之公,封建、井田之制就是这样的制度。而对俞燮来说,操持家族产业并非为已谋利,而是遂族人之私,他让作为宗子的兄子接手家族产业,既符合礼制,更希望兄子仍然能以公心打理家族事务。在这里,喻燮确实表达了和顾炎武“天下之私,天子之公”类似的意旨。二、“天下之私,有效性”为其逐利行为表达顾炎武一向注重经世致用,力图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为严峻的社会现实问题提供答案和借鉴。但这并非易事,需要深厚的学术积累和新颖的理论视角。借助于合私为公论,顾炎武对当时的现实社会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创见。可以说,在顾炎武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种种救时济弊对策中,都流露出合私为公的理论设计,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视合私为公论为顾炎武的经世学术体系的一个重要立足点,《日知录》中针对赋税、财用、郡县、封建、民田、选官、风俗等问题的论述,都体现出顾炎武的这一倾向。如论天下之治理,“以好仁之君,用不畜聚敛之臣,则财足而化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君主不重用敛财之臣,人各亲其亲、长其长,即人各私其私,自然天下大治。论地方守令则谓“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天下之权寄于天下之人,天子之权反而益尊,这分明是“天下之私,天子之公”的另一种表述。论君主不能独擅财富,“财聚于上,是谓国之不祥。不幸而有此,与其聚于人主,无宁聚于大臣。……故尧之禅舜,犹曰‘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而周公之系《易》曰:‘涣,王居无咎’。管子曰:‘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呜呼!崇祯末年之事,可为永鉴也已。”管子所谓“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也可视为“天下之私,天子之公”的另一种表达。论马政则肯定永乐年间的上谕曰:“比闻民间马价腾贵,盖禁民不得私畜故也。汉文、景时,闾里有马成群,民有即国家之有。其榜谕天下,听军民畜马勿禁”,论盐政则赞同李雯之论:“‘盐之产于场,犹五谷之生于地,宜就场定额,一税之后,不问其所之,则国与民两利’。又曰:‘天下皆私盐,则天下皆官盐也’。”民有之马即国有之马,天下皆私盐即天下皆官盐,同样是合私为公的逻辑。论地方财政则引陈亮《上孝宗书》曰;“五代之际,兵财之柄,倒持于下,艺祖皇帝,束之于上,以定祸乱。后世不原其意,束之不已,故郡县空虚,而本末俱弱。”相对于朝廷、天子,郡县代表着地方之私,“郡县空虚”的结果,是和代表公的朝廷、天子两败俱伤。论唐代藩镇则称“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又延续近一个半世纪,若视中央朝廷为公,藩镇诸侯则为私,这亦是一个公倚借于私的例子。顾炎武的上述史论,大体上可以归结为经济和政治两个层面。在经济层面,顾炎武从合私为公论出发,强调要满足每一民众的逐利意识和逐利愿望,这样做的结果也就达到了天子之公、天下之公。和顾炎武同代的王夫之、黄宗羲、唐甄等学者,也认为满足每一个民众逐利意识的不二法门,就是让其自为。如唐甄《潜书》下篇《富民》举柳树为例,指出让民众富裕起来的最佳手段就是不扰民,听民自利,“不扰民者,植枝者也,生不已也;虐取于民者,拔枝者也,绝其生也。”唐甄还进一步总结称:“圣人以百姓为子孙,以四海为府库,无有窃其宝而攘其命者,是以家室皆盈,妇子皆宁。”“家室皆盈,妇子皆宁”正是民富的标志,也是圣人所追求的,因为圣人是“以百姓为子孙,以四海为府库”,这里,唐甄虽然没有像顾炎武那样使用精当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天下之私,天子之公”,但其含意应该说是与顾氏一致的。顾炎武的概括则更为深入精僻。《日知录》卷十论及马政时,指出“民有即国家之有”;论及盐政时,又引松江李雯之论称“天下皆私盐,则天下皆官盐也”,并称赞李雯之论“凿凿可行”。这里的“民有即国家之有”、“天下皆私盐,则天下皆官盐也”尤可注意,“民有”指马之“私蓄”,与“私盐”之意相同,“国家之有”与“官盐”亦接近。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民有与官有、国有是两个不同、甚至可以说是互相对立的概念。例如传统儒家总是强调作为统治者,不应该与民争利,与民争利的主体当然就是指官府、朝廷,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汉代盐论会议上贤良、文学指摘桑弘羊最力的一个理由就是勿与民争利,宋人司马光等所谓保守派反对、抵触王安石变法的最大理由,也在于王安石新法的与民争利。也就是说,在传统观念中,民有与官有、国有,始终是处于此消彼涨、此多彼少的对立状况。而顾炎武所谓的“民有即国家之有”、“天下皆私盐,则天下皆官盐也”,正是从“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出发,既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富与国富之间的对立,更点明了民富方为国富之真正内涵的积极意义。在政治层面,顾炎武从合私为公出发,对明王朝的君主专制体制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明王朝之所以崩溃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君主集权过甚。在这方面,最能吸引明末学者兴趣的话题之一莫过于封建、郡县之争了。封建与郡县之争,宋人苏轼曾对柳宗元之论推崇备至,认为“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但明末学者多持反对意见,如在黄宗羲看来,三代的封建、井田、学校诸法,都是“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的制度体现,是圣人出于公天下之心、分天下给有德有功之人的体现,这正符合天下人的私心;而后代的分封制仅为屏藩天子,只满足了天子一人的私心。可见,黄宗羲反对的是出于君主私心的分封制。顾炎武同样强调要加强地方郡县的权柄,给予地方郡县一定的自主性,这样才能促进地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日知录》卷九的“守令”、“藩镇”、“辅郡”,卷十二的“馆舍”、“街道”、“人聚”诸条,都明显表露出赞同唐代允许地方州县保存一定实力、反对宋代削弱地方州县做法的取向。在此基础上,顾炎武更进一步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鲜明主张。在顾炎武看来,因为天下之人都有自私自利之心,所以圣人才不以天下为一人之天下,而以封建之法与天下人共享;相形之下,郡县制正说明了君主以四海为一已之天下,不愿与天下之人共享。明代实行的郡县制侧重集权,只是为满足君主一已之私心,结果“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而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以为如此,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解决之道就是引入封建之法,寓封建于郡县之中,也就是“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赋予郡县长官更大更多的权力和独立性,反而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正是顾炎武力倡的合私为公论的另一种表现。三、合私为公观的渊源当然,顾炎武上述的合私为公论并非全无懈漏。有学者指出,顾、黄等学者言合私为公,“只是肯定人皆自私的本性常性”,“至于理论上、具体上,用什么机制(mechanism)或制度来合私、转私,并终能将诸私转化为公?其实几乎未见(合理的)说明。”这的确是合私为公论的一大漏洞。如前述顾炎武声称“民有即国家之有”、“天下皆私盐,则天下皆官盐也”,对“诸私转化为公”的难题基本上视而不见,其中原因,在于顾炎武有一个天子拥有四海的预设前提,所以他理所当然的混同“民有”和“国家之有”、“私盐”和“官盐”的不同概念。(2)顾炎武之所以会混同这几个概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并没有将人皆自私的本性贯彻到每一个人。实际上,在顾炎武的合私为公论中,包括广大民众在内的众人都是有私心私性的,这种自私本性也是受到顾炎武肯定的,但有一个人例外,他不能有私心私欲,那就是君主。顾炎武在肯定民众自私本性的同时,却将君主预设为全无私心、只有公心的道德圣人,因此,顾炎武的合私为公论,仍然没有解决君主如果持有私心这一关键问题,其最后归宿,恐怕只能回归到传统儒家修身养性、以道德规范君主的旧路。这样看来,顾炎武史论背后的合私为公观,并非凭空天成,其理论渊源实来自于传统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之说。(3)例如顾炎武一再将自己的观点托为三代史实和圣贤本意,表面上看是托古之言,(4)事实上确有内在逻辑关系。顾炎武先指出人皆有私是一种客观史实,就存在于三代时期,《日知录》卷三《言私其豵》罗列史实,指出《诗经》所载的“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属于“先公而后私”,“言私其豵,献豵于公”属于“先私而后公”,以此说明“有公而无私”只是后世美言,在天下为家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之有私”是不可避免的。进而,顾炎武又称三代圣人早已深谙和认可这种“人之有私”的客观情形,非但不为之禁,反加以“恤之”、“用之”,推演出封建、井田诸制,最后达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的“王政”,也即理想之治。可见在顾炎武看来,他所强调的人皆有私、“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并非创新之论,而是三代圣贤之教的应有之义。那么,在先秦诸家学说中,是否可以勾稽出和合私为公论相似之论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5)《论语·颜渊》载孔子学生有若在回答鲁哀公用度不足的问题时,提出的解决之策是降低税率,理由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后,百姓富足、君主自然富足,成为儒家学者的一个经典命题。荀子亦有同样表述,《荀子·富国》称:“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天下有余而上不忧不足,正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另一种表达。道家亦有着类似的理论资源。道家也以百姓富足为目标,但却不同意儒家那样寄希望于圣贤型君主,甚至宣称天地、圣人都没有仁爱之心,视万物、百姓皆为刍狗,“天地之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一段论述带有辩证法的味道,圣人谦退无争、置身度外,即意味着让每一个人充分实现他的私心私欲,但这种谦退无争反而能领先于众人,这种置身度外反而能保全其生存,圣人因为没有个人私心反而成就了他的自身之私。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儒、道两家学说,都将民众的富裕视为君主、国家富裕的起点和根本,尽管实施的手段和途径双方有异,但都蕴含着合私为公的价值取向和思路,只不过表述得不够清晰明确罢了。正是因为合私为公的价值取向内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前述喻燮的“遂其私所以成其公”之论才不显得突兀。喻燮立身严谨,以儒学持身,自然洞悉儒家要旨,又经营家族事务多年,并非死读经书的俗儒,才会举封建、井田为例,来说明“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是圣人仁术也”。这完全可以看成是喻燮自先秦儒家学理的自行归纳体悟。事实上,顾炎武立足于三代圣人的合私为公论,也并未流行于明末社会,他基于合私为公论所作的种种制度设计和规划,更不被以后的清王朝所采用。但是,这并不影响类似合私为公的要旨和观念存在于中国社会中,清末民初思想界重新对合私为公论产生浓厚兴趣,并注入西学因素,如梁任公认为,“一部分之权利,合之即为全体之权利,一私人之权利思想,积之即为一国家之权利思想”,严复明确赞同顾炎武“合天下之私以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