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的信达雅境界_第1页
翻译研究的信达雅境界_第2页
翻译研究的信达雅境界_第3页
翻译研究的信达雅境界_第4页
翻译研究的信达雅境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翻译研究的信达雅境界

一、“人类”与翻译人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信息的新世界里。信息与翻译息息相关,信息实际上是沟通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媒介,而“翻译其实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或交际活动,即communication,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和交际活动”(p.2)。翻译是传播的手段和方法,传播是翻译的目的和出发点。翻译和传播是信息交际活动中的一对姊妹花。传播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行为。人类的传播在形成和维系人类社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播学的集大成者美国人宣伟伯(Schramm)在总结传播学理论的同时,对人类传播现象也进行了多维的深层的反思。他精辟地指出,“传播是社会形成的工具。传播一词(communication)与社会一词(community)有共同的词根,这绝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p.2)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较高层面的传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翻译推动着人类进步,使人类在不断的取长补短中走向文明,走向完美。传播是人类生存的需要,翻译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正如宣伟伯(Schramm)所说,“我们是传播的动物,传播渗透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传播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必需的、无所不在的活动。我们建立传播关系是因为我们要同环境,特别是我们周围的人类环境相联系。”(p.20)翻译正是能让我们建立更大“人类环境”的保证,是不断地延伸我们的“信息渠道”的保证;翻译是人类向更大的生存空间、更好的生活环境、更高层次的生活水平发展的“信息渠道”;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传播、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传播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要素:(1)传播者;(2)传播内容;(3)传播媒介;(4)受传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传播者,是原作品内容的发送者,是信息传通链条的第一环节。译者要解决“译什么”和“怎样译”的问题,因此译者不仅决定着翻译过程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数量和传通方向。原文文本是传播的内容,是翻译所要传播的信息,翻译本质上体现为信息的传播。因此,信息一旦生成,只有传播(翻译)出去,并被读者接收,实现了“信息共享”,才具有意义和效果。译文是语言符号的具体再现形式,是所译内容的传播媒介,翻译的完成、信息的传通是通过语言符号的转换实现的。离开了译文这一负载转换、传递原文文本内容的具体渠道,信息交流就无法实现。读者就是受传者,即译文的接收者,是信息传通的服务对象,其外延可以涵盖社会中的每个成员。但是,只有当人们参与到了翻译传播的过程中,成了译文的使用者时,他才是严格意义上的读者。传播过程有三个重要环节:(1)信息的传达;(2)信息的接受;(3)信息的反馈。翻译过程也具有这三个环节。作为翻译过程中第一环节的译者,要根据一定的目的,针对服务对象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背景,从信息海洋中选出有关的传播内容文本来进行翻译。在确定了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后,译者要把所选翻译的内容进行语言符号的转换,变为可被读者接受和理解的语言符号。换言之,译者要把“文本”译成能够被读者所接受的“译本”。把文本变为译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译者必须明确翻译的目的,明白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明了读者的态度,采取必要的翻译技巧和原则标准,使译作成为能被读者接受,并且愿意接受的译本。只有这样,信息才能传达,翻译才有意义。同时,读者在解读译本时,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他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译文内容进行解释,去体验译者的用心。读者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选择有解释价值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对没有价值的信息就放弃。译者所能传通的“有价值”的信息越丰富,则读者解读的积极性就越高。只有当读者的反应符合译者的预期目标,传播才算完成,翻译才算成功。在读者反应过程中,读者变成了传播者,译者变成了受传者。翻译是译者与读者共同解读和分享信息的双向传递过程。在这个双向传递过程中,译者把带有目的的解读信息传递给读者,而读者也把解读信息的感受、评价以及愿望和态度反馈给译者,这是一种双向对话。二、“自我”是翻译的基础“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传播而得以持续存在,而且还应该是在传递、传播之中存在着。”(p.117)人类社会离不开传播。“根据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到目前为止,可以把人类的传播活动划分为五种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以及网络传播。”(p.62)五种类型之间并非泾渭分明。比如网络传播中,既有原来意义的大众传播,更有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形式;组织传播超过一定范围就得依赖于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媒介;大众传播要真正取得效果,也必须以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作为补充。翻译是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更是内向传播(intrapersonalcommunication)。翻译是内向传播的结果化,经由人际传播来体现其价值意义。这一过程的实现是由译者完成内向传播后,通过人际传播传达到读者,再由读者完成内向传播后,通过人际传播到达译者的双向活动。而这种人际传播的过程,又具有大众传播的特征。人的内向传播是“主我(I)”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内向传播既是人的自我需要,也是人的社会需要。它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人类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乔治·赫伯特·米德曾对“自我”作了深入的研究,他关于自我的基本结构即主我与客我的分析,最典型地体现了个体与社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当然,这种相互作用已经内在化了,内在化于一个人的自我之中了。自我被区分为‘主我(I)’和‘客我(Me)’,所谓‘主我’代表自我的主动性、生物性一面。主我是动作的原则、冲动的原则、创造性的原则。而‘客我’则是指自我的关于他人对自我的形象的心理表象,或原始一点说,是指自我对他人,对自我的期望的内在化。客我作为他人在自我内部的积淀,作为自我的一种参照标准,是一种对自发冲动结构的评价因素,也是正在出现的自我形象因素之一。客我代表自我的被动性、社会性的一面。主我与客我共同构成一个出现在社会经验中的人。”(p.65)自我只能从社会体验中产生,社会是自我能从中产生的泛化的背景,自我的观念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如果说客我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一面,客我所包含的价值观本质上是社会群体的价值观。那么主我则是产生社会创造力的一面,是人的经验中最迷人的部分。一个有序的社会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然而,必须看到为个体本身的主我表现留有余地的必要。翻译的内向传播是译者对待异文化的心理内动过程。其特征有显性和潜性之分,显性表现为认同、接受、归化;潜性表现为否定、排斥、异化。显性是“主我”心理内动过程的反映,是自我需要的原则;潜性是“客我”心理内动过程的反映,是社会需要的原则。内向传播的内动性在于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是融为一体的,而且常常表现为矛盾的统一。翻译是译者的内存信息和外部信息的内心沟通,是译者的自我交流,亦即自我传播。作为客体的外部信息——原文文本,会在作为主体的译者的“内储信息”上得到显性反映,从而完成“译什么”的选择过程。译者也会在内心深处进行信息加工——分析、推论、反应,从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潜性反馈信息,完成“怎样译”的认知过程。自我传播就是在自我认知过程中完成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对话,在这种自我认知过程的相互对话中完成翻译,成就翻译作品。翻译实质上是个人的意志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自我传播过程。在思维过程中,人不仅以外部世界作为认知对象,而且还能够把人类自身作为认知对象。在翻译思维过程中,译者不仅把原语和原语文化信息作为认知对象,而且还把译语和译语文化作为认知对象,再以译者自身内存信息为中介,通过各种信息相互影响,以自己的认知模式和心理态势调动日益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推断和解决问题,并储存新的信息,从而产生翻译作品。成功的翻译应经得起社会的检验,即人际传播的相互对话,以获得读者的接受。人际传播是人类最广泛、最重要和最复杂的社会行为之一。它在维系和形成人类社会、孕育和延续文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际传播的真正价值蕴藏于个人生活之间,在于个人间心灵的交往。20世纪初,欧洲思想家马丁·布伯(MartinBuber)在他的经典之作《我与你》(IandYou)中,描述了人际传播的个人性质。布伯认为:“人在两种情形中与世界发生联系,即‘我与它’(IandIt)的世界和‘我与你’(IandYou)的世界。‘我与它’的世界是指人在社会中的生活,与社会事物发生关系;‘我与你’的世界则是属于个人的世界,是人与人对话的世界。”(p.68)人总是生活在我与它的关系世界中,没有这个世界人就不能生存。但只依赖于“它”的世界生活的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在我与你的世界中,人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是一个充满了人性的人、一个能进行情思交流的人、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交往者。人际传播的价值正是在我与你的关系世界中出现的。人际传播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需求,翻译的成功正是体现在把“我与它”的世界和“我与你”的世界的完美结合,这两个世界都不可偏废。译文的完成只是译者完成了“我与它”世界的联系,而翻译的成功必须经过“我与你”世界的心灵交往,即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在这种心灵交往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社会。通过交往向他人展现自我、在他人反应中认识自我、减少自我估价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可以了解他人,在频繁的交往互动中进而认识社会。翻译的过程是自我认知的过程。译文的得失、翻译的成败,译者自己是可以预见或者说是能够“意识”到的。正如潘菲尔德(Panfield)所看到的那样,人的意识具有双重性。人们常常处于行动和行动的评价两种状态之中。自我认知实际上就是通过内向传播来了解自己、理解自己和把握自己的过程。通过自我认知,个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译者才能意识到“自我需要”必须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归化”和“异化”必须在“自我”和“社会”之间把握好一个“度”。米德关于“自我”的基本结构即主我与客我的分析,最典型地体现了个体与社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内在化”于一个人的自我之中,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准则,米德的“自我”分析理论,正好给美国翻译家EvanKing在译老舍《骆驼祥子》时篡改结尾提供了理论依据。Evan在翻译《骆驼祥子》时的内向传播思维中,译入语的社会背景“客我”占了上风,使得译者Evan必然要编造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以迎合美国读者的心理需要,而将所谓的翻译要义“原原本本地再现作者的原意”的“主我”留在了太平洋彼岸——让中国的老舍先生自我欣赏“悲剧的结局”吧。EvanKing这样译完全是因为当时美国“社会的需要”。美国人心目中期盼安定、美满,大团圆的结局给人一种美好的心境,使人身心愉悦。而若以“忠实”的悲剧结局,肯定美国读者会给EvanKing和出版商回敬一个“悲剧的结局”。钱德明神父把《道德经》中老子所述的“道”,翻译成为“天主”的属性,理解为“是三位一体的教理,而‘存在’的三个品性‘yi,hi,ouei’,显然构成了Jehovah(耶和华)的名字”(p.193),反映了“西方耶稣会士所怀的明显的宗教、政治意图……于是,曲解,变形……也就难以避免了”(p.107)。米德的“自我”分析理论、内向传播的“自我认知”过程应该说可以给译学界长期争论的“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的话题画上了句号。译者采用什么翻译手法,是译者自我认知的结果,是译者内向传播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综合体现。现代译诗名家、旅居菲律宾的施颖洲在谈个人译诗经验时有独到的见解。他说:“译诗,传神最难。所谓‘神’……是诗人品质性的结晶,情感的精髓,灵魂的升华,而经过传达的工具成功地表现出来。所以译者要与诗人品性互换、情感交流、灵魂相照的时候,才能抓住原诗的神韵,译诗才能传神。”“译者与诗人一刹那间的会心,奠定译诗艺术的最高标准。”(p.434)这里所说的“品性互换”、“情感交流”、“灵魂相照”以及“一刹那间的会心”都是译者内向传播的自我认知的具体而生动的描绘。郭沫若在1922年12月4日写的《雪莱的诗》中,十分强调译者的主观感情投入,他说:“译雪莱的诗,是要使我成为雪莱,是要使雪莱成为我自己。译诗不是鹦鹉学话,不是沐猴而冠……男女结婚是要先有恋爱,先有共鸣,先有心声的交感。我爱雪莱,我能感听得他的心声,我能和他共鸣,我和他结婚了——我和他合而为一了。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的诗。我译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在创作一样。”(p.261)郭氏的一番“恋爱”经,虽有点一厢情愿的嫌疑,但却是译者翻译时内向传播中自我认知过程的心声表白。鲁迅先生在谈到翻译的目的与宗旨时,曾多次说到那好比是为起义的奴隶搬运军火,是“直接为革命服务的”。他在1930年3月发表的《“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的最后,谈到“为什么而译”的问题时说:“我的回答,是为了我自己,和几个以无产文学批评家自居的人,和一部分不图‘爽快’,不怕困难,多少要明白一些这理论的读者。”(p.286]鲁迅把译者内向传播的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和”了起来。他又说:“人往往以神话中的Prometheus比革命者,以为窃火给别人,虽遭天帝之虐待不悔,其博大坚忍正相同。但我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以为倘能味道较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