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外资对中国内地的影响窗口危机
驻港窗口公司的资金来源问题交易公司是将外国投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许多外国投资机构通过中国大陆的大型交易公司来到欧洲大陆。我们也通过这些窗口了解世界。随着对外开放逐步扩大,窗口的独特地位不再,但仍起重要作用,尤其是设立在香港的地方和中央部委窗口公司通过筹组上市公司的方式大举集资,再次显示出窗口公司引进外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以广信为代表的数家境内窗口公司发生债务危机乃至清盘,设立在境外的窗口公司也暴露出大量的问题。广信破产说明了笼罩在窗口公司头上的光环不过是五颜六色的肥皂泡,风一吹就完全破灭;而粤海等境外窗口公司的债务危机则说明这些设在境外号称按国际商业原则运作的公司同样是问题成堆,更有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的。驻港窗口公司利用设立在香港的优势为境内机构筹集资金投资于不同项目,由于资金来源于境外,投资项目也享受中外合资企业待遇。这有其合理之处:这些公司虽然是中资机构,但“假洋鬼子真洋钱”,投入的确实是外资。虽也有境内资金回流现象,但真正大规模投资的项目却实实在在是来自境外的资金。驻港窗口公司在经营上非常灵活,内地规章制度对其形同虚设,可以充分利用境外资本市场的资源融资,其中佼佼者通过上市、发行债券和筹集银团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到大量资金,例如1997年香港股市上的新发股绝大部分是内地国企和驻港中资公司。广信事件爆发后,香港银行界纷纷收紧对当地中资企业的信贷,这对本已经营困难的窗口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身为最大的省属驻港窗口公司的粤海企业集团,便在这轮冲击中败下阵来,走上债务重组之路,到1998年底粤企资不抵债近170亿港元,亏损情况极为严重。在粤企出事前后,多家设立在港的窗口公司先后被银行(包括中资银行)告到法庭,也有申请清盘的。债务重组也是困难重重,更有一些窗口公司连重组的机会都没有,被银行逼债而破产,如广信设立在香港的两家窗口公司广信香港和广信实业在广信破产前已资不抵债破产清盘。人们不禁要问:这些红火了多年声名赫赫的公司到底是怎么了?中资窗口公司偿债发生困难,首当其冲的是中资银行。中资银行在历史上就承担着为内地引资的任务,不便也不可能按市场标准对内地企业和驻港窗口公司进行信贷审核,当风暴袭来之际自然难逃厄运。中信嘉华银行1998年中国相关贷款占总额的32.2%(83.26亿港元),其中逾期贷款高达7.44亿港元。中银集团12家姊妹行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中银对外的解释很值得深思:中银立足香港,所以国内贷款占比例不足20%。实际上这种解释回避了一个问题:中银集团历来是驻港窗口公司最大的支持者,它们到底欠中银多少债?事实很快就给出了答案。2月12日,在以中资的新华银行为首的11家银行要求下,香港高等法院突然颁发清盘令,广州市国投设立在香港的窗口公司越信隆财务公司成为又一家遭清盘的中资窗口公司。在险恶的环境中,中银集团内部于2月下旬发出文件,要求收紧对中资公司的信用证贷款。港澳经济联系密切,驻港窗口公司出事,澳门的中资也不能幸免,中芝兴业银行(中银集团为最大股东)于3月4日宣布,外经贸部驻澳门窗口公司南光集团未能按时偿还一笔到期贷款,构成违约。除了较早前清盘的湖北省窗口公司宜丰国际外,另有一连串地方驻港窗口公司遭银行债主追讨:福建省的华闽、福州市的华榕、广西省的桂江发展和嘉陵集团的嘉陵投资发展等公司。行业窗口公司也难幸免,航天科技在红火了几年后也遇上了财务困难,引入注目。债务重组难度比较窗口公司面临困境,上级自然鼎力相救,全力支持注资挽救。广东省政府从去年底开始筹划粤海企业重组,并聘请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担任重组财务顾问。为通过重组挽救一家本当破产的企业,广东省还决定将香港供水的东江水项目注入粤企;中央也网开一面,批准广东为粤企偿还贷款利息的资金可以换汇。与此同时,其它公司的重组也在进行中。然而重组之路布满荆棘,如粤企重组涉及的数百家公司多数设立在内地,财务不透明,股权不清晰;窗口公司平日举债能力强债主多,众多债主中总会有人不买公司的账,你要重组我不干,先还钱再说,没钱就上法院告你让你清盘破产,粤企重组过程中就发生一家日资大银行要求收回抵押品的事件,银行不顾债务重组进程而起诉粤企下属的广东旅游有限公司。广东省领导对粤企重组有信心,但银行却不这么看。今年5月25日,粤企重组方案公布后,遇到债权人顽强抵抗,这对其他中资公司而言决不是什么好消息。香港的银行向中资机构贷出约3000亿港元,而不少债务人在广信粤企事件后都出现财务困难并酝酿债务重组。粤企的重组被视为窗口公司债务重组的模式,如银行能够接受这种大幅削债安排,其他公司无疑都会效仿,银行认为这个先例决不能开。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外资银行在香港分行的贷款权力已大大缩减,稍有规模的贷款都必须由总行审批,往日风光无限的银行家们变成了汇报员,此时自然拼命压榨债务人,力求在上司面前请功。华榕集团有限公司也聘请了顾问协助进行债务重组,值得注意的是导致华榕被迫进行债务重组的两笔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均是欠中资机构的,暴露出窗口公司的债务危机已经在中资机构内部引起连锁反应。粤企重组期间有传说广东省政府有意邀请李嘉诚先生在内的香港富商入股成为粤企的战略投资者,尽管这仅仅是传闻,但与两年前香港富商纷纷邀请中资入股“染红”自己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交通部将账面价值约66亿元的华建交通开发中心划拨给招商局,使这家百年老店又有了生机;广州市政府在3月底也宣布将超过90亿元净资产的城建和高级住宅项目注入窗口公司越秀。尽管许多公司信誓旦旦地声明注资是为发展而不是挽救危机,但眼明人都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前注资是为上市集资,现在则大多是救急。实际上这也是最后一招。但注入的资产到底能否解救这些公司则是疑问,注资中有许多是房地产项目,在内地房地产不景气的大环境中正在不停地贬值,注入窗口公司后又能有多大作用?据说债权银行对越秀注资计划持保留态度,因为银行并不能得到这些项目未来产生现金流的可靠依据,注入一堆没有收益的资产又有何用?况且内地资产注入境外的程序极为复杂,短期内根本无法完成。银行有怀疑,但境内主管机构却深信注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出售资产套现又是比注资更快的解决方法,进入1999年后市场上经常传出中资公司亏本出售房产的消息,许多驻港公司当年盲目追风购入相当数量的高价房产,在香港房地产不景气的今天要想脱手套现实在不易,只有低价出售这一条路。包括粤企在内的一些窗口公司近几个月来通过出售手中持有的写字楼和员工宿舍,收回一些现金,然而这些钱却不足以解决大问题。由于债务重组难度很大,没有一家窗口公司的重组可以顺利进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经验又几乎是零,尽管聘请了投资银行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但这些机构面对错综复杂的中国企业机构也难有多大作为。粤企重组历经数月,方案仍不被债权人接受,这反使原本也应进行债务重组的越秀企业占了“便宜”:既然重组也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再融资给公司,看看未来变化吧,可见大家对中资公司的重组已经没有多大期望了。香港金管局副总裁简达恒认为在针对中资企业偿债困难的问题上,银行应先考虑各种可行的方法,最后才采取清盘手段。他认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有秩序的计划是解决中资企业贷款清偿困难的最好方法,债务人和债权人应一起寻找使双方均能取得最大回报且公司又能继续生存下去的方法。此言固然不差,但事实上非上市中资企业和上市公司母公司的财务状况完全不透明,银行根本无法随时掌握了解公司的财务情况,发现问题往往为时已晚,此时银行一般顾不上别的,一定是采取清盘等方式来保证自己的利益,如不强制清盘,公司可能与个别债权人达成协议而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财务混乱曾红极一时的窗口公司为何陷入如此难堪的局面?“亚洲金融风暴冲击”是最常用的借口,到底是不是这样?企业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混乱是窗口公司的通病。公司来到香港,骤然脱离内地几十年的管理制度,却又没能立即建立行之有效的新制度,必定出问题。没有上级监督,政府更是丝毫不干预,大多数公司也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总监制度,老总们尽管大多财务知识有限,却热衷发号施令指挥财务运作,这样的公司不出事才怪!名为窗口,实际上却密不透风,窗口公司财务状况外界完全摸不透,甚至一些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内部也极为混乱。有几家红筹公司为装门面高薪聘请香港本地专业人士或曾任职投资银行的大陆留美学生任公司高层主管,由于红筹公司普遍存在着上市公司和母公司业务纠缠不清的特点,他们上任后赫然发现竟要面对一个混乱的摊子,再想抽身而退已不可能。有时连公司自己的审计师也无法搞清楚公司实际情况,如粤企的审计师(香港称核数师)提供的公司财务报告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外人更是如坠雾中。中资公司财务混乱早已出名,试想连广南集团这样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都有问题,一般窗口公司就更别提了。一些驻港公司不愿意专心做好本业,对玩财技却情有独钟,热衷财技自己又不会做,听几个香港暴发户胡吹一通就手痒,炒股炒楼赔得一塌糊涂,更有人走上不法行为的歪路。许多内地派出干部多年也未能打入香港社会,成日吃吃喝喝结识些小奸商,先进管理学不到,骗人招数着实领教了。“长债长用短债短用”是一句老生常谈,看起来是很简单的道理,许多企业财务经营者尽管熟知这点,但似乎并不以为然,认为这不属于高深的企业经营精髓,实际上许多企业之所以在金融风暴中难逃厄运,恰恰是没有做到这点,窗口公司也是一样。从内地来到香港,发现居然可以随意和银行谈贷款,再也不用像往日那样在银行面前低三下四,大量短贷到手后转手就投资于内地的项目。投资项目审批轻率也是导致窗口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筹集到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内地投资项目,对这些项目又缺乏认真分析研究,大多是靠上级指令或公司老总拍脑袋作出投资决策,这样的投资项目效益如何就可想而知了。今天大家都抱怨“亚洲金融风暴”冲击了自己,其实许多公司那点关起门来小打小闹的生意离国际市场还远着呢,即使亚洲金融市场一派兴旺,这些投资项目也一样会搞得公司无法收场。监督不严更是驻港公司的通病,内地上级主管领导大多满足于视察工作时的热情接待,并不知公司详情。“一国两制”的原则限制了内地干部赴港机会,领导们难以了解香港,对驻港公司不可能只凭报喜不报忧的汇报来实行有效监督管理。一些公司的负责人甚至牵扯到经济犯罪中,广信设立在香港的两家公司(广信香港和广信实业)在清盘后都发现有内部人员涉及犯罪活动,更有人员潜逃。如今广南董事总经理黄晓江等八人遭香港廉政公署拘捕,涉嫌盗窃公司资金近亿元,更是令人发指的红筹高层罪案。中资公司人员稳定性长期以来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问题,习惯上中资公司派驻香港的工作人员在港工作满五年后绝大多数都调回内地,据说是防止贪污,已成为许多公司不成文的规矩;驻港人员的配偶子女也无法像派驻国外人员家属一样随同前往。此类措施无疑使驻港人员全部都持临时思想,不愿也不可能长期在港工作,助长各种短期行为,有些甚至对公司是灾难性的。此外,驻港人员的工资报酬与香港本地员工的巨大差距(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也难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外派人员的轮换制和远低于当地水平的工资,使外派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无心制订和实行长期发展战略和计划,也不计较中长期负债的后果,得过且过。偏低的报酬和不稳定的职位根本无法保证外派员工尽职尽责,不能适应香港激烈的竞争环境并抓住转瞬即逝的商业机会。支持函relactele驻港窗口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线是“支持函”和信用证业务。曾几何时,中资企业在香港市场上倍受宠爱,股市集资一呼百应,向银行贷款时也受青睐。投资者评价中资企业的实力时看重的是其背后的地方政府或中央部委,至于公司的基本因素如财务实力、市场营销和管理层素质等均不作为重要因素。“关系”实际上是有价的,所以有关系和背景的公司价值就高。许多境外银行(包括外资、华资和中资银行)很愿意贷款给境外窗口公司,因这些公司的贷款不受国内外债规模的限制,对借贷的金额和各种财务条件、担保要求等均由公司自己决定,办起事来自然较快。然而这些公司在借款时大多遇到共同问题:自身资产量少而又没有可靠的抵押品,难以完成在境外融资的任务。如有内地政府或资质好的大公司出具担保当然也可以解决问题,由于国家在对外担保方面的严格限制,真正好企业也不愿对外随便担保。但天无绝人之路,银行家和律师们都是自认是天之骄子的聪明人,中资公司外派人员大多也是本单位的尖子,自然能找到变通的办法,支持函概念应运而生。支持函(SupportLetter)也称安慰函(ComfortLetter),是由窗口公司的境内上级机构开具的一份函件,说明将如何支持窗口公司的筹资活动,在现在和将来如何督促和支持窗口公司履行义务等,有些甚至说明窗口公司的“债务”可以视为发函单位的“义务”,等于是将自己作为最终的债务承担者,文字已经类似担保函。由于支持函不需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登记备案,不列入国家外债指标,不具法律效力,但偏偏大多数银行就认这东西,将其视为可靠的担保。有了支持函这条路,窗口公司就有了借钱的条件,本文作者在工作中曾遇见多起银行仅凭支持函即大量贷款的实例。据作者的经验,许多香港银行(包括在港的外资、华资和中资银行)审核对窗口公司贷款时,并没有详细分析公司资信和投资项目,只一味注重公司背景。当然它们这样做也有其难言之隐:如严格按照商业银行信贷审核标准,窗口公司理应借不到钱,中国大陆的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但银行必须要生存要做生意,支持函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广信粤海事件后许多外资银行表示以后对中资公司贷款时将不再看重牌子和面子,问题是许多中资公司除了牌子面子以外,其实是一无所有。乱开信用证是许多香港中资公司的致命伤,这个盖子至今还被大多数公司捂着。而广南事件涉金巨大,又全部通过信用证操作,总算揭开了中资乱开信用证黑幕之一角。在香港,许多中资公司名义上应该在港开展贸易业务,可惰性十足的官办公司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做贸易,但中资公司的信誉却可以使它们较容易从银行得到信贷额度,于是一些公司就干上了为难以得到银行信用额度的香港和内地私人小企业代开信用证的业务,收取一些手续费。代开信用证所赚取的利润不多,做许多单业务也仅能得到很少收入,可一旦委托开证的公司不能按合同付款,则代开证公司损失巨大。经济形势好的时期,代开证公司尽管只赚取蝇头小利,但不用付出辛苦劳动,大家倒也沾沾自喜;可随着金融风暴的强烈冲击和内地严打走私,内地和香港许多小贸易公司生意一落千丈:手中货物卖不出去,收回的货款又无法兑换成外汇汇出(众多小贸易公司为逃税需要而缺少正当的进口手续无法换汇),连带为它们代开证的香港中资公司陷入债务危机。中资公司财务报表中往往有“贸易融资”的科目,实际上大量的代开信用证业务就隐藏在这里面。几乎没有哪家公司没有这方面的业务,连身为上市公司的广南集团也不例外。在各行业普遍不景气且银行信贷紧缩的时期,代开的信用证一旦到期不能收回款来,实际上就意味着永远收不回来了。某省国投窗口公司为催债务人还债,安排财务经理天天拿着盒饭坐在对方的办公室里。回想当初钱借出去之前,自己身为座上贵宾的日子,真有天壤之别。然而即使这样的催还款方式也毫无作用。窗口公司老总们聚在一起聊天时经常发现,大家的债务人往往是同一家公司。原来这些精明的商人(或骗子)完全抓住了窗口公司老总们的心理,各个击破,到处欠账,连带一大批中资公司倒霉。奇怪的是,尽管许多公司在内地的主管机构和香港新华社经济部总是不断强调中资公司不得为香港私人公司办理代开证业务,但几乎所有的公司都置若罔闻照干不误,其中的原因恐怕只有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国际私人民间贸易协议样式
- 2024年期企业互保反担保协议样本
- 2024年企业劳动协议范本要点
- 2024广告影片拍摄场地使用协议
- DB11∕T 1570-2018 甜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 2024年钢材供应协议钢筋条款详本
- 2024年适用场地租赁协议模板
- 不锈钢栏杆建设施工服务协议2024
- 2024年定制销售受托管理协议
- 2024年度特定物资委托采购合作协议
-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3
- 结婚审批报告表
- 2022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绘本分享《狐狸打猎人》
- 防诈骗小学生演讲稿
- 小学英语-Unit4 There is an old building in my school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汽车电气设备检测与维修》 课件 任务14、15 转向灯故障诊断与维修(一、二)
- 离职申请表(完整版)
- 项目5 S7-1200 PLC控制步进电机与伺服电机
- 物业公司章程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