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10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10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10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10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10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徙汪曾祺先生名鹏,字北溟。家世业儒。尝受业于邑中名士谈甓渔,为谈先生之高足。谈先生说:“高氏有子矣,北溟之鹏终将徙于南溟。”果然,高先生在十六岁的时候,高高地中了一名秀才。众人说:高家的风水转了。不想,第二年就停了科举。废科举,兴学校,这个小县城里增添了几个疯子。有一姓徐的呆子,穿着油腻的长衫,一边走,一边念。念到曾经业师浓圈密点的得意之处,摇头晃脑,昂首向天,面带微笑,如醉如痴。一直念到两颊绯红,双眼出火,口沫横飞,声嘶气竭。长歌当哭,其声冤苦。他这样哭了几年,一口气上不来,死在街上了。高北溟坐在百年老屋之中,常常听到徐呆子从门外哭过来,哭过去。他恍恍惚惚觉得,哭的是他自己。功名道断,高北溟怎么办呢?头二年,谈先生还没有死。有人求谈先生的文字,碑文墓志,寿序挽联,谈先生都推给了高先生。所得润笔,尚可鬻粥。谈先生寿终,高北溟缌麻服孝,尽礼致哀,写了一篇长长的祭文,泣读之后,忧心如焚。他也曾像祖父和父亲一样,开设私塾教几个小小蒙童,教他们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然而除了少数极其守旧的人家,都已经把孩子送进学校了。他也曾挂牌行医看眼科。谈老先生的祖上本是眼科医生,他也给高鹏讲过平热泻肝之道,可是城里近年害眼的不多。文章不能锅里煮,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家四口,每天至少要半升米下锅,如之何?如之何?有一个平素很少来往的世交沈石君来看他。沈石君比高北溟大几岁,也曾跟谈老先生读过书,开笔成篇以后,到苏州进了书院。书院改成学堂,革命、“光复”……他就成了新派,多年在外边做事。他有志办教育,在省里当督学,他劝高北溟去读两年简易师范,取得一个资格,教书。读师范是被人看不起的。师范生被人称为“师范花子”,但这在高北溟这里是一条可行的路。简师只有两年,一晃也就过去了。简师毕业,高先生在“五小”任教。高先生教书是认真的,讲课、改作文,郑重其事,一丝不苟。同事起初对他很敬重,渐渐地在背后议论起来,说这个人的脾气很方。高先生落落寡合,不苟言笑,不爱闲谈,不喜交际。他按时到校,到教务处和大家略点一点头,拿了粉笔、点名册就上教室。下了课就走。有时当中一节没有课,就坐在教务处看书。高先生家的春联都是自撰的,逐年更换。都是述怀抱、舒愤懑的词句,全城少见。这年是辛未年,板门上贴的春联嵌了高先生自己的名字:辛夸高岭桂未徙北溟鹏也许这是一个好兆头,未徙者将徙也。第二年,高北溟竟真的徙了。这县里有一个初级中学,办得不好。教育局局长下决心对这个学校进行改组。恰好沈石君在家闲居,地方上人挽他出山来掌初中。沈石君再三推辞,禁不住不断有人踵门劝说,也就答应了。他只提出一个条件:所有教员,由他决定。教育局局长沉吟了一会儿,说:可以。国文教员,他聘了高北溟。许多人都感到意外。高先生自然欣然同意。他谈了一些他对教学的想法,沈石君认为很有道理。高先生要求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他,是白费;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是徒劳。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看到他是不是一月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其深浅。他说当初谈老先生就是这样教他的。他要求在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他非常重视作文。他说学国文最终的目的,是把文章写通。他说,作文要如驶船,撑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不能像驴转磨,走了三年,只在磨道里转。在县立初中读了三年的学生,大部分文字清通,知识丰富,他们在考高中,甚至日后在考大学时,国文分数都比较高,是高先生给他们打下的底子。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文学,为人正直仁爱。教室里响起了高唱校歌的声音。校歌由高北溟先生作词。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高唱着。瓦片和树叶都在唱。高先生的家也搬了。搬到老屋对面的一条巷子里。高先生用历年的积蓄,买了一所小小的四合院。房屋虽也旧了,但间架砖木都还结实。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很是幽静。(摘编自《汪曾祺全集》)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采用人物传记的写法,介绍小说的主要人物,简洁明了。并引用谈先生的评论,表达了作者对这一人物的情感态度。B.多处运用比喻手法,“如同注水入瓶”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比作注水入瓶,取喻自然贴切、生动形象。C.沈石君对高鹏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劝说他去读师范,后聘他做国文教员,正是有沈石君的引导,才让他避免了同徐呆子一样的结局。D.小说以景作结,最后一段描写了高先生的小小四合院之景,营造了幽静的意境,更衬托出人物淡雅的情致,引人深思,余味无穷。7.关于文中刻画徐呆子这个人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展现当时的社会风貌,揭示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徐呆子是科举时代求取功名的代表,科举废止,许多像徐呆子一样求取功名的人或疯或死,这就是高鹏生活的时代背景。B.衬托高鹏的心理。高鹏听到门外徐呆子的哭声,“恍恍惚惚觉得,哭的是他自己”,这也表现了高鹏在科举废止而断了前程时,对未来的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C.与高鹏形成对比,突出了高鹏的形象。科举废止,徐呆子失去上进的路,就此疯了死了,而高鹏不惧“被人看不起”,报考师范,做了小学教师,两相对照,更突出了高鹏的理性选择。D.揭示小说的主题。徐呆子的故事,真实地写出了求取功名是当时读书人唯一的出路,出路断了,很多读书人就没了生路,或疯或死,从而批判了当时社会对读书人的摧残。8.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刻画高鹏,使这一人物形象鲜明而丰满。请结合文本概括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6分)9.诗化小说是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一个产物,这一类小说具有散文和诗的某些特征。请结合本文分析诗化小说的特点。(6分)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哈拉哈河(节选)李青松向西向西向西。偏北偏北偏北。拐拐拐。向北向北向北。偏西偏西偏西。——哈拉哈河。哈拉哈,不是哈哈哈。哈拉哈——蒙古语,屏障之意。哈拉哈河的河水坚韧、寡言、无畏,能清除一切阻塞它的东西。即便是岩石,即便是倒木,即便是泥沙。在阿尔山林区,哈拉哈河有两条,地上一条,地下一条。地上的是我们能够看得见的,清澈平缓,鱼翔浅底。地下的,是我们看不见却能感觉到的,神秘莫测,沉默不语。它布局巧妙,层次分明。那些蓄水的湖泊,比如达尔滨湖、杜鹃湖、仙鹤湖、鹿鸣湖、天池、乌苏浪子湖也是哈拉哈河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久旱不涸,久雨不溢。地上河的河水突然上涨和下降,都是地下河的暗劲儿呈现的异象。河对岸的森林一望无际,森林固定着两岸的山体。阻止任性的沟壑随意改变方向,防止浅根的植被剥离山体。森林也在不断地修复残破的地表,缝缀撕裂的生态,拼接断折的筋骨。森林里充满生命的律动。松鼠是森林里的精灵。它那漂亮的尾巴飘飘然,轻巧灵活,光亮闪闪,妩媚动人。它脚爪尖细,行动迅疾,身影转瞬即逝。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根倒木到另一根倒木,从一个树洞到另一个树洞。它一刻也停不下来,挖着,啃着,咬着,嚼着,总是在折腾。它是快乐幸福的。松鼠本性惧水,但哈拉哈河两岸的松鼠泅水本领超强。从此岸到彼岸,抑或从彼岸到此岸,松鼠就抱着一块桦树皮跳进河里,用尾巴当桨,左右!左右!左右!顷刻间就划到对岸。有风的日子,它就御风而渡。尾巴直立水面上,分明就是风帆呀,挺着挺着挺着,一摆一摆一摆,甚是有趣。哪里河段宽,哪里河段窄,哪里河段水流急,哪里河段水流缓,松鼠清清楚楚。三九严寒,滴水成冰,北方的河流皆封冻了。而哈拉哈河的阿尔山河段,不但不结冰,河面上还浮生着腾腾的热气。很多野猪、狍子跑来取暖。这一段不冻河长四十里。因了这条河,阿尔山的冬天则是另一番景象了。突然,一声炮响炸碎了哈拉哈河的幻境。1939年5月至9月间,在哈拉哈河畔诺门罕曾经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争,也称“诺门罕战役”。在七平方公里的战场上,苏联军队与日本军队的近千辆坦克和装甲车相互厮杀,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烟尘弥漫。苏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改变了当时的世界局势。而其惨烈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凶猛的炮声一停,河面上漂浮的,除了人的尸体,尽是鱼,有哲罗鱼、鲤鱼、鲢鱼、华子鱼等。战争摧毁了人性,也摧毁了河流里的生命。治愈创伤的唯有时间。治愈了自然,也就恢复了自然。1949年冬天,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刚刚解放,国家急需木材进行经济建设,阿尔山林务分局成立。一声令下:开发林区。采伐队开进苏呼河施业区,以沟为作业点建立了采伐铺。据当时伐木人邓林生回忆,每个采伐铺有一名队长,一名记账员,一名检尺员,数十名采伐工。伐木工具是快马子锯,伐木作业时两人对坐拉,嚓——!嚓——!嚓——!嚓——!锯末子从锯口吐出来,弥漫着木脂的香味。随着一声:“顺山倒啦——!”轰的一声巨响,大树就躺在了地上。锯掉梢头,锯掉枝权,锯掉疤痢节子,就是通直可用的木材了。河岸上选平坦的场地,作为楞场,把造好的木材,集中到这里归楞,准备流送,通过苏呼河进入哈拉哈河流,送到阿尔山林务分局伊尔施贮木场。再经过检尺、打码、编号、造册,这些木材就成了国家计划供应的物资了。在伊尔施经统一调配,装上汽车和火车运往全国各地。有数据记载,阿尔山林务分局新中国成立初期流送木材产量是——1950年,28130立方米;1951年,2900立方米;1952年,30810立方米;1953年,3100立方米。“在森林里,最可靠的东西只有斧子和锯。”——这是早年间,阿尔山林区流传的一句话。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砍伐之后,斧子和锯也靠不住了。光荣消歇。哈拉哈河沉默不语。也许,沉默也是一种忧伤。若干年前,阿尔山林区就告别了伐木时代,进入了全面禁伐时期。伐木人变成了种树人和护林人。哈拉哈河似乎有话要说。然而,它没有说。黎明睁开了眼睛。在无奈和困惑中,林区人开始认真而理智地审视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森林了。不应把森林看成是木材制造厂,而应视为土地、植物和动物的融合,是持久的生命共同体。它是河流的源泉,也是生命的源泉。人类在反思自身与森林的关系中,不断调整着自身对森林的认识和行为。春去春又来。正是凭借美的力量,灵魂得以存活,并且生生不息。林区大禁伐后,寂静取代了喧嚣。而那些能量积蓄已久的根,在哈拉哈河的滋润下睁开新绿的眼睛,并用力拱出地面,占据着一方属于自己的空间。哈拉哈河上起雾了。渐渐地,雾吞噬了森林。然而,终究还是森林吞噬了雾。哈拉哈河向西奔流。向西向西向西。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比起自然来,人类的风风雨雨、功过是非,不过是哈拉哈河里的几朵浪花而已。也许,文明是可以取代的,然而,自然是永远不可征服的。哈拉哈河,向西向西向西,在阿尔山林区三角山北部流出国境,进入蒙古国,拐拐拐,向北向北向北,偏西偏西偏西,流入贝尔湖,歇口气,稳稳神,流出,继续向北,最后经乌尔逊河,汇入达赉湖。至此,才算画上了句号。这是一条多么有归属意识的河呀——流出去,是为了流回来。是的,它居然义无反顾地流回来了。有多少河,滚滚滔滔,一去不返啊!哈拉哈河,承载着时间和传奇,奔流不息。(发表于《人民文学》2020年第5期,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对松鼠的描写具体生动,写出了松鼠的轻巧灵活,体现了“森林里的精灵”的特点,同时也是“森林里充满生命的律动”的代表。B.哈拉哈河能做到“久旱不涸,久雨不溢”,一则因为有地上地下两条河,二则因为分布有众多蓄水湖泊。C.“七平方公里的战场”写战场之小,“近千辆坦克和装甲车相互厮杀”写战争之激烈,表达了本文反战的思想主题。D.文中写伐木作业的语段,拉锯、流送、检尺、打码、编号、造册,写出了伐木过程的井然有序。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按时间顺序写“诺门罕战役”和“林区伐木”,既是写哈拉哈河的人类活动史,其实也是写这条河流的生态变化史。B.文中多处使用数字,如“四十里”“近千辆”“一名”“数十名”“28130立方米”等,都给读者带来震撼的效果。C.“一声令下:开发林区”独立成段,既表明当时国家建设对木材的急需程度,也暗示林区生态将遭到破坏。D.文章开头和结尾用到几个完全相同的句子,既写出了哈拉哈河的流向特点,也使文章结构具有前后照应之美。8.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深层意蕴。9.有评论家读了本文,说感受到“一次现象级的语言魅力的冲击”,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语言之美的。浙江省杭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大地之灯欧阳杏蓬①①日出的时候,地里的庄稼汉们已经汗湿鬓角,头发短的,脑顶子上已经闪出了微薄亮光,背上的衣服也湿了一片,贴在后背上。东干脚的农民,不喜欢戴草帽。尤其是男人,不仅不戴草帽,汗巾也不会备一块。汗润湿了衣裳,牵扯了行动,索性脱了衣服,光着上身,什么蚊虫尘土,随便。女人讲究些,年纪大点,戴一顶黑顶黄边的棕丝斗笠,在高粱地里、玉米地里、红薯地里,忘乎所以地挥动双手。年纪轻点,顶一块带着绺子的绿花白汗巾,偶尔捋起垂在胸前的一角擦擦脸,脸上是细细密密的汗珠子。②日落的时候,太阳像卡在了西山的平顶上。苍茫之中,一片通红,要把山顶半边天熔化。夕暮下的大地,染了一层淡黄的夕光。天上鳞状的、片状的、絮状的、肉瘤状的、不可名状的云,像烧红的铁。云间的阳光像金光,道道射出来,还没落下,在半空里就消逝殆尽,把天空的瓦蓝衬托得更为深远。夜幕苍黄,人们在地头收捡工具,不忘回头看看村庄,机耕路上、阡陌上、村口晒谷坪上,见不着一个人影。庄稼地边土坡下的田野,已经完全被山阴和暮色笼罩,绿色已经染了夜色,一潭死水般乌青。③太阳落山,最肆无忌惮的,是蚊子。在地里干活的人受了蚊虫的侵扰,干不成活了,不甘地回头看一眼庄稼地,才轻缓地往水田方向走去。④农民的算计,不是在地里,就是在田里。⑤农民的时间,不是在地里,就是在田里。⑥农民遵循着自然规律,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直到归土前,还在想着一年的庄稼,还一门心思扑在作物上,还一门心思想着饭碗,没有所谓的诗和远方,心头在乎的只是春播秋收和温热的一日三餐。⑦东干脚,是农民用了几代人在南岭山区扎下的一个楔子。⑧这个小盆地四围都是山。北面的阳明山余脉像个“人”字,左边一撇撇在了西边,像一条蛇逶迤,也像牛背脊一样平实,直接撇到了宁远县城北面的仁河,与南面九疑山的北向余脉相撞,撞出了县城那块谷地。东边的山是“人”字的那一捺,也是阳明山的余脉,直接捺到了新田的武当山。捺到几公里之外的朱家山,用一座不长寸草的岩峰做了总结之后,再往东就是适合杉木生长的黄土岭。⑨东边的东春水,西边的西春水,隔着一片二十几里的山地,泛着波光,向着南边的阳明山余脉奔流。它们在流过这片大地之后,在南边山尾名曰“五百亩”的地方相会,之后舍掉了春水之名,成了“仁河”,继续向南汇入潇水。两河之间,村庄、水田、庄稼地、道路、阡陌交织,这片天地里的十数万人口,靠山靠水,悄悄默默,生生不息。⑩山不巍峨,却层层叠叠。河不滔滔,却弯弯曲曲。山是那么坚硬,水是那么微弱。唯有这里的人,不屈不挠。烟火味道在天底下弥散开来,悲凉与温润交替,希望与四季纠缠。蝼蚁一般的人前赴后继,咬着牙关洒着心血,推着生活向前。⑪我是惧怕白天的。⑫白天的劳动无止无休。除了田里除草施肥耕种收割,地里也是刨挖不尽。偶尔抬起头,看到的是庄稼,是山林,空气含含糊糊得裹人,让人有种莫名的窒息感。⑬黄昏也不得闲。踩着暮光回家,挑着猪草,或搂着柴草。回屋,鸡鸭猫狗猪,都要伺候。点灯,在厨房、杂屋、猪圈一顿忙,鼎锅的米饭熟了,灯也搬到堂屋中间的饭桌上,一家人看向灯时,一天的事情才算清了。⑭男人吃完饭,会在大门口的石墩子上歇歇脚,默默然卷上一根烟,对着月亮消遣。爱喝酒的大伯父,把小酒桌搬到门口的空地上,省了灯油,趁着月光,一个人自斟自酌,一个人叹息,一个人咂摸。其他喜欢饭后闲聊的人,有的洗澡了才赶往晒谷坪,有的还轮不上洗澡,摸上一条澡帕,一边走一边挥着赶蚊子,赶向晒谷坪,来“打话平伙”(聊天)。⑮月光里的晒谷坪铺满月辉,柔柔的,像极了一个水波平静的池塘。人凑在晒谷坪边缘,或坐着、或蹲着,或站着,像极了蛙或鸭。闲话之后,人人皆自还家,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叽叽呱呱哇哇混在一起,像汹涌春潮般覆盖过来。⑯门外遍地月光。放眼望去,大地像个无边的湖面。四边的山岭,像码头,堆满了盖了篷布的货物。那些模模糊糊的村子,大大小小,像泊在湖边一动不动的船。田野中间的苦楝树,像水文标志杆。村前的石板路,像铁甲,闪着清冷的光。草丛里,蝈蝈、土狗子已经一声响一声断,要打烊了。稻田里,田埂上,青蛙偶然会叫一声,像往湖里投下了一颗石子,响了一声,没有回应,也偃旗息鼓了。⑰龙溪河从柳林里出来,过了桥底,在桥前的滩头铺了一滩闪闪的银光,哗哗地,奔向春水,潇湘。河水的浪花像白杨树在风里翻动着银叶子。⑱附近的庄稼地鬼影瞳瞳,我屋子里的那盏油灯,像鬼央眼的星星一样微弱幽远。⑲我像一只孤独的虫,瓢虫、椿牛,或者其它什么虫,反正,我觉得自己不是泥土里的虫,蚯蚓、土狗子之类。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这无边寂静,喜欢这浩渺月色,我喜欢星月满天——然而,今夜只有一枚椭圆的月亮。⑳正在我意兴阑珊时,在遥远的西南大山下的春水边上,有一盏灯,像星星落在地上。西春水在大水田边上带起一番绿意,龙一样向南进发。㉑月已向西。在茫然和模糊的夜里,居然还有一盏灯,像一瓣桃花一样神秘,像一个弹孔一样隐藏着故事,像一个故事一样埋伏着传奇……㉒但它和我一样寂寞。㉓春水边上的那盏灯并不能给我温暖和希望,我身后的那盏灯亦不能照亮我前行的路。在这片天地,在最含混不清的时候,总会有一盏灯,不是指明方向,只是给人一点亮光,不至于绝望。就像我们无休止的劳动,谈不上丰功伟业,但一定有创造。为一日三餐,为心有所系,为一生平安,我们愿意日复一日,不怨劳累,不怕麻烦,如一根灯芯插在大地之上。(有删改)【注】①欧阳杏蓬:湖南人,现居广州。文中“东干脚”是作者的故乡。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东干脚人过着规律而望不到头的生活,这是漂泊多年、与乡土渐行渐远的作者对过去的回望和检阅。B.文章写东干脚农民的日常生活,劳作是辛苦的,时间都花在田地里,透露出一种浓浓的窒息感和绝望感。C.作者笔下的乡土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山川,更是无休止的劳动所创造出的天地,是“大地之灯”的隐喻。D.全文语言质朴生动,句式参差错落,有写实与诗化的和谐交融,实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7.以下对“月光下的东干脚”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没月升,自卷烟的烟味,自斟自酌的身影,使月光下的东干脚自有一番微醺的生活味道。B.作者运用比喻,写出了月光下晒谷坪平静,衬托出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叽叽呱呱哇哇混在一起的生机。C.月光下的大地无边寂静,作者笔下的万物姿态形象又富有趣味,萌动着生命,释放着力量。D.月光遍地,东干脚结束了一天的艰苦、劳累,春水边上的灯亮着,寂寞却又含着一股坚韧。8.本文的描写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9.冯至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说:“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近一个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请分析本文中作者和故乡之间的“意味不尽的关联”。浙江省江山市江山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浙江省金华市义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抱

孙老舍难怪王老太太盼孙子呀;不为抱孙子,娶儿媳妇干吗?也不能怪儿媳妇成天着急;本来嘛,不是不努力生养呀,可是生下来不活,或是不活着生下来,有什么法儿呢!就拿头一胎说吧:自从一有孕,王老太太就禁止儿媳妇有任何操作,夜里睡觉都不许翻身。哪里知道,到了五个多月,儿媳妇大概是因为多眨巴了两次眼睛,小产了!还是个男胎。哼,他竟自死了。命该如此!现在,王少奶奶又有了喜,肚子大得惊人,看着颇象轧马路的石碾。看着这个肚子,王老太太心里仿佛长出两只小手,成天抓弄得自己怪要发笑的。王老太太可不只是祷告烧香呀,儿媳要吃活人脑子,老太太也不驳回。半夜三更还给儿媳妇送肘子汤,鸡丝挂面……儿媳妇呢也真作脸,点心就能吃二斤翻毛月饼:吃得顺着枕头往下流油,被窝的深处能扫出一大碗什锦来。孕妇不多吃怎么生胖小子呢?婆婆、儿媳、娘家妈对于此点都完全同意。婆婆这样,娘家妈也不能落后啊。她是七趟八趟来“催生”,每次至少带来八个食盒。娘家妈带来的东西越多,婆婆越觉得这是有意羞辱人;婆婆越加紧张罗吃食,娘家妈越觉得女儿的嘴亏。这样一竞争,少奶奶可得其所哉,连嘴犄角都吃烂了。收生婆已经守了七天七夜,压根儿生不下来。偏方儿,丸药,子孙娘娘的香灰,吃多了;全不灵验。到第八天头上,少奶奶疼得满地打滚。王老太太急得给子孙娘娘跪了一股香,娘家妈把天仙庵的尼姑接来念催生咒;还是不中用。收生婆施展了绝技,却一无成绩。有人说,少奶奶得上医院。王老太不同意。洋鬼子,二毛子,懂什么;王家要“养”下来的孙子,不要“掏“出来的。娘家妈也发了言,催生咒还没念完,忙什么?不敬尼姑就是看不起神仙!又耗了一点钟,少奶奶直翻白眼。王老太太眼中含着老泪,心中打定了主意:保小的不保大人。媳妇死了,再一个;孩子更要紧。她翻白眼呀,正好一狠心把孩子拉出来。告诉了收生婆,拉!娘家妈可不干了呢,孙子算老几,女儿是女儿。上医院吧。一到医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还得挂号?生孩子又不是买官米,给钱就结了,挂哪门子号,你当我的孙子是封信呢!咳,为孙子,忍了。医生来了。一见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男大夫!男医生当收生婆?我的儿媳妇不能叫男子汉给接生。这一阵还没炸完,又出来两个大汉,抬起儿媳妇就往床上放。老太太连耳朵都哆嗦开了!这是要造反呀,人家一个年青青的孕妇,怎么一群大汉来动手脚的?“放下,你们这儿有懂人事的没有?要是有的话,叫几个女的来,不然,我们走!”恰巧遇上个顶和气的医生,他发了话:“放下,叫她们走吧!”王老太太咽了口凉气,咽下去砸得心中怪热的,要不是为孙子,至少得打大夫几个最响的嘴巴。县官不如现管,谁叫孙子故意闹脾气呢。抬吧,不用说废话。果不出王老太太所料,得用手术。手术二字虽听着耳生,可是猜也猜着了,手要是竖起来,还不是开刀问斩?大夫说:孩子太大,用手术,大人小孩或者都能保全。不然,全有生命的危险。王老太太一个字没听见。掏是行不开的。“我的孙子得养出来!”娘家妈急了:“我签字行不行?”王老太太对亲家母的话似乎特别的注意:“我的儿媳妇!你算哪道?”“那么你不要孙子了?”果然有效,她半天没言语。等了不晓得多大的时候,眼看就天亮了,才掏了出来,好大的孙子,足分量十三磅!王老太太不晓得怎么笑好了,拉住亲家母的手一边笑一边刷刷的落泪。亲家母已不是仇人了,变成了老姐姐。大夫也不是二毛子了,是王家的恩人,恨不得马上赏给他一百块钱。好容易看见大夫出来了。王老太就要求媳妇和孙子出院,理由是头胎孙子要办三日宴,医生不同意,再三相劝无效后,怒道:“莫非三日宴比人命重要?”王老太确是以为办三天比人命要紧,可不便于说出来,因为娘家妈在旁边听着呢。“叫她躺着招待客人,不必起来就是了。”大夫还是不答应,“你自己看看去,她能走不能?”儿媳妇在床上放着的一张卧椅上躺着呢,脸就象一张白纸。娘家妈哭得放了声,王老太太到底心硬,只落了一半个泪,紧跟着炸了烟:“怎么不叫她平平正正的躺下呢?这是受什么洋刑罚呢?”“直着呀,肚子上缝的线就绷了。”大夫说。“那么不会用胶粘上点吗?”王老太太总觉得大夫没有什么高明主意。好吧。先把孙子抱走。回家好办三天呀。“头大的孙子,洗三不请客办事,还有什么脸活着?”“谁给小孩奶吃呢?”大夫问。“雇奶妈子!”王老太太完全胜利。到底把孙子抱出来了。王老太太抱着孙子上了汽车,一上车就打喷,一直打到家,每个喷都是照准了孙子的脸射去的。到了家,赶紧派人去找奶妈子,孙子还在怀中抱着,以便接收嚏喷。不错,王老太太知道自己是着了凉;可是至死也不能放下孙子。到了晌午,孙子接了至少有二百多个嚏喷,身上慢慢的热起来。王老太太更不肯撒手了。到了下午三点来钟,孙子烧得象块火炭了。到了夜里,奶妈子已雇妥了两个。可是孙子死了,一口奶也没有吃。王老太太只哭了一大阵;哭完了,她的老眼瞪圆了:“掏出来的!掏出来的能活吗?跟医院打官司!那么沉重的孙子会只活了一天,哪有的事?全是医院的坏,二毛子们!”(摘编自老舍《抱孙》写于1938年,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中,王老太太将抱孙愿望的落空归结于“命该如此”,这既表现了她想抱孙而不得的无奈,也为她在产子风波中的行为、态度做铺垫。B.在本次孕产事件中,医生的处置科学合理、充满智慧,但最终孩子死了,医生自己也可能惹来官司,如此安排,寄寓了作者深切的悲哀和愤慨。C.小说用喜剧的笔法写悲剧,可以淡化悲剧意味,使作品不至于“赶尽杀绝”,体现出老舍的宽厚和同情。D.老舍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件,组织成悲喜更迭的曲折情节,本文既有对当时社会观念的讽刺,也能引起读者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反思。7.有人认为,小说中“娘家妈妈”这个角色是多余的应该删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8.老舍的作品“笑中带泪”,请以本文为例,分析“笑中带泪”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体现的。(6分)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10月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黄河周立波在思想上,行装上,都有了敌后行军的准备。二十一日部队陆续到了黄河边上有的连夜过了河我们却在螅蜊峪宿营螅蜊峪是黄河西岸的一个渡口也是一个镇市沿河岸有两百家人家还不到黄河边上远远地就看见北边两张山的峭壁之间露出一片迷蒙开豁的水涯这就是历代诗人最爱歌颂的黄河这中国共产党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黄河大合唱里谱出了他的雄奇的澎湃之声的黄河。从螅蜊峪看黄河在万道灿烂的阳光之下黄河里面的无数冰雪的团块射出明亮的反光。这些冰雪的大块,浮泛在黄浊的水浪里,迅急地奔流。聊天他说原这的子年和一九四О年日本鬼子几次打到了河东在东岸的山上架起大炮轰击这好多的民房老百姓指出挨近河滩还剩几列石头墙脚的地方原是一条全被鬼子用炮轰完了依靠八路军英勇的守卫鬼子从来没有渡过河来我们和鬼子只是陕甘宁边区始终是一块干净的土地从来没有被日寇践踏今天正在渡河东去的王震将军的部队里,就有好多保卫黄河的英雄。我们挨次下了船渡船首尾一样宽不像南方船只的轻巧每船水手十一人十个人分站在两边摇两支大桨一个人掌舵船一解缆水手使劲地荡桨大声地呼唤那是一种粗犷的吼声声音那么大竟至超越了风声和波浪冲激船头的声音到了中流船在奔腾的波涛里不停地起落并且一直往下流水手们使尽力量地摇桨使尽一切力量地呼叫这和自然斗争的雄伟的场面河风吹着我们穿着大衣还冷得发颤水手们只穿着单衣,脸上的汗竟像雨点一样地滴落。到了河东的沙滩上王首道同志站在那里遥望着河西有一刻钟之久不肯走开我们我们多年的党中央的所在地——陕甘宁边区了大家都怀着依恋之情地遥望着河王同还有来他在岸挥伍分船他等亲看最一人都平安地渡过了汹涌的黄河,自己才过来。我们沿着黄河走了十里路才转入东边的山路在河边看见的第一间房子的砖墙上写着“时刻准备‘扫荡坚决保卫抗日民主根据地我记起了早晨在螅蜊峪看见有一板上展赵魁动发手业隔条一是产动一是敌斗争。在河边上我们碰见了两个农民他们都穿着蓝布棉衣和白布棉裤头上挽着干净的白提着大手榴弹的那个年轻小伙子仔细打量了我们的制服和武器于是小声地对那一位佩手枪的同伴说“咱们的人我们要他们带路他们十分高兴地走在我们的前面并且告诉我们这里是临南县的地方这里的民兵都会使用地雷每一个村庄的大路和小路都挖了雷我们怕走得远了耽误了他们自己的事情请他们回去但不料他们回去以后我们经过一个小村庄,碰到了一点麻烦。个名叫马塔的山村突然被一群孩子包围了他们手执红缨枪不让我们走,“咱们是八路军从河西来的没有带路条一个为首的孩子说“你咱们欢迎可是八路军也得有路条我们又告诉他“你们的民兵哥儿还送他说“咱不管只要路条看一看我们被阻拦着幸亏村里出来白毛巾棉衣底下胀得鼓鼓的一定是藏着武器他问什么事知道我们是从河西来的八路军以后,他叫孩子们赶快让开路,让我们前进。让给我们住。晚上,睡在炕上,我们谈起了今天在黄河岸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张米贵是一大队的一个战士他是山西临南的一个贫民参加八路军已经有七年住在临南的他的母亲张老婆今年六十一岁了三天以前她知道儿子要从陕甘宁边区过河经的家门上前方去打日寇她拄着一根拐杖来到螅蜊峪对岸的黄河边上等了三天。她不知儿子会从哪里过河来但是她相信一定能够看见他今天她真看见儿子了她没有要方去没有要他回家去只是流眼泪说不出话来张米贵抱着枪伴着她坐了一会,要她好好地保重并且说自己会很快地回家那时他要带了枪回来打兔子给她吃他不敢多看母亲的流泪的眼睛因为害怕自己会难过最后他站起来说“打日本鬼子打那些害民的反动派,是大事。妈,你回去吧。”于是,他赶快走开,怕她看见自己的眼睛。他别了母亲赶上队伍把一切经过报告了班长从家门经过他没有回家。(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者视觉听,河远、河亲历角描写河象,在表黄两岸的险恶和渡过黄河的艰难。B.甘边区仅是中的所地也是日民根地,大军一生产一争,保家卫国,积极抗日。到我们“名叫马塔的山村突然被一群孩子包围了突出了村民组织的严密,发动群众能够有效地防范敌人。D.中述了者在日争时一行军的所所,结上以踪经,所纬,二者交织成文章主体。7.文章为什么以“黄河”为题?请简要分析。(6分)8.文章结尾写张米贵母亲看他这件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徙汪曾祺先生名鹏,字北溟。家世业儒。尝受业于邑中名士谈甓渔,为谈先生之高足。谈先生说:“高氏有子矣,北溟之鹏终将徙于南溟。”果然,高先生在十六岁的时候,高高地中了一名秀才。众人说:高家的风水转了。不想,第二年就停了科举。废科举,兴学校,这个小县城里增添了几个疯子。有一姓徐的呆子,穿着油腻的长衫,一边走,一边念。念到曾经业师浓圈密点的得意之处,摇头晃脑,昂首向天,面带微笑,如醉如痴。一直念到两颊绯红,双眼出火,口沫横飞,声嘶气竭。长歌当哭,其声冤苦。他这样哭了几年,一口气上不来,死在街上了。高北溟坐在百年老屋之中,常常听到徐呆子从门外哭过来,哭过去。他恍恍惚惚觉得,哭的是他自己。功名道断,高北溟怎么办呢?头二年,谈先生还没有死。有人求谈先生的文字,碑文墓志,寿序挽联,谈先生都推给了高先生。所得润笔,尚可鬻粥。谈先生寿终,高北溟缌麻服孝,尽礼致哀,写了一篇长长的祭文,泣读之后,忧心如焚。他也曾像祖父和父亲一样,开设私塾教几个小小蒙童,教他们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然而除了少数极其守旧的人家,都已经把孩子送进学校了。他也曾挂牌行医看眼科。谈老先生的祖上本是眼科医生,他也给高鹏讲过平热泻肝之道,可是城里近年害眼的不多。文章不能锅里煮,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家四口,每天至少要半升米下锅,如之何?如之何?有一个平素很少来往的世交沈石君来看他。沈石君比高北溟大几岁,也曾跟谈老先生读过书,开笔成篇以后,到苏州进了书院。书院改成学堂,革命、“光复”……他就成了新派,多年在外边做事。他有志办教育,在省里当督学,他劝高北溟去读两年简易师范,取得一个资格,教书。读师范是被人看不起的。师范生被人称为“师范花子”,但这在高北溟这里是一条可行的路。简师只有两年,一晃也就过去了。简师毕业,高先生在“五小”任教。高先生教书是认真的,讲课、改作文,郑重其事,一丝不苟。同事起初对他很敬重,渐渐地在背后议论起来,说这个人的脾气很方。高先生落落寡合,不苟言笑,不爱闲谈,不喜交际。他按时到校,到教务处和大家略点一点头,拿了粉笔、点名册就上教室。下了课就走。有时当中一节没有课,就坐在教务处看书。高先生家的春联都是自撰的,逐年更换。都是述怀抱、舒愤懑的词句,全城少见。这年是辛未年,板门上贴的春联嵌了高先生自己的名字:辛夸高岭桂未徙北溟鹏也许这是一个好兆头,未徙者将徙也。第二年,高北溟竟真的徙了。这县里有一个初级中学,办得不好。教育局局长下决心对这个学校进行改组。恰好沈石君在家闲居,地方上人挽他出山来掌初中。沈石君再三推辞,禁不住不断有人踵门劝说,也就答应了。他只提出一个条件:所有教员,由他决定。教育局局长沉吟了一会儿,说:可以。国文教员,他聘了高北溟。许多人都感到意外。高先生自然欣然同意。他谈了一些他对教学的想法,沈石君认为很有道理。高先生要求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他,是白费;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是徒劳。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看到他是不是一月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其深浅。他说当初谈老先生就是这样教他的。他要求在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他非常重视作文。他说学国文最终的目的,是把文章写通。他说,作文要如驶船,撑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不能像驴转磨,走了三年,只在磨道里转。在县立初中读了三年的学生,大部分文字清通,知识丰富,他们在考高中,甚至日后在考大学时,国文分数都比较高,是高先生给他们打下的底子。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文学,为人正直仁爱。教室里响起了高唱校歌的声音。校歌由高北溟先生作词。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高唱着。瓦片和树叶都在唱。高先生的家也搬了。搬到老屋对面的一条巷子里。高先生用历年的积蓄,买了一所小小的四合院。房屋虽也旧了,但间架砖木都还结实。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很是幽静。(摘编自《汪曾祺全集》)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采用人物传记的写法,介绍小说的主要人物,简洁明了。并引用谈先生的评论,表达了作者对这一人物的情感态度。B.多处运用比喻手法,“如同注水入瓶”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比作注水入瓶,取喻自然贴切、生动形象。C.沈石君对高鹏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劝说他去读师范,后聘他做国文教员,正是有沈石君的引导,才让他避免了同徐呆子一样的结局。D.小说以景作结,最后一段描写了高先生的小小四合院之景,营造了幽静的意境,更衬托出人物淡雅的情致,引人深思,余味无穷。7.关于文中刻画徐呆子这个人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展现当时的社会风貌,揭示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徐呆子是科举时代求取功名的代表,科举废止,许多像徐呆子一样求取功名的人或疯或死,这就是高鹏生活的时代背景。B.衬托高鹏的心理。高鹏听到门外徐呆子的哭声,“恍恍惚惚觉得,哭的是他自己”,这也表现了高鹏在科举废止而断了前程时,对未来的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C.与高鹏形成对比,突出了高鹏的形象。科举废止,徐呆子失去上进的路,就此疯了死了,而高鹏不惧“被人看不起”,报考师范,做了小学教师,两相对照,更突出了高鹏的理性选择。D.揭示小说的主题。徐呆子的故事,真实地写出了求取功名是当时读书人唯一的出路,出路断了,很多读书人就没了生路,或疯或死,从而批判了当时社会对读书人的摧残。8.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刻画高鹏,使这一人物形象鲜明而丰满。请结合文本概括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6分)9.诗化小说是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一个产物,这一类小说具有散文和诗的某些特征。请结合本文分析诗化小说的特点。(6分)6.(3分)答案C【解析】C项“才让他避免了同徐呆子一样的结局”分析不当。高北溟和徐呆子性格不同,面对人生困境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废科举后,高先生采取了开设私塾、挂牌行医看眼科等行动来应对困境。所以高先生不会有和徐呆子一样的结局。7.(3分)答案D【解析】D项“有一姓徐的呆子……死在街上了”,徐呆子的死可怜又可鄙,通过对徐呆子的丑态和死的描绘,有力地批判了迂腐僵化的思维,突出了与时俱进的主题。8.(6分)①富有文才。②知恩图报。③善于变通。④做事认真。⑤为人正直。=6\*GB3⑥胸怀抱负。【解析】从“有人求谈先生的文字,碑文墓志,寿序挽联,谈先生都推给了高先生”可见谈先生非常认可他的文才。从“谈先生寿终,高北溟缌麻服孝,尽礼致哀,写了一篇长长的祭文,泣读之后,忧心如焚”可见他感激谈先生对他的帮助,是个知恩图报之人。从废科举功名路断后他“开设私塾”“挂牌行医看眼科”,后又读被人看不起师范,“但这在高北溟这里是一条可行的路”,可见他面对困境,善于变通。从“高先生教书是认真的,讲课、改作文,郑重其事,一丝不苟”可见他做事认真。从“同事起初对他很敬重,渐渐地在背后议论起来,说这个人的脾气很方”可见他为人正直。从“高先生家的春联都是自撰的,逐年更换。都是述怀抱、舒愤懑的词句”可见他胸怀抱负。(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9.(6分)①情节淡化。小说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生动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震动。②文辞高雅,如“长歌当哭,其声冤苦”“泣读之后,忧心如焚”。诗一样的语言,颇具抒情性,便于表现知识分子的生活。③小说叙事简洁,节奏舒缓。全文围绕高鹏这一主要人物来选材,但叙述过程都很简洁,往往几句话就完成叙述,转换到下一件事情的叙述上了。④景物描写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如最后对四合院的描写,衬托人物的品性。(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哈拉哈河(节选)李青松向西向西向西。偏北偏北偏北。拐拐拐。向北向北向北。偏西偏西偏西。——哈拉哈河。哈拉哈,不是哈哈哈。哈拉哈——蒙古语,屏障之意。哈拉哈河的河水坚韧、寡言、无畏,能清除一切阻塞它的东西。即便是岩石,即便是倒木,即便是泥沙。在阿尔山林区,哈拉哈河有两条,地上一条,地下一条。地上的是我们能够看得见的,清澈平缓,鱼翔浅底。地下的,是我们看不见却能感觉到的,神秘莫测,沉默不语。它布局巧妙,层次分明。那些蓄水的湖泊,比如达尔滨湖、杜鹃湖、仙鹤湖、鹿鸣湖、天池、乌苏浪子湖也是哈拉哈河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久旱不涸,久雨不溢。地上河的河水突然上涨和下降,都是地下河的暗劲儿呈现的异象。河对岸的森林一望无际,森林固定着两岸的山体。阻止任性的沟壑随意改变方向,防止浅根的植被剥离山体。森林也在不断地修复残破的地表,缝缀撕裂的生态,拼接断折的筋骨。森林里充满生命的律动。松鼠是森林里的精灵。它那漂亮的尾巴飘飘然,轻巧灵活,光亮闪闪,妩媚动人。它脚爪尖细,行动迅疾,身影转瞬即逝。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根倒木到另一根倒木,从一个树洞到另一个树洞。它一刻也停不下来,挖着,啃着,咬着,嚼着,总是在折腾。它是快乐幸福的。松鼠本性惧水,但哈拉哈河两岸的松鼠泅水本领超强。从此岸到彼岸,抑或从彼岸到此岸,松鼠就抱着一块桦树皮跳进河里,用尾巴当桨,左右!左右!左右!顷刻间就划到对岸。有风的日子,它就御风而渡。尾巴直立水面上,分明就是风帆呀,挺着挺着挺着,一摆一摆一摆,甚是有趣。哪里河段宽,哪里河段窄,哪里河段水流急,哪里河段水流缓,松鼠清清楚楚。三九严寒,滴水成冰,北方的河流皆封冻了。而哈拉哈河的阿尔山河段,不但不结冰,河面上还浮生着腾腾的热气。很多野猪、狍子跑来取暖。这一段不冻河长四十里。因了这条河,阿尔山的冬天则是另一番景象了。突然,一声炮响炸碎了哈拉哈河的幻境。1939年5月至9月间,在哈拉哈河畔诺门罕曾经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争,也称“诺门罕战役”。在七平方公里的战场上,苏联军队与日本军队的近千辆坦克和装甲车相互厮杀,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烟尘弥漫。苏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改变了当时的世界局势。而其惨烈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凶猛的炮声一停,河面上漂浮的,除了人的尸体,尽是鱼,有哲罗鱼、鲤鱼、鲢鱼、华子鱼等。战争摧毁了人性,也摧毁了河流里的生命。治愈创伤的唯有时间。治愈了自然,也就恢复了自然。1949年冬天,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刚刚解放,国家急需木材进行经济建设,阿尔山林务分局成立。一声令下:开发林区。采伐队开进苏呼河施业区,以沟为作业点建立了采伐铺。据当时伐木人邓林生回忆,每个采伐铺有一名队长,一名记账员,一名检尺员,数十名采伐工。伐木工具是快马子锯,伐木作业时两人对坐拉,嚓——!嚓——!嚓——!嚓——!锯末子从锯口吐出来,弥漫着木脂的香味。随着一声:“顺山倒啦——!”轰的一声巨响,大树就躺在了地上。锯掉梢头,锯掉枝权,锯掉疤痢节子,就是通直可用的木材了。河岸上选平坦的场地,作为楞场,把造好的木材,集中到这里归楞,准备流送,通过苏呼河进入哈拉哈河流,送到阿尔山林务分局伊尔施贮木场。再经过检尺、打码、编号、造册,这些木材就成了国家计划供应的物资了。在伊尔施经统一调配,装上汽车和火车运往全国各地。有数据记载,阿尔山林务分局新中国成立初期流送木材产量是——1950年,28130立方米;1951年,2900立方米;1952年,30810立方米;1953年,3100立方米。“在森林里,最可靠的东西只有斧子和锯。”——这是早年间,阿尔山林区流传的一句话。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砍伐之后,斧子和锯也靠不住了。光荣消歇。哈拉哈河沉默不语。也许,沉默也是一种忧伤。若干年前,阿尔山林区就告别了伐木时代,进入了全面禁伐时期。伐木人变成了种树人和护林人。哈拉哈河似乎有话要说。然而,它没有说。黎明睁开了眼睛。在无奈和困惑中,林区人开始认真而理智地审视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森林了。不应把森林看成是木材制造厂,而应视为土地、植物和动物的融合,是持久的生命共同体。它是河流的源泉,也是生命的源泉。人类在反思自身与森林的关系中,不断调整着自身对森林的认识和行为。春去春又来。正是凭借美的力量,灵魂得以存活,并且生生不息。林区大禁伐后,寂静取代了喧嚣。而那些能量积蓄已久的根,在哈拉哈河的滋润下睁开新绿的眼睛,并用力拱出地面,占据着一方属于自己的空间。哈拉哈河上起雾了。渐渐地,雾吞噬了森林。然而,终究还是森林吞噬了雾。哈拉哈河向西奔流。向西向西向西。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比起自然来,人类的风风雨雨、功过是非,不过是哈拉哈河里的几朵浪花而已。也许,文明是可以取代的,然而,自然是永远不可征服的。哈拉哈河,向西向西向西,在阿尔山林区三角山北部流出国境,进入蒙古国,拐拐拐,向北向北向北,偏西偏西偏西,流入贝尔湖,歇口气,稳稳神,流出,继续向北,最后经乌尔逊河,汇入达赉湖。至此,才算画上了句号。这是一条多么有归属意识的河呀——流出去,是为了流回来。是的,它居然义无反顾地流回来了。有多少河,滚滚滔滔,一去不返啊!哈拉哈河,承载着时间和传奇,奔流不息。(发表于《人民文学》2020年第5期,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对松鼠的描写具体生动,写出了松鼠的轻巧灵活,体现了“森林里的精灵”的特点,同时也是“森林里充满生命的律动”的代表。B.哈拉哈河能做到“久旱不涸,久雨不溢”,一则因为有地上地下两条河,二则因为分布有众多蓄水湖泊。C.“七平方公里的战场”写战场之小,“近千辆坦克和装甲车相互厮杀”写战争之激烈,表达了本文反战的思想主题。D.文中写伐木作业的语段,拉锯、流送、检尺、打码、编号、造册,写出了伐木过程的井然有序。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按时间顺序写“诺门罕战役”和“林区伐木”,既是写哈拉哈河的人类活动史,其实也是写这条河流的生态变化史。B.文中多处使用数字,如“四十里”“近千辆”“一名”“数十名”“28130立方米”等,都给读者带来震撼的效果。C.“一声令下:开发林区”独立成段,既表明当时国家建设对木材的急需程度,也暗示林区生态将遭到破坏。D.文章开头和结尾用到几个完全相同的句子,既写出了哈拉哈河的流向特点,也使文章结构具有前后照应之美。8.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深层意蕴。9.有评论家读了本文,说感受到“一次现象级的语言魅力的冲击”,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语言之美的。【答案】6.C7.B8.①“雾吞噬了森林”象征人类行为对森林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②“然而,终究还是森林吞噬了雾”指禁伐后,森林最终会慢慢恢复,自然有自我修复的本领,人类只能对自然造成短暂的影响,自然是永远不可征服的。9.①用词上,“向西向西向西。偏北偏北偏北。拐拐拐。向北向北向北。偏西偏西偏西”(或者“挺着挺着挺着,一摆一摆一摆”),反复和叠字交替运用,加深句势的张力,使语言产生动态的美感,也写出哈拉哈河特殊流向(或者松鼠灵动的形象)。

②句式上,多用短句,句式活泼灵动,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

③手法上,大量拟人的运用,如“哈拉哈河的河水坚韧、寡言、无畏”“哈拉哈河沉默不语”“流入贝尔湖,歇口气,稳稳神,流出”“它居然义无反顾地流回来了,生动写出了哈拉哈河面对各种打击时坚忍的特点,写出了它在流动中的从容与坚持。

④风格上,口语化的特点,如“哪里河段宽,哪里河段窄……”,“哈拉哈河依然在流,哈拉哈河依然是哈拉哈河,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似与人拉家常的口语,注重文字的质朴明快,营造出亲切活泼的氛围。(或者拟声词的使用,如“嚓!嚓!嚓!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锯木头的声响,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表达了本文反战的思想主题”错误,依据“森林也在不断地修复残破的地表,缝缀撕裂的生态,拼接断折的筋骨。森林里充满生命的律动”“人类在反思自身与森林的关系中,不断调整着自身对森林的认识和行为”“比起自然来,人类的风风雨雨、功过是非,不过是哈拉哈河里的几朵浪花而已。也许,文明是可以取代的,然而,自然是永远不可征服的”等可知本文的思想主题不在于对战争的认识,而是关注自然界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平稳关系。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都给读者带来震撼的效果”错误,其中“一名”“数十名”并不具备这一效果。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①依据“一声令下:开发林区。……数十名采伐工”“伐木工具是快马子锯,伐木作业时两人对坐拉,嚓——!嚓——!嚓——!嚓——!锯末子从锯口吐出来,弥漫着木脂的香味”“哈拉哈河沉默不语。也许,沉默也是一种忧伤”等可知“雾吞噬了森林”象征人类的大量砍伐行为对森林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②依据“阿尔山林区就告别了伐木时代,进入了全面禁伐时期。伐木人变成了种树人和护林人”“不应把森林看成是木材制造厂,而应视为土地、植物和动物的融合,是持久的生命共同体。它是河流的源泉,也是生命的源泉。……而那些能量积蓄已久的根,在哈拉哈河的滋润下睁开新绿的眼睛,并用力拱出地面,占据着一方属于自己的空间”等可知“然而,终究还是森林吞噬了雾”指禁伐后,森林最终会慢慢恢复,自然有自我修复的本领,人类只能对自然造成短暂的影响,自然是永远不可征服的。【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品味文本语言艺术艺术的能力。①用词上,哈拉哈河“向西向西向西。偏北偏北偏北。拐拐拐。向北向北向北。偏西偏西偏西”,突出了哈拉哈河的特征,也写出哈拉哈河特殊流向;松鼠“左右!左右!左右!”“挺着挺着挺着,一摆一摆一摆”,突出了松鼠的特征,表现灵动的形象。这些反复和叠字交替运用,突出哈拉哈河和松鼠的特征,起到强调作用,加深句势的张力,使语言产生动态的美感。②句式上,依据“久旱不涸,久雨不溢”“它那漂亮的尾巴飘飘然,轻巧灵活,光亮闪闪,妩媚动人”“挖着,啃着,咬着,嚼着,总是在折腾”“每个采伐铺有一名队长,一名记账员,一名检尺员,数十名采伐工”“进入蒙古国,拐拐拐,向北向北向北,偏西偏西偏西,流入贝尔湖,歇口气,稳稳神,流出,继续向北,最后经乌尔逊河,汇入达赉湖”等可知文章多用短句,句式活泼灵动,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③手法上,依据“哈拉哈河的河水坚韧、寡言、无畏”“哈拉哈河沉默不语”“哈拉哈河似乎有话要说。然而,它没有说”“流入贝尔湖,歇口气,稳稳神,流出”“它居然义无反顾地流回来了”,大量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哈拉哈河比做人,运用“坚韧、寡言、无畏”“沉默不语”“有话要说”“歇口气,稳稳神”“义无反顾”等词生动写出了哈拉哈河面对各种打击时坚忍的特点,写出了它在流动中的从容与坚持。④风格上,依据“哪里河段宽,哪里河段窄,哪里河段水流急,哪里河段水流缓,松鼠清清楚楚”,“哈拉哈河依然在流,哈拉哈河依然是哈拉哈河,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歇口气,稳稳神”等可知文章运用了似与人拉家常的口语,注重文字的质朴明快,营造出亲切活泼的氛围。依据“嚓——!嚓——!嚓——!嚓——!”可知文章拟声词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锯木头的声响,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浙江省杭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大地之灯欧阳杏蓬①①日出的时候,地里的庄稼汉们已经汗湿鬓角,头发短的,脑顶子上已经闪出了微薄亮光,背上的衣服也湿了一片,贴在后背上。东干脚的农民,不喜欢戴草帽。尤其是男人,不仅不戴草帽,汗巾也不会备一块。汗润湿了衣裳,牵扯了行动,索性脱了衣服,光着上身,什么蚊虫尘土,随便。女人讲究些,年纪大点,戴一顶黑顶黄边的棕丝斗笠,在高粱地里、玉米地里、红薯地里,忘乎所以地挥动双手。年纪轻点,顶一块带着绺子的绿花白汗巾,偶尔捋起垂在胸前的一角擦擦脸,脸上是细细密密的汗珠子。②日落的时候,太阳像卡在了西山的平顶上。苍茫之中,一片通红,要把山顶半边天熔化。夕暮下的大地,染了一层淡黄的夕光。天上鳞状的、片状的、絮状的、肉瘤状的、不可名状的云,像烧红的铁。云间的阳光像金光,道道射出来,还没落下,在半空里就消逝殆尽,把天空的瓦蓝衬托得更为深远。夜幕苍黄,人们在地头收捡工具,不忘回头看看村庄,机耕路上、阡陌上、村口晒谷坪上,见不着一个人影。庄稼地边土坡下的田野,已经完全被山阴和暮色笼罩,绿色已经染了夜色,一潭死水般乌青。③太阳落山,最肆无忌惮的,是蚊子。在地里干活的人受了蚊虫的侵扰,干不成活了,不甘地回头看一眼庄稼地,才轻缓地往水田方向走去。④农民的算计,不是在地里,就是在田里。⑤农民的时间,不是在地里,就是在田里。⑥农民遵循着自然规律,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直到归土前,还在想着一年的庄稼,还一门心思扑在作物上,还一门心思想着饭碗,没有所谓的诗和远方,心头在乎的只是春播秋收和温热的一日三餐。⑦东干脚,是农民用了几代人在南岭山区扎下的一个楔子。⑧这个小盆地四围都是山。北面的阳明山余脉像个“人”字,左边一撇撇在了西边,像一条蛇逶迤,也像牛背脊一样平实,直接撇到了宁远县城北面的仁河,与南面九疑山的北向余脉相撞,撞出了县城那块谷地。东边的山是“人”字的那一捺,也是阳明山的余脉,直接捺到了新田的武当山。捺到几公里之外的朱家山,用一座不长寸草的岩峰做了总结之后,再往东就是适合杉木生长的黄土岭。⑨东边的东春水,西边的西春水,隔着一片二十几里的山地,泛着波光,向着南边的阳明山余脉奔流。它们在流过这片大地之后,在南边山尾名曰“五百亩”的地方相会,之后舍掉了春水之名,成了“仁河”,继续向南汇入潇水。两河之间,村庄、水田、庄稼地、道路、阡陌交织,这片天地里的十数万人口,靠山靠水,悄悄默默,生生不息。⑩山不巍峨,却层层叠叠。河不滔滔,却弯弯曲曲。山是那么坚硬,水是那么微弱。唯有这里的人,不屈不挠。烟火味道在天底下弥散开来,悲凉与温润交替,希望与四季纠缠。蝼蚁一般的人前赴后继,咬着牙关洒着心血,推着生活向前。⑪我是惧怕白天的。⑫白天的劳动无止无休。除了田里除草施肥耕种收割,地里也是刨挖不尽。偶尔抬起头,看到的是庄稼,是山林,空气含含糊糊得裹人,让人有种莫名的窒息感。⑬黄昏也不得闲。踩着暮光回家,挑着猪草,或搂着柴草。回屋,鸡鸭猫狗猪,都要伺候。点灯,在厨房、杂屋、猪圈一顿忙,鼎锅的米饭熟了,灯也搬到堂屋中间的饭桌上,一家人看向灯时,一天的事情才算清了。⑭男人吃完饭,会在大门口的石墩子上歇歇脚,默默然卷上一根烟,对着月亮消遣。爱喝酒的大伯父,把小酒桌搬到门口的空地上,省了灯油,趁着月光,一个人自斟自酌,一个人叹息,一个人咂摸。其他喜欢饭后闲聊的人,有的洗澡了才赶往晒谷坪,有的还轮不上洗澡,摸上一条澡帕,一边走一边挥着赶蚊子,赶向晒谷坪,来“打话平伙”(聊天)。⑮月光里的晒谷坪铺满月辉,柔柔的,像极了一个水波平静的池塘。人凑在晒谷坪边缘,或坐着、或蹲着,或站着,像极了蛙或鸭。闲话之后,人人皆自还家,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叽叽呱呱哇哇混在一起,像汹涌春潮般覆盖过来。⑯门外遍地月光。放眼望去,大地像个无边的湖面。四边的山岭,像码头,堆满了盖了篷布的货物。那些模模糊糊的村子,大大小小,像泊在湖边一动不动的船。田野中间的苦楝树,像水文标志杆。村前的石板路,像铁甲,闪着清冷的光。草丛里,蝈蝈、土狗子已经一声响一声断,要打烊了。稻田里,田埂上,青蛙偶然会叫一声,像往湖里投下了一颗石子,响了一声,没有回应,也偃旗息鼓了。⑰龙溪河从柳林里出来,过了桥底,在桥前的滩头铺了一滩闪闪的银光,哗哗地,奔向春水,潇湘。河水的浪花像白杨树在风里翻动着银叶子。⑱附近的庄稼地鬼影瞳瞳,我屋子里的那盏油灯,像鬼央眼的星星一样微弱幽远。⑲我像一只孤独的虫,瓢虫、椿牛,或者其它什么虫,反正,我觉得自己不是泥土里的虫,蚯蚓、土狗子之类。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这无边寂静,喜欢这浩渺月色,我喜欢星月满天——然而,今夜只有一枚椭圆的月亮。⑳正在我意兴阑珊时,在遥远的西南大山下的春水边上,有一盏灯,像星星落在地上。西春水在大水田边上带起一番绿意,龙一样向南进发。㉑月已向西。在茫然和模糊的夜里,居然还有一盏灯,像一瓣桃花一样神秘,像一个弹孔一样隐藏着故事,像一个故事一样埋伏着传奇……㉒但它和我一样寂寞。㉓春水边上的那盏灯并不能给我温暖和希望,我身后的那盏灯亦不能照亮我前行的路。在这片天地,在最含混不清的时候,总会有一盏灯,不是指明方向,只是给人一点亮光,不至于绝望。就像我们无休止的劳动,谈不上丰功伟业,但一定有创造。为一日三餐,为心有所系,为一生平安,我们愿意日复一日,不怨劳累,不怕麻烦,如一根灯芯插在大地之上。(有删改)【注】①欧阳杏蓬:湖南人,现居广州。文中“东干脚”是作者的故乡。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东干脚人过着规律而望不到头的生活,这是漂泊多年、与乡土渐行渐远的作者对过去的回望和检阅。B.文章写东干脚农民的日常生活,劳作是辛苦的,时间都花在田地里,透露出一种浓浓的窒息感和绝望感。C.作者笔下的乡土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山川,更是无休止的劳动所创造出的天地,是“大地之灯”的隐喻。D.全文语言质朴生动,句式参差错落,有写实与诗化的和谐交融,实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7.以下对“月光下的东干脚”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没月升,自卷烟的烟味,自斟自酌的身影,使月光下的东干脚自有一番微醺的生活味道。B.作者运用比喻,写出了月光下晒谷坪平静,衬托出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叽叽呱呱哇哇混在一起的生机。C.月光下的大地无边寂静,作者笔下的万物姿态形象又富有趣味,萌动着生命,释放着力量。D.月光遍地,东干脚结束了一天的艰苦、劳累,春水边上的灯亮着,寂寞却又含着一股坚韧。8.本文的描写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9.冯至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说:“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近一个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请分析本文中作者和故乡之间的“意味不尽的关联”。【答案】6.B7.B8.①日出劳作场景具有画面感。运用外貌、动作和细节描写,写出日出时农民劳作的火热场景,表现农民的辛勤耕耘。②日落而息场景具有画面感。运用动作描写、小场景叠加等,真实再现了结束农事后东干脚农民简单又充实的生活。③自然风景描写具有画面感。如第2段,运用视觉描写、比喻修辞、色彩点缀等,生动地描绘出日落时暮色下天空大地的多姿多彩;又如第8-10段,运用空间转换、比喻、拟人的修辞,准确地呈现出东干脚的山水姿态;再如第15-17段,运用堆叠的比喻、动静结合等,将月色下的事物一一生动呈现,晕染出月色下大地的静谧等。9.①作者与故乡的景的关联。坚硬的山、微弱的水、遍地的月光等自然风景,是作者回忆中东干脚的生活背景和底色。②作者与故乡的物的关联。故乡的“灯”映照着东干脚的生活,也是作者成长的见证,是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追忆。③作者与故乡的人的关联。故乡的农民勤劳不息,不屈不挠,寄寓了作者对劳动创造的赞美,对平凡生活的讴歌。④作者与故乡的关联。故乡是作者旅居漂泊生活中的慰藉和力量来源,寄寓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乡土的缅怀和眷恋。【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赏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的能力。B.“透露出一种浓浓的窒息感和绝望感”说法有误。结合原文“农民遵循着自然规律,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直到归土前,还在想着一年的庄稼,还一门心思扑在作物上,还一门心思想着饭碗,没有所谓的诗和远方,心头在乎的只是春播秋收和温热的一日三餐”可知,这里的农民有的是满足感,而非绝望感。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艺术技巧的能力。B.“衬托出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叽叽呱呱哇哇混在一起的生机”说法有误。“月光下晒谷坪的平静”与“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叽叽呱呱哇哇混在一起的生机”两者之间并无衬托关系。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描写手法的能力。原文第一段描述的是日出后乡村农人的劳作场景,其中“地里的庄稼汉们已经汗湿鬓角,头发短的,脑顶子上已经闪出了微薄亮光,背上的衣服也湿了一片,贴在后背上”“女人讲究些,年纪大点,戴一顶黑顶黄边的棕丝斗笠”是对庄稼汉和女人们的外貌描写。“汗润湿了衣裳,牵扯了行动,索性脱了衣服,光着上身,什么蚊虫尘土,随便”“忘乎所以地挥动双手”“顶一块带着绺子的绿花白汗巾,偶尔捋起垂在胸前的一角擦擦脸”则是对他们的行动描写。除此之外,该段还有“脸上是细细密密的汗珠子”等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写出日出时农民劳作的火热场景,表现农民的辛勤耕耘。原文第二段中,“夜幕苍黄,人们在地头收捡工具,不忘回头看看村庄,机耕路上、阡陌上、村口晒谷坪上,见不着一个人影”“在地里干活的人受了蚊虫的侵扰,干不成活了,不甘地回头看一眼庄稼地,才轻缓地往水田方向走去”是对庄稼人们休息时的动作描写。而“日落的时候,太阳像卡在了西山的平顶上……在半空里就消逝殆尽,把天空的瓦蓝衬托得更为深远”这部分,则是对日落这一独特场景的具体描写。这些描写,真实再现了结束农事后东干脚农民简单又充实的生活。此外,文中还充满大量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如第2段中,“不可名状的云,像烧红的铁”“一潭死水般乌青”的比喻修辞,“苍茫之中,一片通红,要把山顶半边天熔化。夕暮下的大地,染了一层淡黄的夕光”“绿色已经染了夜色”的色彩点缀等所展现的出的日落时暮色下天空大地的多姿多彩;第8-10段中,“北面的阳明山余脉……”“直接撇到了宁远县城北面的仁河,与南面九疑山的北向余脉相撞,撞出了县城那块谷地”等的空间转换,“像一条蛇逶迤,也像牛背脊一样平实”“蝼蚁一般的人前赴后继”的比喻,“左边一撇撇在了西边”“撞出了县城那块谷地”的拟人所呈现出的东干脚的山水姿态;第15-17段中,“像极了一个水波平静的池塘”“像极了蛙或鸭”“像汹涌春潮般覆盖过来”“像码头,堆满了盖了篷布的货物”等的一系列比喻堆叠,“月光里的晒谷坪铺满月辉,柔柔的,像极了一个水波平静的池塘”“田里的各种蛙鸣虫叫叽叽呱呱哇哇混在一起,像汹涌春潮般覆盖过来”的动静结合,将月色下的事物一一生动呈现,晕染出月色下大地的静谧等。【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文中,作者对故乡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两个部分,一个是作者所见的景,一个是故乡里的人。对于故乡的景,根据“东边的山是‘人’字的那一捺,也是阳明山的余脉,直接捺到了新田的武当山”“两河之间,村庄、水田、庄稼地、道路、阡陌交织”“山不巍峨,却层层叠叠。河不滔滔,却弯弯曲曲。山是那么坚硬,水是那么微弱”可知,作者文中所描绘的坚硬的山、微弱的水、遍地的月光等自然风景,其实都是作者回忆中东干脚的生活背景和底色,是这片土地上千百年不变的独特风景。根据原文“点灯,在厨房、杂屋、猪圈一顿忙,鼎锅的米饭熟了,灯也搬到堂屋中间的饭桌上,一家人看向灯时,一天的事情才算清了”“春水边上的那盏灯并不能给我温暖和希望,我身后的那盏灯亦不能照亮我前行的路。在这片天地,在最含混不清的时候,总会有一盏灯,不是指明方向,只是给人一点亮光,不至于绝望”可以看出,在作者的成长历程中,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物——“灯”,映照着东干脚的生活,也是作者成长的见证,是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作者一开头便集中笔墨描写日出日落时分家乡人们的劳动休息生活。而根据原文“这片天地里的十数万人口,靠山靠水,悄悄默默,生生不息”“唯有这里的人,不屈不挠。烟火味道在天底下弥散开来,悲凉与温润交替,希望与四季纠缠。蝼蚁一般的人前赴后继,咬着牙关洒着心血,推着生活向前”可知,千百年来,故乡的人们一直都是这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这里,故乡的农民勤劳不息,不屈不挠,寄寓了作者对劳动创造的赞美,对平凡生活的讴歌。根据文章结尾“就像我们无休止的劳动,谈不上丰功伟业,但一定有创造。为一日三餐,为心有所系,为一生平安,我们愿意日复一日,不怨劳累,不怕麻烦,如一根灯芯插在大地之上”可以看出,在作者眼中,故乡还是作者旅居漂泊生活中的慰藉和力量来源,寄寓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乡土的缅怀和眷恋。浙江省江山市江山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浙江省金华市义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抱

孙老舍难怪王老太太盼孙子呀;不为抱孙子,娶儿媳妇干吗?也不能怪儿媳妇成天着急;本来嘛,不是不努力生养呀,可是生下来不活,或是不活着生下来,有什么法儿呢!就拿头一胎说吧:自从一有孕,王老太太就禁止儿媳妇有任何操作,夜里睡觉都不许翻身。哪里知道,到了五个多月,儿媳妇大概是因为多眨巴了两次眼睛,小产了!还是个男胎。哼,他竟自死了。命该如此!现在,王少奶奶又有了喜,肚子大得惊人,看着颇象轧马路的石碾。看着这个肚子,王老太太心里仿佛长出两只小手,成天抓弄得自己怪要发笑的。王老太太可不只是祷告烧香呀,儿媳要吃活人脑子,老太太也不驳回。半夜三更还给儿媳妇送肘子汤,鸡丝挂面……儿媳妇呢也真作脸,点心就能吃二斤翻毛月饼:吃得顺着枕头往下流油,被窝的深处能扫出一大碗什锦来。孕妇不多吃怎么生胖小子呢?婆婆、儿媳、娘家妈对于此点都完全同意。婆婆这样,娘家妈也不能落后啊。她是七趟八趟来“催生”,每次至少带来八个食盒。娘家妈带来的东西越多,婆婆越觉得这是有意羞辱人;婆婆越加紧张罗吃食,娘家妈越觉得女儿的嘴亏。这样一竞争,少奶奶可得其所哉,连嘴犄角都吃烂了。收生婆已经守了七天七夜,压根儿生不下来。偏方儿,丸药,子孙娘娘的香灰,吃多了;全不灵验。到第八天头上,少奶奶疼得满地打滚。王老太太急得给子孙娘娘跪了一股香,娘家妈把天仙庵的尼姑接来念催生咒;还是不中用。收生婆施展了绝技,却一无成绩。有人说,少奶奶得上医院。王老太不同意。洋鬼子,二毛子,懂什么;王家要“养”下来的孙子,不要“掏“出来的。娘家妈也发了言,催生咒还没念完,忙什么?不敬尼姑就是看不起神仙!又耗了一点钟,少奶奶直翻白眼。王老太太眼中含着老泪,心中打定了主意:保小的不保大人。媳妇死了,再一个;孩子更要紧。她翻白眼呀,正好一狠心把孩子拉出来。告诉了收生婆,拉!娘家妈可不干了呢,孙子算老几,女儿是女儿。上医院吧。一到医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还得挂号?生孩子又不是买官米,给钱就结了,挂哪门子号,你当我的孙子是封信呢!咳,为孙子,忍了。医生来了。一见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男大夫!男医生当收生婆?我的儿媳妇不能叫男子汉给接生。这一阵还没炸完,又出来两个大汉,抬起儿媳妇就往床上放。老太太连耳朵都哆嗦开了!这是要造反呀,人家一个年青青的孕妇,怎么一群大汉来动手脚的?“放下,你们这儿有懂人事的没有?要是有的话,叫几个女的来,不然,我们走!”恰巧遇上个顶和气的医生,他发了话:“放下,叫她们走吧!”王老太太咽了口凉气,咽下去砸得心中怪热的,要不是为孙子,至少得打大夫几个最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