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地理教案_第1页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地理教案_第2页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地理教案_第3页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地理教案_第4页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地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一、课程标准解读1、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课程标准解读:(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标准”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模式图展示的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平均状况,以此状况为参照,气压带和风带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北移、(北半球)冬季南移。(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复杂多样的气候。“标准”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而是通过举例的形式,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形式让学生理解气候的形成实际上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4)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反映出“标准”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要求是通过学生主体活动的理解和把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二、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位于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继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之后的第四课时,在本章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整章内容的核心,从最简单的热力环流深入到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环流,难度最大,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实际运用,又为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是承前启后的纽带。2、主要内容与内外联系:(1)教学内容:

本课时教材分三部分内容来阐述: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第三部分分析探讨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2)内外联系:

第一部分内容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第二部分是气压带、风带形成部分的深入。第三部分是前两部分的拓展。总之,本课时学习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也为分析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和世界自然带分布提供依据。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能绘制示意图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在全球的分布;(2)理解并能说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3)理解并能说明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移动移动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4)掌握并能举例说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绘制“南、北半球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提高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2)通过“成因分析引导法”自主合作探究“地球及其表面假设条件的变化与大气运动状况的关系”,深入理解出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形成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逐步添加大气运动因子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学会运用联系的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地球上的地理事物及其变化。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成因;(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2、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在变式图中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五、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1、教学手段:问题导学案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课件辅助。2、教学方法:(1)假设推理法、探究法: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层层破解本课的知识难点,具体如下:提出假设条件分析得出结论(单圈环流)

否定其中条件之一分析得出结论一(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否定其中条件之二分析得出结论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2)读图分析法:用于对比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和移动的变式图。(3)多媒体演示法:用于演示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3、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绘制南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和三圈环流示意图;(2)指导学生合作探究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成因;(3)指导学生阅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和移动的变式图,总结规律。六、教学准备问题导学案、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第二课时:小组展示,教师释疑,总结提升。八、教学过程【导入】情境导入1、马纬度:在南北纬30°附近的海面上,风不经常来这儿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的航海家和商人们,使他们不得不整星期地等候着顺风的到来。那时候,帆船除了装载货物外,还装运许多马匹,因为美洲大陆在被发现前,那儿没有马。货物倒不要紧,马匹则因为缺少草料而死去,而马肉又吃不掉,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马抛入大海给鱼吃。人们因此把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马纬度”。那么这个纬度带为什么经常无风呢?2、“飘炸”美国本土: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吗?知识引导:活动:1、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热、冷、高压、低压。2、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最多,气温最高?3、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最少,气温最低?4、赤道和两极之间存在热力环流吗?5、如果将热力环流扩大到全球,则a点在______附近,b点在______附近。活动探究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探究点一:“单圈环流”的形成假设:1.地球不自转;2.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3.地表性质均一影响因素:高低纬度之间的__________。学生活动:1、在右图中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在相应位置标出高压、低压,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2、在下图中绘出单圈环流,思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探究点二:“三圈环流”的形成:假设:1.地球不自转;2.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3.地表性质均一。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1、在下图中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箭头,在相应位置标出高压、低压,分别表示低纬、中纬、高纬之间的热力环流。教师活动:播放flash动画演示三圈环流形成的三维图,PPT演示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教师重点讲解,板图)(学生活动)2、在下图左图中标注反映气流运动方向的箭头。(学生活动)3、在上图右图中填注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可略写,只写关键字),并用箭头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用弯曲的箭头表示偏转后的风向。(学生活动)4、思考:七个气压带形成机制有何差异?总结形成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1)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都是气流上升形成的低压,它们气流上升的原因相同吗?(2)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都是气流下沉形成的高压,它们气流下沉的原因相同吗?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师引导学生讨论,找出气压带、风带在地球上分布的规律:全球共有六个风带、七个气压带;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若不考虑风带,全球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气压带、风带及其风向在地球上呈以赤道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分布一、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四高三低,相间分布;风带:南左北右,有信西东。1、气压带的气流特性:气压带位置成因气流运动方向属性赤道低气压带(1个)赤道附近湿热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附近干热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附近温湿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极点附近冷干2、风带分布及其特性:风带分布北半球风向南半球风向属性低纬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中纬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探究点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假设:1.地球不自转2.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3.地表性质均一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活动)播放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动画(学生活动)据图总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小结: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2、规律:北半球的夏季,_________,北半球的冬季,___________。南半球的夏季,______,南半球的冬季,________。活动探究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生活动:阅读下图,根据下列思考题,总结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1、气流上升的地方和气流下沉的地方,哪个地方多雨?哪个地方少雨?为什么?2、全球七个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哪些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雨?哪些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少雨?3、各风带对气候有何影响?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大气环流高气压带控制低气压带控制来自内陆的风控制来自海洋的风控制降水状况对应的气压带、风带活动探究三:在俯视图、剖面图中判读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情况:学生活动: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归纳总结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变式图读图方法。活动一: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上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__(季节)的大气环流状况,试说明你的判断理由。(2)说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活动二:读下图,回答:(1)图中a处的盛行风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2)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活动三:说出A、B、C、D、E所代表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教师引导归纳总结:气压带风带图读图方法:课堂小结1.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强调: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1)三低四高,相间分布(2)六个风带(注意风向)(3)气压带的成因:热力原因:赤道低压、极地高压动力原因: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4、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板书设计作业布置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气压带、风带分布和移动的各类变式图,整理,完成专题手抄报,在班上交流。课后反思1、从导学案、教学课件的设计方面:(1)本课的学案设计突出问题引导,环环相扣,逐步深入,有助于切割难点,降低难度,各个击破,达到较好的效果。注重学生的参与,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2)本课三圈环流立体动画演示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