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湖北地区新农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设计_第1页
金融-湖北地区新农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设计_第2页
金融-湖北地区新农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设计_第3页
金融-湖北地区新农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设计_第4页
金融-湖北地区新农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失现象严重,传统的农民“养儿防老”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的整体养老需求。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构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于2009年建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民的养老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湖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农民人口基数庞大,养老需求较多。而自2009年第一批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湖北省的新农保推进工作已经进行了6年有余,实现了农民参保率稳步提升、新农保覆盖面有效增长的形势,有效保障了农民的养老。但与此同时,湖北省新农保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制约着新农保作用的发挥。本文通过对新农保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出发,分析湖北省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开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一)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村地区并没有建立正式的养老保险制度,依靠家庭储蓄、子女养老是农村地区养老的主要形式。但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地区的家庭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22”、“421”家庭数量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各地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吸引了一批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就业,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数量激增。农村家庭养老压力的增大,以及劳动力人口的流失,导致农村地区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成为了影响社会平衡与稳定的重要问题。在这个背景下,我国逐步探索建立了传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86年,国家的第七次五年计划中明确说明:“抓紧研究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并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试点,逐步实施。”并于同年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开始探索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此后,于1991年,国家制定出台了第一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方案:《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并且在湖北、山东以及江苏等多个农业大省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次年年底,试点工作结束,老农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进。此后,国家不断强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并颁布了《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管理的通知》、《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规程(试行)》等多个文件,逐步规范了老农保的各方面管理制度。截止20世纪末,我国已经有26个省正式开展了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工作,并制定了符合地区特点的规章制度,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参保农民数量超过8000万人。(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随着我国老农保的不断推广,农村地区老年人养老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保障,但是为了进一步解决老农保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我国于2008年开始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自2009年开始试点,并于2012年年底完成了全国范围内全面覆盖的任务,提前完成了计划。与老农保相比,新农保的缴费更加灵活,制度更加合理。具体来讲,新农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新农保的筹资渠道、实施制度、保障模式等各方面政策都相对更加完善,具体来看,筹资渠道主要包括个人缴费、集体补助以及政府补贴三个方面的资金来源,个人缴费又分为五个档次,缴费水平越高,政府补贴额越多,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其中省级财政负担20元、试点县(市、区)负担不低于10元。同时,在实施制度方面,新农保规定了对于年满16周岁、未满60周岁同时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都可以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于未满45周岁的农村居民,缴费年限不得低于15年,对于45周岁至60周岁之间的农村居民,缴费至60周岁为止。而对于已经年满60周岁并且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不缴费的前提下,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最低55元,湖北省部分地区提高了该金额,例如武汉地区规定基础养老金100元,大冶、神农架林区等提高到60元。(三)新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分析.1.

筹资方式的区别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采取“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政策扶持”的方针,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缴费,集体补助以及政府的政策扶持存在很大的波动性。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方式更加系统、全面,是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方式的升级版。新农保规定养老保险缴费构成分为三部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财政补贴,并且各地区明确规定了政府财政补贴的金额,让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得到保障。2.

支付结构的区别与老农保相比,新农保的支付结构更加能够激励农民的参保积极性。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包括两个部分: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其中,农民个人缴费部分以及集体补贴金全部计入个人账户进行累计,政府补贴部分进入集体统筹账户。这种支付结构,可以激励经济实力较好的农民多缴费,从而在领取养老金时获得更加充分的保障。3.

缴费方式的区别新农保规定参保人员缴费可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在五个档次中进行选择,缴费方式更加灵活。同时,由于新农保缴费组成中,政府补贴所占比重较大,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对参保人员的总体缴费水平进行调整,同时对养老金的发放进行调整。这种缴费与养老金的灵活调整方式,更加符合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现状,确保农民在领取养老金时得到充分的保障。二、湖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实施的现状分析(一)湖北省经济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充分把握发展机遇,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实现了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从具体数字上看,2015年,湖北省实现了全年生产总值29550.19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排名第八;同比增长8.9%,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值两个百分点(如图1、图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3309.84亿元,占总体经济增长比重的11.2%,为湖北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二)湖北省新农保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新农保制度建立以来,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视该制度的执行,有序推进新农保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切实保障了农村地区养老问题的改善。1.

湖北省新农保的发展历程湖北省是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农民基数较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失问题严重、空巢老人数量激增是实施新农保制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背景。回顾湖北省新农保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探索期(2002-2009年)2002年,政府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各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自此,湖北省开启了新农保的探索工作,积极研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次年,在国务院的号召下,湖北省在多个区县开展了“粮食换保障”工作,为农民减负增收做出了较大贡献,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增加了农民投保积极性。此后,湖北省又积极调查农村养老保险的开展情况,为新农保的试点工作打下了基础。第二阶段,发展期(2009年至今)根据国家统一安排部署,2009年开始,全国多个地区开始试点新农保政策,其中,湖北省的黄陂、南漳、赤壁、团风、安陆、曾都、竹溪、钟祥、石首、宜都、来凤、西塞山、梁子湖等13各县(区、市)被纳入第一批试点范围内,共涉及165个乡镇,500多万农村居民。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湖北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广泛发展农民参保,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截止2010年10月底,湖北省第一批试点的十三个区县中,参保人员数量达到了403.7万人,总体投保率达到81.7%,其中包括92.1万人可以直接领取养老保障金[①]。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开展,让试点地区农民切实享受到了实惠,有效保障了农村地区居民老有所养。2010年11月,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开展了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工作,湖北省的新农保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第一批试点地区在内,共有26个区县纳入试点范围;而在2011年,国家又一次加大了新农保试点工作范围,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等39个县(区、市)纳入其中,截止此时,湖北省共有65个区县纳入了新农保的试点工作地区,共包括湖北省农村居民人口总数近3000万人,占全省农村地区总人口的74%[②]。同时,省内各地区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情况,积极调整政府补贴金额、基本养老保障金额度,切实发挥了新农保的作用。2.

湖北省新农保现状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至今已经6年有余,在探索中谋发展,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在试点新农保与城居保合并工作之后,综合参保率得到了有效提升。据统计,截止2015年年底,湖北省试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内,应参保人数为1886万人,而已参保人数为1731万人,实现了综合参保率91%。其中,为符合条件的居民发放养老金率达到100%,完成应发尽发的工作。在新农保的适龄参保人员中,参保率达到88%,比较充分地发挥了新农保的作用。[③]同时,在新农保的保障方面,很多地区也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武汉等地区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在新农保的五个档次缴费基础上,提高缴费档次金额到2000元,让资金比较充裕的农村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的收入情况缴纳养老保险费。部分发达地区,例如武汉,还置了缴费激励政策,例如在缴费满15年之后,每增加一年缴费年限,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同时,鼓励参保人提高缴纳额度,对于缴费档次较高的给予适当补贴。在基础养老金方面,国家规定每月最少给予55元补贴,而部分地区则适当提高了这一金额,例如武汉市将基础养老金提高至100元,大冶、神农架林区等地区提高至60元。另外,湖北省积极做好新农保的宣传工作,在试点范围内广泛开展拉横幅、贴标语、办橱窗等宣传活动,组织农村工作人员到户宣传,面对面向农民讲解新农保的作用及好处。三、湖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湖北省新农保推进工作经过政府与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为试点地区农民养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效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但与此同时,湖北省新农保的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管理当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一)农民缴费能力不足,参保意愿不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年轻劳动力流失现象严重,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据统计,2015年,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27051元,而农民的人均收入仅为11844元,还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④]。在扣除生活支出以后,农民的人均可供支配收入寥寥无几。收入水平无法得到显著提高,导致农民的投保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新农保作用的发挥。作为新农保的参保人员,农民更加注重追求唾手可得的实惠,而对于未来若干年才能够享受到的养老保险金,普遍兴趣不大,导致整体的投保意愿不强。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去城市化建设的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出农村,前往更加发达的地区谋求生路,湖北整体的产业结构也逐步由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变成了第一产业占比最低的现状。农村地区的综合问题造成农民的收入水平上升缓慢,缴费能力不足。尤其是在贫困地区,由于收入水平较低,自身生存很难保证的情况下,更不愿意花费另外一笔开支去缴纳养老保险费。(二)基金筹资风险集中,支付标准低新农保的筹资渠道复杂,既有农民的个人缴费,又有地方政府的补贴、集体的补贴等,这就导致资金的统筹管理难度较大。而湖北省新农保试点地区内,保险基金的统筹方式大多数采取县级统筹的模式,管理方式相对落后,行政干预较多,存在一定的制度风险。同时,在资金的管理方面,试点地区的新农保基金大多数采取投资国债、定期存款等方式,虽然风险较小,但是总体收入也非常少,导致资金的贬值速度较快,难以应对物价上涨的压力。由前文分析可知,新农保的筹资渠道包括三个方面: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以及政府补贴。其中,政府补贴部分作为集体的统筹账户,决定着一个地区整体参保人员未来能够领取的金额。但是从实际上看,湖北省新农保的政府补贴来源,绝大多数来自于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的财政经费,这种筹资方式具有比较高的风险。一方面,不同地区的财政收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会有比较大的波动,造成了新农保的统筹账户中,比较平稳地提高总体金额难度增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全面营改增政策的推进,结构性减税策略的贯彻,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将大幅度缩水,投入到基础设施、固定资产等方面的经费尚且不够,再额外抽出大笔资金投入到新农保之中,显然不太合理。同时,湖北省新农保政策执行以来,普遍存在着支付水平较低的现象。虽然目前部分地区提高了基础养老保险金额,但是每个月55元、60元或者100元的收入,根本不够农民自身消费,甚至连基本的伙食费都不够,完全不能较好地保障农民养老。(三)缴费周期单一,政策优惠缺乏层次性新农保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是有一定的地区特点造成的,但是究其根源,还是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实地调研较少,导致出台的各项政策缺乏针对性。深入了解农民的切实需求,探访农民的收入及支出情况,充分考察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特色,从而在战略上制定方向准确的政策,在方法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方能保障湖北省新农保试点工作更加顺利的推进。新农保的筹资方式设计初衷是为了提高整体的保障程度,从而设置了三级的资金来源,但这也造成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职责划分困难的现状。中央政府对于新农保的政策扶持资金一直较少,在湖北省试点地区内甚至没有丝毫的投入;而省级政府虽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进行扶持,但是大部分政府保障资金都落在县级政府手中,导致本身财政经费收入不高的农村地区入不敷出,难以支付高额的政府补贴金,增大了资金筹集的风险。在新农保的缴费方式上,湖北省试点地区并没有做出太多的改革,虽然很多地区在缴费的档次上进行了有效的创新,将五个缴费档次增加到十个档次,最高缴费上限由500元提高到了2000元,但是缴费的周期依然没有任何变化,仍旧采用一年一缴的方式。虽然几百元或者上千元的资金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并不算很多,但是农村地区整体收入水平不高,这笔钱对于一个农民或许就是一笔巨款,一次缴纳这么一大笔资金,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投保积极性。同时,湖北地区新农保的相关政策比较僵硬,大多数是为了激励农民进行参保,而真正切实使新农保提高整体的保障额度的则较少。据调查,目前湖北试点地区内,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劳动力,要承担全家四口或者以上的居民的保费,具有非常大的压力,而对于保障独生子女、421家庭的保费支付方面,湖北省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四、完善湖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对策及建议完善湖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不仅是保障农民养老问题的根本,也是破解“三农”问题、保障农民权益、确保农民增收的必要手段。为此,根据湖北省新农保推行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应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新农保相关工作,确保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一)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经济,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是确保农民参保率提高、充分发挥新农保作用的先决条件。为此,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农业,保障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此外,可以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的现金发展经验,例如华西村、南山集团等地区,走农村合作化的道路,采取农民入股、统一发展的方式,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及效率,将农村地区经济做强做大,保障农民收入稳步提升。(二)完善基金管理方式,增加运营形式应当进一步完善基金的管理方式,采取行政管理与基金管理相分离的方式。基金的行政管理权由省级政府统一回收,统一管理,防止县级政府利用权力中饱私囊、行政干预事件的发生;同时,基金的管理则由专业资金管理机构负责,在加强基金监管,保障基金安全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第三方基金管理机构的专业度,拓宽基金的投资渠道,有效提高基金的投资效益。另外,在基金的监管方面,应当加强内部监管的同时,引入外部监管机构,内外部结构共同监管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的安全投放。(三)建立合理的缴费方式,完善优惠政策在现有制度的前提下,对农民的缴费意愿进行充分调研,开展多种方式并存的新农保缴费模式。在年度缴费的基础上,可以增加月缴、季度缴费、半年度缴费等多种方式,避免一次性缴纳保费金额过大的情况,从而满足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收入结构的农民真正需求。同时,由于新农保的政策并不是十分完善,导致湖北省新农保试点地区很多困难家庭无法享受到相关的政策,尤其是对于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人口结构导致青年劳动者的收入压力巨大,对于保费的缴纳则更为困难。为此,应当在新农保的政策中,增加相应的规定,对于独生子女采取减免保费、增加补贴的方式,从而提高新农保的覆盖率。另外,对于部分贫困地区,应当由省级财政出资,予以特殊的经费补贴,并加强资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在整体上提高全省范围内新农保的参保率以及保障程度。(四)完善平台建设,健全相关制度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平台,确保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首先,专业程度高、综合能力强的新农保工作团队,是开展新农保工作、提高整体服务质量的基础,为此,应当针对新农保试点工作,加强相关的人员配备,提高整体团队的战斗力。其次,良好的信息化平台,是提高相关工作效率的有力保障,而湖北省的新农保信息化平台相对比较落后,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平台,改进、完善新农保的信息化平台;最后,应当积极推进新农保的社会保险卡工作,全力贯彻服务于民的宗旨意识,解决不同地区之间的基金结算问题,完善农村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农民生活水平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1]常芳,杨矗,王爱琴,王欢,罗仁福,史耀疆.新农保实施现状及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基于5省101村调查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4,03:92-101.[2]马光荣,周广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家庭储蓄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4,11:116-129.[3]陈华帅,曾毅.“新农保”使谁受益:老人还是子女?[J].经济研究,2013,08:55-67+160.[4]程令国,张晔,刘志彪.“新农保”改变了中国农村居民的养老模式吗?[J].经济研究,2013,08:42-54.[5]刘远风.新农保扩大内需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2:88-93.[6]钟涨宝,李飞.动员效力与经济理性:农户参与新农保的行为逻辑研究——基于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的调查[J].社会学研究,2012,03:139-156+244-245.[7]柳清瑞,闫琳琳.新农保的政策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省市农户的问卷调查[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