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礼乐教化思想研究_第1页
荀子礼乐教化思想研究_第2页
荀子礼乐教化思想研究_第3页
荀子礼乐教化思想研究_第4页
荀子礼乐教化思想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荀子礼乐教化思想研究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叫吕,因为汉玄帝和刘勋是禁忌。赵国郇(今山西临猗县)人。他一生四处游学,兼收杂取,身怀多种技艺。在乐这一方面,他更是精通。这从其“序列著数万言”的《荀子》中可以看出。其中有《赋》5篇和《成相》4篇,而且关于礼乐的论述还散见于《礼论》、《天论》、《劝学》、《儒效》、《正名》诸篇。特别是他的《乐论》一篇,通过针对墨子的“非乐”观,并从其“性恶”的哲学观点出发,论及了音乐的起源、音乐的本质、音乐“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感化作用以及它“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的巨大社会功用,从而集中反映了他的音乐美学和礼乐教化思想。首开音乐理论、音乐教育专著之先河,并清晰地表明自孔子以来的礼乐思想已趋于成熟。一、孔子的音乐教化思想实现了其目荀子在政治上不仅主张礼、法并用来维护等级制度,还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所以他的礼乐教化思想与该目的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换而言之,实现该目的,礼乐便是其中重要手段之一。是以把握住荀子礼乐教化思想的核心,就等于认知了其实现最终政治目的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就荀子礼乐教化思想的核心笔者归纳为以下二点进行阐述。(一)“音乐之统,管乎人也”首先,荀子在《乐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他认为音乐、舞蹈本身实际上就是人喜乐感情的外在表现,是必不可免的。反之,人肯定也不能离开音乐。因为人之情必发于声音或体现在动静之上,同时人心内部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变化也完全地一并融于音乐之中。所以人离不开音乐就像人不能没有思想感情一样,成为为人的根本道理。可见,从乐的起源来看,它是人内心情志的发动。其次,就乐的本质而言,荀子认为“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说明音乐的实质是探求人的本性及变化。不仅如此,他还通过分析乐的特点提出了“乐合同”的论断,进一步表明乐以内在形式使人们和谐一致,同时从中体现出协调人与人关系的不变原则。既然乐产生于人心,而且表现出人的种种思想变化,反之通过它还能改变和控制人的思想及发展方向。所以,乐对于人的教化作用是客观存在的。然而,荀子虽认为穷本极变是乐的本质,使得乐具备天生的教化作用;但真正成为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治人手段,并非是指单纯意义上的乐,而是指合乎于礼的雅正之声。这也正是该核心思想的前提。因为,乐源于人心,是人情感的发动。可情感与理智不同,它具有随意性、外感性。也就是说,人虽不能没有喜乐之情,且喜乐之情不能没有体现,可体现出来的这种情感如不加以引导,就会出现混乱。是荀子顺式引入了“礼”的概念。他说:“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这表明礼的原则是显其诚敬,去其虚伪。同时与“乐合同”相应的“礼别异”更突出礼是以外在的形式来区别上下等级和社会分工不同的,从而成为治理国家不可替代的手段。所以,只有用显示诚敬,去掉虚伪的礼对天生能影响人本性的乐加以限定,并使二者相互融合,这样形成的雅乐才能正确地探求人的本性,把握其变化,使人们的言行自然合乎先王之道,最终达到治人的目的。因此,荀子说:“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则进一步强调了外在形式上具有教化作用的礼与乐的完美结合,才是真正按照统治阶级的要求做到穷本极变而成为治人之盛的手段。(二)教化功用的内涵如果说前面是重点用“乐”的实质来论及其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化功用的话,那么这一点则是从通过对乐的选择、取舍和它强大的社会政治功用来阐述的。以组织众音,使乐和谐发展一者,谓中声之所止也,……盖五声下不逾宫,高不过羽。若下逾了宫,高过了羽,皆非谓和也。故审中声者,所以其定和也。然五声皆为中声,而宫声乃中声之始,其四声皆由此而生,而为宫声之用焉。则审中声认定和者,亦审乎宫声而已,此所谓之一也。按孙希旦之意,审一定和是指音乐之声必“中”而不“淫”。那么首先则审察选择一个中声为基础,再产生其它四音。另外以一中声为基础,还可用以组织众音,使乐曲和谐发展。这一点不仅表明荀子对音乐表现手段的特征和艺术形式特征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在“审一定和”这一核心思想中渗入其政治主张,继而将礼乐教化作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审一定和是礼乐的特征,而选择一个中声作为基础,便是寓意于先王之道,或者说就是指的礼。以此为基础,再产生其他的思想,并且在这基础上去组织人民,治理人民,使其和谐发展。它的外在表现就是礼的功用,而内在的客观实在则是乐的特征。那么荀子把这一深刻的寓意融于乐的制定和取舍上,就是强调礼乐不仅仅是局限于感化人心的先天教化作用,更重要的是突出其影响社会风尚甚至决定政治面貌的巨大社会功用。当然从整个儒家的音乐美学观上看也是如此。荀子还认为乐的取舍,乐器的运用都必须显现出贵贱之分,表现出君王的威武之势。在《荀子·富国》篇中写道:知夫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胜悍也。故必将撞大钟,击鸣鼓,吹笙竽,弹琴瑟,以塞其耳;必将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以塞其目,必将刍豢稻粱、五味芬芳以塞其口,然后众人徒、备官职、渐庆赏、严刑法以戒其心,使天下生民之属,皆知己之所愿欲之举在是于也……这样,人如果听到合乎先王之道的乐,也就自然而然地使自己的言行统一于礼中了。音乐中和之音,和社会之和也他根据乐“穷本极变”,表现出人之性情及其千变万化的特征,进而说道:“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表明音乐善于使人心受到感化,性情得到陶冶。对于个人而言,平和纯正之乐足以动人之善心,使人血气和平,耳目聪明,体态庄重,志意宽广;对社会而言,则“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进而使社会和而不流,齐而不乱,天下归于治。关于和,他还多次说道:“《乐》言是其和也。”“调和,乐也。”“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那么一个国家在音乐的制定上选择了中和之音,使乐曲能和谐发展,则暗示这个国家就真正使礼乐并举,自然就和谐、安宁,实现长治久安。这看来虽然只是音乐自身制定上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实际已和国家的治理目的相等同。可见荀子不仅把礼乐教化的作用推到极至,而且把礼乐的社会政治功用也发挥到了极至。从“礼”到“法”他指的礼具有法的内涵。他说:“故非礼,是无法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在其《成相》篇开篇便道:“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怅怅!”从某种意义看来,如果荀子的《乐论》已被时贤认定为其礼乐教化论的代表之作的话,那么他的《成相》篇则应被视为其礼乐实践的标本了。荀子用这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节奏明快,颇有“新声”意味的音乐形式来针砭时弊。而且他还说:“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这就充分证明他把法治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成了礼的代名词。由于他在具有音乐实践意义的《成相》篇中运用了“法”的概念来教化世人,使乐在融于礼和法的内涵之后,不仅其阶级特征日益明显,其主观上的教化作用亦更加深入强大。综上所述,不管从荀子对礼乐之本的论述,还是从礼乐对社会的功用的论述,都是为了推行“隆礼、重法”的政治主张,这也是其礼乐教化思想核心内容的教育目的,使得礼、法、乐三者并举,从而实现“令行禁止,天下为一”的统一封建制国度。二、从“性伪”到“化性起伪”荀子礼乐教化思想的哲学基础,就是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础,即“性恶”论。首先,荀子用其“天人之分”的思想分析人性。他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从而提出了“性伪之分”的论点。所谓性,《正名》一篇中写道:“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其实就是指人天生所固有的习性。他进一步解释说“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故性为人天生素质,天赋本能,每个人生下来都是相同的。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说的是人生理之自然本性;“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说的是人心理自然本性。那么人生而有喜乐之情,而情之所现则生乐,则表明乐是人生理和心理两种自然本性的综合体现。所谓伪,即人为之意,“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还说经过学习、思考,积习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而形成的叫做伪。所以伪主要是强调后天人为的作用。如人学习礼义,就懂得“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这都是人为的结果,社会的产物,非天赋于人。于是环境和教育对人影响的作用便显而易见了。其次,荀子在论及“性伪之分”的同时又指出了“性伪合”。他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说明性、伪既对立又统一,并且性、伪的统一性是“化性起伪”这一教育作用成为可能的前提。由此可见,乐生之于人心,明之于人性;反之亦可动之于人心,变之于人性。说明乐从根本上是人的一种本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加修饰的。可是这种乐是无法按照统治阶级的要求来引导人们的欲望而达到教化的目的。所以荀子认为通过人为的礼、法来对乐加以限定,取舍,让这种自然本性与统治阶级的主观目的相结合的产物才能对人起到“化性起伪”的作用,甚至成就圣人之名;对统治阶级而言才能取得一天下之业绩。因此“化性起伪”作为荀子教育作用论的精髓,不仅使他所重视的后天环境及教育对人的影响成为可能,也使他的礼乐教化思想能真正地付诸于行动。反过来,礼乐便成了“化性起伪”的重要工具。因此,荀子礼乐教化思想的实质在其哲学史观上反映为性、伪分与合的关系以及“化性起伪”的教育作用论。但归根结底“性恶”论仍是立足点。其中也不乏一些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当然无论荀子认为礼乐是使人们的德行达到美与善的统一,成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还是最终成为辅之以礼,法之治的工具,礼乐教化已成为他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使它在荀子的哲学观和教育观这两个领域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三、以音乐为乐,以法为民儒学礼乐教化思想始于孔子,发展于孟子,完善于荀子。但荀子的礼乐观与孔孟又有一些根本区别。第一,荀子在礼乐的教化中突出了音乐对征诛的作用。他认为“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征诛揖让,其一义也。”不仅如此,他还认为音乐具有“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的作用,最终发挥出统一天下的政治功用。而孔子是否定征伐之音的,孔子说:“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孟子更是反对征战,故把音乐归结为仁义为乐。荀子的这一观点与他生活在战国晚期的历史背景紧密相关。当时7国间“争战以地,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越来越惨绝人寰,所以礼乐对征诛的作用最终是以达到统一为目的。第二,荀子博学杂采,在其思想中法治的成分极重,并渗透于其它理论之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其《成相》篇。不但用老百姓都能听懂的说唱形式,而且直接运用“法”治的观点通过音乐形式告诫君王、大臣、诸候和庶民,这一点是极具进步意义的。孔孟于此皆不及荀卿。可见荀子的改革思想比起孟子要坚决、彻底得多。也许正是这种原因,他及其著作一直没有受到真正地重视。第三,孔子主张“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而孟子是以一种折衷主义的态度提高了“新声”的地位。在认识上,“新声”已达到与雅乐平分秋色的地位;但多少有些无可奈何。“邻有丧,舂不相”——荀子采用古代民间歌谣形式编写的《成相》篇,开中国说唱艺术之先河。清人卢文说:“审此篇音节,即后世弹词之祖。”《成相》篇无论是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把礼乐的概念很大程度地拓宽了许多。从而使礼乐的形式更为丰富,较之孔子之“礼不下庶人”有了质的飞跃。这样亦使得受礼乐教化的人不仅是君臣、大夫、诸侯,更多的是所谓的庶民。这也是荀子礼乐教化的重要对象之一。礼乐教化思想深入人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