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与种群数量变化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可以用数学模型Nt=Noλt表示B.种群呈现“J”型增长时,种群的增长率保持不变C.一个物种引入一个新地区后,由于缺少天敌将呈“J”型增长D.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达到K值前,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内斗争程度逐渐增大2.下列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正确的是()A.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短时记忆与大脑皮层下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C.由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与突触无关D.学习和记忆与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有关,而与蛋白质合成无关3.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的液体。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发生过敏反应时,可能引起局部组织液增多D.组织液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是通过正反馈调节来实现的B.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C.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一定量的物质和能量输入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5.下列过程会发生遗传规律的是A.有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受精作用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6.有人说:“生物就是生活”。生活中下列与学习有关生物现象正确的是()A.听力考试时主要使用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和V区B.上课时交感神经占优势,消化速率变快,血管收缩C.放学回家后尿意会增加,是因为身体中副交感神经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增加D.听到上课铃会不由自主地想回班级,因为不由自主,所以是非条件反射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咔唑(CA)是一种含氮有机物,是化工产品的中间体,对生物具有毒性,其结构稳定,释放到环境中后难以被降解。科研人员设计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从油田淤泥中分离筛选出降解咔唑的高效菌株。请回答:(1)本实验选择从油田淤泥中分离降解咔唑的高效菌株的原因可能是____。(2)配制CNFM培养基时,按照配方要求称量各种成分,其中以____作为唯一氮源,配制完成后调节培养基pH,并进行____法灭菌。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3)步骤③和⑤的接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_。(4)若要测定菌株B1对咔唑的降解率,可将菌液接入10mLCNFM培养基中作为实验组,以____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计算降解率。(5)科研人员继续用获得的菌株B1探究其对CA的耐受能力,分别将菌液接种在CA浓度分别为400mg/L、500mg/L、600mg/L、700mg/L和800mg/L的培养基中,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结果表明菌株B1能耐受的CA浓度为____左右。8.(10分)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请根据回答下列问题。(1)A过程是__________的________作用。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有____________过程(用图中字母代号表示)。(2)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________________。(3)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而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碳循环始终与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进行。(4)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是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的。9.(10分)顶端弯钩是双子叶种子黑暗条件下萌发后,幼苗的下胚轴顶端形成的弯曲结构。顶端弯钩与闭合的子叶共同保护脆弱的幼苗顶端分生组织,促进萌发幼苗出土。科研人员为了研究茉莉素与乙烯对顶端弯钩形成的影响,用MS培养液(植物生长的完全培养液)、乙烯、茉莉素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中茉莉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填“减少”或“增加”)顶端弯钩的弯曲程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3)茉莉素与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协同作用”或“效果相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10.(10分)下图表示某种高等生物(含2对染色体)的几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1)A图表示________时期,此细胞称为________细胞。此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该图细胞分裂一次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个,DNA分子________个。(2)B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期,此细胞中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3)C图表示________期,此细胞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此细胞分裂结束后的子细胞是________细胞。11.(15分)下图1是某动物(2N=4)的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像,图2是其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中DNA、染色单体与染色体的数量关系。请分析回答:(1)图1中,细胞A含有_____对同源染色体,从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分析,该细胞处于减数第_____次分裂,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其下一个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2)图1中,细胞B含有_____条染色体,从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分析,该细胞处于减数第_____次分裂,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3)图1中,细胞A所含的DNA、染色单体、染色体数量相当于图2所示的_____时期。(4)图2中,②时期所示的DNA、染色单体、染色体的数量关系表明该时期的细胞处于减数第_____次分裂。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详解】A、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可以用数学模型Nt=Noλt表示,其中Nt表示t年后种群数量,No表示初始种群数量,λ表示增长倍数,t表示时间,A正确;B、增长率=λ-1,种群呈现“J”型增长时,λ是大于1的定值,因此种群的增长率保持不变,B正确;C、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可能不适应变化的环境而被淘汰,也可能因环境优越、缺少天敌而呈“J”型增长,C错误;D、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达到K值前,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内斗争程度逐渐增大,到达K值时种内斗争达到最大,D正确。故选C。2、B【解析】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详解】A、学习、记忆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但并不是人脑特有,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错误;B、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B正确;C、由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与新突触建立有关,C错误;D、学习和记忆与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有关,与蛋白质合成也有关,D错误。故选B。3、D【解析】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细胞的代谢产物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详解】A、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其中组织液是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A正确;B、组织液在与血浆不断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正确;C、发生过敏反应时,会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部分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而水肿,C正确;D、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D错误。故选D。4、D【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含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4、种类(1)抵抗力稳定性:①含义: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②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③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自我调节能力就遭到破坏。(2)恢复力稳定性:①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②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往往相反。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2)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关系。【详解】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A错误;B、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大于沙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所以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更易恢复,B错误;C、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D、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需要输入物质和能量,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类型及实例,掌握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B【解析】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两者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中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选B。6、A【解析】1、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2、紧张状态下,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3、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说话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各区受损后引起的症状如下:①W区:不会书写但可以听懂别人的谈话,看懂文字,自己也会讲话;②S区:不能讲话,但能发出声音;③V区:不能认识词义,但是看得到;④H区:听不懂别人的谈话,但能听到别人的发音,就是不懂其含义。4、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详解】A、听力测试过程中,考生需用V区阅读试题,H区听听力,W区书写答案,主要使用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和V区,A正确;B、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故上课时副交感神经占优势,消化速率变快,B错误;C、放学回家后尿意会增加,是因为身体中副交感神经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减弱,C错误;D、听到上课铃会不由自主地想回班级,这个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油田淤泥中富含咔唑,能聚集降解咔唑的菌株(2).咔唑(CA)(3).高压蒸汽灭菌(4).选择(5).稀释涂布平板法(6).平板划线法(7).含相同浓度CA但不接种菌液的10mLCNFM培养基(或不接种菌液的10mLCNFM培养基)(8).实验组残留的CA浓度和对照组的CA浓度(或实验组残留的CA浓度)(9).700mg/L【解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因此本实验选择从油田淤泥中分离降解咔唑的高效菌株的原因可能是油田淤泥中富含咔唑,能聚集降解咔唑的菌株。(2)要分离降解咔唑的高效菌株,在配制CNFM培养基时,需加入咔唑(CA)作为唯一的氮源,配制完成后调节培养基pH,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该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选择培养基。(3)由图中菌落在平板上的分布可知,步骤③和⑤的接种方法分别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4)若要测定菌株B1对咔唑的降解率,可将菌液接入10mLCNFM培养基中作为实验组,以含相同浓度CA但不接种菌液的10mLCNFM培养基(或不接种菌液的10mLCNFM培养基)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测定残实验组残留的CA浓度和对照组的CA浓度(或实验组残留的CA浓度),计算降解率。(5)探究获得的菌株B1对CA的耐受能力,自变量为CA浓度,因变量为残留的CA浓度,CA的降解速率能反映菌株B1对CA的耐受能力,在CA浓度为800mg/L的培养基中,CA的降解速率比较小,说明菌株B1对该浓度耐受比较弱,在CA浓度为400-700mg/L的培养基中,CA的降解速率比较快,说明菌株B1对该浓度耐受比较强,因此菌株B1能耐受的CA浓度为700mg/L左右。【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分离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细菌,要求首先分析题干了解分离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内容,识记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掌握培养基的分类,根据题干情境准确作答。8、①.分解者②.分解③.B、C④.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绿色植物⑤.CO2⑥.CO2⑦.能量流动⑧.物质循环⑨.能量流动【解析】图示为碳循环过程,生物群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无机环境中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10%~20%。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详解】(1)A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A过程的本质是呼吸作用,BC过程也是呼吸作用,故本质相同的有动物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2)图中身缺少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绿色植物的箭头。(3)碳在无机环境中以CO2形式存在,而在无机环境一生物群落之间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物质循环始终与能量流动结合在一起进行。(4)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这四种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一个整体。【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考查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9、(1)对照(2)①.减少②.丙与甲相比较,顶端弯曲程度减小(丁与甲、乙相比较,顶端弯曲程度减小)(3)①.效果相反②.乙组比甲组弯曲程度大,丙组比甲组弯曲程度小【解析】图中表示乙烯和茉莉素对“顶端弯钩”现象的影响,乙烯能促进顶端弯钩的形成,茉莉素抑制顶端弯钩的形成。【小问1详解】实验中甲组没有添加乙烯和茉莉素,所以作为空白对照。【小问2详解】将甲组和丙组进行比较,顶端弯曲程度减小,说明茉莉素可以减少顶端弯钩的弯曲程度。【小问3详解】将甲乙丙三组进行比较,乙组添加乙烯比甲组弯曲程度大,丙组添加茉莉素比甲组弯曲程度小,说明茉莉素与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的关系是效果相反。【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物质对“顶端弯钩”产生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实验、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的能力。10、(1)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初级精母细胞③.2④.2⑤.4(2)①.有丝分裂后②.4(3)①.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②.0③.精细胞【解析】A处于减数第一次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生物为雄性,B为有丝分裂后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小问1详解】A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生物为雄性,A为初级精母细胞;此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上下一黑一白的为一对同源染色体);该图细胞分裂一次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半,有2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因此DNA分子有4个。【小问2详解】B图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级,且含有同源染色体,B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后期,B图中染色体数目为8条,此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食品保存技术课件
- 探险宾馆安全活动规则
- 电子产品卖场租赁联营协议
-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租赁合同
- 离婚协议书中退休金处理
- 电子电器印刷质量评估准则
- 烘焙店设备安装合同
- 汽车销售广告施工合同文本格式
- 人力资源项目薪资激励策略
- 保险业用电合同管理规定
- 废气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英语大字典》word版
- 消毒产品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 袁隆平的英文简介课件
- 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 询价单模板模板
- LY/T 2586-2016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观测技术规范
- GB/T 6723-2008通用冷弯开口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25216-2010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方法
- GB/T 14074-2017木材工业用胶粘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
- 钢栈桥工程安全检查和验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