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1.

[2022河北高二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方针并没有导致中国对苏联的极大依附而失去内政外交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相反中国“一边倒”方针只是意味着将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放在外交战略的首要位置,并不排除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来往尤其是经济层面的合作。据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

BA.旨在开展经济合作

B.坚持独立自主原则C.推动世界的多极化

D.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封锁,实质上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一边倒”方针只是意味着将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放在外交战略的首要位置,并不排除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来往尤其是经济层面的合作,由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故B项正确。2.

[2023江苏南京高二期末]1954年6月,周恩来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无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体现这一思想的外交主张是(

)

B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不结盟【解析】

“和平共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主张,故B项正确;“另起炉灶”指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排除A项;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求同”就是努力去寻求、扩大双方的共同点,“存异”就是正视并允许双方有一定的个性存在,排除C项;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实行的外交政策,1954年的中国并不是不结盟,如《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便体现了中苏的同盟关系,排除D项。3.

[2022江苏镇江高二期末]某报刊对一会议评论到: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该会议是(

)

B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

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解析】

材料“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反映了万隆会议反对殖民霸权,维护亚非国家主权的主张,故B项正确;日内瓦会议是苏、美、英、法、中五国召开,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国于2001年在中国上海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4.

[2022江苏淮安高二期末]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毫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材料表明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

BA.美国的强烈要求

B.应对苏联的威胁

C.经济发展的需要

D.台湾问题的解决【解析】

从材料“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毫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当时的中国与美国改善关系主要是考虑到国家安全问题,即苏联对中国造成的威胁,故B项正确。5.

[2022江苏苏州高二期中]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事先没有通知日本,当年7月上台的田中角荣内阁趁机提出修改日本的对外政策,时任外相大平正芳宣称:“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日本现在应该为采取负责的行动独立作出决定。”这(

)

BA.使日本完全实现了独立自主

B.推动了多极化趋势出现C.结束了战后的美日同盟关系

D.动摇了两极格局的基础【解析】

根据材料“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日本现在应该为采取负责的行动独立作出决定”可得出,日本寻求独立自主,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B项正确;“完全实现了”“结束了”表述太绝对,排除A、C两项;当时两极格局没有动摇,排除D项。6.

[2022福建泉州高二期末]中共十八大以来,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形成中国与非洲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这反映了中国(

)

AA.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B.打破美国遏制中国的局面C.开始步入国际舞台

D.支持了联合国的国际事务【解析】

根据材料“形成中国与非洲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可知,这反映了中国与非洲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故A项正确;中国早就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局面,排除B项;“开始步入国际舞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关系,没有体现联合国的国际事务,排除D项。7.

[2023河北唐山高二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从倡导“求同存异”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和“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再到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中国(

)

AA.不断丰富多边外交内涵

B.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C.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

D.努力构建睦邻友好关系【解析】

从材料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倡导的外交主张在不断变化,其外交主张在不断与世界接轨,说明中国不断丰富多边外交内涵,故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排除B项;中国并未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排除C项;材料并非只是反映与周边国家交往,D项对材料概括不全面,排除。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8.

[2023江苏常州高二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方面通过艺术团出国演出、文化人士互访、围棋交流等形式主动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另一方面还为非洲国家培训杂技演员、扶植建立杂技团。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在英国、德国等地举办画展等各种国际文化活动,纪念世界文化名人。这些举措(

)

D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践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C.受制于两极格局的政治环境

D.拓展了走向世界的外交路径【解析】

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方面通过艺术团出国演出……主动参加国际文化交流……举办画展等各种国际文化活动”可知中国主动参与并积极举办国际文化活动,这些国际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影响力,开拓中国走向世界的外交道路,故D项正确;“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出现在21世纪,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英国、德国举办画展,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恰恰说明这些外交文化活动冲破了两极格局的限制,排除C项。9.

[2023江苏如皋高三期中]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有意识地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还对有关的指责和攻击极力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措辞。中国尽可能地强调作为亚非国家的身份,从而避免陷入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争论的陷阱。这一策略(

)

DA.适应了发展周边关系的需要

B.为国民经济恢复创造了条件C.有助于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D.使中国赢得了良好国际声誉【解析】

材料提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措辞,强调亚非国家的身份,这一策略使中国获得更多亚非国家的认同,故D项正确;“适应了发展周边关系的需要”并非材料主旨,排除A项;1952年底,国民经济全面恢复,排除B项;印度支那问题是日内瓦会议的主要议题,排除C项。10.

[2023江苏南通联考]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外交成就的表述,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史实结论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提出“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肃清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B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突破意识形态束缚,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形成D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巩固和发展周边关系成为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B【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1954年同印度、缅甸解决领土边界问题时提出来的,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B项正确;“另起炉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具体表现是不承认国民政府与其他国家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希望同各国建立平等外交,排除A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只能表示中美关系开始改善,1979年中美之间才正式建交,排除C项;“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中国巩固和发展周边关系,但这并不是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排除D项。11.

[2023江苏徐州高二期中]20世纪70年代初,基辛格、尼克松先后访华,引发了苏联的强烈反应。《真理报》发表评论说:北京正在利用“美国牌”努力加剧美苏对抗,其主要考虑并不在外交关系的正常化,而是想实现其更大的权力目标。苏联军队报纸《红星报》则猜测,美、日、中三国正在逐渐形成一个集团。这说明(

)

BA.美国力图抵消苏联对中国的威胁

B.中美关系改善冲击了世界旧格局C.美苏两家平分世界的时代结束

D.苏联加快中苏关系正常化步伐【解析】

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初,基辛格、尼克松先后访华,引发了苏联的强烈反应”,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处于争霸态势,中苏关系处于对抗状态,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引起苏联的敌视,说明中美关系正常化对旧国际关系格局造成冲击,故B项正确;美国改善与中国关系主要是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排除A项;第三世界和西欧、日本的崛起,说明美苏并未平分世界,排除C项;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排除D项。12.

[2022江苏泰州高二期末]“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声明公布之日起,两国间结束不正常状态,建立外交关系……确认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间的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该声明(

)

DA.表明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B.推动了中美外交关系走向正常化C.发表的前提是日本军国主义被肃清

D.能够体现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解析】

根据“自声明公布之日起,两国间结束不正常状态,建立外交关系”可知材料内容反映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再结合“确认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间的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可知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日关系的正常化,A项与题意无关,排除;中美关系正常化在中日关系正常化之前,排除B项;“日本军国主义被肃清”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13.

[2023湖南永州高二期末]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加入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签署了400多项国际条约,参与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近5万人次,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成员。这表明,中国(

)

CA.开始融入全球化的国际社会

B.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C.扩大了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

D.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已加入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签署了400多项国际条约,参与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近5万人次”可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融入国际社会,扩大了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故C项正确;“开始融入”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只能体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没有体现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已经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材料中的时间是21世纪初,排除D项。14.

[2023江苏沭阳高二期末]自2013年以来,中方发起创办亚投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中国的这一系列举措旨在(

)

BA.团结发展中国家并积极推进全球化

B.合作共赢以促进全球的共同发展C.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D.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解析】

中国开展材料中的一系列举措的目的是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以促进全球的共同发展,故B项正确;中国开展材料中的一系列举措,并非只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排除A、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以联合国为中心”,排除D项。15.

[2023江苏常熟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但外交政策的制定离不开当时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从而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原则的制定,主要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并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同时,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政策是为达到国内政治目标而制定的;最后,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它既包括了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政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还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领袖从革命运动的领导人到国家领导人的角色转变。这些特征在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中存在了相当长时间。——摘编自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材料二

美国在亚太地区拉拢盟友,实行全面军事部署。中国一些周边国家也认为,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输出会威胁自身利益,纷纷采取敌对政策,这使中国周边环境严重恶化。1953年,力主在亚洲向美国示威的斯大林逝世,苏共领导人终止了原来的进攻政策,并劝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尝试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在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情况下,中国也迫切需要建立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巩固政治、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出现在处理中印、中缅边界问题过程中的原因。——摘编自李宇博《试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意义》(1)根据材料一,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呈现的特征。[答案]

特征:外交原则的革命性;外交决策内向性;形成过程的过渡性。(2)根据材料二,简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国内外背景。[答案]

背景:①国际:美国在亚太地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封锁和围堵;周边国家对中国输出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