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绍兴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绍兴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绍兴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绍兴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绍兴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绍兴一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空间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2.已知一段用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所占比例为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DNA的一条核苷酸链中(G+C)/(A+T)为∶3:2B.由这段DNA转录出来的mRNA中,胞嘧啶一定占20%C.若该DNA含500个碱基对,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4次,其中第4次复制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00D.若该DNA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有500个氨基酸,则对应的DNA模板链至少含有3000个碱基3.如下图为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B.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三个营养级C.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蛇的数量减少,狮子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4.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得F2,F2为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鲜红色植株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A.2鲜红﹕1蓝 B.2紫﹕1鲜红 C.1鲜红﹕1紫 D.3紫﹕1蓝5.图示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B.丙表示肉食性动物或杂食性动物C.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D.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图示可表示生物圈6.建立大连旅顺蛇岛自然保护区保护蛇岛蝮蛇,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将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别属于A.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B.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C.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易地保护、就地保护、自然保护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1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a、b表示有关的物质。图2为突触的结构和功能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2)A、C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C中___________。(3)图1中如果b代表O2,则A~D中O2浓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当兴奋传至突触后膜时,Na+内流导致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5)图二中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若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___________(填“加速”或“减慢”)神经递质的释放。8.(10分)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神经中枢,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下图是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气温骤降时,机体通过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和C__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量增多,机体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此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2)当人们吃的食物过咸、饮水不足时,下丘脑中的______会兴奋,引发图中______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3)人体通过调节可使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______保持相对稳定。9.(10分)顾方舟(1926年—2019年),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原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他把一生献给了脊髓灰质炎的防治工作,他发明的“小儿麻痹糖丸”(脊髓灰质炎疫苗)让无数儿童免于致残,被称为“糖丸爷爷”。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我国利用“小儿麻痹糖丸”已经消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糖丸”是一种减毒活疫苗,由低致病力的活病毒制成,所以这种疫苗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能够抑制其它T细胞的作用,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1)脊髓灰质炎患者会出现肢体有感觉但不能自主运动的症状,病毒可能破坏的是________(填“感觉”或“运动”)神经元。控制调节性T细胞数量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在癌症治疗中,科研人员通过________(填“减少”或“增加”)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可降低对其它T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功能。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能产生________,促进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小部分记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___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2)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抗原,抗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儿麻痹糖丸”中的有效成分进入人体内环境后,可引起第二道防线中________细胞的反应,进一步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免疫。(4)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禁止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意义重大。油菜的杂种一代会出现杂种优势(产量等性状优于双亲),但这种优势无法在自交后代中保持,杂种优势的利用可显著提高油菜籽的产量。(1)油菜具有两性花,去雄是杂交的关键步骤,但人工去雄耗时费力。我国学者发现了油菜雄性不育株,有人对雄性不育株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鉴定不育株出现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证实油菜雄性不育株(雄蕊异常,肉眼可辨)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利用该突变株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①由杂交一结果推测,育性正常与雄性不育性状受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在杂交二中,雄性不育为_________性性状。②杂交一与杂交二F1表现型不同的原因是育性性状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3个基因(A1、A2、A3)决定。品系1、雄性不育株、品系3的基因型分别为A1A1、A2A2、A3A3。根据杂交一、二的结果,判断A1、A2、A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3)利用上述基因间的关系,可大量制备兼具品系1、3优良性状的油菜杂交种子(YF1),供农业生产使用,主要过程如下:①经过图中虚线框内的杂交后,可将品系3的优良性状与_________性状整合在同一植株上,该植株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②将上述种子种成母本行,将基因型为A1A1的品系种成父本行,用于制备YF1。③为制备YF1,油菜刚开花时应拔除_________植株,否则,得到的种子给农户种植后,会导致油菜籽减产。11.(15分)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频率不协调,导致促卵泡激素(FSH)分泌量减少、黄体生成素(LH)分泌量增加引起的。低FSH使优势卵泡选择受阻,导致卵泡不能发育成熟;LH能促进排卵,但高LH刺激卵巢细胞增生,分泌大量雌激素、雄激素等。下图是针灸治疗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部分机制示意图。(1)雌激素、孕激素分泌通过图中的③、⑤过程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调节,调节的结构基础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轴,GnRH由人体下丘脑细胞合成并分泌,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但仅作用于其靶细胞——_____________细胞,这是因为其他细胞上不存在GnRH的_____________。(2)针灸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体内LH的含量_____________(上升或下降)FSH的含量__________(上升或下降)。针灸刺激产生的兴奋也可通过⑦传导到脑干,引起其内的血管运动中枢兴奋,导致_______________。(3)正常女性排卵期的雌激素会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如图中⑥),使GnRH、LH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排卵,此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正反馈/负反馈)调节。根据图示,针灸治疗分泌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过程说明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错误;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C错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等,D错误。【点睛】本题以“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种群的特征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种群的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数量特征,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C【解析】题意分析,双链DNA中碱基G占全部碱基的20%,则G=C=20%,A=T=30%,因此该基因中(C+G)∶(A+T)=2∶3,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的该比值与双链DNA分子中该比值相同。【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DNA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2∶3,,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双链DNA中G占20%,但无法得知每条链中G的比例,因此无法得知该段DNA转录形成的mRNA中C占的比例,B错误;C、第4次复制时DNA分子由8个变成16个,DNA分子增加8个,若该DNA含500个碱基对,则1个DNA分子中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00个,因此共消耗8×300=2400个,C正确;D、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存在的比例关系如下: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若该DNA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有500个氨基酸,则该DNA至少含有500×6=3000个碱基,对应的DNA模板链至少含有1500个碱基,D错误。故选C。3、A【解析】知,图中只有5条食物链,A错误;狮子在食物网中占据第三、第四、第五共三个营养级,B正确;野狗和狮子都能以羚羊和斑马为食,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野狗又能成为狮子的食物,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捕食关系,C正确;由于狮子的食物来源较广泛,蛇的数量减少不会明显影响到狮子数量的变化,D正确。4、B【解析】9﹕6﹕1是9:3:3:1的变式,可推知花的颜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的,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比例可知,A和B同时存在时开蓝色花,只有A或只有B时开紫色花,A和B都不存在时开鲜红色花,纯合的蓝色品种(AABB)×纯合的鲜红色品种(aabb)→F1为蓝色(AaBb),F1自交得F2,F2中鲜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1:2,即1/6AAbb、1/3Aabb、1/6aaBB、1/3aaBb,将F2中的鲜红色植株花粉授给,则后代紫色花的比例为1/6+1/3×1/2+1/6+1/3×1/2=2/3,鲜红色花的比例为1—2/3=1/3,所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2紫﹕1鲜红。故选B5、B【解析】据图分析:甲能够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甲是生产者,属于生态系统的基石,丙可以将甲和乙的物质转化为无机盐和水,丙是分解者,可以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残骸和消费者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则乙是消费者。【详解】A、据图分析,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丙表示分解者,A正确;B、丙是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B错误;C、甲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C正确;D、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图示可表示生物圈,D正确。故选B。6、B【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建立大连旅顺蛇岛自然保护区保护蛇岛蝮蛇,属于就地保护;建立的东北虎繁育中心以保护东北虎,属于易地保护;将捕杀藏羚羊的偷猎者绳之以法,属于法制管理。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解答的关键是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常见措施,结合题意,仔细分析,即可正确解答本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D(2).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D(4).神经—体液—免疫(5).反射(6).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7).(一定的)流动性(8).加速【解析】分析图1可知,A和D之间、A和C之间为双向箭头,A和B之间以及B和C之间为单向箭头,可知A为组织液、B为淋巴,C为血浆,D为细胞內液。分析图2可知,突触前膜吸收的钙离子可促进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的释放,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突触后膜钠离子通道打开。【详解】(1)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根据分析可知,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D细胞内液。(2)A为组织液、C为血浆,血浆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图1中如果b代表O2,由于氧气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而自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所以D细胞内的氧气浓度是最低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当兴奋传至突触后膜时,Na+内流导致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即膜内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5)图二中过程①为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若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突触前膜对钙离子吸收增加,则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速率会加快。【点睛】本题结合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解以及兴奋传递的过程,考查内环境和兴奋传递的知识,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明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理解兴奋传递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8、(1)①.肾上腺素②.神经-体液调节(2)①.渗透压感受器②.下丘脑(3)理化性质【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下丘脑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相关示意图,其中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B表示甲状腺激素,C表示肾上腺素,D表示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小问1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C为肾上腺素,当气温骤降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明显增多,机体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此时的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小问2详解】当人们吃的食物过咸、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引发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小问3详解】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指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糖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体温调节等知识点,能够根据图示调节过程判断各个字母代表的激素的名称,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9、(1)①.运动②.减少③.细胞因子④.细胞毒性T细胞⑤.细胞凋亡(2)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3)①.吞噬②.特异性(或体液免疫和细胞)(4)疫苗中的病毒仍有一定的活性,这两类人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低,可能导致病毒感染而患脊髓灰质炎【解析】减毒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在人工条件下使其丧失致病性,但仍保留其繁衍能力和免疫原性,以此制成减毒活疫苗。将减毒品活疫苗接种于人体后,使人体产生一次亚临床感染,类似一次轻型的人工自然感染过程,从而引起与疾病类似的免疫反应,既不会发病,又可以获得抵御这种疾病的免疫力。它在体内的作用时间长,往往只需要接种一次,即可产生稳固的免疫力,这类疫苗有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细胞免疫过程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细胞因子,增强免疫功能;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效应。【小问1详解】脊髓灰质炎患者会出现肢体有感觉但不能自主运动的症状,病毒可能破坏的是运动神经元。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能够抑制其它T细胞的作用,可通过减少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来降低对其他T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功能。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可产生细胞因子促进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小部分记忆细胞;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这属于细胞凋亡。【小问2详解】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抗原,能使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小问3详解】“小儿麻痹糖丸”中的有效成分进入人体内环境后,可引起第二道防线中吞噬细胞的反应,吞噬细胞具有处理和呈递抗原的能力,进一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小问4详解】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低,疫苗中的病毒仍有一定的活性,这两类人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可能导致病毒感染而患脊髓灰质炎。10、①.取野生型植株和雄性不育植株的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雄性不育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染色体组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②.一③.显④.A1对A2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⑤.雄性不育⑥.A2A3:A3A3=1:1⑦.母本行中雄性可育【解析】分析遗传图:杂交一中,雄性不育植株与品系1杂交,F1全部可育,F1自交产生的F2中育性正常:雄性不育=3:1,说明育性正常与雄性不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杂交二中,由于雄性不育植株与品系3逐代杂交始终出现雄性不育性状的植株,所以雄性不育为显性性状。【详解】(1)基因突变属于点的突变,在显微镜下不可见,而染色体加倍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故可设计实验如下:取野生型植株和雄性不育植株的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雄性不育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则说明是染色体组加倍的结果,否则为基因突变。(2)①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杂交试验一的结果说明育性正常与雄性不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杂交试验二的结果说明雄性不育为显性性状。②根据题意分析,已知杂交一与杂交二的F1表现型不同的原因是育性性状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3个基因(A1、A2、A3)决定的,且品系1、雄性不育株、品系3的基因型分别为A1A1、A2A2、A3A3,则根据杂交一的结果判断,说明A1对A2显性;根据杂交二的结果判断,说明A2对A3显性。(3)①据图分析,经过图中虚线框内的杂交后,可将品系3(A3A3)的优良性状与雄性不育(A2A2)性状整合在同一植株(A2A3)上,该植株与品系3(A3A3)杂交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