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时空坐标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1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2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3培养·史学思维课程标准学习要点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01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夏商周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2.春秋战国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1)背景
①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
②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儒家的德治思想和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
(2)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①诱因:子产“铸刑书”。
②表现:叔向反对刊布法律,认为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
(3)儒家与法家之争项目儒家:德治法家:法治主张①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②孔子:“__________”“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③孟子:“施______于民,省刑罚,薄税敛”①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②商鞅:颁行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③韩非:提倡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评价主张通过__________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利于富国强兵和加强各国君主专制。在法家思想指引下,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为政以德仁政道德礼义中央集权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法律
(1)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________》。
(3)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九章律
2.魏晋法律特点律令儒家化背景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②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表现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__________三纲五常
3.唐朝法律
(1)唐朝的法治
演变①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②唐高宗又命人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__________》特点唐律是__________的典范影响《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
(2)唐朝的礼治内容732年,唐朝政府颁行《____________》,分吉、宾、军、嘉、凶五礼地位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影响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__________唐律疏议礼法结合大唐开元礼基层教化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演变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宋刑统》《________》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明朝制定《________》,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天圣令大明律
2.基层教化认知升华
中国古代的乡规民约,是邻里乡人互相劝勉、共同遵守的公约,乡约是中国古代乡村社会以道德教化为主要目的一种制度和民间组织。概念阐释敬天保民“敬天保民”是西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国方针,其内涵认为“上天”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会应运而生,取而代之,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拓宽教材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子产“铸刑书”引发了一场辩论。以叔向为代表的贵族阶级为何反对颁布成文法?这场辩论的实质是什么?提示
原因:维护贵族统治,法律不公开,贵族拥有解释法律、免于刑罚的特权。实质:是一场新旧势力的权力之争。图解历史《韩非子》中的核心思想是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法、术、势结合思想,秉持进化论的历史观,主张极端的功利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而没有仁爱,强调以法治国,以利用人,对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拓宽教材阅读教材第二子目“江陵张家山汉墓《二年律令》等出土简牍”。说明律和令的法律效力如何。此汉简的出土有何意义?提示
效力: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意义:《二年律令》的出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秦律和汉律的认识。图解历史魏晋时期的律令儒家化易错提醒“律”与“例”的关系“例”是“律”的补充,同“律”一样,也是审理案件、定罪量刑的依据。不同在于,“律”的纂修比较慎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例”则因时制宜,随时增删和修改,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法律形式。“例”的数量多于律条。在司法实践中,“例”的法律效用大于律,成为统治者实行司法专横、鱼肉百姓的工具。情境再现清代“圣谕十六条”载:第三条:和乡党以息争讼;第四条:重农桑以足衣食。材料说明清代乡约宣讲的内容有何特点?提示
清代的乡约把宣讲“圣谕”,稳定社会秩序和发展农业经济当作重要内容。02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主题一
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教化问题探究视角1
儒家的德治思想
材料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①。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②。”——摘编自姜林祥《中国儒学史》
教你读史①孔子主张以礼乐制度重建社会秩序②孔子将重建社会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治国思想。提示
重建礼制社会,以礼治国;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视角2
中国古代的乡约教化
材料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①,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年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圣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②。——摘编自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
教你读史①宋代乡约制度主要是民间组织,侧重道德教化②明清乡约制度主要是官府组织,侧重宣讲“圣谕”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提示
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史论史识
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的不同项目德治法治哲学基础源自儒家思想,以“仁”为基础源自法家思想,以“法”为基础政治思想“礼”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法”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人性论性本善性本恶统治方法重视统治者的教化和道德君主应当实现专制,提倡法、术、势历史观违背时代发展趋势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经济思想将社会各阶层划分为士农工商主张重农抑商,重本抑末战争观反对不义之战,希望实现礼治主张武力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2.宋元至明清时期的社会教化观点辨析1.
“敬天保民”思想是西周统治的基本政治方针,体现了周初统治者的进步性。(
)
√2.
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
)
√3.
汉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控制教育和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
×4.
程朱理学在宋朝的基层教化中发挥主导作用,以乡约形式面向百姓。(
)
√5.
乡约由儒学士人在民间发起,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
)
√答题术语1.儒家的德治思想强调民本,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法家的法治思想更符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2.宋朝以后,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深入社会基层,并以乡约形式直接面向底层百姓宣讲。主题二
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历程问题探究视角1
秦汉国家治理的区别
材料
有学者认为,秦代曾经试图建立一个完全依靠外在的制度与法律管理的国家①,但到了汉代,实际成功的却是以经典为依据的道德教育加上以法律为依据的外在管束的所谓“霸王道杂之”的方式②。——摘编自张洪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教你读史①秦代依靠法律,强力治国②汉代采取儒家道德教育和法家外在约束双管齐下的治国方式思考:
根据材料,概括从秦代到汉代的社会管理方式发生的变化。提示
秦代崇尚法治,侧重法律制度;汉代兼具儒法思想,外儒内法。视角2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材料
从《法经》到《大清律例》,中国封建法典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素有中华法系之称①。中国古代“法自君出”,君主始终掌握国家的最高立法权,皇帝的诏书往往成为法律②。中国古代法律,强调遵行礼教,强调纲纪伦常,礼的许多内容被直接写进法律③。——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教你读史①中国古代法律自成体系,属于中华法系②中国古代法律皇权色彩浓厚③中国古代法律具有礼法结合的特征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示
特点:自成体系,特色鲜明;皇帝掌握立法权;以礼入法,以礼入刑,礼法并行。原因: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皇权至上;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法律受其伦理纲常思想的影响。史论史识
1.秦汉至隋唐法律的演变
2.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及表现特点表现国家主义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奴隶社会君主的“命令”即法律,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独裁统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礼法结合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礼占有重要位置,“为政先礼,礼为政本”;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中国古代法律形成了“德主刑辅、以礼入刑”的理论和实践法外特权中国古代法律从维护等级制度出发,赋予贵族官僚各种特权,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在不危害皇权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享受法外特权诸法合体从战国李悝著《法经》始,至秦、汉、唐、宋、明、清诸律,都是以刑法为主,兼有诉讼、民事、行政等方面的内容以法治吏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实就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那就需要治官,控制官吏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观点辨析1.
子产“铸刑书”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改革色彩,为法家的“以法治国”提供了经验,也为历代王朝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
√2.
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国家,即所谓的“霸道”。(
)
√3.
唐朝具有“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法律指导思想。(
)
√4.
明清时期的法律既重视律,也重视例。(
)
√答题术语1.汉魏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其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3.《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是礼法结合的典范,也是历代王朝创制法律的蓝本。4.《大明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03培养·史学思维
国家治理——中华法系特色之礼法结合
材料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必须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媒体广告投放与效果评估方案
- 大数据金融市场风险评估报告
- 大众旅游市场调研与营销策略指导书
- 基于大数据的农业资源精准化管理平台
- 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工作总结
- 因为喝酒感情走向破裂离婚协议书范文
- 人防地下室转租协议书范文范本
- 王鸥发了七份离婚协议书范文
- 人力资源与公司合作协议书范文范本
- 网络安全运维服务合同
- 口腔颌面部肿瘤概论(口腔颌面外科课件)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答案
- 2024年网上大学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800题(含答案)
- 心血管内科试题库+答案
- 数据安全重要数据风险评估报告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 运维质量管理体系及保障措施方案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示范表
- HSK标准教程4下课件第十一课《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 山地项目场地平整设计方案说明范本
-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