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50-60年代中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第一节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概述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革命历史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崭新而又为人熟知的题材领域。说它崭新,是因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还不曾专门提及这样一个题材领域;说它为人熟知,是因为这里所说的“革命历史”就是“昨天”的严酷的革命斗争和枪林弹雨的革命战争,而这一切对于刚刚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来说是十分熟悉的。从题材的角度看,“革命历史”题材在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和极重要的位置。无论在作家队伍方面还是在作品数量方面,都颇谓壮观。它与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构成了本时期小说创作的两大支柱。一、革命历史小说的概念:革命历史题材特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斗争历史,具体地说,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参与的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构成了革命历史小说叙述的主要对象。它主要讲述“革命”的起源神话,英雄传奇,革命的艰难曲折过程,以及最终取得胜利。二、革命历史小说在新中国被重视的原因
革命历史小说承担着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思想教育功能。1.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革命历史小说讲述革命产生的必然性和人民由挫折、失败走向胜利的规律性,以此证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推翻一切反动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合理性。2.从思想教育功能来说,为了实现教育功能,革命历史小说高扬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卓绝的乐观主义,生死考验面前的坚贞不屈,构成了革命历史小说中常见的场景和主人公的性格核心。
由此看来,“革命历史”题材写作以对历史“本质”的规范化叙述,为新的社会的真理性作出证明,以具象的方式,推动对历史的既定叙述的合法化,也为处于社会转折期中的民众,提供生活准则和思想依据。这是创作该题材小说的主要目的。三、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在本时期兴盛的因素1.丰富的革命斗争历史是该题材创作的源泉。2.大批的革命斗争历史的亲历者成为该题材创作队伍中的主要成员。3.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4.革命斗争的叙述从20年代中期以来就形成一个光荣的历史传统。上述因素使革命历史小说创作在建国初期能够迅速崛起,并成为与描写农村生活创作并驾齐驱的两大题材之一。出现作家多,创作成果多,艺术水准高,持续时间长的壮丽景观,在本时期的各类题材创作中独占鳌头。四、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在本时期的发展历程1.建国初期,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开端良好。2.反右后,革命历史小说长篇创作获得丰收。3.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革命历史小说创作因极左政治的影响陷入低谷。五、本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
创作特点
在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上,这一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也较为多样化,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当代小说艺术形态的演变过程。1.强烈的故事体和纪实体特征。⑴、故事体成就更为显著。⑵、纪实体成绩可喜。2.追求“史诗风范”。革命历史小说的成熟更集中地体现在长篇小说创作上,其标志是作家对“史诗性”的追求和一批作品体现出来的“史诗风范”。
史诗概念原本是随着“五四”以来对西方文学的引进而传入中国的,但是对于中国当代作家来说,更直接的途径则是俄苏文学的影响。高尔基的《母亲》、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萧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等,都是作为史诗性作品而给中国当代作家以极大的影响,从杜鹏程、梁斌、吴强、欧阳山等人的作品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出俄苏文学的影响和史诗性观念的植入。
在当时中国作家的心目中,历史真实、革命主题、英雄人物、崇高精神、庄重风格和作品宏大的规模,构成了史诗性的内涵。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在本时期的创作特点主要有以下四点:⑴、选用重大题材和表现重大主题;⑵、塑造革命英雄人物;⑶、追求“史诗风范”;⑷、鲜明民族风格。六、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在本时期的四种类型:1.革命战争的“诗化”叙述:孙犁的《山地回忆》;茹志鹃的《百合花》。2.革命英雄传奇:梁斌的《红旗谱》;曲波的《林海雪原》4.革命知识分子的成长叙事: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3.革命战争史诗: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七、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在本时期的创作局限:1.对于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审视缺乏深度。由于作家思想上受到“新的文学规范”等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革命历史小说对于历史和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审视,都不可能进入一个更深刻的层面。2.创作缺少个人的视野和个性化的表现。作家普遍依照既定的政治结论来表现革命斗争的历史,因此也缺少个人的视野和个性化的表现。3.革命战争题材小说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⑴、在对战争的叙述上,大多囿于对战争过程的描写,把注意力集中在敌我双方的厮杀上,而缺少对战争本质内涵的深入思考。⑵、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注重人物英雄行为的描绘,缺少对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刻画,致使人物的塑造趋于刻板和简单化。4.宏篇巨制的夭折。对作品规模的片面追求使得不少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创作产生了“半部杰作现象”。八、课后拓展1.知识点:⑴、革命历史小说的概念:⑵、革命历史小说的创作原因⑶、“史诗风范”2.思考题:⑴、思考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在本时期兴盛的因素。⑵、简述本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特点。⑶、简述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在本时期的创作局限。第二节革命战争的“诗化”叙述一、孙犁的小说1.孙犁小说的创作特点:⑴、选取“重大题材”。
孙犁的当代创作选取了“重大题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革命历史题材,二是农村生活题材。孙犁小说大都以滹沱河畔、白洋淀中、冀中平原、冀西山地的农村乡镇为背景,以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为描写对象。表现北方农村和农民所经历的时代风云变幻:从抗日战争到土改、到变工互助、到合作社,这条线索贯穿了他从抗战时期《芦花荡》(1944年)、《荷花淀》到建国初期的《山地回忆》、《吴召儿》、《风云初记》、《铁木前传》等作品。⑵、个性化的抒情风格:“重大题材”的浪漫主义表现。孙犁小说创作的题材是重大的,但他对题材所作的艺术处理却是独特和别致的,这就是他在描写现实生活时经常揉进的浪漫主义情调。
在孙犁的创作中,浪漫主义情调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即透过那些复杂纷繁的革命斗争、社会生活的描写,寄寓着作家本人对纯美的乡土风物、纯朴的人际关系、纯厚的人伦情感、纯真的童年生活的深切眷恋和向往,这使得孙犁关于革命历史的叙述成为田园牧歌、乡村情歌和革命颂歌的交响曲,表现出个性化的抒情风格。
①寄风云变幻于诗情画意。对战争进行诗化处理,凸显人性美、人情美。寄风云变幻于诗情画意,这是孙犁小说抒情风格的主要表现。在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发展中,由通讯和故事衍生而来的小说一直看重对于事件和故事的质朴叙述;但孙犁的创作不同,真正形成他个人风格的,则是在延安创作的《芦花荡》、《荷花淀》等,正是这类作品开了将革命斗争生活诗意化的先声。为了便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尽致”,孙犁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喜爱和偏好来选择描写对象,而并非以是否重大为唯一准绳,因此在他叙述抗日战争时代风云的小说中,在他叙述抗日战争时代风云的小说中,正面叙述的往往不是炮火硝烟、刀光血影,而更多的是战争背景下抗日军民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心理和情感变化等,他的着眼点始终放在民间的乡土中国如何对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作出自己的回应,他的艺术处理方式不是将革命斗争史诗化、戏剧化,而是将其日常化、田园诗化,所以出现在他作品中的人物大多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革命战争在孙犁的作品成为充分展示淳朴民风、浓馥民情、温馨民俗的典型环境,被凸现出来的并不是战争本身,而是战争中的乡土中国,是在战争背景下顽强保存下来的乡土美、人情美。乡土风情和爱情故事使孙犁作品成为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少有的“战争田园诗”和“战地浪漫曲”。
②成功塑造了在时代风云变幻中成长的北方青年女性形象。
孙犁小说浪漫抒情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同女性形象塑造有关。在他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占有突出的位置。在孙犁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方农村的女孩儿和小媳妇。这类女性大多葆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如活泼、聪慧、端庄、温柔、贤淑、坚韧等。同时,作家在塑造这些女性时,也很注意表现新的时代因素,他细致地刻划出她们在时代风云变幻中的成长和获得新的品质,因此她们又有别于传统的妇女。时代对女性的影响和女性随时代而进步,是孙犁塑造女性形象的一个着眼点。女性身上的这些新品质又能同中国女性的那些传统美德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且与他小说的抒情风格相一致:细腻、轻柔、单纯、明净、开朗。孙犁也写过一些性格较为复杂的女性,相比较而论,这类人物在某些方面更能见出作家人物刻划的深度。
李佩钟是孙犁小说中少见的知识女性形象,这个摆脱旧家庭束缚走上革命道路的女性,既有婚姻不幸的创伤,又有自身性格上的软弱,为了遮掩自己的弱点,还不时要有一些激进的表现。
作家怀着深切的同情和理解,把她情感世界的缠绵和对敌斗争的刚毅结合在一起,写出了这位大家闺秀向女县长的蜕变。孙犁塑造的各类女性虽然身分有别,地位不同,性格各异,但总的来说,他是用美好的笔触,深挚的情感来描写这些人物的。孙犁写女性也确实受到《红楼梦》的影响。③白描的叙述方式与散文的结构方法相结合。浪漫的抒情风格极大地影响到孙犁小说的叙述方式和艺术结构。在叙述方式上,孙犁擅长以简洁明了的手法记事写人,他的小说又吸收了中国古代文学中抓取特征描摹人事的传统,能用寥寥数笔使人物跃然纸上。因此,孙犁的不少作品在叙述人和事的时候笔墨经济,多用白描,令画面如剪影,似速写,却生动传神。
孙犁抒起情来则往往恣意铺陈,不吝笔墨,也不拘叙述陈规。与当时的许多作家一样,孙犁也偏好于把叙述安放在一个回忆性框架中,但他的这一框架与其说是为了引出要叙述的人或事,不如说是更便于寄托自己的情感。
叙述中抒情主体的融入不仅打破了小说通常的叙述程式,而且也打破了小说传统的艺术结构。孙犁的小说则别开生面地采用散文的结构方法,以作家之意连缀章节,以主观情志敷衍全篇,再加上抒情言志的任意插入,故不讲究故事情节连贯、缜密和完整。由于这种随意、散漫的结构特征,孙犁的小说也常被人称为“散文化小说”或者“诗化小说”。④.俗雅结合的小说语言。孙犁的小说语言兼具“如话性”和“如画性”。他交相使用这两套语言摹声拟态、状物写景、叙事抒情,在照顾到农民语言习惯的同时,锤炼出一种适合知识分子审美趣味的文学语言,但有时也不免过于做作而失其真率。
2.孙犁小说的创作局限:⑴、叙述中抒情主体的融入对小说结构产生了不利影响。
篇幅短小者,或许无大碍,若是中篇或长篇,则有驾驭失控之感。⑵、由于作者借人物传达自己的情感,有时会不免偏离了人物自己的性格逻辑,使笔下的人物显得“失真”。①50年代初就有人批评孙犁“摆脱不了自己小资产阶级的恶劣情趣”,把人物“弄成了衣服工农兵、面孔小资产阶级的四不象的人物”。②到60年代对孙犁的创作也时有争议。在一个抑制创作个性、审美情趣划一趋同的时代,就连孙犁的朋友也认为他“在生活面前还不够勇敢,有时回避生活中的尖锐矛盾;有时只表现自己所感受到的一个较小的精神世界”。3.孙犁小说的影响:孙犁富于个性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影响了几代作家。第一代是50-60年代的刘绍棠、从维熙,并形成了“荷花淀派”。(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第二代是80年代的贾平凹等。贾平凹深受孙犁作品的影响,如用诗化的语言描写自然风光,塑造美丽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等。二、茹志鹃的小说女作家茹志鹃的文学成就主要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题材多来自解放战争时期和五六十年代的社会生活,属于前者的有《关大妈》、《百合花》、《澄河边上》、《三走严庄》等;属于后者的有《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春暖时节》、《里程》、《如愿》、《阿舒》等。在茅盾看来,“作者取材于解放战争的作品,更胜于取材于大跃进时期的作品”。(茅盾:《读书杂记》,《新港》1962年第12期。)作出这一评价显然是因为茹志鹃的革命历史小说更鲜明地体现了个人独特的风格,从场面的撷取、人物的描画到结构的安排、情感的表达,在当时的文学背景下都显得别具一格。1.独特的风格特点:⑴、把战争作为背景,关注战争环境中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升华。茹志鹃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与着意于战场胜负的惯常模式不同,它几乎没有多少炮火硝烟、血腥搏杀的大场面,而是更关注战争环境中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升华。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记忆的筛子“把大东西漏了,小东西却剩下了,这本身就注定我成不了写史诗的大作家”。(茹志鹃:《我写〈百合花〉的经过》,《青春》1980年第11期。)她所说的“小东西”包括战争环境中淳朴真挚的人际关系,战争间隙中宁静的星空和原野,那些普通人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怒,而当她在对这些“小东西”作出艺术处理的时候,又保留了女性特有的视角和体验。因此她创作的革命历史小说尽管为数不多,但却开创了同类小说的另一种叙述风格,而《百合花》堪称其中的代表。
小说不仅摆脱了同类题材中常见的“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之类的情节模式,而且把笔触伸向人物的情感世界,含蓄地表现严酷的战争环境中亲切的、日常化的生活片断。在当时的条件下,《百合花》既是作家对表现人性美和人情美的一种努力,又因采用了可以被接受的表现方式而得到茅盾的称赞:“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⑵、情感的体验重于事件的叙述,小说具有浓郁而细腻的抒情意味。情感的体验不仅在叙述者方面,而且叙述者还努力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⑶、细节的描写重于整体的勾勒。在茹志鹃的小说中,作家细腻的情感主要是通过作家对细节的捕捉、选择和描写来表现的。可以说,细节的描写重于整体的勾勒是茹志鹃小说创作的又一特色。
在茹志鹃的许多作品中,缺少对人物、事件的整体性勾勒,而是充分调动细节的描写来构成生活片断,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⑷、细致、谨严的结构。细节的妥善安排使茹志鹃的小说具有细致的结构。茹志鹃的短篇创作大体上是本着从生活的“横断面”入手的,其中更多的是撷取若干个生活片断由人物或叙述者的回忆、联想结缀而成。
2.茹志鹃的小说创作与当时主流艺术规范的碰撞。
细腻的情感体验、细节的入微刻划、细致的谨严结构,使茹志鹃的小说更适合于表现“生活激流中的一朵浪花,社会主义建设大合奏里的一支插曲”,(侯金镜:《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读茹志鹃小说有感》,《文艺报》1961年第3期。)尽管如此,还是有批评家要她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表现”,并“提高和升华到当代英雄已经达到的高度”,希望在她的作品里能“听到雄浑的时代的脚步声,看到共产主义战士光辉的形象”。(欧阳文彬:《试论茹志鹃的艺术风格》,《上海文学》1959年第10期。)可见茹志鹃的艺术风格与当时的艺术规范也不尽吻合。实际上,某些评论家对茹志鹃小说的批评,对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如概念化地设置某个人物以代表党的领导、抽象地表现理想,以及不顾实际一味表现“革命精神”等等,都留下了作家顺应潮流的痕迹。三、课后拓展
1.知识点:⑴、“荷花淀派”。2.思考题:⑴、孙犁小说的创作特点与局限⑵、茹志鹃小说创作独特的风格特点第三节革命英雄传奇一、梁斌的《红旗谱》1.作家简介
梁斌(1914-1976)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在冀中家乡进行革命活动,1929年参加了家乡的反割头税运动,次年考入河北保定二师,曾参加二师以争取民主和抗日为目标的“七.六”学潮。1932年家乡震惊全国的“高蠡暴动”失败后,他流浪北平,开始了文学生涯。1934年考入山东剧院。抗战时期,在冀中地区从事文化宣传工作。1947年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次年南下,先后担任襄阳地委宣传部长和武汉日报社社长。50年代中期到河北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2.小说的形成过程《红旗谱》主要取材于作者所经历过的1931年家乡蠡县人民爆发的反“割头税运动”和1932年7月发生的保定“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早在1935年,梁斌以高蠡暴动为题材,写了第一个短篇小说《夜之交流》,在《伶仃》月刊发表。1942年他又根据同一题材写了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后将它发展成为五、六万字的中篇小说《父亲》,这个作品已具备《红旗谱》中朱老忠一家遭遇的雏型。此后,作者还写了几个短篇和戏剧《千里堤》、《五谷丰收》、《抗日人家》、《血洒芦沟桥》、《爸爸做错了》等,这些创作积累,在作者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反映冀中人民革命斗争的完整故事结构和形象系列。在此基础上,梁斌于1953至1954年间首先完成了多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第三部的初稿,1954年至1956年间又相继完成了《红旗谱》一、二部的初稿。经过反复修改,1957年底出版了第一部,名为《红旗谱》。1963年出版了第二部《播火记》,1983年出版了第三部《烽烟图》。3.小说的主题内涵《红旗谱》自出版以来,一向被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运动的壮丽史诗。作者曾说,他写这部小说,一开始就明确主题是写阶级斗争。(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人民文学》1959年第6期。)小说主要是以冀中平原锁井镇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为基本情节。阶级斗争的严酷事实则将锁井镇划分为以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为代表的农民阶级跟以冯兰池家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两大敌对阵营。当然,这里的地主和农民之间的阶级斗争是作者立足于新的时代理念,对民主革命时期农民历史命运以及中国革命史所进行的艺术概括。小说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农民从自发反抗到有组织斗争的历史转折过程,表明了中国农民阶级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在解放自身的过程中完成他们在民主革命斗争中所承担的历史使命。4.人物形象的塑造⑴、农民革命英雄形象《红旗谱》对农民英雄典型的刻画,突出地体现在作者对朱老忠的创造上。①朱老忠是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农民革命英雄形象。小说开篇采用虎子(少年朱老忠)的视角,写了父辈的反抗斗争,赋予少年朱老忠以传统的反抗性格,揭示出他是在农民斗争的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他的血脉中翻滚着父辈刚毅不屈的反抗精神,他的身世中怀有着对地主阶级的血海深仇。这构成朱老忠走向革命的基础。朱老忠走京下卫,闯荡关东的传奇人生经历又炼就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坦荡的胸怀、过人的胆识,使他超越了一般的农民,具备了农民英雄的性格气质。但这时的朱老忠仍是一个传统的农民革命英雄。朱老忠“扑摸”到共产党,接受了党的教育后,个人的复仇决心,便上升为阶级的革命觉悟。在高蠡暴动时,他担任红军大队长,冲锋陷阵;暴动失败后,他不向敌人低头,又投入到抗日的烽火之中。这样朱老忠便成为具有新的特质的农民革命英雄典型。②一个理想化的农民革命英雄形象。作者出于对革命农民的衷心赞美,认为“对于中国农民英雄典型的塑造,应该越完善越好,越理想越好!”(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人民文学》1959年第6期。)因此作者在小说中采用典型化的手法赋予了朱老忠理想化的性格内涵。朱老忠作为朋友,是讲信义的朋友;作为同志,是守纪律的同志;作为长辈,是知心的长辈;作为父亲,是慈爱的父亲。甚至作为丈夫,他与贵他娘夫妻生活也是“搭了十几二十年的伙计,没拌过嘴,没吵过架”,总是那么体贴如初。作者这种塑造英雄人物的观念,十分切合那一时期的新的文学创作规范。现在看来,这显然是有些过于完美化、理想化了。③朱老忠是作者向当代文学贡献的一个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农民革命英雄的艺术典型。⑵、有着精神重负的革命农民形象①严志和是一个立足现实的老一代传统农民形象。同朱老忠形象塑造富于理想化相比,作者对严志和形象的塑造是立足现实的。严志和是一个勤劳、善良、朴实、软弱的传统农民,在他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日子里,虽然充满了对冯老兰的刻骨仇恨,但在他要求翻身过好日子的愿望中,却包含着惧怕生活的风雨和颠簸。小说通过描写江涛继运涛之后又被捕入狱时他极度悲观失望的情绪,对他思想上那种农民式的软弱性和动摇性作了较深刻的剖析。②严志和是一个逐渐觉醒的革命农民形象。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严志和逐渐觉醒,他说:“打倒冯老兰……多深的泥水咱也得过”。由此看出,在严志和的性格中,革命性、反抗性还是本质的方面。最终,严志和在党的教育下逐步摆脱精神负担,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严志和的形象反映了大多数农民在动荡年代里走向革命的思想状态和行动轨迹。⑶、一批个性鲜明、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作者在小说中还塑造了性格耿直、富于反抗精神的朱老明,一心盘算发家致富的朱老星,庄稼活和木匠活的好把式、乐天派伍老拔,封建礼教观念浓厚的老驴头,具有正统观念和狭隘意识的老套子,等一批个性鲜明、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他们与朱老忠理想化的英雄形象构成互补,使《红旗谱》对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和革命历程的反映更为真实与浑厚。⑷、年青一代革命农民形象小说对年青一代革命农民的描写也较有特色,作家比较注意刻划他们各自的个性特点。运涛的稳重多思、热情坚毅;大贵的质朴爽直,见义勇为;春兰的开朗朴实、矢志不二,都能给人较清晰的印象。尤其是对农民出生的知识分子运涛在革命实践中的成长描写得最为充分。⑸、反面人物形象在反面人物刻划上,小说对凶狠保守的地主冯老兰和表面开明实则狠毒的冯贵堂的刻画,突破了当时某些作品过于简单化、漫画化的处理方式,尤其对他们之间矛盾关系的描写颇具内涵,微妙地反映了传统乡村社会在资本主义入侵时的真实情境。5.鲜明的民族风格在创作《红旗谱》的过程中,作者努力寻求阶级斗争这一时代主题与民族心理、乡村风俗和传统文本的结合。即“想完成一部具有民族气魄的小说”。(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人民文学》1959年第6期。)这种民族风格体现在:⑴、小说在吸收民族心理积淀和古典小说刻划人物性格长处的基础上,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人物形象。①作者对朱老忠性格的刻画,着重在吸收丰厚民族心理积淀的基础上,去挖掘人物性格的内涵特质,并吸收了中国古典小说刻划人物性格的长处。朱老忠“他底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感,有点像鲁智深;他底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硬骨头,有点像李逵;他底勇猛向上、正值无私的气概,有点像武松;他底有胆有识、深谋远虑的能耐,又有点像李秀成。”(冯牧、黄昭彦:《新时代生活的画卷――略谈建国十年来长篇小说的丰收》,《文艺报》1959年第19期。)构成朱老忠性格民族特质的最突出表现是豪爽仗义。这种舍已为人、仗义奉献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被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所滋润而焕发出时代色泽。从而使这一形象成为“兼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的英雄人物的典型”。(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人民文学》1959年第6期。)②小说对其它人物的描写也大都是民族化的。人物的民族心理自然地内化在他们的日常心理、处事观念,以及思维方式之中。严志祥准备下关东时,老套子说:“外头给你撂着金子哩,还是撂着银子哩,即便撂着金子银子,那金窝银窝也不如咱们的穷窝呀。”这种行为和语言体现的正是中国农民特有的具有浓厚伦理色彩的对“根”的迷恋以及安土重迁的传统心理。可以说,正是这一系列有着内在的民族心理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构成了《红旗谱》民族风格的主要因素。⑵、采用富于地方色彩的民俗风情来增强小说的民族特色。作者说:“地方色彩浓厚,就会透露民族特色。为了加强地方色彩,我特别注意一个地方的民俗。我认为民俗是最能透露广大人民的历史生活的。”(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人民文学》1959年第6期。)①故事叙述中注重描写风土人情。小说中的“脯红鸟”,是写朱老忠返乡后朱、严两家与冯老兰的第一次试探性冲突,这个事件就是通过河北民间的玩鸟风俗表现出来的。在这部作品中,直接写风土人情的地方比比皆是。如河堤上的白杨树,平原上的麦田、谷穗和饭菜样式,以及赶年集、逛庙会、除夕把芝麻秸撒在地上“踩岁”,把香插在门环上、谷囤上、灶台上、牛槽上象征吉利等风俗。②人物对话中注重采用俗语和土语。特别是人物对话中的俗语和土语,更给小说增添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而传达出富有地方风情的民族韵味。⑶、在艺术手法上,采用中国传统小说手法安排小说结构、塑造人物形象。
①在结构布局上,作者以新式小说改造旧式章回小说的方法,采用相对集中的短章节结构手法,每章六七千字,故事完整连贯,又相对独立。整部作品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力求投合我国广大群众的阅读口味。如反割头税运动就是由大贵杀猪、老驴头杀猪、刘二卯骂街等一系列生动故事环环相生组成的。②在人物刻画上,作者在比较克制的运用现代小说心理描写的基础上,努力吸取我国古典小说侧重于通过戏剧性和动作性的情节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既使人物音容笑貌跃然纸上,又不乏一定的心理深度。6.小说局限:⑴、中心事件缺乏情节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就第一部来说,主要是“反割头税”与“二师学潮”两大中心事件缺乏情节发展的内在统一性,而且在表现的风格上也不尽一致。这可能与这部小说的创作是在作者既有作品的基础上拼合组织而成有关,也是由于作者在表现“二师学潮”时,追记历史事实的浓厚兴趣构成了对传统小说故事化的叙事方法的排斥所致。⑵、艺术不均衡,有概念化倾向。.就《红旗谱》全书来看,后两部在艺术上略逊于第一部。尤其是《烽烟图》,明显地受到当时流行观念的影响,时时由作者去直接讲述或者强加给人物一些政治术语,读起来显得生硬。7.《红旗谱》的评价及其文学史地位⑴、“文革”前,《红旗谱》高调肯定。《红旗谱》的出版震动了中国文坛,其宏大的历史画卷,丰满的英雄形象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成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被誉为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的历史画卷和壮丽的史诗,成为“三红”(《红旗谱》《红岩》《红日》)之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红旗谱》出版后曾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及文艺界知名人士,如周恩来、陈毅、陆定一、郭沫若、茅盾、周扬、田汉、老舍等人的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时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的林铁,则给梁斌提高两级行政级别,享受省部级待遇,以表彰他对祖国文学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自有新文学以来,我国小说中描写农民生活的作品有过许多,写革命农民生活与斗争的作品也不少。但把现代中国农民放在宏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相当完整地写出农民逐步提高阶级觉悟,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为革命战士,突出地刻画了这种英雄典型形象的,应该说,《红旗谱》是第一部,也是这类作品中影响最大的一部。《红旗谱》出版后,受到了评论界的高度赞誉。对《红旗谱》的赞誉主要集中在小说的史诗性、农民英雄形象的塑造、民族风格等方面。①更多的评论集中在以朱老忠为首的农民英雄形象的塑造上。评论者普遍认为在众多人物当中,小说中塑造得最突出的是农民朱老忠和严志和的形象。“这两个人物,是能够概括中国农民的典型性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UPS设备质保与支持服务协议版B版
- 专业技术服务劳务协议(2024版)版B版
- 2024年绿色屋顶设计与施工合同范本3篇
- 2024房地产融资合同范本
- 【放射科】精准医疗幕后的先锋团队
- 11-1《谏逐客书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说课稿专辑(统编版必修下册)
- 福建省南平市塔前中学2022年高二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4文化石矿山开采及加工合作合同范本3篇
- 双十一旅行新品盛宴
- 2024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合同
- 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解读讲义课件
- 材料报价三家对比表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共四套)
- 焊接工序首件检验记录表
- (通桥【2018】8370)《铁路桥梁快速更换型伸缩缝安装图》
- 针灸的作用原理和治疗原则
- 标准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
- 2023年中国人保财险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 某办公楼装饰工程监理大纲方案
-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