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巴氏小体的观测_第1页
人类巴氏小体的观测_第2页
人类巴氏小体的观测_第3页
人类巴氏小体的观测_第4页
人类巴氏小体的观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人类巴氏小体的观测遗传学试验报告

题目:人类巴氏小体的观测

姓名:学号:班级:时间:

一、试验目的:

1.把握人体性染色质的检测方法;

2.观测人体性染色质的形态特征及存在部位,为进一步研究人体染色体的

畸变与疾病提供参考条件;

3.了解雌性哺乳动物X染色体失活假说和剂量补偿效应的机制。二、试验原理:

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另一对为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X与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在减数分裂时可以相互配对,其余部分则不同源。Y染色体含有很少的基因,而X染色体则含有大量的基因。男性与女性的常染色体数目是一样的,所含有的基因数目也相等;但是女性含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一条X一条Y,因此女性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剂量远高于男性,然而研究发现女性伴性遗传基因的表达剂量与男性是大体一致的,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剂量补偿效应(dosagecompensationeffect)定义:在XY性别决定机制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雌、雄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也就是说,在雌性和雄性细胞里,由X染色体基因编码产生的酶或其它蛋白质产物在数量上相等或近乎相等。剂量补偿存在两种状况,雌性哺乳动物一条X染色体异染色质化(失活),只有一条X染色体具有活性,使雌雄动物虽然X染色体数目不同但基因产物的剂量是平衡的;另一种是X染色质的转录速率不同,假使蝇雌性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都有活性,但它们的转录速率低于雄性细胞X染色体的转录速率。

1949年M.L.Barr等研究发现雌猫神经元细胞核膜内有凝缩的深染小体,而雄性个体细胞中则没有,这一结构被称为巴氏小体(Barrbody)。进一步研究发现:所有哺乳类雌体细胞中都可以见到这一结构。巴氏小体是由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X染色质随机失活形成的,在间期细胞核中呈异固缩状态(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贴近于核膜边缘的染色小体。

莱昂假说(Lyonhypothesis)

1961年,MaryLyon提出了说明哺乳动物剂量补偿效应和形成巴氏小体的X染色体失活的假说。

主要内容包括:

①哺乳动物雌性个体两条X染色体的其中一条在受精后失活;

②两条X染色体中哪一条失活是随机的;在同一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有些父源X染色体失活,有些为母源失活.

③失活在胚胎早期发生(人类在胚胎发育16天时),某一个细胞的X染色体一旦失活,这个细胞的所有后代细胞中该X染色体均处于失活状态。当生殖细胞形成时,失活的染色体可恢复.

④杂合体雌性在伴性基因的作用上是嵌合体,即某些细胞中来自父方的伴性基因表达,某些细胞中来自母方的伴性基因表达,这两种细胞随机镶嵌存在。

1

试验证据:1)玳瑁猫毛皮上的黑色和黄色班块—XOXo2)人类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GdA/GdB

图1取自一个有AB表型的G-6-PD性质的电泳图谱(0:克隆化之前的一份培养物,显示AB带;B:慢带仅在克隆1,2,4,5,8,9中显示;A:快带在克隆3,6,7中显示。)

X染色质的失活只是部分失活,依旧有部分基因具有转录活性,目前已知的大约有十几个基因有活性。若失活X染色质为完全失活,则XXY(Klinefelter’ssyndrome)及XO(Turner’ssyndrome)型应表现正常。

Barr小体的数目=n-1(n为X染色体数目)正常女人的体细胞间期核中Barr小体为1;正常男人的体细胞间期核中Barr小体为0;XXX女人的体细胞间期核中Barr小体为2;XXXX女人的体细胞间期核中Barr小体为3。

常染色质:折叠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染色时着色浅。DNA主要是单一序列和中度重复序列。处于常染色质状态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

组成型异染色质:除复制期外,均处于凝缩状态,处于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区、端粒、随体等。具有明显的遗传惰性,不转录也不编码蛋白,异染色质折叠程度高,处于凝缩状态。

兼性异染色质:指某些细胞或某一发育阶段,原来的常染色质凝缩失去基因转录活性而成。失活的X染色质在受精后可以被活化变为常染色质。

巴氏小体

X-染色质的形态特征及所在部位:X-染色质的形态表现为一结构致密的浓染小体;轮廓明白;大小1~1.5μm;常附着于核膜边缘或靠近内侧;形状为凸形,三角形,卵形,短棒及双球形等。正常女性口腔黏膜细胞中出现率:30~50%。三、试验材料:

1.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牙签等。2.试剂:硫堇染液,1MHCl,蒸馏水、生理盐水。3.材料:口腔上皮细胞或头发毛囊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个体较大,简单观测,但是简单污染细菌等杂质。头发毛囊细胞个体稍小,观测稍显困难,优点是不受细菌污染。

四、试验步骤:

1.取口腔上皮细胞或毛囊细胞并涂于清白的载玻片上,自然枯燥5-10min;2.1MHCl水解3-5min;3.水洗3次,每次1min;4.硫堇染色20min;

5.水洗去染料,显微镜观测;

2

6.若染色过深或有大量染料结晶,可用95%乙醇分色3-5sec,水洗去酒精,

镜检。

五、试验结果:

X染色质的识别方法:一般位于核膜内侧缘,形状多样,多为半圆形或三角形。

六、试验分析与探讨:

1.刮口腔上皮细胞前要漱口,以减少细菌的影响。2.水解之前要等样品稍微枯燥,以免样品被冲走。

3.染色时间不要太长,否则核质着色深,X染色质体不易区分。一旦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