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贵州绥江县湖泊生态竹竹景观生态规划_第1页
论贵州绥江县湖泊生态竹竹景观生态规划_第2页
论贵州绥江县湖泊生态竹竹景观生态规划_第3页
论贵州绥江县湖泊生态竹竹景观生态规划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贵州绥江县湖泊生态竹竹景观生态规划

本文介绍了绥江区滨海生态公园的规划理念、建设范围和景观布局,提出了意图、定位和形象规划。在此基础上,本文揭示了湖滨生态公园的具体意见。绥江县地处云南东北角,属四川盆地向云南高原过渡地带,位于东经103°46′46.8″~104°16′35.8″,北纬28°21′2.9″~28°40′21.3″,是川滇结合部,也是金沙江与长江接合区域。东邻水富县,南靠盐津县,西接永善县,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屏山县和雷波县相望,全县行政区划为1乡5镇,总面积761km2。其地形以山地为主,占全县总面积99%。由于向家坝电站的建设,将使绥江县城及5个乡镇所在地完全淹没,淹没区土地总面积34.6km2。电站建成后,其库区面积80km2,蓄水量51.85亿m3,库容是滇池的3倍,水深是滇池的10倍,将在绥江县境内形成“百里长湖”景观。中共绥江县委、县人民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向家坝库区绿色屏障大目标,大力打造竹产业和湖滨生态旅游业,全县规划发展竹资源面积3万hm2,打造成为“绥江竹海”。1绥江县主要竹种绥江县自然气候条件十分适合发展以竹类植物为主的绿色产业。现有竹资源总面积约1.3万hm2,共有竹类植物10属22种,其种数占昭通市竹种数的34.4%,占全省竹种数的10.0%,是昭通市竹类资源分布丰富的县份之一。绥江县主要竹种有12个,分别为慈竹、云南方竹、粗穗龙竹、筇竹、麻竹、毛竹、水竹、杂交竹、硬头黄竹、斑竹、金竹和苦竹。另外还有一些零星分布的竹种,如紫竹、车筒竹、人面竹、绥江玉山竹、刺竹、永善悬竹、少刺方竹、荆竹、孝顺竹等。2城市公园区智能设计绥江县湖滨生态竹园建设规划是全县竹产业一级规划中的“一个中心”,主要以绥江竹海为核心,湖滨生态竹园不仅其周边具有大面积的绿化园地,而且,还有大量水体和建筑,它在美化绥江新城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规划理念的内涵包括:第一,利用绥江特有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水文等条件,丰富的竹资源建成一个全国知名的滇东北竹都—绥江竹海;第二,规划湖滨生态竹园景区由绿地斑块(包括湿地斑块)、廊道、景观基质等组成。绿地斑块又分森林斑块、生态竹园等;廊道分绿道、蓝道;景观基质又分主城区,建筑、农田以及长湖等,在布局时统筹考虑;第三,湖滨生态竹园规划建设不仅注重城区绿地,更应重视整个区域范围内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新的竹林和其他林木的发展,既要注意大地绿化系统规划,同时又要解决好城镇边缘地区竹林、森林营建与新城扩展之间的关系;第四,湖滨城廓、湖岸、溪流两边绿化是指以成片森林(竹林)为主体,同时考虑乔、灌、草相结合,以营造新城生态环境,提高新城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做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居在绿中”;第五,在湖滨生态竹园规划建设中必须遵重文化,把握生态竹园的性质,风格和主题,尽量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第六,湖滨生态竹园包括了部分水景,一是长湖湖滨,二是大、小汶溪两岸,三是人工池塘等,除竹子之外还应栽种不同的水生和半水生植物,形成生态型的湿地景观。3规划区域和景观布局3.1共设植物盐坝中心为中心的农业、田坝镇绿化植物种植及绿化设计区绥江湖滨生态竹园规划建设以新县城(回望)为中心,以东、西、南干道(新二级线)10km长为半径,包括中城镇的农业、田坝镇的田坝等办事处,绿化植竹面面积约0.2万hm2。3.2绿道、蓝道、湿地景观区规划建设的湖滨生态竹园现状绿地景观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即:绿地斑块、绿地廊道与景观基质,绿地斑块以新城周边及远郊森林斑块为主,它们是将来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以湿地斑块,即沿江两岸河漫滩、阶地等,是将来营造的竹林景观带。以此两个斑块组成的生态景观区。绿地廊道分绿道与蓝道,绿道是指将来新建的二级道两边绿化带和非临滨水的防护绿带;蓝道指临湖滨道路绿化和湖滨绿化带;景观基质主要是指城市和城郊建筑、农田(农地),而农地又是将来退耕种竹的区域之一。长湖,既是斑块,又是基质,是一个新的景观区。4展览和布局的设计4.1浓浓浓度第一长湖(1)定位:湖滨生态竹园为湖滨观光、生态休闲及娱乐园。(2)立意:壮美的滇川第一长湖。(3)形象策划:绥江“滇川第一长湖”,湖滨生态竹园,通过开发建设,不仅可以给游人充分展示绥江奇水—滇川第一长湖的壮美神奇的景观,又可以展现绥江万顷竹海的浩瀚。4.2新城景观结构打造湖水拥城、城中有水、山水环抱的城市特色。针对绥江新城未来生态景观建设提出几点构思:一是基础设施、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区域进行统筹规划,空间结构合理安排;二是对生态空间进行合理组织;三是对生态敏感区、自然风景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脆弱区进行保护;四是加大对景观质量差的斑块进行改造、补充;五是挖掘、凸现绥江民族文化和竹文化;突出长湖景观和竹林景观;六是加宽廊道绿化带,种植具有特色的景观竹和其它植物;七是规划、构建四大园区,继承、挖掘、发展景观内涵。通过上述的组织、保护、改造、凸现,可形成“一心、二山、三廊、三水、四区”的格局。(1)一心:指主城的绿心,涵盖新城中心绿地,是新城主要景区,要做到“碧翠镶金”,又要“显山露水”。“碧翠”即自然的山、水、绿地宛如翡翠;“镶金”指建筑,即城市与自然很好融合。(2)二山:指东面的华峰山与南面的香炉山。它们是新城重要的外貌景观,与市内的建筑、绿心、长湖,构成整个城市面貌的骨架。一方面,保护好两山的自然资源,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这两山的自然地形、地貌的优势和条件,以突出新城特色。(3)三廊:指新城向外辐射的干道,即,由余家湾—新城;新城—南岸;新城—田坝,3条廊道。(4)三水:指大、小汶溪和长湖。它是新城以水为主,充分发挥主城山水相依的空间特色,溪边和靠近湖边与建筑和谐,以展示水文化的秀美。(5)四区:指规划建设的4个景区,即,生态绿化区、文化展示区、滨水休闲区和立体农林观光区。其一,生态绿化区指大、小汶溪的东、南、西三面跟新城结合部及城郊,分成3个绿化区。其二,文化展示区指规划建设两个园。一是边缘文化园,其包括从城南至香炉山整个区域。边缘文化园以历史、环境、文化为主题,将中城的玉皇阁、金山寺搬迁上香炉山,文物古迹集中保存,展示绥江古文化和现代文明。边缘文化园组景,采用山坡上种竹,作为地被,既美观又能防止山坡长期暴露以致水土流失,在坡下再种植些灌木花丛或观叶小灌木,如红花夹竹桃、黄素馨等。二是景观竹园,是指规划建设在新城至华峰山的适宜区域。竹园营造以竹景为主的大面积竹林景观,包括竹林、水体、山体及其他野生动植物,配以道路、建筑等辅助设施,供游人观光、休闲。观赏竹园竹种选择:以中、小型竹为主体,如:毛竹、慈竹、绿竹、黄金间碧玉、吊丝竹、泰竹、孝顺竹、斑竹、紫竹、筇竹、唐竹、佛肚竹、龟甲竹、水竹、金竹、寒竹等。分别采用大面积种植、片植、孤植。竹园内又分珍稀竹类区、游览观赏竹区、民族竹文化展示区、休闲度假区、儿童游乐区、野营和运动区、旅游接待区、竹产品商贸中心、竹园风情山庄,等等。珍稀竹类区竹种选择:针麻竹、滇竹、薄竹、云南长穗竹、沧江悬竹、铁竹、香糯竹、筇竹、泰竹、大泰竹、缅甸龙竹、马来甜龙竹、棉花竹、长节箭竹、泡竹、早竹、早园竹、小薄竹、香竹等。其三,滨水休闲区指长湖在新城区沿岸滨水地带和大、小汶溪出水口,小汶溪穿城而过,真正展现了山、水、人相依、相融,在湖滨规划建设水上娱乐中心,度假区,运动场、竹楼、竹水榭等。滨水休闲区以竹类植物造景,并以梅、桃及木芙蓉等植物配合形成色彩丰富的竹景,倒映水中,水面上下两重天,自成一片佳景。竹楼仿古建筑风格,依城傍水,翠竹相随。游人置身竹楼中,可直接体验超凡脱俗之境。其四,立体农林观赏区指新城以东干线两侧10km范围,在原有桃园、梨园、柑桔园基础上,通过修整,扩大,形成具有高科技的立体农林生态观赏园。首先改造原有的立体种植方式,去劣存优,从观赏性和生产性双重角度考虑,创造优美的生态景观;其次考虑观赏的季节性,增加季相景观,如,在树种选择上可以增加冬枇杷、柚子等,树种与茶、药复合种植,以达到四季有景可观。在景观序列上,以立体农林观光区为起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