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复习_第1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复习_第2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复习_第3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复习_第4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北方南方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宋-齐-梁-陈东汉隋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文明冲突.智者选择.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

——马克思知识结构: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作用第一阶段:冯太后创建新制第二阶段:孝文帝汉化经济主观客观政治民族关系统一北方冯太后与孝文帝推动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政治制度、礼乐文化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农、手、商)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加速封建化民族融合、促进统一民族压迫政策激化阶级矛盾宗主督护制激化民族矛盾统治危机材料一:

“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魏书》材料二:“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魏书》课堂思考一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结合所学指出上述问题分别产生什么影响?(2分)影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北魏统治。问题:材料一反映北魏宗主督护制下农民赋税沉重、吏治腐败材料二反映北魏统治者实施民族压迫、歧视政策矛盾实质:落后的鲜卑文化与先进的中原文化的矛盾认识:改革是缓解社会矛盾、改变国家面貌的必然选择。一、文明冲突——改革迫在眉睫冯太后(公元442-490年)姓冯名有,汉族人,本是官宦之女,因罪充公为奴。10岁被选为北魏文成帝的贵人,14岁被立为皇后,23岁被献文帝尊为皇太后,是位典型的“铁腕女人”,史称“文明太后”。在献文帝、孝文帝时期两度“临朝听政”20年,成为北魏朝廷的实际统治者。有人称她“千古第一后”。她主政时已开始了以汉化为中心的社会改革,并积极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孝文帝改革的伟大历史功绩有一半应该归属于这位了不起的巾帼人物。二、智者选择——冯太后、孝文帝改革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五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二、智者选择——冯太后、孝文帝改革(公元467年公元499年)阶段重点主要措施作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课堂思考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采取哪些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二、智者选择——冯太后、孝文帝改革官吏原无俸禄收入来源:一.战争掳掠和赏赐二.搜刮贪污三.利用职权经商谋利孝文帝实行俸禄制每年租调中布三匹,谷二斛九斗,作为官吏俸禄之用。严惩贪污:凡贪污帛(布)一匹者,一律处死。官吏不准经商营利。二、智者选择——冯太后、孝文帝改革改革政治制度: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减轻农民负担;缓和矛盾;保障良好的政治环境作用阶段重点主要措施作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课堂思考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采取哪些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二、智者选择——冯太后、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材料一:(485年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北魏推行均田制的影响。(2分)(1)据材料一分析均田制推行的原因。(2分)课堂思考三: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魏书》

土地兼并和百姓贫饥流亡问题严重;发展生产,稳定北魏统治。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北方农业发展和经济恢复。二、智者选择——冯太后、孝文帝改革

改革土地制度:推行均田制条件目的内容性质作用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发展经济,保障财政收入;限制兼并,缓和矛盾,巩固统治。政府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土地不得买卖;鼓励农民垦荒;农民向政府交租税,承担徭役和兵役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经济:恢复经济…,保障…减轻农民…;政治:缓和…,巩固…,推动封建化和民族融合二、智者选择——冯太后、孝文帝改革租(缴纳粮食)调(缴纳绢帛)赋税征收有序,农民负担减轻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那么,北魏政权怎么向农民征税、征发徭役兵役呢?改革前改革后宗主督护制三长制目的:内容:职责:影响: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健全县以下基层政权,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二、智者选择——冯太后、孝文帝改革租调制改革基层行政组织阶段重点主要措施作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吏治好转加强控制增加收入经济发展二、智者选择——冯太后、孝文帝改革孝文帝主持,重点是迁都汉化迁都洛阳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崤山)函(函谷关)帝宅,河(黄河)洛(洛阳)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1)结合材料一和教材分析孝文帝主张迁都的理由。(4分)并谈谈你对迁都的认识。(2分)(2)结合教材归纳自此以后孝文帝还做出了哪些决策?(4分)理由:地理:平城位置偏北。政治:平城保守势力大,减少改革的阻力。经济: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给困难。军事:强敌相邻,时受骚扰。认识:加强了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北魏向汉族学习,加速封建化进程。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及改籍贯学习汉族的制度: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二、智者选择——冯太后、孝文帝改革课堂思考四:阶段重点主要措施作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孝文帝主持,重点是迁都汉化移风易俗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迁都洛阳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吏治好转加强控制增加收入加速封建化加速封建化推动封建化经济发展二、智者选择——冯太后、孝文帝改革牧马(魏晋墓壁砖画)牵羊的少数民族扬场图(魏晋墓葬壁画)耕牛图

北魏迁都后“洛阳大市,周围百里”,“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成悉在焉。”“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

——《洛阳伽蓝记》社会经济复苏与繁荣:生产方式的农耕化;都市繁华,商业活跃;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3分)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材料一: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2分)三、文明融合——封建化和大一统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5分)1、生产方式农耕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社会制度封建化:改革加速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3、生活方式汉族化:改革还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4、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和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三、文明融合——封建化和大一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

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三、文明融合——封建化和大一统孝文帝改革的性质、成功的原因及启示1.性质: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一次封建化改革2.成功的原因: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3.认识:先进必然战胜落后;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有人认为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材料:对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不乏不同声音。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之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二国,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之手。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这是他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并说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文缛节,丢掉的恰恰是拓拔的长处——勇武质朴,这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你同意上述见解吗?谈谈你的看法。1)同意。在孝文帝统治期间,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