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水资源现状与对策
水是生命之源。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而且是社会生产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它还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如果利用不当,就会破坏资源,恶化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灾难。据世界观察协会公布的一份材料说,现在地球上大约有占60%以上面积的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特别是在中东、中国、印度、墨西哥、泰国、北美和美国西部,由于过量抽用地下水,使得这些国家或其中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位目前已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目前,水资源匮乏及污染加剧已成了制约我国大部分城市及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正确认识目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探讨相应的对策是当务之急。1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1.1我国水资源的自然分布特点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1012m3,相当于全球陆地径流总量的5.5%,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较少,为2250m3,居世界第88位。按土地均摊水量看,我国现有土地约1.5×109亩,每亩占有地表水1800m3,从上述的淡水资源总量,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来看,说明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而且这些水资源在地域上分布极不均匀,其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河川径流在时间上分布也很不均匀,大部分河川径流靠降水补给,其变化规律主要受气候特别是降水的影响。所以在夏季河川径流丰富,一般占全年总量的4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而到了冬季则显著减少,一般占年总量的15%以下,有的甚至干枯断流。我国的降水分布与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递减,分布很不均匀。全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0mm,约为世界平均值的78%。以年降雨400mm划界,全国有45%的国土处于降雨量少于400mm的干旱地带。并且我国大部地区冬春少雨,多春旱,夏秋多雨,多洪涝。全年的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湿润高温的时期,且以暴雨形式出现。我国降水量在各年之间的变化也很大,并有连续干旱年和多水年交替出现的情况,且这种变化以北方尤为突出。另外,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有近500万km3的近海海水,尽管从海水中脱盐的技术可行,然而昂贵的成本和大量的耗能使其无法推广。上面谈了我国水资源的数量及分布特点,实际上,自然界的水资源并不可能全部被我们所利用。水资源由天然蕴藏量到实际可能利用量之间还存在着许多限制因素,如修建蓄水、引水、提水工程需要一定的地形和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同时还要考虑到技术经济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据测算,目前我国可供利用的水量年约1.1×1012m3,而1980年我国实际用水量已达5.075×1011m3(其中工业用水5.7×1010m3,农业用水4.454×1011m3,城市生活用水5.0×109m3),占可利用水资源的46%。1.2地下水利用率及水资源量目前,我国已有各类水库8.6万余座,总库容4.4×1011m3,库容小于1×105m3的塘坝640万处,建设670hm3以上灌区5200多处,机井200多万眼,农田灌溉面积达4.66×107hm2,水力发电装机2.098×107kW。全国现有水利工程设施的供水能力为4.66×1011m3,占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的15%;地下水开采量为4.6×1010m3,平原浅层地下水利用率为25%,河川径流利用程度各流域很不平衡,北方少水地区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南方则较低。如海河流域的利用率达到67%,辽河流域利用率达到68%,淮河达73%,黄河39%,长江流域为16%,珠江流域为15%,西南诸河不到1%。海河流域平原地浅层地下水利用率已达90%,黄河流域为49%,其它地区不到30%。据预测,到2000年,总需水量将增加到6×1011~6.5×1011m3,我国目前供水能为4.66×1011m3,要满足各用水部门的要求,需增建供水工程设施的供水能力约2×1011m3,任务十分艰巨。目前,我国主要的缺水地区有:辽河中、下游地区,京津唐地区,山西能源基地,辽东及胶东半岛,黄河中下游地区,沿海开放城市及经济特区,以及南方一些山丘地区等。对这些地区如果不采取一些重大措施,估计缺水问题将涉及我国50%的地区,其中城市和工业集中地区更加严重。近年来不少城市已出现供水紧张情况,每天高峰供水季节,部分楼房有时发生水压不足或不能供水,出现大面积低压区,有些工厂由于水源不足,产量受到影响、产品质量下降。可以说水将成为上述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2目前,中国水资源的主要问题2.1农业取水量和农田灌溉工程的水土流失我国农业用水量大,水的利用率低,是造成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症结所在。1980年我国农业取水量4.454×1011m3,约占全国总取水量5.075×1011m3的87.8%,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农业取水量将达到5.147×1011m3,约占2000年总取水量的81.6%,可见农业取水量一直占我国各种取水量的首位。如果农业取水量从80%降到70%,2000年全年就可节约水7.3×1011m3,占当年工业取水量的73%。由此可见,节约农业用水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使水资源紧张趋于缓解的重要对策,是根本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战略措施。我国农田灌溉工程不配套,大部分灌区的渠道无防渗措施,漏失严重,渠系漏失率一般在40%~50%,有的达70%。灌溉方法也十分落后,大部分农田采用漫灌的原始方法,每亩灌溉用水量高达1000m3,超过需要量的一倍以上,漫灌比喷灌多耗水约30%,比滴灌多耗水约70%。2.2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单位产品耗水量、排放污水量大,是我国工业污水排放量的突出问题。目前,国外先进企业水的重复利用率为70%~80%,若干主要工业领域内已达到95%。而我国1985年水重复利用率仅为15%。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新建引水工程、水源厂要经济得多。因此,应把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作为节约用水、控制污染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工业用水价格过低,一般水的成本占产品成本的1%,因此,不少工厂企业宁愿多花水费,不愿节水,不愿建设循环设施,这是我国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同时还应看到,我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给农村水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乡镇企业与农业环境镶嵌在一起,污染物直接进入农业生态环境,使农业生态与水环境破坏严重。因此,今后应把防止乡镇企业污染蔓延,保护农村水资源特别是饮用水资源提到战略高度上来认识,制定并贯彻实施一系列有关条例、规定和技术政策。2.3城市水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效益较我国水污染日趋严重,饮用水、工业用水水质下降,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特别是饮用水源的供需矛盾。据统计,1985年全国污水排放量达3.42×1010t,其中工业废水占75%,其余为生活污水。80%以上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水体污染。全国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200亿元。据预测,到2000年全国污水排放量将增到7.0×1010~8.0×1010t,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更大。长江、黄河等7大江河干流的水质基本是好的,但多数支流污染严重。在干流的城市河段中污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部分城市河段有岸边污染带,且有变宽变长的趋势。在人口稠密地区,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质逐年下降。据1985年全国城市饮用水源监测结果表明,40%以上的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少指标超过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工业用水水质也普遍下降。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太原、西安等城市为解决饮用水问题,满足城市居民对饮用水水质和水量的要求,取水距离越来越远,蓄水引水工程越来越大。城市附近地表水的污染对饮用水源地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建立水源保护区,划定保护范围及制订有关条例已刻不容缓。2.4城市湖泊污染严重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区域沉降日益发展。根据对全国27个主要城市的统计,有一半城市以地下水为主要的供水水源,其中有11座为北方城市。由于地表水不足,许多城市大量开采地下水,出现了超采地下水现象。部分城市地下水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出现了地下水总硬度、硝酸盐、氨氮、亚硝酸盐超标现象。在27座主要城市中有24座城市出现了地下水降落漏斗,且该地下水漏斗有继续扩大,水位加速下降的趋势。在27座主要城市中,有6座已发现地面沉降,7座有岩溶塌陷问题。我国湖泊众多,长期以来由于过分的围湖造田及水土流失造成的泥沙淤积,使许多天然湖泊由大变小,最后消失,许多大的湖泊面积缩小。闻名中外的洞庭湖被围掉了3/5,湖容减少1.15×1010m3。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后由于围湖造田使湖面减少了2.0×107亩以上,损失淡水资源约3.5×1010m3,面积在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数量由2800个减少到2350个。如不采取有力措施,我国湖泊数量、面积、水量将继续减少,排洪抗旱的调蓄能力将继续下降,自然灾害的频率将进一步增加。同时,我国湖泊受有机污染和营养物质的污染比较严重。据对35个湖泊的调查表明,湖泊水质在4~5级的17个,占调查湖泊数的48.6%,化学耗氧量超过3级水质标准的有10个,占29%。对34个主要湖泊调查资料分析表明,目前处于贫-中营养,中营养状况的湖泊有15个,中富营养状况的湖泊有10个,已达到富营养和重富营养状况的湖泊有9个。到本世纪末,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将有所加重。3解决问题的对策: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3.1按成本定价,分级分类管理全水资源在一般情况下,水资源价格由三部分构成:即水价=供水成本+平均利润+绝对收入。在具体确定水价格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各地区水文地质情况不同,水的供求状况不同,因而供水成本不同,应根据各地具体实际,确定地区水价,这有利于保证各地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次,在确定水价格时,要克服水资源供求时间的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尽可能消除供水部门年际之间(特别是丰水年与枯水年之间)收入的差别,从而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再次,由于水在不同部门的利用具有不同的特点,应从目前经济条件出发,采用差别水价。生活用水的价格可以基本不变;农业用水,由于保证率低,且多系一次性使用,可以按成本计价;对于工业用水,由于重复利用可能性大,同时保证率要求较高,因此可以规定较高的水价。这样,既照顾了人民生活,照顾了农民利益,同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负担,加强了水的经济保护。再者,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应逐步实现供水部门企业化,考虑到目前我国具体情况,应采取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实现普遍按成本定价,凡是自己打井抽取的地下水,按一定的绝对收入收费,保证供水部门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减轻国家负担,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第二步,普遍实现按成本+平均利润定价,一方面实现供水部门企业化,保证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为国家提供大量积累;第三步,逐步实现按成本+平均利润+绝对收入定价,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经济保护,保证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3.2加强科学灌溉管理,保证灌溉水的供给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水要求,应该积极地进一步开发水资源,扩大供水量。为此,必须有计划地新建一些带有战略性骨干水库工程,这不仅可以增加控制天然径流的能力,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的矛盾,而且可以调蓄削减洪峰流量,防止洪涝灾害,提高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应十分重视节流工作,这是目前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方法。为此,在农田灌溉方面,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渠系渗漏损失,采用喷灌、滴灌等现代化的先进灌溉方法,并根据气候、土壤肥料、作物品种,作物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特点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水量和选定最优灌水时间,实现科学用水,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防止环境污染。在工业用水方面,对冷却水或其它能回收利用的水采取回收和重复利用,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好规划,先易后难地逐步扩大回收水量,提高重复利用率,这样,不但可以缓和供水紧张的局面,为进一步发展工业提供一定数量的水资源,为逐步扭转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不利状况创造条件,而且从经济效益来看也很显著。在人民生活用水方面,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如在洗涤衣物时采用“少量多次洗涤法”(一定量的水,分几次洗衣物比一次洗衣物洗得干净)、根据不同的要求重复使用如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等,做到“物尽其用”。3.3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在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工作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它有关的法规,实际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还应尽快完善有关配套法规,协调好工业、农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等有关用水部门的关系,合理分配有限的水资源,解决好上、下游地区之间和部门之间的供需矛盾。在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常州二手房过户税费减免与流程简化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科技园区场地租赁合作协议书6篇
- 2024年度食品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保密协议3篇
- 2025年度智能床垫定制与采购协议合同模板下载3篇
- 上海二手房交易标准协议示例版A版
- 专家资质聘用合作合同(2024年度版)版B版
- 专业搬迁服务协议:仓储搬迁及物流服务协议版B版
- 企业培训之人际关系培训
- 职业学院申诉受理登记表
-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第三中学2020年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STEP7v5.6安装与授权说明-s75.6秘匙安装
- 粉体工程第六章粉碎过程及设备
- 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
- NS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辅助装置技术使用说明书(2006-5-25)
- ap系列火焰光度计说明书
- GMW系列往复式给料机说明书
- 集装箱码头堆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 食堂成本核算方案
- 医保药店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 一般塑胶产品成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 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文秘类基础课试题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