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1页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2页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3页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4页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粉碎(suì)解释(shì)

B.浪漫(làn)染缸(lǎn)

C.兴旺(xīng)兴致(xìng)

D.残暴(bào)花圃(pǔ)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惊惶司空见贯

B.拔弄卓有成效

C.书藉实事求是

D.念叨独出心裁

3.“耧(lóu)”这个字最可能的意思是()

A.楼台

B.刻刀

C.农具

D.搂着

4.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为然(这样)

B.纤纤擢素手(白皙)

C.善哉乎鼓琴(擅长)

D.孔子不能决也(判断)

5.如果遇事不思考,没有自己的主见,就会变成人云亦云的()

A.百灵鸟

B.铁公鸡

C.井底蛙

D.应声虫

6.下列句子中带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别看小明文质彬彬,掰手腕全班第一。

B.相信大家通过处心积虑的学习,一定能不断超越自我。

C.张华在诗词比赛中获得冠军,同学们众星拱月般围着他。

D.古代劳动人民在崇山峻岭间修筑万里长城真是不可思议。

7.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生长在戏剧之家,京剧对我一点也不陌生。

B.在阅读中外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C.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D.了解并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8.下列选项中,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情节不相符的一项是()

A.《西游记》——孙悟空一一大闹天宫

B.《三国演义》——诸葛亮一一火烧赤壁

C.《爱丽丝漫游奇境》——爱丽丝——鹤之舞表演大会

D.《汤姆•索亚历险记》——印江•乔埃——汤姆和哈克发现宝藏

9.下列诗句与传统节日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一中秋节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端午节

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节

10.将歇后语填入下列句子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三明的万寿岩如今可是____,全国各地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C.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D.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1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B.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C.我们期待,我们祝福,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D.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字如其人,你不能一味地模仿,还要仔细观察字的结构……”

12.下列句子插入文段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再见了,哺育我们成长的母校,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傲!

①忘不了,美丽的校园!

②您像一位温和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

③我们在您温暖的怀抱中获得了知识的琼浆,智慧的力量,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④在这里,我们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在这里,我们养成了奋发努力,团结友爱,讲文明,守纪律的好作风。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二、书写

13.把句子抄写在横线上,注意行款整齐,书写规范正确,布局合理。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4.根据情境看拼音写词语。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pìjìng_______的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全国人民fèiténg_______了!这标志着我国在航天lǐngyù_______又取得重大成就。航天英雄们出舱时面带微笑,没有丝毫kǒngjù_______。王亚平6岁的女儿yīwēi_______在妈妈身边,接过她“从天上摘回的星星”,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15.按原文内容填空。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学弈》)

(2)在_________的日子里,在___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匆匆》)

16.运用名言警句、古诗词填空。

(1)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

(2)李老师针对我提出的疑问,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我顿时茅塞顿开,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词饱含着诗人的感情。《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王维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李贺的《马诗》中“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让人感受到他渴求建功立业、为国出力的愿望;郑燮的《竹石》中“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抒发了诗人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四、现代文阅读

17.阅读文学类文本古槐在呼唤王锦慧①我曾多次去拜访一棵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古槐,一棵守望在李大钊故乡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的古槐。古槐在村中三里长街的西侧耸天雄踞。虽老态龙钟,却将发达的根系盘结于血脉相连的大地深处,在年复一年中昂首傲对风摇雨沐,终挺立成一位知天知地的长者。②凝望古槐越久,便愈发真切地感知: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树木灵犀相通。每种树木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情感,那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可谓其心路履痕的标记。③你看,古槐巨伞似的树冠为何呈南低北高之势?原来,它在倾身护卫着李大钊的故居。这座始建于清光绪七年的寓舍,由南到北分为三进院落。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在中院东厢房北间屋土炕上。他在襁褓中即丧父母,没有兄弟,由老祖父抚养成人。④古槐像月光一样守候着爷孙俩。只见李大钊吃着祖父嚼碎的饭食一天天长大。祖父视孙如命,4岁教他认字背诗,6岁送他到村西头谷家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0岁送他到邻村张家专馆攻读四书五经,后又送他到县城宋举人家深造。⑤1905年秋,李大钊到卢龙县城读中学。第二年,学校刚刚开学,他就收到了告知祖父病危的家信,便冒雨急匆匆往回赶。回家后,他守着祖父几天几夜不睡,祖父临终时忽然睁开眼睛,殷殷嘱其勿荒学业。李大钊蘸着泪水,为祖父写了一篇长长的祭文,将其安葬在村东北李家新坟。⑥1907年夏,李大钊考取了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自此离开故乡,踏上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开辟革命新天地的征程。⑦朝朝暮暮年年岁岁。古槐瞩望着他的远行之路,等候着他的折道而返……⑧他曾数次登临童年神往的离大黑坨八十里许的碣石山,相继写出了《再论问题与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轫(rèn)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⑨1924年6月中旬,李大钊接到中共中央通知,秘密前往苏联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他南望故乡作了最后一次匆匆告别。⑩四时树景各不同。古槐最风姿绰约的时节要属槐花盛开的日子。洁白晶莹的槐花缀满枝头,沁人心脾的幽香弥散在穹宇,醉了“田园之一草一木”,醉了“鸡犬之一吠一鸣”,也醉了“童叟之一蓑一笠”。⑪1927年,严冬中的古槐,早早吐出一层盎然新绿。它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积蓄储存着槐花如期绽放的生命活力。⑫古槐心事有谁知?这一年,已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李大钊,一别故乡遥遥七载有余。或许,古槐期待他能远离久居都市的“苦倦”,过几天“四野麦陇青青”的乡间生活。其时,槐花宛若漫天飞雪纷纷扬扬飘落,铺展成一条长长的花毯相迎相拥,诉说别情离意。孰料,4月28日,噩耗惊传:李大钊被反动军阀杀害,年仅38岁。⑬不知何时,古槐苍老的树干上平添了许多畸形树瘿(yǐng)和扭曲裂隙。据说,只有内心的大悲大恸(tòng),才会留下这类外在的伤痕。那以后,每当微风掠过,便有沙沙的声响传来倾耳细听,这声响分明是古槐杜鹃啼血般的呼唤。在日出日落的一天天,在四季轮回的一年年。⑭槐,怀也。(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5.14,有删减)

(1)“我曾多次去拜访一棵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古槐”的原因是什么?最恰当的一项是()(2)文中认为古槐树的树冠呈南低北高之势的原因是()(3)“倾耳细听,这声响分明是古槐杜鹃啼血般的呼唤。”借古槐表达()的心情(4)以“古槐在呼唤”为题,古槐在呼唤什么?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5)有人认为文中写李大钊与祖父之间的内容与文章主题没有关系,可以删去,你同意吗?结合文本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的结尾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的理解。(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7)2022年9月16日至18日,习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发表讲话: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随时面临生死考验,支撑他们视死如归、革命到底的是坚定理想信念……请结合短文并联系你所了解的英雄人物,谈谈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

A.听到古槐杜鹃啼血般的呼唤

B.想看看老态龙钟的古槐样子

C.深切怀念被害的李大钊同志

D.想参观李大钊故乡大黑坨村

A.昂首傲对雨打风吹

B.护卫李大钊的故居

C.位于三里长街西侧

D.目送李大钊的离开

A.失望

B.悲痛

C.焦急

D.愧疚

A.欣赏槐花风姿,观赏故乡美景

B.远离都市苦倦,回归乡村生活

C.早日折道而返,照顾年迈祖父

D.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

18.阅读说明类文本筷子小传施芳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意思是说商纣王挥霍无度,大臣箕子为之恐惧。“纣为象箸”便典出于此。这说明,在商纣王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了。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挟(jiá)”,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在古代,筷子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中国筷子还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许多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愿带回几把中国筷子作为纪念。比起其它旅游纪念品,筷子既经济实惠,又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在现代,人们也都遵循着筷子使用过程中的礼仪禁忌:仙人指路、颠倒乾坤、翻江倒海、焚香礼拜……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而且还可以灵活手指、锻炼脑力,有益身心健康。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为适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一次性筷子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庭成员间区分使用。小小的筷子,夹起的是民族自豪,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选自《人民日报》2022.5.9有删减)

(1)下列不是筷子别称的一项是()(2)使用筷子的礼仪禁忌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4)根据文章的内容,请将下列图表填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使用讲究→_________→花样繁多

(5)“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这句话中的“至少”能否删去,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丽的弟弟总爱使用汤匙吃饭,不愿意使用筷子,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帮李丽劝说弟弟,让他喜欢上使用筷子。(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A.箕

B.挾

C.箸

D.筷

A.仙人指路——筷子指向人

B.颠倒乾坤——筷子交叉放

C.翻江倒海——筷子乱翻菜

D.焚香礼拜——筷子竖碗中

A.下定义

B.举例子

C.作比较

D.打比方

19.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刷脸时代的隐私材料一人脸识别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安防、交易验证系统。在现代的信息技术水平下,交易、安防等行为的便捷性必然建立在个人数据上。网络购物、线下扫码支付、使用新的App等行为都需要我们提供独特的身份识别数据资料,从最初的大量账号、密码、动态口令,到现在的面部识别,都具有身份识别的唯一性。材料二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人脸识别技术将应用在很多领域。1.企业、住宅安全和管理。如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统、人脸识别防盗门等。2.电子护照及身份证。这或许是未来规模最大的应用,国际民航组织(ICAO)已确定,从2022年起,其11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必须使用机读护照,人脸识别技术是首推识别模式,该规定已经成为国际标准。3.公安、司法和刑侦。如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和网络,在全国范围内搜捕逃犯。4.自助服务。如银行的自动提款机,如果用户的卡片和密码被盗,就会被他人冒取现金。如果同时应用人脸识别就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5.信息安全。如计算机登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在电子商务中交易全部在网上完成,电子政务中的很多审批流程也都搬到了网上。而当前,交易或者审批的授权都是靠密码来实现,如果密码被盗,就无法保证安全。但是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就可以做到当事人在网上的数字身份和真实身份统一,从而大大增加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可靠性。材料三近日,记者在一家网络商城中发现,有商家公开兜售“人脸数据”,数量约17万条。在商家发布的商品信息中可以看到,这些“人脸数据”涵盖2000人的肖像,每个人有50到100张照片。此外,每张照片都搭配有一份数据文件,除了人脸位置的信息外,还有人脸的10处关键点,如眼睛、耳朵、鼻子、嘴、眉毛等的轮廓信息等。不仅仅如此,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身份证……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均有被商家“正当”获取。商家称,其售卖的人脸样本中,一部分是从搜索引擎上抓取的,另一部分来自境外一家软件公司的数据库。该商家称,从发售至今,他已多次卖出这些数据。选自《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1)下列关于“人脸识别”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根据上述材料,以下不属于人脸技术应用领域的是()(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关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4)你对商家公开兜售“人脸数据”这一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