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临床病案信息的挖掘与应用_第1页
名老中医临床病案信息的挖掘与应用_第2页
名老中医临床病案信息的挖掘与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老中医临床病案信息的挖掘与应用

名中医是中国武术现代发展的杰出代表。它与中国武术的基本理论、以往经验和当前实践相结合,有效解决临床问题,代表了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名老中医的临床病案则是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的重要载体,利用多种数据挖掘技术对病案信息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是近年来传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重要方法。由于临床病案往往存在四诊信息繁芜、病机、治法表述复杂、用药增减变化灵活等客观问题,在数据挖掘分析之前要对这些病案信息进行整理、规范等预处理。本文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肝病临床病案预处理的思路与方法作一介绍,供同道参考。1周仲芳肝健康诊疗信息选择前期完成梳理的周老经治的肝病纸质脉案资料和“周仲瑛教授门诊病案诊疗系统”中累计1194例患者,将其中总计4664诊次资料全部输入“周仲瑛肝病医案四诊信息数据库”中,通过电脑查找发现其中以慢性肝病病例(包括慢乙肝、脂肪肝、肝硬化等,排除肝癌等)为多,并且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四诊信息、病机(病位、病性、病理因素)、治法、方药等资料尚完整者,共有753例,这些患者诊治时间跨度为1994年10月~2009年12月。2病历数据处理方法2.1资料处理及删除经初步整理发现,753例患者就诊次数不同,累计诊治3833人次,为避免统计分析时因样本信息数据重复造成的偏倚,对每例患者只保留首诊的脉诊资料,其余诊次资料均暂予删除。2.2胃痛行为规范由于原医案均是经周老门诊口述,学生随时记录而保存下来的纸质或电脑数据库资料,存在错别字、诊断名词简化、四诊信息表述欠准确(如一词多种表述,或同义语或简略语)、同种药物有不同表述等问题,因此,首先要对这些脉诊信息数据进行预处理。2.2.1对全部病案信息数据中的错别字进行修正2.2.2对诊断名称进行规范参照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西安会议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5年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等。诊断包括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轻、中、重)、慢性重型肝炎,慢肝合并肝纤维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等6类。2.2.3对四诊信息进行规范按照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的原则,制定主要四诊信息进行规范原则和方法如下。1)肝区疼痛、右上腹不舒、肝区不适、肝区不舒、两胁肋不舒疼痛规范为胁痛;肝区隐有胀痛规范为胁胀、胁痛、隐痛;肝区时有跳痛规范为胁痛,窜痛。2)肝区坠胀、肝区不适发胀、肝胆区发胀、肋下肿胀、两胁发胀、肝区胀塞不舒、右胸胁有顶胀感规范为胁胀。3)腹部胀满、腹部胀、腹坠胀、腹稍胀、腹微胀规范为腹胀。4)腹部膨隆、腹大如鼓规范为腹水。5)左上腹痛、胃脘疼痛、脘宇间有疼痛、胃中不适规范为胃痛;胃脘部胀塞不舒、左上腹饱胀规范为胃胀;脘宇胀满疼痛规范为胃胀、胃痛;胃脘时有隐疼规范为胃痛,隐痛。6)腹时痛、腹偶痛、腹部常有痛感、上腹疼痛规范为腹痛;小腹部刺痛规范为腹痛,刺痛。7)大便偏干、大便稍干、大便干燥规范为大便干;大便秘结、大便干结难解、大便干结规范为大便秘,大便1~3日1次规范为大便秘轻,大便4~5日1次规范为大便秘中,大便5日以上1次规范为大便秘重。8)大便稍烂、大便时烂、大便偏烂、大便不实、大便软规范为大便烂;大便时溏、大便如糊、大便溏烂、大便稀溏规范为大便溏,大便质溏1日2~3次规范为大便溏轻,大便质溏1日3~6次规范为大便溏中,大便质溏1日超过6次规范为大便溏重。9)尿黄明显,尿时黄,小便时黄规范为尿黄。10)失眠、夜寐易醒、睡眠不佳、夜寐多梦、夜寐欠佳、夜不能寐、难入睡规范为寐差,睡眠不足6h规范为寐差轻,夜寐不足4h规范为寐差中,彻夜难眠规范为寐差重。11)食纳不香、食纳不馨、食少、食欲不振、不欲食、口淡无味、食纳无味规范为纳差。12)面色灰滞、面晦、面色青灰、面色暗滞、面色灰暗、面色暗黑规范为面色晦暗。13)面色黄、脸色微黄、面色暗黄、面浮黄规范为面黄。14)体重下降、面容瘦削、消瘦、形瘦、形体瘦弱规范为形体消瘦。15)腰肾区痛、腰脊疼痛、腰胯疼痛归属于腰痛;腰背痛规范为腰痛、背痛;腰背酸痛规范为腰痛、背痛、酸痛。16)口稍干、口唇干、咽干、口唇干燥、口干欲饮、口咽干燥、口渴规范为口干;口干苦规范为口干、口苦。17)倦怠乏力、腿软无力、稍有疲劳、困倦乏力、不耐劳累、易疲劳、疲劳无力规范为疲劳乏力。18)手掌大小鱼际红赤:肝掌。19)苔黄腻规范为苔黄、苔腻,舌质暗红规范为舌质暗、舌质红等。20)脉细滑规范为脉细、脉滑,脉细弦数规范为脉细、脉滑、脉数等。2.2.4对实验室检查信息进行规范依据慢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参考指标,将肝病病人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分为血常规、肝功生化、凝血、肝纤、病毒学指标(包括血清病毒学标志、病毒复制标志)、影像学检查等几大类。各项检查依据异常程度轻重,予以评分,如ALT或AST:0正常,1轻度升高(≤正常3倍),2中度升高(>正常3倍);胆红素:0正常,1轻度异常(≤正常2倍),2中度升高(>正常2~5倍),3重度升高(>正常5倍)等,以客观、全面反映西医学指标,为寻找中西医之间的联系打下基础。2.2.5对病机证素进行规范为便于寻找病机证素(主要含病位、病性等)与症状、用药等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必要将病案所述病机拆分为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两部分。根据前期学习,周老认为,慢性乙肝辨证分类主要分为“湿热瘀毒证”和“正虚毒郁证”,故将其病位证素主要分为肝、胆、脾、胃、肾等,病性证素分为湿、热、瘀、毒、郁、虚等。2.2.6对方药的统一规范周老善用复法组方治病,用药味数较多,曾有人统计周教授诊治的97例患者首次处方平均使用中药(15.0±3.3)味,因此,有必要对其用药统一规范。其单味用药剂量差别也很大,对肝病常用的药味如茵陈蒿、蒲公英、垂盆草、茯苓、赤芍等常随病情、病人体质等增减变化,故在整理时采用分层归纳为“××轻”,“××中”,“××重”,为突出周老用药特色,选取其常用剂量规定为“中”,余类推为“轻”或“重”。2.3规范信息提交,进一步完善病案整理体系完成前述工作后,要将整理思路与方法提交课题组讨论,并进一步提交名老中医亲自审核,在详细介绍病案信息整理、规范思路、方法和目的的基础上,听取名老中医意见或建议,进一步对原始病案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完善。3病案数据处理分析与分析方法经过上述的整理,病案蕴含的大量信息得以规范,并初步结构化,为后期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等奠定了扎实基础。研究结果基本反映了周仲瑛教授诊疗肝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得到名老中医的认可(研究报告将另文发表)。通过近年来对病案数据挖掘分析思路与方法的探索,我们体会到,对名老中医临床病案进行规范整理,进而通过多种数据挖掘分析方法进行新的知识发现,能够深入总结其临床经验,挖掘隐藏在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