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东江湖文化资源,增进德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发掘东江湖文化资源,增进德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发掘东江湖文化资源,增进德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发掘东江湖文化资源,增进德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发掘东江湖文化资源,增进德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掘东江湖文化资源,增进德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我校于2012年立项了资兴市级课题《发掘东江湖文化资源,增进德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以“东江湖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引导他们在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的同时形成有益的道德认识;充分联系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评判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他们道德认识的水平和道德修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打下基础;努力培养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即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场合和对象选择和创造灵活的、个性化的言行方式去实践伦理道德规范,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经过本课题组全体人员二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圆满完成了该课题研究方案所确立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课题基本情况和研究成果报告如下:,一、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一)提出的背景1、加强德育研究是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要让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对青少年思想品德产生影响的因素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单一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德育研究。2、加强德育研究是德育现状的必然要求重智育、轻德育是当前学校存在的普遍现象,重视学生双基训练和应试能力的提高,忽视学生综合素质、情感体验及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差。学生整天死读书,造成许多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心理素质脆弱,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正常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品质薄弱、不易合群、不会关心他人和公益事业,甚至在性格上存在许多被扭曲的现象。(二)理论依据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们的整个教育过程包括课堂教学、班级活动、家庭生活、社区活动都应成为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现实生活应是教育的逻辑起点,教育应该走进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东江湖文化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此话很有道理。几年来,我们从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乡土自然知识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人们对自己家乡的山水草木,人文景观,历史发展,社会变革等一般都有深厚的感情。进行乡土自然知识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然而,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家乡,应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但是许多学生对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名胜名迹、历史人文、地理风貌、名优产品等地域自然知识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根本不了解,造成了生活知识与课堂教育的脱节。(三)研究目标本课题实践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探讨资兴本土自然教育资源与学校德育的基本规律,总结、建立资兴本土自然教育资源与学校德育理论的联系,拓展德育渠道,有效开发和利用本土自然教育资源,指导青少年德育实践,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具体说有如下两个主要目标:1、增强学校德育实效。实践本课题研究就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的联系,充分利用资兴本土自然教育资源,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有益于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社区教育资源,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功效,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挖掘并合理配置资兴本土自然教育资源,使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由单一渠道、固定时空向全方位、立体化转化,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校德育的质量和效益。2、促进社区文明建设。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学校德育水平,从而通过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在社区发生辐射作用,增强教育对社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促进资兴精神文明建设,为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区、和谐资兴发挥应有的作用。(四)研究的意义众所周知,当前学校德育存在诸多弊端。传统的德育课程内容有教条化倾向,缺乏针对性,德育课程教学模式也多“说教”,少实践,因此,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德育工作出现“重视有加,收效甚微”的局面。遵循德育的基本原则,针对当前德育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索如何发掘并运用乡土自然教育资源,将德育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五)主要研究内容子课题一:利用资兴本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人情,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研究。研究要点: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域传统节日教育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的德育实践活动,以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子课题二:利用资兴名人、经济文化、革命故事等自然教育资源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研究。研究要点:指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英雄豪杰和历史名人,了解家乡的经济文化和发展变化,了解家乡的美丽传说和革命故事,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好习惯《三字经》”吟诵比赛、“家乡巨变”作文竞赛、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家风”是什么主题班会活动、“爱国卫生健康生活”手抄报评比等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增加他们的道德认识,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子课题三:利用资兴风景名胜,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研究。研究要点:带领学生了解家乡的传统景区景点和新兴的景区景点,开展“东江湖环境调查”活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亲近家乡,热爱家乡。子课题四:利用资兴名优产品和特产,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研究。研究要点:通过采访家乡的种植能手,调查家乡的名优产品和特产,召开家乡特产新闻发布会,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二、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等颁发的有关文件和有关德育教育理论,夯实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基础;调查、收集地域乡土文化教育资源,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筛选、整合,为利用本地域乡土文化教育资源打好素材和文字基础。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在研究中不断反思体验,以促进研究目标的实现。3、调查访谈。通过调查和访谈,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增强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个案研究。通过具体个案的整理研究,进一步加强体验教育,强化研究效果。(二)研究对象1、资兴本土自然教育资源;2、本校全体学生。三、研究步骤和具体内容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8月):结合资兴地域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分解总课题,确定子课题。1、成立课题组织机构(A)课题领导小组组长:李彩华(兴宁完小校长)成员:何杨志(兴宁完小副校长)

吴在山(兴宁完小副校长)

金用华(兴宁完小工会主席)(B)课题研究小组组长:蔡行勇副组长:欧阳淑成员:王春宏李小东李彩华何杨志吴在山金用华2、聘请顾问,邀请专家讲座。诚聘资兴市教研室领导、专家为本课题顾问,并邀请顾问、专家到学校讲座。3、搜集乡土自然教育资源,制定规章制度。为了使课题研究管理工作更科学,使课题有条不紊地展开研究,使课题研究在德育教育中发挥更大的效益,在准备阶段,组织课题组成员搜集有关资兴自然教育资源和人文教育资源,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制定相关制度,规定课题组成员应完成的研究任务。4、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计划。5、整理课题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二)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4年1月):完成总课题中各子课题的实验研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1、举办“发掘东江湖文化资源,

增进德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课题研讨会。2、制定课题组个人研究工作计划。3、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如:资兴旅游资源讲座、家乡特产新闻发布会、东江湖环境调查、撰写“家乡巨变”调查报告、采访家乡种养能手、举行革命烈士故事会等。4、举行以“绚丽资兴,幸福家园”为主题的摄影、手抄报、征文比赛。5、举行以“家风是什么?”为主题的班级研讨会。6、交流德育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经验。7、参加资兴市教研室论文评比活动。8、参加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校本岗位实践活动。9、组织课题组成员和研究对象到资兴境内的一些风景名胜及相关单位考察学习,进一步了解资兴。10、对前段研究工作进行认真总结。(三)结题阶段(2014年2月——2014年7月);整理汇编子课题资料,形成子课题研究成果,将子课题成果综合,形成终结性研究成果。1、展示研究成果。2、撰写研究论文。3、编写乡土教材《绚丽东江》。4、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5、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所有资料汇编成册。6、课题成果提交鉴定、验收。研究的具体内容:资兴是红军名将曾中生、传奇书记曾希圣、空军元勋曹里怀、文坛女杰白薇、数学搏士袁亚湘等风流人物的故乡,这里又留下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古八景、东江湖风景旅游区、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程江口丹霞地貌胜景等旅游景点有着丰富的地域自然教育资源。资兴特产狗脑贡茶、无核蜜桔、翘嘴鱼、东江银鱼、玉兰片、烟坪西瓜、兰市兰花、东江脐橙、碑记辣椒、烧酒杨梅等享誉省内外。上述资兴本土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都是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论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资兴本土自然教育资源的概念、分类和主要内容。现状研究:通过调查,了解了资兴的主要乡土自然教育资源,建立了资源档案;了解了资兴本土自然教育资源的保护情况。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从了解资兴本土自然教育资源在教育中实际发挥作用的现状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独特的东江湖文化资源的开发:1、家乡的节日民俗2、家乡的历史名人3、家乡的风景名胜4、家乡的特产5、家乡的传说故事6、家乡的革命故事(三)配置研究:探讨了结合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对现有本土自然教育资源进行改造,使之更加适应教育需要。(四)模式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本地的自然教育资源开展德育工作,包括各科教学渗透和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等。(五)角色研究:探讨了为更好地发挥资兴本土自然教育资源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教师、学生、社区各自应扮演的角色。(六)效用研究:探讨了利用本地的自然教育资源开展德育对学生、社区的影响或意义。四、主要研究成果1、进一步培育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只有了解历史才能珍惜今天,只有热爱家乡才能热爱祖国。资兴是一片英雄土地,学校课题组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精心组织学生参观德育教育基地,整理革命烈士事迹,讲解革命斗争故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开展活动,将搜集、选择、分类和整理后的德育资料,利用班队活动课、实践活动时间在全体师生中实现共享,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举办全校性主题演讲与征文比赛,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知了家乡人民艰难而又英勇的斗争历史,帮助他们确立了远大的志向,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有效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报效家乡的学习激情。2、提升了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群体的德育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加强体验,促进养成,从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为此进行了精心的指导和组织。正因为有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教育效果得以显示;教师发挥了教育的主导作用,不仅实现了教育的目的,而且他们自身的德育能力和教育智慧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可以说,这对提高我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必将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3、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开发与运用乡土课程资源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挑战,实验教师在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探索交流德育新途径,不断总结、反思,获得了宝贵的课程开发经验,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结合地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大力开展以“绚丽资兴,幸福家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实验中的一大亮点。参加课程实验的教师获得了开发与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宝贵的经验,初步掌握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方法,积累了德育教育经验,培养了一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德育课程的骨干教师。4、构建了符合校情的德育工作新机制。我们通过报告会、故事会、征文、演讲等形式,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团队课、班会、综合实践活动等德育阵地,将地方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切实落实到学校具体工作中。同时,我们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利用双休日及暑期开展德育基地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层、不间隔,进一步拓宽了德育的广度,加大了德育的深度,提高了德育的效度。在坚持德育工作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的同时,在政府部门支持下,我们联合社区、家庭的优势,采用“请进来”的办法,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的作用,调动了各种有利因素,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让德育变成了一种实践的过程,一种生活的过程。5、编写了德育校本教材。作为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产物,同时也为后续德育活动提供有效载体,本着人、事兼顾,点、面兼顾,历史和现实兼顾的原则,我们联合校内外多方面力量,编写了乡土教材《绚丽东江》,这既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也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成果。主要经验和启示(一)课题研究的结论我们在乡土文化和德育的整合的研究中,从提高德育的主体性、针对性、实效性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得出了以下结论。1、鲜活的德育来自于身边面对“重智轻德”、“重分轻人”的社会倾向,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成人是成才的前提,欲成才先成人的道理,而道德品行作为成人的核心,必然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推上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某些社会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也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方法不切学生的实际,缺乏真实的内涵,知、行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效果。为了让我们的德育改变事倍功半的被动局面,我校把整合德育资源,寻求鲜活的德育内容作为改革学校德育的切入口,通过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沟通,逐步形成了“活活泼泼、实实在在”的德育特色。“基础教育应从书本回归生活,注重生活的教育意义,并通过教育对儿童生活方式进行建构,这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我们重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发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让学生在身边的德育资源中接受教育,从而体现教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2、真实的教育来自于生活乡土文化和德育整合的研究以有效性为思想灵魂,有助于转变落后的德育观念,科学地认识德育的价值;有助于摒除把德育视为管理学生的工具并强迫学生服从管理的观念,把德育看成不仅是进行社会整合的需要,也是进行个人驱动的需要。从社会学和价值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各种生动感人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社会整合和个人驱动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养成对社会有用且能自己负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人。3、真切的感悟来自于实践“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博物馆墙上一句醒目的格言,其核心就是“我做了就理解了”。而做,就是实践。实践体验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前提。中小学生心理是在主体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发展的。乡土文化和德育的整合的研究是实现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亲身感受是个体对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能动的反映。通过乡土文化的开发利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实践活动中,不断积极感受,不断体验,不断内化积累,使学生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二)课题研究的反思但是由于新旧价值观的冲突性、教育与环境的不一致性和学校教育的滞后性,个别教师仍然把学生当成无知的对象,用统一不变的德育规范进行灌输,不重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创设特定的情景,不重视根据学生的实际去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去内化,从而导致与学生生活脱节,造成德育的“高空作业”,难以真正收到实际效果。因此在乡土文化和德育的整合的研究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转变教育方法长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