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2023年10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材料一: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是诗歌之学,是指一切文艺作品,可见诗意对于所有文学艺术作品都具有普遍意义。朱光潜说得更直接:“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一部好戏剧都要当成一首诗来看。”因此,诗意并不是诗歌所独有的。对于小说而言,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解读小说的诗意有两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是汉朝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意思是说,对《诗经》从来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之所以不能“达诂”,盖因读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不同,导致了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见仁见智。“达诂”成为研究者的共同理想,但要实现“达诂”却难乎其难。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是诗意小说的范本,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使小说打上了现代简约主义色彩。简约主义要求把作品中多余的元素删减到不能再删的地步,留下实实在在的干货,以达到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这样就产生了一些看不见的空白,它总是在触发你的思维引擎,让你不由自主地走进作品所设置的艺术深渊,去抽丝剥茧,阐发新意。所以,《受戒》自发表几十年来,话题不断。解读小说诗意的第二把钥匙,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八分之一,是小说文本表现出的文字和形象。水下的八分之七就是情感和思想。换句话说,八分之一是外在的,一目了然;八分之七是内在的,深藏不露,读者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寻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与作者的写作动因发生神交,以达到二者之间的情感契合。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叙述了渔夫桑地亚哥84天都没打到鱼,在85天的时候终于打到一条大马林鱼的故事。当老人精疲力竭地把大马林鱼拖回家时,只剩下一个骨架,一个带着血腥的标本。这就是“冰山原则”的八分之一,水下的八分之七留给了读者。常识告诉我们,对渔民而言,出海打渔只是其中的一种谋生方式,连续84次空手而归,如果第85次成功了也倒不错,但他还是以失败告终。由此思索开去,是否意味着他在饥饿时露出了人类贪婪的本性?是否意味着他的方式方法的错误?这是不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美国版本?假如他换一种打渔的思路,又会怎样?总之,这是一部可以多解的小说,绝不是教科书归纳的那样是唯一的主题:“一个人不是生来就会被打败的。”像《老人与海》这类优秀小说,都会给读者留下很多“话柄”。“话柄”是对诗意空间的想象、阐释和填充,是读者参与互动的激情对话。 一般而论,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单一,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在诗意上是略逊一筹的。叙事太过细腻,不留白,所有空间都被作者挤占了,堵住了行文的疏朗之气,也堵住了诗意的生长点。这样的小说或许是无可挑剔的,但同时也让读者无话可说,最终趋于平庸。

(摘编自李春平《袅袅余音与淡淡幽香——关于小说的诗意》)材料二:早在17世纪,法国数学家、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已经发出了“人应该诗意地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呼声,海德格尔更是明确地期望一种“诗意地栖居”。可以说,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东方,不管是在生存层面还是文学层面,人类都遭遇到了“诗意”的困境。而西方对于审美化的生存方式的追求,到了当下中国,同样引起相关研究者的思考。“当近代西方人还在寻求着‘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时,中国古代的文人们早就实现这种‘诗意地栖居’了。不同的是,东方的诗人们主要是迫于政治和道德的现实压迫及其对人性的分裂与异化而选择了这种审美的生活态度,在与自然大化的同一和生命之道的彻悟中体验了诗意;而西方的诗人们则同时还出于对科技工具理性对人的抽象化的抗争。”那么,到底何为诗意?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诗意是一种情思,一种意境,是与“美”有关、与“情”有关的一种文学要素。它可能是忧愁,可能是哀怨,可能是颓废堕落,可能是诗情画意,也可能只是一种含混的美学感应,但总能给人以审美的刺激和享受。诗人何其芳在《<工人歌谣选>序》中谈到“诗意”时就认为:“它是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直接提供出来的、经过创作者的感动而又能够激动别人的、一种新鲜优美的文学艺术的内容的要素。”这里的关键所在仍然是两个:一是“感动”,即诗意是与“情”有关的;一是“优美”,即诗意是与“美”紧密相连的。这种判断同样得到了后代诗人的印证,周伦佑在谈到“诗意”时即认为:“所谓的‘诗意’,便是我们从日常生活或艺术作品中所体验到的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意味,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一种审美体验。”

(摘编自韩松刚《含混的“诗意”,小说写作的一种美学倾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往往会让不同读者面对同一篇作品时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很难在情感体验上完全一致。B.用“冰山原则”解读小说的诗意,八分之七的情感和思想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探寻,以达到超越作者初衷的目的。C.叙事过于严密、主题单一,或叙事太过细腻,不能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都是小说诗意不足的表现,极易让小说陷于平庸。D.文学作品的“诗意”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情”,一个是“美”,何其芳和周伦佑两位诗人在这一点上看法基本一致。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朱光潜的看法都说明了诗意不是诗歌所独有的,一切文学作品都应该有诗意,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B.汪曾祺按照简约主义要求创作的小说《受戒》,采取了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方式,留下空白,触动了读者的思维引擎。C.教科书中对于《老人与海》主题的理解过于单一,而实际上,人们对它可以有很多的解读,这得益于它所留下的诗意空间。D.在生存层面和文学层面,人类共同遭遇了“诗意”困境,西方和东方都向往着“诗意的栖居”,但产生背景和动因有所不同。3.下列关于小说的案例中,不属于材料中“小说的诗意”的内涵一项是(3分)A.《孔乙己》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引起了读者对其死因的不同推测。B.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叙事极简,片段性的回忆连接起主人公的整个人生。C.铁凝的《哦,香雪》,有着诗样的情感与优美的环境描写,凸显着意境美和人情美。D.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很多出自古典诗文,如周芷若、木婉清、风清扬等。4.材料一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5.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充满诗意,被称为“诗化小说”,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对此进行简要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除夕的夜阿成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我总觉得夜里的雪下得静悄悄的,俨然背景音乐,令人有一点迷茫和感伤。老伴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医院。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除夕,我请求回家过年,医生摇了摇头。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岁吧。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一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个老伴爱吃的菜。大雪甫落之后,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我踏着雪向前走着,内心很凄凉。现在,这条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边走边寻找着。街道两旁大商家、小商店、饭店,都关门了。在如此清静的大街上,孤寂、凄凉和失落始终伴我一同寻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心里就不觉得冷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记得小时候,为了逃避父亲的打,离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着从瓦隙中飘落下来的雪花,那种孤凄与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现在自己有家了,就会深深地爱上这个家。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呀,咱们一块儿过年吧!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大过年的有什么事啊?你看这么多吃的呢,都是区政府白给我们的,我们就喜欢在大街上造(吃),这才来脾气呢。说着,他们举起了啤酒瓶,兄弟,过年好!过来喝一杯吧!我说,过年好!你们尽兴吧,我真的是有事。对了,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自老伴儿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儿得了重病之后,我没有通知单位的任何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困难永远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对。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了起来。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饭馆的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然后她说,我给厨师打个电话。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莱。哦,只是不知道这家饭馆能不能做,这大过年的。老板娘说,没问题。厨师很快就回来了,他冲我点了点头。是啊,若是这时候对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一丝的不满,都会伤害到客人——这个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哟。我问,今天的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莱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说,大年三十儿还有饭店开门?我说,这是托你的福,说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从今天开始啦。老伴儿听了也蛮高兴的,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哪。老伴儿说,好好活着。我说,什么?老伴儿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选自2019年第1期《长城》,有改动)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交代“我”老伴的病情严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买菜的原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伤感心情。B.文中插叙“我”小时候逃避父亲的打而离家之事,意在用那时的感受来突出“我”现在的孤独无依以及对家的眷恋。C.文章两次写“我”流泪,第一次突出了“我”受到陌生人祝福时的感动,第二次表达了“我”找到小饭馆时的感喟。D.出租车司机的感叹,意蕴丰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我”的劝慰,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但叙述时却将其它人物推到前台,让读者来认识其言容笑貌,而“我”隐身其后,处于次要地位。B.文章开头点出“迷茫和感伤”,它是“我”心情的写照,又让读者产生疑问,从而自然引出对老伴病情的叙述。C.“街上商家、饭馆等都关门了”一句蕴含了“我”的失落、凄凉与孤寂之情,“我”之后终于找到小饭馆,这形成欲扬先抑的效果。D.文章构思巧妙,以“我”买菜为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得文章既层次分明,又脉络清晰,浑然一体。8.文中对雪夜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从本文人物的身上可看到浓浓的人性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题。材料一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布。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四年春二月,公还至昌邑。张杨将杨丑杀杨,眭固又杀丑,以其众属袁绍,屯射犬。夏四月,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固使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自将兵北迎绍求救,与涣、仁相遇犬城。交战,大破之,斩固。公遂济河,围射犬。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还军敖仓。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节选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材料二:(建安十四年十二月)丞相掾和洽言于操曰:“天下之人,材德各殊,不可以一节取也。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格物所失或多。今朝廷之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夫立教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今崇一概难堪之行以检殊涂,勉而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操善之。十五年春,下令曰:“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俭素A过中B自以C处身D则可E以F此格物G所失H或多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祖武皇帝”是曹操死后人们对他称呼,“太祖”是庙号,“武皇帝”是谥号。B.“属以河北事”中“属”是嘱托、托付的意思,与“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不相同。C.“孝廉”是汉代选官的科目之一,“孝”指善事父母之人,“廉”指清洁廉明之士。D.“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也可为古代王侯的自称;文中属后者,译为“我”。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曹操年轻时侠气自任、不修正业,但是桥玄对他另眼相看,认为天下将要大乱,只有像曹操这样的人才,才能安定天下。B.张邈劫持了毕谌的亲人,毕谌被逼无奈,只好挥泪跟曹操辞别。后吕布兵败,毕谌被活捉,曹操任命他担任鲁国国相。C.曹操赏识魏种的品行,对其信任有加,认为魏种不会背叛他,结果却事与愿违;曹操虽然为此动怒,但依然任用了魏种。D.丞相掾和洽主张,施行教化应秉持中庸之道,如此方能长久,若一概而论,必然会导致疲惫困顿。曹操对此十分认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4分)(2)天下之人,材德各殊,不可以一节取也。(4分)14.《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反映的曹操纳才的胸怀和气度,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小题。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5.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两诗均描写了“劳动”的景象,画面生动鲜明,写出了劳动的欢快与繁忙。B.《芣苢》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C.《乡村四月》前两句是静景,描写了山原河水、杜鹃鸣叫、烟雨飘飘的初夏风光。D.“才了蚕桑又插田”,“才”与“又”极富表现力,不写“忙”而“忙”意自见。16.两首诗在写劳动场景和乡村景象时,运用的手法及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故地重游,用“,”两句过渡,以山峰比岁月,有种巍峨奇丽的崇高美,引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2)曹操《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慨叹人生短暂的句子是:“,。”(3)晋代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为历代文人传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化用这个典故,写到“,”表达了他对权贵的蔑视,对自由的追求。三、基础与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麦子的成熟就像一场①的庆典,在一系列的铺垫中开始频频亮相。饥饿之中的期盼和高温之下的煎熬,把农人们关于夏收的心情调动到了极点。“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无数次急切地观望抚摸之后,开镰割麦的日子终于到了,装载着镰刀、水罐、铁耙的辘轳车迫不及待地从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车子后面是浑身憋足了劲的男人和女人。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好镰要使在割麦上,好汉得走在麦趟上。麦地是庄稼人的战场,男人们②,妇女们不让须眉。弯腰伸臂,刀光过处,一片齐刷刷的麦子顺势倒下。澄黄的麦地就像毁于蚁穴的长堤,在片刻之间开始出现残缺,一行、一块、一片,大有③的架势和撼天动地的气概。能割的割,不能割的捆,捆好后就往场里搬运。麦收地里无闲人,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割的老太太和小孩子,不是端着水满地找人,就是在收过的麦地里捡拾那些被遗漏的麦穗。麦秆刺啦的声音,车子咯吱的声音,老人训斥晚辈、孩子哭闹和年轻人打情骂俏的声音,交响乐一样,在高温的天空里喧嚣起来。18.在句中画横线处填上合适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3分)20.阅读下列材料,用四个短语概括“工匠精神”的内涵,不超过20个字。(4分)瑞士手表誉满天下,畅销世界,堪称经典,这得益于瑞士制表工匠具有的“工匠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工匠有着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职业敬畏态度。在生产中,他们极度关注工作细节,严格依照操作流程,认真完成每一道生产工序,对每一个零件、每一个产品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在工作中,他们不断追求产品的完美和极致。在中国制造升级换代之时,我们也应该大力弘扬这种工匠精神,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21.读书小组要为陶渊明《归园田居》节选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远与近·动与静;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风格。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5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22.请根据材料中呈现的新闻事件,选取两个不同角度简要点评,要求先写出“××角度”,然后点评。(每个角度不超过30个字)(4分)6年前,济南9岁少年李梓豪在某知名电商旗舰店购买了一台电脑主机,使用期间,电脑多次遭不明原因故障;2021年2月,当他再次遇到电脑故障时,主动联系客服,容服的回应却是“标注错误”,以此来推卸责任,并最终不再回复。面对商家的狡辩与傲慢,不甘心的李梓豪决定维权。父亲帮他查找法律条文,经过仔细的搜索与比较,他们认定商家存在欺诈行为。没有代理律师,他们自学《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最后,父亲用李梓豪写的起诉状,参与法庭答辩,最终赢得官司,获得赔偿。①角度一:②角度二: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我们成长的路上,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总有这样一个人:他(她)或许让我们发现生活的乐趣,他(她)或许让我们找到前行的方向,他(她)或许让我们坚定脚下的路……请以“点亮我心灯的那个人”为题,写一篇写人散文。要求:选材要典型真实,是你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人;要有一定的细节描写;不少于800字。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以达到超越作者初衷的目的”于文无据,原文为“与作者的写作动因发生神交,以达到二者之间的情感契合”)2.B(“按照简约主义要求”错,汪曾祺的小说《受戒》只是客观上达到了简约主义的效果,文中并没有说是“按照简约主义要求”创作的)3.D(金庸小说人物名字出自古诗文,并不意味着它属于文中所说的“小说的诗意”)4.①举例论证,如以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为例。②引用论证,如引用朱光潜的话引出观点;引用海明威的话论证“冰山理论”。③因果论证,通过因果分析论证了不能“达诂”的原因。=4\*GB3④对比论证,通过对比论证了什么样的小说才是诗意小说。评分标准:每条2分,共4分,答对2条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①善于留下空白,触发读者想象。小说《百合花》重点写后勤场面,而淡化了战争场面,引发读者想象。②小说深藏情感,给读者带来感动。小说侧重于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引导读者对其心理及情感进行揣测,展现了纯洁而崇高、含蓄而深厚的军民之情、战友之情、家国之情。③“情”与“美”相结合,诗情与画意相统一。小说以中秋节为背景,采用“百合花”“野菊花”等浪漫意象,既营造了清新隽美的意境,又象征着纯洁质朴的情感,展现了战火中的青春美和纯洁崇高的人性美。评分标准:每条2分,共4分,答对2条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D(“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分析错误。司机只知“我”老伴住院,而不知其病重,危及到生命,因此“对人生无常的哀痛”语意过重。)7.A(“‘我’隐身其后,处于次要地位”分析有误。从文章来看,“我”与文中所写人物及大多数的事件都有联系;而在叙述时,“我”同时也在参与其中,和其它人物共同为表现文章主题服务,因此,并没有隐身其后,也不是处于次要地位。)8.(1)渲染寒冷环境气氛,烘托了人物伤感心情。除夕夜,下雪不止,天气寒冷,而老伴重病,“我”心情沉重,这里用寒冷的雪夜烘托了人物的内心哀伤。(2)用寒冷的气候突出反衬出流浪汉、出租车司机和饭店老板娘等人热心、善良的形象特征,凸显出伟大的人性光辉。评分标准:每条3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1)“我”为老伴的病情担忧,为了安慰老伴,寻找老伴喜欢吃的菜,而老伴最后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等,体现了夫妻之间相濡以沫、为对方着想的深情。老伴生重病,“我”没告诉别人,敢于面对困难,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2)流浪汉在大街上用小铁桶涮“火锅”,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与“我”陌不相识,叫“我”一起过年,告诉我小饭馆的位置,还祝“我”老伴早日康复。体现了以苦为乐、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精神。(3)小饭馆老板娘及厨师给流浪汉佐料,对待“我”很热情,价格与平时一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体现了待人善良、服务热情、生意公道、为他人着想的品质。(4)出租车司机开导大娘,还不收其车费,送大娘进车站口后才走,体现了为人热心,救助危难的道德品质。评分标准:每条2分,共6分,答对3条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BEG评分标准:选对一处得1分,选对两处得2分,选对三处得3分。11.B(“不相同”错)12.B(“被逼无奈,只好挥泪跟曹操辞别”错)13.(1)一个人能够对他的父母孝顺,难道不也会对他的君主忠诚吗!这正是我要寻求的人。(“孝于其亲”“岂不亦忠于君”“我所求也”各1分;句意通顺1分)(2)天下的人,才干和品德各不相同,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选拔人才。(殊、节、取各1分;句意通顺1分)14.①任用有负于自己的人,如毕谌、魏种;②任用降将,如薛洪、缪尚;③选才不避卑贱低微之辈。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5.C(“静景”错)16.①《芣苢》重章叠句,反复咏唱,以鲜明轻快的节奏、和谐优美的音韵,抒发了纯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人物的欢快情绪和赞美劳动的主题。②《乡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评分标准:每条3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1)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8.①声势浩大②当仁不让③风卷残云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9.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三个短句句式一致,(1分)句式整齐而有气势,(1分)表达了人们丰收时的喜悦之情。(1分)评分标准:手法1分,解析3分。20.=1\*GB3①技艺精湛=2\*GB3②敬畏职业=3\*GB3③关注细节=4\*GB3④追求完美(极致)(每点1分)21.甲组:“方宅”和“草屋”显示出主人生活的简朴。“榆柳”“桃李”写出田园风光的自然美丽,这是近景。“远人村”“墟里烟”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从近景转到远景,画面很淡,却令人心旷神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是静景,“狗吠”“鸡鸣”是动景,动静结合,使得田园画面活了起来,富有农村生活气息。评分标准:“远与近”2分,“动与静”2分,语句通顺1分。可以不用序号。乙组:节选部分为五言诗,风格平淡舒缓,善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乡村日常生活图景。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都是农村平常的事物,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却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乡村的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评分标准:风格2分,描述2分,语句通顺1分。可以不用序号。22.①商家角度:诚信经营,负起责任。发现问题要及时沟通,积极解决。②消费者角度:要敢于和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③孩子角度:要关注生活现实,善于发现问题并想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