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1页
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2页
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3页
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4页
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表达技巧一览表表达技巧指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各种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表达方式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角变换、绘声绘色绘形、视听结合、点面结合)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用典)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排比、设问、反问、互文表现手法比兴、象征、烘托、对比、照应、联想、想象、用典结构技巧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重章叠唱鉴赏诗歌表达方式一、考点透视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表达技巧二、能力突破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双关、排比、设问、反问等。记叙

描写

说明

表达方式

议论

抒情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

知识链接细节描写

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白描色彩的渲染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1.概述四种表达方式

记叙:就是记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例如】

议论:就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闺怨》2.牛刀小试(记叙)3.答题技巧题型一:赏析表达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提问变体:

题型二:赏析手法类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

三、典题直击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四、备考指津对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中之重。就像前面说的,很多同学都区分不清楚“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甚至“艺术手法”这几个概念,那更别说鉴别它们,赏析诗文了。所以,诗歌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常见包括: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悬念、反衬、比兴、用典、铺垫、映衬、细节、托物言志、赋比兴、动静相衬、虚实结合、景情理合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以动写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简单地说,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从而促进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的某种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它不同于修辞手法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而是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是一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表现手法是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主要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1联想、2想象、3衬托、4渲染、5烘托、6象征、悬念、7对比、8用典、9照应、10抑扬、11动静相衬、12虚实结合、13、对写法、14托物言志、15赋比兴、16.曲笔、

17、情景衬

18、动静衬、19、明暗衬等等。1、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刘禹锡的《望洞庭》)诗人由柳枝的纷纷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2、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

如<<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选择了月夜遥忘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3、衬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有正衬和反衬两类。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清人王夫之说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4、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是渲染<<夜归>>“夜深归客依筇行,冷鳞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猾,竹窗斜漏补衣灯.”诗人以”冷鳞萤.村店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还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再如: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的前三句,诗人尽情渲染:自己新酿造出的米酒,微呈黄绿色,面上还有一些悬浮物细小如蚁;那酒正放在红泥抹的小火炉上温着;这时天快黑了,看来要下雪了。经过这一番渲染,最后一句发问也就水到渠成:我想饮酒取暖,你能陪我喝一杯吗?

5、烘托

烘托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烘托)出画面的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反衬了春涧的寂静。

6、象征(托物言志)

(一)定义: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借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表现手法叫象征。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二)作用:

1、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2、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析】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例1:“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导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皎然《寻陆鸿渐不遇》)【析】“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例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析】陆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7、对比

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如: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等。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8、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9、照应

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10、抑扬结合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抑:按下、收束;扬:振发、放开。指的是在同一表达过程中,对特定的描述对象进行“揉直使曲、叠单使复”的褒贬或渲染,使所描述对象的某些方面前后形成反差,从而兴起波澜,收到强烈艺术效果。在抑扬中形成反差,两相对照,突出中心;出乎读者意料,引起新奇的审美效果。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先写汉文帝在宣室夜召曾被驱逐的臣子贾谊,“求贤”“虚前席”写汉文帝求贤心切,这是扬;但汉文帝并不为听取如何治国安民的大计,感兴趣的只是鬼神之事,这足以证明其政治上的昏聩慵弱,这是抑。欲扬先抑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例1:“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析】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11、动静结合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诗中用字明写山野的静,又用等词暗写山野的静。(2)请从“动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答:本诗写山行情景,主要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颈联写的是动物世界,看起来很热闹,是动景,其实,动中寓静。山野很静,熊才会悠然升树,鹿才会自在地饮溪。尾联自问自答是无人能问,“鸡声”是以声写静(言之成理即可)幽霜落、熊升树、鹿饮溪、一声鸡12、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正面为实,侧面为虚。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析】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13、对写法从对方着笔

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也叫曲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前两句,诗人极力渲染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为下文正面描写“思家”,作了情感上的铺垫,更令读者去体会“家”的亲切、温暖。三、四两句写想家,其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14、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色彩。诗人塑造具体的诗歌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品格、情操、志向、理想),多见于咏物诗。

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15、赋、比、兴:

古人云:“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打比方用比喻,兴复杂一些,主要意思就是外界事物触动了诗人的兴致,引发诗人歌唱。诗人找到一个话头,因此兴多数用在诗歌的开端。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打比方用比喻,兴复杂一些,主要意思就是外界事物触动了诗人的兴致,引发诗人歌唱。诗人找到一个话头,因此兴多数用在诗歌的开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经》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也叫从对方着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例: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析】三、四两句写想家,其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

16.曲笔

17、情景衬

1.以乐景衬哀情

为了突出人的愁苦之情,诗人有时会用鸟语花香、莺歌燕舞之类的“景”来作反衬,借乐景与哀情之间的矛盾达到“倍增其哀”(王夫之《姜斋诗话》的效果。2.以哀景衬乐情

衰败、萧条之景常容易产生悲怆、幽怨之情。古诗词中诗人有时会利用这“哀”景来衬托诗人乐观、昂扬的“乐”情。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描绘的是一种悲凉、萧条的景象。三、四句却写出了慷慨的豪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尽管景是悲凉、萧条的,但情却是豪放、豁达的。这样以悲景衬豪情就使豪情更显豪放。

18、动静衬1.以动衬静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就通过花落、月出、鸟惊等景物的“动”突出了春山、春涧的“静”,从而创造出了静谧、高远的意境。2.以声衬静

长久寂静后的偶尔声响,或一阵声响后的寂静,都会使寂静更明显。如南朝梁·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9、明暗衬

明暗衬指的是色彩、光线等方面的衬托。古代诗人很善于运用色彩,也很讲究着色艺术。他们常巧妙地运用词语进行色彩搭配,并赋予色彩生命或借色彩传情,从而寄寓特定的内心情感和审美情趣。明暗衬可以产生以次托主的审美效果。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中的后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林深树密,阳光很少,直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有几道余光斜射进来,把地上的青苔照得一片明亮。正如闪电能显现夜的黑暗一样,这一点点亮光,反而使人更感到林的昏暗、幽深。赏析手法类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答题模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

修辞手法复习目标:1.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并注意辨析其易混手法。2.掌握诗歌鉴赏修辞手法的答题技巧。1.修辞手法有那些?垆边人似月(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明喻本体&喻体有比喻词暗喻本体&喻体无比喻词借喻只有喻体无比喻词比喻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思考:借代vs借喻借代借代与借喻借代的本质是“代”,借喻的本质是“喻”;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侧重相似性。借喻可以换成明喻,借代则不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比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送汪伦》)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乐府·江南》)夸张反问设问对偶排比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反复双关互文通感顶真类别修辞手法主要作用比喻、夸张、比拟、借代、通感排比、对偶、反复、顶真设问、反问双关、互文小结描绘类结构类语气类语义类生动形象和谐音韵、突出强调、充沛感情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使语言简练、含蓄、风趣2.修辞手法考什么?典例引路(2016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水仙子·舟中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问: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典例引路问: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参考答案: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与“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事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2.修辞手法考什么?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手法并具体解说;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2.修辞手法考什么?常考题型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句的表达效果。某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分析其原因。请简要赏析“xxxxxx,xxxxxx”两句。这首词的某句历来被人称道,任选一个角度(修辞、写法等)赏析。词的下片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赏析。答题思路及步骤1.准确分析使用什么修辞(明手法)2.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是如何使用这种修辞手法的(详解析)3.修辞手法的效果或者是表达的情感(谈效果、表感情)当堂演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问:“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此句的妙处。当堂演练【答案】本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绿”“红”以颜色分别借代“叶”“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生动形象新鲜而又奇特。抒发了女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课堂小结(一)常见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反问、设问、对偶、排比、反复、双关、互文、通感、顶真(二)答题步骤:1.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步骤1)【明手法】2.结合诗(词)句说明修辞手法是怎样运用的。(步骤2)【详解析】3.指出该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步骤3)【谈效果、表感情】鉴赏诗歌的结构技巧诗歌结构技巧一览表结构技巧,是指诗歌的结构安排方面的技巧,古道是个在行文安排与结构处理上都是有讲究的。全局起承转合、层层深入、先抑后扬、对比、线索、以小见大首尾首尾呼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中转铺垫、照应、承上启下、过渡、重章叠唱先后先叙后议、先实后虚、先写景后抒情,先咏古后议论审题指导明考题

(1)……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2)这首诗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3)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暗考题题干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赏析”等用语来提问。通法要明——结构技巧题解题“3步骤”步骤一:明技巧步骤二:释运用步骤三:析效果结构手法——(一)重章叠唱重章叠唱,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表达效果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注释:此词作于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上饶带湖时期。在此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简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①该词采用了对比、重章叠唱的手法。②本词以“愁”为线索,贯穿全篇。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却报国无门的“哀愁”。“少年”与“而今”对比,以昔衬今。③上下两片采用重章叠唱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渲染了作者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含蓄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和愤懑。结构手法——(二)抑扬抑扬是对要褒扬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对要贬损的人或物先写其长处。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突出和强调后者。从相反的方面落笔,是为了造成鲜明的对比与反差,使叙述和抒情构成波折,从而吸引读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简析这首诗的结构特色。①这首诗结构上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②前两句写游人看花而进不了门,感情从期待到失望遗憾。后两句诗人从一枝红杏领略到园中盎然春意,感情从失望转为意外惊喜。③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从遗憾到惊喜,感情反差大。融情于景,景中寓理,一“关”一“出”间,显示出一种蓬勃发展、关锁不住的生命力。结构手法——(二)抑扬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馋被贬,一生郁郁不得志。宣室: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简析这首诗的结构特色。①欲抑先扬。②贾谊自长沙被召回,宣室夜对,本以为是君臣遇合之盛事。“夜半前席”,求贤心切,态度诚谦,把汉文帝求贤的氛围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