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个月亲子教案_第1页
7-9个月亲子教案_第2页
7-9个月亲子教案_第3页
7-9个月亲子教案_第4页
7-9个月亲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7-9个月亲子教案(一)吧吧,嗒嗒活动目标1、学习发辅音"吧吧,哒哒"等2、学习点头或摇头的动作3、引发宝宝踢的动作活动准备1、教具:音乐磁带"踢吊球""妈妈背宝宝"2、学具:捏晌玩具,悬挂育声音的大彩球3、环境创设:淡粉色墙壁,彩色软垫子,幼儿可能爬、摸、碰及的地方均以海绵垫包裹,室挂饰、摆放物品尽量少,散落一些捏响玩具、小毛绒玩具及水晶球等,配合舒缓、温馨的音乐活动过程1、问候----晃动小串铃,吸引宝宝,和宝宝们亲切的问好,抓抓手〔合合〕2、语言训练:"吧吧,嗒嗒"(1)教师讲解示教师走到一个能力较强的宝宝面前,用玩具在宝宝的左、右上方轻轻捏出声响,当宝宝随声源望去后,教师再将捏响玩具移到宝宝胸前,并上下慢慢移动,边移动边微笑着对宝宝说:“吧吧,嗒嗒〞等,逗引宝宝作出应答,宝宝每应答一个,教师要重复一次。当宝宝能发出喉音与应答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如亲亲宝宝等(2)妈妈和宝宝一起活动交流:鼓励宝宝练习用不同的口形发出多种元音和辅音,宝宝通过联系发出声音,同样会产生记忆,以后随时可用一样口形发出一样声音。这要一个发音器官的练习,为以后学习语言做准备3、音乐游戏:捉迷藏(歌曲附后)(1)教师先用语言逗引宝宝注意"宝宝看看教师",当宝宝注意到教师以后,开场做游戏,教师用双手蒙住脸,唱:"教师不见了,教师不见了"。唱到"咦"时,双手翻开,接着唱:"教师出来了!(2)请一位家长玩此游戏集体帮助唱,唱词改成"阿姨不见了"或"奶奶不见了"。如果是男家长,唱词就换成"叔叔不见了"或"爷爷不见了"(3)分组游戏家长和宝宝分成2---3组进展游戏,可以自由组合,先由家长来玩,宝宝看;也可以由家长拿宝宝的手,蒙住宝宝的眼睛,唱宝宝的名字:"**不见了"。这样宝宝会玩得更开心交流:能注意并配合成人玩游戏,通过宝宝的参与,让他(她)有不同的视觉感受4、大运动:踢吊球(1)指导家长教宝宝抬起脚踢球是对宝宝大运动能力的培养,反复做这个动作,腿部的力量得到锻炼,为宝宝的爬行、站立、行走打下根底(2)教师将悬挂的球推给宝宝和妈妈教师和怀抱宝宝的家长各站在球的两面,教师边走边跟着儿歌节奏拍响球。儿歌念完,教师将球推给妈妈和宝宝,妈妈用力抬起宝宝的一只腿踢球。球踢出去后,和宝宝一起看球的晃动,听发出的声音(3)妈妈抱着宝宝踢球请妈妈们各自找一个响球,指导宝宝抬腿踢球。几次后,就鼓励宝宝抬腿踢球,踢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踢球时,提醒宝宝两脚交换踢交流:引发宝宝踢球的动作,是对宝宝下肢能力的训练5、语言:点头、摇头〔1〕教师和家长演示游戏玩法教师和妈妈面对面坐,教师一手拿食物问家长:"喜欢吗""家长点点头并伸手接过食物,教师就说:"噢,**妈妈喜欢!就点点头。"教师再一手拿食物一手拿玩具,把玩具送到家长面前问:"喜欢吗""家长摇摇头并推开玩具,教师就说:"噢,**妈妈不喜欢,就摇摇头。"〔2〕家长和宝宝玩游戏家长可先用教师示的方法和宝宝玩,当宝宝表示想要时,家长就点点头说:"噢,宝宝喜欢,点点头。"让宝宝模仿点头的动作后,将东西给他。当宝宝表示不想要的时候,家长就摇摇头说:"宝宝不喜欢,摇摇头。"并让宝宝模仿摇头的动作,宝宝模仿对了要及时表扬交流:创造不同情景,让宝宝感受不同的动作语言,不一定要求宝宝掌握动作语言的含义6、亲子游戏:开飞机请家长双手抱住宝宝腋下,轻轻把宝宝提起来,一边转圈一边使宝宝顺着惯性转起来,刚开场速度慢些,逐步加快转圈速度,使宝宝全身腾空转动,家长边转动边说:"飞机,飞起来了。"转的速度要根据家长体力和宝宝的适应情况决定,宝宝较害怕时,家长速度要慢一些。完毕活动时,家长托着宝宝“开飞机回家喽。〞交流:这是一个前庭功能训练的游戏备注歌曲:"捉迷藏"1=C2/45653|2--|5653|2--|*0|0000|0--||阿姨不见了,阿姨不见了,咦!阿姨出来了家庭延伸1、鼓励宝宝发出更多的元音、辅音2、让宝宝进一步练习踢腿,促进大肌肉群的良好开展考前须知1、教师在指导宝宝活动时,语速要放慢,轻柔地,声调较平和,富有亲和感,容易被家长及宝宝理解与承受2、游戏活动时放一些轻松的背景音乐,舒缓家长及宝宝的心情,使之平和、舒服的活动3、踢吊球及开飞机的游戏中,及时观察每一个宝宝的表现,及时纠正家长正确指导,防止造成伤害4、对于害怕、或不愿做此项活动的宝宝,不要勉强,可以在妈妈的陪伴下看别的宝宝活动未来影响1、让宝宝获得丰富的前庭剌激,防止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宝宝出现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经常磕磕碰碰的现象2、增强腿部肌肉群及协调能力的开展,为日后学习走路打下良好的根底3、开展宝宝的模仿能力,有助于培养宝宝开朗的性格和交往能力。7-9个月亲子教案二:娃娃哪儿去了活动目标:1、学习认真寻找藏起来的东西,逐步开展有意注意2、让宝宝尝试撕不同质地的纸时的声音及感觉活动准备:1、教具:音乐磁带"雪撬板",机动小乌龟玩具2、学具:布娃娃、大手帕;一条长浴巾;一未完全剪断的报纸条条;蜡光纸假设干3、环境创设:淡粉色墙壁,彩色软垫子,幼儿可能爬、摸、碰及的地方均以海绵垫包裹,室挂饰、摆放物品尽量少,散落一些捏响玩具、小毛绒玩具、拉绳〔在小玩具上拴绳〕玩具及水晶球等,配合舒缓、温馨的音乐活动过程:1、问候:拍拍手——首先妈妈、宝宝和教师互相问好——请妈妈抱着宝宝面对教师坐成半圆教师挨个和宝宝招手说:“**好!〞然后妈妈拿着宝宝的双手,和教师手心对手心拍一下,说“教师好!〞2、游戏:碰碰头(1)家长和宝宝面对面坐好,家长扶着宝宝的腋下,用自己的额头轻轻地触及宝宝额头,并亲切地唤宝宝名字,说:"宝宝,碰碰头好吗""重复几次后,家长只要稍稍将头向前倾一点,宝宝就会主动把头凑过来(2)家长抱着宝宝去找其他的孩子玩"碰碰头"游戏。当宝宝与其他同伴玩游戏时,家长应扶着宝宝的头碰一碰,以免相互碰头时太重交流:动作语言是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在孩子不能进展口语表达之前,动作语言尤其重要,对口语表达、认知、思维等均有帮助3、认知:娃娃不见了(1)家长和宝宝一起玩玩具家长带宝宝散坐在教室地毯上,每人有一个布娃娃。家长与宝宝一边玩娃娃,一边说:"这是娃娃的手,娃娃的手呢"","这是娃娃的脚,娃娃的脚呢""家长带宝宝指认娃娃的手和脚(2)找找娃娃到哪里去了家长拿起手帕,将宝宝刚刚玩的娃娃藏起来,成心露出娃娃的一局部。然后说:"宝宝,把你的娃娃拿给教师看看。""咦,宝宝的娃娃呢"哪儿去了"宝宝找一找。"家长很认真地和宝宝一起找,找到娃娃要给宝宝鼓励。当宝宝能熟练地找出娃娃以后,家长也可用手帕盖住整个娃娃,让宝宝根据鼓起的手帕找到它。游戏可以反复数次交流:在寻找的过程中培养宝宝的观察力,玩具找到了,也让宝宝知道玩具并未消失,积累最初的物质守恒的经历4、大运动:小乌龟(1)宝宝观看乌龟爬行教师拿出乌龟放在桌子上,翻开开关对宝宝说:"宝宝们看,乌龟多得意啊!它的头和脚伸出来了。哟!一碰又缩回去了。它还有一个本领呢,宝宝们仔细看……乌龟爬了。"让宝宝观看乌龟爬行,边看边引导宝宝拍手欢呼(2)宝宝练习爬行宝宝们看过乌龟爬行后,家长将宝宝放在地毯上自己爬行,如果有些宝宝只会匍行或动作不协调也没关系,家长给予一定的帮助,如:抓住宝宝双脚,轻轻往前推,或将宝宝的腹部轻轻托起,将宝宝往前送等(3)爬过来拿玩具教师手摇发响玩具,鼓励宝宝爬到教师这里来拿玩具,再爬回家长处玩玩具。玩过一会儿,教师拿着小筐,走到宝宝面前,在家长帮助下将玩具放入筐5、美术:看撕纸(1)看教师撕纸家长抱宝宝围坐在教师身边。教师拿出一大一些的黄色蜡光纸引起宝宝的注意,教师对宝宝说:“看这纸漂亮吧,教师要把它变成一个小娃娃。〞教师很快把纸撕成一个小娃娃,并画上眼睛、鼻子、嘴巴,然后给宝宝看,“变成小娃娃啦,小娃娃好得意呀!〞教师边说边将小娃娃从各个角度展示给宝宝看。在看的过程中,家长要轻轻地用语言和动作提醒宝宝注意看(2)看家长撕纸家长将宝宝抱在怀里,撕纸给宝宝看,家长可选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认识的简单形象,如:小椅子、小衣服、小房子、小花等。家长可适当地在撕好的东西上用水彩笔添画几笔,使其形象生动。教师可巡回指导家长撕纸。(3)宝宝随意撕纸如果宝宝看到家长撕纸,也想拿纸撕时,可给宝宝一报纸,让宝宝随意地拽、撕交流:玩纸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部和手指需要做出各种动作,反复的练习,这对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今后使用工具的能力,是一种根本训练6、亲子游戏:雪橇板(1)教师示玩法教师请出一位胆子较大的宝宝做示,家长协助(2)家长和宝宝一起做游戏参考附录:"雪撬板"儿歌及玩法雪撬板雪撬板,雪中跑,宝宝坐上开口笑,妈妈拉我团团转,爸爸后面跟着跑过门音乐:家长将宝宝放在大浴巾上坐稳。儿歌及音乐:家长抓住浴巾一端,随儿歌节奏和音乐节奏慢慢拖动家长应弯下腰拖布条,要注意让宝宝坐稳,拖的时候速度要慢些,尽量顾及宝宝的重心家庭延伸:1、提供光面报纸,和宝宝一起玩撕纸的游戏2、让宝宝玩藏物找物的游戏考前须知:1、玩‘碰头’游戏的时候,要引导宝宝轻轻地、友好地表现,防止产生负面的引导,使宝宝受到伤害。2、活动中,引导者宜表现出积极、活泼的态度,让幼儿更愿意主动参与游戏3、幼儿有个别差异,对开展慢、或对*一事物没兴趣时,宜尝试引导,不宜勉强,防止让宝宝产生排斥此物的心理未来影响:1、强化幼儿大小肌肉及身体协调动作,可激发宝宝成长过程中更勇敢、积极的探索意愿2、通过撕纸得游戏,让宝宝初步感受到自己有改变外界环境的能力,从中得到乐趣,激发探索意愿,促进宝宝思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更好开展。7-9个月亲子园活动教案三:摇小铃活动目标1、宝宝知道自己的名字,理解妈妈的含义2、让宝宝获得丰富的前庭剌激3、学习用食指抠小洞,开展手的抓握动作活动准备1、教具:音乐磁带"妈妈抱我把舞跳"、"马儿呱哒哒"2、学具:有把的响铃玩具;画成小猫头的小盒子(嘴巴挖空)3、环境创设:淡粉色墙壁,彩色软垫子,幼儿可能爬、摸、碰及的地方均以海绵垫包裹,室挂饰、摆放物品尽量少,散落一些捏响玩具、小毛绒玩具及水晶球等,配合舒缓、温馨的音乐活动过程1、问候宝宝好——妈妈、宝宝和教师互相问好。请妈妈抱着宝宝面对教师坐成半圆教师挨个和宝宝招手说:"**好!妈妈拿着宝宝的手说“教师好!〞2、音乐:"妈妈"〔1〕教师问:"**宝宝,你的妈妈昵""请妈妈边逗着宝宝边说:"**,妈妈在这里!"使宝宝知道回头看妈妈〔2〕教师用亲切、缓慢的速度唱歌曲"妈妈",请妈妈跟着教师的歌声轻轻摇晃身体,使宝宝感受节奏和体验亲情〔3〕请妈妈与宝宝面对面坐好,使宝宝眼睛能看着妈妈。妈妈随着音乐轻轻哼唱,唱完后对宝宝说"妈…妈",让宝宝看清口型,然后亲亲宝宝小脸,以示鼓励交流:宝宝能理解语言,听懂对人的称呼和所指具体的人,这种理解比单纯发辅音又进了一步,为将来有意识地称呼大人作准备3、亲子游戏:妈妈抱我把舞跳〔三拍子〕〔1〕教师按节奏示三步旋转动作〔2〕儿歌起,妈妈抱着宝宝起来,边听着儿歌边亲宝宝的小脸,或拍拍宝宝的背,等等〔3〕音乐起,请妈妈抱着宝宝随音乐做交谊舞的中三步旋转动作,一直做到音乐停。反复1——2遍交流:训练宝宝对空间位置的感受,锻炼宝宝空中旋转的适应能力4、听觉训练:摇小铃〔1〕请妈妈抱着宝宝面对教师坐好。教师摇动自己身后的小铃,问宝宝:"宝宝,什么东西在铃铃铃地响""以引起宝宝的注意。教师从身后拿出小铃,边摇动边快乐地说:"哦!是小铃呀,多好听的声音呀。"〔2〕教师边念儿歌边摇铃做上、下、左、右摇铃的示,以训练宝宝对声音的敏感性。如:"摇小铃,摇小铃(胸前摇铃),摇摇小铃妈妈听(举起摇铃),摇摇小铃,宝宝听(放下摇铃),左摇摇,摇呀摇(左边摇摇),右摇摇、摇呀摇(右边摇铃),宝宝摇铃宝宝听(胸前摇铃)〔3〕妈妈握着宝宝的手边念儿歌边摇铃〔4〕宝宝随意摇动小铃,学习手眼协调地抓摇玩具交流:在反复摇小铃中让宝宝学习聆听,增强声音感受的敏感性5、精细动作:得意的小猫〔1〕请妈妈抱宝宝面对教室坐好,教师手拿小猫纸盒说:“宝宝看,小猫的脸上有什么"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等会儿请妈妈握着宝宝的食指指一指小猫的五官说:“这是眼睛,这是鼻子,这是嘴巴"〔2〕请妈妈协助宝宝游戏,握着宝宝的食指,指小猫的五官,并说:“这是小猫的眼睛…〞〔3〕妈妈引导宝宝给小猫喂吃的,宝宝自由抠弄,将小棉花团塞进小猫嘴巴小孔玩耍交流:遵循泛化集中的规律,在眼手协调精细动作训练中,进展认识6、亲子游戏:马儿呱哒哒〔1〕请全体妈妈围坐成半圆,双腿并拢,宝宝面对妈妈骑坐在妈妈腿上。妈妈双手扶着宝宝腋下,使宝宝坐稳。妈妈看着宝宝、亲亲宝宝,音乐开场,妈妈双脚踮起、放下,双腿也随之上下运动,宝宝坐在妈妈的腿上忽高忽低好似骑马〔2〕请妈妈做好准备,教师说"宝宝们坐好了,妈妈带你们骑马了。"音乐起,妈妈做动作游戏中教师加进“马儿快快跑〞〔妈妈双腿较快运动),"马儿慢慢跑"(妈妈双腿慢慢运动)“马儿累了,马儿休息了。〞〔慢慢停顿〕等口令〔3〕重复以上游戏。最后一遍时,教师可说"马儿跑累了,马儿回家了",完毕活动附歌曲:"妈妈"1=C2/453|53|6--|5--|53|53|2--|1--||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家庭延伸1、经常抱着宝宝做一些旋转、跳跃等变换体位的游戏2、进一步学习使用食指,如按开关、指点物品等考前须知1、由于本次活动较倾向于前庭平衡训练,活动时一定要提醒妈妈晃动的速度、幅度不要过大,慢慢来,防止孩子有强烈的不舒服的感觉2、给小猫喂食时,鼓励宝宝自己用食指抠弄,妈妈不要心急,让宝宝自己尝试,鼓励宝宝,如个别宝宝有困难,教师可以示引导,然后再让宝宝自己尝试,防止家长包办代替获得的成功感未来影响1、让宝宝享受与人交往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宝宝开朗的性格和交往能力2、让宝宝获得丰富的前庭剌激,防止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宝宝出现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经常磕磕碰碰的现象3、语言及游戏活动的潜在引导,为了防止以后出现语言发育缓慢、语言表达困难、运动障碍、智力发育缓慢等现象7-9个月亲子活动方案四:宝宝按摩操一、打招呼〔3-5min〕目的:初次感受友好的集体气氛。解除宝宝的生疏感,给宝宝亲切感受,同时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熟悉自已,激发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过程:教师:“宝宝们好,我是**教师。让教师也来认识一下宝宝吧!被教师请到的宝宝,由家长握住宝宝的小手挥一挥并帮助宝宝介绍说:“大家好,我是***,我*个月了。〞其他家长握着自己宝宝的小手,拍拍小手说“×××,欢送你。〞依次介绍每一位宝宝二、线上活动〔3-5min〕目的:在感受音乐中平稳情绪,同时刺激前庭过程:1、教师结合介绍游戏容*教师:“我们要和宝宝来玩‘抱抱摇摇’游戏,这个游戏能让宝宝在音乐中平稳情绪,同时刺激宝宝的前庭。在活动过程钟,请家长保持安静,让宝宝享受温馨、欢快的音乐气氛2、教师起立,用仿真娃娃边示,家长带宝宝模仿*“托抱走〞:宝宝面朝前,家长一首托住宝宝臀部,一手环保宝宝胸部,听着音乐沿脚印线走*“抛飞〞:家长按照音乐节奏,左右摇晃宝宝,并逐步增大幅度,一靠脚步的上下起伏带动手臂左右抛飞3、请家长起身抱宝宝练习,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提示家长:“抛飞〞宝宝时,左右晃动的幅度要小些,防止宝宝不慎脱落*请家长抱宝宝沿着脚印线,跟着教师边听音乐边做动作。1~2遍后,回到原位坐下三、被动操〔3-5min〕准备:仿真娃娃1个,背景音乐1、教师介绍活动容.教师:“我们准备做操了,在做操前,请您先抱抱、亲亲宝宝,告诉宝宝要做操了,做操时,动作要有节奏感,力度要适中,如果宝宝不愿意,不要强迫。〞2、教师用仿真娃娃演示动作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伸展上肢运动’。这节操可以锻炼宝宝的上肢大肌肉及胸肌。两手握住宝宝的腕部,拇指放在宝宝手心里。〞教师分节拍演示动作:第一拍:两臂向外平展,掌心向上;第二拍:两臂向胸前穿插;第三拍:两臂上举过头,掌心向上;第四拍:复原;重复共两个八拍3、放音乐,请家长跟着教师带宝宝做两遍操*提示家长:宝宝手臂上举时,两臂与肩应同宽,动作要轻柔。在家每天可做1~3此,注意循序渐进4、播放休息音乐〔自选,30秒左右〕,请家长抱起宝宝亲一亲,再让宝宝坐在腿上,听着音乐左右慢慢摇一摇,帮助宝宝平稳情绪,稍作休息四、感官活动:捉小鱼〔10-15min〕目的:练习抓握,促进手眼协调功能准备:1、人手1份:木制〔或自制〕小鱼两条、钓鱼杆一根2、在场地前方铺设操作区,按人数摆放工作毯,玩具放在工作毯前端过程:1、教师以标准姿势取工作毯2、教师以标准姿势取玩具托盘3、教师演示玩法教师一手用钓鱼杆钓起一条小鱼,在宝宝面前晃动并念儿歌:“小鱼游,小鱼游,快来抓小鱼。〞另一手做抓小鱼的动作次数,然后将小鱼取下4、回收5、家长带宝宝操作。〔教师给家长适当提示〕6、宝宝操作*提示家长:这个游戏可以刺激宝宝的视觉,让宝宝练习抓握。晃动小鱼时,注意小鱼不要离宝宝眼睛太近、幅度要恰当,以让宝宝追视并抓到为宜*教师逐一观察,对家长和宝宝给予适时的知道7、五分钟后放音乐,回收五、大肌肉运动:趴一趴,荡秋千。〔10-15min〕目的:锻炼颈部肌肉及手臂支撑的力量,为练习爬行做准备;刺激前庭准备:仿真娃娃1个,色彩鲜艳且能发出响声的活动玩具假设干个。毛巾毯1条,背景音乐过程:1、教师介绍游戏:“宝宝经常趴着玩一玩可以锻炼颈部肌肉及手臂支撑饿力量,为联系爬行做准备。今天教师带来了很多好玩的玩具。您可以让宝宝俯趴在地上,将玩具放在宝宝面前,让宝宝玩,但要注意玩具不要靠宝宝面部太近2、教师介绍游戏“荡秋千“并示玩法*教师:“今天,我们还要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荡秋千’,这个游戏可以刺激宝宝的前庭。游戏需要2个成人合作,教师会协助你们一起和宝宝来做这个游戏。〞*教师示玩法:铺好毛巾毯,将仿真娃娃仰卧在毛巾毯钟,两位教师分别站在毛巾毯的两端,两手拉住毛巾毯两脚,进展左右摇晃*提示家长:宝宝仰卧时,头放于教师一侧,方便宝宝看到家长;摇晃的幅度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