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件) 高二历史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件) 高二历史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件) 高二历史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件) 高二历史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课件) 高二历史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Contents目录【课程标准】

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一

新中国法治建设进程指法律和制度,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制度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其本质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用法律科学管理。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两者关系: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

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一、法制·法治社会主义法制初创期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发展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法治建设完善时期(依法治国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二、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949.91950会议名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成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五四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特点1.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从无到有,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1.社会主义法制初创期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6)等法律、法令。19542.法律集中在政治领域,主要是建章立制。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第一条: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第二条: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第三条: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第七条:夫妻为共同生活的伴侣,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婚姻法》20世纪50年代2.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66—19761967年8月5日,在中南海院内经受了又一次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残酷批斗之后,刘少奇手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抗议道:“你们怎大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1978.121982会议名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会议成果: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82年宪法)特点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发展在此前后,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54年宪法目录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国家机构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1982年宪法目录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放在国家机构前面,凸显公民的地位,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尊重保障人权。4.法治建设完善时期(依法治国时期)199219971999-2004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法治建设要做好服务工作中共十五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次完整提出2010年底“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2020年全国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历程英勇奋斗、艰苦奋斗五讲四美三热爱三大系列创建活动(文明城市、村镇、行业)爱国主义、以德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1世纪以来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背景: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孟泰“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2.表现:①道德风尚:健康向上;

②政治氛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③行动准则: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人际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2.改革开放后80年代90年代21C以来“五讲四美三热爱”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1994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建设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