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图选必一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民族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

指民族与民族之间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联系而形成的相互关系。“在今天我们的国土领域之内,我国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立的政权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均应视为民族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

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国家关系,则是专门指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如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选必一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材料中华民族在先秦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商、西周,发展形成了华夏族;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沈长云《先秦史》华夏认同材料“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

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1)少数民族:(2)政策:①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管理民族事务典客:九卿之一,掌管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典属国: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事务②地方:北方:派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南抚夷、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维护了北部边疆的稳定,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融。秦朝:【合作探究】中国古代各民族交流交融的方式有哪些?朝代民族政策行政机构边疆管理机构和亲联姻战争秦汉典客典属国大鸿胪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设护乌桓校尉,昭君出塞89年窦宪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三败匈奴北逐匈奴南抚夷越和亲政策屯戍政策蒙恬北击匈奴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两广设郡1.设“河西四郡”维系丝绸之路通畅;2.西域都护府管理军政;北西东北护乌桓校尉班固《燕然山铭》石刻

卫、霍三败匈奴秦

汉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管理"羁"用军事和政治压力加以控制"縻"以物质和经济利益给以抚慰与匈奴的和战是当时民族关系的组成部分汉朝时南匈奴的内迁是民族交融的重要内容屯戍为主的对北方民族边疆地区的移民与开发,是民族交融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屯田戍边屯

实施: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在西域屯田,设置屯田校尉进行管理。曹魏继续实行。

含义:“屯田戍边”的意思是我国防守边疆的一项重要措施。屯田指汉代以来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兵士和农民垦种的荒废田地。戍边顾名思义就是在边疆守卫的意思。

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B.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C.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D

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和边疆治理)(一)秦汉时期2、汉朝:屯戍政策方式:①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②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作用:材料:《汉书·食货志》载:文帝时,匈奴数寇边,晃错上言:“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无系虏之患。”

分民屯和军屯①抵御匈奴的入侵;②降低了军费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负担;③传播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利于边疆开发;④推动了民族交流和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屯田戍边五

背景: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

五胡:匈奴、羯、鲜卑、氐、羌

影响:内迁的外族逐渐由游牧转向农业定居,胡汉文化相互影响渗透。

《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乐府双璧”之一。文中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可汗”并用,这反映了(

)A.儒家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B.少数民族开始汉化C.北方女子都具有男子气概D.胡汉民族文化的交融D隋

唐朝代民族政策行政机构边疆管理机构和亲联姻战争册封会盟隋唐礼部鸿胪寺边疆推行郡县制,以少数民族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设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等册封谯国夫人加封南诏王;唐蕃会盟文成、金成公主入藏击败突厥开明的民族政策周边归顺统一岭南加强与流求的接触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顺隋朝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治理;册封百越冼夫人为“谯国夫人”三次抵流球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一视同仁的态度,允许少数民族学习华夏文化,在朝为官,甚至招募少数民族军队。少数民族在接受中央管辖前提下有较大自治权唐朝治理特点:因俗而治;边疆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军事防御与教化并重。仍令突厥管理旧部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唐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唐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北宋、辽、西夏对峙图(1111年)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女真族——金契丹族——辽党项族——西夏绍兴和议隆兴和议嘉定和议榷场贸易南北面官澶渊之盟仿宋建制庆历和议1140年郾城大捷1004年澶州之战1044年宋夏之战宋朝:①并立:先后与辽、西夏、金长期并立,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历史。②吸收:各民族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③交融: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

从未中断过。特点影响①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路联系,促使宋代发展海上丝绸之路②南方经济发展并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③各族割据战争,交流交往中进一步加强了民族交融。宋

元朝代民族政策行政机构边疆管理机构和亲联姻战争册封会盟宋元民族政权并立(议和、岁币)吸收:各民族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交融: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从没中断过(设榷场进行边境贸易)行汉法四等人制(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民族压迫宣政院1.设宣政院管理西藏2.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3.东北、云南设行省征发赋役探究: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出现过哪几次高潮?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交融,形成华夏认同观念。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推行汉法,推进民族交融;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民族大交融趋势出现。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C

清朝改理藩院并非从明朝继承而来,其前身大约是1638年建立的“蒙古衙门”,它逐渐接管了与西藏、新疆和俄国等方面的事务。理藩院的尚书和左右侍郎通常均是满族人,间或有蒙古旗人,从未有汉人担任。这表明清朝的理藩院(

)A.是独立的外交管理机构B.体现了高度的君主专制C.有一定的部族专制色彩D.有效地管辖了边疆事务明

清朝代民族政策行政机构边疆管理机构和亲联姻

战争

封明清提督四夷馆理藩院修长城置“九边”北部设都司、卫、所西南设土司设伊犁将军驻藏大臣西南“改土归流”敕封西藏僧俗领袖册封达赖班禅满蒙联姻平定准噶尔叛乱同化政策羁縻统治旗民分治以汉治汉鸭绿江修长城,并沿线布置“九边”重镇;开放马市

从长城遗址来看,秦汉的长城并不是连成一线的城墙,而是纵深交错、有些缺口的,以供和平时期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贸易,而明代长城则是连成一线的封闭城墙。对材料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A.明长城的主要职能发生了变化B.明朝国力与秦汉差距较大C.秦汉与明朝具有不同精神面貌D.明朝政府禁绝了对外贸易C时松时紧关系紧张特点:军事防御控制与招纳羁縻并用将军辖区平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办事大臣辖区西南:改土归流康熙平台湾1684台湾府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开放马市军事:长城可以延缓敌人进攻的速度,但不能完全把对方抵御于长城之外。经济:长城内外的交流是必须进行的,双方有必要互通有无,“九边”地区开放马市,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互市贸易。不过生意上的往来要受长城关隘是否打开的影响。思考:明朝军事防御的长城,为什么未能完全隔断长城内外的交流?长城内外的交流并没有完全被隔断,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仍然在发展,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

屯田戍边

汉初,匈奴“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这说明(

)A.战争阻断了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B.匈奴接受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C.经济交流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D.汉朝和匈奴之间以和平交往为主C

茶马古道是宋朝与西南各族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宋朝设置茶马司负责茶叶和马匹买卖等相关事宜,贸易范围主要包括今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辐射到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并延伸至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由此可知(

)A.茶马古道是中西方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B.茶马古道加强了少数民族和内地的联系C.西南地区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中心D.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辖B

经济交流既有官方也有民间的,有朝贡、赏赐、互市等各种形式。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凝聚力,是几千年来四边少数民族向中原发展的动力,也是各族之间关系日益密切的基础。

屯田戍边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朝中后期,“波斯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国内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朝的社会生活B.唐朝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D

随着民族之间日益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交往,民族之间杂居、通婚、通商现象越来越明显,少数民族受汉族文化影响,融入汉族,而汉族也学习和接受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与其互相融合甚至有些汉族进入少数民族地区融入少数民族文化之中。

写于元末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B.制度完备,国力强盛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D.科技创新超越宋代C【小结】中国古代各民族交流交融的方式P66朝代民族政策行政机构边疆管理机构册封会盟和亲联姻战争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典客典属国大鸿胪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设护乌桓校尉,昭君出塞窦宪北击匈奴卫霍三败匈奴北逐匈奴南抚夷越和亲政策屯戍政策蒙恬北击匈奴提督四夷馆理藩院修长城置“九边”、北部设都司、卫、所,西南设土司设伊犁将军驻藏大臣西南“改土归流”敕封西藏僧俗领袖册封达赖班禅满蒙联姻平定准噶尔叛乱同化政策羁縻统治旗民分治以汉治汉民族政权并立吸收:各民族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交融: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从没中断过(设榷场进行边境贸易)民族压迫政策宣政院1.设宣政院管理西藏2.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3.东北、云南设行省征发赋役礼部鸿胪寺边疆推行郡县制,少数民族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设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等册封谯国夫人加封南诏王;唐蕃会盟文成、金成公主入藏击败突厥开明的民族政策周边归顺统一岭南加强与流求接触特点:“以夷治夷”“因俗而治”

政治上的隶属关系(郡县、都护府、羁縻卫所与土司)

经济上的往来关系(马市、榷场)

军事上的民族冲突

社会文化上的交融(大杂居、通婚、生活习俗)

羁縻、战争、内迁、和亲、册封、会盟、互市、通贡,灵活的民族与边疆管理政策体现了“大一统”之下国家治理的智慧,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鸭绿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各民族大迁徙、大交融各民族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政权并立,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并未中断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第一次民族大融合高潮

第二次民族大融合高潮

清代中国历史疆域版图确定下来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

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演变历程01对外交往的发展概况时间交往史实

先秦汉

宋元明

清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开通海、陆丝绸之路(甘英奉西城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海路交流活跃。与大食国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海路交流活跃;日本派遣唐使近20次(遣唐使井真成)海上丝路发达(北方陆路交通阻隔);广州、明州、泉州三大港口。海陆两路通道都很通畅;马可·波罗来华留下《马可·波罗行纪》闭关锁国;朝贡贸易;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屡禁不绝。订立《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闭关锁国

汉代的丝绸之路

唐代的丝绸之路

宋代的丝绸之路02对外交往的基本体系——朝贡体系

材料:朝,就是指臣下觐见君主;贡,就是指臣下向君主献纳礼物。朝贡最早是先秦时期形成的天子与诸侯之间隶属关系的表现,但在秦汉以后被推广运用到处理与域外关系上,成为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汉朝时,中外交往中的“朝贡体制”便已形成。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朝贡体制

外国使节来华被视为前来“朝贡”,即承认中国为宗主、自己为藩属,外国使节觐见皇帝时需行臣属之礼。中国君主会“册封”那些国家统治者各种名号,“回赐”各种礼物。反映到经济上就是“朝贡贸易”。只有与中国建立朝贡关系的国家才可以与中国进行贸易。朝贡贸易具有等级色彩由官方垄断、控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特

点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逐渐逊位,在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拓展与延伸

中国古代的朝贡体制原因:经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中国本身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制度优势;文化:①受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②以儒家为主流的文化对具有强大辐射力;特点:和平性,以儒家价值为基础,强调睦邻友好;互利性,如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不平等性,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形成宗藩关系;影响:和平友好处理对外关系,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妨碍中国对外界的认识,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近代以来的命运:近代以来,朝贡体制逐渐被近代外交体制所取代,传统夷夏观念逐渐被民族国家的观念取代。

屯田戍边1.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2.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

汉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宋元时期(海路为主)3.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4.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5.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6.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

波斯、阿拉伯商人定居,互通婚姻,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条件

03对外交往的基本特点3.政府的政策的支持。1.国家强盛,先进的政治、文化、经济是对外贸易发展的社会基础。2.发达的交通,先进的工具(造船、航海技术)是客观条件。民族之“和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