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世长讽谏》原文及翻译译文《《苏世长讽谏》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苏世长讽谏》原文及翻译译文《苏世长讽谏》原文及翻译唐语林原文: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①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节选自《唐语林》)注释:①畋:打猎。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参考译文】武德四年,高祖平定王世充后,他的行台仆射苏世长带着汉南来归顺。高祖指责他归顺迟了。苏世长深深作了一个揖说:“自古以来帝王登基,都是用擒鹿来作比喻,一个人获得了,其他众人便放手了。哪里有捕获鹿以后,还忿恨其他同猎的人,追究他们争夺鹿的罪名呢?”高祖和他有旧交,便一笑而过。后来苏世长与高祖在高陵围猎,那天收获很多,高祖命令将捕获的禽兽陈列在旌门。高祖环顾四周后问众位大臣说:“今天围猎,快乐吗?”苏世长回答说:“皇上您错过了许许多多的猎物,今天围猎,不过收获一百来只,不算十分快乐!”皇上吃惊得脸色都变了,后来又笑着说:“你发颠了吗?”苏世长回答说:“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苏世长曾经在披香殿侍候皇上用餐,酒喝到高兴的时候,上奏道:“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高祖回答说:“你好进谏像个直率的人,其实内心狡诈。你难道不知道这座宫殿是我建的,为什么要假装不知道而怀疑是隋炀帝建的呢?”苏世长回答说:“我实在不知道,只是看见倾宫、鹿台、琉璃等如此奢华,不是一位崇尚节约的君王所做的。如果真是您建造的,实在不合适呀!我是一介武夫,有幸能在这里陪侍。看见皇上的房屋能蔽风霜,就认为足够了。隋炀帝因为竭尽奢靡,百姓不堪忍受而造反,您得到了江山,其实是对他竭尽奢靡的惩罚,自己也要不忘节俭呀。现在在他的宫殿内又大加装饰,想拨乱反正,难道可能吗?”2、《苏武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全)《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全)人教版《苏武传》原文译文已校对作者EMAIL:wangbenquan@126.com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公元前100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里,摆列财物赠给单于。单于越发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赵破奴重新陷胡地,在卫律统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受到汉廷的照顾。”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们的计划报告了阏氏及其子弟。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处这一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拉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应当处死。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予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顺着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唯独匈奴未受惩罚。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灭亡的灾祸,将从我开始了!”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于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一共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猎。苏武会编结打猎的网,矫正弓弩,於靬王颇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品。三年多过后,於靬王得病,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这年冬天,丁令人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穷困。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的棫宫,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随皇上去祭祀河东土神,骑着马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杀。我离开长安的时候,你的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的夫人年纪还轻,听说已改嫁了,家中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如今又过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终日若有所失,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庭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恨,希望你不要再说了!”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李陵与苏武共饮了几天,又说:“你一定要听从我的话。”苏武说:“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单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慨然长叹道:“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的罪恶,上能达天!”说着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汉昭帝登位,几年后,匈奴和汉达成和议。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见到了汉使,原原本本地述说了几年来在匈奴的情况。告诉汉使者要他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3、《北齐书·苏琼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北齐书·苏琼传》原文及翻译北齐书原文: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琼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文襄以仪同开府,引为刑狱参军,每加勉劳。并州尝有强盗,长流参军推其事,所疑贼并已拷伏,失物家并认识,唯不获盗赃。文襄付琼更令穷审,乃别推得元景融等十余人,并获赃验。文襄大笑,语前妄引贼者曰:“尔辈若不遇我好参军,几致枉死。”除南清河太守,其郡多盗,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双成诉云:“府君放贼去,百姓牛何处可得?”琼不理,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牧畜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解去。有百姓乙普明兄弟争田,积年不断,各相援引,乃至百人。琼召普明兄弟对众人谕之曰:“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地,失兄弟心,如何?”因而下泪,众人莫不洒泣。普明弟兄叩头乞外更思,分异十年,遂还同住。每年春,总集大儒卫凯隆、田元凤等讲于郡学,朝吏文案之暇,悉令受书,时人指吏曹为学生屋。禁断淫祠,婚姻丧葬皆令俭而中礼。天保中,郡界大水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货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委,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此等相抚儿子,咸言府君生汝。在郡六年,人庶怀之,遂无一人经州。前后四表,列为尤最。遭忧解职,故人赠遗,一无所受。初琼任清河太守裴献伯为济州刺史酷于用法琼恩于养人房延佑为乐陵郡过州裴问其外声佑云唯闻太守善刺史恶裴云:“得民誉者非至公。”佑答:“言若尔,黄霸、龚遂君之罪人也。”后有敕州各举清能,裴以前言,恐为琼陷,琼申其枉滞,议者尚其公平。(节选自《北齐书•苏琼传》)译文:苏琼,字珍之,是武强人。苏琼幼年跟随父亲在边境,曾去拜见东荆州刺史曹芝,曹芝与他开玩笑说:“你想要当官吗?”他回答说:“设置官职要寻求合适的人来充任,不是人来要求做官。”曹芝很赏识他的答复,即委任他为府长流参军。文襄以仪同三司的职位开建府署,任用他为刑狱参军,经常对他加以勉励慰劳。并州曾发生抢掠案,州府长流参军审理此事,所怀疑的贼人在拷打下都已供认,被抢的失主家也进行过辨认,只是没能起获贼赃。文襄把这个案件交给苏琼,命令他再加审理。于是另外查获到元景融等十余人,并获得赃证。文襄大笑,对以前被误指为贼的人说:“你们如果不是遇上我的好参军,几乎被冤枉死。”苏琼出任南清河太守,这个郡盗贼很多,但苏琼来到后,吏民恭敬,奸盗平息。零县百姓魏双成家丢失牛,怀疑是同村人魏子宾干的,将他送到那里,苏琼一经审问,知道魏子宾不是盗贼,即将他放回。魏双成上告说:“府君把贼放走,百姓家的牛到哪里去找?”苏琼不理,秘密巡视私访,另外捉到偷牛者。从此以后,百姓家的牲畜都不再收圈,只是散放在外,说:“只管交付给府君。”有邻郡的富豪将财物放到南清河郡界内以躲避盗贼,受到贼人进攻,形势危急,富豪就说:“我的财物已寄放到苏公那里了。”贼人于是就离去。有百姓乙普明兄弟争夺田地,多年未能断清,他们各自提供证人。竟然有一百来人为他们双方作证。苏琼召集乙普明兄弟,当着众人劝告他们说:“天下难以得到的是兄弟,容易寻求的是田地,假如让你们得到田地而失去兄弟之心,将会怎样?”苏琼说着就掉下泪来,众人无不哭泣。乙普明兄弟叩头请求到外面去再加考虑,他们兄弟已分居十年,于是又搬到一起居住。每年春天,苏琼就召集儒学大师卫凯隆、田元凤等到郡学讲授经义,官吏在处理公务时的空暇时间,苏琼都命令他们去读书,当时人指着吏曹称为学生屋。苏琼下令禁止百姓进行不合国家规定及儒学经典的祭祀,教导百姓在婚姻丧葬方面俭朴而合于礼仪。北齐文宣帝天保中,郡内发生大水灾,百姓断绝粮食的有一千余家。苏琼把郡中有粮的人家都召集到一起,自己向他们借粮,再分发给灾民。州里按户征收田租,又要审查他借粮的情况。郡中的僚佐对苏琼说:“虽然是怜惜这些灾民,但恐怕这样做会连累府君您。”苏琼说:“我一人获罪,而能救活一千户人家,还有什么可抱怨的。”于是他上表讲明情况,朝廷下令免于派使检查灾情及借贷之事,百姓们平安度过荒年。这些人都抚摸着儿子,告诉儿子说,是府君救活了你们。苏琼在南清河郡六年,百姓受他的恩德感召,从来没有一个人到州里申诉。州里前后四次上表,都把他列为最佳。他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对于朋友的赠送,他一无所受。起初,苏琼任清河太守,裴献伯为济州刺史,裴献伯用法严酷,而苏琼则以恩义养民。房延佑任乐陵郡太守,路过济州,裴献伯问他外界的反应,房延佑说:“只听到讲太守善,刺史恶。”裴献伯说:“得到百姓称赞的并不是完全奉公为国。”房延佑回答说:“如果这样,黄霸、龚遂就是你所讲的罪人了。”后来朝廷有诏,要州里各举荐清廉能干的官员,裴献伯因为先前的话,恐怕被苏琼所陷害,而苏琼却为他申诉冤枉与滞留,议论的人都称许苏琼的公平。4、《隋书·苏夔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苏夔传》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苏夔字伯尼,京兆武功人也。少聪敏,有口辩。八岁诵诗书,兼解骑射。年十三,从父威至尚书省,与安德王雄驰射,赌得雄骏马而归。十四诣学,与诸儒论议,词致可观,见者莫不称善。及长,博览群言,尤以钟律自命。初不名夔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于通事舍人杨素甚奇之素每戏威曰杨素无儿苏夔无父后与沛国公郑译、国子博士何妥议乐,夔与国子博何妥各有所持。于是夔、妥俱为一议,使百僚署其所同。朝延多附威,同夔者十八九。妥恚曰:“吾席间函丈四十余年,反为昨暮儿之所屈也!”因而得罪,议寝不行。著《乐志》十五篇,以见其志。数载,迁太子舍人。后加武骑尉。仁寿末,诏天下举达礼乐之源者,晋五昭时为雍州牧,举夔应之。与诸州所举五十余人谒见,高祖望夔谓侍臣:“唯此一人,称吾所举。”于是拜晋王友。炀帝嗣位,迁太子洗马,转司朝谒者。以父免职,夔亦去官。后历尚书职方郎、燕王司马。辽东之役,夔领宿卫,以功拜朝散大夫。时帝方勤远略,蛮夷朝贡,前后相属。帝尝从容谓宇文述、虞世基等曰:“四夷率服,观礼华夏,鸿胪之职,须归令望。宁有多才艺,美容仪,可以接对宾客者为之乎?”咸以夔对。帝然之,即日拜鸿胪少卿。其后弘化、延安等数郡盗贼蜂起,所在屯结,夔奉诏巡抚关中。突厥之围雁门也,夔领城东面事。夔为弩楼车箱善圈,一夕而就。帝见而善之,以功进位通议大夫。坐父事,除名为民。复丁母忧,不胜哀而卒,时年四十九。史臣曰:夔志识沉敏,方雅可称,若天假之年,足以不亏堂构矣。(节选自《隋书·苏夔传》有删改)译文:苏夔,字伯尼,京兆武功人。自幼聪敏,很有口才。八岁能诵诗书,同时懂得骑射。十三岁时,随其父苏威至尚书省,与安德王杨雄比赛驰射,赢得杨雄骏马而归。十四岁时到国子盗,与众儒辩论,言辞意趣颇有水准,见者无不称赞。成年之后,博览群书,对音律尤其自信。当初他的名字不叫“夔”,他的父亲改成这样,颇为有识者所嘲笑。入仕担任太子通事舍人。杨素非宫赏识他,常戏弄其父苏威说:“我杨素没有能干的儿子,他苏夔也没有能干的父亲。”后来与沛国公郑泽、国子博士何妥商议宫廷乐礼,苏夔与国子博士何妥各持己见。于是苏费、何妥共同写了一份奏议,让百官在自己赞同的方案上签名。朝臣大多依附苏威,赞同苏夔的占了土分之八九。何妥愤怒地说:“我讲学(席间函丈:讨论、钻研学问时,保持丈许距离,以便指画)四十多年,反被一个毛头小儿所屈辱!”苏夔由此获罪,议案被搁置没有施行。著《乐志》十五篇,用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几年后,调任太子人。后加武骑尉。仁寿末年,文帝语令天下举荐通晓礼乐之本的人,晋王杨昭当时担任雍州牧,推举苏夔应举。苏夔与各州所推举的五十多人觐见,高祖(隋文帝杨坚)望着苏夔对侍臣说:“只有这个人,才符合我下令推举的心意。”在这时,苏夔与晋王结为朋友。隋炀帝即位,调任太子洗马,转任司朝谒者。因为父亲被免职,苏夔也一同离任。苏夔后来历任尚书职方郎、燕王司马。辽东之役,苏夔兼任值宿守卫,凭借军功被任命为朝散大夫。当时皇帝正致力于开拓疆土,前来朝贡的少数民族络绎不绝。皇帝曾经从容地对宇文述、虞世基说:“四方少数民族相率服从,要到朝廷参加庆典,鸿胪这个官职,必须归属仪容善美使人景仰之人。是否有多才多艺,容貌仪表美好,可以接待酬对宾客的人,去做这件事呢?”朝臣都推举苏夔。皇帝认为很合适,即日任命他为鸿胪少卿。这以后弘化、延安等数郡相继爆发起义,所到之处聚众起事,苏夔遵奉诏命巡抚关中。突厥围困雁门关,苏夔兼管东面事务。苏夔制作弩楼、车箱、曾圈。一个晚上就完成了。皇帝见到之后认为很好,苏夔凭借军功晋升通议大夫。因为父亲之事获罪,被开除官籍当了平民。又遇到母亲去世,哀伤过度而死去,时年四十九岁。史臣说:苏夔志向见识沉着敏捷,正直高雅,值得称赞,如果老天延长其寿俞,就足以子承父业,增光添彩。《隋书·苏夔传》5、《隋书·苏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苏威传》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也。高颍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威上表陈让,诏曰:“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威乃止。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既而叹曰:“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上悉从之。威见宫中以银为幔钩,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寻复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本官悉如故。治书侍御史梁毗以威领五职,安繁恋剧,无举贤自代之心,抗表劾威。上曰:“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因谓朝臣曰:“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杨素才辩无双,至若斟酌古今,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其见重如此。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舛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世以为能。国子博士何妥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共为朋党,上令蜀王秀、上柱国虞庆则等杂治之,事皆验。上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威惶惧,免冠顿首。上曰:“谢已晚矣。”于是免威官爵,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选自《隋书·列传第六·苏威》)译文:苏威字无畏,京兆府武功县人。高颍多次称他贤能,高祖也一向重视他的名望,就征召他。到了之后,高祖请他进卧室,跟他交谈,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太子少保,不久又让他兼作纳言、民部尚书,苏威上书陈辞谦让,高祖下诏说:“大船当负荷重载,骏马当长途奔驰。因为你一人兼有许多人的才华,不要推辞多任事务。”苏威才没有推辞。当初,苏威的父亲在西魏任度支尚书,因为国家资财不足,制定了征税的法令,被认为很重。不久苏威的父亲就感叹说:“现在做的,就如同拉紧弓弦,不是平常时代的法令制度。后代的君子,谁能够放松它呢?”苏威听了这些话,常常把这作为自己的责任。到了此时,苏威奏请皇上减轻赋税和劳役,致力于采用较轻的法令制度,皇上全都听从了他。苏威见到皇宫中用白银制作帷幔的钩子,就极力陈说节俭的美德来告诫皇上。皇上为此而改变了神色,对于旧有的雕琢文饰的器物,全都命人清除销毁。不久又兼任了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任的官职全都依旧。治书侍御史梁毗认为苏威兼任五个职务,贪恋于繁多的权位,没有举荐贤能代替自己的心思,就上表进谏弹劾苏威。皇上说:“苏威早晚勤勉不懈,有远大的志向,在举荐贤能方面有些缺点,为什么急忙地逼迫他呢!”于是就对朝中的大臣说:“苏威没有遇到我,就没有办法施行他的见解;我没有得到苏威,又靠谁来实行我的主张?杨素才辩,天下无双,至于说到考虑古今得失,帮助我宣扬教化,是无法与苏威匹敌的。”他就是这样被看重。隋朝在接连不断的战争后,法令规章错乱混杂,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法令的标准、式样,大多是苏威制定的,世人都认为他有才能。国子博士何妥上奏揭发苏威和礼部尚书卢恺等人互相勾结,成为朋党,皇上就命令蜀王杨秀、上柱国虞庆则等人共同处理这个案件,所揭发的事情都得到了验证。皇上拿《宋书·谢酶传》中有关朋党的史事让苏威阅读。苏威害怕,脱下了官帽叩头认错。皇上说:“认错已经晚了,”于是就免除了苏威的官职和爵位。由于苏威而获罪的有名的士人有一百多人。《隋书·苏威传》6、《旧唐书·苏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旧唐书·苏弁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原文:苏弁,字元容,京兆武功人。曾叔祖良嗣,天后朝宰相,国史有传。弁少有文学,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奉天主簿。朱泚之乱,德宗仓卒出幸,县令杜正元上府计事;闻大驾至,官吏惶恐,皆欲奔窜山谷。弁谕之旦君上避狄臣下当伏难死节昔肃宗幸灵或至新平安定二太守皆潜遁帝命斩之以徇诸君知其事乎众心乃安。及车驾至,迎扈储备无阙。德宗嘉之,就加试大理司直。贼平,拜监察御史,历三院,累转仓部郎中。仍判度支案。裴延龄卒,德宗闻其才,特开延英,面赐金紫。授度支郎中,副知度支事,仍命立于正郎之首。副知之号,自弁始也。承延龄之后,以宽简代烦虐,人甚称之。迁户部侍郎,依前判度支,改太子詹事。弁初入朝,班位失序,殿中侍御史邹儒立对仗弹之。弁于金吾待罪数刻,特释放。旧制,太子詹事班次太常、宗正卿已下。贞元三年,御史中丞窦参叙定班,移詹事在河南、太原尹之下。弁乃引旧班制立。台官诘之,仍绐云:“自已白宰相,请依旧。”故为儒立弹之。旋坐给长武城军粮朽败,贬河州司户参军。当德宗时,朝臣受谴,少蒙再录,至晚年尤甚。唯弁与韩皋得起为刺史,授滁州,转杭州。弁与兄冕、衮,皆以友弟、儒学称。冕,缵国朝政事,撰《会要》四十卷,行于时。弁聚书至二万卷,冕皆手自刊校,至今言苏氏书,次于集贤秘阁焉。贞元二十一年,卒于家。衮自赞善大夫贬永州司户参军,:“苏衮贬官,本缘弟连坐。矜其年暮,加以疾患,宜令所在勒回,任归私第。”衮年且七十,两目无见已逾年。以弁之故,竟未停官。及贬,上闻之哀悯,故许还家。寻卒。(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下》)译文:苏弁,字元容,是京兆武功人。曾叔祖苏良嗣,在武后朝中任宰相,国史中有传。苏弁年轻时有文才,考中进士被授予授秘书省正字一职,转任奉天主簿。朱泚之乱时,德宗仓卒出逃,县令杜正元正在府上议事,听说大驾来到,官吏们感到惶恐,都想奔窜到山谷中去。苏弁劝谕他们说:“君主躲避敌人,臣子应当受难死节。过去肃宗到灵武,到了新平、安定,两地太守都已潜逃,肃宗命令斩首示众,大家知道那件事吗子”众人的情绪才安定下来。当车驾到来,迎接招待没有缺失。德宗很赞赏他,就地加任大理司直。贼人被平定后,被拜授为监察御史,历任三院,几次转任至仓部郎中。仍旧判理度支案。裴延龄去世,德宗听说苏弁的才华,特地打开延英殿,当面赐给他金紫。授任度支郎中,副知度支事,还命令立在正郎官之首。副知度支事的称号,是从苏弁开始的。他在接替裴延龄后,用宽和简洁代替繁琐暴虐,人们很称赞他。升任户部侍郎,依旧判理度支,改任太子詹事。苏弁刚入朝时,班位不合顺序,殿申侍御史邹儒立对着仪使弹劾他。苏弁在金吾下等待判罪数刻之久,被特准释放)按照旧制,太子詹事在班列中的位次在太常、宗正卿以下。贞元三年,御史中丞窦参按等级排定班次,将詹事移到河南、太原尹之下。苏弁仍按照旧班次站立。台官责问他,苏弁仍欺骗说:“我自己已经告诉宰相了,请依照旧制。”因此被邹儒立弹劾。不久因供给长武城的军粮朽坏的罪名,被贬为河州司户参军。在德宗时,朝臣受到贬谪,很少能再蒙录用,到他晚年尤为过分。只有苏弁和韩皋得以被重新起用为刺史,授任滁州刺史,转任杭州刺史。苏弁和兄长苏冕、苏衮,都以兄弟互相友爱和有儒学著称。苏冕汇集国朝政事。撰写《会要》四十卷,流行于世。苏弁聚书达两万卷,苏冕都亲手加以刊校,至今流传苏氏的藏书,仅次于集贤秘阁的藏书。贞元二十一年,苏冕在家中去世。苏衮从赞善天夫被贬为永州司户参军,(皇帝)下敕令说:“苏衮被贬官,本来因为他的弟弟犯罪连坐所致。(朕)怜悯他年老,加以患病,应该让他从所在之地返回,听任他回到自己的家中。”苏衮年近七十,双目失明已经一年多,因为苏弁的缘故,最终没有停官。当被贬后,皇帝闻讯怜悯他,因此允许他返回家中,不就去世。《旧唐书·苏弁传》7、《宋史·苏洵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苏洵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录其《心术》、《远虑》二篇。译文:苏洵字明允,宋眉州眉山人。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但在参加进士及特殊才学的考测中,都没有如愿以偿,于是苏洵将自己以前的文章全部焚烧,关门闭户苦读诗书,终于精通六经及百家之说,达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地。至和、嘉..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将他们父子三人所做的二十二篇文章上呈给朝廷,朝廷将这些文章刊印出来之后,士大夫们争相传阅,一时间,学者们写文章都仿效苏氏文风。苏洵著有《权书》、《衡论》、《机策》等文。因其文章太多,不可能一一抄录,现将其《心术》、《远虑》二篇文章摘抄于此。8、《新唐书·苏瑰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新唐书·苏瑰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原文: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居母丧,哀毁加人,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孝悌,擢豫王府录事参军,历朗、歙二州刺史。时来俊臣贬州参军,人惧复用,多致书请瑰,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遂不发书。俊臣未至追还,恨之。由是连外徙,不得入。久之,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州据都会,多名珍怪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赀取钜万,瑰单身薄被自将。武后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瑰谏曰:“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后善其言。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封怀县男。瑰明晓法令,多识台省旧章,一朝格式,皆所删正。中宗复政,郑普思以妖幻位秘书员外监,支党遍岐、陇间,相煽惑为乱。瑰捕系普思穷讯,普思妻以左道得幸韦后,出入禁中。有诏勿治。瑰廷争不可,帝犹依违。司直范献忠,瑰使按普思者,进曰:“瑰为大臣,不能前诛逆竖而报天子,罪大矣,臣请先斩瑰。”于是,仆射魏元忠顿首曰:“瑰长者,用刑不枉,普思法当死。”帝不得已,流普思于儋州,余党论死。累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时大臣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曰“烧尾”,瑰独不进。及侍宴,宗晋卿嘲之,帝默然。瑰自解于帝曰:“宰相燮和阴阳,代天治物。今粒食踊贵,百姓不足,卫兵至三日不食,臣诚不称职,不敢烧尾。”帝崩,遗诏皇太后临朝,相王以太尉辅政。后召宰相韦安石、宗楚客洎瑰议禁中。楚客猥曰:“太后临朝,相王有不通问之嫌,不宜辅政。”瑰正色曰:“遗制乃先帝意,安得辄改?”楚客等怒,卒削相王辅政事,瑰称疾不朝。景云元年,卒,年七十二,谥曰文贞(博学坚贞)。(选自《新唐书•苏瑰传》,有删节)译文:苏瑰,字昌容,是雍州武功人,隋朝时尚书仆射苏威的曾孙。科试得中进士,补为恒州参军。母丧期间极度悲哀。左庶子张大安上表荐举他孝悌,提拔为豫王府录事参军,历任朗、歙二州刺史。那时,来俊臣因贪淫罪贬为同州参军。人们担心来俊臣会再被起用,很多人写信给苏瑰,苏瑰将这些使者叱退说:“不才我任职州官,高下自然遵照一定规格,怎会错待一个小人呢?”来俊臣还未到达所贬州就被召回,对苏瑰心中怀恨。因此,苏瑰连连外徙,不得入京。很久以后,转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理位置很重要,且多产珠翠珍怪。前任长史张潜、于辩机都收取了好多万,而苏瑰只单身及简单行装,自我约束很严,武后建佛寺、立庙塔,没一年不派劳役。苏瑰认为“:浪费严重,虽然不要国库拿钱出来,但重要的是百姓的生产日见困难。百姓不足,君王怎能富足?天下的僧人尼姑有一多半是假的。恳请合并寺庙,定出僧人尼姑的数目,缺了再补。”武后觉得他说得很好。神龙初年,入京任尚书右丞,封爵怀县男。苏瑰明晓法令,十分了解台省的旧章。当时的律、令、格、式均特命他删正。中宗复位,郑普思以妖幻之术任秘书员外监。他的党羽分布在岐州与陇州之间,到处煽动诱骗作乱。苏瑰将郑普思逮捕入狱,穷追到底。郑普思的妻子以鬼道为韦后所宠,能随意出入禁中。因此中宗特下敕要苏瑰不要再追究。苏瑰在朝廷力争郑普思不可赦,皇帝仍旧犹豫。司直范献忠———苏瑰让他审讯郑普思的人———进言“:苏瑰身为大臣不能诛杀叛逆小人而报答天子,犯了大罪,请让臣先诛杀苏瑰。”那时,仆射魏元忠叩头说“:苏瑰是忠厚长者,用刑不会错,郑普思依法该当死罪。”皇帝不得已,将郑普思流放到儋州,其余党徒都处死。苏瑰后来升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晋封爵许国公。那时,公卿大臣初次为官者,照例要献食天子,称之为“烧尾”,苏瑰初任仆射,独不进献。到侍宴时,宗晋卿嘲讽苏瑰,皇帝听了默不做声,苏瑰对皇帝解释说:“宰相一职,主管调和阴阳,代天治理万物。现在粮价暴涨,百姓穷困,宿卫兵中还有三天都没吃饭的,臣实在愚蠢不能称职,所以不敢烧尾。”皇帝驾崩,遗诏让皇太后临朝,相王任太尉辅政。韦后召宰相韦安石、宗楚客、及苏瑰等人在禁中议事。宗楚客讨好说:“太后临朝,应该停止相王辅政。皇太后与相王有叔嫂不通问之礼。”苏瑰严肃地说:“遗制,是先帝的意思,怎能更改?”宗楚客等人生气了,终于削除相王辅政的事。苏瑰称病不入朝。景云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大都督赐谥为“文贞”。9、《新唐书·苏烈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新唐书·苏烈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原文:苏烈,字定方,翼州武邑人。定方骁悍有气决,年十五,从父战,数先登陷阵。贞观初,从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碛口,率教马二百为前锋,乘雾行,去贼一里许,雾霁,见牙帐,驰杀数十百人,余党悉降。从葱岭道大总管程知节征贺鲁,至鹰娑川,定方始休士,见尘起,率精骑五百,逾岭驰捣贼营,贼众大溃。副总管王文度疾其功,谬谓知节琦:“贼虽走,军死伤者众。今当结辎重陈间,被甲而趋,贼来即战,是谓万全。”又矫制收军不深入。定方说知节曰:“天子诏讨贼,今反自守,付功之立哉?且公为大将,而阃外之事不得专,顾副将乃得专之,胡不囚文度待天子命?”不从。至怛笃城,有胡人降,文度猥曰:“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赀。”定方曰:“此乃自作贼耳,宁曰伐叛!”及分财,定方一不取。高宗知之,比知节等还,悉下吏,当死,贷为民。摧定方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复征贺鲁。贺鲁率十姓兵十万拒战,轻定方兵少,舒左右翼包之。趸方令步卒据高,攒槊外向,亲引劲骑阵北原,贼三突步阵,不能入,定方因其乱击之,鏖战三十里,斩首数万级,贼大奔。会大雪,吏请少休,定方曰:“虏恃雪,方止舍,谓我不能进,若纵使远遁,则莫能擒。”遂勒兵进至双河,距贺鲁所百里,下令阵而行,薄金牙山。方贺鲁将畋,定方纵击,破其牙下数万人。会思结阙俟斤都曼复叛,诏定方还为安抚大使。定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蚤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计穷,遂面缚降。俘献于乾阳殿,有司请论如法。定方顿首请印:“臣向谕痤下意,许以不死,愿丐其命。”帝曰:“朕为卿全信。”乃宥之。葱岭以西遂定。(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六》)译文:苏烈,字定方,是冀州武邑人.苏定方骁勇彪悍很有胆气,十五岁时,追随父亲作战,多次率先攻入敌阵.贞观初年,随从李靖在碛口袭击突厥颉利(可汗),率领二百名持弓弩的士兵做先锋,乘雾行进,距离贼兵大约一里,浓雾消散,看见突厥可汗以象牙装饰的营帐,骑马杀死数十百人。跟随葱岭道大总管程知节征讨贺鲁,到达鹰娑川,苏定方刚让士兵休息,看到尘土扬起,他率领五百精锐骑兵,越过山岭骑马直捣敌营.副总管王文度妒忌他的功劳,谎报程知节说:“贼众虽然逃跑了,但官军死伤也很多.现在应当将辎重安置在军营中间,士兵披甲追击敌人,贼来就迎战,这是万全之策.”又假传诏命收回军队不许深入.苏定方劝解程知节说:“天子下诏讨贼,现在反而自守,如何能立功呢?况且您是大将,统兵在外的事不能自己决断,却要看副将的脸色才能处理,为什么不囚禁王文度等待天子的命令呢?”程知节没有听从.到达怛笃城,有胡人投降,王文度胡说:“我军返回了,他们才投降,而且是贼人,不如杀了他们,夺取他们的财产.”苏定方说:“这就是自己做贼了,怎能叫讨伐叛贼呢?”等分财物时,苏定方一无所取.高宗得知此事,等程知节等人返回,(把那些分财的人)都交法官审讯,应当判定死刑,宽恕他们为百姓。提拔苏定方担任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再度征讨贺鲁.贺鲁率十姓兵马十万迎战,他轻视苏定方的兵马少,张开左右翼包围了苏定方.苏定方命令步兵占据高处,用密集的长矛对着外面,亲自率领精劲骑兵在背面原野上列阵.贼军三次冲击步兵阵地,不能攻入,苏定方乘他们混乱时进攻,激战三十里,斩首数万级,贼众奔逃.适逢天降大雪,部将请稍事休息,苏定方说:“虏人依仗降雪,才停下住宿,认为我军不能前进,如果放纵而让他们远逃,那就不能擒获了.”于是率领军队到双河,距离贺鲁驻地百里处,下令结阵而行,逼近金牙山.当时贺鲁将要打猎,苏定方纵兵追击,打败他属下几万人。时逢思结阙俟斤都曼再度反叛,下诏苏定方返回任安抚大使.苏定方挑选一万精兵、三千骑兵袭击,一昼夜疾驰三百里,到达贼营.都曼没有办法,便将自己捆起来投降.在乾阳殿献俘,有关官员请依法论处.苏定方磕头请求说:“臣先前理解陛下的意思,答应免他死罪,希望给他一条命.”皇帝说:“朕为卿保全信义.”于是就赦免了都曼.葱岭以西从此平定。《新唐书·苏烈传》10、《周书·苏亮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周书·苏亮传》原文及翻译周书(唐)令狐德棻[原文]亮少通敏,博学,好属文,善章奏。初举秀才,至洛一陽一,遇河内常景,景深器之,退而谓人曰:“秦中才学可以抗山东者,将此人乎。”魏齐王萧宝夤引为参军。后宝夤开府,复为其府主簿。从宝夤西征,转记室参军。宝夤迁大将军,仍为之掾。宝夤雅知重亮,凡有文檄谋议,皆以委之。寻行武功郡事,甚着声绩。宝夤作乱,以亮为黄门侍郎。亮善处人间,与物无忤。及宝夤败,从之者遇祸,唯亮获全。乃长孙稚、尔朱天光等西讨,并以亮为郎中,专典文翰。累迁镇军将军、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岐州大中正。贺拔岳为关西行台,引亮为左丞,典机密。魏孝武西迁,除吏部郎中,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大统二年,拜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魏文帝子宜都王式为秦州刺史,以亮为司马。帝谓亮曰:“黄门侍郎岂可为秦州司马,直以朕爱子出蕃,故以心腹相委,勿以为恨。”临辞,赐以御马。七年,复为黄门郎,加骠骑将军。八年,迁都官尚书、使持节、行北华州刺史,封临泾县令,邑三百户。除中书监,领著作,修国史。亮有机辩,善谈笑。太祖甚重之。有所筹议,率多会旨。记人之善,忘人之过。荐达后进,常如弗及。故当世敬慕焉。十四年,除秘书监、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拜大行台尚书,出为岐州刺史。朝廷以其作牧本州,特给路车、鼓吹,先还其宅,并给骑士三千。列羽仪,游乡一党一,经过故人,欢饮旬日,然后入州,世以为荣。十七年,征拜侍中,卒于位。赠本官。——节选自《周书·卷三十八》[译文]苏亮自幼通达机敏,知识广博,好写文章,善于起草奏章。最初被单荐为秀才,到洛一陽一,遇见河内人常景。常景很器重他,回头对人说:“秦中才学能够与太行山以东抗衡的,恐怕就是这个人了。”魏国齐王萧宝夤引荐他担任参军。后来萧宝夤建立府署,又担任府署主簿。跟随萧宝夤西征,转任记室参军。萧宝夤升任大将军后,苏亮仍然担任他的属官。萧宝夤十分了解苏亮,凡是文告及有所筹谋,都委托给他去办。不久,苏亮代理武功郡事,很有政绩声望。萧宝夤作乱,任命苏亮为黄门侍郎。苏亮善于与众人相处,对别人无所违碍。萧宝夤失败后,跟随他的人都遭到祸患,只有苏亮得以保全。长孙稚、尔朱天光等人西征时,都让苏亮担任郎中,专门掌管文书。先后升任镇军将军、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岐州大中正。贺拔岳担任关西行台时,引荐苏亮担任左丞,掌管机密。魏孝武帝西迁后,授苏亮为吏部郎中,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衔。大统二年,授给事黄门侍郎,兼任中书舍人。魏文帝之子宜都王元式任秦州刺史,让苏亮担任司马,文帝对苏亮说:“黄门侍郎怎能委屈当秦州司马?只是因为我的爱子离开领地赴任,所以以心腹相委托,希望你不要介意。”临别时,赏赐御马。大统七年,又任黄门郎,加骠骑将军衔,八年,升任都官尚书、使持节、代理北华州刺史,封临泾县令,食邑三百户。授中书监,兼任著作官员,修撰国史。苏亮机敏善辩,善于说笑,太祖十分看重他。有什么筹划商议,大多能领会旨意。他总是记住别人的善行,忘掉别人的过失。推荐称许后辈,常感未尽全力。当时人们因此而对他敬重仰慕。十四年,授秘书监、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随即又被任命为大行台尚书,出任岐州刺史。朝廷由于他在本州担任刺史,特地赏给他车辆、乐队,让他先回到宅第,又派给骑兵三千人,陈列仪仗,游历故里,经过老朋友家时,欢宴十日,然后才进入州城,世人认为他十分荣耀。十七年,调任侍中,在任上去世。朝廷追赠他原任官职。11、《苏无名擒盗》原文及翻译译文《苏无名擒盗》原文及翻译太平广记原文:天后时,尝赐太平公主细器宝物两食盒,所直黄金千镒,公主纳之藏中。岁余取之,尽为盗所将矣。公主言之,天后大怒,召洛州长史谓曰:“三日不得盗,罪!”长史惧,谓两县主盗官曰:“两日不得贼,死!”尉谓吏卒游徼曰:“一日必擒之,擒不得,先死!”吏卒游徼惧,计无所出。衢中遇湖州别驾苏无名,相与请之至县。游徼白尉:“得盗物者来矣。”无名遽进至阶,尉迎问故。无名曰:“吾湖州别驾也,入计在兹。”尉呼吏卒:“何诬辱别驾?”无名笑曰:“君无怒吏卒,抑有由也。无名历官所在,擒奸摘伏有名,每偷至无名前,无得过者。此辈应先闻,故将来,庶解围耳。”尉喜请其方。无名曰:“与君至府,君可先入白之。”尉白其故,长史大悦,降阶执其手曰:“今日遇公,却赐吾命,请遂其由。”无名曰:“请与君求对玉阶,乃言之。”于是天后召之,谓曰:“卿得贼乎?”无名曰:“若委臣取贼,无拘日月,且宽府县,令不追求,仍以两县擒盗吏卒,尽以付臣,臣为陛下取之,亦不出数十日耳。”天后许之。无名戒吏卒:“缓,急则相闻。”月余,值寒食,无名尽召吏卒,约曰:“十人五人为侣,于东门北门伺之,见有胡人与党十余,皆衣缞绖,相随出赴北邙者,可踵之而报。”吏卒伺之,果得,驰白无名,往视之。问伺者:“诸胡何若。”伺者曰:“胡至一新冢,设奠,哭而不哀,亦撤奠,即巡行冢旁,相视而笑。”无名喜曰:“得之矣。”因使吏卒尽执诸胡,而发其冢。冢开,割棺视之,棺中尽宝物也。奏之。天后问无名:“卿何才智过人,而得此盗?”对曰:“臣非有他计但识盗耳当臣到都之日即此胡出葬之时臣亦见即知是偷但不知其葬物处。今寒节拜扫,计必出城,寻其所之,足知其墓。贼既设奠,而哭不哀,明所葬非人也。奠而哭毕,巡冢相视而笑,喜墓无损伤也。向若陛下迫促府县捕贼,计急必取之而逃。今者更不追求,自然意缓,故未将出。”天后曰:“善。”赐金帛,加秩二等。(选自《太平广记》)译文:女皇武则天天授年间,她曾赐给爱女太平公主细器宝物两木盒,价值黄金万两.太平公主收下这两盒宝物珍藏于密室之中。一年以后,太平公主珍藏于密室中的两大盒宝物尽数被盗。太平公主向女皇报告,女皇听后,大为震怒。立即召见洛州长史,说:“三日破不了案,就判你的罪!”洛州长史心中非常害怕。对两县负责主盗的官员县尉说:“两日内破不了案,我就杀了你们!”县尉们对自己部下说:“一天之内必须将盗贼擒获,若擒不了贼,我就先杀了你们!”下属吏卒们都很惊恐,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来。在大街上正巧碰到了苏无名,一道将他请到县尉衙门中。吏卒们向县尉禀告说:“抓盗贼的人来了。”苏无名快步走上衙门的台阶,县尉迎出来询问。苏无名说:“我是湖州别驾,因进京听候考核在此。”县尉责怪吏卒说:“你们怎么让别驾屈尊到来?”苏无名笑着对县尉说:“你别对吏卒发脾气,这也是事出有因。我任官以来,因揭露隐秘的坏事擒拿奸邪之人而有名,窃贼从我面前经过,没有能够逃脱的。这些吏卒以前应该听到过我的事,所以把我带来,希望(或许)能够解他们的围。”县尉大喜赶忙求助。苏无名说:“与你一道去州府,你可先进去向长史禀告。”县尉向长史禀告后,长史非常高兴,走下台阶拉着苏无名的手说:“今日遇见先生,你真是救了我的命,请说说擒贼的方法。”苏无名说:“请与你一道进宫求见天后,我才能说。”于是天后破例召见了他们,询问苏无名:“你能抓到罪犯?”苏无名说:“皇上若委任我破案,就不要限定日期。对长史、县尉加以宽限,不要让他们追查此案,把负责擒盗的小官员都交由我指挥,不出几十天我为陛下擒拿这些盗贼。”天后答应了苏无名。苏无名告诫吏卒说:“不急于捉拿盗贼,有要事则再禀报。”过了一个来月,正好遇上寒食节,苏无名把吏卒召集起来,命令他们说:“每十人五人一组,到洛阳东门和北门一带守候。若发现有十几个胡人穿着孝服一起出城到城北邙山扫墓,就跟踪他们,并派人迅速报告。”吏卒守候,果然发现(有一队胡人穿着孝服一起出城向北邙山而去),赶紧向苏无名报告,苏无名前去察看,问守候的吏卒,这些胡人干了些什么?吏卒回答说:“那十几个胡人到了一个新的墓冢前,设奠扫墓。但是他们只是干嚎着哭,并不哀伤。不久撤掉奠礼,绕墓冢巡行一圈,互相对视着微微笑了笑。”苏无名高兴地说:“大案终于告破了!”随即下令吏卒将这十几个胡人尽数拿下,并将这座墓冢挖开,将棺材剖开一看,棺中全是从太平公主府中偷盗的珍宝.苏无名向女皇报告。天后问苏无名:“你用什么过人才智将盗贼擒获的?”苏无名说:“并不是我有什么过人才智,只是我能识别这几个盗贼罢了。我到京城洛阳的那一天,正好碰见这群胡人出葬,我(当时见他们举葬不哀)就怀疑有问题。但我不知道葬物的地方。今天是寒食节,城中居民照例要去扫墓.料定这伙人肯定要出城到墓地扫墓,我带人跟踪到墓地,就知道他们藏物的地方了。他们既然设奠拜祭哭却不哀痛,就肯定墓中葬的不是人。又见他们祭奠哭完后围绕墓冢一周之后,相视而笑,就断定他们墓冢财物无损而得意。假若皇上急令府县限期破案擒贼,这伙盗贼必狗急跳墙携物而逃。现在,我们并不严加追查,盗贼们自然意态悠闲,所以没有将财物取出。”天后说:“太好了。”赐给苏无名一批金帛之物,并破格将他连升二级。《苏无名擒盗》12、《苏世长讽谏》原文及翻译译文《苏世长讽谏》原文及翻译唐语林原文: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①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节选自《唐语林》)注释:①畋:打猎。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参考译文】武德四年,高祖平定王世充后,他的行台仆射苏世长带着汉南来归顺。高祖指责他归顺迟了。苏世长深深作了一个揖说:“自古以来帝王登基,都是用擒鹿来作比喻,一个人获得了,其他众人便放手了。哪里有捕获鹿以后,还忿恨其他同猎的人,追究他们争夺鹿的罪名呢?”高祖和他有旧交,便一笑而过。后来苏世长与高祖在高陵围猎,那天收获很多,高祖命令将捕获的禽兽陈列在旌门。高祖环顾四周后问众位大臣说:“今天围猎,快乐吗?”苏世长回答说:“皇上您错过了许许多多的猎物,今天围猎,不过收获一百来只,不算十分快乐!”皇上吃惊得脸色都变了,后来又笑着说:“你发颠了吗?”苏世长回答说:“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苏世长曾经在披香殿侍候皇上用餐,酒喝到高兴的时候,上奏道:“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像呢?”高祖回答说:“你好进谏像个直率的人,其实内心狡诈。你难道不知道这座宫殿是我建的,为什么要假装不知道而怀疑是隋炀帝建的呢?”苏世长回答说:“我实在不知道,只是看见倾宫、鹿台、琉璃等如此奢华,不是一位崇尚节约的君王所做的。如果真是您建造的,实在不合适呀!我是一介武夫,有幸能在这里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035-2024棉花集中成熟栽培技术要求
- 2025年度卫星通信地面站安装与维护合同3篇
-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指南
- 职业病防治违规处罚细则
- 风电场开发地勘招投标文件
- 制造业总经理聘用合同范本
- 农业生产操作维护指南
- 医疗器械使用档案移交标准
- 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
- 冷链物流设备租赁协议
- 沥青路面弯沉温度修正
- 软装公司商业计划书
-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 重庆市垫江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有趣的英语小知识讲座
- 2024年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计划
- 国际知名高科技园区发展及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 财政投资评审项目造价咨询服务方案审计技术方案
- 2023年民兵冬训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